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2019年上海市等级性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合集下载

2019年上海市普通高中等级性考试化学试卷演示教学

2019年上海市普通高中等级性考试化学试卷演示教学

2019年上海市普通高中等级性考试化学试卷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在--------------------此--------------------卷--------------------上--------------------答--------------------题--------------------无----效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A .①②③B .①③②C .③①②D .③②①11.关于离子化合物5NH (H 有正价和负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 为5+价B .阴阳离子个数比是1:1C .阴离子为8电子稳定结构D .阳离子的电子数为1112.能证明亚硫酸钠中部分变质所需要的试剂是( )A .硝酸钡,稀硫酸B .稀盐酸,氯化钡C .稀硫酸,氯化钡D .稀硝酸,氯化钡 13.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以用酚酞代替指示剂B .滴定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C .若氢氧化钠吸收少量2CO ,不影响滴定结果D .当锥形瓶内溶液由橙色变为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即达到滴定终点 14.下列物质分离(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 .硝基苯(苯)—蒸馏B .乙烯(2SO )—氢氧化钠溶液C .己烷(己烯)—溴水,分液D .乙酸乙酯(乙醇)—碳酸钠溶液,分液15.短周期元素m 、n 、p 、q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排序如图所示,其中m 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非金属性:m n >B .氢化物稳定性:n p <C .简单阴离子半径:p q >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p q >16.在pH 为1的100mL 0.1mol /L 的3AlCl 中,加入300mL 0.1mol /L 的氢氧化钠溶液后铝元素的存在形式是( )A .2AlO -B .3Al +C .()3Al OHD .()33Al Al OH +、17.关于下列装置,叙述错误的是( )A .石墨电极反应22O 4H 4e 2H O +++→B .鼓入少量空气,会加快Fe 的腐蚀C .加入少量NaCl ,会加快Fe 的腐蚀D .加入HCl ,石墨电极反应式:22H 2e H ++→↑ 18.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A .断开非极性键和生成极性键的能量相同B .反应Ⅱ比反应Ⅲ生成的OH 键更牢固C .()()()()221O g H g OH g H g Q 2+→+-(Q>0) D .()()()2221H O g O g H g Q Q 02→++>()m npq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在--------------------此--------------------卷--------------------上--------------------答--------------------题--------------------无----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019年高考上海卷理综化学卷及答案解析(word版)

2019年高考上海卷理综化学卷及答案解析(word版)

2019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S-32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 个选择题,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总计40分。

)Og中文名为(气奥),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稀有气体元素,下列正确的是()1. 元素295118A. 核外电子数是118B. 中子数是295C. 质量数是117D. 第六周期0族元素【答案】A【解析】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左下角数字表示质量数118,因为原子呈中性,所以核外电子数等于质量数118.所以选A。

2.下列变化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 次氯酸漂白B. 盐酸除锈C. 石油分馏D. 煤干馏【答案】C【解析】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次氯酸漂白是化学变化,所以A错,盐酸除锈利用盐酸与铁锈的反应,是化学变化,B 错。

石油分离利用烃的沸点差异,是物理变化,C正确。

煤干馏指的是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高温加热煤得到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等的过程。

属于化学变化,D错误。

3. 下列反应只需破坏共价键的是()A. 晶体硅熔化B. 碘升华C. 熔融Al2O3D. NaCl溶于水【答案】A【解析】晶体硅为原子晶体,硅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因此融化时只破坏共价,A正确。

碘单质为分子晶体,升华克服分子间作用力,B错。

Al2O3为离子晶体,融化破怀离子键,C错误。

NaCl为离子晶体,溶于水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破坏离子键,D错误。

4. 下列固体质量增加的是( ) A. Cu 加入氯化铁B. Zn 加入硫酸C. H 2通入灼热氧化铜D. 高温下水蒸气通入Fe【答案】D【解析】 2FeCl3+Cu→CuCl2+2FeCl2,铜溶解,固体质量减少,A 错误。

