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享:橱柜五大功能区域介绍
厨柜基础知识

组成:门板、箱体、五金、台面、电器、水盆/ 龙头;五种经典布局:单排型、双排型、L型、U型、圆型、岛型;功能区:储物区:储藏功能是指厨柜对于储存各种预备原料、烹调器具与碗碟、食物垃圾等的功能。
洗涤区:主要指水槽部分,负责提供清洗原料、餐具的用水。
切配区:烹饪区:以灶台为中心,配有各种厨具、炊具和调味品;电器区:集中放置家用小电器。
微波炉、烤箱等。
“核心三角区”洗切烧,而且要保证核心三角区的操作连续性。
五区变化原则:取舍:首先是五区缩小,最后舍掉储物和电器区;放大:核心三角区距离适度的前提下,对储物和电器进行扩展。
人体工学:门板知识:一、刨花板:把木材或非木材植物原料经过专用设备加工成一定形态的刨花,加入适量的胶粘剂和辅料,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压制成的大幅面板材。
表面平整、防潮性能较好,握钉力强,一般适用做柜体。
刨花板的好坏:刨花等较厚大的刨花,制成后板面平滑,强度大,尺寸稳定性好。
厨柜行业常用的刨花板是渐变结构刨花板:刨花板的表面到中心,刨花逐渐由细到粗,表层和芯层没有明确的界线。
刨花制备很重要,刨花的形状和尺寸,直接影响到刨花板的性质和制造方法,其中薄而狭长的刨花(相对不易制造,常用刨片机生产)制成的刨花板往往具有较高的静曲强度,较好的尺寸稳定性和平整的表面,因此,刨花板生产中,往往把具有较好形态的刨花放在刨花板的表层,而粗而厚的刨花(易于制造,用削片机等生产)放在芯层,从而获得较高强度、较高质量的刨花板。
各类刨花板的公称尺寸如下:1、厚度常见的为3、5、8、10、12、15、16、18、25、30、38mm等;2、长度常见的有:2440MM、2800MM;3、宽度常见的有:1220MM、1550MM、2070MM;我司常用的为1220*2440*18 ;二、密度板:密度板也称纤维板,是以木质纤维与其它植物纤维为原料,施加脲醛树脂和其它胶粘剂在加热加压条件下,压制而成的一种人造板材。
平时最常用的是中密度(英文缩写为MDF,它的密度为450—880KG/立方米(我们公司用的是大于760KG/立方米的),中密度板纤维是各种造板中最接近天然木材的一种人造板,其结构均匀,密度适中,板面平滑细腻,容易进行各种饰面处理,尺寸稳定性好,芯层均匀,板材的表面各边缘具有良好的机械加工和成型加工性能,厚度尺寸规格变化多,可以满足多种的需要,中密度纤维板的很多物理性能都可以超出创花板,甚至它比天然木材更加坚固,因此它的用途非常广泛。
橱柜 功能 标准

橱柜功能标准
橱柜的功能和标准如下:
橱柜一般由台面、门板、柜体构成。
其功能包括洗涤、料理、烹饪、存贮四种。
1. 吊柜以存储为主,还有一些装饰柜,比如玻璃门柜、酒柜、吊柜端头和圆头层板柜等,在满足存储功能的前提下,吊柜还有丰富多彩的变化。
2. 地柜也有存储功能,其中洗涤柜、料理柜和灶柜是必选件。
洗涤柜、灶柜在料理柜左右,灶柜上面正对着烟机柜。
3. 特殊柜用来解决厨房特殊问题。
如高立柜,顶与吊柜上沿平齐,内装高升拉蓝,最能装东西;又如转角柜,安有270度合页,内装360度转篮,能把角落的死区用活。
4. 地柜的基础功能区为:灶台区、备菜区和水槽区,这也是所有厨房必备的区域。
灶台区:用来炒菜的区域,由烟机、灶具或集成灶组成,长度在70~90cm 之间。
集成灶的抽油烟效果好,可以节省一段吊柜和地柜费用,缺点是价格高且收纳空间略显不足。
