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九下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苏德战争爆发的时间、概况和影响
九年级下人教版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一战”中受削弱,遭受经济危机。
和平主义思潮。
根本原因:英法两国企图以牺牲弱小 国家利益为代价来维护本国利益。
绥靖政策的影响: 1、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 心日益膨胀 2、极大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背景 时间 参与国
主要内容
1936年,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 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 1938年9月 英、法、德、意 《慕尼黑协定》: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 割让给德国。 绥靖政策 牺牲小国利益 将祸水东引(苏联)
记忆口诀
• • • • 德意英法慕尼黑,绥靖政策到顶峰。 德国四处来呈凶,进攻波兰挑战争。 攻占法国又攻英,攻苏企图未得逞。 日本偷袭珍珠港,战争扩到太平洋。
课堂练习
德国入侵波兰后,许多人提出了疑问:“他们(指 英国、法国)扔出了两个‘小孩’(指奥地利和捷克斯 洛伐克),再扔出另一个‘小孩’(指波兰)给‘狼群’ 以求躲避灾难的政策还能有收益吗?”材料中的“政策” 应是( ) A.殖民主义扩张政策 B.委任统治政策 C.绥靖政策 D.“冷战”政策
波兰两周亡国,原因有三:
2.军事落后: 波兰用落后的骑兵对抗德国坦克
1.英法: “静坐战争”
3.苏联:为构筑维护自身安全的 “东方战线”,派兵占领波兰东部。
“二战”初期,纳粹德国军事家打造的闪击战, 攻势凌厉,
27天内征服了波兰, 4小时征服了丹麦, 23天内征服挪威, 5天内征服荷兰, 18天内征服比利时, 39天内征服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
1940、6 不宣而战
意大利
德意日正式结盟 (1940.9)
珍珠港
美国总统布什2008年5月29日提议在夏威夷珍 珠港建立国家纪念碑,铭记日本偷袭珍珠港引发 太平洋战争的历史。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说课稿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主要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导火索以及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役。
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进一步延伸,对于理解20世纪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文字和数据,生动地展现了战争的全貌,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和过程。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识。
但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历史长河中的一段重要事件,距离现在较远,学生对其了解程度不一。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分析问题,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导火索和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役,掌握战争的基本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树立和平、发展的观念,增强历史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导火索和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役。
2.教学难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及其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讨法等,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地图等,直观展示战争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二战相关图片,引发学生对战争的思考,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二战爆发的背景、导火索和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役。
3.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二战爆发的原因及其影响。
4.成果展示:各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补充。
5.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二战爆发的原因和过程。
6.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九下历史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分析】·课标要求1.以慕尼黑会议为例,说明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
2.简述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慕尼黑协定、德军闪击波兰、法国投降、德军闪击苏联、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珍珠港事件。
(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收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二战资料及影视资料,分析历史信息,掌握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学习的方法,体验学习历史的快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认识到“慕尼黑阴谋”是帝国主义大国牺牲小国达到祸水东引的一次大阴谋,体会法西斯的贪婪和残暴,增强学生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
(2)让学生了解法西斯的凶暴和战争的残酷性、破坏性,了解各国人民为反对法西斯战争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3)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问题,树立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观念。
【教学思路】教学重难点1.重点: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莫斯科保卫战、珍珠港事件。
突出重点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反映二战爆发、扩大的图片、文字资料等,突出二战爆发和扩大的标志性事件。
2.难点:对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实质的理解突破难点方法:(1)在课程导入中,通过师生共同讲述“牧羊人与狼”的故事,为学生理解慕尼黑阴谋的实质作好铺垫。
(2)还通过多媒体展示反映慕尼黑会议的图片(或漫画)、文字材料,并进行问题设计,帮助学生对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实质的理解。