Zn+H2SO4→ZnSO4+H2,Zn 溶解,固体质量减少,B 错误。

H2+CuO→Cu+H2O,固体质量减少,C 错误。

3Fe+4H2O (g )→(高温)Fe3O4+4H2,固体质量增加,D 正确。

5. 25℃时,0.005mol/L Ba(OH)2中H +浓度是( )A. 1×1210-mol/LB. 1×1310-mol/LC. 5×1210-mol/LD. 5×1310-mol/L【答案】A【解析】 0.005mol/L Ba(OH)₂溶液中,OH-浓度是0.005mol/L ×2=0.01mol/L ,c(H+)=Kw/c(OH-)=10-14mol/L/0.01mol/L=10-12mol/L.故选 A 。

(完整word版)2019年上海市等级性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完整word版)2019年上海市等级性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2019年上海市高中等级考试化学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计40分)1.元素Og 295118中文名为(奥气),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稀有气体元素,下列正确的是 A.核外电子数是118 B.中子数是295 C.质量数是117 D.第六周期0族元素 【答案】A 【解析】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左下角数字表示质子数118,对于中性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等于118,故选A 。

2.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次氯酸漂白B.盐酸除锈C.石油分馏D.煤干馏 【答案】C 【解析】次氯酸漂白利用的是次氯酸的漂白性,A 错误;盐酸除锈利用盐酸与氧化铁的反应,B 错误;石油分馏利用烃的沸点差异,为物理性质,C 正确;煤干馏指的是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高温加热煤得到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等的过程,为化学变化,D 错误。

3.下列反应只需要破坏共价键的是A.晶体硅熔化B.碘升华C.熔融Al 2O 3D.NaCl 溶于水 【答案】A 【解析】晶体硅为原子晶体,Si 原子之间只以共价键连接,因此熔化只需要破坏共价键,A 正确;碘为分子晶体,升华克服分子间作用力,B 错误;Al 2O 3为离子晶体,熔融破坏离子键,C 错误;NaCl 为离子晶体,溶于水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破坏离子键,D 错误。

4.下列过程固体质量增加的是A.Cu 加入氯化铁B.Zn 加入硫酸C.H 2通入灼热氧化铜D.高温下水蒸气通入Fe 【答案】D 【解析】A.Cu+2FeCl 3=CuCl 2+2FeCl 2,Cu 溶解,固体质量减少,A 错误;B.Zn+H 2SO 4=ZnSO 4+H 2↑,Zn 溶解,固体质量减少,B 错误;C.CuO+H 2Cu+H 2O ,CuO 变为Cu ,固体质量减少,C 错误;D.3Fe+4H 2O高温Fe 3O 4+4H 2,Fe 变为Fe 3O 4,固体质量增加,D 正确。

5.25℃下,0.005mol·L -1Ba(OH)2中H +浓度是A.1×10-12 mol·L -1B. 1×10-13 mol·L -1C.5×10-12 mol·L -1D. 5×10-13 mol·L -1 【答案】A 【解析】0.005mol·L -1Ba(OH)2中OH -浓度是0.005mol·L -1×2=0.01mol·L -1,c (H +)=Kw/ c (OH -) =10-14(mol·L -1)2/0.01 mol·L -1=10-12mol·L -1,故答案选A 。

2019上海等级考化学真题试卷

2019上海等级考化学真题试卷

2019市高中化学等级考试卷相对原子质量:C-12 0-16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计40分)1、元素中文名为,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稀有气体元素,下列正确的是A、核外电子数118B、中子数是295C、质数117D、第六周期0族元素2、下列变化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次氯酸漂白B、盐酸除锈C、石油分馏D、煤干馏3、下列反应只需破坏共价键的是A、晶体硅溶化B、碘升华C、熔融Al2O3D、NaCl溶于水4、下列固体质量增加的是A 、Cu加入氯化铁 B、 Zn加入硫酸C、H2通入灼热氧化铜D、高温下水蒸气通入Fe5、0.005 mol/L Ba(OH)2中H+浓度是A、1×10-12mol/LB、1x10-13mol/LC、5×10 -12 mol/LD、5×10-13molL7、已知有一种烃的结均类似自行车、简称”自行车烃"。

