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手术室与消毒供应中心器械交接管理制度
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植入物管理制度

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植入物管理制度1.在手术中使用的植入物(未经工业灭菌的)及外来手术器械,必须经过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处置灭菌后才能使用。
对于使用频率高的医疗器械,要求厂商固定配置一定数量器械和植入物备用。
2.正常手术所需植入物及器械,应在手术前一天下午14:00之前送达消毒供应中心,急诊手术器械应提前3-4小时送达消毒供应中心,夜间急诊手术器械送到手术室,由手术室护士按照消毒供应中心规范要求对器械进行清洗、消毒、灭菌。
3.供应室护士与供应商共同清点、核对器械,无误后共同在清单上签名,作好登记,核对信息包括:手术日期、手术名称、主刀医生、器械的品牌、名称和数量。
4.器械公司应提供详细的器械清洗流程和注意事项。
5.清洗、消毒、灭菌流程应依据卫生部相关规定和要求执行。
(分类、冲洗、酶洗、漂洗、终末漂洗、消毒、润滑、干燥、检查、包装、灭菌,必要时除锈)6.根据器械、物品的材质、精密程度、清洗方式进行分类、用标准篮筐存放,可拆卸的部分应拆开清洗。
7.常规器械和物品上机清洗,超重超大器械分篮筐清洗,器械盒每次用后应清洗消毒。
8.动力工具类物品应采取手工清洗。
9.包装前应由专人进行核对,检查器械性能和清洗质量,正确装配,置于器械盒内,对角放置包内化学指示卡,超重超大器械分包进行包装,粘贴包外标识。
10.按照器械商提供的灭菌方式及灭菌参数进行灭菌,超重超大器械可采取重载灭菌程序灭菌。
观察灭菌效果,避免湿包及不合格包。
11.植入物及植入性器械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每天应尽可能将植入物及植入性器械集中同批次灭菌。
12.发放应进行核对登记,植入物及植入性器械必须在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放行,手术室应签收。
急诊手术可在生物PCD中加用5类化学指示卡,5类化学指示卡合格器械可提前发放,生物监测结果应及时通报使用部门。
13.所有外来器械及植入物应按质量追溯制度严格执行,记录清洗消毒、灭菌、监测、发放过程相关信息和参数,便于查询追踪。
手术室和供应室器械交接中手术器械图谱化管理应用探讨

手术室和供应室器械交接中手术器械图谱化管理应用探讨目的探讨手术室和供应室器械交接中器械包图谱化管理应用效果。
方法2017年7月起,该院供应室实施手术器械图谱化管理模式。
该文选取2017年1—6月该院手术室与供应室器械交接中400例次交接记录并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8月—2018年1月同时间段实施手术器械图谱化管理模式后400例次手术器械交接记录并作为观察组。
对比两组资料的护理交接工作质量和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交接错误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时间段手术室对供应室工作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时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实行手术器械图谱化管理模式,使器械交接的清点工作因为图谱的形象化和清晰化变得更快捷,减少了差错发生几率,提高了手术室对供应室工作满意度。
标签:手术室;供应室;器械;交接;图谱化;管理模式[Abstract] Objective This paper tries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instrument package map management in the handover of the operating room and supply room. Methods Since July 2017,the supply room of this hospital has implemented the pattern management of surgical instruments. This paper selects 400 hand-over records from the operation room and the supply room of this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June in 2017 as a control group,and select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urgical instrument model management mode from August 2017 to January 2018 at the same time period. 400 surgical instruments were handed over records and serv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Compare the quality of care delivery and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sets of data.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handover error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satisfaction of the operating room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the supply room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urgical instrument map management model has enabled the visualizing and clearing of maps to be quicker,reducing the chance of errors and improving the job satisfaction of the operating room.[Key words] Operating room;Supply room;Equipment;Handover;Mapping;Management model隨着医院的提档升级及学科精细化趋势,外科微创技术快速发展,各类手术器械的种类也在不断更新和变化,各种贵重、复杂的器械陆续被引进并广泛应用,供应室人员精准识别和配置手术器械的难度越来越高,手术器械包交接工作对保证手术器械的准确及手术的顺利实施与完成的影响非常关键[1]。
消毒供应中心外来手术器械管理制度

