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区域地理导学案设计:中国的自然资源(无答案)

合集下载

中国的自然资源(区域地理-修改)

中国的自然资源(区域地理-修改)

秦岭-淮河以 南的湿润地区 秦岭-淮河以 北半湿润地区
草地
林地
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 东北、西南边远山区、 边疆地区
北方高原、山区、 青藏高原 山区、丘陵
3、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主要问题: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土壤盐碱化
•酸化 •土地污染 •过度放牧,草场超载 •乱占耕地
水盐运动:频繁的旱涝气候变化影响的土壤 中盐分的水迁移。 旱季: 由于蒸发强烈,土壤中的盐分随 水沿土壤空隙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 分在地表积累。也叫返盐。 雨季: 土壤被雨水淋洗,表层脱盐。又 叫淋盐。
地热能是来自地球深处的可再生热能。它起源 于地球的熔融岩浆和放射性物质的衰变。地下 水的深处循环和来自极深处的岩浆侵入到地壳 后,把热量从地下深处带至近表层。在有些地 方,热能随自然涌出的热蒸汽和水而到达地面, 自史前起它们就已被用于洗浴和蒸煮。通过钻 井,这些热能可以从地下的储层引入水池。
西藏拉萨的羊八井所处的羌塘草原是个高寒地区,一年 有八、九个月冰封土冻。然而方圆40平方公里的热田, 却绿草如茵,青稞垛金灿灿,温泉的雾气腾腾。要是往 滚滚向上冒的温泉边放上几只鸡蛋,三五分钟便可煮熟。 地热蒸汽温度高达172℃
中国的土地资源
1、特点: ①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 ②农业用地绝对数量多,人均较少; ③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小; 难利用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④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 地区差异显著。
2、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
分布地区 主要分布地形 平原、丘陵、盆地
水田
耕地 旱地
沿海及岛屿
• 沿海丰富带年有效风能功率密度在200瓦/ m2以上,将风能功率密 度线平行于海岸线,沿海岛屿风能功率密度在500瓦/ m2以上 • 如台山、平潭、东山、南鹿、大陈、嵊泗、南澳、马祖、马公、 东沙等,可利用小时数约在7000-8000小时

地理教案《中国的自然资源》

地理教案《中国的自然资源》

地理教案《中国的自然资源》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自然资源的定义及其分类;(2)掌握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开发利用状况;(3)认识自然资源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提高自然资源保护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观察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2)运用数据分析方法,了解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3)开展小组讨论,探讨自然资源保护的措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自然资源的自豪感;(2)提高学生对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视,培养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我国自然资源的种类、分布特点及开发利用状况;(2)自然资源与人类生活的关系;(3)自然资源保护的措施。

2. 教学难点:(1)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2)自然资源保护的具体措施。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2)准备相关地图、图片、数据等教学资料;(3)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评价标准。

2. 学生准备:(1)预习教材,了解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2)搜集有关我国自然资源的资料,进行初步了解;(3)准备笔记本,做好课堂记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提问: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自然资源吗?它们分布在哪里?2. 教学新课:(1)教师展示我国自然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各种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2)介绍我国各类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分析自然资源与人类生活的关系;(3)讲解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

3. 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自然资源保护的措施;4. 课后作业:(1)绘制我国自然资源分布图;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合作意识等。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水电站、矿山等地,让学生亲身感受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2. 开展自然资源知识竞答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3. 举办自然资源保护主题的班会,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做起,培养环保习惯。

中国的自然资源导学案

中国的自然资源导学案

教学后记
1.自然资源与我们
自然资源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界中关系国家经济发展、产业布局、人民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

使学生从实际生产、生活的实例出发,从身边用到的、看到的物品出发,体会“自然资源与我们”的密切联系。

在“活动”课文中,又安排学生从衣食住行各方面,举例说明自然资源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充分挖掘学生的自身体
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便于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自然资源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包括哪些基本的种类?教材没有使用一些概念化、抽象化的文字叙述,而是举出实例,说明其“存在于自然界中,并对人类有利用价值”这两个基本属性。

2.资源丰富,人均不足
科学辩证地认识“地大物博”这个常用的形容词,对合理利用和保护我国的自然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一段课文中,通过数字说明、文字分析和阅读资料等形式,将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突出特点客观地展示给学生。

