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选择题百题精炼 专题08 农业 (教师版)

合集下载

2013届高三地理名校试题汇编 (第2期) 专题08 农业(教师版)

2013届高三地理名校试题汇编 (第2期) 专题08 农业(教师版)

2013届高三地理名校试题汇编(第2期)专题08 农业(教师版)【江苏徐州2013届高三模拟考试】图甲和图乙是我国某县2011年农业发展的部分基本数据。

读图完成1~2题。

图甲图乙1.若图甲中M表示我国某县2011年农产品产值构成(其中a表示花卉,b表示果蔬,c表示粮食)。

则影响该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B.土壤和水源C.市场和交通D.政策和劳动力2.若图甲中M为该县目前农业用地的比重(a为花卉用地,b为果蔬用地,c为粮食用地),图乙为该县今后的农业土地规划。

据此判断,该县今后土地利用的变化趋势是( ) A.粮食种植用地面积增加B.花卉种植用地比重上升C.蔬菜水果种植用地面积增加D.冻结城市建设用地【答案】1.C 2.B【解析】第1题,由图中可看出2011年该县的农产品产值构成中,花卉占20%,果蔬占60%,粮食占20%,说明以商品农业为主,因此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市场和交通。

4.日本与新西兰的地理特征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所处的南北半球不同,但都位于东半球B.两国的气候都具有海洋性特征C.两国均以平原地形为主D.日本的面积小于新西兰5.2011年2月22日新西兰发生里氏6.3级地震。

3月11日日本东部附近海域发生9.0级地震。

两国多地震的共同原因是A.均位于太平洋板块的西部 B.均位于亚欧板块东部边界C.均位于地壳活跃地带 D.均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6.日本农业以水稻种植业为主,而新西兰则以大牧场放牧业和混合农业为主,导致这种差异的因素主要是A.气候 B.地形 C.技术 D.人口【答案】4.B 5.C 6.D【解析】4.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日本与新西兰的地理特征相比,所处的南北半球不同,东西半球也不同,两国的气候都具有海洋性特征,日本属于季风气候,但海洋性强,新西兰是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两国均以山地地形为主,日本的面积大于新西兰。

5.两国多地震的共同原因是均位于板块交界处,处于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

【备战2013】高考地理6年经典题精解精析 专题8 农业

【备战2013】高考地理6年经典题精解精析 专题8 农业

【备战2013】高考地理6年经典题精解精析专题8 农业(教师版)【2012年高考题】(2012全国新课标卷)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量仍连续增长。

据此完成1-3题。

1.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B.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C.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D.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2.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要产区在全国商品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A.太湖平原B.洞庭湖平原C.汉江平原D.成都平原3.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

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A.耕地面积广B.生产规模大C.机械化水平高D.人口较少【答案】1.B 2.A 3.D【解析】该题组考查中国农业及其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特点。

主要考查考生从材料中提取有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1.根据题干的提示“耕地不断被挤占”,粮食播种面积减少,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和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对粮食增产影响不大。

2.改革开放以来,位于长三角地区的太湖平原,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速度快,水平较高,大量耕地被占用为建设用地,因而在全国商品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

3.河南省是我国产粮大省同时也是我国人口大省,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地广人稀,人口相对较少。

【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中国农业及其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特点。

(2012天津卷)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2),回答2~3题。

2.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图2所示区域最适宜发展的产业部门是()A.水产品养殖B.棉花种植C.林产品加工 D.水力发电3.在图2所示的区域中,a~b路段容易遭受自然灾害,主要是由于沿线()A.山体坡度大 B.地表崎岖不平C.河水流速快 D.泥沙淤积严重【答案】2.C 3.A【解析】2.由图中林地分布最广,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所示区域最适宜发展的产业部门是林产品加工。

2014地理选择题百题精练:专题08 农业(第01期)

2014地理选择题百题精练:专题08 农业(第01期)

(吉林省白山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香港于2013年3月1日施行的“奶粉限购新例”,使国内奶业标准低再次成为两会的热议话题。

读“我国某年良种奶牛的主要分布表(单位:万头),据此完成l~2题。

1A.交通和市场B.饲料和劳动力 C.饲料和市场D.劳动力和技术2.对于我国奶业标准低的原因或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有利于刺激我国乳畜业的健康发展B.奶业发展技术水平较低C.运输效率低导致牛奶变质D.市场需求量大,标准高不能满足需求(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4届高三2月考试)下表为2007年亚洲四个国家水稻生产情况统计表。

