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计量器具类别种别集团公司型别实例

合集下载

制度计量器具类别种别型别目录表

制度计量器具类别种别型别目录表
(12)振动仪器O
7化学C
(1)成份分析仪器A
(2)酸碱度仪器P
(3)电导仪器C
(4)光谱仪器O
(5)粘度仪器V
(6)标准物质S
4电磁学E
(1)电压仪器V
(2)电流仪器I
(3)电阻仪器R
(4)电容仪器C
(5)电感仪器H
(6)电功率仪器P
(包括电能)
(7)磁参数仪器M
8声学S
(1)声压仪器P
(2)声功率仪器J
(3)声强度仪器N
9电离辐射A
(1)强度仪器I
(2)活度仪器A
(3)通量仪器F
(4)照射量仪器D5光学O Nhomakorabea(1)光强测量仪器B
(2)色温仪器T
(3)照度仪器I
(4)光辐射仪器R
(5)感光度仪器S
(6)光通量仪器F
10时间、频率H
(1)时间测量仪器T
(2)频率测量仪器F
6无线电R
(1)电压仪器U
(2)功率、能量仪器P
(3)阻抗仪器Z
(4)电容仪器C
(5)电感仪器L
(6)电阻仪器R
(7)相位(差)测量仪器φ
(8)噪声系数仪器F
(9)调制度仪器M
(10)品质因数仪器Q
(11)增益仪器G
(12)驻波系数仪器S
(13)占空系数仪器D
(14)损耗仪器δ
(15)衰减仪器D
(16)失真度仪器γ
计量器具类别、种别、型别目录表
计量器具类别
(A)
计量器具种别
(B)
计量器具类别
(A)
计量器具种别
(B)
1长度L
(1)线纹仪器S
(2)端度仪器G
(包括厚度、高度)

计量器具分级管理制度

计量器具分级管理制度

计量器具分级管理制度一、制度背景计量器具是科学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证各种计量活动的准确进行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证计量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的进行,制定计量器具分级管理制度,是保证计量工作有效开展和提高计量质量的关键。

二、计量器具的分类根据使用目的和计量等级的不同,计量器具可分为一类、二类和三类:•一类器具:用于生产、贸易、精密仪器、专业计量等领域,需进行精密度和灵敏度的检定。

例如万能试验机、万用表等。

•二类器具:用于计量的大众化、常规的领域,需进行精确度和单级不确定度的检定。

例如体重秤、温度计等。

•三类器具:用于通用的计量领域,需进行准确度和双级不确定度的检定。

例如电池、螺丝刀等。

三、计量器具的管理计量器具的管理应遵循“三同时”原则,即同时进行使用、检定和管理。

计量器具的收购应遵循“三证验收”原则,即收购计量器具应具备生产、计量认证和检定合格证,并依据技术规范进行验收。

2. 核验管理计量器具应按照规定的检定周期进行检定,并进行及时记录。

检定结果出现一般或重大问题后,要进行重新校验或停止使用,确保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记录管理计量器具应有详细的记录,包括收购记录、校准记录、维修记录和更新记录。

校准记录应按照时间顺序记录,校准单据上应有校准人员的签字。

维修记录应详细标明出现的问题和维修措施,以及维修结果。

4. 存储管理计量器具存放要求干燥、通风、避光、避震、防潮等。

一类计量器具应单独存放,二、三类计量器具可以混存。

5. 使用管理计量器具在使用前应符合检定要求,并按照操作规程使用,防止操作不当损坏计量器具。

计量器具的维修应由专业人员负责。

使用单位负责进行简单维护,如清洁器具表面等。

维修后,要进行重新校准和检定。

四、计量器具的淘汰处理计量器具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老化、磨损、失效等问题,若检定结果明显失准,不能修复,或者已经达到法定使用年限,则需进行淘汰处理。

