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PPT课件(上课用)4(2份打包)

合集下载

【地理课件】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

【地理课件】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

1、玄武岩山地旅游资源
主要旅游资源:东北五大连池火山群、长白山火山群、镜泊湖火山群、 伊通火山群、山西大同火山群、云南腾冲火山群及四 川峨眉山等。
2、花岗岩山地旅游资源
主要旅游资源:西岳华山、南岳衡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及黄山 山东崂山、浙江天台山、辽宁千山、江苏灵岩山、江西 三清山、河南鸡公山、河北盘山等。
一、旅游资源的形成
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
影响因素
人类活动与旅游资源开发
(一)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
地势的阶梯性
我国的地貌特征
地貌类型的复杂性 山地广布性 高差的悬殊性
形成了我国地貌旅游资源的复杂性
形成了我国山地旅游资源的丰厚性
主要以构成山体的主要岩石为依据介绍我国的一些名山旅游资源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分布广泛 集中分布于东南部
旅游点或旅游区呈明显的片状或带状分布
旅游资源的分布和交通状况密切联系
1、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2、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欧文 3、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4、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 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5、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6、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7、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8、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9、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R.M.H. 10、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哈钦斯 11、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2、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13、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 14、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园斯金 15、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16、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 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17、教育能开拓人的智力。——贺拉斯 18、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19、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广博的爱 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夏丐尊 20、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地理湘教选修课件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

地理湘教选修课件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

资源开发的模式与途径
政府主导型:政府主导,企业 参与,共同开发旅游资源
社区参与型:当地居民参与旅 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实现可 持续发展
企业主导型:企业自主开发旅 游资源,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 监管
合作开发型:政府、企业和当 地居民共同参与旅游资源的开 发和保护,实现多方共赢
资源保护的必要性
维护生物多样性:旅游资源中包 含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旅游 资源有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
类型分布特点
自然景观:包括山脉、 河流、湖泊、海洋等
人文景观:包括历史遗迹、 文化遗产、民俗风情等
综合景观:自然景观与人 文景观相结合,如古镇、 古村落等
季节性景观:受季节影响 较大的景观,如春天的花 海、秋天的红叶等
地域性景观:具有地域特 色的景观,如江南水乡、 西北沙漠等
稀有景观:罕见、独特的 景观,如火山、冰川等
保护生态环境:旅游资源是自然 环境的一部分,保护旅游资源就 是保护生态环境。
促进可持续发展:保护旅游资源 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避免过度开发导致的资源枯竭。
提高旅游质量:保护旅游资源可 以保证旅游环境的质量,提高游
客的满意度。
资源保护的方法与措施
建立自然保护区: 保护自然景观和 生态系统
制定法律法规: 规范旅游资源的 开发和利用
资源品质等级分布
世界级旅游资源:如长城、故宫等
国家级旅游资源:如黄山、九寨沟等
省级旅游资源:如湖南张家界、四川峨眉山 等
市级旅游资源:如长沙岳麓山、成都锦里等
县级旅游资源:如湖南凤凰古城、四川乐山 大佛等
乡级旅游资源:如湖南芙蓉镇、四川黄龙溪 等
旅游流与资源分布关系
旅游流的形成与旅游资源的分布 密切相关,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是 旅游流形成的关键因素

