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配置总结

合集下载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园林植物配置的基础;常绿的有罗汉松、白皮松、黑松,马尾松、桧柏、柳杉、香樟等;落叶的有梧桐、银杏、榆、榔榆、榉,朴、糙叶树、槐、枫杨、臭椿,楝、合欢、梓、黄连木、皂荚等。

其中枫杨生长较速,枝干盘曲,树冠有浓荫,容易形成葱茏的佳境,园中应用颇多。

1.藤蔓类是园中依附于山石、墙壁、花架上的主要植物。

因其习性攀缘,故有填补空白,增加园中生气的效果。

常绿的有蔷薇、木香、薜荔、络石、常春藤、金银花、匍地柏等;落叶的有紫藤、凌霄、爬墙虎,葡萄等。

其中紫藤除攀缘外,还可修剪成各种形态。

木香花千枝万条,香馥清远,园中颇喜采用。

2.竹类性喜温暖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姿态挺秀,经冬不凋,与松柏并重。

由于生长快,不择阴阳,墙根池畔,皆可种植,常用的有象竹、慈孝竹、箬竹、石竹,观音竹、寿星竹、斑竹、紫竹、方竹、金镶碧玉竹等。

其中象竹竿大且直,多成片种植,绿意盎然。

箬竹叶阔,低矮成丛,多植于山上、石间,增添山林野趣。

紫竹,方竹竿叶纤细,多植于墙阴屋隅,或用以填补空白,遮挡视线。

3.草本与水生植物类草本植物常见的有芭蕉、芍药、菊花、萱草、书带草、诸葛菜、鸢尾(蝴蝶花)、紫萼、玉簪、秋海棠、紫茉莉、凤仙花、鸡冠花、蜀葵、秋葵、鸭趾草、虎耳草等。

其中芭蕉多植于庭院,窗前或墙隅,姿态扶疏,绿荫如盖。

水生植物常用的有荷花、睡莲、芦苇等。

4.长江以北地区常用园林绿化树种有:白杄、雪松、五针松、黑松、侧柏、十大功劳、南天竹、广玉兰、构骨、山茶、桂花、女贞、银杏、垂柳、桑树、构树、厚朴、腊梅、金缕梅、檵木、悬铃木、喷雪花、麻叶绣球、绣线菊、火棘、石楠、海棠花、樱花、榆叶梅、郁李、合欢、国槐、刺槐、臭椿、苦楝、丝棉木、栾树、无患子、青桐、红瑞木、山茱萸、丁香、梓树、接骨木等等。

乔木:雪松、黑松、苦楝、银杏、国槐、桂花、杨树、柳树、栾树、无患子灌木:地柏、南天竺、绣线菊、火棘、女贞、红叶小檗开花植物:梅花、樱花、月季、腊梅。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1.群植原则:群植是指将同一种或相近种类的植物通过多棵生长在一起,形成一个植物群。

这样做可以增加植物的视觉效果和空间层次感。

群植可以通过调整植物的种植密度、空间间隔和形状组合,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2.疏密搭配原则:园林绿化植物的疏密搭配是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景观效果的要求,在植物的种植密度上进行合理的调整。

一般来说,大面积绿地可选择密植,以增加绿意;而道路、广场等区域则选择疏植,以增加视觉通透感。

3.高低错落原则:在植物配置时,应考虑植物的高度变化,使观者在欣赏园林绿化时能够感受到高低错落的层次感。

高低错落可以通过在空间上合理组织植物种植的高度和布局来实现。

一般来说,大面积的高大乔木可以用来增加园林的层次感,而中型植物和矮型植物可以用来填补空白和绿化底层。

4.色彩搭配原则:植物的颜色可以给人不同的感受和表达不同的情绪。

园林绿化中的颜色搭配应注重整体的和谐,可以通过运用色彩搭配原则来达到这一目标。

一般来说,相近色系的植物可以营造出柔和、舒适的氛围,而互补色系的植物则可以创造明快、活泼的效果。

5.功能搭配原则: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必须与其功能相匹配。

不同的园林绿化区域有不同的功能需求,如庭院可以选择花卉乔木,公园可以选择草坪、湖泊等,街头绿化可以选择适应环境和空间的树木和灌木。

在功能搭配时,还需要考虑到植物的生长速度、抗逆性和维护难易程度等因素。

通过遵循上述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可以保证植物的合理配置,创造出美丽、舒适的绿化环境,同时也能够提升园林景观的品质和艺术性。

