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气切患者气切口换药及观察的护理查房
一例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查房.doc

气管切开案例查房气管切开相关知识介绍:定义:气管切开术(traceotomy)系切开颈段气管,放入金属气管套管,气管切开术以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机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一种常见手术。
分类:气管切开有4种方法:气管切开术;经皮气管切开术;环甲膜切开术;微创气管切开术。
适应症:①喉阻塞②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③预防性气管切开④取气管异物⑤颈部外伤者并发症:护理评估:一般资料:患者xx,男,22岁,汉族,安徽凤台人,建筑工人主诉:高处坠落伤两天,术后一天病史:患者滕军,患者2日前在干活时从高处坠落,受伤当时患者意识清楚,无恶心呕吐症状,入院后患者意识出现障碍,ct检查后提示颅内出血,在当地医院行减压术,目前患者处浅昏迷状态,转入我院继续治疗。
体格检查:T 39℃,R 30次/分,P 100次/分,BP 120/80mmHg神志浅昏迷,经鼻导管插管,眼睑肿胀,双瞳孔左二右三,光反射减退,颈托固定心肝脾未见明显异常,四肢肌张力正常,皮肤巩膜无黄染,导尿。
耳鼻喉科会诊后行气管切开术。
护理诊断:1、有窒息的危险与原发病及术中压迫、刺激气管有关2、语言交流障碍与气管切开后,气流不通过声门有关3、有感染的危险与手术或原有炎症有关4、焦虑与担心手术愈后、恐惧手术有关5、潜在并发症(见早中晚期)6、知识缺乏缺乏气管切开相关知识护理计划:1、病人维持正常的气体交换,表现为血氧饱和度正常2、没有感染的症状和体征3、病人及家属了解有关气管切开术知识4、保证良好的饮食睡眠习惯5、没有出现任何先关并发症及症状护理措施:1、将患者安置于安静、清洁、空气新鲜的病室内,室温保持在21℃,湿度保持在60%,气管套口覆盖2-4层温湿纱布,室内经常洒水,或应用湿器,定时以紫外线消毒室内空气。
2、手术之初患者一般取侧卧位,以利于气管内分泌物排出。
但要经常转动体位,防止褥疮并使肺各部分呼吸运动不致停滞。
3、备齐急救药品和物品,某些物品应置床头。
一例气切患者气切口换药及观察护理查房

如出现渗血、渗液等,应立即更换敷料, 并检查气切口有无出血、感染等情况。
呼吸功能异常
疼痛异常
如出现呼吸急促、困难等,应立即通知医 生,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保持呼吸道通 畅,遵医嘱给予相应治疗。
如患者出现剧烈疼痛,应及时通知医生, 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治疗,同时采取舒适 体位,减轻患者疼痛。
04
护理查房实施过程展示
针对性预防措施制定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换药前应洗手、戴口罩、帽子,确保 换药用品无菌。同时,定期更换敷料 ,保持气切口清洁干燥。
细致观察与评估
呼吸道管理
定期为患者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于气道狭窄的患者,可采取雾化吸 入、气道湿化等措施,促进痰液排出 。
密切观察气切口周围皮肤颜色、温度 、有无红肿、疼痛等感染迹象。评估 患者凝血功能,及时发现出血风险。
一例气切患者气切口 换药及观察护理查房
目录
• 患者基本情况介绍 • 气切口换药操作规范 • 观察与评估方法论述 • 护理查房实施过程展示 • 并发症预防措施探讨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工作方向
01
患者基本情况介绍
患者个人信息
01
姓名:张三
02
性别:男
03
年龄:65岁
04
住院号:123456
病史及治疗过程
病史
患者因喉癌于三个月前在全麻下 行喉部分切除术,术后留置气管 套管,定期更换。
治疗过程
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同时配合 雾化吸入、气道湿化等护理措施 。患者恢复良好,已逐渐适应气 管套管留置状态。
目前病情及治疗方案
目前病情
患者神志清楚,精神尚可,呼吸平稳 ,无发热、咳嗽等症状。气管套管通 畅,切口处无红肿、渗出等感染迹象 。
气切患者气切口换药及观察的护理查房

动作轻柔
在清洁、消毒、更换敷料等步 骤中,动作要轻柔、细致,避 免损伤患者皮肤。