旅游资源形成与分布-课件

旅游资源形成与分布-课件

读“某洞穴剖面景观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趋 充 面 性(利分的开4避合资发)害理源等用地利价超人开用值越地发其,环关利在注境系用旅意承协这游避载调种、免量发地仓地的展形储基不的景、塌良观观疗陷现点资养、象,源、 环 。简。生境述物污人培染类养、应等破如方坏何
5、砂岩地貌(丹霞地貌)旅游资源
主要旅游资源:广东丹霞山(以锦 石、奇峰、幽洞、碧水为“四 绝”)、福建武夷山(“三三秀水 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江 西贵溪境内的龙虎山等。
B.秦陵兵马俑、大雁塔等古迹均位 于西安一带
C.重庆不仅有都江堰,还有杜甫草 堂、武侯祠等
D.太原附近有古迹昭君墓
整体为红层峰林式结构,有大小石峰、石堡石 墙石柱380座,看上去像赤城层层,云霞片片。读 后回答问题。
材料中描述的地貌景观属于( D )
A.火山地貌
B.花岗岩地貌
C.喀斯特地貌
D.丹霞地貌
5
2、花岗岩山地旅游资源
主要旅游资源:西岳华山、南 岳衡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 山及黄山、山东崂山、浙江天台 山、辽宁千山、江苏灵岩山、江 西三清山、河南鸡公山、河北盘 山等。
花岗岩球状风化
3、流纹岩和安山岩山地旅游资源
主要旅游资源:A流纹岩:浙江最多, 有雁荡山、天目山、会稽山、西湖附 近的孤山及宝石山等 B安山岩:台湾岛上的大屯火山群和 附近海洋中的火烧岛、红头屿、龟山 岛、彭佳屿、棉花屿等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3/32021/3/3Marc h 3, 2021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3/32021/3/32021/3/32021/3/3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湘教版选修3《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ppt课件2

湘教版选修3《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ppt课件2

1、我国被开发为旅游资源的中山中,大部分为什么
岩山地?这种岩石成因属于三大岩石中哪类?
花岗岩
岩浆岩 侵入岩
2、概括此种山地的形成过程?(注意是概括)
提示:岩浆侵入 冷凝
花岗岩体 上升
花岗岩山地
球状风化
花岗岩地貌景观
3、看14页第一段,分析总结体现前一节所学知识旅 游资源的特性 哪几个?
一、美学属性 二、物质景观的组合性
看课本P13及P14页第一段和阅读,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被开发为旅游资源的中山中,大部分为什么
岩山地?这种岩石成因属于三大岩石中哪类?
花岗岩
岩浆岩 侵入岩
2、概括此种山地的形成过程?(注意是概括)
提示:岩浆侵入 冷凝
花岗岩体 上升
花岗岩山地
球状风化
花岗岩地貌景观
3、看14页第一段,分析总结体现前一节所学知识旅 游资源的特性 哪几个?
的文化内涵;人(类活)动 有时起主导作用
(2)回忆旧知 复习必修一完成下题 岩石按成因可分为( 岩)浆(岩 沉)积(岩 )三大类。
变质岩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能量来源 主要体现
地球内部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太阳能
破坏、搬运、 堆积
(一)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 中国地理杂志评选的中国美景分布图
4、喀斯特地貌 岩溶地貌 石灰岩受水的溶蚀作用形成各种地貌
4、喀斯特地貌 岩溶地貌 石灰岩受水的溶蚀作用形成各种地貌
云南路南石林
广西桂林山水
3、砂岩地貌景观
沉积岩 砂岩峰林 红色砂岩(丹霞地貌)
主要旅游资源: 广东丹霞山、福建武夷 山、江西贵溪境内的龙虎山 等。