五、体制机制计量器具分级管理制度由计量行政部门主导,并由相关单位联合起草,乃至全社会参与制订。

计量器具编号原则

计量器具编号原则
游标1
万能角度尺1
001~999
量块2
角度量块1
001~999
圆锥量块2
001~999
框式水平仪3
001~999
直角尺4
001~999
V型块5
001~999
指示仪器I
百分表1
百分表1
001~999
杠杆百分表2
001~999
千分表2
千分表1
001~999
杠杆千分表2
001~999
平面度仪器P
平板1
金属平板1
001~999
卷尺2
钢卷尺1
001~999
纤维卷尺2
001~999
端度仪器G
游标1
游标卡尺1
游标卡尺1(带表)
001~499
500~999
深度游标卡尺2
001~999
厚度游标卡尺3
001~999
高度游标卡尺4
001~999
内径拉杆尺5
001~999
千分尺2
千分尺1
001~999
深度千分尺2
001~999
无线电R
电压仪器U
电压表1
电压表1
001~999
功率、能量仪器P
功率仪1
功率仪1
001~999
能量仪2
能量仪1
001~999
阻抗仪器Z
阻抗仪1
阻抗仪1
001~999
电容仪器C
电容仪1
电容仪1
001~999
电感仪器L
电感仪器1
电感仪器1
001~999
电阻仪器R
欧姆表1
欧姆表1
001~999
相检(差)测量仪器ψ

制度-计量器具类别、种别、型别实例

制度-计量器具类别、种别、型别实例
LS
10
微 米 千 分 尺0~25
LS
28
微 米 千 分 尺25~50
LS
30
游标深度尺0~200
LS
13
游标深度尺0~300
LS
14
百 分 表0~1
LS
33
百 分 表0~3
LS
34
外径千分尺0~25
LS
17
百 分 表0~5
LS
35
计量器具类别、种别、型别目录表
计量器具名称、规格
类别、种别(A、B)
FP
01
工作压力表0~1.6Mpa
FP
02
工作压力表0~2.5Mpa
FP
03
工作压力表0~4Mpa
FP
04
计量器具类别、种别、型别目录表
计量器具名称、规格
类别、种别(A、B)
型别
(C、D)
计量器具名称、规格
类别、种别(A、B)
型别
(C、D)
游标、数显、电子卡尺0~125
LS
01
外径千分尺25~50
LS
18
游标、数显、电子卡尺0~130
LS
02
外径千分尺50~75
LS
19
游标、数显、电子卡尺0~150
LS
型别
(C、D)
计量器具名称、规格
类别、种别(A、B)
型别
(C、D)
内 径 百 分 表6~10
LS
38
万能工具显微镜
LS
53
内 径 百 分 表10~18
LS
39
测 长 仪
LS
54
内 径 百 分 表18~35
LS

《计量器具管理制度》word版

《计量器具管理制度》word版

计量器具管理制度为加强我矿计量器具管理工作,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制定本管理制度如下:一、计量器具的分类和管理根据本矿的实际情况和主要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常用计量器具低值易耗的特点,将本矿计量器具划分为A、B、C三类实施管理。

(一)、计量器具的分类1、A类计量器具的范围:(1)、生产工艺过程中和质量检测中关键参数用的计量器具。

(2)、精密测试中准确度高或使用频繁而量值可靠性差的计量器具。

(3)、进出矿的物料核算用计量器具;(4)、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和环境监测方面,并列入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范围的计量器具。

2、B类计量器具的范围:(1)、生产工艺过程中非关键参数用的计量器具。

(2)、产品质量的一般参数检测用计量器具。

(3)、二、三级能源计量用计量器具;(4)、企业内部物料管理用计量器具。

(5)对准确度有一定要求,用于辅助生产和职工福利的计量器具。

3、C类计量器具的范围:(1)、低值易耗的、自制专用的、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2)、准确度无严格要求、一般工具用计量器具;(3)、在使用过程中对计量数据无精确要求的、简易的计量器具;(4)、国家计量行政部门明令允许一次性检定的计量器具。

(5)、生活户用三表。

(6)、固定安装与设备配套不可拆卸的指示仪表、盘装仪表。

(二)、计量器具管理1、A类计量器具管理办法(1)、A类计量器具中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必须严格按国家计量行政部门的检定管理办法,执行强检。

属于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按有关的检定管理办法、规章制度和检定周期定期进行检定;(2)、对准确度高、量值易变、使用频繁的计量器具列作抽查重点,加强日常监督管理;(3)、A类计量器具的配置数量,应能确保计量器具按期检定,检定与维修期间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4)、A类计量器具原则上由总工办统一控制管理。

2、B类计量器具管理办法(1)、对列入B类管理范围的计量器具,如符合国家检定规程要求的应按规定进行周期检定;(2)、对无检定规程但需要效准的计量器具(检测设备)应按规定进行效准;(3)、B类计量器具的配备数量,应能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

