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元素的知识点

合集下载

元素周期表中重要元素知识点总结

元素周期表中重要元素知识点总结

元素周期表中重要元素知识点总结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它提供了有关元素的丰富信息。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总结一些元素周期表中的重要元素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1. 氢(H):氢是元素周期表中最轻的元素,它在自然界中以气体形式存在。

氢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之一,也是化学反应中最常见的元素。

氢具有出色的燃烧性能,广泛用于火箭燃料和能源领域。

2. 氧(O):氧是生命的基本元素之一,也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元素。

氧在大气中占据了约21%的比例,是支持燃烧和呼吸的关键。

氧还是许多化合物(如水)的组成元素,对维持生物体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3. 碳(C):碳是有机化合物的基础元素,形成了广泛的生物分子。

它具有四个价电子,因此能够形成多种键合方式。

碳的特殊性质使得生命得以存在和演化,同时也促进了现代化学和材料科学的发展。

4. 铁(Fe):铁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也是人体所需的必需元素之一。

它在血红蛋白中起着运输氧气的关键作用。

铁广泛应用于建筑、制造业和医学领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金属。

5. 铜(Cu):铜是一种良好的导电金属,被广泛用于电气和电子设备中。

铜还具有抗菌性能,广泛用于制作厨具和餐具。

它的红色外观和良好的可塑性使得它成为装饰和艺术品的理想材料。

6. 钠(Na):钠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它在自然界中以化合物的形式广泛存在。

钠在人体内起到维持水平衡和神经传导的重要作用。

此外,钠还可以用作制取其他化合物的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工和冶金工业。

7. 氯(Cl):氯是一种强氧化剂,被广泛用于消毒和水处理中。

氯化合物也是常见的工业原料和化学品,其应用范围涵盖了农业、制药和能源领域。

氯还参与酸碱反应和电解过程,是化学实验和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只是元素周期表中重要元素的一小部分知识点总结,每个元素都有其独特的性质和应用。

通过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并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总之,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提供了我们理解元素和化学反应的基础。

各种元素的知识点总结

各种元素的知识点总结

各种元素的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元素的基本概念化学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这些原子具有相同的原子序数(即原子的质子数)。

在这些原子中,电子的数目可能会有所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同位素。

所有已知的元素都可以在周期表中找到,共有118种元素。

二、元素的分类1. 金属元素金属元素是指具有金属性质的元素,它们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导率,并且通常是固态的。

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左侧和中间位置。

2. 非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通常是不具有金属性质的元素,它们的性质与金属相反,通常是劣导体,并且多数是气体或液态。

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右上角。

3. 稀有气体元素稀有气体元素包括氦、氖、氩、氪、氙和氡,它们在周期表中位于第18族,具有稳定的8个价电子,因此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三、周期表的结构周期表是按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排列的。

周期表的每一横行被称为一个周期,周期数与原子序数相同,即第一周期包含原子序数为1的元素,依此类推。

每一列被称为一个族,元素在同一族中具有相似的性质。

四、元素的周期规律1. 周期规律周期规律是指周期表中,随着原子序数增加,元素化学性质呈现规律性变化的现象。

比如,周期表中第一周期的元素都是具有化学惰性的气体元素,第二周期的元素具有较强的还原性等。

2. 周期性趋势周期性趋势是指周期表中,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某一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呈现出规律性的增减变化。

比如,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加而增大,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加而增大等。

五、常见元素的性质氢元素是化学元素中最简单的,它只有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

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可燃的气体,燃烧时与空气中的氧气产生水。

2. 氧元素氧元素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元素之一,它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能够支持燃烧,是许多生物体所需的呼吸气体。

3. 碳元素碳元素是生物体中最常见的元素之一,它具有四个价电子,能够与其他元素形成共价键,形成大量的有机物。

高中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大全非常实用

高中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大全非常实用

高中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大全非常实用一、元素的化学性质1.元素的原子结构:包括元素的原子序数、原子核的构成等;2.元素的化学活性:元素的化合价、化合能力等;3.元素的氧化还原性:元素在化合物中的氧化态和还原态、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和原理等;4.元素的电性和金属性:元素的电负性、电离能、原子半径等;5.元素的地壳丰度和存在形式: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存在的化合物等。

