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器具分类管理办法

合集下载

计量器具A、B、C分类管理办法

计量器具A、B、C分类管理办法

计量器具 A 、B 、C 分类治理方法-CAL-FENGHAI-(2023YEAR-YICAI)_JINGBIAN计量器具A、B、C分类治理方法A、B、C分类治理方法,是依据测量设备产品的牢靠性、测量设备在生产和治理中的作用以及国家对该种测量设备治理要求,对不同用途和类别的测量设备实行“保证重点,兼顾普遍,区分治理,全面监视”的方法。

使公司的测量设备都能依据不同规定的要求,严格科学治理。

以确保生产和经营治理中各种测量设备的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满足国家计量法规和ISO 9000 族标准的要求。

特制定本方法。

分类A类测量设备a)公司的最高测量标准和用于量值传递的测量设备,列入强制检定名目的工作测量器具;b)用于工艺掌握、质量检测、能源和经营治理对测量数据要求较高的关键测量设备;c)准确度高和使用频繁而量值牢靠差的测量设备。

B类测量设备a)用于生产工艺掌握、质量检测,有测量数据要求的测量设备;b)用于公司内部核算的能源和物资治理用的测量设备;c)固定安装在生产线或装置上,测量数据要求较高的、但寻常不允许拆装、实际检定周期必需和设备检修同步的测量设备;d)对测量数据准确牢靠有肯定要求,但测量设备寿命较长,牢靠性较高的测量设备;e)测量设备性能稳定,量值不易转变而使用不频繁的测量设备;f)专用测量设备、限定使用范围的测量设备以及固定指示点使用的测量设备。

C类测量设备a)用于生产工艺掌握、质量检验、经营治理、能源治理中以及在流程生产线和装置上固定安装的,不易拆卸而又无严格准确度要求的指示用测量设备;b)测量设备性能很稳定、牢靠性高而使用又不频繁的、量值不易转变的测量设备;c)国家技术监视部门明令允许一次性使用或实行有效期治理的测量设备;d)使用环境恶劣、寿命短、低值易耗的测量设备以及准确度无严格要求的自制专用测量设备;e)国家没有检定和校验要求,企业可以自行制定校验方法的测量设备。

但依据使用要求有些器具可列入A或B类。

计量器具分类管理办法

计量器具分类管理办法

1 目的
本着科学、经济和准确的原则,对计量器具进行分类检定和使用管理,保证在用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及可靠性。

2 适用范围
公司内各车间、部门计量工作。

3 参考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年第6号文:
《关于企业使用的非强检计量器具由企业依法自主管理的公告》
4 内容
4.1计量管理的分类
4.1.1 A类计量器具:属国家规定的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公司内用于工艺控制、外部贸易结算的衡器、质量检测及对计量数据要求高的关键计量器具。

例如:锅炉主体压力表、消毒用压力表;理化用分析天平、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红外分光光度计、酸度计等。

4.1.2 B类计量器具:用于生产工艺控制、质量检测、物资管理,计量性能稳定,使用不频繁的计量器具。

如各部门用台秤、架盘天平,一般工艺过程的温度表、压力表、氧气压力表、氮气压力表、乙炔压力表等。

4.1.3 C类计量器具:无严格准确度要求的指示用计量器具;计量行政部门明令允许一次性使用或实行有效期限管理的计量器具;低值易耗的计量器具;国家没用检定和校验要求,企业可以自行制定校验方法的计量器具。

如:普通玻璃温度计、玻璃仪器、玻璃转子流量计、玻璃液柱式压力计;标志用电压、电流表、功率因素表等。

4.1.4 对纳入A类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按国家检定规程规定的周期;B 类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由计量员根据计量器具的实际使用情况制定;对纳入C类的计量器具,要经常巡视,发现失效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4.1.5 对于不合格的计量器具要及时的贴红标。

