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式传感器测量振动实验

合集下载

压电传感器的动态响应实验

压电传感器的动态响应实验

压电传感器的动态响应实验压电传感器是一种常见的传感器,它利用压电效应来测量力、压力、加速度等物理量。

它的优点包括高灵敏度、快速响应、结构简单等。

在动态响应实验中,我们需要考虑压电传感器的频率响应,因为这关系到它能否正确地测量快速变化的物理量。

以下是一篇关于压电传感器动态响应实验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压电传感器的动态响应特性,了解其在不同频率和振幅下的输出信号表现,以便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压电传感器,并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二、实验原理压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压电效应。

当压电传感器受到外力作用时,其内部晶体会发生形变,导致晶体内部电荷分布发生变化,从而产生电信号。

这个电信号与所受外力成正比。

在动态响应实验中,我们通常采用振动台对传感器施加正弦波形的外力,并测量其输出信号。

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压电传感器、振动台、信号发生器、示波器、计算机等。

2.将压电传感器连接到振动台上,确保连接稳定且无松动。

3.通过信号发生器产生不同频率和振幅的正弦波形信号,输入到振动台上,使压电传感器受到不同程度的外力作用。

4.通过示波器实时监测压电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并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进行记录和分析。

5.重复步骤3和4,进行多次实验,以获取压电传感器在不同条件下的输出信号表现。

6.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绘制压电传感器的频率响应曲线和幅值响应曲线。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1.实验数据整理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记录了不同频率和振幅下的压电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数据。

以下是部分实验数据的表格:根据实验数据,我们绘制了压电传感器的频率响应曲线和幅值响应曲线。

从频率响应曲线中可以看出,随着频率的增加,压电传感器的输出信号逐渐减小。

这主要是因为高频信号会导致传感器的谐振频率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其灵敏度和响应速度。

在低频范围内,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受频率影响较小,因此适用于低频测量。

幅值响应曲线则显示了压电传感器在不同振幅下的输出信号表现。

振动传感器的实训报告

振动传感器的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实训,了解振动传感器的原理、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掌握振动传感器的安装、调试和维修方法,提高对振动传感器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能力。

二、实训内容1. 振动传感器原理与结构(1)振动传感器原理:振动传感器是一种将振动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主要利用压电效应、电磁感应等原理实现。

压电式振动传感器通过振动引起压电元件产生电荷,从而实现振动信号的转换。

(2)振动传感器结构:振动传感器主要由敏感元件、放大电路、信号处理电路、输出电路等组成。

2. 振动传感器性能特点(1)频率响应范围宽:振动传感器能够检测从低频到高频的振动信号。

(2)灵敏度较高:振动传感器对微小振动信号的检测能力强。

(3)抗干扰性能好:振动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抗电磁干扰、抗温度漂移等性能。

3. 振动传感器安装与调试(1)安装:振动传感器安装位置应根据检测对象和检测要求确定。

通常,振动传感器应安装在设备轴承、振动源或振动敏感部位。

(2)调试:振动传感器安装后,需要进行调试,包括校准、滤波、放大等。

4. 振动传感器维修(1)检查:定期检查振动传感器的性能,如灵敏度、频率响应等。

(2)清洗:清洁振动传感器,去除灰尘、油污等。

(3)更换:更换损坏的部件,如压电元件、电缆等。

三、实训过程1. 实验准备(1)实验器材:振动传感器、信号发生器、示波器、数据采集卡等。

(2)实验环境:实验室、振动台等。

2. 实验步骤(1)安装振动传感器:将振动传感器安装在振动台上,确保传感器安装牢固。

(2)连接信号线:将振动传感器的信号线与数据采集卡连接。

(3)设置参数:在数据采集卡上设置采样频率、滤波器参数等。

(4)进行实验:启动信号发生器,使振动台产生振动,观察示波器波形,记录数据。

(5)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振动传感器的性能指标。

3. 实验结果与分析(1)实验数据:通过实验,得到了振动传感器的灵敏度、频率响应等性能指标。

(2)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了振动传感器的性能特点,如频率响应范围宽、灵敏度高等。