备菜区:用来准备食材和切菜的区域,长度在60~
90cm之间,备菜区太小的话,做饭的人会施展不开,台面也容易显得杂乱。
解决方式:借助案板把部分水槽区临时变为备菜区,或者通过中岛增加备菜区。
水槽区:主要用于清洗蔬菜、水果和洗刷碗碟,长度在60~90cm之间。
建议尽量选择大单盆,不论是刷锅还是洗菜,大单盆使用起来都非常方便。
橱柜的定制和安装会因个人的需求和厨房的空间布局而有所不同,建议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橱柜类型和功能配置。
橱柜的功能分区设计

橱柜的功能分区设计功能分区设计是橱柜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够有效地提高橱柜的整体使用效率和储物空间的利用率。
合理的功能分区设计能够使厨房更加整洁美观,让我们的烹饪和储藏工作变得更加得心应手。
以下是几个关键的功能分区设计的建议。
1. 储藏区储藏区是橱柜设计中最基本的功能分区之一。
它用于存放食材、调料等常用物品。
在储藏区的设计中,可以考虑使用抽屉式柜体,它可以方便地整理和取用物品。
同时,设置透明的收纳盒或标签能够方便我们快速找到所需物品。
此外,为了提高储藏空间的利用率,可在橱柜上部设置吊柜,用于存放瓶罐等高度较高的物品。
2. 餐具区餐具区用于存放碗、盘、杯等餐具和餐具附件。
为了方便日常使用,可以选择尺寸适中的层架和分隔托盘,使餐具分类存放。
同时,在橱柜的顶部设置一个专门的放置银器和小餐具的抽屉,能够方便我们取用常用的小餐具。
3. 烹饪区烹饪区是橱柜中功能较为复杂的区域,它包括了存放炊具、烹饪用具和锅具等物品。
在烹饪区的设计中,可以将常用的炊具和烹饪用具放在易于取用的地方,如抽屉和隔层架;而不常用的物品则可以放在隐蔽的柜体内,以防止占用太多空间。
此外,还可以考虑在橱柜的侧面设置一个专门的吊挂区域,用于存放刀具和烹饪工具等。
4. 清洁区清洁区用于存放洗碗用品和清洁工具。
在清洁区的设计中,可以选择带有滑轨的下拉抽屉,方便存放和取用洗洁精、洗碗刷等物品。
为了保持厨房的整洁,还可以设置垃圾分类箱和残余食物收集箱等功能。
此外,合理利用橱柜的地下空间,可以安装一个拉篮或垃圾分类桶,方便储存和分类处理垃圾。
5. 食品保鲜区食品保鲜区是橱柜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存放冰箱无法容纳的食品。
在食品保鲜区的设计中,可以选择带有密封功能的储物柜,以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和卫生。
合理的食品保鲜区设计还需考虑不同食品储存的温度和湿度要求,并根据需要设置适当的隔板和分隔架。
功能分区的设计是橱柜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功能分区能够提高橱柜的使用效率和储物空间的利用率。
厨房设计布局知识点总结

厨房设计布局知识点总结在进行厨房设计布局时,要考虑到厨房的功能性、实用性和美观性,以及空间利用效率和人体工程学。
以下是一些厨房设计布局的知识点总结:1. 厨房功能分区厨房的功能分区是指根据不同的厨房活动将厨房空间划分成不同的区域。
常见的功能分区包括烹饪区、洗涤区、储物区和用餐区。
2. 烹饪区布局烹饪区是厨房的核心区域,通常包括灶台、烤箱、微波炉和烹饪用具。
在设计烹饪区布局时,要考虑到灶台与烤箱的位置,以及烹饪过程中的工作流程和通风问题。
