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线及织物(二)

合集下载

服装材料综合复习(二)----纱线、纺织物的基本组织

服装材料综合复习(二)----纱线、纺织物的基本组织

服装材料综合复习(二)----纱线、纺织物的基本组织(一)名词解释1、纱线:是线与纱的总称。

纱是指单纱,线是指股线,股线可分为双股线、股线及多股线。

2、捻度:表示纱线加捻的程度,是单位长度内纱线的捻回数。

3、捻向:加捻的方向称为捻向,也就是加捻纱中纤维的倾斜方向或加捻股线中单纱的加捻方向。

可分为左手捻(Z)和右手捻(S)两种。

4、定重制:是以一定重量的纱线所具有的长度来表示纱线的线密度。

5、定长制:是以单位长度内的纱线的质量来表示纱线的线密度。

6、机织物:是指由相互垂直排列的经、纬两个系统的纱线,在机织物上按照一定的规律和形式交织成的织品。

织物中相互交织的规律叫做织物组织。

7、组织循环:也叫完全组织,是指当机织物内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的沉浮规律达到循环时称为一个组织循环。

8、机织物的密度:是指单位长度内经纱或纬纱的排列根数。

也即纱线排列的紧密程度,它包括经密度和纬密度。

(二)填空1、加捻的目的是为了增强(牢度)、(弹性)和(光洁度)。

2、单纱捻向以(Z)捻居多,股线捻向以(S)捻居多。

3、捻向的表示方法是有规定的,如果单纱用左手捻,则写成(Z)捻;若股线中单纱用左手捻,初捻为右手捻,复捻用左手捻则写成(ZSZ)。

4、使用不同捻向的纱线可使织物表面形成(隐条、隐格)的效应。

5、(线密度)是纱线最重要的指标。

纱线的线密度指标可分为(定重制)和(定长制)两种。

6、织物的组织包括(原组织)、(变化组织)、(联合组织)、(复杂组织)和(提花组织)。

(原组织)是机织物组织中最简单、最基本的一类组织。

7、原组织按照组织循环纱线数与飞数的不同,可分为(平纹组织)、(斜纹组织)和(缎纹组织)三种,简称(三原组织)。

其中,(平纹组织)是所有机织物中最简单的组织。

(缎纹组织)是原组织中最复杂的一种。

8、平纹组织由(两根)经纱和(两根)纬纱构成一个组织循环;斜纹组织在一个组织循环中至少有(三根)经纱和(三根)纬纱;缎纹组织在一个组织循环中至少有(五根)经纱和(五根)纬纱。

织物组织 2

织物组织 2
其组织图分别如下:
18、 试作 及 变化纬重平组织的上机图,要求综框的负荷尽量相同。
变化纬重平组织:组织循环经纱数为Rj=2+2+1+1=6
组织循环纬纱数为RW=2;
变化纬重平组织:组织循环经纱数为Rj=4+2=6
组织循环纬纱数为RW=2。
对于变化纬重平组织可以采用照图穿法或顺穿法,按要求综框的负荷应尽量相同,故 变化纬重平组织可用照图穿法,这样可以省综;而 变化纬重平组织采用顺穿法以使综框的负荷相同,二者的上机图分别如下:
分别适用织物:
顺穿法由于在组织循环经纱根数多时会过多地占用综片,给上机织造带来很大困难,因此适用于密度较小的简单织物的组织和某些小花纹组织;
飞穿法可减少每页综上的综丝数,减少经纱与综丝的摩擦使织造顺利进行,因此平布类织物、高密府绸、细布类织物采用此种穿综方法;
照图穿法又称省综穿法,它是将运动规律相同的经纱,穿入同一页综片中,可以减少使用宗页的数目,在小花纹织物中广泛采用;
分析:由于织物一般要求斜纹线纹路清晰,所以应根据纱线捻向合理选择斜纹线方向,由于织物中S捻向的股线,其返光带的方向是向右倾斜的,而在斜纹织物中,当反光带的方向与织物的斜纹线方向一致时,斜纹线才是清晰的,因此采用S捻向股线制织 斜纹组织织物时应选择右斜纹,即 ↗组织。若按要求反织的话,应按 ↖上机,故此斜纹组织织物的上机图为:
第一经: ,第一纬:
Rj=3+2+2+1+1+1+1+3=14
RW=3+2+1+2=8
21、 试作 变化方平组织的上机图。
组织循环纱线数:组织循环经纱数为Rj=2+1+1+1+2+2=9