应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我国“资源大国”的优势,特别是和上学期学习过的世界上一些资源贫乏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对比(例如日本、西欧),更可增强学生们的爱国热情,鼓励学生们富国强民的信心。

同时,也应启发学生分析“人口大国”对以上优势的负面影响,对学生进行“危机教育”。

一方面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还会不断大量增长;另一方面,生活水平和生产能力的提高,自然资源的消耗量也将持续增长。

再加上我国资源利用不当、保护不力、管理不善等问题突出,导致破坏和浪费严重,更加剧了我国资源问题的严峻性。

由此,节约资源、保护资源的重要性呼之欲出。

区域地理导学案第三部分第二十一讲:中国的自然资源

区域地理导学案第三部分第二十一讲:中国的自然资源

区域地理导学案第三部分第二十一讲:中国的自然资源编制人:【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类型,并能说出中国有哪些自然资源2、学生能够结合实际说出我国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特征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矿产分布等图,了解自然资源分布的特征,并能结合相关自然因素分析其形成原因2、分析我国各类自然自然在开发利用3、能够运用各类统计图表,分析说明某种自然资源的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使学生感受我国的地大物博,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2、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资源观【重点难点】1、识记中国主要的自然资源2、结合实际了解自然资源的特征【课前预习】了解区域内的地理事物,并能在地图上了解其分布。

1、.读图完成表格。

材料一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答案】耕地——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区。

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旱地,南方水田草地——非季风区的高原、山地以及青藏高原。

四大牧区:内蒙古、新、青、藏 林地——在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以及东南山地、丘陵2,读我国水资源分布图 我国河流流量分布示意图宽度表示主要河流流量沿河的增长材料一中国水资源材料一缺水带少水带过渡带多水带丰水带总量____,人均占有量___水资源分配不均.在空间上,___多__少,__多___少;在时间上,___多,____少, 年际变化____水、土资源配合_____合理答案:多 少 南 北 东 西 夏秋 冬春 大 不3、读矿产资源分布图,回答特点: 总量大,种类多。

②.分布广泛,相对集中。

例如:煤、铁、石油北方居多;有色金属矿南方居多贫矿多、富矿少,伴生矿多。

(例如铁矿)矿产基地——主要油气田、铁矿、煤矿、有色金属矿 土地类型分布 耕地林地草地【合作探究】1、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过度放牧,草场超载森林日益减少乱占耕地土地污染措施:依照政策法令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进行开源与节流。

对宜农荒地可适当辟为耕地,宜林荒地荒山可植树造林;节约土地, 严格控制工业、交通、城镇建设和生活用地加强土地资源的建设和保护.如建设人工草场,培育优良牧草,营造防护林;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作为基本国策2、我国水资源日益紧张,为什么?有哪些解决办法(缺水的原因)A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B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C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对水的需求量日益增加D不合理用水,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F水污染现象严重措施A实行跨流域调水 B兴修水库C加强管理 D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

【非常】高二下期中国地理《第五讲 中国的自然资源》导学案

【非常】高二下期中国地理《第五讲    中国的自然资源》导学案

第五讲中国的自然资源问题1:华北地区严重缺水的原因及措施原因:自然原因:降水少、季节变化大,春旱严重;缺乏大河,水资源短缺。

人为原因:人口、工农业集中,需水量大;浪费和水污染严重。

措施: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废水循环利用、农业改良灌溉方式、提高水价、回收雨水)提高节水意识、防治水污染。

问题2:水能资源开发的评价优点:清洁,可再生;发电成本低,综合效益大。

缺点:投资多,工期长;淹没良田;引发生态问题;移民多;发电量受降水量等因素限制。

问题3:我国的防护林体系三北防护林(防风固沙);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保持水土);沿海防护林(防台风、海啸、风暴潮、海水入侵)太行山绿化工程;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林;农田防护林(减少风害)。

问题4: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1)土地类型多样,耕地、林地比重小,难以利用地比重大。

