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地区新建湖库型水源地生态工程设计关键技术问题及实践

合集下载

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措施

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措施

实施 环境保护工程 , 改善饮用水水质 , 保障饮水安全很有必要 。
二 、 水 源 保 护 区污 染 防 治 工 程
1 . 一 级 保 护 区 内污 染 防 治
( 1 ) 拆 除 与 保 护 水 源 和 供 水 无 关 的 设 施 。国家 规 定 禁 止 在 饮 用 水 水 源 一 级 保 护 区 内新 建 、 改 建 、 扩 建 与 供 水 设 施 和 保 护 水 源 无 关 的建 设 项 目 , 已建 成 的 由县 级 以 上 人 民 政 府 责 令 拆 除 或 者 关 闭 。对 一 级 保 护 区 内不 符 合 规 定 的 设 施 一 律 拆 除 ,禁 止 在 一 级 保 护 区 内 从 事 网箱 养 殖 、旅 游 、 游 泳 、 垂 钓 或者 其他 可 能 污 染 饮 用 水 水 体 的 活 动 。 ( 2 )对 一 级 水 源 保 护 区 实 施封 闭式 管 理 。应 当在 一级 保 护 区外 围 设置 隔离 设 施 , 禁 止在 水 源 保 护 区 范 围 内 以任 何 方 式 堆 放 、填 埋 、贮 存可 能 造 成 水体 污 染 的 固体废 弃 物 和 其他 污 染 物 。对 现 有农 业 种 植 用地 进 行 植 被 修复 ,改 造 为 水源 涵养 林 , 改 善 保 护 区 内林 、 灌 、草 生态 系 统 。河 滩 、河 堤 及 两 岸 以种 速 生杨 树 为主 , 以减 少 流 水对 河 道 的 冲刷 , 防止 水 土流 失 。 ( 3 )开 展 支 流 沿 岸 综 合 治 理 。 在 与 饮 用 水 水 源 保 护 区相 邻 的公 路 、 道 路 、 桥 梁 ,采 取 必 要 的 防 护 措 施 , 防 止 运 输 危
氮素显著 提高 ,增加土壤 团粒结构 ,是很好 的土壤 改 良剂 ,

水库施工环境保护设计及其水源地水质保护措施分析

水库施工环境保护设计及其水源地水质保护措施分析

水库施工环境保护设计及其水源地水质保护措施分析摘要:水库施工环境保护设计及其水源地水质保护,是为了使国家和社会经济能够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有效措施。

水库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避免对当地环境造成污染,在这一基础上,确保该项目顺利完成并且符合相关规定标准,进而使水库等水利工程发挥应有的作用。

本文主要针对于水库施工环境保护设计方面来谈论其存在的意义,同时分析了当前我国水资源污染情况严峻性问题,希望通过研究探讨出更适用于实际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水库施工;环境保护设计;水源地水质保护;措施一、水库施工环境保护设计概述水库施工的特点是大量开挖土石方、填筑堤坝和修建其他各类建筑物等,对周围地区自然生态系统会产生很多不利影响。

因此,施工人员在进行水库施工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施工期间的污染源,防止施工活动造成新的污染事件发生,并使受到损害的生态系统得以恢复。

水库施工所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包括废弃物排放引起的水体污染,由于泥沙淤积而导致的河床抬高及两岸冲刷,植被破坏后引起的水土流失加剧,噪声污染等,这些都将严重危害当地居民的身心健康,同时也给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埋下隐患。

建筑物的选址和布局应尽量减少对周围自然景观的破坏,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充分考虑场区内外各种污染源之间相互制约与联系,使整个施工期间能达到清洁生产要求。

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噪声,降低扬尘及其他空气污染物排放,并加强管理以避免造成新的环境问题,废弃物的处置方式要符合当地环境功能区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1]。

二、水库施工环境保护设计及其水源地水质保护的重要性水库施工环境保护设计及其水源地水质保护,是确保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措施。

在水利枢纽建设过程中,必须遵守有关法律法规,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控制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使之达到可接受的标准并满足功能区划的需求。

因此,做好这项工作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加,导致城市用水需求急剧扩张,但受限于传统节水技术落后,再加上部分企业缺乏科学管理观念,导致我国目前水资源短缺形势愈演愈烈。

山东省平原水库建设管理办法(试行)

山东省平原水库建设管理办法(试行)

