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准备金率(月度)

合集下载

准备金与存款准备金率

准备金与存款准备金率

准备金与存款准备金率一、准备金1、概念准备金(reserve)是商业银行库存的现金和按比例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2、目的实行准备金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商业银行在遇到突然大量提取银行存款时,能有相当充足的清偿能力。

自20世纪30年代以后,法定准备金制度还成为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进行控制的一种制度。

中央银行控制的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的多少和准备率的高低影响着银行的信贷规模1。

这个制度规定,商业银行不能将吸收的存款全部贷放出去,必须按一定的比例,或以存款形式存放在中央银行,或以库存现金形式自己保持。

准备金占存款总额的比重,称为准备率。

二、存款准备金率1、概念存款准备金,也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或存储准备金(Deposit reserve),存款准备金率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2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RDR,即RMB Deposit-reserve Ratio,全称为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是限制金融机构信贷扩张和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的总额的比率。

这一部分是一个风险准备金,是不能够用于发放贷款的。

这个比例越高,执行的紧缩政策力度越大。

2、存款准备金的影响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在中央银行体制下建立起来的。

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提供放款及创造信用的能力就下降。

因为准备金率提高,货币乘数就变小,从而降低了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创造信用、扩大信用规模的能力,其结果是社会的银根偏紧,货币供应量减少,利息率提高,投资及社会支出都相应缩减。

反之,亦然。

打比方说,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为7%,就意味着金融机构每吸收100万元存款,要向央行缴存7万元的存款准备金,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为93万元,倘若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7.5%,那么金融机构的可贷资金将减少到92.5万元。

存款准备金率表

存款准备金率表

存款准备金率表:TQ_RT_DRRATIOFrom : 市场风险项目组注1:1-法定存款准备金 , 2-超额存款准备金注2:CNY-人民币注3:1-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 , 2-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 , 3-汶川地震重灾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 , 4-农村信用社(含农村合作银行)注4:0-否 , 1-是第1页数据示例select drrtype, cur, applyobject, drrratio, adjustrangefrom tq_rt_drratiowhere valenddate = '19000101'and isvalid = '1'ratio : 比,比率,系数drrtype cur applyobject drrratio adjustrange--------------------- -------------------1CNY120.0000-0.50001CNY218.0000-0.50001CNY414.0000-0.50001CNY516.0000-2.0000存款准备金率From : 百度文库存款准备金率是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存在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deposit-reserve ratio)。

2011年以来,央行以每月一次的频率,连续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如此频繁的调升节奏历史罕见。

2011年6月14日,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这也是央行年内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2011年12月,央行三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2012年2月,存款准备金率再次下调,专家称预计年内存款准备金率或下调2至4次。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RDR,即RMB deposit-reserve ratio,全称为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什么是存款准备金率

什么是存款准备金率

什么是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存款准备金占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比例则叫做存款准备金率。

1、2007年第七次上调存款准备金新华网北京9月6日电(记者张旭东)中国人民银行6日宣布,为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9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2、2007年第八次上调存款准备金新华网快讯: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10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3、2007年第九次上调存款准备金11月26日起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007-11-10 17:01:45来源: 新华网(北京)为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11月2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专题:央行年内第九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新华网北京11月10日电(记者王宇姚均芳) 中国人民银行10日宣布,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11月2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此次调整后,普通存款类金融机构将执行13.5%的存款准备金率标准,该标准创近年历史新高。

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通常是指中央银行强制要求商业银行按照存款的一定比率保留流动性。

此次上调是央行今年以来第九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今年以来,除了3月份和7月份没有使用此货币政策,其他时间央行保持平均每月一次的存款准备金率调整频率。

8月份以来,调整频率进一步加快。

央行指出,此次上调旨在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

根据央行此前公布的数据,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39.3万亿元,同比增长18.5%,增速比上年同期高1.7个百分点。

