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车道与消防登高面集合912549454

合集下载

消防车道及消防登高面集合

消防车道及消防登高面集合

消防车道及消防登高面集合一、背景介绍消防车道及消防登高面集合是指在火灾发生时,为了保障消防车辆的通行和消防人员的登高作业,需要在特定位置设置消防车道和消防登高面。

本文将详细介绍消防车道及消防登高面的标准格式。

二、消防车道标准格式1. 车道宽度:消防车道的宽度应满足消防车辆通行的需要,普通不小于6米。

若消防车道位于建造物之间,宽度应满足两辆消防车并行通行的要求,普通不小于10米。

2. 车道标线:消防车道应进行标线划分,以便消防车辆准确通行。

标线应采用明显的红色或者黄色,宽度不小于0.3米,长度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3. 车道标志:在消防车道的起点和终点,应设置明显的消防车道标志,以便驾驶员和行人识别。

消防车道标志应采用标准的消防车道标志,尺寸不小于1米×1米。

4. 车道隔离:消防车道应与其他车道进行隔离,以确保消防车辆通行的畅通性。

可采用立柱、护栏等设施进行隔离,高度普通不低于1.2米。

三、消防登高面标准格式1. 登高面位置:消防登高面应设置在建造物外立面或者屋顶等位置,以便消防人员进行灭火和救援工作。

登高面的位置应根据建造物的高度和结构确定,确保消防人员能够快速到达火灾现场。

2. 登高面尺寸:登高面的尺寸应满足消防人员进行工作的需要。

普通情况下,登高面的宽度不小于1.2米,长度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3. 登高面材料:登高面的材料应具有一定的防火性能,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不易燃烧。

常用的材料有防火涂料、防火板等,具体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法规进行。

4. 登高面标识:在登高面的入口处应设置明显的标识,以便消防人员迅速找到入口。

标识应采用明显的红色或者黄色,字体应清晰可辨,尺寸不小于0.5米×0.5米。

四、总结消防车道及消防登高面集合是保障火灾应急工作的重要设施,其标准格式的设置对于提高灭火和救援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详细介绍了消防车道和消防登高面的标准格式要求,包括车道宽度、标线、标志、隔离等方面的要求,以及登高面的位置、尺寸、材料和标识等方面的要求。

消防车道及消防登高面集合

消防车道及消防登高面集合

消防车道及消防登高面集合一、消防车道标准格式文本:消防车道是为了保证消防车辆能够快速进入并展开灭火救援工作而设置的道路。

为了确保消防车道的畅通和有效性,以下是消防车道的标准格式文本:1. 消防车道的定义和用途:消防车道是指专门为消防车辆通行而设置的道路。

其主要用途是为了确保消防车辆能够快速到达火灾现场,并进行灭火救援工作。

2. 消防车道的尺寸要求:根据消防车辆的尺寸和特点,消防车道应具备以下尺寸要求:- 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得小于6米,以确保消防车辆的通行畅通。

- 消防车道的高度应不低于4.5米,以便消防车辆的通过。

- 消防车道的弯道半径应符合消防车辆的转弯半径要求,以确保消防车辆能够顺利转弯。

3. 消防车道的道路标志和标线:为了提高消防车道的可视性和辨识度,应在消防车道上设置相应的道路标志和标线,包括:- 消防车道标志牌:在消防车道的入口处设置明显的标志牌,标明“消防车道”字样,以便其他车辆能够识别和避让。

- 消防车道标线:在消防车道两侧设置黄色虚线,以标识消防车道的范围。

4. 消防车道的通行限制:为了确保消防车道的畅通,应对消防车道进行相应的通行限制,包括:- 禁止其他车辆停放在消防车道上,以确保消防车辆能够顺利通行。

- 禁止其他车辆占用消防车道,以确保消防车辆能够快速到达火灾现场。

二、消防登高面集合标准格式文本:消防登高面集合是为了进行高空救援和灭火工作而设置的特定区域。

为了确保消防登高面集合的安全和有效性,以下是消防登高面集合的标准格式文本:1. 消防登高面集合的定义和用途:消防登高面集合是指为进行高空救援和灭火工作而设置的特定区域。