观察患者反应
在换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 者的反应,如出现疼痛、呼吸 困难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 并及时处理。
定期换药
根据患者病情及医生建议,定 期进行气切口换药,保持气切
口清洁干燥,促进愈合。
04
观察与评估
局部情况观察
根据敷料情况定期更换
密切观察敷料情况,如出现潮湿、污染或松动等情况,应及时更 换。
保持敷料干燥
更换敷料时,要确保敷料干燥,避免使用潮湿的敷料,以减少感染 的风险。
注意换药技巧
换药过程中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轻柔、细致地处理伤口,避免对 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疼痛或损伤。
加强营养支持治疗
评估患者营养状况
制定个性化饮食计划
建立健全气切患者的护理记录和交接 制度,确保患者信息的连续性和准确 性。
加强护士对气切患者的观察和评估能 力培训,提高对潜在问题的预见性和 处理能力。
积极探索新的护理方法和技术,不断 提高气切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更换敷料步骤
01
02
03
去除旧敷料
轻轻揭去旧敷料,避免损 伤气切口周围皮肤。
观察气切口情况
观察气切口有无红肿、渗 液、出血等异常情况,记 录并报告医生。
放置新敷料
根据气切口大小及形状, 选择合适大小的无菌敷料 ,覆盖在气切口上,并用 胶布固定好。
注意事项及操作规范
严格无菌操作
换药前需洗手、戴口罩、帽子 等防护措施,确保操作过程无
查房重要性和意义
01
02
03
04
及时发现气切口感染等并发症 的迹象
气管切开的护理查房

气管切开的护理查房气管切开是一种常见的紧急救治措施,用于维持气道通畅和保障患者的呼吸功能。
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患者迅速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以下是气管切开的护理查房,介绍了护士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几个主要方面。
1.气道管理:-确保气管切开管通畅:检查气管切开管是否有阻塞,如分泌物、异物等,必要时清洁或更换气管切开管。
-维持良好的气囊充气压:检查气囊充气压是否适当,以确保气囊能够牢固地封闭气管切开站点,防止气囊漏气或扩张过度。
-监测气道压力:定期测量和记录气道压力,以确保患者受到适当的通气支持。
2.呼吸功能:-监测呼吸频率和深度: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和深度,及时发现呼吸困难或异常。
-观察呼吸模式:注意患者的呼吸模式,如呼吸节律、呼吸努力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定期吸痰:定期检查气道分泌物情况,必要时进行吸痰,保持气道通畅。
3.氧气管理:-监测血氧饱和度:使用血氧饱和度监测仪定期测量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确保氧气供应充足。
-维持适宜的氧气流量:根据患者的氧气需求,调整氧气流量,保持合适的氧气供应。
4.气囊充气和排空:-定期排气:定期排空气管切开管的气囊,以减少漏气和气囊扩张过度的风险。
-观察气囊压力:定期测量和记录气囊充气压,确保气囊充气适当。
5.皮肤护理和定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注意气管切口周围皮肤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感染和切口愈合延迟。
-固定气管切开管:定期检查气管切开管的定位,确保其在正常位置,并使用适当的固定装置固定气管切开管。
6.饮食管理:-考虑进食方式: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能力,决定是通过胃管喂食还是通过口腔喂食。
-管路护理:定期清洁和更换胃管,确保胃管的通畅和清洁。
-注意营养摄入: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摄入,通过调整饮食方式和营养配方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7.患者安全:-防止感染:保持个人卫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期更换敷料和备用物品,防止感染的发生。