山东省平原水库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平原水库建设管理,提高工程建设质量,依据国家及部颁有关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大中小型平原水库的建设。

第三条平原水库建设管理实行统一管理、分级管理和目标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平原水库建设必须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

第五条平原水库建设必须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第六条平原水库建设管理严格按水利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实行全过程的管理、监督、服务。

第二章可研、设计的编制和审批第七条总库容1500万立方米以上(含1500万)的平原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由甲级资质的工程咨询(设计)单位承担;总库容500万(含500万)至1500万立方米以下的平原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由乙级及其以上资质的工程咨询(设计)单位承担;总库容500万立方米以下的平原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由丙级及其以上资质的工程咨询(设计)单位承担。

平原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原则上按省计委下发的鲁计投资字[1997]639号文执行,鉴于拟建的大中型平原水库数量较多,对相应编制单位的资质适当放宽。

第八条总库容500万立方米及其以上的平原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由省水利厅审查,省计委审批;总库容100万(含100万)~500万立方米的平原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市(地)水利局审查,市(地)计委审批,报省计委、水利厅备案;总库容100万立方米以下的平原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市(县)水利局审查,市(县)计委审批,报市(地)计委、水利局备案。

第九条总库容1000万立方米以上(含1000万)的平原水库,工程勘察由甲级资质的水利勘察单位承担;总库容100万(含100万)至1000万立方米的平原水库,工程勘察由乙级及其以上资质的水利勘察单位承担;总库容100万立方米以下的平原水库,工程勘察由丙级及其以上资质的水利勘察单位承担。

河南平原地区浅层地下水特征及合理开发利用对策

河南平原地区浅层地下水特征及合理开发利用对策

河南平原地区浅层地下水特征及合理开发利用对策河南平原众多城市和广大农村主要开采浅层地下水资源解决生存发展问题。

在水资源短缺现象日趋突出的情况下,浅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所暴露出的问题以及引起的环境变化,倍受社会关注。

通过分析河南平原浅层地下水特征,提出其合理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

标签:河南平原浅层地下水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对策建议1面临的问题河南平原属黄淮海平原的一部分,包括河南西部山前倾斜平原和东部黄淮海平原,面积77330km2,总人口约7000万。

西部近山平原城市密集分布,东部平原是我国重要粮食产区。

区域浅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原生劣质地下水和地下水污染等因素影响,加剧了环境恶化,严重制约了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以淮河为界,河南平原南北气候过渡性明显,南属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北为暖温带干旱、半干旱季风气候。

平原区自北向南分布有海河、黄河、淮河三大水系。

地貌形态以黄河冲积扇为主,地势西高东低,黄河以北略向北东倾斜,以南向南东倾斜。

海拔高程从西、北部边缘的200m、南部边缘的120m 向东逐渐降至50m以下。

历史上黄河的频繁决口、改道,形成古河道高地、洼地、沙丘沙地、决口扇等微型地貌。

3主要环境水文地质问题3.1原生水文地球化学异常3.1.1高矿化地下水高矿化地下水也称之为地下咸水,主要分布于山前冲洪积平原与冲积平原的交接洼地、黄河冲积扇前缘、黄河背河洼地、黄河故道及两侧的槽形洼地。

高矿化水的矿化度与其水化学类型的复杂程度密切相关,矿化度越高,水化学类型越复杂。

矿化度为1-3g/L的浅层微咸水,水化学类型一般为HCO3·SO4·CL-Na·Ca·Ma、HCO3·SO4·CL-Na·Ma、HCO3·CL SO4 –Na、CL SO4 -Na·Ma等类型,主要分布于黄河以北的修武-获嘉-延津一带和安阳东部区域和黄河以南的开封-通许—鄢陵以东,分布面积15344km2。

平原区典型工程方案及特点

平原区典型工程方案及特点

平原区典型工程方案及特点一、引言平原地区是指地形平坦、海拔较低、土地比较平缓的地域,水资源较为丰富,土地肥沃,适宜较多的发展农业和工业。

在平原区进行工程建设,需要考虑到地形的平坦性和水资源的特点,因此工程方案需要有一些特殊的设计和施工措施。

本文将就在平原区的典型工程方案及特点进行介绍。

二、平原区典型工程方案1、农业灌溉工程在平原区的农业灌溉工程中,需要考虑到平原地区的土地平坦性和水资源的充足性。

一般来说,平原地区的土地平整,适合进行大面积的农田灌溉。

因此,可以采用自流灌溉或设备灌溉等方式,使得农田得到充分的灌溉,保证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自流灌溉是指通过建设涵洞、引水渠等工程设施,让地下水或河流水流自然地灌溉到农田中。

