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练习题及答案
史记故事练习题 及答案

史记故事练习题及答案史记,中国历史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所著,记录了从上古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作为一部重要的史书,史记不仅展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也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为了更好地学习史记,下面为你准备了一些故事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司马迁是史记的作者,他的身份是?a) 历史学家b) 总督c) 宰相d) 将军答案:a) 历史学家2. 史记按照_______进行组织和编排。
a) 年代b) 主题c) 人物d) 地理位置答案:b) 主题3. 史记中以记载_______为主。
a) 历史事件b) 文化传统c) 儒家思想d) 艺术作品答案:a) 历史事件4. 司马迁编写史记的目的是?a) 记录历史真相b) 赞美君主c) 启发读者思考d) 教育后人答案:d) 教育后人二、问答题1. 简述史记的意义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史记作为中国历史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史记以其丰富的内容和精湛的叙事艺术,成为我们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窗口。
其记载的历史事件、人物事迹都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其次,史记对后来的史学著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古代、现代的历史学家和文化学者都受到史记的启发,继承了史记的叙事风格和学术方法。
另外,史记中所蕴含的儒家思想也对后世的政治、道德和教育产生了影响。
2. 史记中的“论语”是谁的言论?史记中的“论语”是孔子的言论。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他的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史记记载了孔子的一些重要言论,这些言论被称为“论语”。
其中包括了孔子的教育观、政治观、道德观等诸多方面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写“对”,错误的请写“错”。
1. 司马迁是史记的作者,他在书中还记载了自己的亲身经历。
答案:对2. 史记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编排,先写上古时代的历史,再写后来的历史。
史记故事练习题及答案

史记故事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史记》的作者是谁?A. 司马迁B. 司马光C. 司马昭D. 司马炎答案:A2. 《史记》记载的起始时间是?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答案:A3. 以下哪个人物不是《史记》中记载的?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项羽答案:C4. 《史记》中“世家”指的是什么?A. 皇帝的家谱B. 贵族的家谱C. 士人的家谱D. 百姓的家谱答案:B5. 《史记》中“列传”主要记载的是?A. 皇帝的事迹B. 贵族的事迹C. 士人的事迹D. 百姓的事迹答案:C二、填空题6.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_________体史书。
答案:纪传7. 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历史分为本纪、表、志、世家和列传五部分,其中“本纪”主要记载的是_________。
答案:皇帝8. 《史记》中记载的“春秋五霸”包括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和_________。
答案:楚庄王9. 《史记》中“项羽本纪”记载了项羽的生平事迹,其中“_________”是项羽的标志性事件。
答案:破釜沉舟10. 《史记》中的“_________”是司马迁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总结。
答案:太史公曰三、简答题11. 请简述《史记》中“鸿门宴”的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
答案:鸿门宴是秦朝末年,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的关键时刻,项羽在鸿门设宴邀请刘邦,企图解决双方的矛盾。
主要人物包括刘邦、项羽、范增和张良等。
12. 《史记》中“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中,荆轲为何要刺杀秦王?答案:荆轲刺秦王是因为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对燕国的威胁日益增大,燕太子丹为了挽救燕国,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以阻止秦国的扩张。
四、论述题13. 论述《史记》在中国史学上的地位和影响。
