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的读书心得体会
哈姆雷特的心得体会800字

哈姆雷特的心得体会800字 著名悲剧《哈姆雷特》出自于戏剧大师莎士比亚之手,这部巨作和《奥赛罗》、《李尔王》以及《麦克白》,被称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哈姆雷特的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哈姆雷特的心得体会1 第一次阅读《哈姆雷特》这部世界文学巨著,约估摸是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父亲学外语出身、很喜欢外国文学名著,又对我管教极严,规定了阅读书目,当时就选择了这本书。现在重新拾卷,想到《王子复仇记》书籍本身讲述的就是王子为父报仇的历程,而身为读者的自己又是在父亲的启发下接触此书的,于是,在翻开书本时,不禁为这种奇妙的偶然而产生一种近乎“百感交集”的感受。
《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创作的四大悲剧之一,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是在中世纪的北欧国家丹麦,故事的主人公是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剧中人物也以丹麦王室和大臣及其家庭成员为主,讲述了王子哈姆雷特为父报仇的艰辛历程。 作品的开篇地点是厄尔锡诺的城堡露台,借士兵和哈姆雷特挚友霍拉旭之口讲出了举国戒备的原因——先王与挪威王依决斗获胜而获得土地,挪威王之子急于为父报仇、招兵买马,引发丹挪两国争端以致战争阴云密布,为丹麦先王鬼魂出现的原因——“前世孽障未尽”做了交代,鬼魂也随之出现,游走在城堡露台。与孤独的先王形成对比的是,先王的弟弟克劳狄斯在继承王位后迎娶了哈姆雷特的母亲、王后葛特露,举国欢庆新王大婚的盛景掩盖了先王逝世的悲痛。新婚之夜的宴会上,只有哈姆雷特一个人郁郁寡欢,为母亲的迅速改嫁而不满,“短短的一个月以前她还哭得像个泪人似的……她就改嫁给了我的叔父……”幽怨的情感溢于言辞之中。新王面对哈姆雷特的愁容,说出了“你是王位的直接继承者……我要给你尊荣与恩宠…”之类的话来安慰他,但无济于事。新王怀着对篡位的深深不安对哈姆雷特给予王位传承的许诺,妄图以此赢取哈姆雷特的忠诚,但实际对王子有着极大的担忧。而哈姆雷特对自己叔父的评价中也可以看出,对于功绩、德行远不如父亲并占有自己母亲的叔父,王子本人是及其蔑视和鄙夷的,这些情感中似乎也包含着对叔父取得王位合法性的某种怀疑。
哈姆雷特摘抄心得体会8篇

哈姆雷特摘抄心得体会8篇篇1《哈姆雷特》作为莎士比亚最为著名的悲剧之一,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复杂的情节设计以及生动的人物描绘,使我在阅读过程中深受震撼。
以下是我对摘抄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心得体会。
首先,我摘抄了剧中哈姆雷特与父亲鬼魂的对话。
这段对话揭示了哈姆雷特心中的矛盾与挣扎,他面对家族世仇与道德准则的冲突。
这段内容的深入研读让我对复仇行为有了更深的理解。
哈姆雷特的故事让我意识到,在仇恨和正义的纠缠中,人的理智和情感经常处于冲突状态。
人性的复杂和多面在此得到充分的体现。
此外,我也从中认识到,在面对困境时,我们需要冷静分析,不能被仇恨冲昏头脑,否则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决定。
其次,我被剧中人物性格的刻画所吸引。
哈姆雷特的犹豫、奥菲莉亚的纯真、克劳斯的阴险等,这些人物的性格特点鲜明,展现了人性的多样性。
尤其是哈姆雷特内心的挣扎和矛盾,使我对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面临类似的困境和矛盾,需要在理智和情感之间找到平衡。
因此,哈姆雷特的故事对我们理解自身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有益的视角。
再者,《哈姆雷特》中的悲剧命运也引起了我的深思。
命运的无常与不可预测,使得剧中人物都陷入了无法自拔的困境。
这让我认识到,生命中的挫折和困境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面对和处理。