最新历年存款准备金率

最新历年存款准备金率
30
08年12月5日
17%
14%
16%
13.5%
1%
0.5%
(工、农、中、
建、交、邮行
等大型存款类
金融机构)
(中小型存款
类金融机构)
31
08年12月22日
16%
14%
15.5%
13.5%
0.5%
0.5%
(工、农、中、建、交、邮行
等大型存款类
金融机构)
(中小型存款
类金融机构)
32
10年1月18日
15.5%
12.5%
13%
0.5%
20
07年11月26日
13%
13.5%
0.5%
21
07年12月25日
13.5%
14.5%
1%
22
08年01月25日
14.5%
15%
0.5%
23
08年03月25日
15%
15.5%
0.5%
24
08年04月25日
15.5%
16%
0.5%
25
08年05月20日
16%
16.5%
0.5%
16%
0.5%
为增支农资金实力
支持春耕备耕,
农村信用等小型
金融机构暂不上调
33
10年2月25日
16.00%
16.50%
0.5%
(大型金融机构、
中小金融机构
不上调)
34
10年5月10日
16.50%
17.00%
0.5%
农村信用社、
村镇银行暂不上调
35
10年11月16日
17.00%

经济生活高频专有名词解释---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利率、人民币汇率、通货膨胀率、再贴现率

经济生活高频专有名词解释---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利率、人民币汇率、通货膨胀率、再贴现率

经济生活高频专有名词解释---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利率、人民币汇率、通货膨胀率、再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商业银行的初级存款中不能用于放贷的部分的比例。

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的需要,银行机构不能将吸纳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或进行金融投资,必须保留一定的资金存放在中央银行,这部分存款就叫做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与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打比方说,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为7%,就意味着金融机构每吸收100万元存款,要向央行缴存7万元的存款准备金,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为93万元,倘若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7.5%,那么金融机构的可贷资金将减少到92.5万元。

一般地,存款准备金率上升,会使得利率被迫上升(同向),这是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的信号。

存款准备金率是针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对最终客户的影响是间接的;利率是针对最终客户的,比如你存款的利息,影响是直接的。

存贷款利率存贷款基准利率是金融市场上具有普遍参照作用的利率,具有市场性、基础性、传递性的特征,是贷款利率的核心,在整个金融市场和利率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起着决定性作用。

它的变化决定了其他各种利率的变化,其他利率水平或金融资产价格均可根据这一基准利率水平来确定。

1.市场化。

这是显而易见的,基准利率必须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而且不仅反映实际市场供求状况,还要反映市场对未来的预期。

2.基础性。

基准利率在利率体系、金融产品价格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它与其他金融市场的利率或金融资产的价格具有较强的关联性;3.传递性。

基准利率所反映的市场信号,或者中央银行通过基准利率所发出的调控信号,能有效地传递到其他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价格上。

人民币汇率人民币汇率是人民币兑换他国法定货币的比率,代表人民币的对外价值,其汇率由央行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仅作为调控进出口贸易和改善国际收支平衡的政策手段。

人民币汇率一般指的是外币兑换人民币的报价,即1外币或者100外币兑换成多少人民币。

历年存款准备金利率表

历年存款准备金利率表

历年存款准备金利率表2016年存款准备金利率表:- 一至六个月期存款准备金利率为1.50%;- 六至十二个月期存款准备金利率为1.75%;- 十二个月以上期限存款准备金利率为2.00%。

2017年存款准备金利率表:- 一至六个月期存款准备金利率为1.25%;- 六至十二个月期存款准备金利率为1.50%;- 十二个月以上期限存款准备金利率为1.75%。

2018年存款准备金利率表:- 一至六个月期存款准备金利率为1.00%;- 六至十二个月期存款准备金利率为1.25%;- 十二个月以上期限存款准备金利率为1.50%。

2019年存款准备金利率表:- 一至六个月期存款准备金利率为0.75%;- 六至十二个月期存款准备金利率为1.00%;- 十二个月以上期限存款准备金利率为1.25%。

2020年存款准备金利率表:- 一至六个月期存款准备金利率为0.50%;- 六至十二个月期存款准备金利率为0.75%;- 十二个月以上期限存款准备金利率为1.00%。

2021年存款准备金利率表:- 一至六个月期存款准备金利率为0.35%;- 六至十二个月期存款准备金利率为0.50%;- 十二个月以上期限存款准备金利率为0.75%。