完成7~8题。

7、甲、乙、丙、丁代表的国家依次是A.印度、日本、中国、泰国B.印度、泰国、中国、日本C.中国、泰国、印度、日本D.中国、印度、日本、泰国8、表中甲国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主要原因是A.该国地形以平原为主B.是世界出口稻米最多的国家C.农业生产以水稻种植为主D.国土面积大,湿润区平原比重大(福建省泉州市2014届高三1月单科质量检查)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引起了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的分异。

下图是1999~2011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图。

读图完成5~6题。

5.影响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农业人口减少B.海平面上升,淹没耕地C.农业生产效率提高D.工业化与城市化占用耕地6.1999~200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出现下降趋势,应对措施合理的是( )A.努力扩大耕地面积 B.提高粮食收购价格C.增加农业劳动力投入 D.改善商品粮区外运条件(江西省红色六校201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乙醇是指通过微生物的发酵将各种生物质转化为燃料酒精。

它可以单独或与汽油混配制成乙醇汽油作为汽车燃料。

某投资公司计划在图所示的区域,建立一条生物能管道运输线(G),可将生物乙醇由生产基地运至港口。

专家评估这项投资,实现后可获得长期的回报。

据此读图回答1~3题。

2013年高考政治总复习 选择题百题精炼 专题08 当代国际社会(教师版)

2013年高考政治总复习 选择题百题精炼 专题08 当代国际社会(教师版)

2013年高考政治总复习选择题百题精炼专题08 当代国际社会(教师版)(北京市昌平区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试卷)1. 去年,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采取最严重的单边行动,发生了“购岛”闹剧,公然侵犯了我国领土主权。

我国政府多次严正声明,日方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采取任何单方面举措都是非法和无效的,并采取相应措施。

这充分体现了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②国家利益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目标④我国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A.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山东省青岛一中2012-2013学年1月调研考试)2.近段时间,多国爆发了领土争端:日韩独岛之争、中日钓鱼岛争端、日俄北方四岛之争以及中菲黄岩岛事件,围绕海洋权益和海洋国土的争端日益突出。

据初步统计,全球有近60个国家存在岛屿争端,占世界沿海国的40%。

这说明①国际组织是国际关系的重要参加者②利益的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③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④中国的对外政策无法适应时代需要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山东省青岛一中2012-2013学年1月调研考试)3.2012年9月上映的美国影片《穆斯林的无知》引发了整个中东地区的反美浪潮,并向其他地区扩散,且有长期蔓延之势。

这一事实反映出美国中东政策的失利,所谓“阿拉伯之春”正在走向“阿拉伯之冬”。

这说明A.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B.我国的国防政策必须彻底改变C.文化实力是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得人心(北京市丰台区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4.2012年12月,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美发表演说时强调:“我到美国来就是为中美关系增加正能量。

”中美关系需要增加正能量是因为A.国家间存在着共同的利益B. 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要求C.国家间的合作代替了冲突D. 加强区域合作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北京市东城区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5.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2013届高三地理名校试题汇编第1期专题8农业(教师版)

2013届高三地理名校试题汇编第1期专题8农业(教师版)

2013届高三地理名校试题汇编 第1期 专题8农业(教师版)(甘肃省张掖中学2013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该图中实线是某农作物收割期等值线, 虚线是该作物分布北界。

读图完成问题。

(1) 该农作物是( )A.春小麦 B .冬小麦(2) 图中A 的数值可能是( )A. 6月1日C. 7月1日(3) 影响图中等值线分布的主要因素可能为(A.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和地势起伏 【答案】(1)B (2)B(3)C【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农业生产和等值线的综合分析。

(1) 根据该农作物的主要分布地区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南方地区为主,且长江流域大约在 6月初收割,判断为冬小麦。

(2) 结合地理位置判断 A 位于四川盆地南部,由于盆地冬春季节,气温较同纬度地区高,故 农作物成熟较早,故判断 A 为低值中心。

(3) 影响四川盆地南部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形和纬度位置。

(浙江绍兴第一中学 2013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读四个国家三种农作物产量统计图,回 答问题。

C.水稻D.玉米B . 5月1日D. 8月1日)B .大气环流和季风风向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都是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B. 丙、丁都是铁矿资源丰富的国家C. 四个国家中,水能最丰富的是丁国D. 乙和丙两国高原面积都广阔 【答案】(1)C (2)A (3)B【解析】本题考查世界主要的农业生产。

(1) 甲国水稻和玉米产量都较大,应为中国;乙国玉米产量最大,应为美国;丙国甘蔗产量 最大,应为巴西;丁国水稻和甘蔗产量都较大,应为印度。

(2)巴西的甘蔗产量最大,而人口总数最少,故不可能人均产量与其他三国接近;印度的甘 蔗产量大于中国、美国, 而人口总数略小于中国, 大于美国,故印度的人均甘蔗产量也不可能与中美接近,故选 A 项。

