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技术计算题课件
施工技术课件-123页

施工测量案例 1背景:如图,施工项目部测量员采用闭合水准线路在建筑物附近建立了施工高程控制网。
A、B 两点为施工高程控制网的高程控制点,其中 A 点高程为 H A=81.345m;B 点高程为 H B=81.475m。
测得一楼楼地面高程为81.420m。
问题:二楼楼地面的高程为多少?分析与答案:81.420+3=84.420案例 2背景:如图,施工项目部测量员采用附合水准线路在建筑物附近建立了施工高程控制网。
A、B 两点为施工高程控制网的高程控制点,其中 A 点高程为 H A=81.345m;B 点高程为 H B=81.475m。
利用 A 点高程控制点,测量员使用 DS3 型水准仪和水准尺测得一楼楼地面高程为 81.420m。
问题:1.DS3 型水准仪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2.DS3 型水准仪作用是什么?分析与答案:1.DS3 型水准仪主要由下列部分组成:水准仪主要由望远镜、水准器和基座三个部分组成,使用时通常架设在脚架上进行测量。
我国的水准仪系列分为 DS05、DS1、DS3 等几个等级。
D 是大地测量仪器的代号,S 是水准仪的代号,数字表示仪器的精度。
DS3 型水准仪称为普通水准仪,用于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和一般工程水准测量。
水准测量的主要配套工具有水准尺、尺垫等。
常用的水准尺主要有塔尺和双面水准尺两种。
2.水准仪是进行水准测量的主要仪器,主要功能是测量两点间的高差,它不能直接测量待定点的高程,但可由控制点的已知高程来推算测点的高程。
另外,利用视距测量原理,它还可以测量两点间的大致水平距离。
方程式:H A+a=H B+b案例 3背景:如图,施工项目部测量员正在进行水准测量。
A 点为已知高程水准点,H A=81.345m。
B 点位于 A 点附近为待测点。
测量员架水准仪于 A、B 之间,立标尺杆于 A 点,测得后视读数为 1.235m;再立标尺杆于 B 点,测得前视读数为 1.105m。
问题:求 B 点高程分析与答案:H A+a=H B+bH B=H A+a–b=81.345+1.235-1.105=81.475m案例 4背景:施工项目部项目经理要求在开工前建立施工高程控制网。
土木工程施工习题PPT课件

5) 计算零点,标出零线
方格网法计算土方量示例
方格网法计算土方量示例
• 6) 计算土方量 • ①四棱柱法 • A、全挖全填方格
方格网法计算土方量示例
• B、方格四个角点中,部分是挖方,部分是填方时(图1—25),其 挖方或填方体积分别为:
方格网法计算土方量示例
• C、方格三个角点为挖方,另一个角点为填方时(图1—25)
2-1
11
12
42.50
2-2
13
43.00
2-3 2-4
14
15
44.50
43.50 44.00
方格网法计算土方量示例
解: 1) 计算角点地面标高 用插入法求出等高线 44.0~44.5 间角点4的地面标高H4,
方格网法计算土方量示例
通常采用图解法来求得各角点的自然地面标高。如图1-24所示 用一张透明纸,上面画出六根等距离的平行线(线条尽量画细些, 以免影响读数的准确),把该透明纸放到标有方格网的地形图上,将 六根平行线的最外两根分别对准点A与点B,这时六根等距离的平行 线将 A 、B之间的0.5m的高差分成五等分,于是便可直接读得角点4 的地面标高 H4=44.34。其余各角点的标高均可类此求出。
图1—24
方格网法计算土方量示例
2) 计算场地设计标高H0
方格网法计算土方量示例
• 3)场地设计标高的调整 • 以场地中心点8为H0,其余各角点设计标高为:
H12 H0 20 0.003 20 0.002 43.71 0.06 0.04 43.61m
方格网法计算土方量示例
方格网法计算土方量示例
中间直段长=6000 -10×2 -890×2 -400×2 =3400mm
施工技术计算题

吊装机械的选择1、柱采用斜吊法吊装。
最长最重的柱子Z2,重6.4t,长13.10m要求起重量 Q=Q1+Q2=6.4+0.3=6.7t要求起重高度H=h1+h2+h3+h4=0+0.3+8.86+3=12.16m现初选用W1-100型履带式起重机,起重机臂长23m,当Q=7t>6.7t时相应的起重半径R=7m,起重高度H=19m>12.16m,满足吊装柱子的要求。
由此选用W1-100型履带式起重机,起重机臂长23m。