振动传感器校准实验

振动传感器校准实验
b. 用力锤敲击某点,在数字存储示波器 中观察力脉冲的时间历程。记录力的电压值 并根据所设定的参数计算出力的大小;然后 改用不同的力度及换用不同的锤帽敲击;分 别观察并记录数据。将结果填入下表中
2021/2/21
25
力传感器 序列号
电荷放大器 放大倍数
锤帽
测试电压值 换算冲击力值
(V)
(N)
灵敏度 PC / N
4. 调整第一通道“伏/格”为1.00V(屏幕左下角显示,
“秒/格”为25ms(屏幕下中显示);
2021/2/21
27
六、注意事项
1. 拔插传感器导线时,一定要关闭仪器电源, 否则容易将放大器输入端烧毁。
2. 调节各输出旋钮时要缓慢,调节过程中应
随时观察仪器是否有异常情况,如有异常应立即 关闭仪器电源。
9
1. 压电型加速度传感器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最常见的类型有三种,即中
心压缩型、剪切型和三角剪切型。中心压缩型压电加
速度传感器的敏感元件由两个压电晶体片组成,其上
放有一重金属制成的惯性质量块,用一预紧硬弹簧板
将惯性质量块和压电元件片压紧在基座上。整个组件
就构成了一个惯性传感器(见图1)。为了使加速度
2021/2/21
图2
12
电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当通有交变电流i的线圈靠近导体表面时,
由于交变磁场的作用,在导体表面层就感
生电动势,并产生闭合环流ie,称为电涡
流。电涡流传感器中有一线圈,当给传感
器线圈通以高频激励电流i时,其周围就产
生一高频交变磁场。当被测的导体靠近传
感器线圈时,由于受到高频交变磁场的作
3. 记录测试数据时应待仪器显示稳定后再读 数,并能分析并剔除测试结果的异常数据。

【实验报告】压电式传感器测振动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压电式传感器测振动实验报告

压电式传感器测振动实验报告篇一:压电式传感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了解压电传感器的测量振动的原理和方法。

二、基本原理:压电式传感器由惯性质量块和受压的压电片等组成。

(观察实验用压电加速度计结构)工作时传感器感受与试件相同频率的振动,质量块便有正比于加速度的交变力作用在晶片上,由于压电效应,压电晶片上产生正比于运动加速度的表面电荷。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振动台、压电传感器、检波、移相、低通滤波器模板、压电式传感器实验模板。

双踪示波器。

四、实验步骤:1、压电传感器装在振动台面上。

2、将低频振荡器信号接入到台面三源板振动源的激励源插孔。

3、将压电传感器输出两端插入到压电传感器实验模板两输入端,与传感器外壳相连的接线端接地,另一端接R1。

将压电传感器实验模板电路输出端Vo1,接R6。

将压电传感器实验模板电路输出端V02,接入低通滤波器输入端Vi,低通滤波器输出V0与示波器相连。

3、合上主控箱电源开关,调节低频振荡器的频率和幅度旋钮使振动台振动,观察示波器波形。

4、改变低频振荡器的频率,观察输出波形变化。

光纤式传感器测量振动实验一、实训目的:了解光纤传感器动态位移性能。

二、实训仪器:光纤位移传感器、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模块、振动源、低频振荡器、通信接口(含上位机软件)。

三、相关原理:利用光纤位移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和其较高的频率响应,用合适的测量电路即可测量振动。

四、实训内容与操作步骤1、光纤位移传感器安装如图所示,光纤探头对准振动平台的反射面,并避开振动平台中间孔。

2、根据“光纤传感器位移特性试验”的结果,找出线性段的中点,通过调节安装支架高度将光纤探头与振动台台面的距离调整在线性段中点(大致目测)。

3、参考“光纤传感器位移特性试验”的实验连线,Vo1与低通滤波器中的Vi 相接,低通输出Vo接到示波器。

4、将低频振荡器的幅度输出旋转到零,低频信号输入到振动模块中的低频输入。

5、将频率档选在6~10Hz左右,逐步增大输出幅度,注意不能使振动台面碰到传感器。

传感器实验

传感器实验

实验一 (1)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单臂电桥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基本原理: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描述电阻应变效应的关系式为:εK R R =∆/式中R R /∆为电阻丝电阻的相对变化,K 为应变灵敏系数,l l /∆=ε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金属箔式应变片就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元件,通过它转换被测部位的受力状态变化,电桥的作用是完成电阻到电压的比例变化,电桥的输出电压反映了相应的受力状态。