自流灌溉的特点是简单、便捷,且能够较好地保持土壤湿润,适合于平原地区的农业生产。

设备灌溉则是通过建设水泵、灌溉渠等设备,将水源输送到农田中进行灌溉作业。

设备灌溉的特点是控制性强,能够根据作物需水量进行灌溉,适合于农作物的需水量不均匀的情况。

2、城市供水工程在平原区的城市供水工程中,需要考虑到水资源的充足性和城市的用水量。

一般来说,平原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因此可以采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混合供水方式,使得城市得到充足的用水量。

地表水是指湖泊、河流等地表水体,由于平原地区的湖泊、河流较为丰富,因此可以直接利用这些水体进行城市供水。

地下水是指地下蓄水层的水源,平原地区的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可以通过井泵等设备将地下水抽取到地表进行城市供水。

充分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混合供水,能够有效保证城市的用水量。

3、农田基本建设工程在平原区的农田基本建设工程中,需要考虑到土地平坦性和水源供应的问题。

一般来说,平原地区的土地平整,适合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工程,包括田坎、灌溉设施、排灌设施等工程。

田坎工程是指在农田中进行土地整理和平整,使得农田有利于机械化耕作和灌溉作业。

在平原区进行田坎工程,需要考虑到土地平整性和排水性,保证农田的土地质量。

平原县河库及水利工程管理范围与保护范围划定工作方案

平原县河库及水利工程管理范围与保护范围划定工作方案

平原县河库及水利工程管理范围与保护范围划定工作方案平原县河库及水利工程管理范围与保护范围划定工作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有关全面实行河长制的指示精神,和《中共平原县委办公室、平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平原县全面实行河长制实施方案>和<县级河长制组织机构及职责>的通知》(平办字【】19号),依法划定河流、水库及水利工程的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进一步加强我县河库管理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结合我县河库管理及划界确权和河长制工作开展实际情况,制定我县河库及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加强河库及水利工程安全管护,保证正常运行为出发点。

以尊重历史,结合现实,有利于工程保护,有利于社会和谐安定为指导思想。

在1992年河道划界确权成果基础上,按照上级要求,依据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精神,对县级及以上河道、水库及所属水利工程开展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划界工作。

二、基本原则1、有法可依,依据充分。

根据上级要求,这次划界工作要以《水法》、《河道管理条例》、《德州市河道管理办法》等现行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文件为依据,务必做到依据充分、明确。

根据上述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我们在管理范围划定方面,以《平原县水利工程管理规定(试行)》(平政发【1990】57号)等1992年划界确权的有关文件为依据;保护范围划定方面以《德州市河道管理办法》有关内容为依据;在费用测算方面以《关于土地登记收费及管理办法》、《测绘生产成本定额》(财建〔〕17号)为依据,做到了每个方面、每个步骤均依据充分。

2、尊重历史,巩固成果。

鉴于我县已于1992年搞过河道国有土地划界确权,且成效显著,这次划界工作要在上次确权的基础上开展,维护已有成果并推进深化。

各河道管理范围划定要依据原有标准,以及当前实际管理的范围;由于上次确权划界没有划定保护范围,本次划界保护范围要依据《德州市河道管理办法》,不同等级的河道管理范围向外延伸200米或50米划定为保护范围。

水利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水利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水利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一、背景介绍当前,水利行业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撑。

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水利行业也面临许多问题。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析水利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二、基础设施滞后需求不断增长1. 动能转换缓慢:在过去几十年间,大量资源被投入到了现有灌区和蓄水区截流渠道等老旧工程维护上,对新型引调节工程和近岸防洪堤坝等现代化设施建设投资不足。

2. 基础设施更新周期长:一些老旧灌溉系统需要进行改造以适应新时代需求,但由于更新周期长、资金投入困难等原因,仍然使用传统供排水方式导致供需矛盾突出。

针对以上问题:1. 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工作: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加强土地整治补充耕地。