我们需要有勇气和决心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同时要有理智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此外,《哈姆雷特》中的悲剧命运也提醒我们,要重视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珍惜与身边的人共度的时光。
此外,《哈姆雷特》的语言艺术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莎士比亚巧妙运用诗歌、对话等表达方式,使得剧情更加生动和引人入胜。
这种语言艺术不仅丰富了剧情的内涵,也提升了观众的思考和感受能力。
通过阅读摘抄内容,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一点。
总的来说,《哈姆雷特》是一部充满智慧和深意的作品。
通过阅读摘抄内容并深入思考,我对人性的复杂性、困境的处理方式以及语言艺术有了更深的认识。
同时,我也意识到在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时,我们需要有勇气和决心去应对挑战,同时也要有理智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哈姆雷特》读书心得体会范文2000字

《哈姆雷特》读书心得体会范文2000字鲁迅先生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哈姆雷特》就是一幕极具震撼力的悲剧。
店铺在此整理了《哈姆雷特》读后心得2000字,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哈姆雷特》读后心得2000字篇1很早以前就拜读莎士比亚的经典之作——《哈姆雷特》,而再次阅读,却让我生出了不一样的的想法。
我想起了那些从教学楼顶楼飞身而下的同学们,想起了那些或无助地或撕心裂肺地喊着“活不下去了”的情景,想起了面对身边的人死亡和自己面对死亡威胁时候的坚强、冷漠或者做作的表演。
这是一部关于伦理的冲突,关于人生的矛盾,关于命运,关于死亡的戏剧。
每个人都注定了自己的,只属于自己的死亡方式。
先王死了。
因为自己的兄弟觊觎自己的权利和地位。
身居高位的人有哪个不为自己的地位担忧呢,然而这个王还是因此丢掉了性命,或许他太信任他身边的人,或许他太自信,不屑于别人的暗度陈仓,却终于在这份自负或者真诚中失掉了生命。
但是他的灵魂不死,因了这份冤屈回来不断的想告诉活在世上的人真相。
而有些真相是要掩藏起来了,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就会招致更多人的丧命。
波隆尼尔死了。
因为躲在王后的帷幕后面,被误以为是现在的国王而惨成为一只替罪羊。
他对自己的王尽忠,深陷于权势的争夺漩涡中不可自拔,但也不想自己的女儿卷入这片混乱的战斗里。
他是爱自己的孩子的,也有责任有义务去面对宫中的纠纷,他的死成了一种必然中的偶然,在这样的生活中总是有人要死的,如果不是波隆尼尔,也还会有其他人,让我想起了一句话“伴君如伴虎”,虽能享受到荣华富贵,但是生命却都从属于他人。
奥菲利亚死了。
因为在亲情和爱情中不能寻求永久的解脱。
她是爱哈姆雷特的,但是她爱的那个人除了因为得知了事件的真相而导致疯癫咒骂自己,还是自己的杀父仇人。
尽管她可以容忍这无理的咒骂,也不能逃避世人的眼光,她没有资格和自己的仇人结为连理。
这个女子,将生命中的顺从本性发挥到了极致,是一种依从性人格吧,导致失去了自我。
《哈姆雷特》经典著作有感心得体会5篇

《哈姆雷特》经典著作有感心得体会5篇《哈姆雷特》经典著作有感心得体会【篇1】一部人类心灵咏唱出的伟大史诗,崇高和卑下、可怕和可笑、英雄和丑角的奇妙的混合,完成于1601年的《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成就。
哈姆雷特是一个刻画得极为成功的艺术形象,他像我们每一个人一样真实,但又要比我们伟大。
哈姆雷特在我心目中始终是一个英雄,一个充满了悲剧美的英雄。
悲剧具有一种深刻的美,存在的好处就在于,它不只是为了赢得人们一滴同情的眼泪,而是要透过悲剧产生、发展、结局的整个过程唤起人们对生命好处的严肃思索。
莎士比亚所塑造的哈姆雷特这一艺术形象及其性格特点,正是遵循了悲剧艺术的特征,从而使哈姆雷特的塑造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哈姆雷特》这一不朽剧作中,始终存在着善良与邪恶等一系列激烈的矛盾冲突。
哈姆雷特作为该剧的主要主角,他的命运不可避免地处于这激烈矛盾冲突的漩涡之中。
身为王子的哈姆雷特被莎翁塑造为生命之美的典型,他年轻英俊,坚毅勇敢,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父王和母后,有着心爱的恋人奥菲莉娅,能够说,他的生命正处于人生最完美的时刻。