纺织材料2

纺织材料2

纺织材料1.纺织纤维:是指截面呈圆形或各种异型的,横向尺寸较细,长度比细度大好多倍的,具有一定强度和韧性的细长物体。

2.差别化纤维:通常是指在原来纤维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物理或化学改性处理,使性能上获得一定程度改善的纤维。

3.复合纤维: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高聚物或性能不同的同种聚合物通过一个喷丝孔纺成的纤维。

4.异性纤维:是相对于圆形纤维而言,采用非圆形喷丝孔加工的非圆形截面形状的纤维。

5.纤维结晶度:是指纤维中结晶部分占纤维整体的比率。

6.取向度:这种大分子排列方向与纤维轴向符合的程度称作取向度。

7.混纺纱线:两种或多种纺织纤维拟用纺纱混合方法制成的纱线。

8.交织织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纺纱线织成的织物。

9.特数:公定回潮率下,1000米长的纺织纤维的重量。

10.旦数即丹尼尔数:又称纤度,是指9000m长的纤维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

11.公制支数简称支数:是指在公定回潮率时1g纤维或纱线所具有的长度米(m)数。

12.主体长度:是指一批棉样中含量最多的纤维长度。

13.品质长度:是指比主体长度长的那一部分纤维的重量加权平均长度,又称右半部平均长度。

14.跨距长度:指采用梳子随机夹持取样纤维由夹持点伸出的长度。

15.中空度:实际有效空腔截面占有效外界内截面面积的百分数。

16.品质支数:是表示纤维或纱线粗细程度的单位,是纤维或纱线在公定回潮率下单位单位重量所具有的长度。

17.纤维成熟度:指纤维细胞壁的加厚程度。

18.工艺纤维:多个细胞纤维由细胞质粘合而成纤维束。

19.缩绒性:毛纤维在温热及化学试剂作用下,经机械外力的反复挤压,纤维集合体逐渐收缩紧密,并相互穿插纠结,交编毡毛。

20.定向摩擦效应:滑动方向从毛尖到毛根,为逆鳞片摩擦,摩擦因数大,滑动方向从毛根到毛尖,为顺鳞片摩擦,摩擦因数小。

21.回潮率:指纤维材料中含水分的重量占纤维干重的百分数。

22.公定回潮率:业内公认的纤维所含水分质量与干燥纤维质量的百分比。

《服装材料开发与生产》课件——任务2 纱线的分类

《服装材料开发与生产》课件——任务2 纱线的分类
被加捻制成细纱。
广泛应用于各种短纤维的纺纱工程,如普梳、精梳及混纺。环锭纱的纤维大多呈内外转移
的圆锥形螺旋线,使纤维在纱中内外缠绕联结,纱的结构紧密,强度高,适用于制线以及
机织和针织等各种产品。
(2)紧密纺
紧密纺是在改进的新型环锭细纱机上进行纺纱的一种新型纺纱技术。
其纺纱机理主要是:在环锭细纱机牵引装置前增加一个纤维凝聚区,基本消除了前罗拉至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
经混合纺纱工艺加工而成的
纱线。
混纺的目的是降低成本,
性能上取长补短, 增加品种,
获得特殊风格。
(1)机织纱线
使用纱线范围广泛,由于织造的需要,一般要求经纱品质较高,特别是强度和耐磨要好,
纬纱要求相对较低。
(2)针织纱线
与机织用纱线比,针织用纱的捻度略小于机织用纱,因为针织用纱的强度、柔软性、延
层,经切割而成,如铝箔上涂金黄涂层的为金丝,涂无色
透明层的为银丝,涂彩色涂层的为彩丝。
金银丝洗涤要注意用中性洗涤剂,用适当的力水洗,因
为碱性物质容易使铝变质、脱落。
由于金银丝的耐热性差,应使用低温熨烫。金银丝一旦
起皱很难回复原状,因此要注意织物中其他纤维吸收水分
或遇热产生收缩。
(6)混纺纱线
以弹性为主的称为弹力丝。弹力丝又分为高弹丝和低弹丝,前者具有优良的弹性变形(≥50%)和回复性能,
而蓬松性一般,适宜做紧身服装、袜子等,以锦纶长丝变形纱为主;后者具有一定的弹性和一定的蓬松性,
织成的织物尺寸比较稳定,主要用于内衣、毛衣及其他针织物和机织物,以涤纶、丙纶和锦纶为主。
网络丝是空气变形纱的一种特殊形式,丝条上分布有网络点,改善了合纤长丝的极光和蜡状感的缺点,织