答案:《史记》是中国史学的开山之作,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对后世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记录了从远古到西汉初年的历史,而且以其生动的叙述、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文笔,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小学生史记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生史记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史记》的作者是谁?A. 司马光B. 司马迁C. 司马炎D. 司马相如答案:B2.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什么类型的史书?A. 编年体B. 纪传体C. 纪事本末体D. 断代史答案:B3. 《史记》一共记载了多少位历史人物?A. 300位B. 500位C. 800位D. 1000位答案:C4. 《史记》中“本纪”部分主要记载的是什么?A. 皇帝的事迹B. 皇后的事迹C. 诸侯的事迹D. 将领的事迹答案:A5. 《史记》中“世家”部分主要记载的是什么?A. 皇帝的家族B. 皇后的家族C. 诸侯的家族D. 将领的家族答案:C6. 《史记》中“列传”部分主要记载的是什么?A. 皇帝的事迹B. 皇后的事迹C. 诸侯的事迹D. 各种人物的事迹答案:D7. 《史记》中“书”部分主要记载的是什么?A. 法律B. 地理C. 经济D. 文化答案:B8. 《史记》中“表”部分主要记载的是什么?A. 皇帝的年表B. 皇后的年表C. 诸侯的年表D. 各种人物的年表答案:A9. 《史记》中“志”部分主要记载的是什么?A. 皇帝的志向B. 皇后的志向C. 诸侯的志向D. 各种制度答案:D10. 《史记》中“论”部分主要记载的是什么?A. 皇帝的言论B. 皇后的言论C. 诸侯的言论D. 作者的评论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史记》的作者是_________,他是中国西汉时期的著名史学家。
答案:司马迁2. 《史记》的“本纪”部分记载了从_________到汉武帝的事迹。
答案:黄帝3. 《史记》的“世家”部分记载了各个诸侯国的_________。
答案:兴衰4. 《史记》的“列传”部分记载了各个时期的重要人物,如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孔子、秦始皇5. 《史记》的“书”部分记载了中国古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史记的练习题及答案

史记的练习题及答案史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史书,由司马迁创作而成。
作为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性质独特,内容丰富。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史记被视为经典之作,被广泛阅读与研究。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史记的练习题及相应的答案。
问题1:史记主要记载了哪几个历史时期的历史?答案:史记主要记载了夏、商、周等中国古代历史时期。
问题2:史记的作者是谁?答案: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
问题3:史记被划分为多少个卷?答案:史记共分为130卷。
问题4:史记包括了哪些内容?答案:史记包括了列传、表、书、志等内容。
其中,列传以人物传记为主,表主要是编年纪事,书则是针对不同国家的叙述,志则主要是针对各种专题的详细记载。
问题5:史记的价值在于什么?答案:史记作为中国历史的百科全书,对于我们认识古代历史、了解古人文化、探索社会演变具有重要价值。
其记载了许多古代的重大事件、英杰事迹、社会习俗等,为后人提供了独特的研究资料。
问题6:史记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地位如何?答案:史记被誉为“帝王之书”,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具有重要地位。
它对于塑造中国古代历史观念、继承文化传统、形成国家意识等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问题7:史记的语言风格如何?答案:史记的语言风格上承继了先秦时期的骈文风格,采用了较多的对仗、对偶等修辞手法,使文笔富有韵律感。
问题8:史记的影响力如何?答案:史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无论是对后来史学著作的影响,还是对古代文化与文学的塑造,史记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它成为了中国历史学的奠基之作,也影响了后来中国史书的写作风格。
通过上面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史记的重要性、作者、内容和价值。
然而,要真正理解并领略到其中蕴含的深度和广度,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读和思考。
史记是一部浩瀚而丰富多彩的史书,只有通过持续的学习和思考,我们才能更好地领悟其中的价值和智慧。
史记小学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史记小学阅读测试题及答案第一篇:中国古代的传世之书《史记》是很多人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读物。
为了加深对《史记》的理解和认识,下面提供一些小学阅读测试题及其答案。
让我们一起来挑战一下吧!测试题一:《史记》的作者是谁?A. 司马迁B. 李斯C. 孙子D. 孔子答案:A. 司马迁测试题二:《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分为多少篇?A. 100篇B. 200篇C. 130篇D. 300篇答案:C. 130篇测试题三:《史记》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人物传记、政治制度、地理记载B. 诗词、哲学思想、法律制度C. 科学发展、天文地理、医学D. 宗教信仰、艺术创作、战争记录答案:A. 人物传记、政治制度、地理记载测试题四:《史记》中最长的一篇是哪一篇?A. 《太甲周书》B. 《司马迁列传》C. 《陈涉世家》D. 《孔子世家》答案:D. 《孔子世家》测试题五:以下哪位历史人物的传记不在《史记》中?A. 黄帝B. 嬴政(秦始皇)C. 项羽D. 刘邦答案:A. 黄帝测试题六:《史记》作为中国文学的宝库,给后世的影响很大。
请列举三个《史记》对后世的影响。
