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网无线网络优化中上下行问题分析

合集下载

简述GSM无线网络优化

简述GSM无线网络优化

简述GSM无线网络优化摘要:近年来,GSM移动通信网络发展迅速,用户对网络系统的服务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优化GSM无线网络服务质量工作必须提上日程。

本文通过介绍GSM系统结构,分析网络现存在的问题,对GSM无线网络优化方法进行探讨,以达到提高网络服务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GSM 无线网络优化方法引言:年来GSM在国内发展迅速,使用用户不断增长,因而对GSM通信网络服务质量进行优化工作不容忽视。

GSM无线网络优化,也就是检查、分析现有的网络硬件、参数以及数据,之后对网络的结构、数据、参数等进行调整和修改,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来保障无线网络的正常运行。

一、GSM网络优化的目的与原则1.1GSM网络优化的目的①充分吸收用户潜在话务量,提高网络收益根据GSM网络优化调整,改善网络的性能:如提高网络覆盖效果、设备使用效率、来话接通率等,使得现有网络资源能够被充分地利用,能够最大限度的吸收网络覆盖区内的用户潜在话务量,提高网络的收益。

② 提高用户的满意度,保障用户数的高效增长通过加密覆盖和优化网络布局,提升网络的服务质量,来满足用户稳定有效的通信需求;以此来提升用户对网络的认可程度,保障有效用户数的稳定增长。

③ 提高网络运营的稳定性,以切实的服务打造精品网络网络的稳定是网络运营的基础条件,是品牌建设的前提。

随着用户的高速增长,要确保网络能够稳定运行和平稳的发展,这就需要进行适当的网络优化,使目前网络资源分配趋于合理。

同时,通过网络优化解决现有网络中的故障和问题,来保障网络的稳定、高效运营。

1.2GSM网络优化的原则①网络优化应以日常网优维护为主,针对网络中的重大问题也可以集中人力物力进行大型的网络优化工作。

网络优化要在尽量减少优化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基础上进行。

②网络优化应遵循从总体到局部,逐步缩小范围层层深入的次序进行。

③网络优化工作要因时、因地、因网开展,不同时期(建网初期、中期、后期)、不同地点(高话务区、郊区、公路等)、不同网络结构采用不同的优化手段。

GSM上下行质量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GSM上下行质量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下行质差掉话
原因
1. 频率规划不好或频率资源紧张频率复用太高;
2. 功率设置过高或基站天线过高造成严重越区干扰;
3. 基站动态功率设置不合理:对下行信号强度和信号质量的期望值过高,功控的范围过小基本以满功率发射下行干扰严重;
4. 基站硬件原因引起下行干扰:通过小区内切换或路测可以发现;
解决办法
1. 检查是否存在同频、邻频;
2. 降低BSPWRB,BSPWRT和天线高度,避免基站越区覆盖;
3. 打开基站和手机动态功控,以及优化动态功控参数;
4. 打开跳频(HOP=ON),不连续发射(DTXU,DTXD);
5. 检查基站硬件是否存在隐性故障;
上行质差掉话
原因
1. 直放站造成的上行干扰;
2. 某频点或某频段受到外部的干扰:比如加油站、监狱、人民政府等安装的通讯阻断器或一些电台偷用GSM 频段造成的严重上行干扰。

3. CDMA干扰;
4. TRU 硬件灵敏度降低造成上行干扰;
5. 手机动态功率参数设置不合理:对上行信号强度和信号质量的期望值过高,功控的范围过小基本以满功率发射上行干扰严重;
解决办法
1. 把低端频率更换为高端频率确定是否CDMA干扰;
2. 检查直放站;
3. 调整通讯阻断器的干扰频段,变干扰上行为干扰下行;
4. 打开手机动态功控,以及优化动态功控参数;
5. 使用EGSM频段,减少外部干扰;。