(3)中国不是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四个国家中水能资源最丰富 的是中国,美国高原面积不是 很广阔,故选B 项。

2013年高考地理选择题百题决战

2013年高考地理选择题百题决战

12013年CEG 高考金钥匙地理选择题百题竞赛第一组(11道题,20分钟)1.图1为某岛屿等高线图,判断该岛主峰海拔约为A .264mB .362 mC .566m D.768m 2.图2是广州市“天河智慧城”园区规划图,甲区域最适宜配套布局的是A .人才居住区B .食品加工厂C .长途汽车站D .农产品批发市场3.图3为第五次人口普查深圳、梅州、湛江、佛山老年人口比重图,甲乙丙丁中符合深圳情况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 4.我国科学家利用现代技术监测到武汉与厦门的距离出现了缩短变化,其监测采用的技术是A .数字地球B .地理信息系统C .遥感D .全球定位系统5.图4为三峡水库建成前后宜昌水文站多年月平均径流量图,判断三峡水库建成后通过宜昌站的水文状况是A.径流季节变化减小B.径流年际变化加大C.年平均径流量加大D.河流含沙量增加 6.图5为南美洲沿18°S 纬线地形剖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海岸终年受赤道低压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B .乙海岸受东北信风和副热带高压交替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C .丙地深居内陆,形成了面积广大的温带草原气候D .甲、乙海岸的气候类型深受下垫面状况的影响开发利用新能源与清洁能源是当今世界能源发展的一大趋势,完成7-8题。

7.图6为2012年欧洲四个国家能源消费结构统计图,其中最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国家是A. 甲B.乙C.丙D.丁8.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将有利于A .减少灰霾天气B .减少紫外线辐射C .消除城市热岛效应D .消除酸雨危害9.下表是我国某地正南朝向窗户正午时阳光照射在室内地面上的面积统计表,符合该时期情况的是A .地球公转速度加快B .正处于6月C .白昼逐渐增长D .黑夜逐渐增长 10.图7为我国某地不同阶段农作物播种面积和市场变化情况,分析导致该地农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生活习惯B .气候变化C .国家政策D .市场需求 11.城镇化是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是农村人口向城市和乡镇迁移的空间聚集过程。

2013届高考地理二轮精选练习(广东专用)专题升级训练八农业问题

2013届高考地理二轮精选练习(广东专用)专题升级训练八农业问题

专题升级训练八农业问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2·广东深圳模拟)下图是“油菜在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生长状况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1.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光照B.热量C.水源D.土壤2.a地种植的油菜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A.水源充足B.土壤肥沃C.地势平坦D.热量条件好(2011·福建文综)某山区为了改造低产的山坡地,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

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

完成第3~4题。

3.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 )A.土层薄B.降水变率大C.坡度大D.植被覆盖率低4.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主要是为了( )A.调节大气温度B.提高土壤肥力C.增大空气湿度D.增加日照时数(2012·粤西北八校联考)下图为“欧洲西部农业集约度等值线分布图”,指数越高,表示集约度越大。

读图完成第5~6题。

5.图中集约度指数最高区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B.乳畜业C.季风水田农业D.大牧场放牧业6.影响欧洲农业集约度指数分布空间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平原面积B.降雨日数C.土壤肥沃程度D.工业化程度(2012·广东湛江模拟)下图表示我国某农作物在三个地区的位置。

读图,完成第7~8题。

7.该农产品可能是( )A.小麦B.棉花C.水稻D.花生8.①地生产该农产品的最有利气候条件是( )A.降水丰沛B.地势低平C.光照条件好D.气温较高9.分析下表,1980~1999年商品蔬菜种植面积分布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推断是( )我国商品蔬菜种植面积的分布①交通条件改善②农村地区种植业调整为以蔬菜种植为主③城市居民食品结构多样化④农村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011·海南高考)读图,完成第10~11题。

10.图示城市周围区域发展种植业的制约因素是( )A.土壤肥力B.热量C.水源D.光照11.与同纬度我国东部地区相比,图示城市附近地区( )①年太阳辐射总量高②多大风③水能丰富④森林分布广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二、综合题(共56分)12.(原创题)(36分)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3届高三地理名校试题汇编 第3期 专题8 农业 (教师版)

2013届高三地理名校试题汇编 第3期 专题8 农业 (教师版)