2、屋架采用两点绑扎吊装。
屋架采用两点绑扎安装,安装所要求的起重量和起重高度不统一,屋架分为低跨犀架和高跨屋架,在此以高跨屋架的计算为准。
要求起重量Q=Q1+Q2=4.46+0.3=4.76t要求起重高度H=h1+h2+h3+h4=11.34+0.3+2.6+3=17.24m现初选用W1-100型履带式起重机,起重机臂长为23m,查表得当起重量Q=5t 时,起重半径R=9 m,其中高度H=19m>17.24m,故满足吊装屋架的要求。
由此可按柱的选择方案选用W1-100型履带式起重机.3、屋面板要求起重量Q=Q1+Q2=1.35+0.2=1.55t要求起重高度H=h1+h2+h3+h4=11.34+0.3+0.24+2.5=14.38m吊装高跨跨中屋面板时,采用W1-100型履带式起重机,h=11.34-1.7=9.64m最小起重臂长度时的起重臂仰角arc arc54α=︒所需最小起重臂长度L min=h/sina+(a+g)/cosa=9.64/sin54+4/co54=18.7m选用W1-100履带式起重机,起重臂长23m,仰角54°,吊装屋面板时的起重半径R=F+Lcosa=1.3+18.7*cos54=12.3m查W1-100履带式起重机的性能曲线,当L=23m,R=12.5m时,Q=3t>1.55t,H=17m>14.38m,满足吊装高跨度跨中屋面板的要求。
(完整版)建筑施工技术计算题汇总

计算题建筑施工技术作业11、采用轻型井点系统进行降水施工,自然地面标高+45.00m,地下水位标高+43.20m,基坑底面标高+40.70m,实测地基土的渗透系数15m/d,含水层厚度10m,井点管埋深5.8m。
井点管围成的面积1226m2,滤管长度1m,计算轻型井点系统的涌水量。
解:①轻型井点系统布置根据本工程条件,轻型井点系统选用单层环形布置。
井点管长度6M,直径50MM,滤管长度1.0M,井点管露出地面0.2M,基坑中心要求的降水深度S为:S = 43.2-40.7+0.5=3.0M井点管所需埋置深度H = 5.8M②基坑涌水量计算由于含水层的厚度为10m,按无压非完整井计算,抽水影响深度按表计算:S /——原地下水位线到井点底部的距离S /=5.8-(45.0-43.2)=4.0MH0=1.85×(S/ + L ) = 1.85 ×( 4.0 + 1.0) = 9.25M<=10.0M取H0=9.25M2、某基坑底面尺寸50×20m,基坑底面标高-4.3m,自然地面标高±0.00m,基坑边坡坡度1:0.5,实测地下水位标高-1.3m,地基土的渗透系数10m/d,含水层厚6.0m,按无压完整井计算基坑涌水量。
解:①轻型井点系统布置根据本工程条件,轻型井点系统选用单层环形布置。
总管直径选用127MM,布置于天然地面上(如图所示),基坑上口尺寸为:长:50 + (4.3 - 0.00) ×0.5 × 2 = 54.3M宽:20+ (4.3 - 0.00) ×0.5 × 2 = 24.3M井点管距离基坑壁为1.0M,则总管长度为:2 × [ 54.3 + 2 ×1.0] + (24.3 + 2×1.0 )] =165.2M井点管长度选用6M,直径50MM的钢管,滤管长度1.0M,井点管露出地面0.2M,基坑中心要求的降水深度S为:S = 4.3-1.3+0.5=3.5M 井点管所需埋置深度H = H 1+ h + I L = 4.3+0.5+1/10 ×26.3/2=6.115M<6.0-0.2=5.8M不满足要求。
建筑施工技术:土方量的计算

()22012202221201m 34.238.411.978.1465.2F F 4F 6H V m 11.98.478.1441F m 8.44.22b a F m 78.145.233.04.25.233.022mh 2b mh 2a F 33.05.2h 4.2b 2a F F 4F 6H V )()()(代入基本公式)(中截面面积:)(下截面面积:)()()())((上截面面积:;高跨比为;;);(解:基本公式:挖挖=++=++=∴=+==⨯=⨯==⨯+⨯⨯⨯+=++====++=施工技术作业姓名:赵强 学号:1200002163一、JGGC010*******题目图片: 按下图计算基坑的挖方量、二、JGGC010*******题目图片:某建筑外墙采用毛石基础,其断面尺寸如下图所示,地基为粘土,已知土的可松性系数 k= 1.3, k'=1.05 。
试计算每100 m 长基槽的挖方量;若留下回填土后,余土要求全部运走,计算预留填土量及弃土量。