4.1.6 对以上分类,计量管理员要在计量绿标注明。

计量器具的A、B、C分类管理办法

计量器具的A、B、C分类管理办法

计量器具的A.B.C分类管理办法中汽长电股份有限公司编审核批准制日期日期1.目的:明确各类计量器具在工艺控制.质量控制.原材料验收.产品检验中的作用程度,确保计量器具的合理使用与管理.2.使用范围.2.1本程序用于本企业工艺控制.质量控制. 原材料验收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各工序中被确认的计量器具.3.分类:3.1 A类计量器具3.1.1本企业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环境监测.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3.1.2 本企业用于量值传递的最高标准及工作标准.3.2 B类计量器具3.2.1本企业用于工艺控制.质量检测. 原材料检验中需对产品质量出具数据的计量器具3.2.2 用于工艺控制过程中的专用量具.3.3 C类计量器具3.3.1用于企业工艺控制.质量检测. 经营管理中无严格数据要求的指示用计量器具.3.3.2 允许一次性使用或实行有效期管理的计量器具.3.3.2使用环境差.寿命短.低值易耗准确度无严格要求的自制计量器具.4. 各类量具管理控制.4.1 A类4.1.1国家计量法规定的强制检定计量器具,必须按强制检定管理办法执行强制检定.4.1.2企业最高标准,必须送国家法定检定机构检定. 企业工作标准执行国家检定规程和量值传递系统规定开展检定工作.4.2 B类4.2.1国家计量法规定的必须进行周期校检的工作用计量器具,按国家检定规程要求进行周期校检,并制定合理的周期检定计划.4.2.2 确定检定地点,严格按检定规程和周检计划开展检定工作. 4.3 C类4.3.1 根据计量器具使用情况实行一次性检定或准用证管理.4.3.2设备中自带的不易折断的指示用计量器具进行有效使用期或准用证管理.5. 标识的使用5.1 A类标识5.1.1 标准计量器具使用标明A字的玫瑰红色合格证.5.1.2 工作用标准计量器具使用标明A字的绿色合格证.5.1.3 强检计量器具使用标明A字的玫瑰红色合格证.5.2 B类标识该类用于对产品质量出具数据的计量器具.使用标明B字的绿色合格证.5.3 C类的标识该类用于一次性检定和有效期管理的量具使用标明C字的绿色合格证或准用证.6 质量记录A类.B类.C类合格证。

计量器具 分类管理办法

计量器具 分类管理办法

计量器具分类管理办法1 定义和范围1.1定义,计量器具是指用于监视和测量过程的,能用以直接或间接测出被测对象量值的装置、仪器仪表、量具和用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

1.2 本标准规定了西安多利隆有限公司(下称公司)计量器具分类管理的原则、分类办法、分类管理参考目录、分类管理的检查与考核等方面的内容。

1.3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内计量器具分类管理工作。

1.4 引用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相关法规《关于企业使用的非强检计量器具由企业依法自主管理的公告》《强制检定工作指南》(国家技术监督局计量司组编)2 管理内容2.1 为加强计量器具的科学有效管理,实现在统一管理的基础上,分层次、有重点的管好用好计量器具,确保量值的准确可靠。

2.2 分类原则是按计量器具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作用和国家对计量器具的管理、检定规程要求,计量器具的计量指标及其使用环境条件、使用频率等情况,划分计量器具为A、B、C三个管理类别,进行分层次管理。

2.3公司内所有用于监视和测量的计量器具统一由品质部进行识别、建账,按A、B、C进行分类管理,做好周期检定计划并严格执行。

2.4设备台账主要包括如下几项:序号管理编号计量器具名称规格型号测量范围制造厂商出厂编号精度管理类别上次检定有效期止检定周期检定单位计划送检日期实际检定日期检定结果备注2.5.计量器具应按分类情况分别做出标记,让使用者熟悉各种计量器具的类别。