如右下图所示,下列关于它的叙述,正确的是A、易溶于水B、可以发生取代反应C、其密度大于水的密度D、与环己院为同系物9、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B、含有极性键的分子可能是非极性分子C、有电子转移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D、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是强电解质10、用镁带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来测定氢气的气体摩尔体积,所用的步有①冷却至室温,②调节使水准管和量气管液面持平③读数。

正确的顺序是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①②D、③②①11、关于离子化合物NH5(H有正价和负价)下列说确的是A、N为+5价B、阴阳离子个数比是1:1C、阴离子为8电子稳定结构D、阳离子的电子数为1112、证明亚硫酸钠中部分变质所需要的试剂是A、硝酸钡,稀硫酸B、稀盐酸、氯化钡C、稀硫酸、氯化钡D、稀硝酸、氯化钡13、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未加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下列说确的是A 、 可以用酚酞代替指示剂B 、滴定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C 、若氢氧化钠吸收少量CO 2,不影响测定结果D 、当锥形瓶溶液由橙色变为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即达到滴定终点14、下列物质分离(括号的物质为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A 、硝基苯(苯)---蒸馏B 、乙烯(S02)--氢氧化钠溶液C 、已烷(已烯)—溴水,分液D 、乙酸乙酯(乙醇)--碳酸钠溶液,分液15、如图所示。

2019年5月上海市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9年5月上海市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若氢氧化钠未变质,发生反应OH−+H+=H2O,n(HCl)=n(NaOH);若氢氧化钠吸收少量CO2,因发生反应2OH−+CO2= +H2O,滴入的盐酸与剩余OH−反应时:OH−+H+=H2O;与 反应时,因为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2H+=CO2↑+H2O,因2OH−~ ~2H+,仍然满足n(HCl)=n(NaOH),故不影响滴定结果,C项正确。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达到滴定终点;若溶液由黄色变为红色,表明盐酸过量,D项错误。
8.聚异戊二烯 的单体是
A. B.(H2C)2C=CH-CH2
C.(H3C)2C=CH-CH2D.
【答案】D
【解题思路】聚异戊二烯为异戊二烯发生1,4-加成聚合反应得到,故D项正确。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B.含有极性键的分子可能是非极性分子
C.有电子转移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D.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是强电解质
18.根据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断开非极性键和生成极性键的能量相同
B.反应Ⅱ比反应Ⅲ生成的O-H键更牢固
C. O2(g)+H2(g)→OH(g)+H(g)-Q(Q>0)
D.H2O(g)→ O2(g)+H2(g)+Q(Q>0)
【答案】C
【解题思路】读图, mol O2(g)+1mol H2(g)的能量高于1 mol H2O(g)的能量,即 O2(g)+H2(g)→OH(g)+H(g)ΔH<0(或者直接由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判断),该反应的实质是断开O2和H2分子中的非极性键,生成H2O分子中的极性键,因ΔH≠0,故A项错误。读图,反应Ⅱ中每生成1 mol OH(实质是生成1 molO-H键),放出427 kJ能量;反应Ⅲ中每生成1 mol H2O(实质是生成另外1 molO-H键),放出502 kJ能量,说明反应Ⅲ比反应Ⅱ生成的O-H键更牢固,B项错误。读图, mol O2(g)+1 molH2(g)的能量低于1 mol OH(g)+1mol H(g)的,故C项正确。由A项分析可知,D项中ΔH>0,D项错误。

2019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高考真题)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9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高考真题)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9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S-32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 个选择题,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总计40分。

)Og中文名为(气奥),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稀有气体元素,下列正确的是()1. 元素295118A. 核外电子数是118B. 中子数是295C. 质量数是117D. 第六周期0族元素【答案】A【知识点】原子结构,原子和原子核的构成【考查能力】理解能力【解析】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左下角数字表示质量数118,因为原子呈中性,所以核外电子数等于质量数118.所以选A。