然而,这完美的生命时光瞬息之间又消失了,他是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环境之中呢?我们看到,当时的丹麦宫廷一片混乱,老王个性地驾崩,王后改嫁新王,国外敌军压境,国内群情激愤、一触即发,而宫中却在通宵达旦地酗酒取乐,这一切,都在哈姆雷特年轻完美的生命中投下了巨大的阴影,从而使他郁郁寡欢,认为人间但是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这些已经为王子年轻的生命注入了悲剧的因素。
随着老王鬼魂的出现,宫廷内幕的揭开,谋杀罪行的暴露,王子心中烈火的燃起,悲剧的帷幕拉开了……应对阴险_诈的新王,哈姆雷特开始了孤身复仇的行动:为了复仇,他失手杀死了恋人的父亲;为了复仇,他佯装疯狂失去了深爱的情人;为了复仇,他对软弱的母亲冷言相向;为了复仇,他忍受着失去友情的痛苦。
最后,在一场血淋淋的宫廷决斗中,他虽然杀死了阴险狡诈的新王,但自己的生命也结束在这“牢狱”般的宫廷中。
哈姆雷特摘抄心得体会7篇

哈姆雷特摘抄心得体会7篇第1篇示例:《哈姆雷特》作为莎士比亚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颗明珠。
这部戏剧通过对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内心世界的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深沉。
在阅读这部作品时,我深受启发,产生了许多心得体会。
哈姆雷特的矛盾和挣扎令人感同身受。
作为主人公,哈姆雷特在剧中经历了种种困境和挑战,他不仅要面对复仇的责任,还要处理家庭和社会的矛盾。
在这一过程中,他思虑过深,犹豫不决,内心纠结。
这种矛盾和挣扎使得他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也让人们感受到一种深刻的人性关怀。
哈姆雷特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让人印象深刻。
在剧中,他通过对各种人物的观察和分析,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善良和阴暗的两面。
他既能对友谊、爱情和忠诚表现出真挚的情感,也能对权力、欺骗和背叛展现出深刻的洞察。
这种对人性的深刻认识,使得他成为一个复杂而有趣的角色,也为读者提供了许多值得思考的启示。
哈姆雷特的悲剧命运引人深思。
在整个剧情中,哈姆雷特被困于心理纠结和复仇之间,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命运。
他的遭遇和结局让人感到心痛和惋惜,也让人思索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哈姆雷特所经历的挣扎和痛苦也引发了人们对自身选择和命运的反思,从而使得这部作品具有了更深层次的内涵和意义。
通过阅读《哈姆雷特》这部作品,我得到了许多启发和反思。
哈姆雷特这个角色以其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深刻的人性洞察,成为了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经典形象。
他的悲剧命运让人深思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也让人们感受到了莎士比亚对人性的独特关怀。
希望我们能从哈姆雷特的故事中汲取力量和智慧,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第2篇示例:《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名剧之一,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的杰作之一。
通过描述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故事,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黑暗面。
在阅读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产生了许多心得体会。
哈姆雷特这个角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是一个充满矛盾和犹豫的人物,一方面是勇敢果断,另一方面又是犹豫不决。
在面对自己的父亲被杀和母亲再婚的事实时,他产生了极端的愤怒和痛苦,但又因为无法确定哪种行为是正确的而陷入了深深的挣扎中。
