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与湖(库)监测有何异同

合集下载

水库监测之水文监测

水库监测之水文监测

水库水文监测系统
水库是综合防洪减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库管理工作是水利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加强水库科学管理,面对水资源的严重不足和短缺,做好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科学高效的利用。

通过水文水资源监测,可以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进而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水库水文监测系统的建设,包括库水位、雨量、库容信息的数据采集并上传到监控中心。

根据水库的大小分别设置不等数量的现场监测站,安装遥测终端机、水位传感器、雨量计等设备,必要的监测站还需要安装视频监控设备用于上传监测站的图像,一般通过无线方式将数据及图像传输到监控中心。

监测中心通过数字与图像的双重判断,避免对现场的误判。

监控中心平台实时显示现场水库的基本情况,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预警。

整个系统的逻辑结构
水文监测系统适用于水文部门对江、河、湖泊、水库、渠道和地下水等水文参数进行实时监测,监测内容包括:水位、流量、流速、降雨(雪)、蒸发、泥沙、冰凌、墒情、水质等。

水文监测系统采用无线通讯方式实时传送监测数据,可以大大提高水文部门的工作效率。

【系统功能】
●水位、降雨量、流速、流量信息采集
●库容信息的计算
●定时拍照、报警拍照功能
●水位警戒报警、暴雨加报功能
●历史记录补报功能
●多中心通讯、断点续传功能
建设一个水文监测站需要用到哪些设备呢?。

02湖泊与水库湖流及模拟

02湖泊与水库湖流及模拟
第三节水质与自净能力
2.3 湖流及其数学模拟
2.3.1 湖流运动 • 影响湖流运动的主要外负荷:
1、表面影响 • 水面上气候的影响,由于自然气候变化很大,因而气候对
水面作用很复杂,引起温水层内的热交换。在有气流掠过 水表面时,更须进一步考虑风对水面的作用以及风成波对 温水层内热混合的剧烈影响。风吹水面时,由于切应力的 存在而对水体做功功率可用下式表示:
WWCf aW2U
• 式中,风对水面的做功率,空气密度,风速,水体表面的 漂移速度,风对水面的剪切摩阻系数。风传给水体的能量 将形成波浪、漂移流和水体下的旋涡等3种运动。
2.3.1 湖流运动
2、入湖库河流影响
• 由于进入湖、库河流的水温和含沙量与湖、库水体本身的 水温及含沙量常常不一样,因此流入湖、库的河水密度与 湖、库中水密度也不一样。当河流水体进入湖、库时,河 道水流推动湖、库中的水体前进,直到湖、库水位升高, 受回水影响或由于密度不同而引起浮力足以控制入流为止。
湖泊与水库
第一节 污染负荷 第二节 水文、水动力学
2.1 水文特征 2.1.1 对河川径流的调节 2.1.2 换水周期 2.1.3 水位 2.1.4 水量平衡 2.1.5 泥沙与淤积
2.2 湖泊水库水动力 2.2.1 湖流 2.2.2 风浪 2.2.3 风涌水 2.2.4 定振波
2.3 湖流及其数学模拟 2.3.1 湖流运动 2.3.2 湖流流场数学模型
湖泊与水库
第一节 污染负荷 1.1 我国湖泊与水库的主要环境问题 1.2 湖泊与水库的主要污染负荷
1.2.1 点源污染负荷 1.2.2 非点源污染负荷 1.2.3 内源污染 第二节 水文、水动力学 2.1 水文特征 2.1.1 对河川径流的调节 2.1.2 换水周期 2.1.5 水位 2.1.3 水量平衡 2.1.4 泥沙与淤积 2.2 水动力

湖泊水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湖泊水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湖泊水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湖泊是地球上重要的水体资源之一,不仅为人类提供生活用水,还拥有丰富的生态系统。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湖泊水环境质量逐渐恶化,给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带来了威胁。

因此,湖泊水环境质量的监测与评价变得至关重要。

湖泊水环境质量的监测可以分为定点监测和流域监测两种方式。

定点监测是指选取湖泊的典型点位,在一定时间间隔内进行采样和分析,以了解该点位的水质状况。

流域监测则是综合考虑湖泊流域内的各种因素,并将监测点位布设在各个流域入湖口处,以综合评估湖泊水环境的综合质量。

通过这两种监测方式,可以全面掌握湖泊水环境的变化趋势。

湖泊的水环境质量评价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指标体系。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湖泊水环境质量标准各不相同,但一般都包括水质、富营养化、污染物排放等方面的指标。