1-3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ppt

1-3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ppt

c
d
(1) 表示花岗岩地貌景观的是( C )
A. a图 B. b图 C. c图 D. d图
练习 下图表示的是四种地貌景观,
读图回答: a
(2) a图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D )
A. 河流沉积作用 B. 湖泊沉积作用 C. 冰川侵蚀作用 D. 流水溶蚀侵蚀作用
练习 整体为红层峰林式结构,有大
A
C.瀑布的落差受径流量控制
D.湖泊是火山口积水形成的
9.在景区服务设施中,依次布局
游客中心、加油站、餐厅、巡防
站的合理方案是 A.①③②④ B.②③①④
C
C.③②④① D.④①③②
(2012上海地理)阅读江西省三清山旅游景区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位于我国江西省东北部上饶市境内的三清山,属典型的花岗岩地貌 景观,该地断裂、裂隙发育,上亿年的风雨侵蚀,造就了奇峰怪石 的景观,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也是江西省重点开 发的旅游景区。 ⑴ 图中所列的景点名称反映该景区 既有自然旅游资源,也有人文旅游 资源,各举两例。(2分)
自然旅游资源:三叠泉、杜鹃林、 东部云海、石林 人文旅游资源:摩崖石刻、琵琶亭、 步云桥、叠翠庭 ⑵简述三清山旅游景区奇峰怪石景观 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 该地岩石断块和断裂裂隙发育,构成了三 清山自然景观的基本面貌;景区处于亚热 带季风湿润区,高温多雨,风化作用强烈; 花岗石易被风化侵蚀。这些因素的共同作 用造就了景区奇峰怪石的景观。
人类活动与旅游资源开发
1. 对自然环境资源的影响
人类 活动
自然环境资源 被认知、提升
其文化内涵
旅游景点、景区
人类活动与旅游资源开发
1. 对自然环境资源的影响
2. 对自然和人文因素共同塑造的旅游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1.3 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分布教学课件共59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1.3 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分布教学课件共59张PPT
湖南新化一中地理组
基本要求
1.了解自然地理条件和人类活动对旅 游资源形成的影响 2.掌握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 3.理解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 发展要求
结合典型案例,分析旅游资源的形成条件。
重点难点 1、理解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 2、学会分析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
课前导读
自主学习
旅游资源的分布密度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如现在涌现出的休闲度假村、农家乐等一系列 新的旅游形式。
二、旅游资源分布
(一)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
依托构造地貌形成的旅游资源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科罗拉多大峡谷)
地质基础
自然地理因素
由断层湖形成的旅游资源 (维多利亚湖、坦噶尼喀湖、青海湖、 滇池、洱海等)
自然地理条件 依托气候条件的旅游资源(地带性) (“白色旅游”和“3S旅游”)
人类活动对自然和人文因素共同塑造的景区的 影响作用 宏观层面:选择地理环境相对理想的地方居住 (江河之滨、山前平原、植被繁茂之地等)
微观层面:修建园林、寺庙、宝塔等强调自然 和人文景观协调
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
(二)人类活动与旅游资源开发
文化遗产:是在自然地理的基础上,人类活 动居主导地位所形成的旅游资源。
15
黄 山
花岗岩球状风化
华山
4、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
主要旅游资源:桂林山水、路南石林、广东肇 庆七星岩、四川兴文石海洞乡、武陵源风景名 胜区、浙江桐庐瑶琳洞、江西彭泽 龙宫洞、贵州黄果树溶洞群等(200多处)。
5、砂岩地貌(丹霞地貌)旅游资源
主要旅游资源:广东丹霞山(以锦石、奇峰、 幽洞、碧水为“四绝”)、 福建武夷山(“三 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 江西贵溪境内的龙虎山等。

我国旅游资源ppt课件

我国旅游资源ppt课件

金秋九寨沟
冬天的九寨沟
黃山
七、中国与世界五大旅游强国的资源地位比较-地文景观
景观类型
Ⅰ级
Ⅱ级
Ⅲ级
地质现象景型
中国
美国
意大利
山岳景型
中国
美国
意大利
探险山地景型
中国
美国
法国
火山景型
美国
意大利
中国
丹霞地貌景型
中国
美国
西班牙
岩溶景型
中国
美国
法国
峡谷景型
中国
美国
―――
土林/沙林景型
中国
美国
―――
黃土景型
中国
美国
德国
海岸景型
美国
中国
西班牙
洞穴景型
中国
美国
法国
探险/徒步景型
中国
美国
法国
自然灾变景型
中国
美国
意大
景观类型
Ⅰ级
Ⅱ级
Ⅲ级
海面景型
中国
美国
西班牙
非峡谷河流
中国
美国
Ⅰ级
Ⅱ级
Ⅲ级
人类文化遗址
中国
法国
西班牙
社会经济文化遗址
中国
意大利
西班牙
军事防御遗址
中国
意大利
法国
古城与古城遗址
中国
意大利
西班牙
帝陵与名人陵墓
中国
法国
意大利
皇室与官署建筑