哈姆雷特读书笔记经典台词摘抄赏析及心得感悟

哈姆雷特读书笔记经典台词摘抄赏析及心得感悟哈姆雷特读后感书评300字:如果你没有读过哈姆雷特,也一定听说过莎士比亚这位伟大的作家,作为英国文学史上殿堂级的文学大师,他的作品哈姆雷特一直以来就是一部经典名著。
故事主要讲述了王子被夺去王位后复仇的故事,解决是一个悲剧。
读了这儿本书,让我们看到了封建王朝的权位争夺是多么的残酷,也看到了人性的丑恶和赤子之心,给我们带了了很多启示。
作为现代人,我们不应该对身外之物过于留恋,应该珍惜最宝贵的东西,亲情、友情、爱情等,这些是金钱买不到的,也是通过权力获取不来的。
阅读书评:本书大8.5分,推荐给中学生阅读,故事非常精彩,可以对我们的写作和构思带来启发,同时也可以向文学大师学习到很多知识。
莎士比亚名著哈姆雷特读书笔记摘抄大全,本文摘录和整理哈姆雷特经典台词35句,欢迎阅读赏析!为什么要阅读哈姆雷特经典台词?因为可以让你体会精炼精准的表达方式,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1、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
2、世上本无所谓好和坏,思想使然。
3、我们常装出信仰的表情和虔诚的举动,却用糖衣来包裹恶魔的本性。
4、成功的骗子,不必再以说谎为生,因为被骗的人已经成为他的拥护者,我再说什么也是枉然。
5、当悲伤来临的时候,不是单个来的,而是成群结队的。
6、人们可支配自己的命运,若我们受制于人那错不在命运,而在我们自己!7、聆听他人之意见,但保留自己之判断。
8、少量的邪恶足以抵销全部高贵的品质,害得人声名狼藉。
9、美丽可以使贞洁变成淫荡,贞洁却未必能使美丽受它自己的感化。
10、不要只因一次挫败,就放弃你原来决心想达到的目的。
11、注定在今天,就不会是明天;不是明天,就是今天;逃过了今天,明天还是逃不了,随时准备着就是了。
12、时代已经脱节了,这是一个被诅咒的因果,而我竟是为纠正它而生!13、简扼乃机智之魂,而冗言即无用之外饰。
14、聪明人变成了痴愚,是一条最容易上钩的游鱼;因为他凭恃才高学广,看不见自己的狂妄。
《哈姆雷特》读书笔记-《哈姆雷特》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哈姆雷特》读书笔记-《哈姆雷特》读书笔记心得体会《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所有戏剧中篇幅最长的一部,也是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剧本,具有深刻的意义。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哈姆雷特》读书笔记范文五篇,欢迎大家阅读!《哈姆雷特》读书笔记【1】以前,常听人说《哈姆雷特》是一部优秀的作品。
我没有亲见,自然也无从说起。
如今,我读了一遍,心中颇有一番感慨。
伴随着淡淡的悲伤,哈姆雷特本性之善、意志之坚、复仇的愿望之切等特点,无不在我的脑海中浮现。
我觉得,哈姆雷特是一个真正的英雄,他的灵魂也因他的英雄举动走得远于他人。
最初,哈姆雷特是天真的、单纯的,也是幸福的,他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希望。
后来,父亲的暴死、母亲的改嫁,让他觉得一切都天翻地覆了,于是,他失望、孤寂,又开始忧郁了,他无目的地活着。
恰在此时,鬼魂告诉了他真相,于是,哈姆雷特愤怒了,他也开始觉悟了,他要报仇。
哈姆雷特凭着自己的智慧,验证了事情的真实性之后,他开始平静下来,他沉思着,自己是否应该担起重任。
那时,他的灵魂却没有停下来等待,仍在前进。
最终,哈姆雷特做出了决断,他放弃了安逸的生活,放弃了自己的爱情,放弃了……只是他却没有料到克劳狄斯的阴谋,不过,他毕竟在临死前也给了敌人致命的一击。
他虽然没有完成自己的使命,他却为实现自己的理想铺平了道路。
此时,哈姆雷特的灵魂走得更远了,直到消失在那条通往天堂的大道上,好一个走远的灵魂!哈姆雷特是英雄,他是人,而不是神,他也有人性和情爱。
正因为如此,他能对母亲发出心底的愤怒,面对奥菲利娅的死,他悲痛欲绝,而当他面对自己的仇人、国家的仇人时,善良的本性又使他犹豫不决、迟迟不愿行动。
如今读来,我仍能感受到他当时内心的矛盾和痛苦的挣扎。
什么才是英雄?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英雄。
莎翁的过人之处,在于他摆脱了古人将英雄神化的写法,他写活了哈姆雷特。
这个人物感动了读者,让人觉得,仿佛真有这样的一个人站在我们的面前。
读罢此剧,我的心里再也不能平静了,胸中掀起的激情使我发出了来自内心的感叹:哈姆雷特,我为你喝彩。