消毒供应中心外来手术器械、植入物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医疗安全,消除医疗隐患,对外来手术器械和植入物严格规范管理。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WS310—2016)的要求制定以下制度:
一、外来医疗器械进入医院之前,必须经过设备科查看相关资料,证件齐全,不得使用未经注册、过期失效或淘汰的医疗器械。
二、加强手术科室的管理,当需要使用外来手术器械及植入物时,应在手术前1天下午3点前送达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清洗、消毒、灭菌处理,并经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急诊手术应及时送达,并经第五类化学指示卡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手术室使用,待生物监测合格后及时通报使用科室。
三、应要求器械供应商送达的外来医疗器械、植入物及盛装容器清洁。
四、消毒供应中心应根据手术通知单接收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依据器械供应商提供的器械清单,双方共同清点核查、确认、签名,记录应保存备查。
五、应遵循器械供应商提供的外来医疗器械与植入物的清洗、消毒、包装、灭菌方法和参数进行处理。
急诊手术器械应及时处理。
六、消毒供应中心接到器械后,按照清洗消毒的流程进行处理,并进行生
物监测,待监测结果合格后方可发放手术室使用,记录完整。
七、建立规范的操作流程、质量控制和追溯机制,发现问题立即启动追溯程序。
八、使用后的外来医疗器械、应由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后方可交器械供应商。
手术室与供应室对使用后器械的交接管理及感染控制

分开放置。
和下午 4 : o 0回收当天手术 器械 。遇有特 殊情况 以及 特殊感 染
的器械及 时通知供应 室及 时回收。供应 室工作人 员回收器 械后
度 。为 了控制感染 , 到达质控 目标 , 加强手 术器械 的保养 , 本 院 在不 断的摸 索中总结 出一些 方法 , 于2 0 1 2年 1 0月份开 始实施
2 . 1 加强沟通 手术室和供应室分工合作 , 相互信任 , 可以使两科 室间关系更融洽 , 促进和谐发展 。两科室配有垂直污染电梯和无菌
化 了手术器械 的管理有效控制 院内感染 。
参 考 文 献 郭奎兴. 手术室、 供应 室一体化 管理模 式的 实施 与效果观 察
术结束及 时通 知供 应室 及 时 回收处理 。不可 和普通 器械 一起
回收。
[ J ] . 按摩与康复 医学 , 2 0 1 2 , 3 ( 7 ) : 2 3 3~ 2 3 4 .
3 小 结
手术 室与供应 室使 用后 手术 器械交接 的全过程实施控制流
程, 合理规范 的操作及管理后各指标包括手术室器械更换率 、 遗 失损耗率 、 锐器伤发 生率显著低 于改进前 , 护士责任 意识增 强 , 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 减少失误 , 使手术室标准化护理的过程达到
最优状态 , 减少手术 室护 士的工作强度从 而提高护理 质量 , 并优
・
1 1 8・
TO DAY NUR S E, A p i r l , 2 0 1 4, No . 4
手术 室 与供 应 室对 使 用后 器械 的交接 管 理 及感 染 控 制
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室器械交接制度