3. 洗涤区布局洗涤区是厨房中重要的功能区域,包括水槽、洗碗机和储藏柜。
洗涤区布局需要考虑水槽与洗碗机的位置、水源和排水管线的设施,以及洗碗和清洁工作的便利程度。
4. 储物区布局厨房的储物区包括储存食物和厨房用具的储藏柜和抽屉。
在设计储物区布局时,需要考虑到储物柜和抽屉的分布、大小和高度,以及储物空间的充分利用和便捷性。
5. 用餐区布局用餐区是厨房中的休闲和交流区域,通常包括餐桌、餐椅和餐具柜。
在设计用餐区布局时,需要考虑到用餐区的位置、通道宽度和移动空间,以及用餐区与厨房其他功能区域的协调性。
6. 厨房工作三角厨房工作三角是指烹饪区、洗涤区和储藏区之间的连线,这三个区域之间的合理布局是影响厨房使用效率的重要因素。
在设计厨房工作三角布局时,要遵循烹饪工作的“准备-烹饪-清洗”流程,使三个功能区域之间的距离适当并且方便。
7. 厨房通风厨房通风是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和排除烹饪气味的重要因素。
在厨房设计布局时,需要考虑到通风口的位置和分布、排风系统和换气设施的设置,以及厨房通风效果和安全性。
8. 厨房照明厨房照明是保证厨房工作环境明亮和舒适的重要元素。
在设计厨房布局时,需要考虑到采光窗户的位置和大小,以及照明灯具的安装位置和照明亮度,保证厨房照明的均匀性和充分性。
9. 厨房排水和电路厨房排水和电路是保证厨房正常使用和安全性的重要设施。
在设计厨房布局时,需要考虑到水源、排水管线和插座的设置位置和设施,以及排水和电路设施的施工标准和安全要求。
橱柜的专业知识

橱柜的基本知识一、整体橱柜的外观分为三部分:吊柜、台面、地柜、除此之外根据国家需要还可以设计出半高柜,高柜,岛形柜。
吊柜:他的标准高度为650mm,经深时320mm(含门),可以吧消毒柜,微波炉和沥水碗架设计在吊柜里。
台面:他的标准经深时550mm或600mm,长度根据实际情况设计。
可以把水盆和灶台嵌入进去。
地柜:他的标准高度是650mm,经深时520mm(含门)或570mm(含门)他分为灶台柜,水盆柜,抽屉柜和拉蓝柜,也可以吧烤箱,消毒柜设计在里面。
半高柜:他的标准高度是1.4m左右,经深时和地柜相同,做储物柜试用。
高柜:他的标准高度是2.1m左右,经深时和地柜相同,做储物柜试用,还可以吧下水管道包在里面。
二、整体橱柜功能区域划分、工作流程和工作区的布置整体橱柜功能区域划分为:洗涤区、备餐区、烹饪区、电器区、碗碟存放区、储存区、就餐区。
大致主要的区域是洗涤区、备餐区和烹饪区。
厨房从配餐准备到餐后整理的流程为:准备-洗理-切菜/配菜-烹调—配餐—放置—餐后整理,设计就可以根据流程灵活运用。
整体橱柜工作区的布置:根据厨房大小可安排成“一”字型和“L”型及“U”型与“并列”式、“岛”式。
1、“一”字型:“一”字型橱柜只限定在墙面上设计,使用于走廊式厨房和狭长形厨房。
2、“L”型:“L”型类厨房最多,它适用于宽度在1800毫米以内的厨房,可以完善操作功能,也适用于宽度大于2000毫米的厨房。
3、“并列”式:“并列式”厨房局限于厨房另有走廊或门之类,受到局部影响。
4、“U”字型:“U”字型适合空间大,家庭用餐人数多的厨房,但必须注意中间距离要有1000毫米以上。
5、“岛”式:“岛”式橱柜是根据实际情况,在“一”字型或“U”字型厨房中的中间处加入就餐式洗涤等其他功能操作台的橱柜,适合于厨房很大空间使用。
总之,橱柜的布局需根据厨房的现场环境和客户要求以及设计理念来定,没有固定规定,当客户的要求改变时,整个的方案会随着改变。
翻遍外网熬夜搜集,最全的橱柜内部结构图,仅此一份了!

