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白求恩》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共27页文档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2课《纪念白求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2课《纪念白求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年级七年级学期秋季所属单元及课段第四单元课题纪念白求恩设计人教材解读《纪念白求恩》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为“人生之舟"。
本文是毛泽东对白求恩同志的逝世表示沉痛悼念的纪念性文章,也是一篇议论文,它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共产主义精神。
教学目标通过默读,勾画关键语句,区分记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
通过品析语言,反复朗读,感知白求恩的人物形象。
结合课文与资料助读,感悟白求恩的信仰光辉和伟大人格,传承白求恩精神。
情境设置邀请函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为了学习白求恩同志的高贵品质,树立人生信仰,追求美好而充实的人生。
我校拟在宣传栏设计主题为“学习白求恩”的展板,特邀你们根据对课文《纪念白求恩》的学习,丰富以下三个展板的内容:人物生平展、光辉形象展、精神传承展。
真诚期待你们的参与!____________ 宣恩县第三民族实验中学2023年11月10日教学重、难点重点:继续学习默读,训练圈点勾画,通过关键语句反复朗读,引导学生感知白求恩精神。
难点:课文的背景、文中所反映的白求恩事迹,都离学生生活较远,如何拉近距离,使学生乐于学习,乐于感受,从而真正理解文章的议论是教学的难点。
教法学法教法:任务驱动法讲授法学法:默读法朗读法自主探究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资源PPT、资料助读材料教学时数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任务一:设计人物生平展——制作人物卡片活动任务:默读全文,参考题注,在课文中用横线划出直接描写白求恩的语句,要求旁批:记叙,并根据这些划线句完成人物卡片。
姓名亨利诺尔曼白求恩国籍年龄身份职业工作地点主要经历资料助读一:1939年10月下旬,在涞源县摩天岭战斗中抢救伤员时,他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割破,后来给伤员做手术时感染病毒,仍不顾伤痛又赴前线,终因伤势恶化,转为败血症,医治无效,于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终年49岁。
第13课《纪念白求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13课《纪念白求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体会运用对比阐述观点的好处和侧面描写的作用,提炼文章的主旨。
(重点)2. 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领悟作者运用概括有力的语言增强文章说服力和感染力的方法。
(难点)3.理解白求恩精神的内涵,学习白求恩精神,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重点)二、教学重点1. 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
2. 理解白求恩精神的内涵。
三、教学难点1. 体会运用对比阐述观点的好处和侧面描写的作用。
2.领悟作者运用概括有力的语言增强文章说服力和感染力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重要的文章——《纪念白求恩》。
白求恩是一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他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文章,了解白求恩的事迹,学习他的精神。
(二)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字润之,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
代表作品有:《沁园春·长沙》《清平乐·蒋桂战争》《采桑子·重阳》《忆秦娥·娄山关》《七律·长征》《清平乐·六盘山》《沁园春·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水调歌头·游泳》《卜算子·咏梅》等。
(三)背景介绍诺尔曼·白求恩(1889-1939),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受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参加抗日革命。
1939年10月白求恩在涞源摩天岭前线医院医治伤员时,不幸手指感染中毒,由于他坚持工作,肘关节又发生转移性脓疡。
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
他最后一句话是:“努力吧!向着伟大的路,开辟前面的事业!”(四)文体知识1. 议论文亦称说理文、论说文,就是讲道理、论是非。
《纪念白求恩》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

求精的精神!
1国际主义精神 2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3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白求恩是一个 值得我 们学习的具有国际主 义、毫不利己专门利 人、对技术精益求精 精神的人!
• 作者在文中用了怎样的写 作手法表现白求恩的精神 品质?
白求恩 极端负责任 极端的热忱 精益求精 不少人和一些人 拈轻怕重 漠不关心 见异思迁
•
9、这世上没有所谓的天才,也没有不劳而获的回报,你所看到的每个光鲜人物,其背后都付出了令人震惊的努力。请相信,你的潜力还远远没有爆发出来,不要给自己的人生设限,你自以为的极限,只是别人的起点。写给渴望突破瓶颈、实现快速跨越的你。
•
10、生活中,有人给予帮助,那是幸运,没人给予帮助,那是命运。我们要学会在幸运青睐自己的时候学会感恩,在命运磨练自己的时候学会坚韧。这既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负责。
•
7、“一定要成功”这种内在的推动力是我们生命中最神奇最有趣的东西。一个人要做成大事,绝不能缺少这种力量,因为这种力量能够驱动人不停地提高自己的能力。一个人只有先在心里肯定自己,相信自己,才能成就自己!