制度计量器具类别种别集团公司型别实例

制度计量器具类别种别集团公司型别实例
L S
40
投 影 仪
L S
55
内 径 百 分 表35~50
L S
41
玻 璃 温 度 计0~100℃
T T
01
杠 杆 百 分 表±
L S
45
玻 璃 温 度 计0~200℃
T T
02
杠 杆 百 分 表±
L S
45
玻 璃 温 度 计0~300℃
T T
03
钢 直 尺0~15
L S
46
压力式温度计0~300℃
类别、种别(A、B)
型 别
(C、D)
电子天平0~160克
F M
01
工作压力表0~6Mpa
F P
05
电子天平0~200克
F M
02
电光分析天平TG328A
F M
03
电光分析天平TG328B
F M
04
电流表0~50A
E I
01
药物天平0~100克
F M
05
电流表0~100A
E I
02
药物天平0~200克
L S
17
百 分 表0~5
L S
35
计量器具类别、种别、型别目录表
计量器具名称、规格
类别、种别(A、B)
型 别
(C、D)
计量器具名称、规格
类别、种别(A、B)
型 别
(C、D)
内 径 百 分 表6~10
L S
38
万能工具显微镜
L S
53
内 径 百 分 表10~18
L S
39
测 长 仪
L S
54
内 径 百 分 表18~35

计量器具分类管理制度

计量器具分类管理制度

计量器具分类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及适用范围为了确保企业内各种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合理利用和管理计量资源,保证生产运营的准确度和可连续发展,特订立本计量器具分类管理制度。

该制度适用于企业内全部计量器具的采购、验收、标定、维护、校准和淘汰等全过程的管理。

二、术语定义1.计量器具:指用于定量测量,检验、校准、监控和质量掌控等用途的设备、仪器、量具等。

2.关键计量器具:指对产品质量、生产过程或测试结果具有紧要影响的计量器具。

3.一级计量器具:指具有较高精度要求,重要用于核查和校准其他计量器具的仪器。

4.二级计量器具:指用于日常生产操作或测量的计量器具。

5.三级计量器具:指对于产品质量掌控要求相对较低,适用于常规检测的计量器具。

三、计量器具管理责任1.公司高层负责人对计量器具分类管理制度负重要责任,包含确保本制度的落实、监督计量器具使用和管理情况,并供应充分的经费和资源进行管理。

2.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内的计量器具管理工作负责,包含计量器具的购置、领用、申请维护和修理、校准、淘汰等。

四、计量器具分类管理流程1.计量器具采购–全部单位购置计量器具需提前编制采购计划,并将计划报批至计量管理部门。

–采购计划获得批准后,计量管理部门负责指定专人负责计量器具的采购工作,并与供应商联系,进行价格谈判和合同签订等工作。

–采购的计量器具需依照规定的流程和程序验收,并办理入库手续。

2.计量器具分类和标定–新购计量器具入库后,计量管理部门负责进行计量器具的分类,并在计量器具台账中进行记录。

–依据计量器具的紧要程度和精度要求,将其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计量器具,并进行标定。

–标定包含调整计量器具的示值、显示误差,以及对计量器具进行合格性判定。

3.计量器具维护与校准–计量器具的日常维护由设备使用者负责,包含计量器具的清洁、保养和保管等工作。

–定期校准由计量管理部门负责,依据计量器具的使用频率和标定情况,订立合适的校准周期。

计量器具分级管理制度

计量器具分级管理制度

计量器具分级管理制度1. 前言计量器具是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之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对计量器具的精度和准确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计量器具的管理也显得尤为重要。

为确保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安全可靠性,制定计量器具分级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2. 目的本制度的制定旨在规范企业计量器具的管理,保证计量器具的准确度和安全性,确保生产和测试过程中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3. 适用范围本制度应用于本企业所有计量器具的管理工作。

4. 分级管理原则4.1 计量器具分级按照计量器具的精度和用途等级,将计量器具分为四级:•一级计量器具:用于重要的基础计量,如:质量、长度、时间等;•二级计量器具:用于不重要的计量,如:随机工具、定量包材封泡、墨水打印、贴标签计量等;•三级计量器具:用于一些比较低级的计量,如:耐压、耐火计量、气密度、液位高度等;•四级计量器具:用于特殊场合,如:临时测量、检验等。

