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作业设计Word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作业设计)

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作业设计一、单元主要内容分析四则运算的知识和技能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教材分为“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两个单元。
第一单元的《四则运算》是在复习已学过四则运算的知识的基础上,对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进行概括。
在学生已经掌握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进行归纳总结。
结合现实问题,较为系统地进行学习,这里第一次出现中括号,使四则混合运算方面的知识趋于完整。
这样的编排既让学生有较长的时间通过丰富的现实素材逐步体会、理解混合运算以及运算顺序。
分散了教学的难点,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由于有了现实的背景,也使得原来枯燥的计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同时,在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四年级出现比较抽象的运算顺序,符合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并可以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
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即:四则运算的意义,每种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1、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例1——例3).学生在前七册教材中,对整数四则运算已经有了较多的接触,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并掌握了相应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在此基础上,对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关系进行抽象、概括,使学生对每种运算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是学习小数、分数四则运算意义的基础,对于四则运算意义认识的提升,将为学习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关系打下基础。
2、四则混合运算(例4)。
四则混合运算和运算顺序是计算教学中的重要基础知识。
本单元在学生已学过的混合运算及运算顺序,初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的基础上,认识中括号,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概括和总结。
由此,不仅使学生丰富了计算知识,提高计算能力,也为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好基础。
为进一步学习代数运算做好准备。
3、解决问题(例5)。
本单元设置用两、三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旨在让学生合理灵活的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感受、领悟优化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作业设计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作业设计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作业设计3、7、10( )4、5、9( )二、分析并解答:(1)这是已知两段铁路分别是多少千米.求把它们合起来是多少千米。
列式。
(2)已知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千米.其中西宁到格尔木长814千米.求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列式。
(3)已知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千米.其中格尔木到拉萨长1142千米.求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列式。
三、填空1、和=( )+加数加数=( )-另一个加数差=( )-减数差被减数差 =( )+减数=( )-2、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验算加法可以用( )法。
验算减法可以用( )法。
3、( )叫做加法。
4、已知两个数的( )与其中的一个( ).求另一个( )的运算叫做减法。
5、一个数减0还得( );被减数与减数相等.差是( )。
四、竖式计算并验算136+293=348+461=457-265=五、应用243明明用了2、小华收集了张邮票.小强收集了、滨海实验小学举行篮球比赛1. 240秒完成了比赛.东东用了 178 215秒完成了张。
两人共收集了多少张?比赛。
他们一共用了多少秒完成比赛?4、妈妈拿 .4833、学校新买来科技书和文艺书共本其500元去给小红买衣服.买了一条裤子花了168元本。
学校新买来文艺275中买来的科技书有 .还剩多少元?书多少本?一、填数1 / 14359 加数 294 602 被减数 759184 403 加数 157 减数 278 二、填空 780和 537248差 469= )543+(621305 )+277=342 ( 677-( )=468 )= 508-( )-68=136 38+( )=80 (>或=三、在○里填上<、605 ○148+526 705-99628+113○659 525+148○280+241 ○432+89○716-160 413-162○310 716-159 四、竖式计算并验算785-436= 563+367=468-357== 259+648写出另外两个等式五、根据各部分间关系.449 825-376=86 999-674=325 376+145=521 59+27=六、列式计算219.被减数是多少?其中一个加数是225. 2、减数是248.差是1、两个加数的和是563. 另一个加数是多少?3、个?个139个362个378416?个个4、一个数减去563后得数是118.5、一个数与136相加.得数是380.这个数是多少?这个数是多少?6、560减去一个数后差是225.7、被减数和减数相差166.减这个数是多少?数是86.被减数是多少?一、填空1、a-0=( ) a+0=( ) a-a=( ) 0×a=( ) 0÷a=( )2、积=( )×因数因数=( )÷另一个因数商=( )÷除数×差被除数÷商除数=( ) =( )3、一个除法算式中.商是8.除数是6.被除数是(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小数》教学设计