•
8、人生的旅途中,最清晰的脚印,往往印在最泥泞的路上,所以,别畏惧暂时的困顿,即使无人鼓掌,也要全情投入,优雅坚持。真正改变命运的,并不是等来的机遇,而是我们的态度。
•
4、如果你不相信努力和时光,那么时光第一个就会辜负你。不要去否定你的过去,也不要用你的过去牵扯你的未来。不是因为有希望才去努力,而是努力了,才能看到希望。
•
5、人生每天都要笑,生活的下一秒发生什么,我们谁也不知道。所以,放下心里的纠结,放下脑中的烦恼,放下生活的不愉快,活在当下。人生喜怒哀乐,百般形态,不如在心里全部淡然处之,轻轻一笑,让心更自在,生命更恒久。积极者相信只有推动自己才能推动世界,只要推动自己就能推动世界。
纪念白求恩 精品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

12纪念白求恩第1课时1.归纳各段内容的要点,整体感知全文。
2.学习白求恩同志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
一、导入新课先请同学们听一首诗朗诵(最好配乐):(多媒体出示诗歌)“秋风吹着细雨,延水奏着哀曲,从遥远的五台山,传来了悲痛的消息。
我们用无边的哀悼,来纪念您!这里——河边的石头,山上的野草,也在为您流泪。
但是,亲爱的白求恩大夫,您静静地安息吧!在您的后面,全世界被压迫的兄弟,已经起来了,我们将追随您的光辉,高举新医学的旗帜,向白求恩开辟的道路,勇往直前!……”这是朱子奇先生写的《白求恩纪念歌》。
诗歌表达了对白求恩逝世的沉痛心情和继承白求恩遗志的决心,催人奋进。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毛泽东同志的《纪念白求恩》,看看白求恩同志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抽查四个人朗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着重检查学生读的通顺度及生字词的准确性。
2.抽一人评价朗读效果,教师范读,纠正读音和感情的处理。
3.学生再一次默读课文,找出各段的重点句,归纳各段要点。
明确:第一自然段的重点句是:“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自然段的重点是:“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4.第一自然段分几层写的?各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明确:第一层(从开头至“不幸以身殉职”):高度概括白求恩同志的主要事迹。
第二层(从“一个外国人”至“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高度概括白求恩的思想和行动,点明本文的中心论点。
第三层(从“列宁主义认为”至结束):引用马列主义观点论述白求恩同志具有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目标导学二:理解内容,探究结构1.文章开头对白求恩同志的介绍包含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明确:他是资本主义国家中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一员;年岁已大,壮心不已;肩负重担,奔赴前线;以身殉职,重于泰山。
(名师整理)语文七年级上册《纪念白求恩》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 但只要有这点精神, 就是一个高尚的人,
一个纯粹的人, 一个有道德的人, 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永白 垂求 不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朽同 !志
• 如何让语言更加有气势, 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比较下列语句,找出文中原句,说说好处。
收不到你的信,我已经习惯了!向上帝保证,我已经习惯了。又有两 个月过去了,仍然没有你的回信。延安的医疗队于11月25日到了这里,却 没有带来信件。我一直盼望着这支医疗队能够带给我一些书籍、杂志和报 纸,以及一封你的信,让我了解一些外界的情况。但是,他们却只带来一 台没有电机和支架,所以将无法工作的x光机。
链接二: “军事指挥部聂将军处”的
信
亲爱的同志: 今天晚上我收到了林大夫带给我的301元钱。这
笔钱中的100元好像是付给我的个人津贴,另外的 102.20元似乎是用来偿还我在药品上的垫支,而剩下 的98.80元似乎是用来支付我在纱布和药棉上的开销。 关于这第一项100元。我在8月12日发给延安军事委员 会的电报中已经表示过拒绝接受并且建议将它用做伤 员们的烟草专款。其它的医生每月只有1元的津贴,而 聂将军本人每月的津贴也只有“可观的”5元,在这种 情况下,让我接收每月100元的津贴是不可思议的。 另外,因为我需要的所有东西都是免费提供给我的, 钱对我没有任何用处。
致同志似的敬礼!