其主要用途是为了确保消防人员能够迅速集结和展开高空救援和灭火工作。

2. 消防登高面集合的位置和布置:消防登高面集合应位于建造物的适当位置,以便消防人员能够快速到达,并展开相应的工作。

其布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消防登高面集合应位于建造物的顶部或者挨近火灾现场的位置,以便消防人员能够迅速到达高空救援和灭火的目的地。

消防车道及消防登高面集合

消防车道及消防登高面集合

消防车道及消防登高面集合标题:消防车道及消防登高面集合引言概述:消防车道及消防登高面是城市消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份,它们能够保障消防车辆及消防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到达火灾现场,并展开有效的灭火救援工作。

本文将从消防车道的规划与设置、消防登高面的设置要求、消防车道的维护保养、消防登高面的标准规范以及消防车道及消防登高面的集合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消防车道的规划与设置1.1 确定消防车道的宽度,普通应不少于6米,以确保消防车辆顺利通行。

1.2 消防车道的道路路面应平整、无障碍物,并设置明显的消防车道标识。

1.3 消防车道的设置应考虑到消防车辆的转弯半径和通行高度,避免浮现狭窄或者低矮的情况。

二、消防登高面的设置要求2.1 消防登高面应设置在建造物的外墙或者屋顶,以便消防人员迅速登高进行灭火救援。

2.2 消防登高面应具备足够的承重能力,能够承受多人同时登高及携带灭火器材。

2.3 消防登高面的设置应考虑到消防人员的安全及便捷性,避免设置在易受妨碍的位置。

三、消防车道的维护保养3.1 定期清理消防车道上的杂物、垃圾,确保消防车辆通行畅顺。

3.2 对消防车道的路面进行定期检查及维修,避免浮现坑洼、裂缝等安全隐患。

3.3 消防车道的照明设施应保持正常运作,确保在夜偶尔恶劣天气下消防车辆能够准确到达火灾现场。

四、消防登高面的标准规范4.1 消防登高面的高度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以确保消防人员能够有效登高进行灭火救援。

4.2 消防登高面的扶手、防护栏杆等设施应坚固可靠,确保消防人员的安全。

4.3 消防登高面应设置紧急下降设备,以备消防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撤离。

五、消防车道及消防登高面的集合5.1 消防车道与消防登高面的集合应考虑到消防救援的整体效率,确保消防车辆及消防人员能够迅速到达并展开救援工作。

5.2 消防车道与消防登高面的集合应符合相关消防规范要求,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有效应对。

5.3 消防车道及消防登高面的集合应定期进行演练和检查,以确保其在紧急情况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消防车道及消防登高面集合

消防车道及消防登高面集合

消防车道及消防登高面集合消防车道及消防登高面集合是指在紧急情况下,为了保障消防车辆的通行和消防人员进行高空救援等工作,需要在特定地点设置消防车道和消防登高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消防车道和消防登高面的标准格式。

一、消防车道标准格式1. 车道位置:消防车道应设置在建筑物或场所的主要出入口处,并保证紧急通道畅通。

2. 车道宽度:消防车道的宽度应符合消防安全标准,一般不少于6米。

如果周围有高层建筑物,车道宽度应根据消防车辆的尺寸进行适当扩大。

3. 车道标线:消防车道应标明明显的标线,标线颜色一般采用红色或黄色,标线宽度不少于0.3米。

4. 车道标志:在消防车道入口处应设置明显的标志,标志应包括消防车道的名称、禁止停车标志、禁止堆放物品标志等。

5. 车道障碍物:消防车道两侧不得设置障碍物,如花坛、石阶等。

如果有必要设置障碍物,应保证障碍物高度不超过1.2米,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6. 车道照明:消防车道应保证良好的照明条件,夜间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

二、消防登高面集合标准格式1. 集合地点:消防登高面集合地点应设置在建筑物或场所的安全区域,远离火灾现场和危险区域。

2. 集合标志:在消防登高面集合地点应设置明显的标志,标志应包括集合地点的名称、集合人员的标识等。

3. 集合面积:消防登高面集合地点应根据消防人员的数量合理确定,一般不少于10平方米。

4. 集合设施:消防登高面集合地点应配备适当的设施,如座椅、遮阳棚等,以保证消防人员在等待指令期间的舒适度。

5. 集合通道:消防登高面集合地点应保证通道畅通,方便消防人员的进出。

6. 集合时间:在发生火灾或紧急情况时,消防人员应迅速集合到指定的消防登高面集合地点,并等待指挥。

以上是消防车道及消防登高面集合的标准格式。

根据不同的场所和需求,具体的标准可能会有所差异,但以上内容提供了一般情况下的要求。

在制定消防车道和消防登高面集合的标准格式时,应遵守相关的消防法规和标准,确保消防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