【难度】易【题分】2分2.下列变化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 次氯酸漂白B. 盐酸除锈C. 石油分馏D. 煤干馏【答案】C【知识点】考查物质的变化,煤和石油的净化,盐酸除锈的原理,次氯酸的漂白性。

【考查能力】熟记理解能力【解析】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次氯酸漂白是化学变化,所以A错,盐酸除锈利用盐酸与铁锈的反应,是化学变化,B 错。

石油分离利用烃的沸点差异,是物理变化,C正确。

煤干馏指的是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高温加热煤得到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等的过程。

属于化学变化,D错误。

【难度】易【题分】2分3. 下列反应只需破坏共价键的是()A. 晶体硅熔化B. 碘升华C. 熔融Al2O3D. NaCl溶于水【答案】A【知识点】化学键与晶体【考查能力】将所学知识与试题内容相联系,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解析】晶体硅为原子晶体,硅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因此融化时只破坏共价,A正确。

碘单质为分子晶体,升华克服分子间作用力,B错。

Al2O3为离子晶体,融化破怀离子键,C错误。

NaCl为离子晶体,溶于水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破坏离子键,D错误。

【难度】易【题分】2分4. 下列固体质量增加的是()A. Cu加入氯化铁B. Zn加入硫酸C. H2通入灼热氧化铜D. 高温下水蒸气通入Fe【答案】D【知识点】 物质的变化,间接考查化学反应方程式。

完整版2019年上海市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化学试卷

完整版2019年上海市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化学试卷

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2019 试卷化学考生注意:分钟。

分,考试时间601.试卷满分100 .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

试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合题。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报名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3置上。

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第一部分的作答必须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第二部分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Cu-64S-32 H-1 相对原子质量: C-12 Zn-65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一、选择题(共计40分,每题元素2019年定为国际元素周期表年。

1、为了庆祝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联合国宣布将295 Og中文名为(气奥),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稀有气体元素,下列正确的是118295 B、核内中子数是A、核外电子数是118 0族元素D、第6周期C、质量数是117、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2 、盐酸除锈BA、次氯酸漂白、煤干馏 D C、石油分馏、下列反应只需破坏共价键的是3 、碘升华B A、晶体硅熔化D、NaCl溶于水C、AlO熔融32 4、固体质量增加的是、Zn插入CuSO溶液中BA、铜棒插入FeCl溶液中43粉D、高温下水蒸气通入Fe C、氢气通过灼热CuO+溶液中H浓度是5、常温下0.005mol/L的Ba(OH)2-13-13mol/L 1×10 BA、5×10、mol/L -12-12mol/L 10D、1×C、5×10mol/L6、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在同一平面上的B、、A、D C、,如右下图所示,下列关于它的叙述“7、已知有一种烃的结构类似自行车,简称自行车烃”正确的是、可以发生取代反应A、易溶于水B D、与环己烷为同系物C、其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的单体是、聚异戊二烯8CH3)-C=CH-CHA、CH B、(CHC=CH-CH2 3222CH3=C-CH=CHCH-CH=CH)CHC、(、CHD2232219、下列概念判断错误的是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B、含有极性键的分子可能是非极性分子C、有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D、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电解质是强电解质液面3个步骤有①调整b,使a、b10、用右图装置来测定气体摩尔体积,反应结束后包括持平;②冷却至室温;③读数。

2019年上海市等级性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2019年上海市等级性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2019年上海市高中等级考试化学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计40分)1.元素中文名为(奥气),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稀有气体元素,下列正确的是Og295118A.核外电子数是118 B.中子数是295C.质量数是117 D.第六周期0族元素【答案】A 【解析】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左下角数字表示质子数118,对于中性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等于118,故选A 。

2.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次氯酸漂白 B.盐酸除锈C.石油分馏 D.煤干馏【答案】C 【解析】次氯酸漂白利用的是次氯酸的漂白性,A 错误;盐酸除锈利用盐酸与氧化铁的反应,B 错误;石油分馏利用烃的沸点差异,为物理性质,C 正确;煤干馏指的是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高温加热煤得到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等的过程,为化学变化,D 错误。