单臂电桥输出电压U O14/εEK =。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块、应变式传感器、砝码、数显表、±15V 电源、±4V 电源、万用表(自备)。

四、实验步骤:1、根据图1-1应变式传感器已装于应变传感器模块上。

传感器中各应变片已接入模块的左上方的R 1、R2、R3、R 4。

加热丝也接于模块上,可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判别,R 1= R 2= R 3= R 4=350Ω,加热丝阻值为50Ω左右。

2、接入模块电源±15V (从主控箱引入),检查无误后,合上主控箱电源开关,将实验模块调节增益电位器Rw 3顺时针调节大致到中间位置,再进行差动放大器调零,方法为将差放的正、负输入端与地短接,输出端与主控箱面板上的数显表电压输入端Vi 相连,调节实验模块上调零电位器Rw 4,使数显表显示为零(数显表的切换开关打到2V 档)。

关闭主控箱电源。

图1-1 应变式传感器安装示意图3、将应变式传感器的其中一个应变片R 1(即模块左上方的R 1)接入电桥作为一个桥臂与R 5、R 6、R 7接成直流电桥(R 5、R 6、R 7模块内已连接好),接好电桥调零电位器Rw 1,接上桥路电源±4V (从主控箱引入)如图1-2所示。

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控箱电源开关。

调节Rw 1,使数显表显示为零。

压电式传感器测量振动实验数据

压电式传感器测量振动实验数据

压电式传感器测量振动实验数据压电式传感器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振动的传感器,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压电效应将机械振动转化为电信号输出。

在实验中,通过采集压电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可以获取到被测振动的相关参数,如振幅、频率、相位等。

本文将介绍使用压电式传感器测量振动的实验流程及注意事项。

实验仪器及材料:压电式传感器、信号放大器、数据采集卡、计算机、振动源(如振动台、振动器等)实验步骤:1.搭建实验装置:将振动源(如振动台)固定在实验台上,将压电式传感器固定在振动源上方,使其与振动方向垂直,并将信号放大器连接在传感器输出端口。

2.调整信号放大器:根据传感器的特性曲线调整信号放大器的增益和偏置,使其输出信号达到最佳的线性关系。

3.采集数据:利用数据采集卡将信号放大器的输出信号采集下来,并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4.分析实验数据:根据采集到的数据,计算振动的相关参数,如振幅、频率、相位等,并进行图表展示。

实验注意事项:1.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应尽量靠近振动源,以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2.信号放大器的增益和偏置应根据传感器的特性曲线进行调整,避免输出信号过于弱或过于强。

3.数据采集卡的采样率应足够高,以避免数据采集不全或失真。

4.在采集数据时,应尽量减少外界干扰,如避免周围环境的振动和电磁干扰等。

5.数据分析时,应注意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并进行充分的统计和分析,以便得到更加准确的结论。

总结:通过使用压电式传感器测量振动的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特性,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得到振动的相关参数。

在实际应用中,压电式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振动监测、结构健康检测、机械故障诊断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振动测量的实验报告

振动测量的实验报告

振动测量的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使用振动传感器对不同振动源进行测量,了解振动信号的特点和测量方法,掌握实际振动信号的处理和分析技巧。

2. 实验装置和原理实验装置由振动传感器、信号调理器和示波器组成。

振动传感器可以将物体的振动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信号调理器可以对电信号进行放大和滤波处理;示波器可以将电信号转化为可视化的波形图。

振动信号的频率可以通过示波器的设置进行调整,以便观察不同频率下的振动信号。

3. 实验步骤1. 将振动传感器固定在实验台上,并接上信号调理器。

2. 将示波器与信号调理器连接,确保信号传输畅通。

3. 打开示波器,在示波器上设置合适的时间基和电压基准,以确保波形信号清晰可见。

4. 将振动传感器放置在不同的振动源旁边,观察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振动信号波形。

5. 改变示波器的设置,调整不同的频率,观察波形信号的变化。

4.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了来自不同振动源的振动信号,并记录了对应的波形数据。