课题五:生活中的小数一、教学内容:教科书67—69页。
二、授课时间:2013年月日三、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课前收集、课中交流小数的活动,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理解小数的具体含义。
2、认识单名数和复名数、高级单位和低级单位,在明确各种计量单位和单位间进率的基础上,会进行简单的名数改写。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比较、归纳等方式,经历名数改写的过程,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品质及抽象概括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思维灵活性。
四、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建立了小数的概念,学习了小数的性质以及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重点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创设情境,引起学生进行积极的体验,而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价值。
教材还包括了复名数化小数和复名数化成低级和高级单位单名数,这个重难点的突破对本单元内容和后继相关内容的学习都是非常关键的,需切实掌握。
五、学情分析:六、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单名数和复名数改写的方法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七、教学难点:进行单名数和复名数的改写。
八、课的类型:新授课。
九、教学方法:讲述法,引导法。
十、教学用具:米尺,小黑板。
十一、课时安排:1课时十二、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人新课。
1、交流生活中的小数。
让学生汇报各自收集的小数,并说说每个小数表示的含义。
揭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生活的小数。
2、改错。
看看下面这些小数有没有问题。
小明身高14、5米,体重3、6千克:0、5分钟写了100个字:一支铅笔5角钱,用小数0、05元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小数数据纠正,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强烈兴趣,并感受到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自主探索,学会改写1、复习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变化的规律。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课件 第4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2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2.(1)0.4的计数单位是( 0.1),它有( 4 )个这样 的计数单位。 (2)0.07的计数单位是(0.01),它有( 7 )个这样 的计数单位。 (3)0.138的计数单位是( 0.001 ),它有( 138 )个这 样的计数单位。
返回目录
地球上长得最高的动物是?
长颈鹿
这只成年的长颈 鹿的身高大约是多少?
四年级数学·下 新课标[人]
第4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复习准备 学习新知 随堂练习 作业设计
复习准备 1.(1)0.2是( 一 )位小数,表示( 十 )分之( 二 )。 (2)0.15是( 两 )位小数,表示( 百 )分之(十五)。 (3)0.008是( 三 )位小数,表示( 千 )分之( 八 , ( 3 )个百分之一组成的。
2.完成教材第35页“做一做”。 1.读出下面各数。
6.5 读作:六点五
0.04 读作:零点零四 6.72 读作:六点七二 0.058 读作: 零点零五八 340.09 读作:三百四十点零九
2.完成教材第35页“做一做”。 2.写出下面各数。 三百点七一 五点零六 零点零八九
681.52 ( 6个100 )
805.706 (6个0.001)
返回作业2
7.(竞赛题)用0,0,3,6,5这五个数字按下
面要求写出小数。(写出一个即可)。
(1)所有的零都不读。
300.65
(2)读一个0的一位小数。
3005.6
(3)读两个0的三位小数。
35.006
(答案不唯一)
返回作业2
返回目录
思维创新 提升培优 基础巩固
返回作业设计
1.(基础题)填一填。。
(1)6.83是由( 6 )个1,( 8 )个0.1和( 3 )个0.01组成 的。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导学教案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1课时小数的意义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保留小数,会名数的改写,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培养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重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三、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填空:(1)0.1是( )分之一。
0.7里有( )个0.1。
(2)10个0.1是( )。
10个0.01是( )。
(3) 写成小数是( )。
写成小数是( )。
(4)1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二)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板书:小数的意义)2.教学小数的产生(1)引导学生动手量课桌的宽度,(用分米作单位)发现了什么?学生发言。
(2)总结:在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这时也常用小数表示。
由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从而产生了小数。
3.教学小数的意义(1)填写教科书32页的填空题。
○1学生填完结果并订正②启发学生: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3份呢?7份呢?③引导学生口述:1分米是10分之1米,还可写成0.1米。
3分米可写成0.3米。
7分米可写成0.7米。
(板书)④总结: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板书:一位小数)(2) 填写教科书33页最上的填空题。
