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范例
《人物专访 范例》

《人物专访范例》第一篇:人物专访范例人物专访范例《大学:我用“幸运”来翻译》一个广东出生的孩子在小学时把偶然得到的一盘英语磁带一直听到烂为止——后来因为左宗棠、李达,他选择了湖大,进入了人才济济的有“中国语言学又一村”的外国语学院——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一句话点醒梦中人,从此他开始了翻译之路——成功晋级湖南卫视举办的“翻译之星”的预赛和复赛,虽然该节目后来不了了之,他却成为了另人难以忘怀的风景——虽然没有进入省级英语演讲比赛,却成为了历年英语演讲比赛最帅气的主持人。
第九届湖南省英语演讲比赛冠军得主陶莹评价她的朋友:学习活动都玩得转,经历丰富.一个学妹说:他为人低调,做事高调学院的老师说:他素质全面.与邓晓君的第一次非亲密接触是在xx年湖南省第9届英语演讲比赛上.当时那个身着西服的帅气男主持人以纯正的英式吸引了评委和观众们的不少注意力,他就是邓晓君.而第二次看到邓晓君这个名字是在今年公布的保研名单上——他被保送到上海外国语学院的翻译专业。
这一次采访是在十月中下旬。
邓晓君以一身休闲装出现,展现了他有别于英语演讲比赛上英姿飒爽的另一面——平常、放松、更重要的是一种亲和力。
邓在谈话中也笑言到:“学弟学妹不叫我学长,都叫我ai。
”当记者问到邓晓君对自己大学四年的评价时,他不假思索的说:“幸运。
”在采访中,我们发现邓似乎是个不折不扣的“幸运儿”。
但又觉的这幸运却也实在没我们想象的简单。
邓笑言自己“大一时是典型的好孩子”。
在大学这个放纵者的天堂、堕落者的地狱中,他并没有因脱离高考的枷锁而放纵自己。
邓晓君入校的第一年就是跳着“上课——上自习——上网”的三步舞。
他承认,是自己心头一直存有的紧迫感让自己不敢有丝毫懈怠。
虽然他自己说后来“沉不住气”参加了社团活动,却也都是跟学习有关——口协和翻译协会。
邓晓君说他热爱湖大,因为湖大为每个人提供了很多资源和机会。
在湖大校园里,他也遇到了人生中的两位“贵人”。
或者说是邓的努力、塌实、好学的“千里之才”引来了伯乐。
人物采访稿范文6篇

《人物采访稿范文》人物采访稿范文(一):微笑医路心灵羁绊---09级临床医学李燕良访谈实录活跃在临床医学,微笑着应对一切。
她不仅仅在感情上收获了满满的幸福,也在学生会历练了不一样的成长,更是在学习上取得了傲人的成绩。
从不以名次为目的的她,成绩却持续年年专业最高的记录,在人才辈出的临床医学,她是如何做到如此,你,难道就不好奇么?情伴一生生活的笑声来至于他们的鼓励和陪伴第一次见到李燕良的时候,就被她脸上那个灿烂的笑容所深深地感染了,临床专业的学习很累很辛苦,但是她却能笑着应对这一切的压力,这一切都被她归结于自己身边的情。
当我们问道她在临床专业有没有感觉自己在哪方面比较有优势的时候,李燕良很自然地脱口而出,我有一个好男朋友啊!而且还有我那几个闺蜜呢!她回忆起自己在刚刚转入这一临床专业的时候,心里对繁重的课业还是有一点抵触情绪的,再加上临床专业知识的不断深入,李燕良也和班上的同学一样慢慢地在心底里感到很压抑,最后在一天,积压了许久的情绪爆发了。
那天晚上感觉整个人都快不行了,郁闷到快哭的感觉,然后就打了电话给导师。
果然,作为医学学者的过来人,老师很能理解这种感受,推荐她休个假,出去放松一下。
于是她就和男朋友出去玩了两天:喝喝早茶,放下风筝,到海岸城看下电影李燕良告诉我们:休息了两天之后,感觉课业比别人落下一些,顿时有了学习的动力,郁闷的情绪也一扫而空。
就这样,完美的感情和亲密无间的友情,就像给她的生活打了一针兴奋剂似的,就算再迷茫也找得到出口,就算再累心里也能笑开了花。
在场的我们,也都深深地被她这种用心的心态所感动制胜的秘诀正确的方法与合理的时间安排感情的羁绊给了李燕良许多精神上的鼓励,让她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来应对生活。
但是,成长的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在学业压力极大的临床医学专业,单有一个好的心态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又向李燕良请教起她学习的秘诀。
做个计划和合理安排时间,这个是王道!她这样说道,当然,正确的学习方法也很重要。
人物专访怎么写