【教学设计】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收集反映二战的图片、视频,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可在学习本课之前观看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电影或音像资料,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含文字和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设计一:故事导入,揭示本质。
两个放着一群羊的牧羊人在山间遭遇到一只狼,为了躲避灾难,牧羊人将一只可怜的羊扔给了狼,狼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新人教版九年级初三历史下册第6课_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课件

B
B
中考链接
(2010· 四川达州)34.当法西斯德国在欧洲大陆疯狂扩张时,一直追随 英国推行绥靖政策,最后却自食其果遭致亡国的是( ) A.奥地利 B.波兰 C.意大利 D.法国
D
(2010· 四川攀枝花)20. 将绥靖政策推向顶峰的历史事件是( A.慕尼黑阴谋 B.国会纵火案 C.巴黎和会 D.华盛顿会议
C
(2010· 山东聊城)2.‚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l2月7日——星 期日日本进行无缘无故和卑鄙怯懦的进攻时起,合众国和日本进入战 争状态。‛日本的‚进攻‛是指( ) A.全面侵略中国 B.突袭苏联 C.偷袭珍珠港 D.诺曼底登陆
C
中考链接
(2010· 江苏徐州)3.2010年5月9日,胡锦涛主席出席了俄罗斯卫国战 争胜利65周年庆典。这次伟大的卫国战争开始于( ) A.德国突袭波兰 B.德国东侵苏联 C.日本偷袭珍珠港 D.莫斯科保卫战 (2010· 山东东营)4.罗斯福曾说,1941年12月7日是‚一个遗臭万年 的日子‛,美国遭到了‚突然和蓄谋的进攻‛。那么,在这个‚日子‛ 发生的事件是( ) A.慕尼黑阴谋 B.日军偷袭珍珠港 C.诺曼底登陆 D.美国轰炸南联盟 (2010· 湖南岳阳)5.下列哪些事件使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 ) ①德国进攻波兰 ②德国入侵苏联 ③日本偷袭珍珠港 ④ 诺曼底登陆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慕尼黑阴谋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
二、战争的爆发和扩大
宣而不战
奇 怪 战 争
1939年9月1日。德军闪击波兰,英法 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二、战争的爆发和扩大
1、战争的全面爆发: 法国沦陷
戴高乐将军在英国组织‚自由法国 运动‛,继续斗争。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课件 新人教版

“一战”后的一二十年间,资本主义 的发展极不平衡。随着德国经济军事实 力的迅速发展,其强烈要求从英、法、 美等“一战”战胜国手中夺取殖民地和 市场,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意大利和 日本则不满意“一战”的分赃结果,企 图建立地区霸权。最终,德意日首先发 难,挑起了“二战”的战火。
一、“二战”爆发的原因
• 1.根本原因 • 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 2.直接原因 • 经济危机的打击,导致欧亚战争策源地形
成。
一、“二战”爆发的原因
• 3.客观原因: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 • ①目的:想将祸水东引至苏联;牺牲弱小
国家的利益,安抚侵略者。
• ②实质: 姑息纵容法西斯侵略行为。 • ③顶峰:慕尼黑阴谋。 • ④影响: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入 侵 布 拉 格 的 德 军
慕尼黑协定,并没有带来张伯伦所鼓吹的 “体面的和平”、“鲜花似的安全”。相反, 英法的出卖却换来了希特勒更为胆大妄为的行 动。1938年9月15日纳粹德国军队开进布拉格。 捷克斯洛伐克被德国完全吞并了。这就是纳粹 德军侵入布拉格的情景。
二、战争的爆发和扩大
• 1.全面爆发 • ①时间: 1939年9月1日。 • ②标志: 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 ③概况: 1940年,德军很快占领包括法国在
日军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 太平洋舰队,第二天,美国对日宣战。
资本主义 国家政治
根 源
第பைடு நூலகம்
经济发展 不平衡
二 次 世
直界 经济危机 接 大
的打击 战
的
英法推行的
加 速
爆 发
绥靖政策
全面爆发:德国突袭 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1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一、慕尼黑阴谋1.内容:签订《慕尼黑协定》(1938年9月)2.目的:祸水东引,把德国侵略矛头引向苏联3.实质:纵容侵略,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
4.影响: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5.启示:对待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为不能姑息养奸,要坚决斗争。
反对绥靖政策,制止争霸的局部侵略战争,是清除大战隐患的重要举措。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1.全面爆发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
2.规模扩大的标志: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3.进一步扩大的标志: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2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1.标志: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2.意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3.启示: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为了共同的利益可以走向联合。
二、雅尔塔会议2.目的: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
3.与会首脑:美国罗斯福、英国丘吉尔、苏联斯大林。
4.内容:(1)打败德国后,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
(2)决定成立联合国(3)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对日作战。
5.影响:为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二战的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四、二战的胜利1.欧洲第二战场开辟: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6日),使法西斯德国东西两面受敌。
2.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1945年5月8日,标志二战在欧洲结束。
3.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二战结束。
4.胜利的原因: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全世界人民协同作战,相互支持,共同对付法西斯。
