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第五章《质量和密度》知识点.doc

合集下载

质量 密度知识点总结

质量 密度知识点总结

质量密度知识点总结一、质量的概念和特性质量是物体所具有的惯性和引力的性质,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在牛顿力学中,质量被定义为物体所具有的惯性,即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所表现出的抗拒变化的能力。

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kg)。

质量的特性包括:1. 质量是一种基本属性,具有固有性和不变性。

不同的物体具有不同的质量特性,而同一物体的质量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变的。

2. 质量是一种标量,没有方向性。

物体的质量大小与方向无关。

3. 质量是宇宙物质的基本属性之一,与重力、电荷等物理量一样,质量是一种不可分割的基本物理量。

二、密度的概念和特性密度是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是描述物体内部分子或原子排列紧密程度的物理量。

密度的国际单位是千克/立方米(kg/m^3)。

密度的特性包括:1. 密度是描述物质致密程度的物理量,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物质的紧密程度。

2. 密度与物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同种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密度。

3. 密度越大,说明物质分子或原子排列得越紧密,密度越小则说明分子或原子排列得越稀疏。

三、质量和密度的关联质量和密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是密度的两个主要因素,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ρ = m/V (密度等于质量除以体积)来描述。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当质量增加而体积不变时,密度会增加;当质量不变而体积减小时,密度也会增加。

因此,质量和密度之间是有着直接的关系的。

此外,密度还可以通过物体的质量和浮力的关系来进行计算。

四、质量和密度的计算方法1. 质量的计算方法:质量可以通过称量或者天平测量来得到。

在实验室里,常用的方法有天平称量法和弹簧测力计法。

2. 密度的计算方法:密度可以通过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来进行计算。

常用的方法有直接测量法、比重瓶法和浮力法。

五、质量和密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 在日常的购买和生活中,人们常常会根据物体的质量和密度来进行选择和判断。

例如,购买一件衣服时,人们会考虑其质量和密度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和预期。

八年级上册物理质量和密度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质量和密度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质量和密度知识点八年级上册物理质量和密度知识点上学的时候,很多人都经常追着老师们要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或者考试经常出题的地方。

掌握知识点是我们提高成绩的关键!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八年级上册物理质量和密度知识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质量1、质量的定义: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

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3、质量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

其它常用单位还有吨、克、毫克。

4、质量的测量:常用测质量的工具有台秤、电子秤、杆秤、案秤、天平等。

(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来测量质量)5、托盘天平(1)原理:利用等臂杠杆的平衡条件制成的。

(2)调节: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线处。

2: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有些天平,只在横梁右端有一只平衡螺母。

有些天平,在横左、右两端各有一只平衡螺母。

它们的使用方法是一样的。

当旋转平衡螺母使其向左移动时,相当于向左盘增加质量,或认为从右盘中减少质量。

当旋转平衡螺母使其向右移动时,情况正好相反。

(3)测量: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4)读数: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5)天平的“称量”和“感量”。

“称量”表示天平所能测量的最大质量数。

“感量”表示天平所能测量的最小质量数。

称量和感量这两个数可以在天平的铭牌中查到。

有了这两个数据就可以知道这架天平的测量范围。

6、会估计生活中物体的质量(阅读117页)二、密度1.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反映物质的一种固有性质的物理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这种性质表现为: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物质具有的质量不同;或者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不同物质的体积不同。

2、定义式:P=M/V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某种物质的密度跟由这种物质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均无关,所以上述公式是定义密度的公式,是测量密度大小的公式,而不是决定密度大小的公式。

(完整版)第五章《质量和密度》知识点

(完整版)第五章《质量和密度》知识点

《质量和密度》基础知识一、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物体的质量不随其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2.单位:主单位是千克(kg),常用单位有克(g),毫克(mg),吨(t)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3.质量的测量:生活中用秤称物体的质量,实验室中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4.天平的使用:放平归零, 横梁平衡,左物右砝,恢复平衡。

(1)使用前要观察天平的称量和标尺上的分度值;(2)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3)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这时横梁平衡;(4)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根据估测,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5)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的刻度值,即为物体的质量。

5.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略二、密度:1.定义:某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比值定义法)2.公式: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

换算关系:1g/cm3=103kg/m3。

4.理解密度:(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与物质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

密度与物质的种类、压强、温度和状态有关。

(2)只能用来计算密度,但是密度ρ与m、V无关。

不能说ρ与m成正比。

(3)根据m=ρV,同一种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

5.比较不同物质密度的方法:①相同的质量,比较体积;②相同的体积,比较质量。

三、密度的测量:(原理:)1.测量盐水的密度:①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②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③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下的盐水的质量m2;④求出盐水的的密度ρ=(m1-m2)/ V 。