2.5.1标记分为A、B、C三类。

2.5.2标记的内容:类别(即A、B、C类);有效检定日期;检定人签章;编号等。

2.5.3标记要用不干胶制作,要求其上可用钢笔写字,能耐脏,且不易撕3 计量器具分类管理原则3.1 A 类计量器具管理范围。

3.1.1 本公司最高计量标准器,主要用于量值传递。

3.1.2 本公司重要计量仪器,主要用于检测产品的A 类(关键工艺、质量参数)质量特性的计量器具。

3.1.3按照国家规定的准确度等级,作为检定依据用的计量器具。

计量器具的分类管理办法.doc

计量器具的分类管理办法.doc

计量器具的分类管理办法1 目的对计量器具建立分类管理办法,确保计量器具在完好、合格状态下使用,使其测量的结果正确有效。

2 范围本企业内部所有计量器具和计量设备,根据其重要性,使用环境和频次等因素进行分类管理。

3 术语和定义本章无条文。

4 职责和权限4.1 品质管理部门4.1.1 负责新建计量标准按法定程序的申报工作,以及计量标准器具的使用、维护、保管及周期送检工作。

4.1.2 负责所有工作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修理和监督管理。

4.1.3 负责新购计量器具的入库检验工作。

4.2 使用单位4.2.1 负责提出计量器具的需求计划。

4.2.2 负责将新投入使用的计量器具送检;负责按周期检定计划送检计量器具,对计量器具周检率指标负责。

4.2.3 对计量器具建档及正确使用、维护和保管,确保计量器具在完好、合格状态下使用。

5 流程本章无流程。

6 内容和要求6.1 分类原则6.1.1 A类计量器具6.1.1.1 企业的最高计量标准和用于量值传递的经认证授权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6.1.1.2 国家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6.1.1.3 企业用于工艺控制、质量检测、能源及经营管理对计量数据要求高的关键计量器具;6.1.1.4 准确度高和使用频繁而量值可靠性差的计量器具。

6.1.2 B类计量器具6.1.2.1 企业生产工艺控制、质量检测、有计量数据要求的计量器具;6.1.2.2 用于企业内部核算的能源、物质管理用计量器具;6.1.2.3 安装在生产线或装置上,计量数据要求较高的,但平时不允许拆卸,实际检定周期必须和设备检修同步的计量器具;6.1.2.4 对计量数据准确可靠有一定要求,但计量器具寿命较长,可靠性较高的计量器具;6.1.2.5 计量性能稳定,量值不易改变,而使用不频繁的计量器具;6.1.2.6 专用计量器具、限定使用范围的计量器具以及固定指示点使用的计量器具;6.1.2.7 其它未列入A类、C类的计量器具。

计量器具ABC分类管理办法简版

计量器具ABC分类管理办法简版

计量器具ABC分类管理办法计量器具ABC分类管理办法1. 引言计量器具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工具,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为了有效管理计量器具,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了计量器具ABC分类管理办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管理办法的内容和操作流程。

2. 背景由于计量器具种类繁多,数量庞大,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要求来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计量器具ABC分类管理办法将计量器具分为A、B、C三类,以根据不同的重要性和关键性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周期。

3. ABC分类标准根据计量器具在测试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关键性,将其分为三类:3.1 A类计量器具A类计量器具是测试过程中最关键和最重要的计量器具,其准确度和稳定性对测试结果影响最大。

常见的A类计量器具包括天平、质量仪表等。

这类计量器具需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维护,并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定期校验和检验。

3.2 B类计量器具B类计量器具是测试过程中较为重要的计量器具,其准确度对测试结果影响较大。

常见的B类计量器具包括温度计、湿度计等。

这类计量器具需要进行定期校验和检验,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维护。

3.3 C类计量器具C类计量器具是测试过程中一般使用的计量器具,其准确度对测试结果影响较小。

常见的C类计量器具包括尺子、计时器等。

这类计量器具需要进行定期校验和检验,但周期可以相对较长。

4. 管理措施和周期针对不同类别的计量器具,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措施和周期:4.1 A类计量器具管理A类计量器具需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包括:- 定期校验:按照一定的周期对A类计量器具进行校验,确保其准确度和稳定性。

- 检定合格证书:对通过校验的A类计量器具颁发检定合格证书,作为其合法使用的凭证。

- 使用记录和档案:对A类计量器具的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和档案管理,包括使用时间、使用人员等信息。