织物——第二章织物的力学性质

织物——第二章织物的力学性质
系统的各根纱线强力之和,这时,K >1,但有时也会出现K <I的情况,
如某些织物品种,由于其紧度过大,或织物中各根纱线张力不匀,织造 中纱线承受过度的反复拉伸、弯曲、摩擦作用,尤其是当纱线采用过大 的捻系数(接近甚至超过临界捻系数)时,交织点的挤压作用已不能再增 大纱线强力,相反,应力的增加反而导致抵抗外力能力的削弱,此时,
点越多,经、纬纱越不容易相对滑动,形成的受力三角形越小,三角形内同时受力
的纱线根数就越少,因此,织物撕破强力越小。由此可见,平纹织物的撕破强力较
小,缎纹织物的撕破强力较大,斜纹织物介于两者之间。
织物内经、纬密对撕破强力的影响较为复杂。在纱线直径相同的条件下,经、 纬密低的织物,撕破强力较大。这是因为经、纬密低时,织物中经、纬纱交织点较 少,经、纬纱容易相对滑动,形成的受力三角形较大,三角形内同时受力的纱线根 数较多,撕破强力较大。如纱布就较不容易撕破。当经、纬密相近时,经、纬向撕 破强力较接近。当经密比纬密大时,有助于经向撕破强力,不利于纬向撕破强力。 府绸织物由于经密比纬密大得多,因此,经纱受力根数远超过纬纱受力根数,经向 撕破强力远大于纬向撕破强力。实际穿着也表明,府绸织物在撕破时,通常都是纬 纱逐一断裂,沿经向撕开。此外,当经、纬密相差过大时,在撕破试验中还会发生 不沿着切口、而沿横向撕开的现象.称为“跃向”。
在机织物中,经、纬纱同捻向配置时,将有助于织物断裂强力。这是 由于经、纬纱同捻向时,在经、纬纱交叉点的接触面上的纤维斜倾方向 趋于平行,从而使经、纬纱交叉处啮合得较为紧密,拉伸织物时,经、 纬两系统纱线间的切向滑动阻力较大,使织物断裂强力提高。 3、织物结构 三原组织中,平纹组织的交织点最多,浮长最短,纱线 屈曲最多,缎纹组织的交织点最少,浮长最长,纱线屈曲最少;斜纹组 织介于两者之间,所以平纹织物的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最大,斜纹其 次,缎纹最小。 4、树脂整理

纺织原料纱线知识点总结

纺织原料纱线知识点总结

纺织原料纱线知识点总结一、纱线的定义和分类1. 定义纱线是由纤维经过纺织加工而成的线状物,是织物的基本原料之一。

2. 分类根据纤维的不同,纱线可以分为棉纱、化纤纱、毛纱、麻纱等不同种类。

根据纺纱工艺的不同,纱线可以分为纺纱、捻纱、气纺、摇杆纱等不同类型。

二、纱线的生产工艺1. 纺纱纱线的生产首先需要进行纺纱过程。

纺纱是把原料纤维加工成纱线的工艺过程,其目的是增加纤维的长度,使其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延展性。

纺纱工艺包括精梳、粗纱、简纺等步骤。

2. 捻纱捻纱是指将纺好的细纱进行加捻,形成一定的捻度和强度,使纱线更加均匀和牢固。

捻纱工艺包括单捻、双捻等不同方法。

3. 气纺气纺是一种以空气为介质的纺纱方法,通过高速气流将纤维喷射出去并经过旋杯加工,形成纱线。

气纺工艺具有生产效率高、纱线质量好等优点。

4. 摇杆纱摇杆纱是一种传统的手工纺纱工艺,通过手工操作摇动纺车,使得纺出的纱线具有特殊的纹理和质感。

摇杆纱工艺主要用于生产特殊纤维的纱线,如羊毛纱、丝纱等。

三、纱线的用途纱线作为织物的基本原料,广泛应用于服装、家居用品、工业材料等多个领域。

不同种类的纱线适用于不同的产品,如棉纱适用于服装面料、化纤纱适用于工业材料等。

四、纱线的质量检验纱线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织物的质量,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