消防车道及消防登高面集合

消防车道及消防登高面集合

消防车道及消防登高面集合标题:消防车道及消防登高面集合引言概述:消防车道及消防登高面是城市消防设施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们为消防车辆提供了通畅的通道,并为消防人员提供了登高救援的平台。

因此,合理规划和设计消防车道及消防登高面对于城市消防工作至关重要。

一、消防车道设计要点1.1 宽度:消防车道宽度应满足消防车辆通行需求,一般不小于6米。

1.2 通畅性:消防车道应保持畅通无阻,避免设置障碍物或停放车辆。

1.3 车道标识:消防车道应设置清晰明确的标识,包括标线、标识牌等。

二、消防登高面规划要点2.1 位置选择:消防登高面应布置在建筑物顶部或侧面,便于消防人员快速到达。

2.2 结构稳固:消防登高面结构应牢固可靠,能够承受消防人员和救援设备的重量。

2.3 防滑设计:消防登高面表面应采用防滑设计,确保消防人员在登高过程中安全。

三、消防车道及消防登高面集合设计3.1 整体规划:消防车道与消防登高面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整体规划设计,确保两者之间的衔接和配合。

3.2 交通流线:消防车道与消防登高面应设计成合理的交通流线,方便消防车辆和人员的快速出入。

3.3 紧急通道:在消防车道及消防登高面集合设计中,应设置紧急通道,确保消防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到达现场。

四、消防车道及消防登高面集合建设4.1 施工标准:消防车道及消防登高面的建设应符合相关消防标准和规范,确保施工质量。

4.2 安全设施:建设过程中应设置安全设施,保障施工人员和周边居民的安全。

4.3 定期检查:建成后应定期对消防车道及消防登高面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使用。

五、消防车道及消防登高面集合管理5.1 使用规定:制定并执行消防车道及消防登高面的使用规定,确保设施的正常使用和维护。

5.2 值班制度:建立健全的消防车道及消防登高面管理值班制度,保障消防设施的24小时监控和维护。

5.3 应急预案:制定消防车道及消防登高面的应急预案,提前做好紧急情况下的处置准备工作。

消防车道及消防登高面集合

消防车道及消防登高面集合

消防车道及消防登高面集合一、消防车道标准格式文本: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要求,为确保建筑物内部消防车辆的顺利通行和应急救援的有效进行,特制定以下消防车道标准:1. 消防车道的宽度应满足消防车辆的通行要求,一般不得小于6米,加油站、大型商场等特殊场所的消防车道宽度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 消防车道应保持畅通,不得被任何物品堆放、摆放或占用,也不得被非机动车、行人等占用。

3. 消防车道两侧应设置明显的标志标识,标示为“消防车道,严禁停车”等字样,并配备红色警示线,以提醒车辆和行人注意。

4. 消防车道入口处应设置明显的标志标识,标示为“消防车道入口”等字样,以引导消防车辆正确进入。

5. 消防车道出口处应设置明显的标志标识,标示为“消防车道出口”等字样,以引导消防车辆正确离开。

6. 消防车道应保持干燥、无积水,并定期清理,确保消防车辆通行的安全和顺畅。

7. 消防车道应与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保持畅通,不得设置任何障碍物或限制通行。

8. 消防车道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消防车道的畅通性和可用性。

二、消防登高面集合标准格式文本:为确保建筑物内部的消防安全,特制定以下消防登高面集合标准:1. 消防登高面集合点应设置在建筑物外部,且位置明显、易于辨认。

2. 消防登高面集合点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和应急设备,包括灭火器、水带、呼吸器等,以确保应急救援的有效进行。

