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统计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六《整理和复习“统计”》

标题: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六《整理和复习“统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4.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统计观念,认识统计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统计的基本概念: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等。
2. 统计的方法:调查、实验、观察等。
3. 统计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分析数据、预测趋势、制定决策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际案例导入,让学生了解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新课:讲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运用统计知识解决一个问题,并撰写解题报告。
2. 请学生收集一组数据,计算其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等统计指标。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以及实际案例的分析,让学生了解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统计观念。
课后作业的布置,旨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教案设计

《统计》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让学生能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平均数的概念2. 平均数的计算方法3. 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平均数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练习:让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收集生活中关于平均数的实例,并进行分析。
2. 请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并写出解题过程。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掌握。
2. 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七、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掌握。
2. 评价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评价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兴趣和参与度。
八、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2. 教学课件: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3. 教学视频: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九、教学时间1. 教学时间:2课时2. 课后作业:1课时十、教学建议1.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3.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们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们也希望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新整理和复习统计与概率教学课件ppt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探究新知
2、制作统计图的步骤和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探究新知
制作步骤: 1)画好横轴和纵轴(横轴等距离安排条形的位置,画纵轴时先用一 个合适的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 2)画直条,直条的宽度,长短按数量大小确定; 3)在直条上端分别注明数据; 4)写好统计图的名称,注明 单位、图例及制图日期。
探究新知
四、统计图
1. 我们学过哪些统计图,它们有什么特点?适合什么情况下使用?
某小学各年级学生人数统计图
单位:人
180
150 120 95
158
125
118
118
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条形统计图 便于直观了 解数据的大 小及不同数 据的差异。
探究新知
注意事项: 折线统计图的横轴表示不同的年份、月份等时间时,不
同时间之间的距离要根据年份或月份的间隔来确定。
四、统计图
1. 我们学过哪些统计图,它们有什么特点?适合什么情况下使用?
某陶瓷厂2019年第三、四季度各月产值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不
月产量(万元)
但可以表示出
800 600 400 200
数量的多少,
·720 600
而且能够清楚
· · 540 ·470
地表示出数量
· · 300 350
的增减变化情 月份 况。
解答:
60×2÷(60÷20+60÷15) =120÷(3+4) =120÷7 ≈17.14(千米) 答:他往返平均每小时约行17.14千米。
拓展练习
3.下面是2012年甲、乙两市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
拓展练习
根据上面的统计图填写统计表。
2012年甲、乙两市月平均气温统计表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 统计表和统计图

为了组织球类比赛,学校调查了六年级学生最喜欢的球类运动情况,统计
如下图。 (1)如果喜欢排球运动的有30人,喜欢 兵乓球运动的大约有多少人?
六年级学生最喜欢的球 类运动情况统计图
30 ÷ 15% = 200(人)
200 × 50% = 100(人)
答:喜欢兵乓球运动的大约有100人。
(2)你认为应该组织哪种球类比赛?为什么?
(1)说一说两个城市2012年月平均最高气温变化的趋势。 答:从1月份到7、8月份月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从7、8月份到12月份呈 下降趋势。 (2)1月份两个城市的月平均最高气温相差多少摄氏度?8月份呢?你有什 么发现? 答:1月份两个城市的月平均最高气温相差19℃,8月份 返回
相差26℃,我发现冬天温差大,夏天温差小。
身高/m 1.40 1.43 1.46 1.49 1.52 1.55 1.58
人数
1
3
5
10 12 6
3
身高中位数:
先要把这组数从小到大排列,然后再找中间位置的数。根据
表格,这个班一共有40人,从最矮的加到1.49:1+3+5+
10=19(人),第20人与第21人都是1.52米,所以中位数应
该是1.52 米。
年~2050年世界人口变化预测情况比较合适。
1957~2050年世界人口变化预测情况统计图。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957
1974
1987
1999
2025
2050
返回
2.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能够清楚地表示出部分与总体的关系,所以选择 扇形统计图来表2050年世界人口分布预测情况比较合适。
答:应该组织乒乓球比赛,因为喜欢 乒乓球运动的人数最多。若组织比赛, 参与度高。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统计与概率