纱线的质量检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纤维长度和强度纺纱时,需要确保纤维的长度和强度达到一定的标准,以保证纱线的质量。

2. 纺纱密度纺纱密度是指在一定长度内的纱线含纱量,密度越大,纱线质量越好。

3. 纱线平整度纱线平整度是指纱线的表面是否平整,有无断裂、结团、粗细不均等现象。

4. 纱线捻度纱线的捻度直接影响着纱线的强度和弹性,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

5. 纱线颜色在染色后,纱线的颜色应该均匀一致,无色差。

以上是对纺织原料纱线知识点的详细总结,对于从事纺织行业的工作人员来说,掌握这些知识点能够更好地进行生产和质量管理工作。

服装材料学第二章 服装用纱线

服装材料学第二章 服装用纱线

(三)加捻对纱线强力的影响 随着纱线捻度的增加,其强力是增大的, 但捻度超过一定值后,强力反而下降,这一 定值称为纱线的临界捻度。 一般,在满足强力要求的前提下,纱线 捻度越小越好,因为捻度的增加会使纱线的 手感变硬、弹性下降、缩率增大。
第三节
复杂纱线
一、花式纱线
一、花式纱线 异形线: 一般纺纱设备生产:包芯线、竹节线、辫子线、 多股紧捻线等。 花式捻线机生产:圈圈线、卷曲线、结子线、 环圈线等。 花色线:彩虹线、夹花线、闪光线、花股线、 金银丝线。 起毛线:长起毛线、短起毛线。 雪尼尔线
第三、四位数字表示产品的单股纱线名义支数。
2 8 2 6 精纯 单 纺化 股 针纤 毛 织 纱 绒 为 26 公 支 3 6 8 精同 单 纺质 股 绒毛 毛 线与 纱 粘 支 胶 数 纤 为 维 6.8 混 公 纺 支 1 1 6 精异单 纺质股 绒毛毛 线 纱 支 数 为 16 公 支 4 1 2 0.5 试异 单 制质 股 品毛 毛 纱 支 数 为 20.5 公 支
Chapter2
(1)号数(特克斯,特数,tex) 指1000米长的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数。 Nt=1000×Gk/L L ——长度(米) Gk ——公定回潮重量(克) 特数越大,纱线越粗。 国标要求纤维和纱线细度统一用“特”为指标。

(2)旦数(旦尼尔,den)
指9000m长的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
a.粗绒线:合股支数在2.5公支或以下。
b.细绒线:合股支数在2.5~6公支。 2 .针织绒线:合股支数在6公支以上的二合股绒线。
(二)针织绒线的品号
绒线的品种可通过挂在其上的吊牌标识。
吊牌内容用四位数字表示,称为编织线的品号。
品号组成:

纱线知识1

纱线知识1

纱线知识大全一、纱线知识(1)、“纱支”简而言之,即指纱的粗细程度,中国目前通用的还是“英制式”即:一磅(454克)重的棉纱(或其它成分纱),长度为840码(0.9144码/米)时,纱的细度为一支。

如果一磅纱,其长度是10×840码,其细度是10支,依此类推。

(2)、#纱支的表示方法英制式的表示符号是英文字母“S”单根纱的表示方法是:32支单纱-------表示为:32S(3)、股线的表示方法是:32支股线(两亘并捻)既为:32S/2,42支3 根并捻既为:42S/3。

纺织面料的纱线:(4)、要认识服装面料,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纱,什么是线,因为任何纺织面料都是由纱线组成的。

(5)、所谓纱:既是将纺织纤维平行排列,并经加捻制而成的产品。

而将双根或多根纱并合加捻制而成的产品则称之为线或股线。

二、纱线分类(1)、纱线的分类很多,这里只介绍一般的分类方法:A)按纺纱工艺方法分类可分为:精梳纱和普梳纱、半精梳纱B)按纱线的染整及后加工分类可分为:本白纱、漂白纱、染色纱、烧光纱、丝光纱、色纺纱(指有色纤维纺成的纱线)。

C)按纱线的粗细(纱支)分类,如粗支纱,中支纱,细支纱和高支纱。

(2)、纺织面料的粗细、厚薄、轻重及档次,其中纱的粗细是决定因素之一面料的组织:(3)、各种梭织织物都是由经纱与纬纱,按一定的规律浮沉交织而成,这一一浮沉交织的规律即称之为组织.(4)、经纱-----纵向(与布边平行)排列的纱线。