3. 消防登高面集合点应有明确的标志标识,标示为“消防登高面集合点”等字样,并配备红色标志牌,以引导人员正确集合。

4. 消防登高面集合点应保持畅通,不得被任何物品堆放、摆放或占用。

5. 消防登高面集合点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消防器材和应急设备的完好性和可用性。

6. 消防登高面集合点应与建筑物的主要出口保持畅通,不得设置任何障碍物或限制通行。

7. 消防登高面集合点应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所有人员,且不得受到其他建筑物、设施或树木的影响。

8. 消防登高面集合点应有足够的照明设备,以确保在夜间或低能见度条件下的集合和救援工作。

消防车道及消防登高面集合

消防车道及消防登高面集合

消防车道及消防登高面集合一、消防车道标准格式文本:根据消防安全管理要求,为确保消防车辆能够顺利进入和离开建筑物,保障消防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消防车道标准如下:1. 消防车道的宽度应符合国家消防标准,一般要求不小于6米,如果是高层建筑,则不小于10米。

车道两侧应保持无遮挡,确保消防车辆通行时不会受到任何阻碍。

2. 消防车道应设置明显的标识标志,包括地面标线和垂直标识。

地面标线应采用红色或黄色,宽度不小于0.3米,标线间距不大于6米。

垂直标识应设置在车道两侧,高度不低于2.5米,标识上应标明“消防车道,禁止停车”等字样。

3. 消防车道应保持畅通,不得设置路障、栅栏或其他阻挡物。

在车道两侧的建筑物、设施、设备等应保持安全距离,不得妨碍消防车辆的通行。

4. 消防车道的入口和出口应设置明显的标志标识,包括地面标线和垂直标识。

入口和出口标志应设置在离消防车道入口和出口不远处的显眼位置,以便消防车辆及时发现。

5. 消防车道应保持干燥,不得有积水、油污等物质。

在雨天或有积水情况下,应及时清理和排水,确保消防车辆通行的安全性。

二、消防登高面集合标准格式文本:为提高消防救援效率,确保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消防人员能够迅速到达高层建筑,特制定消防登高面集合标准如下:1. 消防登高面应设置在建筑物的最高层或者最高可达到的楼层,以便消防人员快速上楼。

登高面应设有坚固的扶手和防滑装置,确保消防人员的安全。

2. 消防登高面的宽度应符合国家消防标准,一般要求不小于1.2米。

登高面两侧应保持无遮挡,确保消防人员上下楼时不会受到任何阻碍。

3. 消防登高面应设置明显的标识标志,包括地面标线和垂直标识。

地面标线应采用红色或黄色,宽度不小于0.3米,标线间距不大于6米。

垂直标识应设置在登高面两侧,高度不低于2.5米,标识上应标明“消防登高面,禁止堆放物品”等字样。

4. 消防登高面应保持畅通,不得设置障碍物、堆放物品等。

在登高面两侧的建筑物、设施、设备等应保持安全距离,不得妨碍消防人员的通行。

消防车道及消防登高面集合

消防车道及消防登高面集合

消防车道及消防登高面集合一、消防车道标准格式文本:消防车道是为了保障消防车辆通行而设置的道路,其标准格式如下:1. 车道宽度:消防车道的宽度应满足消防车辆的通行要求。