○1这是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根据以上学习你能知道什么?②学生以小组方式讨论,然后找同学回答,③教师板书:1厘米可写成0.01米。
3分米可写成0.03米。
12厘米可写成0.12米。
使学生知道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
④教师提问:5,12,45,20,50厘米可分别写成几米?(小数)(3)问: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长是多少?学生回答提问: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板书:三位小数)教师提问:1,3,10,21,36,100,158,269,400毫米可分别写成几米?(小数)(4)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①把1米看成一个整体,如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多少的分数表示?引导学生答出可以用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这样的分数表示。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作业设计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作业设计3、7、10( )4、5、9( )二、分析并解答:(1)这是已知两段铁路分别是多少千米.求把它们合起来是多少千米。
列式。
(2)已知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千米.其中西宁到格尔木长814千米.求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列式。
(3)已知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千米.其中格尔木到拉萨长1142千米.求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列式。
三、填空1、和=( )+加数加数=( )-另一个加数差=( )-减数减数=( )-差被减数=( )+差2、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验算加法可以用( )法。
验算减法可以用( )法。
3、( )叫做加法。
4、已知两个数的( )与其中的一个( ).求另一个( )的运算叫做减法。
5、一个数减0还得( );被减数与减数相等.差是( )。
四、竖式计算并验算136+293= 348+461= 457-265=五、应用1、滨海实验小学举行篮球比赛.明明用了2、小华收集了243张邮票.小强收集了240秒完成了比赛.东东用了215秒完成了178张。
两人共收集了多少张?比赛。
他们一共用了多少秒完成比赛?3、学校新买来科技书和文艺书共483本.其4、妈妈拿500元去给小红买衣服.买了中买来的科技书有275本。
学校新买来文艺一条裤子花了168元.还剩多少元?书多少本?一、填数二、填空 543+( )=621677-( )=342 ( )+277=305 ( )-68=136 38+( )=80 508-( )=468 三、在○里填上<、>或= 628+113○659 525+148○148+526 705-99○605 716-159○716-160 413-162○310 432+89○280+241 四、竖式计算并验算 468-357= 563+367= 785-436= 259+648= 五、根据各部分间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等式 376+145=521 59+27=86 999-674=325 825-376=449六、列式计算1、两个加数的和是563.其中一个加数是225.2、减数是248.差是219.被减数是多少? 另一个加数是多少?3、4、一个数减去563后得数是118.5、一个数与136相加.得数是380. 这个数是多少? 这个数是多少?6、560减去一个数后差是225.7、被减数和减数相差166.减 这个数是多少? 数是86.被减数是多少?一、填空1、a-0=( ) a+0=( ) a-a=( ) 0×a=( ) 0÷a=( )2、积=( )×因数 因数=( )÷另一个因数商=( )÷除数除数=( )÷商被除数=( )×差3、一个除法算式中.商是8.除数是6.被除数是( )。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优秀教案教学设计(13课时,含教学反思)

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1课时小数的意义 (1)第2课时小数的读法 (4)第3课时小数的写法 (7)第4课时小数的性质(1) (8)第5课时小数的性质(2) (11)第6课时小数的大小比较 (12)第7课时小数点的移动(1) (15)第8课时小数点的移动(2) (17)第9课时解决问题 (19)第10课时小数与单位换算(1) (21)第11课时小数与单位换算(2) (24)第12课时小数的近似数(1) (26)第13课时小数的近似数(2) (28)第1课时小数的意义教学内容教材第32~33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2.过程与方法在操作中使学生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
通过观察、比较,以及自主探究建立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和迁移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它们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它们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米尺、彩带、磁条。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还会用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估一估,课桌面的长度是多少?2.你们估计得对不对呢?让我们一起用直尺来验证一下。
3.谁愿意把你测量的结果告诉大家?学生汇报预设:学生1:我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是120厘米。
学生2:我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是1米2分米。
教师:课桌的长度如果以米为单位就是1.2米。
(1)在生活中,人们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
这时常用小数表示。
(2)认识小数吗?在哪儿见过小数?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小数的意义。
二、尝试探究,理解意义1.认识一位小数。