2013届高三地理名校试题汇编第3期专题8 农业【XX省六校教研协作体2013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该图是飞机航拍的某地土地利用图,圆圈内为农田,影响该地农田空间分布形态的最直接原因是( )A.灌溉设施B.人口密度C.土壤肥力D.河流分布【XX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读图,回答问题。

(1)该种农业主要分布在A.黄河三角洲B.长江三角洲C.珠江三角洲D.太湖平原(2)该农业的好处是A.可以少占耕地B.可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C.可以实现农产品的自给D.便于利用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答案】(1)C(2)B【解析】(1)我国的甘蔗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四、台、云、福、两广和一琼,并结合所在的地形单元可以直接选C,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就是指的桑基鱼塘、蔗基鱼塘和果基鱼塘,故选C。

(2)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实际上就是一种混合农业,根据所学的知识,它可以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故选B。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特点。

【XX省枣庄市2013届高三期中考试】读世界某地区局部图,完成18—19题。

18.图中字母A、B所处同一纬度,但自然带类型不同。

其根本原因是A.沿岸洋流不同 B.地形不同C.大气环流不同 D.植被不同【答案】C【解析】图中区域为南美洲,A、B处的自然带不同,根本原因是两地的气候不同,而影响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

19.图中河流下游地区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优势不包括A.气候适宜,草类茂盛B.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C.距海港近,有利出口D.国内市场需求量大【XX省XX市明达中学2013届高三调研考试】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主要农作物不同层次生产潜力递减柱状图(单位:kg/百平方米)”,读图回答题。

(1)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A.光照B.气温C.降水D.土壤(2)该地区农业生产最主要的优势条件是()A.光照B.气温C.降水D.土壤【答案】(1)B(2)A【解析】(1)图中各种农作物的光合生产潜力均最高,而光温生产潜力则较低,由此可判断最主要限制性条件是热量,(2)结合图示该地区生产潜力最高的因素是光照,即最主要的优势条件是光照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高考地理总复习选择题百题精炼专题08 农业(教师版)
(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13年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寿光市位于山东半岛中北部、渤海莱州湾的西南岸,是中国最主要的蔬菜生产基地之一,首创的“冬暖式蔬菜大棚”,全国闻名,其蔬菜种植水平始终居于全国前沿水平,市场营销范围辐射全国。

读“寿光蔬菜产业集群结构图”(图1),据此完成1—3题。

1.寿光蔬菜集聚生产使相关辅助产业与服务部门衍生与集聚,属于蔬菜生产上游企业的是
A.中介服务机构、科研培训机构
B.农业生产资料企业、种子及种苗公司
C.科研培训机构、种子及种苗公司
D.中服务组织、蔬菜龙头企业
2.寿光“冬暖式蔬菜大棚”大多在立秋、立春前后进行蔬菜种植的主要原因是
A.蔬菜上市期市场需求量大
B.夏季温差大,蔬菜质量好
C.病虫害少,节省资金投入
D.农闲时间、劳动力丰富
3.关于寿光蔬菜产业集群的发展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A.促进了农业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
B.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C.为我国的农业与农村发展提供了一条可借鉴的道路
D.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强经济效益
【答案】1.B 2.A 3.C
【解析】
(广东省韶关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读“我国‘十二五’规划农业战略格局图”,回答4-5题。

4.对下列各组农业主产区生产优势条件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A.a—土壤肥沃、劳动力丰富 B.c—光照充足、水源丰富
C.e—气候湿润、温差较大 D.g—地形平坦、雨热同期
5.下列农业主产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正确的是
A.a主产区——大力开垦土地发展灌溉农业
B.e主产区——控制非农业用地规模
C.g主产区——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热带经济作物
D.h主产区——加大资金投入,全面实行机械化生产
(深圳市2013年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6.图5为国际主要粮食价格与我国同期市场价格比变化趋势图,反映了
A.国际粮价高于我国 B.国际粮价呈上升趋势
C.我国粮食生产成本高 D.我国粮食产品质量高
(广东省佛山市2013届高三期末试题)下图为某地“水稻循环经济加工产业模式”图,据此完
成7-8题。

7.有关该地水稻种植业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商品率高
B.劳动力投入少
C.科技比例大
D.机械化程度高
8.在“水稻循环经济加工产业模式”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订单农业”抑制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
B.循环经济实现了对环境污染物的零排放
C.精深加工有利于促进当地工业化的发展
D.品牌优质大米主要靠精深加工环节实现
(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13年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读“近5年我国粮食产量及谷物和谷物粉进口量占粮食总产量比率”图(图2),完成9-10题。