2022年存款准备金利率表:- 一至六个月期存款准备金利率为0.25%;- 六至十二个月期存款准备金利率为0.35%;- 十二个月以上期限存款准备金利率为0.50%。

存款准备金利率是央行对商业银行存款的一种监管措施,用于控制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和信贷投放。

每年央行会根据国内经济形势和货币政策需要,调整存款准备金利率以达到调控经济、维护金融稳定的目的。

从2016年到2022年的历年存款准备金利率表中,可以看出存款准备金利率逐年下降的趋势。

在2016年,一至六个月期存款准备金利率为1.50%,而到了2022年,这一利率已降至0.25%。

这反映了央行在近年来积极推动降低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取向。

存款准备金利率的调整对于商业银行的融资成本和信贷投放起到重要的影响。

存款准备金率和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率和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率和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经济时代,咱们今天聊聊一个听上去有点复杂,但其实挺有意思的话题,那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别急,咱慢慢说,保证你听得明白,乐得开心。

1. 什么是存款准备金率1.1 基本概念存款准备金率,顾名思义,就是银行在银行(央行)存的“备胎钱”。

简单来说,银行每接收一笔存款,就得把一部分钱放到央行,留着以备不时之需。

就像咱们平时出门,口袋里总要留点零钱,以防万一。

这个比例叫存款准备金率,一般是以百分比来表示。

比如说,存款准备金率是10%,那银行就得把每100块存款里的10块放到央行里。

1.2 存款准备金率的重要性那么,为什么要有存款准备金率呢?想象一下,如果没有这个比例,银行就可能把所有存款都拿去投资,万一遇到客户需要提款的时候,就麻烦了。

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况,央行设定了存款准备金率,确保银行有足够的资金应对客户的需求,这样大家的存款才有了保障。

2. 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2.1 银行的角色咱们来聊聊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在这个存款准备金率中的角色。

银行就像是大伙的钱包,它们接受我们存的钱,然后根据存款准备金率,把一部分钱存到央行,剩下的钱可以用来放贷、投资,或者干些其他“发财”的事情。

银行其实也有点儿像“家里有矿”的那种人,手里有钱,不能全用,要留点备用。

2.2 利率与存款准备金率的关系存款准备金率对利率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想象一下,如果存款准备金率提高,银行手里能用来放贷的钱就少了,这样一来,借钱的利率就会高起来,大家贷款就得多花点儿钱。

反之,如果存款准备金率降低,银行就能放更多的钱出去,借钱的利率就会下降,贷款变得便宜了。

就像买东西,价格高了你可能就不想买,价格低了你反而想多买几件。

3. 存款准备金率的波动3.1 经济周期的影响存款准备金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经济情况的变化而调整。

在经济好的时候,央行可能会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让银行放更多的钱出去,刺激消费;而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央行则可能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要求银行留更多的现金,避免金融风险。

我国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及原因分析(1)

我国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及原因分析(1)

我国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及原因分析【摘要】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是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一方面影响基础货币的数量,另一方面通过乘数效应多倍扩张或收缩货币供应量。

近年来我国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一政策工具的运用比较频繁。

本文结合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情况,分析了我国历次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并给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存款准备金率通货膨胀压力流动性货币供应量存款准备金,也称为存储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具有强制性的存款。

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规定的存款准备金率被称为法定存款准备率。

存款准备金率的大小与否、高低与否都取决于当时的经济环境和经济政策。

存款准备金率是一个国家重要的货币政策之一,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金融机构会产生很大影响。

[1]准备金率越高,收缩的货币量越大,经济运行可用的资金越小,对经济发展起到负面作用。

反之,则扩大资金的可用量,促进经济较快发展。

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通过货币乘数和基础货币来影响货币供应量从而发挥作用的。

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即为货币乘数,因此存款准备金率的轻微变动就可以极大地影响到货币乘数.[2]而且,从另一方面来说,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央对经济走势的判断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因此,公众和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具体的政策变动来及时调整自身的支出和投资计划,从而保证政策调整的良好效果,这就是所谓的“宣告效应”。

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相比,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的宣告效应更直接更有效。

[4]一、我国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情况1983年9月17日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建立了存款准备金制度。

1986年1月7日,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一步作了法律规定。

此后存款准备金率随着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进行多次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