一般来说,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6米,以确保消防车辆能够自由通行。

如果消防车道经过弯曲或狭窄的地方,宽度应适当增加,以确保消防车辆的安全通行。

2. 车道标线:消防车道应进行明确的标线划分,以便消防车辆能够清晰地识别和使用。

标线应使用明亮的颜色,如红色或黄色,并在车道两侧进行标注,以提醒其他车辆不要占用消防车道。

3. 车道通畅:消防车道应保持通畅,不得被其他车辆或物品堵塞。

在消防车道附近,不得设置障碍物、停放车辆或摆放物品,以确保消防车辆能够快速到达事故现场。

4. 车道标识:在消防车道的入口处应设置明确的标识,标识应包括“消防车道”字样和消防车辆图标,以便其他车辆能够识别并避让消防车道。

5. 车道保持:消防车道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畅通无阻。

如有任何损坏或堵塞情况,应及时修复或清理,以确保消防车辆能够顺利通行。

二、消防登高面集合标准格式文本:消防登高面集合是指在火灾事故发生时,消防人员在指定的区域集结,进行灭火和救援工作。

其标准格式如下:1. 集合位置:消防登高面集合应选择在离火灾现场较远、相对安全的区域,以确保消防人员的安全。

集合位置应明确标注,并与其他区域进行隔离,以避免其他人员进入。

2. 集合时间:消防人员应在火灾报警后的规定时间内集结到指定的消防登高面集合区域。

集合时间应根据火灾事故的性质和规模进行合理设定,以确保消防人员能够及时到达现场。

3. 集合人员:消防登高面集合区域应设有足够数量的集合点,以容纳所有参与灭火和救援工作的消防人员。

集合点应设置明确的标识,以便消防人员能够准确找到集合地点。

4. 集合装备:消防登高面集合区域应设有必要的装备和工具,以支持消防人员的灭火和救援工作。

装备和工具应经常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肥登高面尺寸要求:1、住宅:15m*15m,按单元量设置。

2、公建:按主体落地长边*18m。

地面要求:平整硬地,可用草坪砖。

消防通道与消防登高面(网上资料,仅供参考)第一种说法:普通消防车的转弯半径为9m,登高车的转弯半径为12m,一些特种车辆的转弯半径为16~20m。

所以,消防车道转弯半径=普通消防车的转弯半径9m-3m=6m第二种说法:最新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6-12-01)P263中写的是“最大转弯直径24米;最小转弯直径10米”,那么消防车转弯半径就是5m~12米。

第三种说法:消防车道本身的宽度按照规范要求不小于4米,为了便于消防车辆通行,尽头式车道应设回车场,回车场的面积不小于12米*12米,如果是环形车道,则应按道路设计转弯半径,转弯处的半径是12米,计算一下,如果道路宽度是4米,转弯处是直角,则直角顶部到弯道弧顶处大约是10.6米左右。

第四种说法:一、关于消防车道1、高层建筑四周应设置环形的消防车道,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m,当设环形消防车道确有困难时,可沿建筑的两条长边设置消防车道,高层住宅可沿一条长边布置消防车道。

2、尽头式的消防车道,其回车场地一般小于15×15m。

登高车的转弯半径为12m,消防车道的内则转弯半径可利用(14m-道宽)的方法进行校核。

3、消防车道与建筑外墙的距离不宜小于5m。

4、消防车道应合理布置水泵接合器、室外消火栓的位置,避免消防车供水与登高作业相冲突。

二、关于登高立面1、高层的塔式建筑可留1/4周边作为消防登高立面,其他高层建筑至少应留有一长边,消防登高立面应有楼梯间或住户的室内阳台、主窗。

2、若登高面一侧的裙房,其建筑高度不大于5m,且进深不大于4m仍可作为消防登高面。

3、消防登高立面不宜设置大面积的玻璃幕墙。

三、关于登高车的操作场地1、登高场地可结合消防车道布置,与建筑外墙的距离不宜小于5m,应在其登高面一侧整边布置8m宽的登高场地。

2、上述布置确有困难时,可在其登高面范围内确定一块或若干块消防登高场地。

登高场地面积不应小于15m×8m(长×宽),其最外一点至建筑登高面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5%。

3、设有坡道的登高场地,其坡道不应大于15%。

4、利用市政道路作为消防登高场地,其绿化、架空线路、电车网架等设施不得影响消防车的停靠和作业。

第五种说法:3.1 消防车道3.1.1 多层住宅的居住区、小区内宜设消防车道,车道宽度不应小于3.5m,转弯半径不应小于9m。

3.1.2 高层住宅的周围应设有环形消防车道,车道宽度不应小于4.0m,转弯半径不应小于12m。

当设环形车道确有困难时,高层商住楼、一类高层住宅应沿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二类高层住宅可沿建筑的一个长边布置消防车道。

3.1.3 消防车道至少应有两处与其他车道连通。

尽端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道或回车场地。

注:多层住宅回车场地不宜小于12m×12m;二类高层住宅回车场地不宜小于15m×15m;一类高层住宅及高层商住楼回车场地不宜小于18m×18m。

3.1.4 联体的住宅群,当一个方向沿街的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应设有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净宽不得小于1.2m (可利用楼梯间),其间距不宜大于80m。