常见园林植物配置方式(二)

常见园林植物配置方式(二)

常见园林植物配置方式(二)引言概述:常见园林植物配置方式(二)在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方式对于营造美丽的景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园林植物配置方式,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如何选择和安排适合的植物来打造独特而宜人的园林环境。

正文:1. 花坛配置方式- 根据植物的高度和颜色进行搭配,营造丰富多彩的花坛景观。

- 选择耐旱性强、生长迅速的植物种类,减少花坛的维护工作。

- 采用不同的花季植物,使花坛在不同的季节都能保持花开不断的效果。

- 使用石块、木栅栏等装饰品,增加花坛的立体感和艺术感。

2. 林荫道配置方式- 选择适合种植的乔木和灌木,打造绿树成荫的林荫道景观。

- 根据林荫道的长度和宽度,合理计算植物的间距和排列方式,以保证整体的美观和舒适性。

- 搭配适量的花卉和地被植物,增加景观层次感,提升林荫道的视觉效果。

- 使用石头或人工景观石来修饰林荫道的边缘,使其更加自然与和谐。

3. 草坪配置方式- 选择适合生长的草坪草种,如早春型、夏季型和秋季型草坪草。

- 在草坪中设置不同形状的花圃或雕塑等装饰品,增加草坪的观赏性。

- 根据不同地形和用途要求,选择草坪的种植密度和管理方式,确保草坪的整洁和健康生长。

- 配置足够的浇水设施和排水系统,以保证草坪的正常生长。

4. 花墙配置方式- 挑选适合种植在垂直表面的蔓性植物,如常春藤、爬山虎等。

- 使用适量的支架和垂直绿化技术,确保植物能够稳定地生长在花墙上。

- 根据花墙的周围环境和需求,选择不同颜色和植物种类,打造独特的花墙景观。

- 定期修剪和保养花墙上的植物,以保持其美观和健康状态。

5. 水景配置方式- 选择适合生长在水中的水生植物,如荷花、睡莲等,营造优雅的水景效果。

- 根据水池或喷泉的大小和形状,合理布局水生植物的位置和数量。

- 增加适量的鱼类和水生动物,增添水景的生机和趣味性。

- 定期清理水池中的杂草和水藻,保持水景的清澈和良好的卫生环境。

总结: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方式,我们可以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园林景观。

园林植物配置的方法和原则

园林植物配置的方法和原则

园林植物配置的方法和原则一、园林植物配置的方法1.全景法:通过整体观察和分析,将园林植物按照功能、高低、大小等特点进行布局,力求达到整体和谐的效果。

2.区域法:根据园林的分区域特点,将不同功能或表现要求的植物分别配置在相应的区域,形成不同的景观氛围。

3.点线面法:依据园林设计的空间要求,通过点、线、面的组合布局植物,强调园林的层次感和既有的地形特点。

4.对比法:通过配置不同大小、形状、颜色、质感的植物,营造出对比强烈的景观效果,增加景观的变化和吸引力。

5.交错法:在园林内交替配置高低不一的植物,使植物之间形成错落有致的景观,增加空间层次感。

6.一致法:园林内植物的主题、色彩、形象等方面的风格相一致,形成整体统一的效果。

7.点缀法:通过在园林内设置一些特色的植物点缀,增加整体景观的亮点和趣味性。

二、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1.生态适应性原则:根据园林区域的气候、土壤、光照等条件,选择适应这些环境的植物进行配置,以确保植物的生长和发展。

2.绿化功能原则:根据园林的功能需求,选择具有相应功能的植物进行配置,如净化空气、保护水源、调节气候等。

3.可塑性原则:考虑到园林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选择具备可塑性的植物进行配置,以适应园林的需求变化。