-防止误吸:监测患者的吞咽和咳嗽反射,确保患者不会误吸食物或液体。
气切患者护理查房

护理计划
5、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患者长期卧床、不得自主翻身有关(01-25) 护理目标:无压疮的发生。 护理措施:
1)避免局部长时间受压 ⑴定时变换体位,每2小时1次翻身,避免骨隆突处长时间受压。 ⑵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给予温水擦浴和局部按摩。
2)避免皮肤受潮湿、摩擦等不良刺激 ⑴保持床单位平整干燥、干燥、无屑。 ⑵翻身时,动作应轻巧,避免推、拉、拖等动作产生摩擦力和剪切力。 ⑶及时擦干汗液、尿液、更换潮湿衣服。
压疮
7 7 7 7 7 7
管道
5 5 5 5 5 5
跌倒
9 9 9 9 9 9
03 床边查体及结果汇报
床边查体及结果汇报
查体内容: 1、意识、瞳孔 2、生命体征 3、肺部听诊 4、心脏听诊 5、管道情况 6、皮肤粘膜
04 护理计划
护理计划
护理诊断: 1、气体交换受损 与无力咳痰,气管内生长肉芽有关。(01-18) 2、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气管切开、神志浅昏迷有关(01-18) 3、活动无耐力 与长期卧床有关(01-18)
日期
白细胞数 109/L
4-1
/
4-11
7.52
4-18
/
4-19
7.70
BNP
pg/ml
›313.9
超敏C反应蛋白 g/L
43.64
D-二聚体
mg/l
1.58
288
/
1.48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46
/
/
/
降钙素原ng/ mL
0.099
0.151 /
/
病例汇报
各种护理评估 日期
3-31 4-2 4-9 4-16 4-23 5-30
一例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查房PPT课件

护理措施
预防压疮
,给予持续使用气垫床,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无皱褶、无渣 屑骨隆突部位可垫水垫或贴保护贴。按时翻身,避免局部长期受压。 每次更换体位时应观察容易发生褥疮的部位; 翻身避免托、拉、拽等 动作,防止皮肤擦伤。
18
护理措施
并发症处理
检查有无皮下气肿而致呼吸困难的发生。出现呼吸困难应采取以下措施 :① 内套管阻塞:迅速拔出内套管,清洁后再放入,呼吸即可改善。 ② 外套管阻塞:滴入抗生素药物,吸入管内深处痰液,必要时换管。 ③ 外套管脱出:立即将原套管再度插管。
3
01
病例简介
一般资料 入院情况
既往史:患者3年前因”咳嗽、咳既痰往、史发热、中乏西力医治、疗纳差在我科及老年病科住院治疗,
经抗感染、化痰、营养支持等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但气道保护能力差,于2016年6月27日
在我科行经皮穿刺气管切开套管置入术。患者病情反复,肺部感染重,呼吸衰竭,曾于2016
年9月11日出现心跳、呼吸停止,经心肺复苏术后,患者心跳、呼吸恢复,在我科行呼吸机
15
护理措施
气切套管护理
保证气切套管固定在位,气囊压力充足。经常检查其套管系带的松紧 是否合适,系带结是否牢固。检查气管外套管有无脱出;注意观察呼 吸形态,皮肤色泽,意识等情况 管内套管每天后夜取出更换一次、 气管切开每日换药每班一次,如果弄脏随时更换.保持切口干燥、清 洁,并检查患者颈部及胸部,注意有无伤口感染,皮下气肿,肺部并 发症等
西医诊断:
1、肺炎
入院情况 中西医治疗
2、呼吸衰竭
3、气管切开术后
4、心肺复苏术后
5、脑梗死后遗症 5
01
病例简介
辅助检查:
一般资料 既往史
一例气切患者气切口换药及观察的护理查房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准备用物
洗手、戴口罩,准备换药所需物品, 如治疗碗、无菌敷料、无菌镊子、碘 伏棉球、酒精棉球等。
换药操作步骤
敷料更换
消毒气切口周围皮肤
用碘伏棉球由内向外环形消毒气 切口周围皮肤,消毒范围为切口 周围10-15cm。
用无菌敷料覆盖气切口,保证敷 料清洁干燥。
固定气管套管
用无菌纱布包裹气管套管,用胶 布固定于颈部皮肤,防止套管移 位或脱落。
核对患者身份
确认患者身份,防止换错病人。
整理用物
换药完毕后,整理用物,洗手, 记录换药时间、患者情况及换药 过程。
换药后护理
观察气切口情况