哈姆雷特200字心得体会(优秀8篇)

哈姆雷特200字心得体会(优秀8篇)哈姆雷特200字心得体会篇1莎士比亚曾经说:“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那么在我的眼里,哈姆雷特究竟是个怎样的人?他是位王子,他勇敢、善良,受到别人的爱戴,但他性格里又有着心软,在复仇时,他没有盲目的,不择手段地复仇,而是还保持着那份良善,最终他跟那诡计多端的叔叔同归于尽。
《哈姆雷特》主要讲了他的父亲被叔叔毒害,叔叔趁机登上王位,而他的母亲也迅速改嫁,此时国家中内忧外患,国外敌军压境,国内人民愤怒,而宫中却仍过着安乐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哈姆雷特父亲的鬼魂出现,揭露了叔叔面具后那丑恶的嘴脸,使得哈姆雷特胸中燃起了复仇的火焰。
为了报仇,他放弃了爱情和物质享受,在复仇过程中,他的感情过程是很丰富的。
对爱人的死,他悲痛欲绝;对母亲的改嫁,他冷言以对;在面对叔叔时,又迟迟下不了手,在这段感情挣扎中,我看到了他内心的矛盾和痛苦。
他一方面不愿意面对父亲死亡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他又设了一部戏来验证鬼魂的话,在不断的内心交战中,最终刺出了那复仇一剑,但也死在了对方的手下。
哈姆雷特作为王子,他具有治理国家的能力,但是在面对情感的选择时,他又很犹疑不决,他是个巨人型的悲剧者,这可能也是莎士比亚想要让我们了解的是性格造成的悲剧。
在书中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句子:“他认为人间只不过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在这一场复仇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他内心的痛苦,这样的一个经历,给这位年轻的王子心灵投下了巨大的阴影。
鲁迅说过:“悲剧就是把人生最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么这本书的意义和启示是无限的,也带给我们深深的思索。
哈姆雷特200字心得体会篇2《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也是其最知名的悲剧作品,被许多莎评家视为莎士比亚全部创作乃至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性作品。
如果说《奥赛罗》是关于爱情的悲剧,《李尔王》是关于亲情的悲剧,《麦克白》是关于野心的悲剧,那么《哈姆雷特》则是这三者的综合,并且在这爱情、亲情与野心的悲剧中最终体现人的性格悲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姆雷特》的读书心得体会
命运这种东西是怎样的一种存在?他既像影子一样和我们形影
不离,又似阳光一样温暖人心,但更多时候,,像梦魇一样深邃而可怕。
“上帝的意旨支配一切”(霍拉旭,第一幕、第五场露台的另一部分),
这句话,无疑,相当精辟。
创作于1600~1601年的剧本《哈姆雷特》整整被推崇了几个世
纪。就是到现在,依然感觉他震撼人心。而这一切不是情节的因素,
也不仅仅是出色的文学手法,是它所体现出来的问题。在很大的层面
上,它描写的是一种极其原始的悲剧,人的悲剧。剧中的人物,地位
不同,性格鲜明,但都遭受了同样的东西的摧残,那就是摆布自己的
欲望,还有被称之为命运的伟大的囚笼。这样的情形,也许自从有人
以来,便不曾消失过。他们是与人共生共在的。
主人公哈姆雷特首先面对的是自己的原先的理想世界的破灭。
一开始的哈姆雷特处于某种意义上的“童年时期”,他没有经历过什
么巨大的挫折,生活的环境也比较单纯。一直学习西方正统思想的他
认为“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
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
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到头来,高贵
的令人崇拜的父亲死了,而贞洁的母亲一个月不到就改嫁了篡夺了王
位的叔父。这使他对世界产生怀疑。而这种怀疑直接促成了他后来的
彷徨。他见到了鬼,得知了原来是叔父杀死了父亲,这加重了他对现
实社会的失望,对它的原先的天真进行了再次否定,使他不信任,“我
所见的幽灵也许是魔鬼的化身”。后来,通过戏中戏发现了叔父的罪
大恶极之后,他依然没有终止他的彷徨?为什么?哈姆雷特并不是那
种高喊口号的人,怀疑使他思索。原先完美的东西原来并不存在,贞
洁抵不过欲望,道德战胜不了贪念。他认为他也许应该去复仇,可是