4.可持续性原则:选择长寿命、抗病虫害、耐旱涝等特性的植物进行配置,以延长园林景观的寿命和美观。

5.艺术性原则:根据园林设计的整体风格和主题,选择与之相符合的植物进行配置,以强调景观的艺术性和美感。

6.空间感原则:根据园林的空间尺度和结构要求,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配置,以增加空间的层次感和深度感。

7.生长阻碍原则:在园林内避免配置高大的树木或植物,以防止其对周围建筑物或固定设施的破坏和影响。

以上是园林植物配置的方法和原则,通过合理运用这些方法和原则,可以使园林景观更加美观、舒适和功能完善。

在实际设计中,设计师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园林项目和客户需求,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和原则,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园林景观。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园林景观植物配置是打造美丽环境的重要一环。

无论是公园、花园还是私人住宅的庭院,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为人们带来视觉享受,提供自然的氛围。

在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中,需要考虑植物的种类、大小、颜色等因素,以及它们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

首先,植物的种类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中最基本的考虑因素之一。

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特点和生长环境要求,因此需要根据场地的条件和主题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

例如,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可以选择喜阳的植物,而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可以选择喜阴的植物。

此外,可以根据植物的花期、叶色等特点进行搭配,以达到丰富景观的目的。

其次,植物的大小也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大型植物可以起到绿色屏障的作用,给人带来遮荫和私密感。

小型植物可以用于填补空白区域,增加层次感和细节之美。

在配置时,需要注意植物的生长特点,避免过度生长而导致拥挤和遮挡景观的问题。

此外,植物的颜色也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不同颜色的植物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情感和视觉效果。

例如,红色和黄色的植物可以给人带来热情和活力,而蓝色和紫色的植物则可以给人带来宁静和冷静的感觉。

植物的颜色也可以与周围环境进行搭配,增强整体的美感。

最后,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还需要考虑植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

植物应该与建筑物、地面铺装等元素相互呼应,形成统一的整体效果。

例如,在现代建筑中可以选择简洁大方的植物,而在传统园林中可以选择古朴典雅的植物。

此外,还可以根据季节和气候变化进行植物的调整,保持景观的变化和新鲜感。

综上所述,园林景观植物配置是打造美丽环境的重要一环。

在植物的选择、大小、颜色等方面需要进行合理的考虑,以达到丰富景观、营造宜人环境的效果。

只有合理配置植物,才能让人们享受到自然之美,融入到和谐的园林环境中。

园林植物配置方法

园林植物配置方法

园林植物配置方法1.色调对比法色调对比法是通过不同植物的颜色和色调在空间中形成对比,以达到植物配置的目的。

比如可以选择红色的花朵和绿色的叶子进行搭配,或者选择冷色调和暖色调的植物进行搭配。

这样可以使整个园林更加生动和鲜明。

2.高低错落法高低错落法是通过选择不同高度和层次的植物进行配置,以形成视觉上的层次感。

可以选择高大的乔木和矮小的灌木进行搭配,或者选择高大的花卉和矮小的地被植物进行搭配。

这样可以使整个园林更加丰富多样。

3.构架法构架法是通过选择不同形态的植物进行配置,以形成园林中的构架结构。

比如选择藤本植物和树木进行搭配,藤本植物可以爬上树木形成绿色的墙壁,营造出独特的空间效果。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增加园林的立体感,还能够形成阴凉的环境。

4.季节性交替法季节性交替法是通过选择不同季节盛开的植物进行配置,使整个园林在不同季节都能有不同的景观效果。

比如选择春天开花的植物和夏天开花的植物进行搭配,可以使整个园林四季有花盛开的景象,给人一种充满生机的感觉。

5.装饰性特点法装饰性特点法是通过选择具有装饰性特点的植物进行配置,以增加园林的观赏性。

比如选择有花果实和彩叶的植物进行搭配,可以使整个园林更加丰富多样。

同时,还可以选择具有香气的植物进行配置,给人一种宜人的感觉。

6.生态环境法生态环境法是通过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进行配置,以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