观察气切口周围皮肤情况,有无红肿、渗出、感染等异常 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保持气切口干燥
避免气切口周围皮肤潮湿,及时更换汗湿或弄脏的敷料。
定期消毒
每日定时消毒气切口周围皮肤,保持清洁卫生。
气切口疼痛问题
总结词
气切口疼痛是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
详细描述
气切口疼痛通常表现为局部疼痛、刺痛或牵拉痛,尤其是在吞咽、咳嗽或变换体位时加重 。疼痛的原因可能与气切口的局部刺激、痰液刺激或胃食管反流有关。
解决方案
使用局部止痛药或镇静药,缓解气切口周围的疼痛;减少对气切口的刺激,如保持呼吸道 通畅、避免频繁吸痰等;对于疼痛剧烈的患者,可考虑使用自控式止痛泵。
一例气切患者气切口换药及观察的 护理查房
目 录
• 患者基本信息与病情概述 • 气切口换药操作流程 • 气切口观察与护理 • 气切口患者日常照护指导 • 常见问题与解答
01 患者基本信息与病情概述
患者基本信息
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查房

智能化护理
01
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将更加智能化,如利
用智能设备监测病人病情、自动提醒护理措施等。
个性化护理
02
针对不同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护理措施,提高
护理效果。
远程护理
03
借助互联网和远程医疗技术,实现气管切开术后病人的远程护
理,方便病人及时就医和获得护理指导。
THANK YOU
03
护理查房重点内容与流程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监测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血压和体温等生命体 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了解是否有意识障碍或昏迷 等情况。
注意观察患者的皮肤颜色、温度和湿度等,以判断 是否存在循环障碍或休克等风险。
检查切口愈合情况
02
01
03
观察切口部位是否有红肿、渗液、出血或感染等迹象 。
02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状况及痰液性状等, 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03
妥善固定气管套管
确保气管套管固定牢固,防止脱管或堵管等意外情况 发生。
04
加强营养支持
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促进伤 口愈合和体力恢复。
05
做好心理护理
关心患者的心理需求,减轻其焦虑和恐惧情绪,提高 治疗依从性。
定义
气管切开术是一种通过切开气管前壁,插入气管套管以建立新的 呼吸通道的手术。
适应症
主要适用于喉部梗阻、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预防性气管切开等 情况。
手术目的与预期效果
手术目的
解决呼吸道梗阻,保持呼吸道通 畅,便于清除下呼吸道分泌物, 减少呼吸道死腔,增加有效通气 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声门下肉芽肿、瘢痕和狭窄:气管切 开术的晚期并发症
气切口的换药护理方法
病例介绍
• 一般资料
• • • • • 床号:8床 姓名:李主均 性别:男 年龄:83岁 诊断: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2.II型呼吸衰竭 3.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
病例介绍
• 简要病史:患者因“反复咳嗽、咳痰、
护理要点
环境: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体位:气管切开术后应抬高床头30-45度,头
部位置不易过高、过低,给患者翻身时应头颈 躯干处于同一轴线,防止套管旋转角度过大。
气管套管的固定:
固定带应系死结,与颈部的间隙以一横指为宜。 每日要检查固定带的松紧度,防止气管套管脱 出
护理要点
气囊管理:注意监测气囊压力
护理要点
吸痰护理
1、每次操作时间不超过15 s 2、吸痰前后给予高浓度吸氧,吸痰时注意无菌操 作,吸痰时坚持由内向外的原则,先吸气管内分泌 物,然后再吸鼻、口腔内分泌物。 3、口腔吸痰管和气管吸痰管分别放置使用以避免 交叉感染