1.3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 课件

1.3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 课件

一:旅游资源的形成溢 (一)自然地妮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玉的基 础
西岳华山
一:旅游资源的形成冕 (一)自然地拴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遍的基 础
亚热带煞地区的中山山地,花岗忿岩地貌+ 亚热带植被+牡四季云雾,成为景色优棘美的旅 游资源。
九华山僻
一:旅游资源的形成韩 (一)自然地暴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包的基 础
自然景观响 自然和人文景观你 人文景观张
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栏
• 旅游资源是怎么形玖成的? • 旅游资源在哪里?符
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摇 ——课程的内容
旅游资源的形成
宅 自然地理条件 步 人类活动与开发惊
旅游资源的分布
据 影响分布的因素兑 中国旅游资源分布特征
一:旅游资源的形成窗
要有一定的自然地理基拖础 人类活动提升自然芜资源的 文化内涵 人类活动有时起主瞻导作用
一:旅游资源的形成祁 (二)人类活惮动与旅游资源开发
美国硅谷, 位于旧金山 贩湾南端两 个山脉之间
宏观兴层面来说,人们在构筑伐城市和村镇 时,往往选膀择地理环境相对理想的加地方,如 山间平原、江悬河之滨、植被繁茂之地储,以便 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一:旅游资源的形成撅 (二)人类活吩动与旅游资源开发
一:旅游资源的定义宝
凡能馒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 啡动机并实施旅游行为的让事物与 因素,都可称为讼旅游资源
有动机,有行为,事与勃物,多因素
二:旅游资源的特性吩
位置相对稳定性冲
物质景象组合性蔑
美学属性 历涎史文化属性 酷非消耗性鳞
区域位置很稳定 物质佛景象组合性 非消耗的乡要审美 历史文化人人敬
三:旅游资源主要类型彦
色如渥丹,灿若明霞—许—广东丹霞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自然地理因素 (2) 气候条件
——依托气候条件的旅游资源的分布 表现出明显的地带性
二、旅游资源的分布
1. 自然地理因素 (2) 气候条件 “白色旅游”——寒温带和中温带
欧洲阿尔卑斯山 的冰雪公园
吉林雾凇
哈吉尔滨林冰雾雕凇
二、旅游资源的分布
(2) 气候条件
“白色旅游”——寒温带和中温带
世界三大 冰雪艺术区
课堂检测: 我国正大力发展“红色旅
游”,建立了多个“重点红色
旅游区”,据此回答:
(2) 下列哪条铁路可直达“黔北黔西红
色旅游区”的中心?( A )
A. 川黔线
B. 湘黔线
C. 南昆线
D. 贵昆线
二、旅游资源的分布 1、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
自然地理因素 人文地理因素 社会认知因素
二、旅游资源的分布
金黄沙龙江虎跳峡
玉龙雪山
课堂检测: 下图表示的是四种地貌
景观,读图回答:
a
b
c
d
(1) 表示花岗岩地貌景观的是( C )
A. a图 B. b图 C. c图 D. d图
课堂检测: 下图表示的是四种地貌
景观,读图回答:
(2) a图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D )
A. 河流沉积作用 B. 湖泊沉积作用 C. 冰川侵蚀作用 D. 流水溶蚀侵蚀作用
一、旅游资源的形成
(2). 花岗岩地貌景观 (1) 成因 岩浆侵入→冷凝成岩→上升成山 →球状风化→形成景观 (2) 分布 ——我国东部地区的中山 (3) 景观特色 ——多峭壁、怪石
(4) 实例
华山
黄山 九华山
一、旅游资源的形成
(3).砂岩地貌景观 (1) 成因 砂岩→风化作用、流水侵蚀作用→形成景观
一、旅游资源的形成
2、人类活动与旅游资源开发
(1). 对自然环境资源的影响
人类 活动
自然环境资源 被认知、提升
其文化内涵
旅游景点、景区
一、旅游资源的形成
(1). 对自然环境资源的影响 (2). 对自然和人文因素共同塑造的旅游
景区的影响
人类 活动
宏观 层面
微观 层面
选择 城镇区位
修建 人文景观
旅游 景观
阅读
山东灵岩寺 南岳衡山 孔庙、孔府和孔林 平遥古城
一、旅游资源的形成
(1). 对自然环境资源的影响 (2). 对自然和人文因素共同塑造的旅游
景区的影响 (3). “红色旅游”资源
——保持革命传统,发扬革命精神,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阅读
我国“重点红色旅游区”
联系历史,熟悉了解各“红色旅游 区”的主题形象。
——在以内力作用为主的构造带上 (3) 景观特色
——火山锥、火山湖、熔岩流、熔岩台地等
(4) 实例
玄武岩
黑龙江五大连池
休眠火山
五大连池
——火山堰塞湖
首批11个“国家地 质公园”之一,首 批入选“世界地质 公园”的8个之一
中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安徽黄山 江西庐山 河南云台山 河南嵩山 云南路南石林 广东丹霞山 湖南张家界 黑龙江五大连池
二、旅游资源的分布
1. 自然地理因素 2. 人文地理因素 3. 社会认知因素
——休闲度假村、农家乐等一系列新的 旅游形式的发展
节 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
一、旅游资源的形成
影响因素
自然地理条件 ——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
人类活动
一、旅游资源的形成
1、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
(1). 火山地貌景观
喷出岩
岩 浆 岩
侵入岩
一、旅游资源的形成
(1). 火山地貌景观 (玄武岩) (1) 成因
——岩浆活动强烈,岩浆喷出地表 (2) 分布
课堂检测: 整体为红层峰林式结构,有
大小石峰、石堡、石墙、石柱380多座,看
去似赤城层层,云霞片片,读后回答:
(1) 材料中描述的地貌景观属于( D )
A. 火山地貌 B. 花岗岩地貌

