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暖通规范

合集下载

暖通设计规范

暖通设计规范
第 2.1.3 条 冬季空气调节室内计算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舒适性空气调节室内计算参数: 温度应采用 18~22℃ 相对湿度应采用 40~60% 风速不应大于 0.2m/s 注:使用条件无特殊要求时,室内相对湿度可不受限制。 二、工艺性空气调节室内温湿度基数及其允许波动范围,应根据工艺要求确定,工作区的风速,不宜大于 0.3m/s。 注:设置空气调节的条件,应符合本规范第 5.1.1 条的规定。 生产厂房夏季工作地点的温度, 应根据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及其与工
第 1.0.3 条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及其制冷设计方案,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工艺和使用要求、室外气象 条件以及能源状况等,同有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及其制冷系统所用设备、构件及材料,应根据国家和建设地区现有的生 产能力和材料供应状况等择优选用,尽量就地取材。 同一工程中,设备的系列和规格型号,应尽量统一。
2.1 室内空气计算参数
第 2.1.1 条 设计集中采暖时,冬季室内计算温度,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按下列规定采用: 一、民用建筑的主要房间,宜采用 16~20℃; 二、生产厂房的工作地点: 轻作业不应低于 15℃ 中作业不应低于 12℃ 重作业不应低于 10℃ 注:①作业种类的划分,应按国家现行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执行。 ②当每名工人占用较大面积(50~100m2)时,轻作业可低至 10℃;中作业可低至 7℃;重作业可低至 5℃。 三、辅助建筑物及辅助用室,不应低于下列数值: 浴室 25℃ 更衣室 23℃ 托儿所、幼儿园、医务室 20℃ 办公用室 16~18℃ 食堂 14℃ 盥洗室、厕所 12℃ 注:当工艺或使用条件有特殊要求时,各类建筑物的室内温度,可参照有关专业标准、规范的规定执行。
第 2.1.5 条 设置局部送风的生产厂房, 有关规定执行。

(完整版)GB50243-2016暖通验收规范-强制性条文

(完整版)GB50243-2016暖通验收规范-强制性条文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强制性条文4.2.2 防火风管的本体、框架与固定材料、密封垫料必须为不燃材料,其耐火等级应符合设计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查验材料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性能检测报告,观察检查与点燃试验。

4.2.5 复合材料风管的覆面材料必须为不燃材料,内部的绝热材料应为不燃或难燃,且对人体无害的材料。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查验材料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性能检测报告,观察检查与点燃试验。

5.2.7 防排烟系统柔性短管的制作材料必须为不燃材料。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材料燃烧性能检测报告。

6.2.2 在风管穿过需要封闭的防火、防爆的墙体或楼板时,必须设置厚度不小于1.6mm的钢制防护套管;风管与防护套管之间应采用不燃柔性材料封堵。

检查数量:全数。

检查方法:尺量、观察检查。

6.2.3 风管安装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风管内严禁其他管线穿越;2、输送含有易燃、易爆气体或安装在易燃、易爆环境的风管系统必须设置可靠的防静电接地装置。

3、输送含有易燃、易爆气体的风管通过生活区或其他辅助生产房间时不得设置接口;4、室外风管系统的拉索等金属固件严禁与避雷针或避雷网连接。

检查数量:全数。

检查方法:尺量、观察检查。

7.2.2 通风机传动装置的外露部位以及直通大气的进、出口,必须装设防护罩(网)或采取其他安全防护措施。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依据设计图核对、观察检查。

7.2.10 静电式空气净化装置的金属外壳必须与PE线可靠连接。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核对材料、观察检查或电阻测定。

7.2.11 电加热器的安装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电加热器与钢构架间的绝热层必须为不燃材料;外露的接线柱应加设安全防护罩;2、电加热器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必须与PE线可靠连接;3、连接电加热器的风管的法兰垫片,应采用耐热不燃材料。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核对材料、观察检查,查阅测试记录。