二、常见化学元素及其性质1.金属元素:铁、铜、锌、锡、铝等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应用等;2.非金属元素:氢、氧、氮、碳、硫、磷等非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应用等;3.元素周期表:元素的周期规律、周期表的各种分类和用途等;4.难溶于水的元素:炭、硫、硅、铝等元素的溶解性和存在形式等;5.稀有元素:稀有气体、稀土元素、过渡金属等的特性、应用等。

三、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1.无机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等无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性质和应用等;2.配合物:配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应用等;3.有机化合物:碳氢化合物、醇、醚、酮、酸、酯等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性质和应用等;4.聚合物:聚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应用等。

四、化学反应1.化学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还原反应等反应类型的定义及示例;2.化学反应的平衡:化学反应速度、化学平衡常数、平衡常数的计算等;3.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焓变、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等。

五、化学方程式的平衡与计算1.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法则:平衡方程式的给定条件、平衡常数的计算、平衡位置的调节等;2.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试错法、代数法等;3.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质量计算、体积计算、摩尔计算等。

六、化学分析方法1.酸碱中和滴定:滴定的概念、滴定反应方程式、滴定的终点判定等;2.氧化还原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的概念、滴定反应方程式、滴定的终点判定等;3.光度法:光度法的原理、操作和应用等;4.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的原理和应用等。

化学九年级上周元素知识点

化学九年级上周元素知识点

化学九年级上周元素知识点一、元素是什么?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无法分解成其他物质。

它们由原子组成,每种元素由不同类型的原子所组成。

二、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进行分类和排列的表格。

它由水平行和垂直列组成,水平行被称为周期,垂直列被称为族。

周期表的左侧是金属,右侧是非金属。

三、主要金属元素1. 铁(Fe):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之一,它的特点是具有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能。

铁在建筑、制造业和航空工业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2. 铝(Al):铝是一种轻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耐腐蚀性。

它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和建筑行业。

3. 锌(Zn):锌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

它常用于制造电池、合金和防锈涂层等。

4. 铜(Cu):铜是一种具有良好导电性的金属元素,广泛用于电子设备、电线和管道等。

四、主要非金属元素1. 氢(H):氢是宇宙中最常见的元素之一。

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工业和能源领域有广泛应用。

2. 氧(O):氧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是生物体和物质燃烧所必需的。

氧广泛应用于医疗、化工和冶金等行业。

3. 氮(N):氮是大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氮用于合成化肥、制造爆炸物和氨水等。

4. 硫(S):硫是一种黄色固体,低温下呈黄绿色气体。

它广泛应用于制药、农业和化工等领域。

五、重要的化学元素符号1. H(氢): 氢是最轻的元素,也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之一。

2. C(碳): 碳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元素,也是有机化学的重要基础。

3. O(氧): 氧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元素,同时也是大气中的主要成分。

4. N(氮): 氮是生物体和植物中的重要元素,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

六、元素反应和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元素之间的反应可以产生新的化合物,这是化学研究的基础。

通过研究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预测和分析元素之间的反应,以及它们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质变化。

元素周期表不仅可以用于学术研究,也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元素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元素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元素化学作为一门科学学科,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

而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是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九年级化学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元素知识点非常丰富,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些重要的知识点。

一、元素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元素是指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构造而不能通过化学方法分解成其他物质的物质。

元素是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构建块,它们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元素按照其在化学反应中能否被分解又可分为两类: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金属元素主要存在于左侧和中间区域的周期表,而非金属元素则主要存在于右侧的周期表。

二、常见金属元素1. 铁(Fe)铁是地壳中最常见的金属元素之一,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同时还是许多合金的重要组成部分。

铁可以参与到许多重要的生物过程中,例如血红蛋白的组成等。

2. 铜(Cu)铜也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因此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和建筑行业。

此外,铜还是生物体内的一种重要微量元素,对于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3. 锌(Zn)锌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主要存在于锌矿石中。