2. 加大引导性政策力度:鼓励各级政府加大对新型引调节工程等前沿技术的引导和扶持力度。

三、灌溉用水效率不高1. 技术落后:部分地区采用传统灌溉方式,仍存在过度浪费现象。

2. 管理不善:一些农民缺乏科学合理的灌溉技术培训,管理水平低下。

针对以上问题:1. 加强技术创新研究:加大资金投入,提升节水型设施与配套设备等关键技术。

2. 科学合理施行灌溉计划:制定全面细致的灌溉管理规划,并要求农民严格按时按量进行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四、河湖生态环境恶化1. 水污染严重: 长期以来,在工业和农业发展中产生大量废弃物直接排放入河流及湖泊,对河湖流域造成了严重污染。

2. 生态系统退化: 大规模抽取地下水和过度开发当地水资源导致河湖干涸、植被消失等问题较为普遍。

针对以上问题:1. 强化监管措施: 增加监测频次,打击非法排放行为。

2. 加强环境保护宣传: 提高公众对水资源环保意识,增加人们对河湖生态的重视。

五、完善水利法规和政策1. 水资源管理体制不健全:目前,我国水利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职责划分不清晰,导致一些问题在监管上存在困难。

2. 政策缺失: 我国目前还没有一套完善的、针对性强的水资源管理政策。

针对以上问题:1. 推进河长制:建立健全河湖流域综合治理机制,并加大考核力度。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12.25•【字号】鄂政发〔2021〕36号•【施行日期】2021.12.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的通知鄂政发〔2021〕36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现将《湖北省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21年12月25日湖北省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目录前言一、水安全现状(一)“十三五”总结回顾(二)水安全现状评估二、面临的形势与挑战(一)面临的形势(二)面临的挑战三、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发展目标(四)总体布局及分区重点四、推进江河湖库系统整治,健全防洪减灾体系(一)强化江河防洪治理,提升洪水防御能力(二)推进湖区综合整治,提升治涝减灾能力(三)完善控制工程建设,提升流域调节能力(四)加强蓄洪空间整治,提升安全运用能力(五)加强洪水预报预警,提升风险管控能力五、依托两江两库资源优势,完善供水保障格局(一)落实国家节水行动,促进集约高效用水(二)构建互联互通水网,健全骨干供水格局(三)改善农业农村供水,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四)布局应急备用水源,加强城乡水源保障六、实施四屏两带生态治理,维护河湖健康生命(一)划界确权,加强空间管控(二)水岸联动,强化源头治理(三)多措并举,修复河湖生态(四)因地制宜,弘扬特色水文化七、构建一云两端信息网络,提高信息化水平(一)完善涉水信息全要素动态感知体系(二)丰富互联互通的数据资源共享网络(三)整体提升智能化应用决策支持水平八、完善务实高效监管体系,提升行业监管水平(一)加强涉水行为监管(二)加强水资源监管(三)加强水土保持监管(四)加强水利工程监管九、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创新,激活水利发展活力(一)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二)加强行业能力建设(三)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十、环境影响(一)主要有利影响(二)主要不利影响(三)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十一、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二)加大投入力度,拓宽资金渠道(三)深化前期工作,夯实项目基础(四)严格监测评估,确保实施效果前言“十三五”时期,湖北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积极践行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灾后薄弱环节建设成效显著,全省防洪减灾体系进一步完善;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成通水,全省供水格局进一步优化,供水能力稳步加强;退垸还湖工作迈出实质性步伐,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趋势向好;河湖长制成效明显,依法治水管水水平进一步提升,水治理体系不断完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stract:Lake