读出1-3段中的核心议论句,以这样的 方式表达:
毛泽东要求我们学习白求恩的
精神。
学习他的国际主义精神 学习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学习他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精读第二段 拈轻怕重 漠不关心 不负责任
第13课《纪念白求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3课《纪念白求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白求恩的事迹,理解白求恩精神的内涵。
2. 掌握文中的生字词,提高朗读水平。
3. 学习本文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理解文中对比论证的作用。
4. 引导学生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白求恩精神的内涵,掌握文中重要的字词和语句。
学习本文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作方法和对比论证的手法。
2.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白求恩精神在当下的现实意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朗读法3. 讨论法4. 问答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3 分钟)1. 展示白求恩的照片,提问学生是否了解这个人。
2. 讲述白求恩的简要事迹,引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二)作者简介及作品背景介绍(7 分钟)1. 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 年12 月26 日1976 年9 月9 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
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2. 作品背景:本文是毛泽东在1939 年12 月21 日为纪念白求恩写的悼念文章。
白求恩于1938 年来到中国参与抗日革命,1939 年因病逝世。
毛泽东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三)朗读指导(15 分钟)1.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语调、停顿和重音。
2. 学生自由朗读,圈画出文中的生字词。
3.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重点强调以下字词的读音:派遣(qiǎn)狭隘(ài)热忱(chén)纯粹(cuì)鄙薄(bǐbó)以身殉职(xùn)4. 指导学生划分句子的停顿,如:“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第13课《纪念白求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3课《纪念白求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掌握疑难字词的读音和含义,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写作背景,初步感知白求恩的形象。
2. 理解议论与记叙的区别,能准确找出文中的议论性语句,熟练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梳理课文结构。
3.理解白求恩精神的可贵,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理解白求恩精神的内涵,学习本文叙议结合、对比的写作手法。
2.难点: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白求恩精神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投影出示:白求恩大夫在前线抢救伤员的图片。
1938年,日军疯狂入侵中国,许多外国人纷纷逃离战火纷飞的中华大地,但却有一个人率领一支医疗队“逆行"前来,他技术精湛,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最后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就是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的文章《纪念白求恩》,感受白求恩这位平凡英雄的伟大精神!二、字词积累1. 投影出示以下词语,学生朗读:派遣(qiǎn) 殉职(xùn) 狭隘(ài) 晋察冀(jì)热忱(chén) 纯粹(cuì) 鄙薄(bǐ) 拈轻怕重(niān)2.教师讲解重点字词的含义,如“狭隘”“热忱"拈轻怕重”等。
三、初读感知1.学生默读课文,对文章圈点勾画,理清文章的思路。
2. 提问:文章主要写了白求恩的哪些事迹明确:文章主要写了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为中国的抗日战争提供医疗援助,不幸以身殉职的事迹。
找出各段的重点句。
明确:第一自然段:“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第二自然段:“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2课《纪念白求恩》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 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
无不为之感动。
七年级语文上册
文本精读 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
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七年级语文上册
方法习得
1 2 3
七年级语文上册
方法习得 本段最突出的论证方法是:
没有一个不佩服, 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 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
无不为之感动。
七年级语文上册
文本精读 所有的人都佩服,所有的人都为他的精
神所感动。
七年级语文上册
文本精读 难道有人不佩服吗?难道有人不为他的
精神所感动吗?
七年级语文上册
文本精读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
七年级语文上册
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必做) 2.课外阅读朱德、宋庆龄、聂荣臻等人 所写的有关白求恩的文章(选做)
七年级语文上册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不远万里来华—— 以身殉职 国际
主义
精神 不远万里来华——自己的事业 共
纪 念
毫不利己
对工作——极端负责任
七年级语文上册
文本精读
精读第二段,体会毛泽东的感 情。
七年级语文上册
文本精读
拈轻怕重 漠不关心 不负责任
冷冷清清 麻木不仁 喜欢自吹
七年级语文上册
文本精读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
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 民的极端的热忱。
七年级语文上册
文本精读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