5.二战性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6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课件新人教版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2.战争的扩大 (1)1941年6月,德军突袭 苏联 ,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 规模扩大。苏联军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 利。 (2)1941年12月7日,日军突袭美国的海军基地 珍珠港 ,重创美 国太平洋舰队。第二天,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 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二战争的全面爆发和扩大 1.全面爆发 (1)1939年9月,德军突袭 波兰 ,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全面爆发。 (2)1940年四五月,德军占领包括 法国 在内的西欧和北欧许多 国家。 (3)德军空袭英国,英国军民在丘吉尔的领导下进行顽强抵抗。 (4) 意大利 加入德国一方参战。
全的人,主要是担心漏掉重要内容,影响以后的复习与思考.,这样不仅失去了做笔记的意义,也将课堂“听”与“记”的关系本末倒置了﹙太忙于记录, 便无暇紧跟老师的思路﹚。 如果只是零星记下一些突出的短语或使你感兴趣的内容,那你的笔记就可能显得有些凌乱。 做提纲式笔记因不是自始至终全都埋头做笔记,故可在听课时把时间更多地用于理解所听到的内容.事实上,理解正是做好提纲式笔记的关键。 课堂笔记要注意这五种方法:一是简明扼要,纲目清楚,首先要记下所讲章节的标题、副标题,按要点进行分段;二是要选择笔记语句,利用短语、数 字、图表、缩写或符号进行速记;三是英语、语文课的重点词汇、句型可直接记在书页边,这样便于复习时查找﹙当然也可以记在笔记本上,前提是你 能听懂﹚;四是数理化生等,主要记老师解题的新思路、补充的定义、定理、公式及例题;五是政治、历史等,着重记下老师对问题的综合阐述。
编后语
做笔记不是要将所有东西都写下,我们需要的只是“详略得当“的笔记。做笔记究竟应该完整到什么程度,才能算详略得当呢?对此很难作出简单回答。 课堂笔记,最祥可逐字逐句,有言必录;最略则廖廖数笔,提纲挈领。做笔记的详略要依下面这些条件而定。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2. 192。
(直接原因)
3.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加速了大战的爆发。
4. 被侵略各国没有互相配合,使局部战争
扩大到世界战争。
课堂小结:
罗斯福新政
经 济 危 机
英 法 姑 息 、
退 让 、 妥 协
突袭波兰 前 期 法国溃败
不列颠 空战
1939、9 1938年9月
德意日 慕尼黑会议 法西斯 侵 (绥靖政策产物)
略 扩 张
二 战 爆 发
突袭苏联
扩 大 偷袭 珍珠港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知识回顾
1929—1933 年 世 界 经 济 危 机
美国:
罗斯福新政,美国渡过了危机, 开创了政府干预经济的先例
德国、日本、意大利 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法西斯 道路
感悟新知
一、慕尼黑阴谋:(二战的加速器,催化剂)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1、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闪 击波兰) 2、扩大:(1941年6月德军侵略苏联)
小组探究:
1、英法为什么要对希特勒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
(1)英法等国遭到一战和经济危机的打击,其经济、 政治,军事地位都受到了巨大的削弱。
(2)西方大国想将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指 向苏联。 (3)英法想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来维护本国 利益。(根本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 1.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3、进一步扩大: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
一、慕尼黑阴谋
1、时间: 1938年9月 2、制造者:德、意、英、法 3、地点: 德国的慕尼黑 4、内容:规定捷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区给德国 英法美等国希望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安抚 5、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苏德战争爆发的时间、概况和影响
时间:1941年6月。
概况:德军进攻苏联,不到几个月,德军便占领了苏联大片领土,直逼苏联首都莫斯科。
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军民英勇抗击侵略者,使德军占领莫斯科的企图没能得逞。
影响:德国进攻苏联,二战规模扩大。
在莫斯科保卫战中,苏联军民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是二战以来德军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
例题1德、日法西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经常“不宣而战”。
在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国对下列哪一国家“不宣而战”?()
A.法国
B.英国
C.苏联
D.美国
答案:C
解析:题干中“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国”等是解题的关键信息,1941年6月22日,德军突然进攻苏联。
故选C。
例题2莫斯科是个英雄城市,二战中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A.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B.粉碎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
C.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的开始
D.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答案:B
解析: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答案B。
1.苏德战争爆发后,领导苏联进行莫斯科保卫战并取得胜利的是()
A.列宁
B.斯大林
C.罗斯福
D.丘吉尔
2.2015年召开了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
这次伟大的卫国战争开始于()
A.德国突袭波兰
B.德国东侵苏联
C.日本偷袭珍珠港
D.莫斯科保卫战
3.以下事件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扩大的是()
A.幕尼黑会议
B.德国进攻波兰
C.英法对德宣战
D.德国东侵苏联
4.随着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卷入了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据此回答:对苏德战争的初期概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德军占领了苏联的大部分领土
B.德军占领了苏联的斯大林格勒
C.苏联军民坚决抗击,节节胜利
D.德军攻陷了苏联首都莫斯科
1.B解析:领导苏联进行莫斯科保卫战并取得胜利的是斯大林,答案B。
2.B解析:1941年德国东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苏联开始了卫国战争,答案B。
3.D解析:1941年德国东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扩大,答案D。
4.A解析:苏德战争的初期德军占领了苏联的大部分领土,德军在攻莫斯科战役中被苏联打败,并没占领斯大林格勒,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