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案(优秀8篇)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案(优秀8篇)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了解并掌握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冬季0℃等温线所穿过的地区;理解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掌握温度带的划分标准及分布。
2、通过学习气温分布特点,培养学生使用等温线图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气温分布特点成因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气温及温度带的讲解,使学生更加体会我国疆域的辽阔,气候资源的优越,从而为祖国大好河山而自豪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重点:1.冬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及成因。
2.温度带的划分及分布。
本节难点:生长期和积温等概念的理解及温度带的具体分布。
教学方法讲解法与练习法相结合。
教具一、七月等温线图,温度带的划分图,三地在冬至日和夏至日太阳高度和昼长时间表(投影片)。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讲到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第二课时讲温度带的划分及分布。
)教学提纲一、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1、特点2、原因二、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1、特点2、原因三、温度带1、生长期和积温的概念2、划分温度带的依据3、温度带的分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同学们都有亲身的感受,每当冬季来临的时候,天气变得十分寒冷,夏季到来时,天气又变得十分温暖。
大家知道,我国国土辽阔,南北跨度很大。
那么,我国南方和北方气温有没有差别呢?如果有的话,又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呢?学习新教材[阅读思考] 结合课本第43页插图,阅读课本第一、二自然段,说明哈尔滨和广州气温有什么不同?第二节气温分布和温度带[板书]一、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板书][教师归纳] 同是除夕之夜,北国的哈尔滨冰天雪地,十分寒冷;而南国的广州却鲜花斗艳,温暖如春。
这一自然现象充分说明,同是冬季,我国南方和北方气温相差悬殊。
[读图练习] 读“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图”回答下列问题:1、秦岭-淮河一线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度?2、从秦岭-淮河一线往北,气温变化趋势如何?最北端气温是多少度?从秦岭-淮河往南气温变化趋势如何?最南端气温是多少度?我国冬季南北温差是多少度?[教师归纳]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冬季0℃等温线穿过的位置。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范文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范文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的气氛和学生的积极性,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非浅。
因此,平时,我紧抓备、教、改、辅、查等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1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2.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2.培养学生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掌握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
德育目标通过大量的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教学重点1.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2.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教学难点台湾的经济特色。
※教学方法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多媒体展示台、图片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画面配以台湾的一些的景观。
提问:阿里山位于我国哪个省学生齐答:台湾省。
讲述:台湾岛与台湾省含义相同吗台湾除阿里山外还有些什么山、什么河呢今天我们就来畅游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板书:第三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讲授新课]我们首先来认识台湾省位置、范围等概况。
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及图6.22,回答以下问题:1.在地图上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东海、台湾海峡、太平洋等地理事物,并填在填充图册上。
2.看看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的哪个部位3.看图说出台湾省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范围。
4.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数量,计算台湾省的人口密度。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课时篇一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学会阅读和绘制我国人口增线长曲线图,并分析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
2、分析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影响,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教学重点我国人口数量变化和人口增长的特点。
教学难点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基本国策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上一节对我国辽阔的疆域的学习,使我们真正认识了地大物博的祖国。
在这片辽阔的国土上,还繁衍生息着众多的中华儿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众多的人口。
二、展示目标三、预习交流1、2010年第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亿,占世界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的国家。
2、为了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4、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
四、小组探究利用下图表提供我国人口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年份(年)人口(亿)19495.419535.919566.319647.119749.1198210.3199011.4199512.1200012.951、绘制我国人口增长曲线。
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增长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原因是什么?3、我国人口数量过多,产生了哪些负面影响?五、当堂检测1、下列省区中人口超过9000万的是( )A、山西省B、广东省C、河南省D、江苏省2、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增长速度上升快B、人口开始减少C、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在减少D、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仍在增加4、小杰想通过某网站购买几本书,他在收货地址中应依次写清楚自己所在的( )A、省、县、村、学校B、省、县、乡、学校C、市、乡、村、学校D、县、乡、村、学校5、在中央电视台2005年春节晚会上,全国各地送来了17副春联,其中一幅春联:“上联: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下联:苍松雪岭,沃野龙江豆谷香”,这幅春联对应的两个省区是( )A、宁夏北京B、内蒙古黑龙江C、云南吉林D、青海福建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案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案
篇一: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完整)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辽阔的疆域(3课时)
第一课时位置优越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记住我国陆疆面积、邻国、临海、海疆概况;能够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特点及其优越性;知道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进一步培养学生用图获取地理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方法与过程
运用地图帮助学生建立地理事物空间概念,养成用图、读图、分析图的地理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建立学习中国地理的兴趣;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通过中国轮廓的审美,丰富想象力,感受快乐。
教学重点:优越的地理位置。
教学难点:位置、疆域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用具:地球仪、挂图(世界地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与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引入新课
辽阔的疆域伴随着《我爱你,中国》的乐曲,展开一幅世界政区图指出:“我爱你,
中国”这是亿万中国人的共同心声。
像一只东方
报晓的雄鸡,版图位置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让我们在地理学习的时间里,更深刻地了解我们的祖国。
“知之深,爱之切”今后才能更好地报
效祖国。
聆听、感悟。
讲授新课
半球位置呈现“中国在地球位置”示意图提问: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看,我国分别位于哪个半球?提供地球仪并要求一名学生用地球仪讲解。
指出: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全册)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