锌广泛应用于电池、防腐蚀和冶金等领域。

此外,锌也是许多酶的辅助因子,对人体的健康发育和免疫系统有着重要作用。

三、常见非金属元素1. 氧(O)氧是地壳中最常见的元素之一,也是生命存在的基础。

氧气是地球大气中含量最多的成分,也是许多生物呼吸所必需的。

另外,氧还能与其他元素形成氧化物,在无机和有机化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 碳(C)碳是生命中最为重要的非金属元素之一,构成了生物体内许多重要的有机物。

无机方面,碳还可以形成一些重要的氧化物,例如二氧化碳等。

3. 氢(H)氢是最轻的元素,是宇宙中流行程度最大的元素之一。

在自然界中,氢气主要以氢原子的形式存在于大气中。

氢还是许多物质的重要成分,例如水和石油等。

四、化学符号与元素周期表为了便于记录和描述元素,科学家们发明了化学符号。

化学符号是表示元素的缩写,由元素的拉丁名的首字母组成。

高一化学必背元素知识点

高一化学必背元素知识点

高一化学必背元素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科学,而元素则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

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必须掌握一些重要的元素知识点,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高一化学必背的元素知识点。

一、主要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周期性规律1. 氢元素(H)- 原子序数:1- 原子结构:质子数为1,电子数为1- 周期性规律: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1周期和第1组,是唯一的非金属元素2. 氦元素(He)- 原子序数:2- 原子结构:质子数为2,电子数为2- 周期性规律: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1周期和第18组,在填充电子壳层时遵循“2-8-8”规律3. 锂元素(Li)- 原子序数:3- 原子结构:质子数为3,电子数为3- 周期性规律: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2周期和第1组,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元素4. 氧元素(O)- 原子序数:8- 原子结构:质子数为8,电子数为8- 周期性规律: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2周期和第16组,在填充电子壳层时也遵循“2-8-8”规律5. 氮元素(N)- 原子序数:7- 原子结构:质子数为7,电子数为7- 周期性规律: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2周期和第15组,是一种非金属元素二、主要元素的性质和用途1. 金属元素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热传导性、延展性和韧性等特点。

常见的金属元素包括铁、铜、锌、铝等。

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如铁用于制作建筑和机械设备,铜用于导电导热和制作电线,锌用于防腐和制作电池等。

2. 非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导电性、热传导性和延展性较差,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包括氧、氮、碳、氢等。

它们在环境保护、生物化学和制药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如氧气用于呼吸和维持生物体代谢,氮气用于保鲜食品和制造氨等。

三、主要元素的离子和化合价1. 离子离子是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分子。

金属元素通常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而非金属元素通常获得电子形成阴离子。

例如,氯离子(Cl-)是氯原子接受了一个电子而形成的。

2. 化合价化合价是指元素在化合物中的相对价值。

科学元素相关知识点

科学元素相关知识点

科学元素相关知识点一、元素及其性质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于元素的种类繁多,科学家们将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分类和研究。

元素的性质主要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指元素在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所表现出的性质,如颜色、密度、熔点、沸点等。

例如,金属元素常常具有金黄色,高密度和高熔点的特点,而非金属元素则常常具有较低的密度和熔点。

化学性质是指元素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表现出的性质。

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可以与其他元素发生化合反应,形成化合物。

例如,氧气和氢气可以发生反应,生成水分子。

二、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科学家们对元素进行分类和排列的一种方式。

元素周期表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即元素的核中所含质子的数量)从小到大进行排列。

元素周期表的每一行被称为一个周期,每一列被称为一个族。

元素周期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元素的周期性规律。

在周期表中,位于同一周期中的元素具有相似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此外,周期表还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元素的性质,找到元素之间的关联。

三、常见元素及其应用1.氧气(O):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是生物体进行呼吸的重要成分。

氧气还可以用于氧炔焊、气象观测等工业和科学实验中。

2.碳(C):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它存在于大多数有机物中。

碳的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如葡萄糖、脂肪酸等。

碳的化合物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

3.铁(Fe):铁是一种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铁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于建筑、制造业等领域。

此外,铁的化合物也是生物体中的重要成分,如血红蛋白中的铁离子。

4.氢(H):氢是宇宙中最常见的元素之一,它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

氢可以用于氢能源的生产和储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5.氮(N):氮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占据地球大气中的大部分。

氮在工业上广泛应用于制造化肥、爆炸物等。

四、元素间的化学反应元素之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化合物。

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元素之间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化学物质。