水质指标包括水体的溶解氧、浊度、酸碱度、温度等,富营养化指标则关注水中的氨氮、总氮、总磷等含量。

此外,重金属、农药等污染物排放也是评价湖泊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

在湖泊水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中,不仅需要准确地采集和分析水样,还需要结合实地调查和遥感技术,更全面地了解湖泊水环境的质量状况。

实地调查可以掌握湖泊周边的环境特点和人类活动情况,遥感技术则可以获取湖泊水质的空间分布信息。

通过综合利用这些信息,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湖泊的水环境质量。

湖泊水环境质量的监测与评价还需要考虑到长期性和动态性。

湖泊水环境的质量不仅受到季节性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还受到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综合影响。

因此,需要在长期时间尺度上进行监测和评价,以获得更加可靠的结果。

此外,还需要关注湖泊水环境质量的动态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

湖泊水环境质量的监测与评价不仅是科学研究的问题,也是解决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的重要途径。

通过监测和评价,可以及时了解湖泊水环境的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治理。

例如,在富营养化方面,可以通过合理控制农业和城市排放,减少营养物的输入,从而改善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湖泊监测方案

湖泊监测方案

湖泊监测方案湖泊监测方案1. 简介湖泊是重要的水资源,对于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管理湖泊,湖泊监测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本文档将介绍一个湖泊监测方案,包括监测内容、监测方法和监测频率等。

2. 监测内容湖泊监测应涵盖以下内容:2.1 水质监测水质是湖泊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水质监测包括以下方面:- pH值:反映湖泊的酸碱程度。

- 溶解氧:影响湖泊中的生物生存。

- 浊度:反映湖泊中的悬浮物含量。

- 氨氮、总氮、总磷:反映湖泊中的营养物质含量。

- 重金属:监测湖泊中的污染物质。

- 其他化学物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监测项目。

2.2 水量监测水量是湖泊水资源管理的重要依据,水量监测应包括以下内容:- 湖泊水位:反映湖泊的水量变化。

- 湖泊流量:监测湖泊的入流和出流情况。

- 蒸发量:估算湖泊的水量流失情况。

2.3 生物监测生物监测是评估湖泊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应包括以下方面:- 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反映湖泊中的水质和营养状况。

- 底栖动物:反映湖泊的富营养化程度和生态环境。

- 鱼类:反映湖泊的生态系统和水质状况。

- 水鸟和湿地植物:反映湖泊周边生态环境的情况。

3. 监测方法湖泊监测方法应科学可行、准确可靠。

根据监测内容的不同,可以采用以下方法:3.1 水质监测方法- pH值:使用酸碱度测试仪进行测量。

- 溶解氧:使用溶解氧仪进行测量。

- 浊度:使用浊度计进行测量。

- 氨氮、总氮、总磷:使用光度计等仪器进行测量。

- 重金属:采集水样后,使用分析仪器进行检测。

- 其他化学物质:根据具体化学物质使用对应的检测方法。

3.2 水量监测方法- 湖泊水位:使用水位计进行定期测量。

- 湖泊流量: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流量计进行测量。

- 蒸发量:采用皿蒸发法或蒸发皿法进行测量。

3.3 生物监测方法- 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使用浮游生物捕捞网进行样本采集,并进行显微观察和统计分析。

- 底栖动物:采用底栖动物捕捞网进行样本采集,并进行鉴定和数量统计。

河流与湖泊地理特征与功能

河流与湖泊地理特征与功能

河流与湖泊地理特征与功能河流与湖泊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水体形态之一,它们在地理特征和功能上都有着独特的表现。

河流是水从高处流向低处的自然现象,是地球上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湖泊则是由河流、雨水等水源汇聚形成的静水体,是地球上淡水资源的重要储备。

本文将从地理特征和功能两个方面来探讨河流与湖泊的魅力。

一、地理特征河流是地球表面上的水道,它们在长度、宽度、流量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化。