那道德败坏的人是他的母亲,他有她的血。可是杀死他父亲的叔父和
他一样是人,拥有的是人的思想。可是就算复仇成功,一切还会回来
吗。为此他说:“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活着是
一种痛苦,但是对死又怀有那么绝对的恐惧。他遇到了一个无法回答
的难题,却又无从逃避。
哈姆雷特的情形并不是唯一的,细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生
活的大手对每一个人握得是如此之紧。
老国王横死,这和王后并没有关系。但是作为妇人的她面临着
两种选择,那就是道德或者是欲望。是做寡妇保护自己的名声,还是
嫁给新国王满足自己的需求。这可以理解为精神欲望和物质欲望的相
分离。,她选择了后者。然而她遭到了哈姆雷特的蔑视和批评,道德
的空虚带给她相当大的痛苦,其实王后是一个善良的人,她并不是道
德败坏。那么,她灵魂里那些污点是什么?以前没有吗?就算她最初
选择了道德她就幸福吗?国王死去的瞬间她的不幸就被决定下来。这
种不幸从一开始她就无力改变。说到底,她是在选择哪种不幸,而不
是在选择自己的命运。
新国王,那个篡夺了王位的叔父,他是剧中最大的反派,是道
德的败坏者。他一心想要王位,并且对王后怀有欲望。但国王是别人。
是他的兄长,他注定得不到王位。我们可以把这种命运绝对不会给予
他的东西称作失去。他和剧中所有人一样面临着自己心中的理想世界
的消失。但他努力去争取,其实在此刻,他表现了一个英雄一般的气
概,他勇敢地去争取绝对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而他的悲剧就在于此。
他付出了代价,他的手上沾满了别人的鲜血。他无力地忏悔。在后来,
他发现哈姆雷特得知了真相后,他又开始拯救自己的可能会失去的辛
苦到手的幸福生活。他徘徊在罪孽和理性之间,最终都没有跳出来,
死在自己淬了毒的剑下。
勒替斯和莪菲莉霞的命运和哈姆雷特惊人的相似。他们的父亲
一样被人杀死了。在生存还是毁灭的选择中,莪菲莉霞选择了后者,
逃避,她选择了自杀。在复仇与否的选择中,勒替斯完全是哈姆雷特
完全相反的复仇者。尽管面对的哈姆雷特,这个丹麦的王子,人民拥
戴的将来的国王,他依然斗志昂扬地喊出来“那么难道我的一个高贵
的父亲就这样白白死去,一个好好的妹妹就这这样白白疯了不
成?……我的报仇的机会总有一天会到来。这样的呼声代表的一种斗
争精神。他和新国王是一样的。却最终死在了新国王为哈姆雷特设计
的陷阱中。他们两个可以认为是对哈姆雷特这个人物的补充,在复仇
这件事情上,在“不可避免”的死亡这件事情上,所有的选择都指向
了同样一个终点。
我们发现了剧中所有的人物都面临着一个异常强大的势力,那
就是外部世界。原本他们都像孩子一样比较快乐的生存在美好的上天
为他们安排的温床里。直到他们有一天发现这个襁褓实际上是一个深
渊一般的沼泽,而自己是多么的渺小。“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
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哈姆雷特最早发现了自己
的无能。这不仅仅是他对复仇的无能,还在于复仇这种行为本身的无
能。国王的篡夺王位,王后的改嫁,都不同意义上和这个行为有共同
之处。他们全都没有达到自己想要达成的目的。反而陷入了另外的困
境中。
这个剧本的又一个一名叫做《王子复仇记》。实际上这个王子
并没有给老国王复仇,尽管他最后刺死了新国王,但这更大的意义上
是为了行将死去的自己。他的复仇很失败,因为他一直在彷徨,他憎
恨这个世界,也憎恨自己。他对别人冷嘲热讽,对自己则是不断地责
备。他尝试着去做一些事情,但更多时候他一动不动。他的形象,和
其他人的英雄般的鲁莽相比,更像是一位痛苦的智者。他更多的进行
精神上的抗争。
与哈姆雷特的停滞不前不同,其他人进行了行动上的抗争。新
国王杀死了老国王,并且尝试着忏悔来洗清自己的罪孽,并且妄图通
过杀死哈姆雷特保住王位。勒替斯和国王一起实施了计划,企图让哈
姆雷特为自己的父亲的死付出代价。莪菲莉霞投湖了。还有那个指示
自己的孩子为自己报仇的鬼魂,他的情感悲痛,而又态度坚决。
但是最后呢?新国王死了,他也许可以说被复仇了。勒替斯死
了,计划失败了。哈姆雷特死在了别人对他的复仇里。鬼魂依然在地
下,上不了天堂。
有人说哈姆雷特的剧情太过于牵强,怎么可能所有人都死了。
但是这恰恰是现实所在。他向我们表现了一群对抗命运的人的最终的
结局。他们尝试着改变命运,结果什么也没有解救。他们尝试着挽回
过去,结果什么得到。这种无奈,依存于每一人身上,也许也就是人
本身的最大的不幸。《哈姆雷特》式的悲剧伴随着每一个人,各个方
面,并且无时不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