C. 喀斯特地貌 D. 丹霞地貌
(2) 构成上述地貌的物质基础是( B )
A. 片麻岩
B. 砂岩
C. 石灰岩
D. 玄武岩
(2) 分布 ——我国东部地区的中山和低山 (3) 景观特色
——石英砂岩峰林、丹霞地貌
(4) 实例
武陵源
广东丹霞山 武夷山
一、旅游资源的形成
(4). 喀斯特地貌景观 (1) 成因 石灰岩→流水溶蚀侵蚀→形成景观 (2) 分布 ——云贵、广西 (3) 景观特色 地上——峰林、峰丛 地下——溶洞

1. 自然地理因素 (1) 地质基础
——依托构造地貌形成的旅游资源, 其分布与构造格局有密切关系
二、旅游资源的分布
1. 自然地理因素 (1) 地质基础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科罗拉多大峡谷
——分布在深大断裂上 维多利亚湖、坦噶尼喀湖、青海湖、滇池、 洱海等断层湖——分布在高原的构造带上
二、旅游资源的分布
课堂检测: 我国正大力发展“红色旅
游”,建立了多个“重点红色 旅游区”,据此回答:
(1)主题形象是“开天辟地,党的创立”的
红色旅游区是( D )
A. 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红色旅游区” B. 以韶山、井冈山和瑞金为中心的“湘赣闽红 色旅游区” C. 以遵义为中心的“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 D. 以上海为中心的“沪浙红色旅游区”
(4) 实例
南 路



桂林山水
溶洞
一、旅游资源的形成
(5). 雅丹地貌景观 (1) 成因 风力侵蚀→形成景观 (2) 分布 ——西北(罗布泊地区) (3) 景观特色
——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风蚀垄槽等
(4) 实例
风蚀柱
风蚀城堡 风蚀蘑菇
一、旅游资源的形成
(6). 山水组合景观
长九江寨三沟峡
加拿大魁北克省 日本札幌
中国哈尔滨和齐齐哈尔
二、旅游资源的分布
(2) 气候条件
“白色旅游”——寒温带和中温带
“三S”旅游 ——亚热带和热带海滨
海滨旅游
大海 sea 沙滩 sandbeach 阳光 sunlight
夏威夷 地中海
加勒比海 海南三亚
课堂检测:
下列旅游景观具有地带性的是( C )
①火山地貌 ②峡谷地貌
③冰雕玉砌世界 ④午夜阳光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二、旅游资源的分布
1. 自然地理因素 2. 人文地理因素 (1) 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古都、古城)
中国的八大古都 俄罗斯圣彼得堡 意大利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
二、旅游资源的分布
1. 自然地理因素 2. 人文地理因素 (1) 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古都、古城) (2) 人类一些重大行为所留下的地理“痕迹” (古战场、古渡口、万里长城等) (3) 人类对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等的审美活动, 提升了旅游资源的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