提示:可以从历史研究、文学创作、教育教学等方面回答。
答案示例:- 历史研究:《史记》成为后世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帮助人们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迁。
- 文学创作:《史记》中充满了生动的历史故事和丰富的人物形象,为后世作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 教育教学:《史记》中的人物传记可以作为启蒙教育的教材,帮助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认同。
测试题七:请简要介绍一下《史记》对于中华文化的重要性。
答案示例:《史记》是中国古代史书中的瑰宝,它记录了中国自黄帝时期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文学艺术价值。
《史记》塑造了众多历史人物的形象,反映了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的变迁,对于后世的历史研究和文化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同时,它也是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
史记练习题及答案

史记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史记》的作者是谁?A. 司马光B. 司马迁C. 司马青衫D. 司马相如2. 《史记》记载的历史时间跨度是?A. 从黄帝到汉武帝B. 从夏朝到秦朝C. 从周朝到汉朝D. 从商朝到汉朝3. 《史记》中“世家”主要记述的是?A. 皇帝的生平B. 诸侯的生平C. 士大夫的生平D. 普通百姓的生平4.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的传记在《史记》中没有记载?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孔子D. 诸葛亮5. 《史记》中“列传”主要记述的是?A. 皇帝的生平B. 诸侯的生平C. 各类人物的生平D. 士大夫的生平二、填空题6.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_________体史书。
7. 《史记》的“本纪”部分主要记述的是_________的生平。
8. 《史记》的“表”部分,是司马迁用来_________的一种方式。
9. 司马迁在《史记》中采用了_________的写作手法。
10. 《史记》中的“书”部分,主要记述了_________。
三、简答题11. 简述《史记》的体例结构。
12. 请列举《史记》中记载的几位重要历史人物,并简述其主要事迹。
13. 司马迁在《史记》中是如何体现其“实录”精神的?14. 论述《史记》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四、论述题15. 论述《史记》中对“英雄”与“奸雄”人物的描写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1. B2. A3. B4. D5. C6. 纪传7. 皇帝8. 表达历史事件的逻辑关系9. 互见法10. 各种典章制度11. 《史记》的体例结构主要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
本纪记载帝王事迹,表记录历史大事年表,书记载各种制度,世家记载诸侯事迹,列传记载各类人物的生平。
12. 例如:秦始皇统一六国,创立中央集权制度;刘邦建立汉朝,实行郡县制;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最终败于刘邦。
13. 司马迁在《史记》中力求客观真实,不避讳对帝王的批评,也不夸大其功绩,力求做到史实与评价的平衡。
史记故事练习题及答案

史记故事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史记》的作者是谁?A. 司马迁B. 司马光C. 司马昭D. 司马炎答案:A2. 《史记》记载了哪个时期的历史?A. 先秦时期B. 秦汉时期C. 三国时期D. 唐朝时期答案:B3. 下列哪个不是《史记》中的列传?A. 屈原列传B. 李斯列传C. 卫青列传D. 王莽列传答案:D4. 《史记》中“世家”指的是什么?A. 皇帝的家世B. 诸侯的家世C. 名人的家世D. 士人的家世答案:B5. 《史记》中“本纪”主要记载的是:A. 皇帝的生平B. 诸侯的生平C. 名人的生平D. 士人的生平答案:A二、填空题6.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西汉时期的______所著。
答案:司马迁7. 《史记》共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五部分,其中“表”是用来______的。
答案:记载年表8. 在《史记》中,司马迁对______的生平事迹进行了详细的记载。
答案:项羽9. 《史记》中的“书”部分主要记载了______、“礼”、“乐”等内容。
答案:“律”10. 《史记》的“列传”部分记载了从先秦到西汉初年的各类人物,其中包括了______等人物的传记。
答案:屈原三、简答题11. 请简述《史记》中“世家”和“列传”的区别。
答案:《史记》中的“世家”主要记载的是诸侯的家世,而“列传”则记载了从先秦到西汉初年的各类人物的生平事迹,包括名臣、名将、名士等。
12. 根据《史记》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他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统治?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统一度量衡、推行郡县制、焚书坑儒、修筑长城等措施来巩固统治。
四、论述题13. 论述《史记》在中国史学上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史记》是中国史学的开山之作,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
它不仅记载了丰富的历史资料,而且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影响了后世。