(2)人均土地资源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破坏严重。

(3)地区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能力的地区差异显著。

问题5:石油、天然气分布规律石油分布:近海大陆架、湖盆、沉积平原中部。

我国石油、天然气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及四川盆地。

问题6:中国矿产资源的总体特征种类多、储量大;分布广泛,相对集中;北方多煤炭、石油、铁矿等资源,南方多有色金属资源。

优势:矿产资源相对集中,便于大规模开采。

劣势:资源分布不均衡,运输负担大。

问题:7:中国的矿产资源开发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问题:自然方面:贫矿多、富矿少,加重开采运输负担,冶炼困难。

人为方面:采富弃贫,乱采滥挖,破坏环境,浪费严重。

对策:开展综合利用,提高经济效益;研制新材料,代替非可再生资源。

问题8:中国的海洋生物资源概况中国的四大渔场:舟山渔场、黄渤海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北部湾渔场。

(全部在大陆架上)舟山渔场成为我国最大渔场的原因:(1)大陆架广阔,阳光充足。

(2)长江、钱塘江的汇入,带来大量有机质;(3)寒暖流交汇(台湾暖流和沿岸寒流),营养物质上泛。

(4)冬季风吹拂形成离岸流,下层冷海水上泛,带来营养盐类。

《中国的自然资源》—导学案(第1课时)

《中国的自然资源》—导学案(第1课时)

《中国的自然资源》—导学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1、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和分布以及在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2、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理解“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3、我国水能资源。

水资源的分布及合理利用。

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自然资源时,应结合中国地图,同时将各知识点落实到地图上。

一、基本特征1、自然资源_______、__________。

我国是世界资源大国。

不仅如此,我国还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矿种比较齐全的国家之一。

2、人均资源占有量______,许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后列。

3、自然资源形势严峻。

由于利用不当、管理不善,自然资源遭到_____和______的现象严重。

1、我国主要利用的土地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a、我国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b、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少;c、农业用地绝对数量多,人均占有量少;d、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显著。

3、从我国土地资源空间分布: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的_____、____及_____,北方以_____为主,南方以____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_____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_____、______的高原、山地及_________。

我国土地利用中的核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土地利用中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问题:_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水土流失;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导致的沙漠化;__________引起的土壤次生盐碱化;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的大量农田丧失等等。

5、对策:我国土地利用中的基本国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他对策:依照政策法令,加强管理;做好开源与节流两项工作;加强土地资源的建设与保护。

中国自然资源导学案

中国自然资源导学案

中国的自然资源导学案主备人:张瑞芳主审:高二地理组【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2、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分布,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3、通过讨论归纳出,我国土地利用的问题及对策;我国水资源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知识梳理】一、自然资源概况1、含义:直接来自自然界;能被人类所利用2、分类:可再生资源:资源、水资源、资源、生物资源等。

非可再生资源:资源3、我国自然资源特征:1)总量,种类2)人均资源占有量3)由于利用、管理不善,自然资源破坏和浪费现象严重。

二、土地资源1、土地主要利用类型:、林地、、交通建设用地滩涂、沼泽、沙漠、戈壁、石山等2、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1)耕地:A___ _ _,B___ __,分布在_____ _及低缓的丘陵地区。

(2)C_____ _: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_______ _地区及青藏高原。