)()—()—(弃土量:)(——预留填方量:)()(基础所占体积:)()(高下底)(上底长基槽挖方量解:留挖弃基挖留基基挖3S 3S 33m 95.1603.119.284408K V V V m 19.28405.16.109408K V V V m 6.10910037.09.067.05.007.14.0L A V m 40810028.167.186.2L 2AL V m 100=⨯=⨯==='==⨯⨯+⨯+⨯===⨯⨯+=⨯+==三:JGGC010*******题目图片:某建筑场地地形图和方格网(边长a=20.0 m)布置如图所示。
土壤为二类土,场地地面泄水坡度ix=0.3%,iy=0.2% 。
试确定场地设计标高(不考虑土的可松性影响,余土加宽边坡),计算各方格挖、填土方工程量。
()()()()()()m 47.9Z 4Z 2Z n41H m72.150m 41.916.986.943.94Z 4151.96m m 14.991.886.980.827.1011.914.1075.92Z 2m33.38m 52.965.871.1045.9Z 14210421=++==+++⨯==+++++++⨯==+++=∑∑∑∑∑∑所以:知):由标高计算公式可解(3)3。
施工技术简答题计算题

• 解答:(1)非承重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 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 坏时方可拆除。 (2)承重模板应使结构同条件养护 的试块达到拆模时所规定的混凝土强度方 可拆除。 (3)拆模顺序:先支的后拆,后支 的先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
• 6.简述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的施工工 艺。
• 解答:确定桩位(或定位放线)→埋设护 筒→桩机就位→钻孔(泥浆护壁或泥浆循 环排渣)→成孔检测→清孔→下放钢筋笼 →二次清孔→灌注混凝土。
与
都指的是填方量,只是土的状态不一样
基坑、基槽土方量的计算
基坑:长宽比小于或等于3的矩形土体。 相对 应的是基槽。 土方量可按拟柱体积的公式算:
a)基坑土方量计算;
b)基槽、土方量计算
式中 V——土方工程量,H,F1,F2如下图所示。 F1、F2分别为基坑的上下底面积, F0为中截面面积
基坑、基槽土方量的计算
式中:m 湿 ——含水状态土的质量,kg; m干——烘干后土的质量,kg; mW ——土中水的质量,kg; mS—固体颗粒的质量,kg。
土的含水量随气候条件、雨雪和地下水的影响而变化。
对土方边坡的稳定性及填方密实程度有直接的影响。
【 例 4.2】 已 知 C20 混 凝 土 的 试 验 室 配 合 比 为 :
HRB400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
③ 钢筋作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
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
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要
求: ① 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应满足上述要求外,尚应不
小于受力钢筋直径。
② 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 不应小于90°; 对于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应为135°。 ③ 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 径的5倍;对于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 径的10倍。
施工技术计算题汇总

1、已知某基槽需挖土方500m3,基础体积为150 m3,土的最初可松性为1.3,最终可松性为1.1,计算预留回填量和弃土量
2、某土方工程的挖方量为31000m ,已知该土
的
05.1,25.1='=s s K K ,实际需运走的土方量是多少?
3、有200m 3的填方量而从挖方区取土填筑,已知土的最初可松性系为1.2,最终可松性
系数为1.1,试计算:
(1)填土的挖方量 (2)如果运输工具的斗容量为2m 3,需运多少车?