统计与概率一统计表(一)意义* 把统计数据填写在一定格式的表格内,用来反映情况、说明问题,这样的表格就叫做统计表。
(二)组成部分* 一般分为表格外和表格内两部分。
表格外部分包括标的名称,单位说明和制表日期;表格内部包括表头、横标目、纵标目和数据四个方面。
(三)种类* 单式统计表:只含有一个项目的统计表。
* 复式统计表: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
* 百分数统计表:不仅表明各统计项目的具体数量,而且表明比较量相当于标准量的百分比的统计表。
(四)制作步骤1搜集数据2整理数据:要根据制表的目的和统计的内容,对数据进行分类。
3设计草表:要根据统计的目的和内容设计分栏格内容、分栏格画法,规定横栏、竖栏各需几格,每格长度。
4 正式制表:把核对过的数据填入表中,并根据制表要求,用简单、明确的语言写上统计表的名称和制表日期。
二统计图(一)意义* 用点线面积等来表示相关的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图形叫做统计图。
(二)分类1 条形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线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优点: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注意:画条形统计图时,直条的宽窄必须相同。
取一个单位长度表示数量的多少要根据具体情况而确定;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表示不同项目的直条,要用不同的线条或颜色区别开,并在制图日期下面注明图例。
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2)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线的宽度和间隔。
(3)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深线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
(4)按照数据的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并注明数量。
2 折线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优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注意:折线统计图的横轴表示不同的年份、月份等时间时,不同时间之间的距离要根据年份或月份的间隔来确定。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统计表、统计图

2
)人,占本次调查总人数的
2 25
。
(3)不计算,估计一下这些男同学的平均身高是( 140 )cm。
(合理即可)
统计图
1.统计图是根据统计数据,用几何图形、事物形象 和地图等绘制的各种图形。它具有直观、形象、 生动、具体等特点。统计图可以使复杂的统计数 字简单化、通俗化、形象化,使人一目了然,便于 理解和比较。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统计表 、统计 图
正一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统计表 、统计 图
第17讲 统计表、统计图
(2)结合数据,请把统计图补充完整。 6
4 2
(3)一组同学阅读的总本数比二组同学的少( 7.7 )%。 (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统计表 、统计 图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统计表 、统计 图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统计表 、统计 图
第17讲 统计表、统计图
2.(2019·贵州遵义)下图是甲市2018年扶贫资金 投入情况统计图,请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2)2018年用于就业培训的资金 是多少亿元?
120×(1-14%-12%-21%-38%)=18(亿元)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统计表 、统计 图
1.王老师调查了三(1)班部分同学最喜欢吃的水 果情况。
根据上表将下面的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13
5
5
12
梨 葡萄
2.(易错题)下面是三(2)班25名男同学的身高情况。 (单位:cm)
2.(1)统计各身高段的人数。
2
10
11
2
(2)这些同学中,身高最高的是(宋强 ),身高( 152 )cm;身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作业设计