(3)D___ __ :分布在______ 、____ __交通不便的深山及的山地。

3、我国土地资源现状1)总量大,人均占有量;2)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3)各类土地比例不合理,土地资源不足;【合作探究1】结合下图并分组讨论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存在的主要问题:措施:三、水资源1、地球上的水的类型(1)海洋水:97%(2)陆上淡水:2.5% 冰川、深层地下水:98%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0.3%2、我国水资源的特点(1)总量丰富(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空间分布,表现为,;(3)时间分配不均,表现为多,少,年际变化大;(4)水资源与的分布不匹配【合作探究2】分组讨论我国水资源利用中存在哪些问题及解决的措施有哪些?【当堂检测】1、下列地形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耕地的是()A、大兴安岭B、四川盆地C、内蒙古高原D、准噶尔盆地2、下列地区中,严重缺水的是:()A、三江平原B、四川盆地C、华北平原D、东南丘陵3、我国土地利用面积最大的是:()A、耕地B、林地C、草地D、建设用地4、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A.非季风区 B.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C.西部高原及山地地区D.半湿润、半干旱地区5、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A.东北、西北和西南边疆地区B.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疆地区,以及东南部的山地C.华北、西北和东南地区D.东北山区、青藏高原以及西北山地6、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A.东部季风区B.东部平原和丘陵地区C.西部内陆高原和山地D.半湿润地区7、下列属于难利用的土地是()A.新疆的干旱荒漠地区B.黄土高原C.江南丘陵D.内蒙古草原8、近年来北方冬季频繁发生沙尘暴,说明我国北方土地存在严重的现象 ( )A.水土流失B.荒漠化C.气候骤变D.乱占耕地9、下列做法,不利于节水的是 ( )A.自流灌溉B.喷灌C.滴灌D.生活用水,一水多用10、调节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措施是 ( )A.兴修水利工程进行跨流域调水B.多在平原区打井大力开采地下水C.兴修水库拦蓄洪水D.采用喷灌和滴灌方法节约用水11、调节水资源地区间不均的措施是 ( )A.跨流域调水B.兴修水利C.注意节约用水 D.防治水污染12、华北平原发展经济的限制性条件是()A、矿产资源B、水资源C、地形条件 D、交通条件13、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调水主要是解决下列哪个地区缺水问题 ( )A 华北地区B 东北地区C 西北地区D 西南地区14、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 ( )A 解决我国江水季节分配不均B 解决东北平原的淡水缺乏问题C 解决我国淡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D 南水北调即把珠江水调到我国北方地区15、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的自然资源_区域地理学案

中国的自然资源_区域地理学案

中国的自然资源导学案学习目标:我国自然资源概况,矿产资源、能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的分布、开发利用和保护。

学习重点:我国自然资源和特点及分布地区。

自主学习:一、我国资源基本特征:二、土地资源(类型多样,比例不当)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主要利用的土地类型有、、、等。

读右图,填写我国土地利用类型:A ;B ;C ;D ;E 。

土地资源在利用的过程中都出现了哪些问题?如何应对?三、水资源和水能资源(总量丰富,分布不均)⑴水资源特点:⑵水能资源:我国水能资源蕴藏量达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其中水系、雅鲁藏布江、中上游和珠江水系尤其丰富。

华北地区为什么缺水?解决水资源不足有哪些对策?四、矿产资源特点:(1)矿产资源总量,种类;(2)分布广泛,相对集中。

例如:煤、铁、石油产区以方居多;有色金属矿则方居多。

(3)伴生矿多、某些重要矿种(例如铁矿)贫矿、富矿,增加了开采运输和分选冶炼的难度。

(4)矿产资源形势严峻,一方面人均占有量;另一方面,采富弃贫,滥采滥挖,破坏环境,浪费严重,利用率。

(1)能源资源:我国能源的储量和产量居第一位的是,其次为、。

我国的煤大部分分布在华北、东北、西北。

煤炭储量居前的省:、、等。

我国大陆上已开发的油田,主要分布在、地区。

我国天然气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的蒙陕高原、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及东部浅海大陆架地区。

填写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的煤田(2)我国金属矿的分布:(1)铁矿:我国铁矿资源丰富(居世界第三),但贫矿多,优质富铁矿少。

我国铁矿分布广泛,其中从、、最多。

著名的铁矿有:河北、内蒙古、辽宁、、湖北、四川、安徽、海南等。

(2)有色金属矿:、、、钛、锑、锂、菱镁矿居世界首位。

重要的矿山有:铜矿:江西、云南、湖北大冶(铜、铁);钨:江西;锡:云南;锑矿:湖南;汞矿:贵州铜仁;镍矿:甘肃;稀土矿:内蒙古;金矿:山东;铝土矿:贵州修文、山东淄博、广西:平果;铅锌矿湖南水口山、青海锡铁山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华高中高二区域地理中国地理
《中国的自然资源》导学案
班级:组名: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
1、能区分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2、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土地资源类型、分布、原因、存在问题及对策。

3、能说出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发展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学习重难点
1、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特点及水资源利用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危机的有效途径(重点)。

2、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与我国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关系和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及利用中相应的对策(难点)。