3.下列反应只需要破坏共价键的是A.晶体硅熔化B.碘升华C.熔融Al 2O 3D.NaCl 溶于水【答案】A 【解析】晶体硅为原子晶体,Si 原子之间只以共价键连接,因此熔化只需要破坏共价键,A 正确;碘为分子晶体,升华克服分子间作用力,B 错误;Al 2O 3为离子晶体,熔融破坏离子键,C 错误;NaCl 为离子晶体,溶于水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破坏离子键,D 错误。

4.下列过程固体质量增加的是A.Cu 加入氯化铁B.Zn 加入硫酸C.H 2通入灼热氧化铜D.高温下水蒸气通入Fe【答案】D 【解析】A.Cu+2FeCl 3=CuCl 2+2FeCl 2,Cu 溶解,固体质量减少,A 错误;B.Zn+H 2SO 4=ZnSO 4+H 2↑,Zn 溶解,固体质量减少,B 错误;C.CuO+H 2Cu+H 2O ,CuO 变为Cu ,固体质量减少,C 错误;D.3Fe+4H 2OFe 3O 4+4H 2,Fe 变为Fe 3O 4,固体质量增加,D 正确。

¸ßÎÂ5.25℃下,0.005mol·L -1Ba(OH)2中H +浓度是A.1×10-12 mol·L -1B. 1×10-13 mol·L -1C.5×10-12 mol·L -1D. 5×10-13 mol·L -1【答案】A 【解析】0.005mol·L -1Ba(OH)2中OH -浓度是0.005mol·L -1×2=0.01mol·L -1,c (H +)=Kw/ c (OH -)=10-14(mol·L -1)2/0.01 mol·L -1=10-12mol·L -1,故答案选A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上海市高中等级考试化学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计40分)1.元素Og 295118中文名为(奥气),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稀有气体元素,下列正确的是 A.核外电子数是118 B.中子数是295 C.质量数是117 D.第六周期0族元素 【答案】A 【解析】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左下角数字表示质子数118,对于中性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等于118,故选A 。

2.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次氯酸漂白B.盐酸除锈C.石油分馏D.煤干馏 【答案】C 【解析】次氯酸漂白利用的是次氯酸的漂白性,A 错误;盐酸除锈利用盐酸与氧化铁的反应,B 错误;石油分馏利用烃的沸点差异,为物理性质,C 正确;煤干馏指的是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高温加热煤得到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等的过程,为化学变化,D 错误。

3.下列反应只需要破坏共价键的是A.晶体硅熔化B.碘升华C.熔融Al 2O 3D.NaCl 溶于水 【答案】A 【解析】晶体硅为原子晶体,Si 原子之间只以共价键连接,因此熔化只需要破坏共价键,A 正确;碘为分子晶体,升华克服分子间作用力,B 错误;Al 2O 3为离子晶体,熔融破坏离子键,C 错误;NaCl 为离子晶体,溶于水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破坏离子键,D 错误。

4.下列过程固体质量增加的是A.Cu 加入氯化铁B.Zn 加入硫酸C.H 2通入灼热氧化铜D.高温下水蒸气通入Fe 【答案】D 【解析】A.Cu+2FeCl 3=CuCl 2+2FeCl 2,Cu 溶解,固体质量减少,A 错误;B.Zn+H 2SO 4=ZnSO 4+H 2↑,Zn 溶解,固体质量减少,B 错误;C.CuO+H 2Cu+H 2O ,CuO 变为Cu ,固体质量减少,C 错误;D.3Fe+4H 2O高温Fe 3O 4+4H 2,Fe 变为Fe 3O 4,固体质量增加,D 正确。

5.25℃下,0.005mol·L -1Ba(OH)2中H +浓度是A.1×10-12 mol·L -1B. 1×10-13 mol·L -1C.5×10-12 mol·L -1D. 5×10-13 mol·L -1 【答案】A 【解析】0.005mol·L -1Ba(OH)2中OH -浓度是0.005mol·L -1×2=0.01mol·L -1,c (H +)=Kw/ c (OH -) =10-14(mol·L -1)2/0.01 mol·L -1=10-12mol·L -1,故答案选A 。