翻遍外网熬夜搜集,最全的橱柜内部结构图,仅此一份了!装上橱柜后觉得好用不好用,大体是跟橱柜内部的布局息息相关。
有的人光花钱打一圈橱柜,但是内部设计的不够好,只会让人觉得:唉,不好用,白装了!厨房物品乱七八糟的堆放,拿取物品一点也不方便,想来也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闲来无事翻墙看老外的家,发现他们的橱柜内部设计的就很实用,该利用的利用,不该利用的也利用上。
▼要合理的利用,这几个小设计不可少1.拉篮。
拉篮的种类非常多,如灶台拉篮、高深拉篮、转角拉篮、三面拉篮等,它的作用主要是合理安排厨房用品的摆放位置,有规则且又干净卫生。
2.抽屉。
抽屉是方便摆放一些厨房需要用到的小物品,比如勺子、筷子、小刀等等。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习惯,当要放置一样东西时,下意识的会拉开抽屉放进去。
而厨房细小的东西往往令人烦恼,随手一放,回头要再找,有时还真想不起来放哪了。
但橱柜内部设计几节抽屉,事情就会好办很多。
除了上述的琐碎小物件,当然还有洗碗抹布和海绵擦等一些常用又比较“不合群”的物品不知如何自处,其实只要在橱柜台面下方设置一个15—20公分的平开抽屉即可解决这样的小麻烦。
3.隔板。
橱柜内部装隔板是非常普遍的,为什么这里还要提到它呢?这是为了方便将隔板拓展出更多的收纳功能,比如买个网篮挂在隔板上,买些收纳盒放着,小小的一层瞬间多出一个又一个的小收纳空间。
再者说,隔板比拉篮更方便放置一些重物,比如油米、较重的锅碗之类的。
4.小物件。
这里讲的是诸如挂钩、内扣之类的小东西,因为厨房还有很多杂碎物品,比如带把的杯子、垃圾袋、厨房专用抽纸、锅盖、不规则物品等等,这些琐碎的东西要是放在橱柜台面,多了也会占地方、碍事,可占用橱柜隔板或拉篮又觉得浪费空间。
若是给橱柜内部安装这样的金属小物件,收纳变得更合理了。
▼橱柜内部必要的设计如何安排布局合理安排上述设计的位置,需要根据我们的习惯和厨房物品的惯用程度来决定。
以在厨房灶台为中心,灶台下方的橱柜可以设置成盛放常用碗碟和锅具的拉篮;根据顺手程度,选择右侧橱柜或靠近水槽部分设置1—2层抽屉放置常用小餐具。
厨房整理经验小窍门知识点

厨房整理经验小窍门知识点一、厨房收纳空间利用。
1. 橱柜分层。
- 橱柜上层:可以放置不常用的物品,如大型的锅具(如蒸锅、炖锅等),如果有空间可以叠放。
还可以存放备用的餐具,像招待客人时才用的精美餐盘。
- 橱柜中层:这是取用最方便的区域,适合放置常用的厨具,如炒锅、平底锅、煮锅等。
也可以放常用的调料瓶,为了方便拿取,可以使用旋转调料架。
- 橱柜下层:可以存放较重的物品,如米桶、面桶等。
还可以将不常用的电器(如面包机等)放在这里。
2. 抽屉收纳。
- 利用分隔盒:在抽屉里使用不同大小的分隔盒,可以将餐具分类收纳。
小分隔盒放勺子、叉子,大分隔盒放筷子。
也可以将厨房小工具(如开瓶器、削皮器等)分别放在不同的小分隔盒里,这样抽屉就不会杂乱无章。
- 多层抽屉:如果有多层抽屉,可以根据物品使用频率分层收纳。
最上层放最常用的小物件,如厨房剪刀等;中层放稍大一些但也常用的物品,如量杯等;下层放不常用的备用物品。
3. 墙面空间。
- 挂杆:在厨房墙面上安装挂杆,可以挂上各种厨具,如锅铲、汤勺、漏勺等。
还可以挂厨房抹布,方便晾干。
挂杆下方可以搭配挂钩,挂一些小物件,如围裙等。
- 搁板:在墙面上安装搁板,可以放置调料瓶、小型绿植(如薄荷等,可用于烹饪)或者常用的烹饪书籍。
二、厨房物品分类整理。
1. 餐具类。
- 按类型分:将餐盘、碗、杯子等分别收纳。
餐盘可以按照大小叠放,碗也可以叠放,但是要注意在中间垫上软布或者纸,防止刮花。
杯子可以使用杯架收纳,有专门的多层杯架,可以节省空间。
- 按使用频率分:常用的餐具放在容易拿取的地方,如靠近洗碗机或者水槽的橱柜里;不常用的餐具(如特殊节日才用的餐具)可以放在较高或者较深的橱柜里。