3.1.5 消防车道可结合绿化一并设计,但路基应能承受消防车的荷载,路面应确保消防车的通行。

3.2 高层住宅应设置消防登高面3.2.1 高层塔式住宅的消防登高面长度不应小于住宅的1/4周边长度。

3.2.2 高层单元式、通廊式住宅的消防登高面长度不应小于住宅的一个长边长度。

3.2.3 消防登高面应靠近住宅的阳台、窗或公用楼梯;商住楼应在此范围内设有直通楼梯间的出口。

3.2.4 消防登高面一侧不应设置不可开启的窗栅,不宜设计大面积的玻璃幕墙。

3.2.5 消防登高面一侧不宜布置裙房,当布置裙房时,其进深不应大于4m,高度不应影响消防车的登高施救。

3.2.6 消防登高面一侧可利用消防车道作为消防登高场地,车道两侧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 m与车道标高相同的夯实地面,车道内边距住宅外墙不宜小于5m,且不宜超过12m;当利用消防车道作为消防登高场地有困难时,消防登高面一侧也可结合消防车道设置不少于一块的夯实地面作为消防登高场地,其面积不应小于15m×8m。

3.2.7消防登高场地的纵向坡度应控制在8%以内。

3.2.8 利用市政道路作为消防登高场地,其绿化、架空线路、电网架等设施不得影响消防车的停靠、操作消防登高面消防登高面又叫高层建筑消防登高面、消防平台,是登高消防车靠近高层主体建筑,开展消防车登高作业、及消防队员进入高层建筑内部,抢救被困人员、扑救火灾的建筑立面。

按国家建筑防火设计规范,高层建筑都必须设消防登高面,且不能做其他用途。

设置消防登高面是为了消防登高车作业的需要,保证对高层住宅的住户进行及时救援,因此,消防登高面应靠近住宅的公用楼梯,当有困难时,登高面应靠近每套住宅的阳台或主窗。

高层住宅应设置消防登高面,并应符合下列标准:1 塔式住宅的消防登高面部不应小于住宅的1/4周边长度;2 单元式、通廊式住宅的消防登高面不应小于住宅的一个长边长度;3 消防登高面应靠近住宅的公共楼梯或阳台、窗;4 消防登高面一侧的裙房,其建筑高度不应大于5m,且进深不应大于4m;5 消防登高面不宜设计大面积的玻璃幕墙6 登高面与建筑之间不得有妨碍登高的高大乔木。

7 登高面范围内宜有建筑的安全出口。

高层建筑消防登高面是指登高消防车靠近高层主体建筑,开展消防车登高作业和消防队员进入高层建筑内部抢救被困人员和扑救火灾的建筑立面。

登高作业场地就是沿建筑登高面实施登高作业的操作空间。

高层建筑的平面布局和使用功能的复杂多样,给消防灭火、救援带来诸多不利因素,特别是在设计中对消防登高面和作业场地的考虑不周,火灾时消防车无法靠近主体建筑实施救援,造成本可以避免的火灾损失和人员伤亡。

虽然消防登高面和作业场地对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一些设计和建设单位存在着注重建筑的外立面造型和建筑内部功能的设计,对消防登高面和作业场地的设置往往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而且目前规范虽然对登高面的设置作了规定但不甚详尽,建审人员对规范的把握也有一定的难度。

《高规》4.1.7条规定:“高层建筑的底边至少有一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不应布置高度大于5米,进深大于4米的裙房,且在此范围内必须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

”这是规范对高层建筑消防登高面的基本要求。

显然,对于高层建筑的灭火扑救来说,除了有较好的登高面以外,必须具备足够大的消防车的转弯半径以及登高消防车的操作空间。

而大多数设计人员往往片面地理解规范,比较单纯地在建筑总平布局上设置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的面做为消防登高面,而没有从实战角度出发处理好建筑立面形式与登高面之间、登高作业场地与周围环境及道路之间的关系。

造成了消防车无法到达作业场地、登高面无法保证消防车登高灭火救援的尴尬局面。

为了确保在高层建筑火灾发生时,消防部队拉得出、打得响,在防火设计审核过程中应对高层建筑的登高面和作业场地的审核予以重视。

对登高面和作业场地的审核关键要把握以下几点:一、把握好建筑立面与登高面的关系1、登高面作为消防车登高操作立面,为确保消防队员从楼梯间进入高层建筑内部,尽快开展灭火和救援,必须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