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室器械交接制度
(2017年5月修订)
1.手术结束后洗手护士应及时进行器械的初步处理,冲净表面血迹,污渍,粘液等,保持污染器械湿润,防止污垢干涸,可用酶液或水浸泡,器械关节应开启,在运输到消毒供应中心前应从浸泡液中取出器械,减少溅漏风险。
2.多台手术同时下台时,应将整套或多组器械分套放置于密闭的整理箱内并注明器械名称。
箱内不得夹杂任何杂物,如纱布、缝针、线、刀片、辅料等。
3.手术后器械应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得特殊感染或疑似感染的器械应放于标有感染字样的专用密闭箱内,应注明感染或疾病的名称,通过污梯送至消毒供应中心。
4.手术器械在送洗前,洗手护士应检查器械的数量、性能、完好性,对手术中发生的损坏、性能不佳、缺损的手术器械,维修的器械应将器械维修好再送至CSSD,需更换的器械应用黑色丝线捆扎做好标记并在交接卡上更换理由,已提示该器械及时更换。
手术护士应标明术后所用手术器械包括名称、数量查对无误后在交接本上签字。
5.为节约医院运行成本,CSSD集中处理诊疗器械,每日上午9点,下午15点到手术室回收器械,双方坚持交不清不接原则,17点以后不再接受器械。
如遇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6.CSSD护士接受到手术器械后,应在交接本上填写收到
器械的时间并签名。
7.手术室应每日下午15点前,根据手术通知单,制定器械名称、数量一览表,送至手术组准备第二天所需器械包名称、及特殊器械准备,以免影响次日手术。
8.每台手术在器械打开后,手术室护士应及时清点,30分钟内实际数目与基数有误时,及时与CSSD护士联系,已明确责任。
9.凡过期无菌器械包,或已打开未用的器械均视为污染的器械,应重新按规范进行处理。
手术室器械管理制度

常用仪器的管理制度一、手术仪器的管理制度 1. 建立仪器档案(1)仪器进入手术室后应将仪器的名称、型号、生产厂家、购买时间、价格、责任人填写在仪器档案本上,并将仪器相关资料输入计算机管理。
(2)对随机带来的全部资料,如使用说明书、操作手册、维修手册和电路图等,分类放入资料夹进行集中管理,以便查询和维修。
2. 专人保管、专人维修(1)由院里指定1名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仪器的责任人,负责仪器的定期检查和维修。
仪器上贴有统一仪器管理的编码,标有该仪器的负责人,便于定期检查和联系维修。
(2)仪器由专人负责,护士长定期检查;仪器应统一定位放置于仪器室或专科手术间,使用后应立即放回原处。
(3)仪器危险部位应标记以警示,防止碰坏仪器。
(4)手术室仪器无特殊情况,未经允许一律不外借。
二、手术仪器的使用制度1. 新引进的仪器,应请该仪器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仪器性能、使用方法、保养及注意事项的培训,使每个人都能熟悉仪器的使用原理、操作方法、清洁、消毒灭菌和保养方法。
贵重仪器可先由专科护士等小范围人员使用熟练后再全科普及。
2. 根据要求制定仪器的操作规程、注意事项,并以书面的形式固定在仪器上。
3. 建立使用登记制度,将每次使用仪器的日期、使用人员运作情况、维修保养情况等登记在记录本上,登记本随仪器保存。
4. 使用时要保护好仪器的操作面板,按键时,应避免用力过猛,以免按键损伤失灵、每次使用后要立即清洁仪器,清理并盘好导线,放置整齐,以便下次使用。
5. 仪器应有配套的仪器车,推仪器时应缓慢平稳,防止碰伤和摔坏。
三、手术仪器的消毒灭菌制度1. 根据仪器的消毒灭菌要求,采用合理的消毒灭菌方法。
2. 仪器及附件消毒灭菌时应用棉垫包好、盒装,进行消毒灭菌,禁止摔、碰、磕,防止仪损坏,影响正常使用。
四、手术仪器的保养制度1. 使用后应立即清洗,拆洗的配件应及时安装,防止零件遗失。
2. 定期检查保养,各种仪器每年进行一次维修,仪器管理人员每周检查仪器附件是否齐全,螺丝是否松动,性能是否良好,运转是否正常及使用效果等。
手术室与供应中心手术器械交接制度

手术室与供应中心手术器械交接制度
一、供应中心设定专人进行手术器械的管理。
二、所有手术器械使用后要按院感要求进行初步处理,进入供应中心的器械不得有明显血迹和污迹,清点数目、检查性能良好,包括器械螺帽等细小部件,与器械包卡片基数相符后,与专人进行交接。
三、手术室派专人将手术器械包与供应中心进行交接,并及时申请、审核。
四、供应中心应保证手术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保证手术器械数目齐全、性能与功能良好。
五、供应中心应及时清洗、灭菌手术器械,保证手术器械的正常供应。
六、手术室与供应中心加强沟通协调,及时解决手术器械交接班中出现的问题,防止手术器械供应不及时。
七、交班时出现器械受损及数目不全由手术室负责,交班后由供应室负责。
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器械消毒管理

