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教案)-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教案)-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一、教学内容本次主题班会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毒品的危害、如何识别毒品、如何拒绝毒品等方面展开。
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掌握拒绝毒品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认识到远离毒品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毒品,健康成长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自觉抵制违法犯罪行为。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毒品的危害,从而自觉抵制毒品。
2. 如何教育学生正确面对好奇心,避免因好奇而尝试毒品。
3. 如何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四、教具学具准备1. PPT课件2. 案例分析材料3. 小组讨论记录表4. 课后作业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毒品危害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毒品问题的关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基本知识讲解:介绍毒品的定义、种类、危害等基本知识,让学生对毒品有全面的了解。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毒品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拒绝毒品,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看法。
5. 总结:总结本次班会的主要内容,强调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2. 副小学生主题班会3. 教学内容:毒品的危害、识别毒品、拒绝毒品、自我保护4. 教学目标:了解毒品危害、自觉抵制毒品、遵守法律法规5. 教学难点:理解毒品危害、正确面对好奇心、提高法律意识七、作业设计1. 列举毒品的危害,至少写出三点。
2. 如何拒绝毒品?请举例说明。
3. 请谈谈你对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认识。
八、课后反思本次主题班会,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对毒品的危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以下不足:1. 部分学生对毒品的危害认识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
禁毒主题班会教案(范文7篇)

禁毒主题班会教案(范文7篇)禁毒主题班会教案(篇1)一、教学目的我国吸毒人数每年递增,而且2016年我国吸毒人员呈低龄化趋势。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危险期”,身体发育迅速,心理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
加上一些青少年法律知识缺乏,很容易受到所谓“时髦毒品”的侵害。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认识了解毒品及其危害,懂得预防,自觉远离毒品,增强参与禁毒的社会责任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知道什么是毒品,认识毒品的危害。
2、知道怎样预防毒品,提高拒绝毒品的能力。
难点:自觉远离毒品,增强参与禁毒的社会责任意识。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识毒品这节课我们班会的主题是“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二)深入了解,认清危害1、什么是毒品?学生读。
在毒品的定义中列举了六种国际常见的,大量泛滥的毒品。
除了这六种,还有那些常见的?2、毒品是从什么时候大量流入中国的?鸦片战争。
这是当时的鸦片烟馆,城市不必说,即使在一些乡村僻壤,有时也会开设烟馆,数榻横陈于一室,终日烟雾缭绕。
吸毒者使用烟枪点燃鸦片口吸。
现在的吸毒者也采用这种方式,只是把毒品粉末放入香烟内吸食。
3、我们现在常见的吸毒方法还有哪些?4、毒品进入身体内,对我们造成哪些危害呢?(1)模拟吸毒游戏。
我们先做个游戏,你用眼盯着图片中心看,1分钟后说说是什么感觉。
(2)而真正的吸毒对身体造成的危害远比这厉害多了。
吸毒会造成哪些危害呢?学生讨论回答。
屏幕出示总结:(1)毁灭自己:产生多种疾病,如肝炎、肾功能衰竭、各种皮肤病、中毒性精神病、性病、艾滋病等,甚至导致死亡。
(2)祸及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
(3)危害社会:扰乱了社会治安,戒毒治疗经费给社会造成巨大负担。
5、警示台:2010年7月5日,在桂林市灌阳县民族中学读初中一年级的14岁陈桥从学校回到家中,当时他坐在客厅沙发上,陈桥的母亲在厨房里忙乎着午饭,突然听到噗通的一声,陈桥从沙发上面掉在了地上,脚手都抽筋了,陈桥口吐白沫倒在地上,四肢抽搐,神志不清。