《史记》的史学方法和史学观念对后来的史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考试题及答案小学

史记考试题及答案小学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史记》的作者是谁?A. 司马光B. 司马迁C. 司马相如D. 司马昭答案:B2. 《史记》中记载了哪个朝代的历史?A. 周朝B. 商朝C. 秦朝D. 汉朝答案:C3. 《史记》中“世家”部分主要记载了哪些人物?A. 皇帝B. 诸侯C. 将领D. 文人答案:B4. 《史记》中“列传”部分主要记载了哪些人物?A. 皇帝B. 诸侯C. 将领D. 文人答案:D5. 《史记》中“本纪”部分主要记载了哪些人物?A. 皇帝B. 诸侯C. 将领D. 文人答案:A6. 《史记》中“书”部分主要记载了什么内容?A. 地理B. 经济C. 政治D. 文化答案:A7. 《史记》中“表”部分主要记载了什么内容?A. 地理B. 经济C. 政治D. 文化答案:C8. 《史记》中“世家”和“列传”的区别是什么?A. 记载的人物地位不同B. 记载的人物数量不同C. 记载的人物性别不同D. 记载的人物年龄不同答案:A9. 《史记》中“表”和“书”的区别是什么?A. 记载的内容不同B. 记载的时间不同C. 记载的地点不同D. 记载的人物不同答案:A10. 《史记》被誉为什么?A. 史家之绝唱B. 无韵之离骚C. 诗史D.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_________体通史。
答案:纪传2.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是_________朝人。
答案:西汉3. 《史记》全书共有_________篇。
答案:一百三十4. 《史记》中“本纪”记载的是_________的历史。
答案:帝王5. 《史记》中“世家”记载的是_________的历史。
答案:诸侯6. 《史记》中“列传”记载的是_________的历史。
答案:名人7. 《史记》中“书”记载的是_________的历史。
答案:制度8. 《史记》中“表”记载的是_________的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记练习题及答案
一、(每小题3分,24分)
1.下列句子全都有通假字一组是()
A.召有司案图
计划始行,卒受大戮
公子与侯生决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B.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国人哀之,故见龟策
公子闻之,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
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
C.侯生果北乡自刭
三年不蜚又不鸣
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
居无何,而朔妇免身,生男
D.公子引侯生坐上坐
我身自请之而不肯,女焉能行之
骓不逝兮可奈何
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诸侯皆喧哗,疾晁错
韩厥许诺,称疾不出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魏王豹谒,归视亲疾
B.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公子闻之,往请
请数公子行日
我身自请之而不肯
C.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于是拜错为太子家令,以其辩得幸太子
朔之妇有遗腹,若幸而男
D.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
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丞相奏事,因言错擅凿庙垣为门
轲既取图奏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3.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璧有瑕,请指示王
世人皆以赢为小人,以公子为长者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彼以我能成事,故先我死
B.臣所以去亲戚而侍君者
执法在傍,御史在后
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
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
C.口不忍献五城,以公子退让也
所击者服,未尝败北
晁错,颍川人也。
”——蔺相如
C.“定三秦,遂分兵以北,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而有之”——张良
D.“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遂亡其国,自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
”——项羽
8.对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二十四史”是指清代乾隆年间编定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被称为“正史”。
我想,说到这里,我已经约略勾画了司马迁最艰深的感人之处。
20.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题目“历史的母本”的理解。
(4分)
21.作者在文中说,司马迁是以文人的身份推进着文化史。
你怎么看?请结合本文和《史记》谈谈你的看法。
(4分)
六、(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诗人说:满树的花朵,只源于一粒小小的种子。
哲人说:在创造人时,上帝很公平地在每个人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
农民说:有了种子,也不一定能丰收。
......