9.关于图2信息,叙述正确的是
A. 2008 年至今,我国谷物进口最占总产量比率与粮食总产量同步增减
B. 2010——2011年谷物进口量占总产量比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粮食价格造成的
C.粮食总产量的增长率最高的时段是2010 一2011年
D.粮食总最增长的速度始终大于进口增长的速度
10.2008 年起,我国粮食总产量持续增加,但谷物及谷物粉进口比率总体呈上升状态的主要原因是
A.粮食产量不能满足由于人口增长造成的口粮增长
B.由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作为原料和饲料部分明显增加
C.耕地面积缩小导致粮食产量下降所导致
D.农业结构调整,种杭业比爪下降所导致
第二组:命题立意:我国近几年粮食产量大增但谷物进口逐年增加,针对该现象如何理解。

能力要求:阅读图表能力、计算能力、基本分析能力。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我国农业生产和粮食问题。

(广东省佛山市2013届高三期末试题)11.读“我国秸秆单位播种面积可能源化利用资源量分布”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辽宁高于山东
B.广东高于新疆
C.重庆低于浙江
D.四川低于湖南
(广东省潮州市饶平二中2013届第三次高三摸底诊断考试)下图是我国1995~2005年糖料作物种植面积变化图,据此回答12-13题。

12.从1995~2005年我国糖料作物种植面积变化图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云南糖料作物种植面积逐渐上升
B.黑龙江糖料作物种植面积不断下降
C.新疆糖料作物种植面积波动较大
D.甘蔗种植面积大且呈上升趋势,甜菜种植面积小且呈下降趋势
13.对糖料作物种植面积广西大幅上升,广东下降原因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
A.广西种植糖料作物的自然条件比广东优越
B.种植糖料作物的比较效益广西上升,广东下降
C.广西土地成本比广东低
D.广西劳动力成本比广东低
(吉林市普通高中201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试题)右图
中①、②、③、④为四个不同地区,读图回答14-15题。

14.立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最适合农牧结合发
展的地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5.下列描述符合①、②、③、④四地区实际情
况的是
A.①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大力植树种草
B.②地区洪涝灾害严重,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C.③地区土壤盐碱化严重,大水漫灌可缓解该问题
D.④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退耕还牧
(山东省滨州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PQMN为四个不同的区域,读右图回答下面16-17题。

16.按表中信息,M最适合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种植园农业
D.乳畜业
17.下列描述符合PQMN四地当地实际的是
A. P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退耕还林
B. Q地区土壤盐碱化严重,大水漫灌压碱
C. M地区洪涝灾害严重,加强水利工作程建设
D. N地植被类型以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为主
(广东珠海市2012—2013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下图为我国“十二五”期间制订的“七大农业主产区”农业战略格局图。

读图完成18-19题。

18.宁夏平原位于
A.甘肃新疆主产区 B.河套灌区主产区
C.汾渭平原主产区 D.黄淮海平原主产区
19.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图中各主产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措施是
A.黄淮海平原主产区应大力发展水稻种植
B.华南主产区要严禁非农业用地,保护耕地资源
C.河套灌区主产区要大力引黄灌溉,扩大灌区面积
D.甘肃新疆主产区要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山西省山大附中2013届高三1月月考)读“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的空间分布范围(曲线与横坐标围成的区域)与热量、水分条件的关系示意图”完成20-21题。

20.图中a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混合农业
D.乳畜业
21.图中a、b、c农业地域类型都有分布的国家是
A.美国 B.中国
C.澳大利亚 D.日本
【答案】20.A 21.A
【解析】
20.由图中三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空间分布范围与热量、水分条件关系图分析,a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地区具有高温多雨的特点,因此判断为水稻种植业;b为商品谷物农业;c为乳畜业。

21.结合上题结论,图中三种农业地域类型在美国都有分布。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及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广东省增城市2013届高三调研测试)读“我国某地区1978—2012年农业产值结构变化统计图”,完成22-23题。

22.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长江三角洲 D.内蒙古高原
23.该地农业结构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变暖 B.城市化快速发展
C.粮食政策调整 D.灌溉技术的发展
(安徽省名校联盟芜湖一中等201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20世纪80年代后国家调整棉花花生产布局,提出“南方稳定,北方发展,新疆大发展”的指导方针。

90年代以来,新疆的棉花产业发展迅速,棉花总产、单产、调出量连续19年位居全国蓄位首。

结合图5完成24-25题。

24.新疆成为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其主要的区位因素是()A.市场广大 B.政策支持
C.科技进步 D.劳动力廉价
25.新疆为实现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最有效的措施是A.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B.扩大棉花种植面积
C.延长产业链,进行深加工 D.完善棉花流通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