GSM上下行不平衡处理案例

GSM上下行不平衡处理案例

GSM上下行不平衡处理案例一、上下行不平衡小区上下行不平衡较严重,可能出现上行或下行信号很差,导致MS无法寻呼到。

如上行弱,导致部分手机的PAGING RESPONSE消息报不上来,会对寻呼成功率造成一定影响;1.1处理上下行不平衡需携带工具:✓与故障小区设备类型匹配的载波,(目前主要是DTRU、DDRM);✓与故障小区设备类型匹配的合路器,(目前主要是DDPM、DDPU);✓载波连线、跳线、合路器连线若干;✓DDCM(注意900/1800频段);✓馈线、馈线接头、天线(通常这部分可不带)1.2上下行不平衡小区处理步骤:1)先检查数据,看是否有明显问题,通常上下行不平衡80%以上的小区,首先检查收发方式是否正确,然后在定位硬件问题(后台分析处理);如果后台数据正常,需上站排查载波连线;2)上站排查是否有直放站,甩开直放站,后台监控指标;如指标正常,排查直放站故障,如上下行不平衡故障仍在,转下一步;3)后台定位出上下行不平衡主要集中在单载波上、还是某通道所有载波、还是整个小区载波;4)单载波故障:此类问题首先检查载波连线、跳线,与后台核查载波连线数据,如数据无问题;更换载波连线、后台观察15分钟报告;如无改善,更换载波,后台观察15分钟报告;如无改善,更换载波槽位(其目的主要是排查是否机柜背板有问题);5)某通道所有载波故障:此类问题首先明确合路器AB通道下的某个通道有问题,首先检查问题通道下是否有DDCM;1、如果有DDCM且是4载波耦合,更换DDCM,后台观察15分钟报告;如无改善,更换DDPU;如无改善,将小区下AB通道载波互倒换,观察问题载波是否跟随通道变换,如跟随通道变换更换载波即可;2、如果有DDCM只有2载波,甩开DDCM直连DDPU,后台观察15分钟报告;如无改善,更换载波,更换DDPU;3、如果无DDCM,直接更换载波,如无改善,更换DDPU;6)整个小区存在故障:此类问题,首先与工队核对载波连线数据,如无问题,直接更换DDPU/DDPM,观察15分钟报告后,如无改善,更换DDCM;如无改善,后台观察该基站其它两个小区是否存在上下行不平衡,如过其它小区没有故障,可与问题小区相互倒换,上下行不平衡跟随倒换小区变换,则说明是馈线到天线端存在故障,排查馈线,馈线接头,以及天线;二、上下行不平衡案例1、单载波上下行不平衡1.1现象描述汉中汉台建材市场HD-HZM070-1,BTS3012设备,单载波上下行平衡1-2占比每时段在60%左右,影响语音指标;1.2原因分析导致上下行不平衡的可能原因有:⏹小区载波数据、参数配置错误;⏹载波连线问题⏹载波连线老化⏹硬件问题,载波存在故障;1.3处理过程小区物理连线图:1、统计中该小区0-1-16槽位载波上下行不平衡,且该载波经过DDCM4载波合路连接DDPU的A口,另外两块载波跨机柜,连接DDPU的B口;连线与工队核查无问题;2、通过分析怀疑该载波故障,更换载波,未恢复;3、现场工队反映,该载波跳线老换,存在隐患,更换跳线后,上下行不平衡消失;1.4总结对于单载波上下行不平衡首先检查载波连线,如果载波连线存在老化等隐患,更换载波连线,待后台核查指标是否恢复,如无恢复更换载波;2、某通道所有载波上下行不平衡2.1现象描述汉中汉台颐康园HD-HZM452-0,BTS3012设备,某通道上下行平衡1-2占比每时段在100%左右,影响语音指标;2.2原因分析导致上下行不平衡的可能原因有:⏹小区载波数据、参数配置错误;⏹载波连线老化、合路器连线老化;⏹载波故障、合路器、DDCM故障2.3处理过程小区物理连线图:1、统计中该小区B通道下4块载波均为上下行不平衡,且该载波经过DDCM4载波合路连接DDPU的B口,另外两块载波,连接DDPU的A口;载波连线与工队核查无问题;2、B通道下载波都存在上下行不平衡,首先怀疑DDPU存在故障,更换DDPU后,问题仍然存在;3、四载波经过DDCM合路进入DDPU的B口;DDPU已经排查,无问题,现怀疑DDCM故障,更换DDCM后,故障消失,小区指标正常;2.4总结对于某个通道所有载波上下行不平衡;我们先排查DDPU故障,然后在排查DDCM到载波之间;最后在排查馈线到天线之间;。