课程目标
本单元通过介绍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地球的分区以及地图的制作和使用等内容,使学生认识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了解地球上各种区域的差异,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观察能力。
课程内容
1. 地球的形状与地球的运动
- 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尺寸
- 解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2. 地球的分区
- 掌握地球的划分方法和标志
- 理解各个区域的特点和相互联系
3. 地图的制作和使用
- 研究使用地图的基本技巧
- 制作简单的地图,认识地图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重点
- 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尺寸
- 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 掌握地球的划分方法和特点
教学难点
- 理解地球不同区域的特点和相互联系
- 学会使用地图的基本技巧
教学方法
- 课堂讲授:讲解地球形状、运动以及分区的知识点,提供简明扼要的概念解释。
- 图片展示:使用图片展示地球形状、地球运动和地球分区的相关图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不同分区的特点和相互联系的观察和思考。
- 制作地图:指导学生使用简单的工具和材料制作地图,锻炼他们的观察和绘图能力。
教学资源
- 课本: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材
- 图片:地球形状、地球运动和地球分区的相关图片
课后作业
1. 阅读课本相关章节,总结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和地球的分区的要点。
2. 制作一份简单的地图,标注教室或家中的重要地点,并标明方向。
3. 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题,巩固所学知识。
参考资料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材。
新人教版初二地理教案优秀6篇

新人教版初二地理教案优秀6篇为大家整理的新人教版初二地理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新人教版初二地理教案(精选篇1)一、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地势和地形》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
中国“地势和地形”知识不仅是组成中国地理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认识和学习其它中国地理知识的基础,与其它章节内容有着广泛的联系。
它不仅直接关系到中国的气候和河流等自然地理知识的学习,而且也影响到农业的分布、人口的分布、城市规模和分布、交通等人文地理知识的学习。
可见,中国的地形地势这一内容在中国地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同时,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研究,学生可以更深入的了解中国自然地理环境,更好的指导学生学习其它地理知识,掌握地理知识的学习方法,学会利用地图去认知地理环境。
“地势和地形”这部分内容是试卷考察的重点,复习起来要尽量做到系统全面。
2、复习内容本节是中国自然环境的第一节,体现了地势地形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
它初步揭示了地形因素对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这一节的复习内容主要是两个知识点,即地势与地形。
在复习过程中,力求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建立一种空间印象,能将地势和地形的特点与相应的图、表建立联系,对地形区图、山脉分布图等能准确掌握。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过“地势和地形”这部分内容,如果复习再重复讲解知识点,学生一定会缺乏兴趣。
在复习过程中,让同学们自己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会更容易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参与复习的积极性。
三、复习目标根据这一节的课程标准“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确立本节课的复习目标为:知识与能力:1、理解我国地势特征,三级阶梯状况并能分析地势特征对我国的影响;2、理解我国地形特征,主要山地、高原、平原、丘陵、盆地等及它们的分布、位置等过程与方法:1、充分利用地图、表格,明确一些重要的地形区的特征、分布、位置。
2、能列举实例简要评价我国地势与地形的优劣。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5篇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5篇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一一、指导思想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世纪精神为指针,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
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基本情况分析本学期,本人承担永年二实八年级5~ 8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2个课时。
班级学生经过七年级的地理学习,已经掌握和了解了基本的自然地理与世界区域地理的知识,上学年教学要求基本达到。
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新教材。
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教育理念,爱学的氛围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环境,我校坚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给了地理学科应有的地位。
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怀有浓厚的兴趣,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环境,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三、本册教材分析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四章12节: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讲述了我国辽阔的疆域和众多的人口与民族。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通过具体实例讲述了中国壮丽的山河与优越的气候条件。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分析了我国资源分布特点,并具体说明了我国的土地与水资源状况。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介绍了我国的交通业和工农业发展的现状。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国的地理概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四、本学期教学目的要求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地理概况,加强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思想目标:使学生真切的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从知识中感受祖国的伟大和美好;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和良好的人地观。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篇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集合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识记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理解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 培养读图能力;形成地理位置空间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反复读图,掌握地理事物的分布;运用资料,分析、比照,获得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深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掌握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理解其优越性。
【教学难点】1. 地理位置空间感的建立。
2. 地理位置优越性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问:回忆七年级地理学过的知识,还记得从哪些方面描述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吗?〔学生答复、更正〕〔教师补充、归纳〕主要从经纬度位置〔包括半球位置与五带位置〕、海陆位置〔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关系〕等方面来分析,有时还从与邻国或邻区的相对位置来描述。
二、展示目标识记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并理解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三、问题引导自学探究1、猜一猜:“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两分它居东,头指世界最大洋,尾靠全球最大陆。
〞请同学们猜一猜:描述了我国的哪些位置?〔学生答复、更正〕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2、“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两分它居东〞判断的依据是什么?〔1〕在地图上指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并说出中国在哪个半球?〔2〕在地图上指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并说出中国在哪个半球?〔3〕出的五个国家,说说从东、西半球看,与中国在同一半球的是哪些国家?从南、北半球看,与中国在同一半球的是哪些国家?〔学生答复、更正〕〔1〕俄罗斯、蒙古、日本〔2〕俄罗斯、加拿大、蒙古、日本3、综合比拟以上五个国家,说说从经度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三者来看,最能表达我国位置优越性的是什么位置?4、在世界政区图上,找出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及北纬30°、60°纬线的大致位置。
探讨以下问题:〔1〕在地图上指出高、中、低纬度的划分界线,并说出中国所处的纬度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