纬纱-----横向(与布边垂直)排列的纱线。

经、纬纱的支数可以用经纱×纬纱来表示,例如:某织物的经纱是20支,纬纱是16支,即可表示为:20S×16S。

三、面料的密度(1)、面料的密度是指织物在单位长度内所具有的经纱或纬纱的根数。

(2)、密度分为经纱密度和纬纱密度,简称经密和纬密。

其计量表示方法,我国一般采用:1英寸(2.54厘米)长度内纱线的根数来表示。

例如:某织物经纱密度是128根/英寸,纬纱密度是60根/英寸,在书写时,我们用经密×纬密来表示,即:128×60(3)、纤维的线密度和长度纤维的线密度是指纤维的粗细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纱线及织物(二)
第二节织物
一、织物的分类及结构
(一)织物的分类
1.按织物原料分类
(1)纯纺织物
(2)混纺织物
(3)交织织物
2.按织物组织分类
(1)原组织织物:原组织织物又称基本组织织物,它包括平纹织物、斜纹织物和缎纹织物。

(2)小花纹织物:小花纹织物是把原组织织物加以变化或配合而成,可分为变化组织织物和联合组织织物。

(3)复杂组织织物:复杂组织织物是由若干系统的经纱和若干系统的纬纱构成,这类组织使织物具有特殊的外观效应。

(4)大提花组织:大提花组织织物为单根经纱受控起花,花纹范围较大的织物。

3.按织物用途分类
(1)服装用织物
(2)装饰用织物
(3)产业用织物
(二)织物的结构
相互垂直排列的两个系统的纱线,在织机上按一定规律交织而成的制品,称为机织物,简称织物。

平行于布边方向的纱线称为经纱;与布边垂直横向排列的纱线为纬纱。

织物结构是指经、纬纱线在织物中的几何形态,经纬纱线的原料、粗细、密度配置和相互交错沉浮等情况都是影响织物结构的重要参数。

二、织物的基本性能
(一)拉伸断裂性能
主要包括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等。

断裂强度是指拉断一定尺寸织物试样所需要的负荷,以牛顿表示;断裂伸长率是指试样被拉断时的长度与原试样长度差占原试样长度的百分率。

(二)撕裂性能
撕裂性能用撕裂强度表示,它是指一定尺寸织物试样按规定方法而撕破成一定长度裂缝所需要的最大负荷,以牛顿为表示单位。

它主要是针对一些特殊织物需要而设立的测试项目,如军服、篷布、降落伞、帆布等。

(三)耐磨性能
用耐磨强度表示,是指织物抵抗摩擦坏损的能力。

测试时,可以用标准磨料摩擦织物试样直至出现指定特征(如纱线断裂两根或出现破洞)所需的次数表示,也可以用试样承受一定摩擦次数后某些性质变化率(如试验前后强度变化率、重量变化率等)来表示。

(四)刚柔性
是指织物抵抗弯曲变形的能力。

通常用硬挺度和悬垂系数来表示。

前者用斜面悬臂法测试织物试样因自重而达到一定程度弯曲变形时所悬空的长度的半值表示,其值越大,该织物越刚挺。

后者用悬垂仪测定一定直径的圆形织物试样因其自重和刚柔性影响而下垂的投影面积与试样原面积的百分比值表示,该值越小,其试样越柔软,悬垂性越好。

(五)透气性和透湿性
织物能被空气透过的特性称为透气性,通常用透气量表示。

透气量是指织物试样两面在规定的压力差下,单位时间内,流过试样单位面积的空气体积。

织物能被水蒸气透过的特性称为透湿性或透水汽性。

透湿性通常用一定温度下,因织物试样两面的单位水蒸气压差(或水蒸气浓度差),在单位时间内透过单位面积试样的水分量来表示。

(六)抗起球性
织物在使用过程中经摩擦,其表层会呈现许多毛茸,称为“起毛”;若这些毛茸在继续使用中不能及时脱落而相互缠绕在一起,便会形成许多球形小粒,即称为“起球”。