拒绝毒品珍爱生命班会教案优秀3篇

拒绝毒品珍爱生命班会教案优秀3篇拒绝毒品珍爱生命班会教案篇一一、活动主题:xx二、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毒品对青少年的危害2、认识我们身边常见毒品的种类3、探究青少年成为吸毒高危人群的原因4、青少年如何学会自我保护,自觉抵制毒品的吸引三、活动方式:1、通过创设一个关于禁毒的访谈节目,让几个学生来充当嘉宾,教师充当节目主持,结合一些媒体素材2、学生讨论、发言3、禁毒相声小品表演4、教师小结归纳四、准备工作:开班会课前,准备好相关的资料,在学生中选出几个合适的人选扮演不同的角色,要他们熟知该角色应该掌握的资料;排练相声小品。
五、活动过程:(一)创设节目场景1、班主任主持带出节目主题,介绍嘉宾(生甲乙丙扮)2、观看《毒品不是儿戏》的专题节目3、针对我国青少年吸毒的严峻形势,请嘉宾(生甲扮)谈谈吸毒对于青少年的危害。
4、现场观众讨论“吸食K 粉是不是吸毒?”,并观看影片资料得到解答5、请嘉宾(生乙扮)介绍常见的毒品种类6、请嘉宾(生丙扮)说说青少年吸毒的原因7、禁毒相声表演《清醒》8、介绍远离毒祸的十条“法宝”,并欣赏20xx年香港禁毒活动的主题曲《不可一、不可再》(二)班主任小结归纳六、《毒品不是儿戏——禁毒主题班会课》教学实录设计活动节目的场景,师(主持人),生甲乙丙(特邀嘉宾)师: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节目现场。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今天我们将在这里进行一个名为“毒品不是儿戏”——禁毒专题节目。
那么,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请来了三位禁毒方面的专家,他们分别是:公安局禁毒科的张警官、戒毒所的熊医生,还有社区服务中心的曹社工;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全体学生鼓掌)在节目的开始,先让我们来看一段短片。
【插播《毒品不是儿戏》专题节目】师:通过刚刚的影片,我们可以知道我国现在青少年吸毒的形势是非常严峻的,那么到底吸毒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具体有哪些危害呢?张警官,请您为我们说一下,好吗?生甲(张警官):好,青少年吸毒的危害主要有四点。
禁毒的主题班会4篇

禁毒的主题班会按教材定制 / 提高备课效率 /内容可编辑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禁毒的主题班会4篇禁毒的主题班会4篇第1篇教育主题: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教育形式:主题班会教育目的:1、借助本次活动,了解毒品知识。
2、深刻认识、理解毒品等社会问题对个人乃至社会发展带来的危害。
3、学习一些预防和抵制的措施和方法,从生理和心理上建立和巩固对毒品等恶习的防线,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完善人格,促进自我的健康成长。
教育过程:一、引入腾飞中也“阴暗”(视频:播放——改革开放后,中国的腾飞面貌。
)班主任: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大跨步的走向世界,昂首行进在科技之林。
在吃饱喝足后,人民精神生活又有了新的向往和梦想。
如何释放休闲的激情和苦闷?于是一些娱乐场所酒吧、舞厅、迪厅成了精神栖息的家园,可是这里往往隐藏着享乐主义的精神垃圾——毒、赌、色,这些堪称摧毁一个人思想意识和精神的“糖衣炮弹”!今天我们先来认识第一颗令人生畏的“炮弹”——毒。
下面我们掌声欢迎主持人上台为我们主持这次主题班会!(班长陈双双上台)二、认识——毒品真面目主持人:几斤烟土可使一个民族沦为亡国奴,真可谓触目惊心,悚人毛发。
它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人们竟会被它所支配,驱使左右,乃至俯首称臣。
下面我们就一睹它的容貌。
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什么是毒品呢?毒品都有那些呢?(一)毒品的种类介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二)毒品的危害介绍。
(结合图片学生自己讨论,老师归纳小结)问:毒品有那些危害呢?1、毒品毁人毁健康a摧毁人的消化功能b摧毁人的神经系统c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d传染性病及“艾滋病”2、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a丧失工作能力b倾家荡产c给家庭带来无尽的折磨禁毒的主题班会4篇第2篇教育主题: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教育形式:主题班会教育目的:1、借助本次活动,了解毒品知识。
禁毒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设计

禁毒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设计每年6月26日是我国禁毒日,那么关于禁毒教育你知道多少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禁毒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五篇,欢迎大家查阅!禁毒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1教学目标:认识常见的毒品,知道其危害,并能自觉预防。