type water resource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he source water quality and secure the water supply.Based on the differences of water flow,hydraulics,and eutrophication be- tween river type reservoir and lake type reservoir,this paper analyzed the influent factors on key points including project location selection,project positioning,coordination between energy saving and water quality in process selection,eutrophication,and water quality improvement.The Yan- long lake project in Yancheng City was used as a case study to discuss related design.
关键词 平原地区 水源地 水质维护 富营养化防治 湖库 DOI:10.13789/ki.wwe1964.2014.0083
Key technologies of the ecology engineering project design for new lake type water source in plain region and their application
Keywords:Plain region;Water resource location;Water quality security;Eutrophication pre- vention;Reservoir
近年来,我国各 地 水 环 境 污 染 和 水 生 态 破 坏 的 趋势仍未得到有 效 遏 制,原 水 水 质 恶 化 已 经 成 为 众 多水厂面临的难题。尤其是河道型水源地会受到通 航、农业 灌 溉、养 殖 等 的 影 响,溢 油、化 学 品 泄 漏、农 业面源污染等造成的不确定性水污染事件影响供水 安全[1],难以满足城市化进程中用水量增 长、水 源 地 安全供水等要求,故 转 变 思 路 对 平 原 河 网 地 区 河 道 型取水进 行 安 全 供 水 研 究 有 重 要 的 理 论 及 现 实 意 义 。 取 水 由 河 流 改 为 湖 库 后 ,水 流 速 度 变 缓 ,初 期 水 生生态系统尚未形成,营养盐物 质 被 吸 收 分 解及迁
供 水 保 障 包 含 水 质 、水 量 两 方 面 ,前 者 与 水 质 维 护 及 净 化 工 艺 密 切 相 关 ,后 者 包 含 正 常 供 水 量 、应 急 供水量及应急 供 水 时 段 等 问 题。 为 提 高 安 全 保 障 率,在水质净化 提 升 的 工 艺 及 规 模 设 计 时 应 综 合 考 虑 地 方 治 污 力 度 、原 水 水 质 变 化 特 征 ,在 分 析 原 水 水 质保持不变或者 逐 步 好 转 等 情 形 下,按 最 不 利 条 件 进行设计。此外,在 工 艺 布 局 设 计 中 需 考 虑 到 功 能 单元分组并联运 行,以 便 在 工 程 检 修 或 发 生 局 部 事 故时不影响正常 供 水,并 将 富 营 养 化 防 治 重 点 放 在 承担向水厂输水的储水库上。 1.3 环 保 节 能
江 苏 省 水 利 科 技 项 目 (2010022)。
移转化的条件较 差,水 体 中 浮 游 植 物 的 生 产 率 和 生 物量均可能增加,易 发 生 富 营 养 化 及 蓝 绿 藻 异 常 增 殖的现象,在工 程 设 计 及 建 设 过 程 中 应 采 取 有 效 的 应对措施。 1 设 计 重 点 关 注 问 题 1.1 工 程 选 址 、功 能 定 位 及 工 艺 选 择
环保节能应体 现 在 工 程 整 个 生 命 周 期 范 围,从 设计角度上,首先 应 明 确 原 水 从 河 道 到 湖 库 过 程 中 是采用重力流还是耗能泵引方式。通过重力流进入 库 区 可 降 低 能 耗 ,但 同 等 工 艺 规 模 下 ,库 区 的 土 方 开 挖 量 较 大 ,对 场 地 排 水 等 问 题 也 会 产 生 一 定 的 影 响 ; 后者在运行过程 中 会 持 续 耗 能,但 运 行 调 度 的 自 主 能 力 强 ,可 适 应 多 变 的 外 河 水 位 条 件 ,且 能 利 用 提 升 泵 的 有 效 扬 程 ,设 计 成 有 一 定 落 差 、跌 水 复 氧 的 功 能 单 元 ,有 利 于 工 艺 各 环 节 的 调 整 。 1.4 其 他 问 题 1.4.1 均 匀 布 水 与 防 止 短 流