2、登高面不宜设置大面积的幕墙玻璃,以防止幕墙爆裂对正常登高操作的不良影响。

玻璃幕墙多采用全封闭式,玻璃幕墙上的玻璃多采用热反向玻璃、钢化玻璃等,这些玻璃耐火性能差,高空破拆玻璃幕墙难度大,而且火灾时玻璃幕墙因高温会引起大面积脱落或炸裂,造成“玻璃雨”,对疏散人群、消防队员造成危害,影响灭火救援行动,增加火灾的扑救难度和危险性。

另外,玻璃幕墙的破裂,给新鲜空气的进入创造了条件,易造成轰燃或加速蔓延,因而在登高立面不宜设置大面积玻璃幕墙。

3、登高面每个楼层必须设置可以提供消防队员通过登高车进入建筑内部的门、窗或洞口。

目前许多高楼为了体现造型在外墙上增设了许多框架构架或仅仅是为了采光通风而设计山型、凹型建筑,因其凹口宽度小于登高消防车的载人平台,使得登高平台根本无法与建筑的开口搭接,造成消防队员既无法进入建筑内,其他人员也无法从建筑内撤出,因此登高操作面的长度应适合实际情况,且不宜太短、太零碎。

在登高操作面的立面上应尽可能地设有阳台或较大的开窗。

4、屋顶疏散平台及避难层必须与登高面保持一致,确保登高车对屋顶疏散平台及避难层内的人员进行及时救援。

登高车在很大程度上担负着把屋顶疏散平台和避难层的人员解救到地面上的任务,但目前较多的建筑追求立面设计的效果,在屋面设置各种形式的屋架和玻璃棚,这样,既不利于人员的安全停留,也不利于消防人员登高救援。

5、登高面应避免设置大面积的广告牌。

部分高层建筑在登高面和沿登高面的屋顶侧设置大面积广告牌,在登高面及屋顶平台与登高车之间设置了一道屏障,这也是不符合登高扑救要求的。

二、把握好登高作业场地的设置形式现行规范对登高场地的大小没有明确的规定,一直以来对高层建筑采用18×18米的登高场地,笔者认为在寸土寸金的城市里,为了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土地利用率,减少投资成本,消防车登高作业场地可以根据建筑物的高度等实际情况结合登高作业面的环行通道,适当增加道路宽度作为登高作业场地。

1、车道距建筑物的距离、宽度的确定。

为确保在紧急情况下的车辆交会和考虑到云梯车的支腿跨距,车道宽度宜设为6-7.5m的双车道;根据火场实际作战经验,车道距建筑物不应小于5m,距建筑的最大距离可由建筑高度、当地消防部队登高云梯车的装备情况确定。

2、登高作业场上空举高车作业幅度范围内不能有架空管线和高大树木、路灯等障碍物。

在消防车道附近,应设有供消防车取水的设施,并且在该范围内不得设有影响消防车停靠的地下车库、人防工程的出入口。

三、把握好作业场地和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1、登高作业场地必须为硬地,承重力应满足大型消防车荷载要求,并设置消防车道直接进入登高作业场地内。

2、登高面和登高作业场地应避免设置影响登高作业的架空电力、通讯、电车管线。

3、登高作业场地应设置在建设用地红线范围内,避免与市政管线、道路、绿化等发生矛盾,登高作业场地应尽可能设置在用地红线范围内。

4、要合理布置消火栓和水泵接合器的位置,避免消防车供水与登高作业冲突。

消防登高面知识高层建筑消防登高面是指登高消防车靠近高层主体建筑,开展消防车登高作业和消防队员进入高层建筑内部抢救被困人员和扑救火灾的建筑立面。

登高作业场地就是沿建筑登高面实施登高作业的操作空间。

高层建筑的平面布局和使用功能的复杂多样,给消防灭火、救援带来诸多不利因素,特别是在设计中对消防登高面和作业场地的考虑不周,火灾时消防车无法靠近主体建筑实施救援,造成本可以避免的火灾损失和人员伤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