了解戒毒难的问题所在,了解毒品对人的影响不仅是生理而且是心理的。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毒品,了解危害,了解陷入毒品的心理因素。
认识毒品与艾滋病的关系。
教学难点:了解毒品的危害,并能自觉抵制。
教学准备:宣传短片及图片。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用关于禁毒的电视广告引入]讨论:分组讨论,并派代表谈谈看了宣传短片之后的感受。
二、什么是毒品毒品——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_)、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三、几种毒品介绍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己上网找有关毒品的资料,包括属性及危害等,然后为其他同学介绍。
教师只作补充。
(让学生动手,能使学生更积极的去关注这个问题。
而同时,在找资料的过程当中,学生会看到很多关于毒品的其他介绍,类似毒品让人自残的相片,或是毒品令人家破人亡的照片等等。
这样能更加震撼他们的心灵。
)四、吸毒的原因分析讨论:吸毒的原因有哪些总结:根据调查,吸毒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1)好奇心驱使在调查报告中占第一位的原因就是“体会感觉”、“抽着玩玩”、“试一试”、“尝新鲜”。
这种“试一试”的念头往往就是走吸毒不归路的开端。
(2)寻找刺激吸毒时髦、气派、富有,特别是一些先富起来的个体老板,认为该享受的全体验过了,抽一口,不枉来一世。
可这一抽上,富有很快变成贫穷,百万富翁沦为乞丐多不胜数。
(3)逆反心理有人为吸毒者作戒毒榜样,导致吸毒后戒不了;有的被激将而吸毒,特别是个性极强的人往往被自信心所蒙蔽。
(4)被欺骗、引诱不少吸毒者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欺骗吸毒,几次后找到了欣快感而无法自拔。
不少毒贩为扩大毒网,经常利用青年学生的无知多方引诱。
2023年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5篇文小秘

2023年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5篇2023年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1一、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的形式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深刻认识毒品对个体、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
2.加强毒品防御教育,增强青少年的禁毒意识和提高抵御毒品的能力,懂得在危害急时运用法律意识保护自己。
3.弘扬禁毒精神,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活动重点采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等形式深刻认识毒品对个体、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增强禁毒意识。
三、活动难点增强学生的禁毒意识和提高抵御毒品的能力。
四、活动准备1.全校学生已观看过以禁毒为主题的图片展览。
2.禁毒课件、多媒体教学、实物、图片资料、卡片。
3.师生协作设计禁毒主题班会的环境。
(禁毒主题班会的标题横幅等)五、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1、教师引导性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呢?“国际禁毒日”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学生自由回答,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介绍有关知识:“国际禁毒日”的由来:联合国于1987年6月12至26日在维也纳召开了关于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的部长级会议。
会议提出了“关爱生命、远离吸毒”的口号,与会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一致同意将每年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
2、教师根据学生设计和创设的禁毒主题环境入手,揭示活动的主题——“热爱生命、远离毒品”。
(二)自主探究,深入了解学生讨论观看禁毒图片的感受,自主探究,了解毒品知识,深刻认识毒品对个体、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老师提问:什么是毒品?毒品包括哪些?毒品对个体、对家庭、对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有哪些?教师可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讨论观看禁毒录像的感受,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集体朗读毒品的含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禁毒班会课教案(9篇)

禁毒班会课教案(9篇)禁毒安全教育主题班会篇一为加强校园的禁毒宣传教育工作,使学生深入了解禁毒常识以及毒品的危害,树立防毒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潜力。