暖通规范大全

暖通规范大全

暖通规范大全暖通规范是指暖通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过程中需要遵守的一系列规定和要求,它是为了保障建筑物的舒适性、安全性和节能性而制定的。

下面是暖通规范的一些主要内容:1. 设计要求:暖通工程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功能,确定合理的供暖、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参数和容量。

同时,应考虑节能减排和环保要求,选择适当的设备和材料。

2. 施工要求:暖通工程的施工应按照设计文件要求进行,合理安排施工计划,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进行施工。

必要时,需委托第三方进行监理和检测。

3. 管道布置:供暖和空调系统的管道布置应合理,避免管道的交叉、弯曲和短路,以确保热力的传输和空气的流通。

管道应使用符合相关标准的材料,安装牢固,密封性好。

4. 风管布置:通风和空调系统的风管布置应按照气流要求进行,避免死角和漏风现象。

风管的制作和安装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保证风管系统的正常运行。

5. 设备选型:供暖、通风和空调设备的选型应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设备。

设备应具有良好的性能、低能耗、低噪音、易维护等特点。

6. 排水系统:暖通工程的排水系统应满足水流排放的要求,并保证排水系统的密封性和稳定性。

排水设备的选型和安装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7. 燃气系统:供暖系统中的燃气设备应满足燃烧和安全要求,燃气管道和阀门应采用适用的材料和结构。

8. 控制系统:暖通工程的控制系统应设计合理,能够实现对供暖、通风和空调设备的自动控制和调节。

控制系统的节能性和可靠性应得到保证。

9. 维护和保养:暖通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定期进行设备巡检、清洁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10. 验收和试运行:暖通工程的验收和试运行应按照相关规范的要求进行,验收过程应包括对供暖、通风和空调设备的功能、性能和质量等方面的检测和验证。

以上是暖通规范的一些主要内容,暖通规范的制定和遵守对于保障建筑物的舒适性、安全性和节能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施工和验收,才能确保暖通工程的高质量和顺利运行。

暖通专业新要求规范地强条要点学习-2016

暖通专业新要求规范地强条要点学习-2016

暖通专业新规的强条要点学习一、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 ---2015:4.1.1 甲类公共建筑的施工图设计阶段,必须进行热负荷计算和逐项逐时的冷负荷计算。

4.2.2 除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外,不得采用电直接加热设备作为供暖热源:1 电力供应充足,且电力需求侧管理鼓励用电时;2 无城市或区域集中供热,采用燃气、煤、油等燃料受到环保或消防限制,且无法利用热泵提供供暖热源的建筑;3 以供冷为主、供暖负荷非常小,且无法利用热泵或其他方式提供供暖热源的建筑;4 以供冷为主、供暖负荷小,无法利用热泵或其他方式提供供暖热源,但可以利用低谷电进行蓄热、且电锅炉不在用电高峰和平段时间启用的空调系统;5 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且其发电量能满足自身电加热用电量需求的建筑。

4.2.3 除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外,不得采用电直接加热设备作为空气加湿热源:1 电力供应充足,且电力需求侧管理鼓励用电时;2 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且其发电量能满足自身加湿用电量需求的建筑;3 冬季无加湿用蒸汽源,且冬季室相对湿度控制精度要求高的建筑。

4.2.8 电动压缩式冷水机组的总装机容量,应按本标准第4.1.1 条的规定计算的空调冷负荷值直接选定,不得另作附加。

在设计条件下,当机组的规格不符合计算冷负荷的要求时,所选择机组的总装机容量与计算冷负荷的比值不得大于1.1。

4.2.10 采用电机驱动的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时,其在名义制冷工况和规定条件下的性能系数(COP)应符合下列规定:1 水冷定频机组及风冷或蒸发冷却机组的性能系数(COP)不应低于表4.2.10的数值;2 水冷变频离心式机组的性能系数(COP)不应低于表4.2.10 中数值的0.93倍;3 水冷变频螺杆式机组的性能系数(COP)不应低于表4.2.10 中数值的0.95倍。