4、某基坑底长80m ,宽60m ,深8m ,四边放坡,边坡坡度1:0.5,试计算挖土土方工程量。
如地下室的外围尺寸为78m ×58m ,土的最终可松性系数为's
K =1.03,试求出地下室部分回填土量及回填所需的天然土。
5、某工程基坑坑底尺寸20m×30m,基坑深4.2m,边坡均按1:0.3放坡;基础和地下室完工后周围回填土。
已知回填用土185m3,实测得土的最终可松性系数Ksˊ=1.03,场内多余土用6 m3自卸车外运488车次(基坑开挖前场地已平整)。
试计算:①该土的最初可松性系数;②基础在基坑内的体积。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计算例题

' Ks
V3 V1
6816 6617.5m 3 得: V1 ' 1.03 Ks
V3
3、解:各段长度为125;375;778;5100; 778;375;125 钢筋下料长度为 125+375+778+5100+778+375+125=7656mm 7656-4×0.5×25-2×2×25+2×6.25×25 =7656-50-100+312.5=7818.5=7819mm
V
() 2 3
• 将计算出的各方格土方工程量按挖、填方 分别相加,得场地土方工程量总计: • 挖方:503.92m2 • 填方:504.26m2 • 挖方、填方基本平衡。
1、 某工程混凝土实验室配合比1:2.3:4.27, 水灰比W/C=0.6,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 300kg,现场砂石含水率分别为3%、1%,求施 工配合比。如采用250公升混凝土搅拌机,求 每拌一次混凝土材料的用量。
2、某基坑底长80m,宽60m,深8m,四 边放坡,边坡坡度1:0.5,试计算挖土 土方工程量。如地下室的外围尺寸为 78m×58m,土的最终可松性系数为1.03, 试求出地下室部分回填土量。
202 0.29 0.03 0.56 0.26 29 3 56 26 114(m3 ) V21 4
V31 56 26 67 47 196(m3 )
V32 26 7 47 30 110(m3 )
V13 5810916 69 252(m3 )
V
() 22
2 (2 3 26 2 7 16) 6.25( ) 0.25(m3 ) 3 (7 16)(7 3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1/3(S1+√S1S2+S2)hV=1/3(3.96+√3.96×17.6+17.6)2.2=21.93m3
(1)总挖方(原土): 21.93×18=394.74m3
(2)预留填方量(按原土计算):(包含垫层厚度,忽略垫层放坡)
[394.74-(1.544+2.2×1.8×0.1)×18]/1.05=349.48 m3
学习交流PPT
9
故:
Q=1.366×15×(2×9.8-4.1)×4.1/ (lg96.7-lg19.3)
=1302/1.9=685.3(m3/d)
q=65dlп3√K
其中:
滤管直径d=38mm
滤管长l=1.2m K=15m/d
学习交流PPT
3
土的工程性质应用题:
1、某仓库外墙采用毛石基础,其断面尺寸如下图所示,地基为粘 土,已知土的可松性系数Ks=1.3,最终可松性系数Ks′=1.05。试 计算每100 m长基槽的挖方量;若留下回填土后,余土要求全部 运走,计算预留填土量及弃土量。
基槽断学面习交示流PP意T 图
4
【解】基槽开挖截面积按梯形计算,即: A=[(2.86+1.67)×1.8)]/2=4.08m2 每100 m长基槽的挖方量(体积): V挖=A挖 = AL =4.08×100 = 408m3 基础所占的体积:
学习交流PPT
1
.