护理要点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呼吸波形、面色、 血氧饱和度等。预防脱管、堵管等意外事故的 发生。 注意观察患者体温、气切口周围皮肤情况,及 时发现是否有感染的发生
小结
思考题
气管插管病人的护理重点
气管套管有三类:
• 金属气管套管 • 塑料气管套管:带气囊可冲洗塑料气管 套管,带有内管可随时拆卸清洗,目前 临床应用广泛 • 硅胶气管套管
气管切开套管
气管切开套管
气管切开的适应症
• 喉梗阻:咽喉部炎症、肿瘤、异物、外伤或 瘢痕性狭窄等因素引起的急慢性喉梗阻 • 下呼吸道分泌物堵塞 • 需要较长时间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者 • 预防性气管切开
• 手指捏感法 • 听诊气管漏气声: ①漏气明显时不用听诊器 即可以从口、鼻 腔、咽喉听到漏气声或患者 的发音; ②用听诊器放于气管处,气囊漏气 时可以听到漏气声 。 • 用气囊压力表测量: 2006年机械通气的应用 指南推荐:高容低压套囊压维持25~ 30cmH2O
护理要点
伤口处理: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护理教学查房
一例气切患者气切口换药及观察
2014.9
查房目的
• 熟悉气切患者的适应症及并发症 • 掌握气切患者气切口护理方法及观察重点 (难点) • 针对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提供有效的护理 措施 ※
查房流程
• • • • • • 相关知识链接 病例介绍 床边评估及操作示范 体查汇报 讨论:护理问题及措施 总结、思考题
气管切开术的并发症
1. 脱管:常因固定不牢所致,脱管是非 常紧急而严重的情况,如不能及时处 理将迅速发生窒息,停止呼吸 2. 出血:可由气管切开时止血不彻底, 或导管压迫、刺激、吸痰动作粗暴等 损伤气管壁造成。患者感胸骨柄处疼 痛或痰中带血,一旦发生大出血时, 应立即进行气管插管压迫止血
气管切开术的并发症
相关检查
• 床边胸片
• 9-12:1.两肺多发感染性病变 2.主动脉型心,主动 脉硬化 • 9-26:1.右肺渗出病灶较前明显增多,左肺渗出灶 较前减少 2.主动脉型心,主动脉硬化
床边评估
• 针对性体查、收集资料 • 气切口的换药操作示范
体查汇报
• 生命体征 • 阳性体征
护理问题
• 清理呼吸道无效 • 有感染的危险 • 有脱管的危险
活动后气促30年余,加重3天”于12/9入院, 入院时经气管切开接人工鼻低流量给氧,入院 后予抗感染、化痰、平喘、吸痰等对症支持治 疗。现患者继续经气管切开接人工鼻低流量给 氧,固定良好,气切处无红肿及渗血渗液。
• 既往史: 1. 高血压 2.脑梗死后遗3. 鼻咽
癌放疗术后 4.双眼白内障术后
相关检查
相关知识链接
• 气管切开患者的适应症 • 气管切开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 气管切开患者气切口换药护理方法
气管切开是切开气管
颈段前壁,插入特制的套 管,从而解除窒息,保持 呼吸道通畅的急救手术。 多用于喉梗阻、昏迷、脑 水肿等各种原因引起的呼 吸道梗阻或经气管内插管 无效的病人。
目的 :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有效通气
3. 皮下气肿:为气管切开术比较多见的 并发症,气肿部位多发生于颈部,偶 可延及胸及头部。当发现皮下气肿时, 可用甲紫在气肿边缘画以标记,以利 观察进展情况 4. 感染:亦为气管切开常见的并发症。 与室内空气消毒情况、吸痰操作的污 染及原有病情均有关系
气管切开术的并发症
5. 气管壁溃疡及穿孔:气管切开后套管 选择不合适,或置管时间较长,气囊 未定时放气减压等原因均可导致
1、气管切开术后切口感染常发生在气管切开后5~7天。 2、气管切开局部要保持清洁、干燥。切口周围用酒精棉 球消毒2次/日。
3、根据分泌物的多少及敷料的清洁程度决定换药次数。 一般1~2次/天,被痰液浸湿应随时更换。
4、随时观察伤口有无感染迹象,如切口周围出现湿疹或 红肿,可用紫外线灯照射,局部外涂百多帮,金霉素 软膏等。同时注意蛋白质摄入,提高机体抵抗力。
项目 白细胞 红细胞 血红蛋白
结果
9-12 5.1x10^9/L 9-28 6.8x10^9/L
项目 氧分压 二氧化碳 分压 PH值 痰培养
结果
9-12 119mmHg 47.4mmHg 7.365 9-24 128mmHg 46.6mmHg 7.429 鲍曼不动杆 菌
2.22x10^12/ 2.21x10^12 L /L 79g/L 78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