4.2.19 采用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时,其在名义工况和规定条件下的性能参数应符合表4.2.19 的规定。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2016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2016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Code for thermal design of civil building自2017年4月1日起实施GB 50176-2016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热工计算基本参数和方法;4.建筑热工设计原则;5.围护结构保温设计;6.围护结构隔热设计;7.围护结构防潮设计;8.自然通风设计;9.建筑遮阳设计。

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细化了热工设计分区;2.细分了保温、隔热设计要求;3.修改了热桥、隔热计算方法;4.增加了透光围护结构、自然通风、遮阳设计的内容;5.补充了热工设计计算参数。

1 总则1.0.1 为使民用建筑热工设计与地区气候相适应,保证室内基本的热环境要求,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方针,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民用建筑的热工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室内温湿度有特殊要求和特殊用途的建筑,以及简易的临时性建筑。

1.0.3 民用建筑的热工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1.1 建筑热工 building thermal engineering研究建筑室外气候通过建筑围护结构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室内外热湿作用对围护结构的影响,通过建筑设计改善室内热环境方法的学科。

2.1.2 围护结构 building envelope分隔建筑室内与室外,以及建筑内部使用空间的建筑部件。

2.1.3 热桥 thermal bridge围护结构中热流强度显著增大的部位。

2.1.4 围护结构单元 building envelope unit围护结构的典型组成部分,由围护结构平壁及其周边梁、柱等节点共同组成。

2.1.5 导热系数 thermal conductivity,heat conduction coeffi-cient 在稳态条件和单位温差作用下,通过单位厚度、单位面积匀质材料的热流量。

【供暖类】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2016

【供暖类】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2016

2.1.35 内遮阳系数 shading coefficient of curtain 在照射时间内,透射过内遮阳的太阳辐射量和内遮阳接收到的太阳辐射
量的比值。
2.1.36 综合遮阳系数 general shading coefficient 建筑遮阳系数和透光围护结构遮阳系数的乘积。
2.2 符 号 2.2.1 通用符号:
性变化的作用,室外综合温度或室外空气温度波幅与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波幅的
比值。
2.1.18 延迟时间 time lag 围护结构内侧空气温度稳定,外侧受室外综合温度或室外空气温度周期
性变化的作用,其内表面温度最高值(或最低值)出现时间与室外综合温度或室外 空气温度最高值(或最低值)出现时间的差值。
2.1.19 露点温度 dew-point temperature 在大气压力一定、含湿量不变的条件下,未饱和空气因冷却而到达饱和
研究建筑室外气候通过建筑围护结构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室内外热湿 作用对围护结构的影响,通过建筑设计改善室内热环境方法的学科。
2.1.2 围护结构 building envelope 分隔建筑室内与室外,以及建筑内部使用空间的建筑部件。
2.1.3 热桥 thermal bridge 围护结构中热流强度显著增大的部位。
流量。
2.1.6 蓄热系数 coefficient of heat accumulation 当某一足够厚度的匀质材料层一侧受到谐波热作用时,通过表面的热流
波幅与表面温度波幅的比值。
2.1.7 热阻 thermal resistance 表征围护结构本身或其中某层材料阻抗传热能力的物理量。
2.1.8 传热阻 heat transfer resistance 表征围护结构本身加上两侧空气边界层作为一个整体的阻抗传热能力

暖通设计规范

暖通设计规范

第1章总则第1.0.1条为了在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中,体现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精神,贯彻国家现行的有关方针政策,以便为安全生产、改善生活和劳动条件、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提供必要的条件,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民用建筑和工业企业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的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及其制冷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地下建筑、有特殊用途和特殊净化与防护要求的建筑物以及临时性建筑物的设计。

第1.0.3条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及其制冷设计方案,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工艺和使用要求、室外气象条件以及能源状况等,同有关专业相配合,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第1.0.4条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及其制冷系统所用设备、构件及材料,应根据国家和建设地区现有的生产能力和材料供应状况等择优选用,尽量就地取材。