教师:出示1米长的彩条,如果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长?把1分米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分数怎么表示?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学生交流想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作业设计

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二、单元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为平均数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以前已经学会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包括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出问题并解决,已经掌握基本的统计方法,建立了初步的统计观念。
本单元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介绍了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平均数。
要求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
本单元重点是学会看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一些分析和判断。
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会求平均数。
难点是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会求平均数,掌握简单的数据分析,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
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
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
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在提供的样图中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会看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的问题。
进行一些分析和判断。
培养数据分析观念、推理能力和应用意识。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分层设计作业。
每课时均设计“基础性作业”(面向全体,体现课标,题量2-5大题,要求学生必做)和“发展性作业”(体现个性化,探究性、实践性,题量为2-6大题,要求学生有选择的完成)。
具体设计体系如下:五、课时作业平均数基础性作业2号同学得了多少分?判断:某小学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平均每人捐款3元。
那么,全校每个同学一定都捐了3元。
()学校排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米,有的队员身高会超过1.6米,有的队员身高不到1.6米。
()小明所在的一班同学平均身高1.4米。
小强所在的二班平均身高1.5米。
小明一定比小强矮。
()小明家今年第四季度的用水量如下表。
十一月份用水量比十月份增加了多少吨?如果每吨水按1.8元计算,小明家第四季度平均每月交水费多少元?小明的语文和英语的平均分是83分,数学比语文、英语、数学三门的平均分还高6分,小明的数学是多少分?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268,丁数是148,这四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发展性作业某市规定:乘坐出租车起步价为6元(3千米以内),超过3千米以外每1千米按2.5元计费(不足1千米按1千米收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荐精选
四年级数学第四单元作业设计
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2课时)
第一课时
1、在括号里分别填上相应的分数和小数。
4厘米=( )分米=( )分米 8角=( )元=( )元
600克=( )千克=( )千克
2、填空。
(1)、0.7里面有( )个十分之一。
(2)、0.04里面有( )个百分之一。
(3)、0.017里面有( )个千分之一。
(4)、3个( )是0.03。
(5)、0.8表示( ),它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
样的计数单位;0.50表示( ),它的计数单位是( )。
(6)、1里面有( )个0.1,( )个0.01。
3、用6、8、9和小数点能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两位小数?
第二课时
1、填一填。
(1)、3.46读作( );其中“3”在( )位上,表示3个( );
“4”在( )位上,表示4个( );“6”在( )位上,表示
6个( )。
(2)、零点零零七写作: 。
(3)、小数的整数部分最低位是( )位,小数的整数部分最高位是
推荐精选
( )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 )。
推荐精选
2、说一说下列各数中的“6”表示的意思。
6.01 7.068
691.71 901.306
3、有2个5,2个0和一个小数点,按下列要求写出小数。
(1)、只读一个零。( )
(2)、两个零都读出来。( )
(3)、一个零都不读。( )
2、小数的性质与大小比较。(4课时)
第一课时
1、填空
(1)、小数的( )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 )。
(2)、2.8和2.80这两个数大小( ),计数单位( )。2.8的计
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2.80的计数单位
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3)、你能写出和0.9大小相等的小数吗?(至少写3个)
2、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6= 3.6= 10.2=
1.50000= 1.2360= 200.1=
3、下面的价格中哪些“0”可以去掉?
2.90元 4.00元 3.05元
0.65元 10.80元 5.20元
推荐精选
第二课时
1、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0.28元○0.29元 1.205○1.250
7.80元○7.8元 0.5○0.49
8.099米○8.1米元 2.630○2.63
4.5千克○5.4千克 8.652○8.65
2、将下面每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0.2316米 2.31分米 203.1厘米 2311毫米
(2)0.807 0.87 0.708 0.78 0.088
3、下面小数各在哪两个相邻的整数之间?