4.2 B类计量器具管理B类计量器具需要进行定期校验和检验,包括:- 定期校验:按照一定周期对B类计量器具进行校验,确保其准确度和可靠性。

计量器具的分类管理方法【最新版】

计量器具的分类管理方法【最新版】

计量器具的分类管理方法今天质佳检测编带大家了解一下计量器具的分类管理办法,分类管理采取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方法,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常用计量器具低值易耗的特点,将计量器具划分为A、B、C三类实施管理。

计量器具分类原则一、A类计量器具的范围:1.公司最高计量标准和计量标准器具;2.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和环境监测等方面,并列入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范围的计量器具;3.生产工艺过程和质量检测中关键参数所用的计量器具;4.进出厂物料核算用的计量器具;5.精密测试中准确度高或使用频繁而量值可靠性差的计量器具。

二、B类计量器具的范围:1.用于安全防护、医疗卫生和环境监测等方面,但未列入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范围的计量器具;2.生产工艺过程中非关键参数用的计量器具;3.产品质量一般参数检测用的计量器具;4.二、三级能源计量用计量器具;5.企业内部物料管理用计量器具。

三、C类计量器具的范围:1.低值易耗的、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2.公司生活区内部能源分配用计量器具,辅助生产用计量器具;3.在使用过程中对计量数据无精确要求的计量器具;4.国家计量行政部门明令允许一次性检定的计量器具。

计量器具分类管理一、A类计量器具管理办法1.A类计量器具中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计量行政部门的检定管理办法,执行强检。

非强检计量器具,按相关管理办法、规章制度和检定周期定期进行检定;2.准确度高、量值易变、使用频繁的计量器具作为抽查重点,加强日常监督管理;3.A类计量器具的配置数量,应能确保计量器具按期检定,检定与维修期间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4.A类计量器具原则上由计量管理部门统一控制管理。

二、B类计量器具管理办法1.对列入B类管理范围的计量器具,如符合国家检定规程要求的应按规定进行周期检定;2. 对无检定规程但需要校准的计量器具(检测设备)应按规定进行校准;3. B类计量器具的配备数量,应能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

计量器具的分类与管理办法

计量器具的分类与管理办法
适用范围
周期
1
工业热电偶
用于过程控制
检修期
2
工业热电阻
用于过程控制
检修期
3
一体化温变
用于过程控制
检修期
4
天平
用于产品质量检验
1年
5
台秤
用于内部经济核算
1年
6
地秤
用于内部经济核算
1年
7
定量秤
用于内部核算或过程控制
检修期
8
皮带秤
用于内部核算或过程控制
检修期
9
自动秤
用于内部核算或过程控制
检修期
10
电子秤
用于内部核算或过程控制
按国家规定
3
国家规定安全防护方面强制检定计量器具
用于人身、设备安全方面
按国家规定
4
国家规定环境监测方面强制检定计量器具
用于现场环境监测的报警装置
按国家规定
5
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
用于标准仪器
在有效期内使用
6
压力表
1、用于锅炉主气缸和给水压力部位的测量
2、用于固定式空压机风仓及总管压力的测量
3、用于发电机、气轮机油压及机车压力的测量
检修期
19
光电比色计
用于质量检验
1年
20
分光光度计
用于质量检验
1年
21
酸度计
用于质量检验
1年
22
电导仪
用于质量检验
1年
23
液位计
用于工艺过程控制
1年
24
压力开关
用于工艺过程控制
检修期
(三)C级计量器具管理目录
序号
名称
适用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量器具分类管理办法
1.目的:
对计量器具建立分类管理办法,确保计量器具在完好、台格状态下使用,使其测量的结果正确有效。