我班组织开展了主题为“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育活动。
透过禁毒宣传班队教育活动,使学生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坚决做到不与吸毒的人交朋友,真正从行动上拒绝毒品。
认识到只有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才能创造完美的未来。
一、活动目的:1、使同学了解毒品对社会、家庭、个人的危害,从而珍惜宝贵的生命,拒绝毒品远离毒品。
2、激发同学的社会职责感,使每位同学以后对有关毒品的言行等做力所能及的工作。
二、活动准备1、同学查找毒品相关历史资料、毒品危害的资料以及禁毒法的相关资料。
2、负责讲解的同学把收集的资料作成幻灯片展示,全班一齐讨论。
三、活动过程导入:一百多年前,林则徐为什么要进行硝烟运动此刻白色恶魔依然危害着人类,请看下列几组数字:全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1991年为14.8万,1996年上升到52万,1999年为68.1万,2000年达86万,2002年底达100万人,2003年已达105万人。
1999年全国涉毒的县(市、区)达2081个,2002年达2148个县市(区)。
据统计,9月底,我市吸毒人员登记在册的有31191名,其中温州市占全省的53%。
而且,吸毒人员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占75%。
那么什么是毒品请学生把搜集的资料进行展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__)、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构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有:(让学生看图片)鸦片、吗啡、海洛因、__、摇头丸、可卡因、止咳水、大麻等。
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
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有一位吸毒者这样形容毒品害人的感受,他说:“都说地狱有18层,谁要是犯了十恶不赦的大罪,死后就会被打入18层地狱,受尽下油锅、割舌头、挖眼睛、掏心窝等酷刑,永世不得再生。
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3篇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3篇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1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形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2. 增强学生对于毒品危害的意识和应对能力;3. 引导学生珍爱生命,形成人人远离毒品的良好氛围。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1)解析毒品危害,包括对个人身体、家庭和社会的危害;(2)探讨毒品的原因和后果,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毒品的危害;(3)分享远离毒品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掌握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
2. 难点:(1)如何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毒品对个人和社会带来的危害;(2)如何让学生理解毒品的原因和后果;(3)如何让学生掌握远离毒品的方法和策略。
三、教学过程1. 引入环节:通过展示一些关于毒品危害的案例和数据,引导学生了解毒品的严重性,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1) 用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毒品对个人身体的危害,如导致健康问题、精神问题等。
(2) 展示毒品对家庭和社会的危害,如家庭破裂、社会犯罪等。
(3) 让学生感受到毒品离他们并不遥远,从而引起重视。
2. 讨论环节:让学生探讨对毒品的认识和看法,形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
(1) 引导学生自由发表对毒品的看法和认识,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交流思想,互相学习。
(3) 由老师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如良好的作息习惯、运动等。
3. 互动环节:通过互动环节,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了解。
(1) 由老师提出一些有关毒品危害的问题,让学生抢答,加深学生对毒品危害的理解。
(2)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危害,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毒品的危害。
(3) 由老师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如何远离毒品。
4. 总结环节:总结主题班会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如何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1) 由老师回顾主题班会的内容,重点强调毒品的危害、原因和后果。