比如选择耐旱的植物和适水的植物进行搭配,可以节约水资源,同时还能够减少园林的维护成本。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美化园林,还能够保护生态环境。

总结起来,园林植物配置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园林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配置。

无论是色调对比法、高低错落法还是构架法,都能够为园林增添美丽和生机。

同时,还要考虑到植物的生态环境和季节性交替等因素,使整个园林更加和谐和宜人。

园林植物的配置方式

园林植物的配置方式

3.00
绿化带与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间距
建筑物、构筑物名称
建筑物外墙:有窗


挡土墙顶内和墙角外
围墙
道路路面边缘
人行道路面边缘
排水沟边缘
体育场地
至乔木中心
3.0-5.0 2.0 2.0 2.0 0.75 0.75 1.0 3.0
最小间距/ m
至灌木中心
1.5 1.5 0.5 1.0 0.5 0.5 0.5 3.0
同一树种配置方式
三株配合,如果选用两个树种, 最好同为乔木、灌木、常绿树、 落叶树,其中大中者为一种树, 中者距离稍远,小者为另一种 树,与大者靠近。如左图
两种树种配置方式
6
同一树种配置方式
两种树种配置方式
四株配置
四株配置时植物可用一种或 两种植物,配置上成3:1组合,平 面上形成不等边三角形或不等边 四边形配置。
各季植物配置得当,可显出四季花开不绝。若杜鹃、合欢、紫薇、金丝桃、 红叶李、鸡爪槭配置在一起,观赏期可延长半年。石榴、紫薇、夹竹桃配置, 观赏期长达5个月。梅花花期短,盛花期仅两周,若配植一串红、菊花,就 可改变景观。
第二节 园林树木景观
• 树群设计的注意事项:
• 1)树木种类不宜太多,1-2种骨干树种,并有一定数量的乔木 和灌木作为陪衬,种类不宜超过10种,否则会显得零乱。
4
2 1
3
11
五株配置
五株配置时,植物可用一种 或两种植物,配置3:2和4:1组合。 如为同种植物,采用3:2和4:1组 合均可,但不同种的植物宜采用 3:2组合为佳。
12
3
1 4
五株组合:
3:2组合(5株相同树种)
5
三株一小组,二株一小组。

植物配置知识点总结

植物配置知识点总结

植物配置知识点总结植物配置是指在园艺设计中根据植物的特性和需求进行合理的植物组合和布局,以达到园艺美感和生长发育的良好效果。

植物配置需要考虑植物的品种特性、生长习性、习性特点、环境条件等因素,通过合理的植物搭配和布局来打造不同风格和功能的园林空间。

一、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是多样性、协调性和流畅性。

多样性是指根据植物的形态、颜色、花期等特性,选择不同种类的植物进行组合,以增加景观层次和立体感。

协调性是指植物之间在色彩、形态、高矮等方面的和谐统一,使整个景观看起来和谐、统一。

流畅性是指植物配置要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空间布局,使整体布局流畅自然,避免冗杂杂乱。

二、植物配置的要素植物配置的要素包括植物的品种特性、生长习性、生态环境等因素。

植物的品种特性包括植物的形态、颜色、花期、叶期等特征,需要根据植物特性选择合适的搭配和布局。

植物的生长习性包括植物的高矮、疏密、追茂、耐寒、耐旱等特点,需要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合理的植物组合和布局。

植物的生态环境包括植物的生长环境、阳光、水分、土壤等因素,需要根据植物的生态环境进行合理的植物配置。

三、植物配置的技巧植物配置的技巧包括植物的高低搭配、颜色的搭配、疏密的搭配、花期的搭配等方面。

植物的高低搭配是指在植物配置时要考虑植物的高矮,根据植物的高低进行合理的组合和布局。

颜色的搭配是指在植物配置时要考虑植物的花色、叶色等颜色特征,根据植物的颜色进行合理的搭配和布局。

疏密的搭配是指在植物配置时要考虑植物的疏密程度,根据植物的疏密进行合理的组合和布局。

花期的搭配是指在植物配置时要考虑植物的花期,选择不同花期的植物进行合理的组合和布局。

四、植物配置的应用植物配置在园艺设计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可以根据不同的园林风格和功能要求进行合理的植物配置。