尽 管 两 类 湖 库 的 形 式 不 同 ,但 对 其 供 水 安 全 、 库区富营养化防治的要求是一致的。生态净化技 术 具 安 全 高 效 、成 本 低 廉 、管 理 方 便 等 特 点[1,2],但 目前国内外关于水质生态净化的研究大多集中在 重 污 染 水 体 上 ,对 微 污 染 原 水 的 生 态 净 化 、深 度 处 理 的 研 究 和 实 践 较 少 ,需 要 进 行 各 种 尺 度 规 模 的 试验研究。 1.2 供 水 安 全 保 障 、水 质 维 护 及 富 营 养 化 问 题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受上游工业、农业 和生 活污染,盐城市 区 饮 用 水 源 取 水 口 出 现 局 部 时 段 水 质不稳定、偶 尔 超 标 现 象。2009 年 “220”特 大 水 污 染事件造成大部分 区 域 连 续 停 水 48h,一 度 对 社 会 造成很大影响。 为 保 障 居 民 饮 用 水 安 全,改 善 供 水 水质,盐城市人 民 政 府 从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战 略 高 度 出 发,决定实施占地 3 342 亩(1 亩 ≈667 m2),日 供 水 能力可达 60 万 m3 的 市 区 新 饮 用 水 源 工 程,让 市 区 居民早日用上优质水,喝上放心水 。 [3] 2.1 总 体 工 艺 选 择 2.1.1 生 态 净 水 工 艺 选 择
对 原 水 水 质 特 征 指 标 应 综 合 分 析 ,分 别 采 用 大 颗 粒 自 然 缓 流 沉 淀 、细 颗 粒 及 胶 体 搅 动 脱 稳 沉 淀后再进入后续工序。注重工艺中各单元间内在 关 系 衔 接 ,重 点 关 注 各 功 能 单 元 及 处 理 环 节 对 N、 P及 COD 等 特 征 指 标 的 处 理,为 后 续 工 艺 所 需 的 水深、透明 度、溶 解 氧 及 污 染 负 荷 需 求 等 提 供 前 置 条件。 2 工 程 实 践
均匀布水是生态净化工程充分发挥净化能力的 前 提 ,与 生 态 工 程 单 位 面 积 污 染 处 理 负 荷 密 切 相 关 。 设计应首先结合 水 质 特 征、拟 定 工 艺 来 明 确 是 采 用 小 流 量 、分 块 布 水 还 是 选 用 大 流 量 、长 流 程 的 布 水 方
2 8 给水排水 Vol.40 No.4 2014
平原地区新建湖库型水源地生态工程设计关键技术问题及实践
胡 伟1 朱 雪 诞1 左 倬1 李 巍1 张 俊1 郑 军 田2 罗 利 民2
(1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上海 200434;2 盐城水利局,盐城 224300)
摘要 平原地区新建湖库型水源地是改善原水水质、保障供水安全的有效工程措施。 围绕河道 型与湖库型水流、水动力及富营养 化 差 异,分 析 了 工 程 选 址、工 程 定 位 及 工 艺 选 择 中 节 能、水 质 协 同 性 及 富 营 养 化 防 治 与 水 质 提 升 等 关 键 问 题 的 影 响 因 素 ,并 以 盐 城 市 盐 龙 湖 工 程 为 例 进 行 了 相 关 设 计 探讨。
Hu Wei 1,Zhu Xuedan1,Zuo Zhuo1,Li Wei 1,Zhang Jun1,Zheng Juntian2,Luo Limin2
(1.Shanghai Investigation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Shanghai 200434,China; 2.Yancheng Water Resource Bereau,Yancheng 224300,China)
给水排水 Vol.40 No.4 2014 2 7
化工艺所需 预 留 用 地。 依 据 上 述 思 路,湖 库 型 水 源 地 大 体 可 分 为 两 类 :一 类 是 原 水 水 质 尚 可 ,仅 需 建 设 水质维护型储水 湖 库,另 一 类 是 原 水 水 质 需 要 采 取 一定措施提升后方能达标的净化型生态湖库。在同 等 蓄 水 规 模 下 ,前 者 占 地 要 小 ,其 相 应 的 拆 迁 及 工 程 建 设 费 用 也 较 低 ,同 时 选 址 限 制 条 件 也 少 。
图 1 盐 龙 湖 生 态 工 程 工 艺 流 程
图 2 盐 龙 湖 生 态 工 程 总 体 布 置
2.1.2 提 升 泵 规 模 及 调 度 原 则 综合考虑湿地 工 程 水 位 波 动、运 行 调 度 及 设 备
维修等 因 素,确 定 盐 龙 湖 取 水 泵 站 规 模 为 10 m3/s, 共 设5台泵,单泵流量为2.5m3/s,采用4用1备运 行模式。根据原 水 水 质 及 供 水 需 求,昼 夜 开 启 台 数 不同水泵可形成 不 同 流 量 及 水 位 的 工 况,以 满 足 湿 地水位日波动及植物萌发季节露滩等功能。日常运 作中昼间开泵流量应能满足水位淹没生态湿地净化 区的渠道顶部、保持 湿 地 滩 面 水 深 0.1~0.2 m,即 6:00~18:00时开启2台 2.5m3/s水泵,在 9:00~ 15:00 时 再 开 启2 台2.5m3/s水 泵 。 夜 间 开 泵 流 量 只需维持 水 在 生 态 湿 地 净 化 区 中 的 渠 道 内 流 动 即 可,即自当天18:00时至翌日凌晨6:00时开启 1 台 2.5 m3/s水 泵。 泵 昼 夜 开 启 时 间、时 段 会 因 四 季 及 不同功能需求有所调整。 2.1.3 年 内 均 衡 净 化 效 果 维 持 设 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