高三化学元素表知识点总结

高三化学元素表知识点总结

高三化学元素表知识点总结化学元素是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了解元素表的知识对化学学科的学习至关重要。

下面将对高三化学中常见的一些元素(非全部)进行知识点总结,以便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1. 氢(H):- 在化学元素表中位于第一行第一列,原子序数为1。

- 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主要存在于水和氢气中。

- 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如用于氢氧化反应、溶剂和燃料等。

2. 氧(O):- 在化学元素表中位于第一行第六列,原子序数为8。

- 是生命体存在的一种基本元素,它是大多数有机化合物的组成部分。

- 在工业上常用于燃烧反应,如制取硫酸、制冷剂等。

3. 碳(C):- 在化学元素表中位于第一行第四列,原子序数为6。

- 是有机物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元素之一。

- 在生物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构成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

4. 氮(N):- 在化学元素表中位于第二行第五列,原子序数为7。

- 是生物体中蛋白质和核酸的重要组成部分。

- 在工业生产中,氮被广泛用于制冷、溶解氧气、制取氨等。

5. 钠(Na):- 在化学元素表中位于第二行第三列,原子序数为11。

- 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具有较强的活泼性。

- 与氯(Cl)结合形成普通食盐,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调味等领域。

6. 铁(Fe):- 在化学元素表中位于第一行第八列,原子序数为26。

- 是地壳中最常见的元素之一,也是人体中重要的微量元素。

- 在工业中被广泛应用,如用于制铁、制钢等。

除了以上所述的几种元素,化学元素表中还包含了众多其他元素,它们都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应用。

了解这些元素的基本特性和应用将对学习和应用化学知识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总结:高三化学元素表知识点的总结主要包括了氢、氧、碳、氮、钠、铁等常见元素的特点及应用。

通过掌握化学元素的性质和应用,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化学知识,在学习和实践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这篇知识点总结,为化学学科的备考和日常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温: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钠) : 4Na +O 2=2Na 2O 加热: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 2Na + O 2Na 2O 2Na 与水离子方程式:2Na + 2H 2O = 2Na-+ 2OH - + H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2Na 2O 2 + 2H 2O = 4NaOH + O 2 ↑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 2Na 2O 2 + 2CO 2 = 2Na 2CO 3 + O 2碱性氧化物:能与酸生成盐和水,无其他产物生成。

氧化钠是,过氧化钠不是。

Na 2O 2中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之比为2:1过氧化钠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变成白色粘稠物:2Na 2O 2+2H 2O=4NaOH+O 2碳酸钠的溶解性、碱性、热稳定性都大于碳酸氢钠的Al1、铝与碱的反应:2Al +2NaOH +2H 2O= 2NaAlO 2 +3H 2↑2、在常温下,铁,铝遇浓硝酸,浓硫酸会在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而发生钝化,从而组织内部金属的进一步发生反应。

因此可以用铝制容器盛放和运输浓硫酸,浓硝酸3、氧化铝熔点很高,可做耐火材料4、Al 2O 3既能强酸反应,也能与强碱反应:① 与酸反应:Al 2O 3 + 6HCl2AlCl 3+3H 2O② 与碱反应:Al 2O 3 + 2NaOH2NaAlO 2+H 2O5、“Al 三角”:根据电荷守恒写① Al 3+→AlO 2—: Al 3++ 4OH - = AlO 2-+ 2H 2O ②AlO 2—→Al 3+: AlO 2-+ 4H += Al 3++ 2H 2O③Al 3+→Al(OH)3: Al 3++ 3OH - = Al(OH)3 ↓ ④Al(OH)3→AlO 2—: Al(OH)3 + OH -= AlO 2-+ 2H 2O⑤Al(OH)3→Al 3+: Al(OH)3 + 3H += Al 3++ 3H 2O ⑥AlO 2—→Al(OH)3: AlO 2- + H ++ H 2O = Al(OH)3↓ CO2不足时: 2AlO 2- + CO 2 +3H 2O =2Al(OH)3↓ + CO 3 2- CO2过量时:AlO 2-+ CO2 + 2H2O =Al(OH)3↓+ HCO 3 -⑦ 3AlO 2-+Al 3++ 6H2O =4Al(OH)3↓ 6、Al 图像:1、向AlCl 3溶液中逐滴滴入NaOH 溶液至过量有关反应:Al 3+ + 3OH — = Al(OH)3↓Al(OH)3 + OH — = AlO 2— + 2H 2O现象: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消失2、向AlCl 3溶液中逐滴滴入氨水至过量有关反应:Al 3+ + 3NH 3·H 2O = Al(OH)3↓ +3NH 4+ 现象:产生白色沉淀,继续加氨水,沉淀不消失。