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二、单元分析本单元是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教材将“简单数据统计过程”与“可能性”通过具体情境串联起来复习。
本单元通过问题情境,联系实际或联系数学实例,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加强对相关知识内在联系的认识。
注重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在“用”的过程中,促使对本学期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够根据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会求一些简单事件的可能性,能够解决一些计算平均数的实际问题。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分层设计作业。
每课时均设计“基础性作业”(面向全体,体现课标,题量2-5大题,要求学生必做)和“发展性作业”(体现个性化,探究性、实践性,题量为2-6大题,要求学生有选择的完成)。
具体设计体系如下:五、课时作业统计与概率基础性作业在47、25、36、18、47、58、25、47中,众数是(),中位数是(),平均数是()。
有一个箱子里放着一些黄色乒乓球,为了估计球的数量,我们把20个白色乒乓球放入箱子中,充分搅拌混合后,任意摸出30个球,发现其中有3个白球。
你估计箱里原有黄色乒乓球多少个?掷一枚硬币,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
猜9以内的自然数,猜到奇数小明赢,猜到偶数小丽赢,这个游戏公平吗?给一个正方体表面上涂上红、黄、绿三种颜色,任意抛一次红色朝上的可能性最大,绿色朝上的可能性最小,那么,有几个面涂了红色?有几个面涂了黄色?有几个面涂了绿色?某商场做促销活动,计划一等奖人数占比201,二等奖人数占比101,三等奖人数占比51,其余不得奖,各类奖项分别有对应的奖品。
请设计一个促销游戏规则。
发展性作业6月份,小华家缴当月水费40元,当月电费90元,当月煤气费70元。
三种费用各占水、电、气总支出的百分之几?请制成扇形统计图。
一个袋子里装有5个红球,4个黄球,3个白球,一次至少要摸出几个球,才能保证3种颜色的球都会被摸到?有甲、乙、丙三个盒子,盒子里分别装着红、黄、绿三种颜色的球,可是盒子上的标签全贴错了,你只能打开一个盒子,就能确定三个盒子各装的什么球么? 练习二十一 基础性作业某班一次语文测验中,成绩不及格的人数占总人数的5%,及格10人,成绩良好的人数占总人数的40%,优秀12人。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4章_统计》小学数学-有答案-单元检测训练卷B(一)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4章统计》小学数学-有答案-单元检测训练卷B(一)一、细心思考,认真填写.(12分)1. 常用的统计图有________统计图,________统计图,________统计图三种。
2. 根据统计图进行比较、判断时要注意统一标准。
________.3. 扇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________同________之间的关系,________统计图可以清楚看出事物的变化趋势。
4. 李庄农民在2008年的全年总收入中。
农业收入占60%,副业收入占30%,其他收入占10%.在绘制扇形统计图时,表示农业收入的扇形圆心角应是________度,表示其他收入的扇形圆心角应是________度。
5. 在一幅条形统计图中,用2厘米长的条形表示80人,那么l20人要用________厘米的条形表示。
6. 用统计图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比统计表更加________.二、请你当法官.(同意的打“√”,不同意的打“×”)(8分)同学们在对六(2)班学生参加兴趣小组活动情况统计图进行讨论,发表了以下几种意见。
(1)参加科技兴趣小组的人数最多。
________(2)参加绘画兴趣小组的人数与参加写作兴趣小组的人数同样多。
________(3)参加书法兴趣小组的人数最少。
________(4)参加书法兴趣小组的人数不一定最少。
________.三、反复比较,谨慎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8分)一组数据:l2、12、12、13、16、18、21、23;“12”是这组数据的()A.平均数B.中位数C.众数气象员记录一天的气温变化常选用________统计图;而果园里用来表示梨子、苹果、橘子的产量占总产量的百分比时,一般选用________统计图;工厂选用________统计图来表示各车间工人人数的多少。
A.条形B.扇形C.折线。
为了能清晰地显示一种酸奶中各成分的含量,应选用()统计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统计与概率
第1课时 统计(1)
R·六年级下册
1.根据所要描述的情况,填写合适的统计图。
(1)描述六(2)班同学身高分组的分布情况,
用 条形统计图 。
(2)描述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平均身高变化
情况,用 折线统计图 。
(3)描述身高组别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
情况,用 扇形统计图 。
自主探究
设计一张个人情况调查表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统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统计
一、下图是某市五金一厂、二厂2018年产值 情况统计图。
3.五金一厂第一季度的产值 比二厂同期产值多( 50 )%。 4.与前一个季度相比,五金 一厂产值增长量最快的是第 ( 二 )季度。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统计
六(1)班男、女生人数统计表
六(1)班男 、女生人数统计 图
六(1)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图
随堂练习 1.下面是某汽车公司去年汽车生产
量和销售量情况。 (1)该公司去年全年的生产和销量情况
如何? (2)该公司的发展前景怎
样?
(3)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统计
答:(1)去年的生产和销售呈上升趋势。 (2)该公司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将有良 好的发展。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统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统计
4.某鞋店上月女鞋进货和销售的情况如下表。 (1)你认为这样进货合理吗?为什么? (2)你对下一次进货有什么建议?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统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统计
(1)不合理,因为从进货和销售量的差来 看,35、39、40三种尺码的鞋剩货较多。 (2)建议:下次进货时适当减少35、39、 40三种尺码的鞋的进货量。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统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统计
2.六(2)班同学血型情况如下图。 (1)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2)该班有50人,各种血型分别有多少人?
(2)O型:50×40%=20(人) A(型1:)5O0×型2血8%占=4104%(,人) B是型最:多50的×。24%=12(人)
AB型:50×8%=4(人)
探索新知
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 统计知识?你能在本子上尽可能多地 列举出来吗?
统计
统计量——平均数 统计表
统计图表 统计图
单式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 单式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 复式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单式折线统计图
复式折线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
各种统计图都有什么特点?适合 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条扇形形统统计计图图便便于于直折线统计图便 观直了观解了数解据部的分大与小于直观了解数 及总不体同的数关据系的。差异据。的变化趋势。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统计Biblioteka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统计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你们 有哪些收获呢?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统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统计
一、下图是某市五金一厂、二厂2018年产值 情况统计图。
1.五金二厂平均每个季度 的产值是(13.5 )万元。 2.五金二厂第三季度的产 值比第二季度的产值多 (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