请就以上材料,围绕“种子”,展开联想,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
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24分)
1.C(A.“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B.“公子闻之,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 D.“骓不逝兮可奈何”无通假字)2.B(请求/探望/请允许我/告诉A.痛恨/疾病/嫉妒/疾病C.宠幸/侥幸/宠幸/幸运D.进献/弹奏/向君主进言或上书/进献) 3.D(A中“成事”,B中的“沉湎”,C中的“败北”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4.C (A.使动用法/名词做状语/名词活用作动词/使动用法 B.名词活用作动词/使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活用作动词 C.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名词活用作动词/名词做状语 D.为动用法/名词作状语/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5.A(来,目的连词/因为,连词/按照,介词/用,介词.B.你,代词/如,动词/你,代词/如果,假设连词C.才,副词/是,判断副词/只,副词/才,副词D.对,介词/替,介词/认为,动词/替,介词6.B(宾语前置兼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A介词宾语前置/状
语后置/被动句(不需调整)/定语后置 C.状语后置/状语后置/省略句(不需调整)/宾语前置 D.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省略句(不需调整)/定语后置7.C(韩信)8.D(A.前四史为《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B.“刎颈之交”是生死之交 C.古代车制以左为尊)
二、(12分)
9.B(起用)10.C(都是转折连词。
A.才,副词/竟然,副词 B.把,介词/因为,连词 D.给,动词/跟,介词) 11.D 12.B(坚持说自己有病,闭门不出)
三、(24分)
13.(1)我们之所以离开父母兄弟而来侍奉您,不过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
“所以”“去”“亲戚”,每错一个扣1分。
共3分。
(2)这正是上天亡楚之时。
不如趁此机会把它消灭。
如果现在放走项羽而不打他,这就是所谓的“养虎给自己留下祸患”。
“罢”“因”“释”,每错一个扣1分。
共5分。
(3)善于作战的人能够根据形势的发展向有利的方向引导,兵法上说:行军百里与敌争利会使上将军挫败,行军五十里而与敌争利只有一半的军队能赶到。
“因”“趣”“蹶”,每错一个扣1分。
共6分。
14.(1)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死亦为鬼雄(2)力拔山兮气盖
世风萧萧兮易水寒(3)一鸣惊人陷之死地而后生(4)或重于泰山下自成蹊(5)卷土重来未可知无韵之离骚(6)不令而行忠言逆耳利于行
四、(12分)
15.评分要点:①内容与《赵氏孤儿》相符;②有鼓动性;
③字数每超过2个扣1分;④语句不通酌扣。
参考示例:①一个小人物的牺牲成就一段历史传奇。
②他不为复仇而生,却必须接受复仇的命运。
16.参考示例:从英雄气概来看,项羽虽然勇武盖世却目光短浅;从儿女情怀来看,项羽虽然重情重义却英雄气短。
17.参考示例:正方:信陵君窃符救赵是约纵离横败暴秦。
赵存,使魏不孤立而有屏障。
救赵的成功,消除了魏王尊秦为帝的幻想,减少了魏对秦的畏俱,提高了魏在东方各国的威信。
反方:信陵君窃虎符杀晋鄙,只为怜姊救赵求虚名,而置魏国安危于不顾:他已经走了,留给魏王一个烂摊子,还杀了魏王大将,这无疑是将一个人的大动脉剪断后又往心脏上戳了一刀。
五、(18分)
18.①以史立身(1分)②以人为本(1分)③身残志坚(或“忍辱负重”,意思对即可,2分) 19.(1)作者用这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是点睛之笔;(1分)“感
动”一词,奠定本文的感情基调;(1分)同时,在文章开头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分)(2)照应文章开头,回答了司马迁“让我感动”的原因。
(1分)采用反复手法,强调自己对司马迁的成就的高度评价;(1分)“一一”“全部”“真的”,层层深入地表达了作者对司马迁取得如此成就的惊奇和赞叹之情。
(1分) 20.“历史的母本”是作者对《史记》及其对后世影响的高度评价,(2分)“母本”是指《史记》的体例成为后人自觉效仿的通例,(1分)《史记》中的人物,早已成为中国文化的“原型”,也就是一种精神模式和行为模式。
(1分) 21.答案略。
学生回答能够自圆其说即可给分。
(4分)
六、(60分)
22.建议采用综合分等打分法评分,45分为起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