长江、尼罗河、亚马逊河等世界著名河流,它们长达数千公里,流域面积广阔,流量巨大。

而小溪、小河则在山间蜿蜒流淌,它们长度较短,流量较小。

此外,河流还有着不同的河段特征,如上游、中游和下游。

上游多为山地地形,水流湍急,流速快,冲刷力强;中游地势平缓,水流平稳;下游则形成了河口和三角洲等地貌特征。

湖泊则是地球上的天然水库,它们在地理特征上也有着诸多差异。

湖泊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地壳运动、火山活动、冰川作用等因素的影响。

湖泊的大小、深度、水质等都因地理位置和地质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之一,如北美五大湖,它们面积广阔,深度深达数百米,蕴含着丰富的水资源。

而一些小型湖泊,则常常隐藏在山谷之中,湖面湛蓝清澈,给人一种宁静和祥和的感觉。

二、功能河流和湖泊在地理上不仅具有独特的特征,还承担着重要的生态功能。

首先,它们是水资源的重要来源。

河流不仅为人类提供饮用水、农业灌溉水等生活用水,还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必要的原料。

湖泊则是地球上淡水资源的重要储备,它们可以调节水量,保持水源的稳定性,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可靠的水源。

其次,河流和湖泊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河流是生物的栖息地,它们为鱼类、水生植物等提供了生存的环境。

同时,河流还承担着水循环和养分循环的重要功能,为生态系统的平衡发挥着关键作用。

湖泊则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它们为湿地生态系统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地。

湖泊中的水生生物和湖岸带的植被相互作用,形成了独特的湖泊生态系统,为各类动植物提供了生存和繁衍的环境。

烟台市河湖长制水生态监测工作方法探讨

烟台市河湖长制水生态监测工作方法探讨

2021.346烟台市河湖长制水生态监测工作方法探讨冯 丽烟台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北部,境内中小河流众多,流域面积300km 2以上的有大沽夹河、五龙河、黄水河等15条;流域面积200km 2以上的有沁水河、留格河、平畅河等23条;流域面积大于100km 2的有46条,大于50km 2的有96条。

烟台市共有3座大型水库,总库容55470万m 3,兴利库容29170万m 3;26座中型水库总库容65820万m 3,兴利库容34220万m 3;1077座小型水库总库容为58222万m 3,兴利库容36129万m 3。

全市现有塘坝6002座,总蓄水能力12945万m 3;大沽夹河、五龙河、黄水河三大河流上较大拦河闸坝有60处,其中大沽夹河14处,五龙河39处,黄水河7处,总调节水量为15160万m 3。

一、指导思想河湖管理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上下游、左右岸、不同行政区域和行业。

河湖长制是由地方党政主要领导担任河长,依法依规落实地方主要领导主体责任,协调整合各方力量,有力促进了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等工作。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解决我国复杂水问题、维护河湖健康的有效举措,是完善水治理体系、保障国家水安全的制度创新。

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的意见》,以及《烟台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烟台市全面实行河湖长制工作方案〉的通知》的具体要求,烟台市水文局本着服务于烟台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加强河库管理保护、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河库功能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制定《烟台市市级重要河库生态水量与水质监测工作方案》。

烟台市确定河湖长制工作市级重要河流为大沽夹河、五龙河、黄水河、黄金河、辛安河、平畅河、界河、王河、大沽河等9条河流,重要水库为门楼水库、沐浴水库、王屋水库。

烟台市河湖长制水生态监测任务主要针对这9河3库进行。

水库水质监测

水库水质监测

一、概述
水库水质在线监测系统适用于用于实时监测湖泊、水库、饮用水水源地、河道等监测站等,用于观察水质的变化情况。

通过水质信息网络的建设,可分析区域内水质动态趋势,有效加强区域管理,为污染动态研究、湖泊富营养化预测、湖泊水库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为水环境管理与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撑。

二、水库监测断面设置
1)进出水库的河流汇合处分别设置监测断面。

2)以各功能区(如城市和工厂的排污口,饮用水源、风景游览区、排灌站等)为中心,在其辐射线上设置弧形监测断面。

3)在水库深浅水区,不同鱼类的回游产卵区,水生生物经济区等设置监测断面。

图片来自水质科学与技术
三、水质监测系统的功能
唐山广易科技生产的水库水质监测系统具有如下功能:
◆数据传输:通过4G无线网络传输数据,实时在线,可同时与1~4个中心通信。