3、向NaAlO 2溶液中逐滴滴入盐酸至过量有关反应: AlO 2—+ H + + H 2O = Al(OH)3↓ Al(OH)3 + 3H + = Al 3+ +3 H 2O现象: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消失。

7、Al、Al2O3、Al(OH)3都是两性物质Fe1、与非金属反应:①与氧气:a 常温下铁被腐蚀生锈,其主要成分是Fe2O3b 点燃: 3Fe+2O2Fe3O4②与Cl2:2Fe+3Cl22FeCl3③与S :Fe+S FeS2、与水的反应3Fe+4H2O(g)Fe3O4+4H23、与酸反应:①与非氧化性酸:Fe+2H+=Fe2++H2↑②与氧化性酸:a 稀硝酸:(Fe少量)Fe+4H+ +NO3-==Fe3+ +2H2O+NO(Fe过量)3Fe+8H+ +2NO3-==3Fe2+ +4H2O+2NO↑b浓硝酸,浓硫酸:常温下钝化4、与某些盐①与CuSO4:Fe+Cu2+=Fe2++Cu③与FeCl3溶液(印刷电路板):2Fe3++Cu=2Fe2++Cu2+5、4Fe(OH)2+O2+2H2O=4Fe(OH)3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6、Fe2+ 与Fe3+的鉴别(1)氯水和KSCN溶液:向待测液加入KSCN 第一种情况:血红色:Fe3+第二种情况:无现象,再加入氯水后,变成血红色:Fe2+(2)酸性KMnO4溶液: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Fe 2+(3)KI 淀粉溶液:使KI 淀粉溶液变蓝的溶液:Fe 3+Si1、与氟单质,氢氟酸和强碱溶液反应 Si + 2NaOH + H 2O = Na 2SiO 3 + 2H 2↑ Si + 2Cl 2SiCl 4Si + 4HF ↑= SiF 4↑ + 2H 2↑2、si 用途:用作半导体材料,电脑芯片,光电池3、实验室制法:SiO 2 + 2CSi (粗) + 2CO ↑4、Mg 在CO 2中燃烧:Mg+ CO 2= MgO+C5、 二氧化硅:水:不反应与酸:SiO 2 + 4HF =SiF 4↑ + 2H 2O与碱: SiO 2 + 2NaOH = Na 2SiO 3 + H 2OSiO2不能与盐酸,硝酸,硫酸等其他酸反应,氢氟酸是唯一与SiO 2反应的酸 氢氟酸能腐蚀玻璃,不能用玻璃瓶盛放氢氟酸,需用塑料瓶6、 二氧化硅用途:光导纤维、石英7、 硅酸原理:强酸制弱酸: Na 2SiO 3 + CO 2 + H 2O = Na 2CO 3 + H 2SiO 3↓SiO 32-+ CO 2 + H 2O = CO 32- + H 2SiO 3↓8、硅酸盐(1)硅酸钠:Na 2SiO 3水溶液俗称水玻璃,Na 2SiO 3可用作肥皂填料,防火剂及粘胶剂等高温高温注意:盛硅酸钠的试剂瓶应密封,否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盛硅酸钠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因为它本身是一种玻璃粘胶剂与H+不能共存:2H+ SiO32-= H2SiO3↓9、硅酸盐产品:玻璃水泥陶瓷Cl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H2+Cl2=2HCl (火焰呈苍白色,瓶口上方出现白雾);NH4Cl是白烟2、与水反应Cl2+ H2O ⇌HCl + HClOCl2+ H2O ⇌H++ Cl-+ HClO生成的次氯酸是一种强氧化剂,能漂白,杀菌氯气可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氯气没有漂白性,而是次氯酸起漂白作用。