在庭院设计中,可以根据庭院的大小、朝向和功能要求进行植物配置,打造不同风格和功能的庭院空间。

在公园景观设计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景点和功能要求进行植物配置,打造不同主题和功能的公园景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植物配置总结【植物设计三原则】2013-11-26 08:20阅读(1569)∙赞(122)赞(122)赞(122)赞(122)∙评论(2)∙转载(496)∙分享(173)∙复制地址∙收藏夹按钮收藏∙更多上一篇| 下一篇: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艺术性原则生态园林不是绿色植物的堆积,不是简单的返朴归真,而是各生态群落在审美基础上的艺术配置,是园林艺术的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在植物景观配置中,应遵循统一、调和、均衡、韵律四大基本原则,其原则指明了植物配置的艺术要领。

植物景观设计中,植物的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引起统一感,同时注意植物间的相互联系与配合,体现调和的原则,使人具有柔和、平静、舒适和愉悦的美感。

在体量、质地各异的植物进行配置时,遵循均衡的原则,使景观稳定、和谐,如一条蜿蜒曲折的园路两旁,路右若种植一棵高大的雪松,则邻近的左侧须植以数量较多,单株体量较小,成从的花灌木,以求均衡。

配置中有规律的变化会产生韵律感,如杭州白堤上间棵桃树间棵柳的配置,游人沿堤游赏时不会感到单调,而有韵律感的变化。

景观性原则既应该表现出植物群落的美感,体现出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和谐。

这需要我们进行植物配置时,熟练掌握各种植物材料的观赏特性和造景功能,并对整个群落的植物配置效果整体把握,根据美学原理和人们对群落的观赏要求进行合理配置,同时对所营造的植物群落的动态变化和季相景观有较强的预见性,使植物在生长周期中,“收四时之烂漫”,达到“体现无穷之态,招摇不尽之春”的效果,丰富群落美感,提高观赏价值。

生态位原则生态位概念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它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地位,反映了物种与物种之间、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3]。

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直接竞争,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以利种间互相补充,既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又能形成优美的景观[3]。

根据不同地域环境的特点和人们的要求,建植不同的植物群落类型,如在污染严重的工厂应选择抗性强,对污染物吸收强的植物种类;在医院、疗养院应选择具有杀菌和保健功能的种类作为重点;街道绿化要选择易成活,对水、土、肥要求不高,耐修剪、抗烟尘、树干挺直、枝叶茂密、生长迅速而健壮的树;山上绿化要选择耐旱树种,并有利于山景的衬托;水边绿化要选择耐水湿的植物,要与水景协调等。

观赏型植物群落中季相变化应用最多,园林工作者在设计中讲究春花、夏叶、秋实、冬干,通过对植物的合理配置,达到四季有景。

春暖花开,许多乔灌木、花卉纷纷绽放花蕾。

碧桃、迎春、白玉兰、樱花、榆叶梅、连翘、丁香类、绣线菊类、黄刺梅、蜡梅、猥实、锦带花、牡丹、海棠等,姹紫妍红地点缀着缤纷的春季。

到了夏季,绿荫片片,树种不同,叶片色彩有嫩绿、浅绿、黄绿、灰绿、深绿、墨绿等,既给人们带来阵阵凉爽,又展现出不同的个性,夏季开花的植物有荷花、合欢、紫薇、木槿、栾树、珍珠梅等。

秋季累累硕果,不仅增添了城市的色彩美,还增添了丰收的喜悦。

观果植物如苹果属、山楂、山茱萸、花楸属、栒子属、柿属、荚蒾属、南天竹、冬青、石楠等,其红色或黄色的果实装点着迷人的秋景。

这时许多水果类树种如柑橘、杨梅、葡萄等更是既有观赏性又有经济性。

群落中如火如荼的秋叶更增添了秋色的魅力,有红色或紫红色的漆树、黄连木、盐肤木、火炬树、花楸、乌桕、元宝枫、枫香、黄栌、柿、鸡爪槭、山楂、石楠、地锦、五叶地锦、三角枫等;黄色或黄褐色的银杏、洋白蜡、无患子、鹅掌秋、栾树、麻栎、栓皮栎、乌桕、五角枫、水杉、金钱松、白桦等。