2.范围
本企业内部所有计量器具和计量设备,根据其重要性,使用环境和频次等因素进行分类管理。

3.术语和定义
本章无条文
4.职责和权限
4.1品质管理部门
41.1负责新建计量标准按法定程序的申报工作,以及计量标准器具的使用、维护、保管及周期送检工作。

41.2负责所有工作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修理和监督管理。

41.3负责新购计量器具的入库检验工作。

4.2使用单位
4.2.1负责提出计量器具的需求计划。

4.2.2负责将新投入使用的计量器具送检;负责按周期检定计划送给计量器具,对计量器具周检率指标负责。

4.2.3对计量器具建档及正确使用,维护和保管,确保计量器具在完好,合格状态下使用。

5.流程
本章无流程
6.内容和要末
6.1分类原则
6.1.1A类计量器具
6.1.1.1企业的最高计量标准和用于量值传递的经认证授权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
6.1.1.2国家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
6.1.1.3企业用于工艺控制、质量检测、能源及经营管理对计量数据要求高的关键计量器具.
6.1.1.4准确度高和使用频繁而量值可靠性差的计量器具;
6.1.2B类计量器具
6.1.2.1企业生产工艺控制、质量检测、有计量数据要求的计量器具;
6.1.2.2用于企业内部核算的能源、物质管理用计量器具;
6.1.2.3安装在生产线或装置上,计量数据要求较高的,但平时不允许拆卸,实际检定周期必须和设备检修同步的计量器具
6.1.2.4对计量数据准确可靠有一定要求,但计量器具寿命较长,可靠性较高的计量器具
6.1.2.5计量性能稳定,量值不易改变,而使用不频繁的计量器具;
6.1.2.6专用计量器具、限定使用范围的计量器具以及固定指示点使用的计量器具
6.1.2.7其它未列入A类、C类的计量器具。

6.1.3C类计量器具管理办法
6.1.3.1C类计量器具可根据类别和使用情况,按国家有关规定
实行一次检定或有效期管理。

6.1.3.2非生产关键部位的指示用计量器具和在连续运转设备上固定安装的表盘计量器具可以进行有效期管理或延长检定周期,一
般控制在于2~4个周期内;
6.1.3.3加强监督管理,各分厂管理员不定期的巡回检查,发现异常及时送计量部门检定
6.2管理要求
6.2.1各专业计量检定人员根据分类原则对企业内部所有计量器具登记造册或实行计算机管理,做到帐、物相符。

6.2.2计量检定人员根据分类管理办法对各类计量器具严格管理,保证所有计量器具量值准确可靠均在有效期范围内,并保证计量确
认标识正确。

6.2.3对生产现场适时压缩强检计量设备,限制周检计量设备,扩充非周期检定计量设备,并制定必要的程序动态审核评审对计量
设备分类的有效性,科学确认间隔,生产现场计理工作同生产同步
配套。

6.2.4对进口的、国内尚未生产的计量设备,在无计量检定系统,无国家行业检定规程以及企业无检测手段校准的情况下,可尝试采
用现场比对的方式确认该计量设备处于合格状态。

选取通过检验、
并经过使用具体操作中可依据该设备检测出的产品长期处于合格稳
定状态,选取通过检验、并经过使用验证性能稳定的该设备检测的
产品作为“标准样品”,确认时由计量人员使用该设备检测“标准
样品”进行比对,并会同有关工艺技术人员共同评价、认定、保留
评价记录、登记造册管理
6.2.5对校准、确认间隔可由计量设备类型、质量稳定性,用途、使用环境、使用频率来确定,可参考相应设备的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在确保平衡设备失准风险和质量成本两矛盾的基础上,对部分计量
设备可适时自主确定间隔期限,并对部分计量设备间隔期限进行动
态平衡。

6.2.6对量大面广的一般能源计量器具(电能表)在保证准确度的
前提下,实施首次检定管理
6.2.7对配置于机修、设计、技术及有关管理人员等使用频度低的计量器具,可将检定周期延长
6.2.8对于拆装不便,经常拆装可能会影响精度甚至损坏设备、或者因其它原因无法开展校验和周期检定的,可采用以下方法来弥补:
反控法。

以生产出的产品为基准,来调控仪表的数值。

以某厂
的自动化处理设备为例,将热处理后的产品,抽样送理化室检验硬度、金相、机械性能等,以理化室的检测数据为基准来调整设备的
仪表,就是仪表出现了误差,也能保证生产的是合格品。

对比法。

选择一个合格产品作为样品,用样品和生产的产品进
行比较,用比效的结果来调整设备上的仪表,保证生产出的产品符
合样品。

以某厂的自动校直机为例,增加一道检验工序,对自动校
直后的产品随机抽样和样品进行比较,及时调整设备上的位表数值,确保生产出合格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