GSM无线网络优化流程路测掉线分析

GSM无线网络优化流程路测掉线分析

GSM无线网络优化-路测掉线分析四川移动网管中心技术支持中心2022年3月23日2018-07-27版本号:1.0.0目录第1章概述3第2章路测分析思路3第3章主要问题43.1.小区重选和位置区、路由区更新较多43.2.无线环境复杂,频率干扰导致网络底噪较高53.3.EDGE信道数目不稳定问题53.4.各接口资源不足63.5.合理设置信道类型63.6.合理配置小区数据73.7.其他原因8第4章优化手段94.1.空口容量优化94.2.Abis接口空闲时隙容量优化114.3.PCU单板及Pb传输资源的容量优化134.4.Gb接口的容量优化154.5.Um口的质量优化164.6.G_Abis口质量优化184.7.Gb接口的质量优化194.8. 合理控制小区重选204.9.与核心网的配合21第5章经典案例分析225.1.室内系统干扰类225.2.G_Abis口链路质量问题245.3.频繁重选类265.4.与核心网交互类285.5.SIM卡Qos类315.6.邻区漏加导致重选频繁32第1章概述由于数据业务KPI指标体系尚不完全,现实中运营商往往对数据业务路测<包括DT/CQT)的下载速率往往更加重视,对这方面的考核和要求也更高。

这些需要网规网优将网络规划和优化到合理的程度。

在搬迁后我们针对DT/CQT下载速率方面做了很多的优化工作,本文总结了数据业务DT/CQT下载速率优化过程中常规的优化手段以及实际案例。

资源类规划和优化由于介绍较多,本文不做叙述。

b5E2RGbCAP第2章路测分析思路第3章主要问题3.1.小区重选和位置区、路由区更新较多在DT/CQT的FTP测试中,除了资源和链路质量外,小区重选也是影响速率的一个因素。

由于目前的GPRS/EGPRS还是小区重选而没能实现切换,发生小区重选的时候TBF必然中断,需要在新的小区重新建立TBF,而目前没有开通NACC功能的情况下小区重选的时间一般在5秒左右,这样每发生一次小区重选,上层的业务就会中断一定的时间,因此在DT/CQT测试的时候要尽量减少小区重选的影响。

牡丹江地区移动GSM网络优化问题分析

牡丹江地区移动GSM网络优化问题分析

牡丹江地区移动GSM网络优化问题分析
尤云珍
【期刊名称】《通信世界》
【年(卷),期】2003(000)003
【摘要】通常,交换网络的优化过程中,测量数据.平衡网络的整体性能等工作
依赖于MSC/VLR、B$C等主要网元的指标情况。

熟悉不同网元和节点间的逻辑
/物理连接.系统配置以及参数对性能产生的影响等是优化工作的第一步,优化人员通过两种主要途径来实现系统和网络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提高,肌搜集.统计有关网络主要突出问题的信息;关注、分析可能影响网络性能的关键区域。

数据采集后,优化人员需详细分析观察网络动态变化的趋向,寻找可以进行优化的部分,并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使优化丁作的实话更有重点和针对性。

【总页数】1页(P42)
【作者】尤云珍
【作者单位】牡丹江市移动通信分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29.532
【相关文献】
1.GSM网无线网络优化中上下行问题分析 [J], 沈志勇;裴祥喜;崔荣起;崔炳德
2.移动网络优化技术在GSM通信中的研究与应用 [J], 蔡传亮
3.GSM网络优化中掉话问题分析 [J], 张帆;郭煜;吕芳
4.GSM网络优化中的掉话问题分析 [J], 刘世彬
5.GSM交换无线网络优化问题分析 [J], 陈昕;王忠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GSM网优常见问题案例分析

GSM网优常见问题案例分析

GSM网优常见问题案例分析AMS汪曦/00223220目录概述 (3)1覆盖问题 (3)1.1弱覆盖 (3)1.1.1覆盖空洞 (4)1.1.2无主导覆盖 (5)1.2过覆盖 (6)1.2.1越区覆盖 (6)1.2.2交叠覆盖 (7)2干扰问题 (9)3参数问题 (11)3.1小区重选 (12)3.2切换不合理 (14)3.3参数设置问题 (15)3.3.1层级设置 (15)3.3.2邻区设置 (16)4总结 (17)概述GSM移动通信网主要分交换传输部分和无线部分,由于用户的移动性和电波传播的复杂性,无线部分常常随着用户的数量和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着整个通信网的服务质量,成为GSM网络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整个网络优化的重心是无线网络优化,优化工作主要集中在BSS进行。

本文主要是结合学习过的理论知识对在成都市实习一个月以来遇到的各类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过覆盖、弱覆盖(建室分站、无主导覆盖、频繁切换)、小区重选问题(参数)、频点干扰(频点规划、翻频)、切换不合理(参数)、参数设置问题(层级、添加邻区等)。