( )﹤0.17﹤( )
( )﹥3.6﹥( )
( )﹤9.217﹤( )
( )﹥23.05﹥( )
第三课时
1、我会填。
(1)把( )扩大100倍是80;把0.084扩大到( )倍是8.4。
(2)把54缩小到原来的()()是0.54;把5.2缩小到它的101是( )。
推荐精选
(3)把7.24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是( );把5.2的小数点向左
移动三位是( )。
(4)把0.61的小数点去掉后这个数就扩大到它的( )倍,变成
( )。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在圈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
0.028○( )=2.8 67.4○( )=0.0674
3.5○( )=3500 0.0030○( )=3
7.006○( )=700.6 16○( )=0.016
3、100瓶同样的矿泉水共250元。每瓶矿泉水多少钱?
第四课时
1、口算。
0.7×10= 705×100= 6.43×100= 0.756×1000=
4.3÷10= 4.04÷100= 30÷1000= 0.64÷100=
2、把一个数先扩大10倍,再缩小到所得数的1001,然后再扩大1000
倍,得35.8.这个数原来是多少?
3、1千克稻谷可碾米0.75千克。100千克、1000千克稻谷各可以碾
米多少千克?
4、100千克花生可榨45千克花生油,10千克花生可榨多少千克?
推荐精选
3、生活中的小数。(2课时)
第一课时
1、请你在合适的地方点上小数点。
(1)数学课本长205分米。
(2)一张床长18米。
(3)一本故事书1040元。
(4)小红数学考试考了985分。
(5)一只公鸡体重约35千克。
(6)亮亮体温368°C
(7)东东的身高是142米,也可以说是142分米。
2、在( )里填写适当的数。
(1)8米21厘米=( )米 (2)3千克25克=( )千克
(3)30分米=( )米 (4)500克=( )千克
(5)250米=( )千米 (6)7米3分米=( )米
3、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590( )=0.59( )
125( )=1.25( )
8750( )=8.75( )
3452( )=34.52( )
第二课时
推荐精选
1、改一改
(1)丽丽家的晒衣绳长8米6分米5厘米,改成用“米”作单位是
( )米。
(2)大象重2吨30千克,改成用“吨”作单位是( )吨。
(3)长颈鹿身高4.6米,改成用“厘米”作单位是( )厘米。
2、填一填。
35厘米=( )米 7.8米=( )分米
1.021千克=( )克 6.045千米=( )千米()米
240克=( )吨 61元1角9分=( )元
3、排一排。
(1)9.056千米 9560米 9千米650米
从长到短:
(2)8千克88克 8.88千克 888克
从重到轻:
4、100张纸叠在一起厚1.25厘米,平均每张纸厚多少毫米?
4、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2课时)
第一课时
1、填空
(1)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要根据需要用( )法保留小数数位。
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 )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
推荐精选
( )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位
推荐精选
……
(2)近似数的结果一般地说6.0要比6精确。因为6.0表示精确到
了( )位,6表示精确到了( )位,所以6.0后面的“0”
不能丢掉。
2、把下面各小数四舍五入。
(1)精确到十分位:1.04 3.45 6.96
(2)精确到百分位:0.372 10.503 9.495
第二课时
按要求写数
(1)把315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再保留整数。
(2)把1927600000吨改写成用“亿吨”作单位的数,再保留两位小
数。
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1)保留一位小数是:3678200000 658500000
(2)保留两位小数是:4853900000 288160000
5、整理与复习(1课时)
填空。
(1) 百分位的计数单位是( ),0.84里面有( )个这样的
计数单位。
(2) 把一个整数平均分成10份,这样的3份,用分数表示( ),
用小数表示( )。
(3) 20.54里面有( )个一,( )个十分之一,( )个百分
推荐精选
之一。
推荐精选
(4) 0.36扩大( )倍是36;58.2把小数点向( )移动( )
是0.582.
(5) 把3.5改写成三位小数是( ),如果把它缩小为原数的1001是
( )。
2、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10.49○9.52 9.16○9.160
0.09○0.1 3.46○3.64
0.05千克○500克 532分米○5.320米
900千克○0.09吨 10元1角○10.01元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