冬季对植物的观赏焦点可以转移到植物的枝干。

如干皮为红色或红褐色的红瑞木、血枝梾木、杉木、马尾松、山桃、青刺藤;干皮为白色或灰白色的白桦、垂枝桦、白皮松、二色莓、银白杨、毛白杨、新疆扬等;干皮为绿色的竹、梧桐;干皮为斑驳色的黄金嵌碧玉竹、碧玉嵌黄金竹、斑竹、木瓜等,而且北方冬天的树挂也是极精彩的一景。

当然,常绿树在冬季仍呈现出生命的绿色,让人们眼里永远充满生机,有些优良的常绿树还可以观姿,观花,观果,观叶和观干,如雪松、龙柏、桂花、红豆杉、白皮松等。

众多优秀园林植物在不同的环境中经过合理的配置呈现出迷人的景色,最突出的植物季相景观配置的例子之一是杭州花港观鱼,春夏秋冬四季景观变化鲜明,春有牡丹、樱花、桃李;夏有荷花;秋有桂花、槭树;冬有腊梅、雪松,让游人一年四季享受美妙的景观变化。

北京气候四季分明,植物景观的季相也很突出体现春景的植物群落如白玉兰+雪松—樱花+西府海棠或紫荆—紫花地丁+崂峪苔草或马蔺垂柳+鹅掌秋或臭椿—女贞+丁香或紫叶桃—榆叶梅+太平花(或迎春、野蔷薇、锦带花、海洲常山)—鸢尾+二月兰或五叶地锦;体现夏景的植物群落如圆柏+国槐+合欢—紫叶李+紫薇或石榴—平枝栒子或卫矛+蜀葵—玉簪或荷兰菊毛白杨+栾树+云杉—小叶女贞+木槿或珍珠梅—月季或美人蕉+石蒜或半枝莲;体现秋景的植物群落柿树或银杏+火炬树—白杄+金银木或平枝栒子—大丽花+宽叶麦冬水杉+油松+五角枫或洋白腊—白皮松+荚蒾属或山楂+小花溲疏—月季+紫叶小檗或铺地柏;体现冬季景观如雪松+白桦—腊梅+构骨—矮紫杉+书带草,油松+金枝柳+银白杨—竹类+火棘或银芽柳—荚果蕨或三叶草。

在公园、居民区,尤其是医院、疗养院等医疗单位,应以园林植物的杀菌特性为主要评价指标,结合植物的吸收CO2、降温增湿、滞尘以及耐荫性等测定指标,选择适用于医院型绿地的园林植物种类:如具有萜烯的松树、具有乔柏素的柏树,具有雪松烯的雪松,香花中的芳香植物等。

适于北京地区的保健型人工植物群落如:油松(或圆柏、侧柏、雪松)+臭椿(或国槐、白玉兰、绦柳、白蜡、栾树)—大叶黄杨+碧桃+金银木(或紫丁香、紫薇、紫穗槐、接骨木)—矮紫杉+风花月季(或连翘、玫瑰)—鸢尾或麦冬;华山松(或白皮松、云杉、粗榧、洒金柏)+银杏(栾树、黄栌、杜仲、核桃、暴马丁香)—早园竹+海洲常山(珍珠梅、平枝栒子、构骨、黄刺玫、)—萱草+早熟禾适于北京地区污染企业的植物群落:污染区厂房向阳侧种植模式设计:侧柏(或华山松、桧柏、蜀桧、云杉)+ 毛泡桐(或银杏、构树、臭椿、流苏、毛白杨、栾树)—丰花月季+平枝栒子—早熟禾;污染区厂房背阴侧种植模式设计金银木(或天目琼花、矮紫杉、珍珠梅、紫穗槐)—沙地柏(或涝峪苔草);污染区厂房与生活区隔离带绿化植物种植模式设计: 桧柏(或白杄、侧柏)+毛白杨(或臭椿,毛泡桐、构树)—矮紫杉+棣棠(或紫穗槐、天目琼花、金银木、大叶黄杨)—二月兰(或涝峪苔草、麦冬、早熟禾)。