下面结合案例对上述问题做一个简单的分析总结。

另:本文中用到的测试分析软件有TEMS,ATU,Mapinfo。

1覆盖问题信号覆盖问题是RF优化重点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分为过覆盖和弱覆盖两种情况。

GSM是一个频率复用的系统,需要严格按照网络规划的结果来控制实际覆盖,网络的覆盖强度适当最好,不宜存在过多区域的过覆盖,也不宜过多的弱覆盖。

下面结合一个月来在成都市锦江区所遇到的案例分别对两类覆盖问题做一个小结。

1.1弱覆盖弱覆盖问题主要存在于基站较少的郊区或周围建筑阻挡较严重的街道,弱覆盖分为覆盖空洞和无主导覆盖两种情况。

对弱覆盖问题的处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 调整方位角使得小区主瓣方向对准弱覆盖路段。

2) 减小下倾角增大小区的覆盖范围。

3) 增加功率等级或类型。

GSM(上下行不平衡)优化手册

GSM(上下行不平衡)优化手册

网络性能KPI(上下行不平衡)优化手册目录1 上下行链路平衡定义说明 (2)1.1上下行平衡定义 (2)1.2上下行平衡公式 (2)1.3上下行不平衡定义标准 (2)1.4上下行不平衡影响因素 (2)2 上下行链路不平衡处理流程 (3)3 上下行链路不平衡问题处理思路 (4)3.1参数及数据配置不当 (4)3.2硬件故障 (4)3.3直放站及室分系统 (5)3.4天馈线及跳线问题 (5)3.5塔放安装 (5)3.6天线匹配方面 (5)3.7扩减容后连线问题 (6)3.8手机用户行为 (6)4 上下行链路不平衡小区典型案例(具体分为11种类型): (6)4.1案例一:数据与物理连线不一致 (6)4.2案例二:TRX硬件隐行故障 (7)4.3案例三:跳线故障 (9)4.4案例四:室分系统或直放站 (10)4.5案例五:TRX硬件故障 (12)4.6案例六:驻波过高 (13)4.7案例七:DDPU硬件问题 (15)4.8案例八:减容后出现问题 (16)4.9案例九:功率设置 (17)4.10案例十:天馈接反 (19)4.11案例十一:载频异常吊死导致上下行链路不平衡 (21)1 上下行链路平衡定义说明1.1上下行平衡定义GSM系统是一个双向通信系统,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都有自己的发射功率和路径衰落,为了使系统工作在最佳状态,就要保证每个小区的链路达到基本平衡(上下行链路平衡),可以促使切换和呼叫建立期间,移动通话性能更好。

当上下行平衡时,上行、下行允许的最大传输路径损耗应该是相同的,可以促使切换和呼叫建立期间,移动通话性能更好:➢下行链路(DownLink)是指基站发,移动台接收的链路。

➢上行链路(UpLink)是指移动台发,基站接收的链路。

➢上下行平衡,简言之,在下行信号达到边界时,上行信号也同时达到边界。

1.2上下行平衡公式根据测量报告上下行平衡测量<载频>提取出1-11级指标来计算各个等级的比例:➢上下行链路等级1的比例=上下行链路等级1的测量值/上下行链路等级1-11级的测量值➢上下行链路等级11的比例=上下行链路等级11的测量值/上下行链路等级1-11级的测量值1.3上下行不平衡定义标准华为总部定义上下行不平衡标准为:➢上下行平衡等级1的比例大于等于30% 则认为不平衡(下行偏弱或上行偏强)➢上下行平衡等级11的比例大于等于30% 则认为不平衡(下行偏强或上行偏弱)1.4上下行不平衡影响因素主要的因素有:➢天馈线及跳线问题➢塔放安装➢参数及数据配置不当➢硬件故障➢直放站➢天线匹配方面➢扩减容后连线问题➢手机用户行为3.1参数及数据配置不当这里涉及的上下电平的参数,主要是有:1)塔放衰减因子,2)MS最大发射功率,3)功率等级➢塔放衰减因子:基站安装塔放后,一般上行都会带来上行增益,因此要设置“塔放衰减因子”。

GSM无线网络优化问题研究

GSM无线网络优化问题研究

关于GSM无线网络优化问题的研究[摘要] 目前,网络优化问题亦显得越来越重要。

作者通过实例,对基站硬件的调整及软件参数的修改作了具体分析,给出了gsm网络优化的方案,并提出了一些网络优化的经验。

[关键词]gsm网络优化基站参数1 前言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技术的飞速发展, gsm网建设已经具备相当大的规模。