◆信息采集:实时采集多参数水质分析仪测量出的相关水质数据。

◆警戒报警:水体被污染、水质指标超限时报警。

◆支持主动上报(定时上报、报警上报) + 系统软件问询
1)主动上报:主动上报包括定时上报、告警主动上报,是指监测点测控终端主动向中心发送测点数据。

2)系统软件问讯:远程召测包括定时召测、即时召测,是指监控系统下发命令召测监测点水位数据。

◆历史记录存储、数据掉电不丢失、时钟保持功能
◆远程操作与维护:设置参数、召测数据
远程设参:支持远程设置参数。

例如水质指标的警戒报警值等。

远程召测:支持远程召测当前水质数据信息。

◆避雷保护功能:安装时必须要有效接地。

四、水质常用监测指标。

水库工程监测标准

水库工程监测标准

水库工程监测标准
水库工程监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水位监测:通过水位计等设备,定期对水库的水位进行监测,以确保水库的水位在安全范围内。

流量监测:通过流量计等设备,监测水库的流量,了解水库的入库和出库流量情况。

库容监测:通过测量水库的水深等参数,计算水库的库容,了解水库的蓄水情况。

温度监测:通过温度计等设备,监测水库的水温,了解水库的水温变化情况。

水质监测:通过水质分析仪等设备,定期对水库的水质进行监测,以确保水库的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大坝安全监测:通过对大坝的位移、沉降、裂缝、渗漏等情况进行监测,以确保大坝的安全运行。

其他监测:根据水库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可能还需要进行其他方面的监测,如地震监测、气象监测等。

总之,水库工程监测标准是为了确保水库的安全运行和合理利用水资源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通过科学合理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水库存在的问题和隐患,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从而保障水库的正常运行和效益发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流与湖(库)监测有何异同
1.采样点位的确定
河流监测断面上的采样垂线数见表1,各垂线上的采样点数见表2。

湖(库)监测垂线上的采样点的布设见表3。

2.监测时间与频次
河流与湖(库)均每月监测一次,监测时间为每月1-10日。

3.监测项目
河流监测《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除总氮外的23项基本项目(即:水温、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铜、锌、氟化物、硒、砷、汞、镉、铬(六价)、铅、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粪大肠菌群),以及流量、电导率。

湖库增测透明度、总氮、叶绿素a和水位等指标。

4.水质评价指标及标准
根据《关于印发<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环办[2011]22号文)的要求,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除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以外的21项指标。

即: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铜、锌、氟化物、硒、砷、汞、镉、铬(六价)、铅、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硫化物。

总氮、粪大肠菌群作为参考指标单独评价(河流总氮除外)。

水温仅作为参考指标。

湖泊和水库营养状态评价指标为:叶绿素a、总磷、总氮、透明度和高锰酸盐指数共5项。

水质评价标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按Ⅰ类~劣Ⅴ类六个类别进行评价。

5.水质评价方法
1、河流水质评价
(1)断面水质评价
河流断面水质类别评价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即根据评价时段内该断面参评的指标中类别最高的一项来确定。

描述断面的水质类别时,使用“符合”或“劣于”等词语。

断面水质类别与水质定性评价分级的对应关系见表4。

(2)河流、流域(水系)水质评价
河流、流域(水系)水质评价:当河流、流域(水系)的断面总数少于5个时,计算河流、流域(水系)所有断面各评价指标浓度算术平均值,然后按照“断面水质评价”方法评价,并按表4指出每个断面的水质类别和水质状况。

当河流、流域(水系)的断面总数在5个(含5个)以上时,采用断面水质类别比例法,即根据评价河流、流域(水系)中各水质类别的断面数占河流、流域(水系)所有评价断面总数的百分比来评价其水质状况。

河流、流域(水系)的断面总数在5个(含5个)以上时不作平均水质类别的评价。

如果所有断面水质均为Ⅲ类,整体水质为“良好”。

河流、流域(水系)水质类别比例与水质定性评价分级的对应关系见表5。

2、湖(库)水质评价
(1)湖泊、水库单个点位的水质评价,按照“断面水质评价”方法进行。

(2)当一个湖泊、水库有多个监测点位时,计算湖泊、水库多个点位各评价指标浓度算术平均值,然后按照“断面水质评价”方法评价。

(3)湖泊、水库多次监测结果的水质评价,先按时间序列计算湖泊、水库各个点位各个评价指标浓度的算术平均值,再按空间序列计算湖泊、水库所有点位各个评价指标浓度的算术平均值,然后按照“断面水质评价”方法评价。

(4)对于大型湖泊、水库,亦可分不同的湖(库)区进行水质评价。

(5)河流型水库按照河流水质评价方法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