应用案例:某建筑物外墙为条形毛石基础,基础平均截 面积为3.0m2,基坑深2m,底宽2.5m。地基为亚粘土, 计算100m长的基槽土方量、填土量和弃土量(不考虑 放坡和支撑,Ks=1.3,Ks’=1.05)。
解:挖土量=2m×2.5m×100m=500m3
基础体积=3.0m×100m=300m3
填方量=(500m3-300m3)/1.05=190m3
弃土量= (500m3-190m3)×1.3=403m3
学习交流PPT
2
书本P42 第1题 解: (1)b/h=0.5 故:b=0.5×8=4m 上底A1=(82+4×2)×(64+4×2)=6480m2 下底A2=82×64=5248m2 中底A0=68×86=5848m2 由: V=H/6(A1+4A0+A2)=8/6× (6480+4×5848+5248)=46826.7m3 故:挖土方量是46826.7 m3 (2)回填土方量=(46826.7-24600)/1.05=21168.3 m3 (3) 外运土方量=(46826.7-21168.3)×1.14=29250.6 m3 (4)用车数=29250.6 m3/3 m3=9750.3(车) 故:需运9751车。
= 20.94m3
V垫层 =2.2×1.8×0.1=0.40 m3
(1)总挖方=(20.94+0.4)×18=384.12 m3
(2)预留填方:
[384.12-(1.544+0.40)×18]/1.05=332.50 m3
(3)弃土量(按松散体积计算):
学习交流PPT
8
P42第2题
解:
(1)轻型井点的总管长及高程布置:
基坑上口尺寸:(22+2.4×2)×(34+2.4×2)=26.8m×38.8m
设总管沿上坑口外1m处环绕铺设
故:总管长Lz=[(26.8+2)+(38.8+2)]×2=(28.8+40.8)×2=139.2m
井点管所需要的埋设深度:
已知:总管环形布置 I=1/10
L取基坑短边一半的长度作为井点管抽水半径
试求:(1)土方开挖工程量。
(2)应预留多少回填土(以自然状态土体积计)? 弃土量?
学习交流PPT
6
解1
基坑深 2.4+0.1-0.3=2.2m
基坑底面积 2.2×1.8=3.96m2
边坡坡度 1:0.5 设基坑上口需放出x长度,
故: h/x=1/0.5 2.2/x=1/0.5 x=2.2×0.5=1.1m 基坑上口面积 (2.2+1.1+1.1)×(1.8+1.1+1.1)=17.6m2 每个独立柱基坑挖土(原土)四棱台体积
弃土量(按松散体积计算): V弃=(V挖 - V填)Ks=(408-284.19)×1.3 =160.95 m3 KS= V2/V1
学习交流PPT
5
2、某建筑物有18个规格相同的独立柱。室外地坪设计标 高为-0.3m,基底设计标高为-2.4m,自垫层上表面 四边放坡,边坡坡度1:0.5。室外地坪以下每个基坑 内各部分的尺寸及工程量是:C10混凝土垫层 2200×1800×100(垫层不留工作面);每个C25钢筋 混凝土基础为1.544m3。土的最初可松性系数Ks=1.14, 最终可松性系数Ks′=1.05。
1、 土的可松性系数(挖土及运输时参考)
土的可松性:天然土经开挖后,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加,虽经振 动夯实,仍然不能完全复原,土的这种性质称为土的可松性。
土的可松性用可松性系数表示,即
K
s
V2 V1
K
' s
V3 V1
KS、KS′——土的最初、最终可松性系数; V1——土在天然状态下的体积,m3; V2——土挖出后在松散状态下的体积,m3; V3——土经压(夯)实后的体积,m3。
(3)弃土量(按松散体积计算):
学习交流PPT
7
解2:
基础深 h1=2.4-0.3=2.1m,
垫层 h2=0.1m 分别计算体积
基础棱台积+垫层立方体积=总基础体积
V棱台 =1/3(S1+√S1S2+S2)hV
=1/3(3.96+√3.96×17.6+17.6)2.1
= 1/3(3.96+8.35+17.6)2.1
V基=A基’L=(0.4×1.07+0.5×0.67+0.9×0.37)×100= 109.6 m3 预留填方量(按原土计算): (等体积下,回填后的松土 实际相
当于原土是多少) V填=(V挖 – V基)/Ks′=(408-109.6)/1.05 =298.4/1.05
= 284.19 m3 K/S= V3/V1
H=H1+h+IL=4.8+0.5+1/10×28.8/2=6.7m
井点管长6m,而H>6m,选择靠近地下水位线埋设总管,
地下水位线-1.2m,故:埋在-1.0m处
则:H=6.7-1.0=5.7m
(2)轻型井点的平面布置:
Q=1.366K(2H-S)S/(lgR-lgX0)
其中:
K=15m/d
H=11-1.2=9.8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