通过对波形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1. 振动信号的幅值和频率之间存在一定关系,随着频率的增加,波形信号的幅值减小。

2. 振动信号的频率越高,波形信号越接近正弦波。

3. 不同振动源产生的振动信号具有不同的频率特征,可以通过观察波形图来比较不同振动源之间的差异。

5. 实验结果讨论本次实验通过振动传感器测量了不同振动源产生的振动信号,并对波形信号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振动信号的幅值和频率存在一定的关系,并且不同振动源产生的振动信号具有不同的频率特征。

这些结果对于振动信号的处理和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6.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振动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对振动信号的特点和测量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验证了振动信号的特性,并对实际振动信号的处理提供了指导。

在今后的研究和工程应用中,振动测量将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压电式传感器测振动实验

压电式传感器测振动实验

压电式传感器测量振动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压电式传感器结构及其特点;2、了解压电式传感器测量电路的组成方式和测量振动的方法。

二、基本原理:压电式传感器是一和典型的发电型传感器,其传感元件是压电材料,它以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为转换机理实现力到电量的转换。

压电式传感器可以对各种动态力、机械冲击和振动进行测量,在声学、医学、力学、导航方面都得到广泛的应用。

1、压电效应:一些离子型晶体的电介质(如石英、酒石酸钾钠、钛酸钡等)不仅在电场力作用下,而且在机械力作用下,都会产生极化现象。

即:在这些电介质的一定方向上施加机械力而产生变形时,就会引起它内部正负电荷中心相对转移而产生电的极化,从而导致其两个相对表面(极化面)上出现符号相反的束缚电荷,且其电位移D(在MKS 单位制中即电荷密度σ)与外应力张量T 成正比。

当外力消失,又恢复不带电原状;当外力变向,电荷极性随之而变。

这种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或简称压电效应。

具有压电效应的材料称为压电材料,常见的压电材料有两类压电单晶体,如石英、酒石酸钾钠等;人工多晶体压电陶瓷,如钛酸钡、锆钛酸铅等。

压电传感器中主要使用的压电材料包括有石英、酒石酸钾钠和磷酸二氢胺。

其中石英(二氧化硅)是一种天然晶体,压电效应就是在这种晶体中发现的,在一定的温度范围之内,压电性质一直存在,但温度超过这个范围之后,压电性质完全消失(这个高温就是所谓的“居里点”)。

由于随着应力的变化电场变化微小(也就说压电系数比较低),所以石英逐渐被其他的压电晶体所替代。

而酒石酸钾钠具有很大的压电灵敏度和压电系数,但是它只能在室温和湿度比较低的环境下才能够应用。

磷酸二氢胺属于人造晶体,能够承受高温和相当高的湿度,所以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现在压电效应也应用在多晶体上,比如现在的压电陶瓷,包括钛酸钡压电陶瓷、PZT、铌酸盐系压电陶瓷、铌镁酸铅压电陶瓷等等。

2、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图4-1 是本实验仪上所有的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的结构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电式传感器测量振动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压电传感器的测量振动的原理和方法。

二、基本原理:压电式传感器由惯性质量块和受压的压电片等组成。

(观察实验用压电加速度计结构)工作时传感器感受与试件相同频率的振动,质量块便有正比于加速度的交变力作用在晶片上,由于效应,压电晶片上产生正比于运动加速度的表面电荷。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振动台、压电传感器、检波、移相、低通滤波器模板、压电式传感器实验模板、双踪示波器。

四、实验步骤:
1、压电传感器已装在振动台面上。

2、将低频振荡器信号接入到台面三源板振动源的激励源插孔。

3、将压电传感器输出两端插入到压电传感器实验模板两输入端,与传感器外壳相连的
接线端接地,另一端接R1。

将压电传感器实验模板电路输出端V o1,接R6。

将压电传感器实验模板电路输出端V02,接入低通滤波器输入端Vi,低通滤波器输出V0与示波器相连。

4、合上主控箱电源开关,调节低频振荡器的频率和幅度旋钮使振动台振动,观察示波
器波形。

5、用示波器的两个通道同时观察低通滤波器输入端和输出端波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