因此,加强网络优化、搞好运行维护是提高移动通信网络质量的关键。

一个完善的网络往往需要经历从最初的网络规划、工程建设及投入使用到网络优化的历程,并形成良性循环。

2 基站硬件的优化gsm网络在建网或扩容时,存在着这样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周期短、速度快。

因此无论在工程中还是在规划巾都留下一些质量问题,需要在优化中找出并解决。

在优化过程中,作者以某市数字移动网络为例,对该市地区所有基站进行了一次详细的测试。

在测试过程中。

发现了以下工程遗留问题。

2.l 基站经纬度出现差错在进行实地路测的过程中,发现有少数基站的实际经纬度与规划中的经纬度不一致。

甚至相差很大。

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选址中碰到困难,最后不能按设计中要求确定,要将基站移至其他地方。

但在规划数据库中未能得到更新。

仍按原计划规划其相邻小区及频率,因而造成很多相邻小区漏做或做错。

2.2 扇区错位及方位角有差错在测试中,此种问题发现的是最多的。

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系馈线从天线接至bis时因标签不对而接错。

此外,部分基站的3个扇区郭存在方位角偏离。

上述现象造成大量基站问切换失败率很高,并引起切换掉话。

经过整改后,性能大大提高。

2.3 分集接收关线间距过小且收发天线不平行若收发天线之间的距离在3m一5m时,采用分集接收天线,则可达到理想效果,获得3db增益。

很多收发天线的间距过小(在1m之内),这样很难获得分集接收的效果。

此外,部分收发天线根本不平行,有的甚至发送天线就指向接收天线,有的收发天线前方不远处立有很高的铁杆,这样很容易造成信号被挡返弹,产生干扰。

2.4天线高度过高在建网初期,考虑到用户规模比较小,一般采用大区制基站,使用铁塔,以增加覆盖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SM网无线网络优化中上下行问题分析
作者:沈志勇裴祥喜崔荣起崔炳德
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第16期
提要GSM网无线网络优化工作中,设备上下行平衡问题往往容易被忽略,但实际工作中,上行明显弱于下行的问题存在较多,如何处理该类问题,一直是网络优化工程师比较关心的。

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和介绍,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上下行平衡;平衡等级;接收灵敏度
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从网管上局取出话务统计数据见表1、表2、表3,依据数据分析得出上下行平衡性能,具体为一级至五级占比例合平均为25%左右,而七级至十一级占用比例合为59%左右,并且
BTS312、BTS30、BTS3012、BTS3001C和BTS3002C基站均如此,如果以6为标准则为上行偏弱,需要分析该问题原因,下两表分别为各等级统计次数和比例。

(表1、表2、表3)
二、问题原因分析
按照协议规定,手机的接收灵敏度为-102dBm,而基站接收灵敏度为-110dBm,考虑到一般手机的灵敏度可能会比协议好2dB左右。

所以,一般取手机灵敏度为-104dBm。

这样上下行灵敏度的差别就是6dB。

所以,在上下行平衡的统计项中,当下行接收电平(手机上报)大于上行接收电平(基站上报)6dB时候,我们认为是最理想的平衡状态。

所以,在上下行平衡统计中,等级6就是下行接收电平恰好大于上行接收电平6dB的情况。

表4就是具体的各个统计区间说明。

(表4)
上下行平衡话统在BSC侧的计算公式为:
下行功率电平-上行功率电平-6dB(灵敏度补偿)=平衡等级
上下行不平衡的原因有:
(一)基站各个载频中间上报电平有一定的波动。

GSM协议0508规定,测量基站接收机的接收信号电平RMS(均方根值),在正常条件下,从-110dBm~-70dBm,其绝对精度为±4dB,在正常条件和极端温度下,从-110dBm~-48dBm之间,绝对精度为±6dB。

GSM协议这样的规定是从三方面考虑:(1)射频器件的幅频特性(也就是随着频率的变化,射频器件的增益会有些变化,这是射频器件的特性);(2)整个接收通道器件的增益离散性;(3)这种上报精度是不会影响网络指标的。

而华为目前的设计和生产控制水平为±3dB,在业界是属于不错的水平;由于载频所用频点的差异和载频器件的不一致性的差异,对于相同的接收信号,两个载频的上报电平,按照协议规定的理论水平一般可以差别在8dB之内,极限情况下可以相差12dB,而目前的实际水平控制在6dB 之内。