氯气可使湿润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光照氯水,黄绿色逐渐褪去,溶液PH逐渐减小,是因为:HClO= HCl+O2保存氯水时,应避免光照受热,棕色试剂瓶密封3、与碱反应2NaOH+ Cl2=NaClO + NaCl+ H2O(工业制取漂白液,实验室吸收多余的氯气)2Ca(OH)2 + 2Cl2=Ca(ClO)2+ CaCl2+ 2H2O(工业上生产漂白粉,漂白精的原理)4、漂白粉、漂白精在空气中失效的原理:Ca(ClO)2+CO2+H2O=CaCO3+2HClO 2HClO=2HCl+O2↑漂白液在空气中失效的原理:2NaClO+CO2+H2O=Na2CO3+2HClO2HClO=2HCl+O2↑S1、SO2氧化性,还原性:氧化性:SO2+H2S 3S↓+H2O2、SO2还原性:能使紫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能使卤素单质的水溶液褪色(除了F)能被三价铁氧化能被氧气氧化成三氧化硫 SO2+O2⇌SO33、二氧化硫的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其作用机理是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结合生成了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加热后,又显红色,因为又分解为原来物质的缘故。

二氧化硫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如酚酞,石蕊二氧化硫能漂白品红,鲜花等有机色素,工业上也可以漂白纸浆,此外还可以杀菌和消毒二氧化硫可以使溴水,高锰酸钾褪色,是因为还原性而不是漂白性氯气,二氧化硫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两者放在一起漂白性失效(SO2+Cl2+2H2O=H2SO4+2HCl)4、实验室制SO2 Na2SO3(S)+H2SO4(浓)=Na2SO4+SO2↑+H2O5、二氧化硫通入到BaCl2中不反应,三氧化硫通入到BaCl2会产生沉淀6、浓硫酸的特性(1) 强氧化性:常温下,Fe,AL遇浓硫酸会发生钝化现象。

但热的浓硫酸能氧化大多数金属,非金属单质及一些还原性化合物C+2 H2SO4 (浓) CO2↑+ 2 H2O + 2SO2↑Cu+ 2 H2SO4 (浓) CuSO4↑+ 2 H2O +SO2↑(既显酸性,又显氧化性)(2) 吸水性:用于干燥剂不能用于碱性气体和具有较强还原性的气体(3) 脱水性:(蔗糖逐渐变黑,形成黑色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的炭,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7、三大漂白原理:氧化还原类型(Cl2、H2O2) 加合类型(SO2) 吸附类型(木炭) 紫色石蕊:先变红后褪色只变红不褪色褪色品红: 永久褪色 暂时褪色 褪色 8、Cl -、SO 42-的检验: Cl -:先加HNO3、再加AgNO3 SO 42-:先加HCl 、再加BaCl 2N1、N 2+Mg Mg 3N 22、N 2+O 2=2NO3、NO 为无色有毒气体,不溶于水,极易与氧气反应4、NO 与氧气:2NO + O 22NO 25、NO2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6、NO 2与水:3NO 2 + H 2O2HNO 3 + NO7、自身结合无色的N 2O 4 : 2NO 2⇌N 2O 4 ΔH<08、浓硝酸与铜:Cu + 4H + + 2NO 3- = Cu 2++ 2NO 2↑ + 2H 2O9、稀硝酸与铜:3Cu + 8H + + 2NO 3- = 3Cu 2++ 2NO ↑ + 4H 2O10、浓硝酸与木炭C+4HNO 3(浓)=CO 2↑+4NO 2↑+2H 2O11、稀硝酸与少量铁 Fe+4H + +NO 3-==Fe 3++2H 2O+NO12、稀硝酸与足量铁 3Fe+8H + +2NO 3-=3Fe 2++4H 2O+2NO ↑ 13、NH 3与氧气反应:4NH 3 +5O 2 4NO + 6H 2O14、工业合成氨:N 2 + 3H 2 2NH 315、实验室制取氨气:方法一:2NH 4Cl+Ca(OH)2 CaCl 2+2NH 3↑+2H 2O方法二:向生石灰中滴加氨水 方法三:直接加热氨水16、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气态氢化物反应生成盐:N 元素点燃催化剂 高温高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