课前预习
1、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自然资源?
天然气羽绒服金矿稀土水阳光风大熊猫油菜石油
2、下列几种自然资源中,哪些是可再生资源?哪些是非可再生资源?水石油森林土地铁矿鱼太阳能煤
可再生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可再生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链接
我国有五千年的悠久文明历史,在很多方面值得我们骄傲,“地大物博”,资源方面我国的国情是怎样的?
学习过程
知识点一:我国自然资源概况
1、分类:可再生资源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自然资源;非可再生资源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总量________,种类,但人均资源。

思考1:既然资源可再生,那么不论怎样使用,可再生资源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请举例说明。

知识点二:土地资源
1、我国主要利用的土地类型有、、、
等。

其中属于农业用地的有、、,非农业用地是_________。

2、土地资源分布特点:a、我国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b、多,
少,比重少;c、农业用地绝对数量,但人均占有量
;d、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地区显著。

3、从我国土地资源空间分布看,耕地主要分布在的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为主,南方以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

思考2:读右图,填写我国土地利用类型
A ;
B ;
C ;
D ;
E 。

A
B
C
D
E
难以利用土地
思考3:根据我国土地利用现状,结合前面已学过的中国地形、气候等知识,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简要评价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劣。

4、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主要问题:
(2)解决措施:
知识点三:水资源和水能资源
一、水资源
1、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总量_______,但人均占有量______。

2、我国水资源总量少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美国和印度尼西亚,居世界第六。

3、我国是世界上缺水严重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水”已成为了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

造成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不是总量不足,而是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

若将“水资源”与人口、耕地面积结合起来看,我国水土资源配合欠佳,缺水最严重的,耕地占全国的40%,水资源仅占全国的6%,这里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下,河流径流量小,更重要的是该区。

从时间变化看,我国水资源。

思考4:造成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日益短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二、水能资源
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许多河流在流经阶梯交界处时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蕴藏巨大。

我国水能资源蕴藏量达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其中长江水系、雅鲁藏布江、黄河中上游和珠江水系尤其丰富,已开发的水电站,大多分布在长江、黄河和珠江的上游。

目前,发电量居前的电站有二滩、葛洲坝、龙羊峡等。

正在建设的三峡电站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水电站,水电与火电相比,具有清洁、廉价的特点;而且水力发电是可再生资源,可循环使用。

2、地区分布不均,按地区来说,大部分集中在地区,其次是中南地区和地区;按河流来说,流域最丰富。

3、我国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率。

思考5:中国中南地区范围包括豫鄂湘粤桂琼六省区。

中南地区是我国目前水能开发程度最高的地区,原因有哪些方面?
知识点四:矿产资源
1、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1)矿产资源总量,种类;(2)分布广泛,相对集中。

例如:煤、铁、石油产区以方居多;有色金属矿则方居多;(3)伴生矿多、某些重要矿种(例如铁矿)贫矿、富矿,增加了开采运输和分选冶炼的难度;(4)矿产资源形势严峻,一方面人均占有量;另一方面,采富弃贫,滥采滥挖,破坏环境,浪费严重,利用率。

2、我国大陆上已开发的油田,主要分布在、地区。

我国天然气主要集中在、、、地区。

思考6: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措施
随堂练习
1、近几年来世界上感到水资源不足的国家明显增多,其主要原因是( )
A.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
B.森林被大量砍伐,森林调节气候的作用减弱
C.人口增加,工农业迅速发展,需水量大增
D.水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用一点就少一点
2、水资源不足是制约我国北方经济发展的“瓶颈”,解决北方缺水的可行措施是( )
①大面积人工降雨②跨流域调水③因地制宜,植树种草,退耕还林,退耕还牧④节约用水、合理用水、防治水污染⑤人工措施融化西北冰川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3、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的问题是()
A. 由于大规模的“开源”,使耕地面积不断增加
B. 由于大规模的植树造林,使耕地面积迅速减少
C. 近几年来,我国土地并没有变化
D. 由于水土流失,沙漠侵蚀,盲目开发,使耕地迅速减少
读下图,完成4~5题。

4、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A.耕地、林地、草地
B.耕地、草地、林地
C.草地、林地、耕地
D.草地、耕地、林地
5、图示区域中,粮食商品率高于太湖平原,主要原因是()
A.土壤肥沃
B.地形平坦
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多
学习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