2.测量小石块的密度:①用调好的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②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③用细线拴好石块,慢慢放入量筒中,直到石块全部被水浸没,记下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④求出石块的密度ρ=m/(V2-V1) 。

初二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总结

初二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总结

初二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总结初二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一、质量。

1. 定义。

-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用字母m表示。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物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2. 单位。

- 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kg),常用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mg)。

换算关系为:1t = 1000kg,1kg = 1000g,1g = 1000mg。

3. 测量工具。

- 在实验室中,常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 天平的使用:- 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归零。

- 调: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 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 读: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二、密度。

1. 定义。

- 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字母ρ表示。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2. 公式。

- ρ=(m)/(V),其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3. 单位。

- 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³),常用单位还有克每立方厘米(g/cm³)。

换算关系为:1g/cm³ = 1000kg/m³。

4. 密度的测量。

- 实验原理:ρ=(m)/(V)。

- 测量固体密度:- 用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m。

- 用量筒测量固体的体积V(对于形状规则的固体,可根据几何公式计算体积;对于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可采用排水法测量体积,即先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1,再将固体浸没在水中,读出总体积V2,固体的体积V = V2 - V1)。

- 根据公式ρ=(m)/(V)计算固体的密度。

- 测量液体密度:- 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

- 将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液体的体积V。

质量与密度的知识要点

质量与密度的知识要点

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一、 质量1、质量的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2、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空间位置和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3、质量的单位:国际单位kg4、质量的测量:实验室常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生活中有案秤、磅秤等多种。

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密度1、定义:某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密度的计算:ρ =m/v3、密度的单位:kg/m 3和g/m 3,1g/cm 3=1×103kg/m 3 。

4、密度的应用: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知识结构力初步概念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作用效果 产生形变 改变运动状态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的示意图 种类 大小——G=mg 重力 方向——竖直向下 作用点——重心 弹力——弹簧测力计 摩擦力 定义 种类 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一、知识点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及大小。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6、力的测量: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⑵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

⑶弹簧测力计: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公式;F=KX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

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7、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第五章——质量和密度的复习课件(正式版)

第五章——质量和密度的复习课件(正式版)

(2)天平平衡后若移动了,仍需要重新调节横梁平 衡,不能直接使用。 (3)称量过程中,决不允许再移动平衡螺母。
(4)向右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严禁用手接触 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否则生锈腐蚀会 造成质量改变)。
(5)若用天平称化学药品,应在两托盘中放大小一样 的同样的纸。 (6)若用天平称液体,应用容器装着(需要先称出容 器质量)。 (7)称小质量物体时应用累积法。
求:m煤油 m煤=0.8kg
4.一个瓶子能装下1kg的水,用这个瓶子能装下1kg的 A.汽油 B.酒精 C.水银 D.盐水
C、D
当m一定时 ,密度大的体积小
6、混合物的密度
由密度的定义式ρ=m/V,如果m是混合物的质量,V是混合 ------平均密度。 物的体积,则ρ就为混合物的密度
例:两种物质密度分别为ρ1、ρ2,体积分别为V1、V2, 将它们混合在一起,密度为多少?(混合物的体积等于 混合物中各物质体积之和)
已知: 求: 解:
ρ1、ρ2,
V1、V2, (ρ1 V1+ρ2 V2) = (V1+V2)
混合物的密度ρ=?
ρ=
m V
=
m1+m2 V1+V2
例题
提示
7、会用特殊法测量密度
给你一个托盘天平,一只小矿泉水瓶和足量
的水和牛奶,如何测出牛奶的密度?写出实验步 骤,并写出牛奶的计算表达式.
根据 V ,只要测出质量m和其对应的体积V 就行.可以分别用水和牛奶将瓶装满,用天平测出它们 的质量, 求出水的体积,即是瓶的容积和牛奶的体积.
本章知识结构:
概念 质量 质量和密度 密度 单位 测量 概念
密度测量
定义、公式、单位

质量与密度知识点

质量与密度知识点

质量和密度一、质量1、质量的概念: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

2、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无关。

3、质量的单位:国际单位Kg,常用单位 t 、 g、 mg。

4、单位换算: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5、能估测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质量。

6、知道测量物体质量的常用工具是天平及托盘天平的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二、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使用天平应注意:(1)不能超过最大称量;(2)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且动作要轻;(3)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

1、天平的使用(1)使用天平时,应将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2)归零,调平。

(3)左物右码。

(4)读数:物品质量=砝码质量+称量标尺示数值。

(5)取放砝码必须用镊子夹取。

不能超过量程。

2、量筒和量杯的使用(1)要会选择量程不同量筒,提高测量精确度。

(2)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底部或凸液面顶部在同一水平面。

三、物质的密度1、密度的概念: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密度的单位:kg/m3或g/cm33、单位换算:1 g/cm3=103kg/m34、密度的计算公式:ρ=m/V5、记住水的密度。