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器械消毒管理目的探究我院践行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实际意义。
方法自2014年12月以来,为适应医疗发展,降低院感风险,实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我院的手术室与消毒供应中心推行一体化管理模式,通过护理人员培训,工作流程制定,器械图谱制做、器械交接,追溯系统安装使用,实现了手供一体化管理。
结果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管理的实施,提高了手术器械清洗质量,提高了手术台次周转率,减轻了手术室护士工作量,让其有时间与精力与患者沟通。
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手供一体化管理模式前。
结论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管理提高了手术器械的清洗和包装质量;缩短了手术患者平均住院日;减轻了手术室护士的劳动强度;有效的控制了医院感染。
标签: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管理医院消毒供应室承担着整个医院可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物品的回收、清洗、检查包装、消毒、灭菌和发放的工作,是医院的心脏科室。
ISO国际质量管理要求是以无缺陷管理为出发点,强调”过程控制”和持续质量改进[1]。
传统的手术器械处理流程难以高效率地完成手术器械的清洗和包装.灭菌质量也可能受到影响[2]。
本院消毒供应室于2014年12月开始实施手术室一供应室一体化管理模式.经过两年实施取得较好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院消毒供应中心共20名工作人员,男4名,女16名,年龄26~53岁,平均年龄40岁;学历:本科1名,在读本科1名,大专10名,中专4名,其他4名;职称: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10名,护师4名,护士1名,工人4名。
1.2运行前准备供应中心的工作涉及面广,为确保不影响医院正常工作,一体化管理模式实施前,护理部、院感办、医务处、总务处、设备科等多部门召开协调会,商讨合理的运行模式,就集中式管理中重点、难点进行讨论。
如增加清洗、灭菌设备,制定平急诊器械处理流程,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的技能培训等。
1.3人员培训手术室器械包品种繁多.器械清洗复杂。
为了达到专业技术要求,我们对各级人员进行了培训,包括:①工人培训要求掌握手术室器械的回收及清洗要求.掌握手术室器械回收及清洗流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室与消毒供应中心器械交接管理制度
1、手术结束,器械护士要将器械表面上肉眼可见的血迹清理干净,分类整理后,与巡回护士共同认真清点各类手术器械数目,查看各配件、螺丝是否齐全,填写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器械交接单,双方共同签名认可;
2、器械护士将整理好的器械分类包好,放于器械清洗间回收箱内,交接单放于清洁台面上,由消毒供应中心回收处理,如有过期物品要将物品名称、数量登记在交接单上,以便消毒供应中心刻对;
3、特殊感染手术器械清理干净后,装入双层黄色垃圾袋,要在包外注明感染源、科室、病人姓名,并放入特殊感染专用器械回收箱内;
4、每天08:30之前消毒供应中心接收器械,之后不再接收常规器械,如遇特殊情况,再友好协商,以不影响手术使用为原则。
5、本着互相信任、互相监督、查缺不漏的原则,器械到消毒供应中心后尽快进行清点、处理、发现器械数量不对数时,要及时告知手术室人员,进行查找,如无法查找到,在1小时内丢失的器械,由手术室负责,1小时以后丢失的器械,由消毒供应中心负责;
6、外来器械管理:器械商将外来器械交消毒供应中心清点、检查、登
记后,由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清洗、包装、灭菌。
器械使用完毕后,
器械护士初步去污,统一由消毒供应中心处置,器械商到消毒供应中心取走器械。
不得直接在手术室取走;
7、消毒供应中心应发放灭菌合格器械、敷料。
如有潮湿、污迹、打包不规范等、手术室拒收,互相监督、检查,避免影响手术使用;8、消毒供应中心应登记每锅消毒器械名称、数量,并有清单,以备手术器械清点、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