2. 厨具类。
- 锅具:按照大小和类型收纳。
同类锅具可以嵌套收纳,如小煎锅可以放在大煎锅里面。
不同类型的锅具(如炒锅、汤锅等)可以分开收纳在不同的橱柜区域。
- 小厨具:像打蛋器、搅拌器等小厨具,可以放在专门的收纳盒里,再放入橱柜。
家居厨房的功能区划分与设计

家居厨房的功能区划分与设计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家居厨房不再只是烹饪的场所,而更成为了家庭日常生活的核心空间之一。
因此,在家居厨房的设计过程中,功能区的划分变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家居厨房功能区的划分与设计,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主要功能区划分1. 烹饪区烹饪区是家居厨房的核心功能区域,主要用于烹饪和烹饪准备。
在烹饪区域,应该设置明亮的照明,便于操作和观察食材。
在操作台上,可以放置炉具、灶台、烤箱等设备,并保证操作空间的合理布局,方便厨师的工作流程。
2. 清洁区清洁区是家居厨房中另一个重要的功能区域,用于清洗餐具和食材。
清洁区应该放置水槽和洗碗机,方便大量餐具的清洗。
此外,还需要合理规划储存空间,方便储存清洁用品,如洗洁精、洗碗布等。
3. 储存区储存区是用于存放食材、餐具以及烹饪工具的空间。
在储存区,可以设置储物柜、抽屉和货架等,以充分利用空间,并确保杂物有序摆放。
储存区域的设计,既要方便取用物品,又要保持良好的空气流通,防止食材变质。
4. 就餐区就餐区是家庭成员在厨房内进餐的地方。
在就餐区域,可以设置餐桌、椅子,以及装饰品等,营造出温馨舒适的用餐氛围。
此外,可在就餐区周边增加一些储物空间,方便放置餐具和食物。
5. 休闲区在家居厨房中设置一个休闲区,有助于丰富生活。
休闲区可以是一个沙发、一个舒适的角落、或者一个小型的休闲空间,方便家庭成员在烹饪或用餐之余放松身心。
二、功能区设计建议1. 空间布局合理化在家居厨房的设计中,应合理规划每个功能区的位置和面积。
烹饪区、清洁区和储存区应尽量靠近,以便于在烹饪过程中的物品取用和清洗。
同时,就餐区和休闲区应远离烹饪区域,避免厨房油烟对用餐和休息环境的影响。
2. 充分利用储存空间在家居厨房的设计中,应充分利用墙面和角落空间,多设置储物柜、抽屉和货架等,提供足够的存储空间。
此外,可以采用可伸缩的储物设备,以适应不同大小的物品。
3. 考虑人体工程学在烹饪区域的设计中,应考虑人体工程学,使厨师能够在操作过程中更加舒适和高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分享:橱柜五大功能区域介绍
橱柜一般会划分五大区域:储物区、备餐区、洗涤区以及烹饪区,而欧派橱柜有简洁大方的外表,还有超齐全的功能区域划分,带领你一步步做出美味可口丰盛的饭菜。
第一步:储物区
橱柜的储存功能很重要,而欧派橱柜则有着强大的储物功能,层次分明,把你自己及家人都喜欢吃的食物都妥当保管起来,等你要用到时便可快速地找到你所需要的食物。
第二步:备餐区
当你把想吃的食物拿下来后,还有宽敞的备餐区来迎接它们,不会让它们没有安置之处,同时还要偷偷地告诉大家,欧派橱柜的备餐区还可以让你展示下浪漫的情怀:放上新鲜的花朵或者小盆栽均是不错的建议。
第三步:洗涤区
等把食物准备好后,就来给有需要“白白”的食物来一次舒服的清洗吧,它们的“浴室”不仅高贵做工也很细腻,备水到放水一路畅通无阻呀。
第四步:烹饪区
万事俱备即可转移到烹饪区啦,空间够大让你的厨艺得到充分的发挥,而烹饪区又临近备餐区,炒菜、起菜都十分方便。
经过以上四步橱柜的功能区域引领,你怎么还可能不爱上回家做饭呢?走起吧,亲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