4.2 计量器具分类按照用途对计量器具进行分类:•制造、送检、校准、使用、贮存五类。

4.3 计量器具管理按照计量器具的级别和分类,实行统一的管理制度:•对一级和二级计量器具必须定期进行校准,确保准确度符合相关标准,并建立完整的记录;•对三级和四级计量器具也应进行定期检查;•计量器具的领用、归还、收发、存放等环节都应有相应的管理流程和制度,实行“谁用谁负责”的原则,加强计量器具的使用和保养。

5. 实施与监督5.1 实施计量部门应有计量员,对各类计量器具进行定期校准或检查,并制定相关计量规程和记录,确保计量器具的稳定和可靠性。

5.2 监督管理人员应对各类计量器具的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进行整改。

对于对计量器具管理不规范的情况,应进行处理和追究责任。

6. 结论计量器具是企业生产和测试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制定计量器具分级管理制度,有助于规范管理,提高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对于各类计量器具的管理,必须加强监督和管理,不断完善制度和规程,确保计量器具的准确度、可靠性和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 S
40
投 影 仪
L S
55
内 径 百 分 表35~50
L S
41
玻 璃 温 度 计0~100℃
T T
01
杠 杆 百 分 表±
L S
45
玻 璃 温 度 计0~200℃
T T
02
杠 杆 百 分 表±
L S
45
玻 璃 温 度 计0~300℃
T T
03
钢 直 尺0~15
L S
46
压力式温度计0~300℃
T T
07
钢 卷 尺0~1000
L S
49
数字式温控仪0~200℃
T T
10
钢 卷 尺0~2000
L S
50
数字式温控仪0~300℃
T T
11
钢 卷 尺0~3000
L S
51
数字式温控仪0~400℃
T T
12
计量器具类别、种别、型别目录表
计量器具名称、规格
类别、种别(A、B)
型 别
(C、D)
计量器具名称、规格
L S
17
百 分 表0~5
L S
35
计量器具类别、种别、型别目录表
计量器具名称、规格
类别、种别(A、B)
型 别
(C、D)
计量器具名称、规格
类别、种别(A、B)
型 别
(C、D)
内 径 百 分 表6~10
L S
38
万能工具显微镜
L S
53
内 径 百 分 表10~18
L S
39
测 长 仪
L S
54
内 径 百 分 表18~35
L S
19
游标、数显、电子卡尺0~150
L S
03
外 径 千 分 尺75~100
L S
20
游标、数显、电子卡尺0~200
L S
04
外 径 千 分 尺100~125
L S
21
游标、数显、电子卡尺0~300
L S
05
游标、数显、电子卡尺0~500
L S
06
杠 杆 千 分 尺0~25
L S
24
杠 杆 千 分 尺25~50
类别、种别(A、B)
型 别
(C、D)
电子天平0~160克
F M
01
工作压力表0~6Mpa
F P
05
电子天平0~200克
F M
02
电光分析天平TG328A
F M
03
电光分析天平TG328B
F M
04
电流表0~50A
E I
01
药物天平0~100克
F M
05
电流表0~100A
E I
02
药物天平0~200克
制度计量器具类别种别集团公司型别实例
计量器具类别、种别、型别目录表
计量器具名称、规格
类别、种别(A、B)
型别
(C、D)
计量器具名称、规格
类别、种别(A、B)
型 别
(C、D)
游标、数显、电子卡尺0~125
L S
01
外 径 千 分 尺25~50
L S
18
游标、数显、电子卡尺0~130
L S
02
外 径 千 分 尺50~75
L S
25
游 标 高 度 尺0~3S
10
微 米 千 分 尺0~25
L S
28
微 米 千 分 尺25~50
L S
30
游 标 深 度 尺0~200
L S
13
游 标 深 度 尺0~300
L S
14
百 分 表0~1
L S
33
百 分 表0~3
L S
34
外 径 千 分 尺0~25
F M
06
药物天平0~500克
F M
07
电压表0~50V
E V
01
电压表0~250V
E V
02
台秤0~100公斤
F M
10
台秤0~500公斤
F M
11
三相电能表
E P
01
单向电能表
E P
02
工作压力表0~1Mpa
F P
01
工作压力表0~
F P
02
工作压力表0~
F P
03
工作压力表0~4Mpa
F P
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