适于街道、公路周边地区的植物群落:侧柏+悬铃木(国槐、银杏、白蜡、毛泡桐)—大叶黄杨+紫丁香(或紫薇、天目琼花、锦带花)—早熟禾或麦冬不同的植物材料的观赏特性会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和环境气氛,如常绿的松科和塔型的柏科植物成群种植在一起,给人以庄严、肃穆的气氛,高低不同的棕榈与凤尾丝兰组合在一起,则给人以热带风光的感受,开阔的疏林草地,给人以开朗舒适、自由的感觉,高大的水杉、雪松则给人以蓬勃向上的感觉。

各种植物不同的配置组合,能形成千变万化的景境,给人以丰富多彩的艺术感受,“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这是著名诗人白居易对植物形成春光明媚景色的描述。

“独作幽簧里,弹琴复长萧。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这是著名诗人王维对植物所形成的对植物“静”的感受。

松之坚贞不屈,梅之清标雅韵,竹之刚正不阿,兰之幽谷品逸,菊之傲骨凌霜、操介清逸,菏之出污泥而不染,一身正气,此外还有红豆相思、紫薇和睦、萱草忘忧、石榴多子、松柏长青、牡丹富贵、桃花幸福、翠柳惜别等。

因此,了解和掌握植物的文化内涵,是搞好文化型人工植物群落的重要方面。

如雨花台烈士陵园,北殉难处的种植设计,以松柏长青象征革命烈士的精神永驻,风卷松涛仿佛澎湃的的革命浪潮,以春花洁白的白玉兰象征烈士们纯洁品格和高尚情操,垂丝海棠嫣红万点寓意当近一代对革命烈士的缅怀之情,枫叶如丹,茶花似血启示后代珍惜烈士鲜血换来的幸福,这样的植物配置体现了庄严肃穆的主题,使游人在遐想中达到园林美的升华。

例如:植物群落桧柏+银杏+杜仲—接骨木+连翘+珍珠梅+枸骨—金银花+芍药+宽叶麦冬,以药用植物为主,尽可能创造景观变化。

连翘春季夺目,珍珠梅夏季串串白花驱散酷暑; 金银花、芍药等春夏之季竞相争研;秋季银杏渲染片林景色,果实又可入药(为名贵中药材),冬季桧柏苍翠打破萧条景象。

因此,该植物群落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亦可创造一定的社会效益,为就近及远道市民提供游憩、观景的场所[4]。

园林中的植物群落与山坡、建筑、水体、草坪等搭配及易形成主景,山坡上的植物群落可以衬托地形的变化,使山坡变的郁郁葱葱,创作出优美的森林景观;建筑物旁的植物群落对建筑物起到很好的遮挡和装饰作用,城市建筑也因掩映于充满生机的植物群落中而充满活力;水体用水生植物、岸边植物组成的植物群落与水体本身形成和谐的统一体,岸边植物的倒影映入水中,更增加了景观的趣味性;以草坪为背景和基调营造的植物群落能够丰富草坪的层次和色彩,提高草坪和植物群落的观赏价值。

兰科植物、云杉、栎、桦木、雪松、核桃、白蜡、落叶松、桑等植物与菌根具有共生关系;一些植物种的分泌物对另一些植物的生长发育是有利的,如黑接骨木对云杉根的分布有利,皂荚、白蜡等在一起生长时,互相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但另一些植物的分泌物则对其他植物的生长不利,如胡桃和苹果、松树与云杉、白桦与松树等都不宜种在一起;黑核桃树下不生长草本植物;赤松林下桔梗、苍术、结缕草生长良好,而牛膝、东风菜、苋菜、灰藜生长不好,可见在配置植物种类时,也必须考虑到这一因素。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