(2) 由老师分享一些远离毒品的方法和策略,如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接受陌生人提供的食品和饮料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教案
101黄丽霞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毒品的种类以及对人类的危害,远离毒品。
2、学会运用有效途径自觉抵制毒品影响,并做好力所能及的宣传工作。
二、教学重点:
对毒品的认识不在于其种类或分类,关键在于要让学生认识到毒品的“瘾癖”性,毒品使人成瘾,所形成的精神麻醉与精神依赖,毒品的最可怕所在。
了解戒毒的艰辛。
帮助学生分析染上毒瘾的心理。
三、教学方法
$
讲授法、讨论法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缭绕山间的云雾向初升的太阳徐徐爬升,漫山雪白、淡紫、嫣红的花朵摇曳在亚热带的熏风中,奔放而妖冶,一股微甜苦香的气息迷漫在空气里。
同学们,看到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放映图片,师配音介绍) 生:美……
师:刚才同学们对这成片成片美艳的花赞叹不已,可是它却被人们称为——“罪恶之花”(课件)。
说起它的学名,你一定不会陌生——充满诱惑却饱含毒汁,可以令人致命的罂粟花。
(二)初知毒品
1、什么是毒品师:那么,你知道什么是毒品吗(指生说,配以图片) 生:(略)师:是啊,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播放VCD《青少年教育》剪辑5’35”—7’35”)师:你知道这些毒品有什么危害吗生:(略)师:(1)鸦片又称烟土,属天然罂粟类植物硕果的浆汁干燥后形成棕褐色胶状固体。
这种毒品具有致成瘾性,长期滥用可产生药物依赖及导致其他身心疾病,过量使用可引发呼吸抑制。
)
(2)海洛因因俗称“白粉”,是一种高毒性的鸦片类化合物。
其成瘾性和毒性比吗啡强4—5倍。
吸食、注射海洛因比吸食鸦片更容易上瘾,随着使用毒2 品时间的延长,瘾君子们需要越来越多的毒品才能产生原来的精神效应。
滥用海洛因的危害有:急性中毒,不及时抢救会导致死亡;传播艾滋病、多种性病和传染病;扭曲人格,败坏道德,使吸食者走向犯罪。
(3)冰毒使中枢神经兴奋剂,滥用时可精神亢奋,运动明显增加,可诱发暴力行为和刑事犯罪。
大剂量、长期使用病毒可致精神失常、易怒、行为失控甚至发生自杀和伤人行为。
……2、毒品的分类
毒品的分类方法有很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不同的分类:从不同的角度分类
(1)根据国际公约的有关规定,毒品可分为:麻醉药品、精神药品
(2)从毒品来源和生产方法,毒品可分为:天然毒品、合成毒品
(3)毒品对人体的作用,毒品可分为:麻醉剂、抑制剂、兴奋剂、镇静剂和致幻剂。
(4)毒品对人的危害程度,毒品可分为:软性毒品、硬性毒品
(三)案例分析
`
1、学生讲述因吸毒而引发的悲剧。
毒品对人体的危害真大,毒品这个“白色魔鬼”,正疯狂伸出罪恶的魔掌
残害人类!轻则倾家荡产,重则家破人亡,更有甚者染上这个“白色恶魔”,最
后横尸街头。
同学们,你搜集到了哪些真实故事,能给大家讲一讲吗
2、老师这儿也有一段真实VCD,有一些花样年华的青少年,为了吸毒却走上了一条犯罪的道路,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一起来看——
(播放剪辑过的VCD:《青少年教育》12’00”—14’45”)
3、看着一张张后悔、沮丧的脸,冰冷无情的监狱里,那一声声撕鸣,吼叫的声音,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
小结:一个又一个无知、轻浮、暴躁的青少年,本该享受美好人生所带来的家庭温馨,社会关爱和好友相拌,但是似长大却又未长大的他们在好奇心的屈服下,走入了黑暗与死亡的殿堂,带给他们的只有痛苦和家破人亡。
(四)讨论交流
1、这白色恶魔让她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其实,像这样的人和事在我们中国,甚至整个世界中还有为数不少。
(出示全世界以及中国目前吸毒者的人数)
2、看了这两个触目惊心的数字,你有什么要说吗(指生说)
3、毒品既然如此可怕,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沾染毒品他们是怎样染上了毒瘾呢让我们来听一听吸毒者的自白吧。
请阅读“报告会”中的故事。
读了这些人的自白后,你觉得他们是怎样染上毒瘾的呢
(五)自主选择,向毒品宣战
1、刚才我们看到的是我们的国家和政府对毒品进行了严厉的打击,让我们大快人心。
那作为青少年,我们该怎样用实际行动向这可恶的毒品宣战呢(生讨论)
.
2、刚才,同学们说得头头是道,可是我们的身边还是有一些青少年却没有这么幸运。
一个个社会问题,家庭问题,交友问题让他们误入歧途,由于
3 好奇,由于父母、老师的一句责备,由于一时之气,走进了网吧,那些充满了乌烟瘴气的地方,毒贩们步步逼近,吸引着,吸引着让他们上钩,最终,毒品让他们摆脱不了这种感觉,从此他们就这样将美好的前程双手拱让了。
让我们警记那一张张包含泪水的脸,警记那一张
《青少年教育》剪辑21’20”—27’10”) 张邪恶的脸,引以为鉴,做一个远离毒品的人。
(播放VCD:
(六)课外延伸,实践作业
同学们,毒品既然是人见人恨的恶魔,那么,我们就应该勇敢地行动起来,向毒品说不,向毒品宣战!
1、创作一幅反毒、禁毒宣传画。
(课件:反毒、禁毒宣传画)
2、和小伙伴合作,设计一项反毒、禁毒的宣传活动。
(七)小结:
同学们,行动起来,加入到反毒、禁毒的行列中去,让悲剧不再重演,让我
们的身心更健康,让祖国更强大,让世界更美好!
广州华龙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