6、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一般情况下物质不同,密度不同;同一物质的密度还和其所处的状态有关。

7、会用天平和量筒(或量杯)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从上图可以看出:仰视读数时,读出的结果比实际体积偏低(偏小);俯视读数时,读出的结果比实际体积偏高(偏大)。

第五章 质量和密度复习与习题课(正式)

第五章 质量和密度复习与习题课(正式)

第五章质量和密度章复习与习题课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2)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能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记住水的密度。

(3)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4)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

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会调节天平,会使用天平测质量。

(2)会用量筒、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物理美的欣赏能力。

二、复习的重点和难点重点:质量、天平的使用、密度的测定及应用。

难点:密度的概念。

三、知识梳理(1)天平读数练习:练习:用天平测某物体质量时,右盘所加砝码有:50g 2g 5g各一个游码所对刻度如图,则物体的质量是多少?注意:对准游码左侧左边读数(2)注意事项1.使用天平时需注意的事项:(1)每个天平都有自己的称量(它所能称的最大质量:砝码+标尺上的最大值)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称量—否则称不出结果,还可能把天平损坏。

(2)天平平衡后若移动了,仍需要重新调节横梁平衡,不能直接使用。

(3)称量过程中,决不允许再移动平衡螺母。

(4)向右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严禁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否则生锈腐蚀会造成质量改变)。

(5)若用天平称化学药品,应在两托盘中放大小一样的同样的纸。

(6)若用天平称液体,应用容器装着(需要先称出容器质量)。

(7)称小质量物体时应用累积法。

托盘天平1.结构: 底盘,分度盘,指针,托盘,平衡螺母,横梁,标尺,游码,砝码,镊子2.使用(1)选: 称量,感量,零刻线(2)调: 水平台,游码,平衡螺母(3)放: 左物右砝(液体加容器)(4)测: 镊子加减砝码(先大后小),调节游码(5)看: 是否平衡?(6)读: 砝码总质量,游码所对刻度值?(7)记: 被测如体质量=砝码总质量+游码所对刻度值3.维护使用前使用时读数一、知识结构1.物理意义: 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2.解释: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形状、状态、位置无关3.单位:国际单位:kg其他单位:t、g、mg相邻进率:10004.测量生活中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电子称等实验室:天平学生天平托盘天平使用用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2121VV m m =m m 1212=ρρV V 1221=ρρ图6练习1.判断图6-2中的错误:答案:(a )游码未移到标尺最左端“0”刻度线处(b)不能用手拿砝码;左盘应放物体, 右盘应放砝码(c)天平应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 (d)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练习2.如图6所示是小明测量物体质量的 情景,明显的操作错误是: (1)游码位置没调“0” (2)用手取放砝码(3)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1、如何测固体(如小石块)的密度2、量筒的正确使用: 1.量筒要放平稳.2.读数时,眼睛的视线要与“凹(凸)形液面的最低(高)处相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和密度》基础知识
一、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物体的质量不随其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2.单位:主单位是千克( kg),常用单位有克( g),毫克( mg),吨( t )
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3. 质量的测量:生活中用秤称物体的质量,实验室中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4.天平的使用:放平归零 , 横梁平衡 , 左物右砝 , 恢复平衡。

(1)使用前要观察天平的称量和标尺上的分度值;
(2)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3)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这时横梁平衡;
(4)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根据估测,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5)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的刻度值,即为物体的质量。

5.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略
二、密度:
1. 定义:某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比值定义法)
2.公式:
3. 3 3 3 3 3
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 kg/m ,常用单位g/cm 。

换算关系: 1g/cm =10 kg/m 。

4. 理解密度:
( 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与物质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

密度与物质的种类、压强、温度和状态有关。

(2)只能用来计算密度,但是密度ρ与m、 V 无关。

不能说ρ与 m成正比。

(3)根据 m=ρV,同一种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

5.比较不同物质密度的方法:①相同的质量,比较体积;②相同的体积,比较质量。

三、密度的测量:(原理:)
1. 测量盐水的密度:
①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m1;②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
中盐水的体积 V;③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下的盐水的质量 m2;④求出盐水的的密度ρ( m1-
m2) / V 。

=
2. 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①用调好的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②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③用细线拴好石块,慢慢放入量筒中,直到石块全部被水浸没,记下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
④求出石块的密度ρ=m/(V 2-V 1) 。

四、密度与温度:
1. 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

根据公式,一般物体温度升高,密度变小;温度降
低,密度增大。

2.水的反常膨胀:4℃的水密度最大;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五、密度的应用:①鉴别物质;②求质量( m=ρ V);③求体积( V=m/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