6.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在同一平面上的ClClClA. B.CH 33CH 33C C C.CH 3D.CH 2CH CCH【答案】D 【解析】A 项为CCl 4,为正四面体结构,A 项错误;因为-CH 3的结构为四面体构型,所以所有原子不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故B ,C 均错误;D 项中乙烯基为平面型,乙炔基为直线型结构,乙炔基这一直线可以属于乙烯基的这一平面内,故D 正确。

7.已知有一种烃的结构类似自行车,简称“自行车烃”下列关于它的叙述正确的是A.易溶于水B.可以发生取代反应C.其密度大于水的密度D.与环己烷为同系物 【答案】B【解析】烷烃都难溶于水,密度小于水,可以发生取代反应,A 、C 错误,B 正确;自行车烷的不饱和度比环己烷多1,不满足分子式相差n 个CH 2的要求,与环己烷不为同系物。

8.聚异戊二烯3C CH CH 2CH 2n的单体是A.3C CH CH 2CH 2B.(H 2C)2C=CH-CH 2C.(H3C)2C=CH-CH2D.CH3HCH2CH2C C【答案】D【解析】聚异戊二烯为异戊二烯发生1,4-加成反应得到,故答案选异戊二烯,即D选项。

9.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B.含有极性键的分子可能是非极性分子C.有电子转移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D.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是强电解质【答案】A【解析】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NaOH,A错误;含有极性键的分子可能是非极性分子,如CH4,B正确;有电子转移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是强电解质,D正确;故答案选A。

10.实验室用镁带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来测定氢气的气体摩尔体积,所涉及到的步骤有①读数;②冷却至室温;③调节使水准管和量气管液面相平。

正确的顺序是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①②D.②③①【答案】D【解析】在用量气管收集气体,读数时,应冷却到室温,防止气体热胀冷缩,测量气体体积不准确,另外在读数时还要调节使水准管和量气管液面相平,平衡体系压强,再读数。

故D正确。

11.关于离子化合物NH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为-5价B.阴阳离子个数比是1:1C.阴离子为8电子稳定结构D.阳离子的电子数为11【答案】B【解析】离子化合物由NH4+和H-构成,N的化合价为-4,A错误;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B正确;阴离子为H-,最外层2个电子,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C错误;阳离子为NH4+,电子数为10,D错误。

故答案选B。

12.能证明亚硫酸钠中部分变质所需要的试剂是A.硝酸钡,稀硫酸B.稀盐酸,氯化钡C.稀硫酸,氯化钡D.稀硝酸,氯化钡【答案】B【解析】亚硫酸钠部分变质生成硫酸钠,因此实际需要检验的是硫酸根离子,使用试剂为稀盐酸和氯化钡。

13.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用标准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用酚酞代替指示剂B.滴定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C.若氢氧化钠吸收少量CO2,不影响滴定结果D.当锥形瓶内溶液由橙色变为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即达到滴定终点【答案】C【解析】指示剂的选择需要遵循“由浅变深”的颜色变化规则,若用酚酞作指示剂,颜色变化过程为由红色变为无色,不符合要求,A错误;滴定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滴定结果偏高,B错误;若氢氧化钠吸收少量CO2,发生反应2OH-+CO2=CO32-+H2O,再滴入盐酸,盐酸先与剩余OH-反应:OH-+H+=H2O,再与碳酸根反应:CO32-+2H+=CO2+H2O,可以发现存在反应关系2OH-~CO32-~2H+,因此消耗的盐酸的物质的量始终等于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因此氢氧化钠吸收少量CO2,不影响滴定结果,C正确;该实验的滴定终点应为当锥形瓶内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即达到滴定终点,若变为红色,说明盐酸已经过量,D错误,故选C。