抗起球性是指织物对使用中起毛起球的抵抗能力。

通常用起球仪模拟上述起毛起球过程,作用于试样,再根据其严重程度与标准样照对比评级,1级最差,5级最好。

(七)尺寸稳定性
通常最重要的是织物的水洗尺寸稳定性,也叫缩水率。

织物的经、纬向缩水率并不相同。

所谓经(纬)向缩水率是指水洗前后织物试样经(纬)向的长度差与水洗前试样经(纬)向长度的百分比值。

导致织品缩水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因纤维吸湿后引起膨胀变形,使织品中纱线直径变宽,相应引起纱线在织品中弯曲程度加大,从而使织品面积缩小;二是织品在生产加工时不断受到各种外力的拉伸作用,使经纬纱来不及恢复原状,故使织品中存在着潜在的收缩力,一旦遇水会引起收缩。

缩水率与起毛起球、染色牢度一起被称为消费者投诉最多的三大问题。

(八)染色牢度
是指染色织物使用过程中,抵抗各种化学和物理机械作用,并能保持原来色泽的能力。

染色牢度主要有耐光色牢度、耐气候色牢度、耐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刷洗色牢度、耐熨烫色牢度等。

各种染色牢度是按标准试验方法在露天试验或实验室模拟试验,根据试样试验前后颜色变化的程度和贴衬织物试样的沾色程度评级。

耐光色牢度和耐气候色牢度分为八级评定,一级最差,八级最好。

其他染色牢度分为五级评定,一级最差,五级最好。

(九)保温性
织物的保温性是指织物能够阻止人体热量通过它向较冷外界传递的性能,也称保暖性或隔热性。

理常用保温性测试仪测定。

衣着材料实质可看作是一个由纤维材料、空气和水分组成的混合体。

不同纤维材料的导热系数相差不大,但却是静止空气导热系数的2~3倍,水的导热系数大约是静止空气的27倍。

因此衣着材料的保温性主要取决于其内部所合的静止空气的量。

一般材料厚且蓬松,则含气量大,保温性好;起绒、起毛的织物和毛皮含气量大,保温性也好。

三、织物的量度指标
(一)长度
1.梭织物的长度
一般用匹长来量度,棉织物匹长30~60m;精纺毛织物匹长50~70m,粗纺毛织物匹长30~40m;长毛绒和驼绒匹长25~35m;丝织物匹长20~50m;麻类夏布匹长16~35m等。

2.针织物的长度
针织物的匹长由工厂的具体条件而定,主要考虑原料、织物品种和针织物染整工序要素。

(1)定重方式,制成每匹重量一定的坯布;
(2)定长方式,每匹长度一定。

汗布的匹重为12kg+0.5kg,绒布匹重为13~15kg+0.5kg。

人造毛皮针织布匹长一般为30~40m 左右。

(二)宽度
织物的宽度用幅宽(cm)量度(在国际贸易中有时用英寸表示)。

1.梭织物的幅宽
是根据织物的用途、生产设备条件、产量的提高和原料的节约等因素而定。

2.针织物的幅宽
经编针织布成品幅宽随产品品种和组织结构而定,一般为150~180cm;纬编针织布成品的幅宽主要与加工用的针织机的规格、纱线和组织结构等因素有关,约为40~50 cm。

人造毛皮针织布的幅宽常见的是125cm。

(三)织物的厚度
织物厚度是指在一定压力下织物的绝对厚度,以mm为单位。

织物的厚度与其体积重量、蓬松度、刚柔性有关。

一般织物厚度如表10-1所示。

除研究外,在织物贸易中一般不测其厚度。

(四)织物重量
织物重量以每米克重(g/m)或以每平方米克重(g/m2)计量。

它不但影响服装的服用性能和加工性能,亦是价格计算的主要依据。

一般棉织物的每平方米重量大约为70~250g/m2。

精梳毛织物为130~350g/m2,在195g/m2以下的属轻薄型织物,宜作夏令服装;195~315g/m2的属中厚型织物,宜作春秋服装;在315g/m2以上的属重型织物,只宜作冬令服装。

粗梳毛织物大约为300~600 g/m2。

薄型丝织物在20~l00g /m2之间。

在丝织物中常用每平方米克重(g/m2)表示织物的厚度。

针织物可根据厚薄程度与用途,分档规定每平方米干重的范围,如汗布100~136g/m2,经编外衣布为150~260g/m2,而衬衫布约为80~l00g/m2。

(五)织物的体积重量
织物的体积重量是指织物单位体积内的重量,以克/厘米3(g/cm3)表示。

该值与织物厚度有关,可用以衡量织物的毛型感。

织物的体积重量随其纤维、纱线和织物的结构不同而有很大的变动范围,直接影响到手感、导热性和透通性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