同一工程中,设备的系列和规格型号,应尽量统一。

第1.0.5条编制设计文件时,应根据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制冷装置的数量及其复杂程度,配备必要的专业技术和操作、维修人员以及相应的维修设备和检测仪表等。

第1.0.6条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制冷系统,应在便于操作和观察的地点设置必要的调节、检测和计量装置。

第1.0.7条布置设备、管道及配件时,应为安装、操作和维修留有必要的位置。

对于大型设备和管道,应根据需要在建筑设计中预留安装和维修用的孔洞,并应考虑有装设起吊设施的可能。

第1.0.8条设计中,对于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制冷设备及管道,当有可能伤及人体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第1.0.9条位于地震区和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工程,布置设备和管道时,应根据需要分别采取防震和有组织排水等措施。

第1.0.10条根据本规范进行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及其制冷设计时,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1 室内空气计算参数第2.1.1条设计集中采暖时,冬季室内计算温度,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按下列规定采用:一、民用建筑的主要房间,宜采用16~20℃;二、生产厂房的工作地点:轻作业不应低于15℃中作业不应低于12℃重作业不应低于10℃注:①作业种类的划分,应按国家现行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执行。

暖通空调验收规范 2016

暖通空调验收规范 2016
通风工程指的是应用于建筑物内的送风系统、排 风系统、除尘系统以及防排烟系统等工程。
空调工程指的是应用于建筑物内的舒适性空调系 统、工业的恒温恒湿系统以及空气洁净室 的空 气净化、空气调节系统工程等。
不适用于特殊的高温、高压和热电设备本体保护 用的气体冷却循环等系统。如高炉热风、高炉烟 气与核电站反应器内循环的气体冷却系统等。
GB50243-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2016
2020/3/2
如皋市政府投资项目工程建设中心
一、修订简介
修编依据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2 年工程建设标
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 (建标{2012}5 号)文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 收规范》GB50243-2016 重点解读
如皋市政府投资项目工程建设管理中心 2018-09
2020/3/2
如皋市政府投资项目工程建设中心
编制历史
《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J304-88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43-97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020/3/2
如皋市政府投资项目工程建设中心
采用以顺水流斜向插入的形式
2020/3/2
如皋市政府投资项目工程建设中心
11、补充和完善了一些项目的验收要求
对在工程中已经应用并积累了经验,但 在原规范中还没有或无明确验收要求的 项目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如太阳能制冷设备、纤维布质新材料风 管、蓄能空调系统、地板送风、辐射 (吊顶与地板)空调系统等。
这些指标的改动是一个进步,更适用于 系统的实际情况有利于空调的节能和环 境保护。这些变化其实是不小的,希望 引起大家的重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5
2/ 5
3/ 5
4/ 5
编者说明:
1、本资料为附录。

也可关注林星春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专业考试历年仿真题解析2015版》。

2、规范重要性分类:
A类(12本):重要规范,建议以单行本形式专门安排时间复习,并在教材复习和做题过程中强化;
B类(25本):一般规范,建议以规范汇编或单行本的形式在复习教材和做题过程中配合查找复习熟悉;
C类(35本):其他规范,建议不用复习熟悉目录即可,可在做题过程和正式考试中直接查找答
3、表格中“重要性分类”和“备注”栏为考生总结,非官方信息,仅供参考指导复习。

4、表格中“新增”或“更新”部分建议与规范汇编核对,补充单行本。

5、执业资格考试适用的规范、规程及标准按时间划分原则:考试年度的试题中所采用的规范、规程及标准均以前一年十月一日前公布生效的规范、规程及标准为准。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公消〔2015〕98号《关于执行新版消防技术规范有关问题的通知》:鉴于新制订的《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规范》尚未批准发布,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与审核按照以下规定执行:防烟与排烟系统设置场所执行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其他具体系统设计仍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及《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版)的有关规定。

7、2016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专业考试主要规范、标准、规程目录》6月1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执业资格注册中心正式颁布的为准,本表格仅供参考。

5/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