14.下列物质分离错误的是A.硝基苯(苯)蒸馏B.乙烯(SO2)氢氧化钠溶液C.己烷(己烯)溴水,分液D.乙酸乙酯(乙醇)碳酸钠溶液,分液【答案】C【解析】硝基苯和苯为沸点不同的互溶液体,用蒸馏分离,A正确;乙烯不与NaOH反应,SO2被氢氧化钠吸收,可实现两种气体的分离,B正确;己烷和己烯为互溶液体,己烷不与溴水反应,但能够萃取溴水中的溴,己烯与溴水加成反应生成二溴代物,仍然溶于己烷,因此不能用分液进行分离,C错误;乙酸乙酯难溶于碳酸钠溶液,乙醇易溶于水,液体分层,通过分液进行分离,D正确。

故答案选C。

15.如图所示,元素m的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非金属性:m>nB.氢化物稳定性:n<pC.简单阴离子半径:p>q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p>q 【答案】C 【解析】既有氢化物又有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元素一般为非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最高价含氧酸,因此其氢化物必须是碱性物质,二者才能反应,故m 元素为N ,n 元素为O ,p 元素为S ,q 元素为Cl 。

因为m 与n 在同一周期, n 的非金属性强于m ,故A 错误;因为n 与p 位于同一主族,n 的非金属性强于p ,所以n 的氢化物稳定性强于p ,B 错误; 又因为p 和q 位于同一周期,p 简单阴离子半径大于q ,C 项正确;q 的非金属性强于p ,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q>p ,故D 项错误。

答案选C 。

16.在pH 为1的100mL 0.1 mol/L 的AlCl 3中,加入300mL 0.1 mol/L 的氢氧化钠溶液后铝的存在形式是A.AlO 2-B.Al 3+C.Al(OH)3D. Al 3+,Al(OH)3 【答案】D 【解析】pH 为1的100 mL 0.1 mol/L 的AlCl 3中,n (H +)=0.1 mol/L×0.1L=0.01mol ,n (Al 3+)=0.1 mol/L×0.1L=0.01mol ,300 mL 0.1mol/L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n (OH -)=0.1 mol/L×0.3L=0.03mol ,其中0.01mol 的OH -先与0.01mol H +发生中和反应,剩余的0.02mol OH -与0.01 mol Al 3+反应,氢氧根离子不足,因此生成Al(OH)3,并有Al 3+剩余。

17.关于下列装置(只是个示意图),叙述错误的是金属导线2OA.石墨电极反应:O 2+4H ++4e→2H 2OB.鼓入少量空气,会加快Fe 的腐蚀C.加入少量NaCl ,会加快Fe 的腐蚀D.加入HCl ,石墨电极反应式:2H ++2e→2H 2↑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吸氧腐蚀,溶液不为强酸性,石墨电极的反应式为O2 +2H2O+4e-→4OH-,因此A项错误。

18.根据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断开非极性键和生成极性键的能量相同B.反应Ⅱ比反应Ⅲ生成的O-H键更牢固C.1/2O2(g)+H2(g)→OH(g)+H(g)-Q(Q>0)D.H2O(g)→1/2O2(g)+H2(g)+Q(Q>0)【答案】C【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1/2mol O2(g)+1molH2(g)的能量低于1mol OH(g)+1mol H(g),因此反应1/2O2(g)+H2(g)→OH(g)+H(g)吸热,故C项正确。

19.已知反应式:mX(g)+nY(?)pQ(G)+2mZ(g),已知反应已达平衡,此时c(X)=0.3mol/L,其它条件不变,将容器缩小到原来的1/2,c(X)=0.5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Y可能是固体或液体C.系数n>mD.Z的体积分数减小【答案】C【解析】已知反应已达平衡,此时c(X)=0.3mol/L,其它条件不变,将容器缩小到原来的1/2,若此时平衡不移动,c(X)=0.6mol/L,但平衡移动之后c(X)=0.5mol/L,说明加压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项错误;题干条件说明正反应为气体减少的反应,若Y为固体或液体,则需要满足m>2m,不可能成立,B 项错误;Y是气体,且m+n>2m,所以n>m,C项正确;平衡正向移动,产物Z的体积分数应该增大,D项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