但是,这种差别同样会对上下行平衡的话统项产生影响,可以跨越话统项的3级,手机发射功率33dBm,是其标的最大值,往往手机最大功率≤33dBm,根据调查,手机厂家出厂功率一般会偏小1dB左右,肯定不会大于33dBm,原因有两点:(1)功率小些,手机待机时间可以长点;(2)发射指标
性能可以做得好些。

(二)环境因素。

网络环境实际应用时,电话通话过程中,受环境、多径影响,信号电平也会存在波动,有时波动还会很大,而电平的上报也存在误差,对于手机来说,全温有±6dB的电平误差范围,常温下估计也存在±2dB的偏差。

(三)各载频间计算增益的差异(一般在±3dB)加上各个载频的下行功率也略有不同(一般在±1dB),使不同载频在同等条件下上下行平衡话统不完全一致。

这也表现在一些载频更换后上下行话统指标有所改善,但掉话、切换成功率等实际指标没有变化,更换下来的载频现场也没有问
题,指标良好。

(四)上下行平衡指标是一个统计值,其方法是根据基站和手机上报的测量报告中的上下行电平进行计算,其结果会受到一些外部条件的影响,如用户手机和通话环境等。

从对上下行话统分析看,基站不同时段的上下行话统也存在差异。

因为其为统计值,基站的上下行话统往往呈现为分布在一个或两个中心值的两边。

(五)基站配置的影响。

如果基站加了塔放,会导致上行偏强;或者基站使用了EDU或双CDU 无合路情况下,会导致基站下行偏强。

(六)载频性能下降。

载频某些器件部分失效或内部线缆接触不良也会导致上下行不平衡。

这些基站往往上下行不平衡话统大部分集中在1或11等级上。

从上面的分析看,基站上下行话统分布在2~4或8~10是正常的,并且从现场话统性能分析中,各小区掉话、切换和呼叫占用等性能也是正常的,以下为通过上下行不平衡问题处理案例。

三、具体问题分析处理案例
(一)案例一:上下行不平衡导致呼叫占用失败较多
1、问题描述。

在优化话统分析中,发现海兴县城大田公司-1的呼叫失败次数非常多。

忙时的呼叫占用失败次数经常在50次以上,并且失败原因绝大部分不是由无可用信道引起的,如表5所示。

(表5)
2、问题分析。

对该小区进行信令跟踪。

信令跟踪数据显示,当TCH指配到该小区的第2
块载频120时,就会频繁发生指配失败。

(图1)
指配失败的原因如图2。

(图2)
注:protocol error unspecified表示指配失败的原因是无线接口原因,并且从上下行平衡测量显示该载频上下行不平衡,下行明显弱于上行。

(表6)
3、优化效果。

经现场排查,更换有问题的天馈后,海兴县城大田公司-1的呼叫占用失败次数明显减少,见表7。

(表7)
(二)案例二:上下行不平衡导致切换性能差
1、问题描述。

在优化中,发现沧州BSC2的大修厂-3的入小区切换成功率在50%以下,并且相邻小区至该小区的切换成功率都低。

2、问题分析。

仔细分析路测和信令数据,发现入小区切换失败都是切往该小区的TRX9。

另外,该小区的载频级掉话统计显示,该小区的掉话绝大部分都发生在TRX9上,并且掉话时TA 为0或1,并且信令跟踪显示,当TCH指配到该TRX时,会经常出现指配失败。

检查上下行平衡测量,发现该小区上下行不平衡等级为1的比例高达97%以上。

这说明该TRX的下行链路插损太大。

(表8)
3、优化效果。

经现场排查,更换有问题的CDU后,大修厂-3的切换成功率有显著提高。

见表9。

(表9)
四、结论
从上述理论分析、话统分析和测试结果看,目前上下行话统处于等级2~4或等级8~10还是比较正常的,载频本身没什么问题。

而如果多集中在等级11或等级1,且载频所在小区其他话统指标(如掉话率、切换成功率、话务量等)有明显的下降,则可能是:(1)载频问题、合分路单元
问题以及相应连线问题,可通过检查连线、换板来进行确认网络性能是否改善;(2)天馈问题,可以检查馈线连接和天馈系统。

(作者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沧州分公司)
主要参考文献:
[1]韩斌杰,杜新颜,张建斌.GSM原理及其网络优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张威.GSM网络优化——原理与工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