人物专访怎么写1.人物专访要怎样写下面是一篇范文哈!我是那个“残次品”若请来“童话大王”郑渊洁,就不用再写作业——19年前,12岁的郑正与校长打了这个赌,并获得兑现。
如今,从国外留学归来的郑正成了一家闻名嬉戏网站的高级顾问,并预备创业。
回忆往事,这个已经的问题男孩说,幸亏,在工业化的训练流水线上——郑正31岁了,这是他人生中其次次接受采访。
第一次发生在去年6月,采访单位是《男人装》,他以苹果产品的狂热保藏者抽象消失。
文章附了一张由他创意的照片:8台他曾使用过的苹果电脑放在办公桌上,身后摞着高过头顶的产品包装盒,郑正坐在两头咧嘴笑,脑袋上还顶着一个苹果——是真的苹果,富士。
“就一个喜爱生活的IT男呗。
”他又咧着嘴笑,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儿。
眼前的郑正,黑帽衫,蓝仔裤,白球鞋,操一口京腔,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北京青年抽象。
翻看他的履历,一种不同才开头显现:学校,退学;学校,退学;高中,退学。
从小,没人夸过他是好孩子。
1岁时,他往煮粥的锅里偷偷撒尿;在幼儿园,他躲到门后面,把门“朝园长脸上推”;上了学校,他在老师的粉笔盒里放毛毛虫,拔同学的自行车气门芯,还用超大倍数的放大镜烧蚂蚁,引起一场火灾。
然而,最让大人们头疼的,是他敢公然拒绝写作业。
他曾创造过一种由冰棒棍、橡皮筋组成的“作业器”,可以用来夹着6支笔在横格本上完成抄写,后来,“作业器”在班里普及了,他却不想再用了。
“第一,就是懒,其次,会的东西,为什么还要反复?”忆起往事,郑正一脸严厉。
“有你没我!”数学老师曾指着郑正的鼻子说。
他被禁止参与春游,由于会影响“集体纪律”。
他被罚站,一开头只在他捣乱的时候,后来,老师直接修改了上课的开场白:“起立,郑正你出去,同学们好,我们开头上课。
”在转入五一学校之前,郑正曾在两所学校读书,都以被劝退告终。
为了随时“和老师谈话”,他的母亲甚至从北京四中辞职,调到他上过的其次所学校做英语老师,但郑正还是失学了,由于,班主任的心脏病复发了。
2019-先进人物访问-范文模板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先进人物访问篇一:人物专访采访提纲采访提纲—人物专访人物采访提纲一、采访对象及其相关资料某某,女,**岁,**市人,大*学生,现就读于**专业。
她个人生活独立,进入大学以来,所有生活费用都是自己打工赚得。
学习上刻苦努力,多次获得奖学金。
201X年4月,在校运动会上她打破了女子三千米的记录,并保持至今。
201X年九月,她发起了一场向雅安芦山县捐赠棉衣的爱心活动,得到了百余名同学的响应。
二、采访目的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要想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做一个自强不息、不断攀登的登山者,做一名有志向、有爱心、博学上进的青年。
希望通过王芳的事迹引导各高校学生努力争做新时代优秀大学生。
三、采访主题劳动·创造·奋斗——青春励志故事四、采访时间:201X年12月*日下午五、采访地点:待定六、采访方式:面对面采访七、设计问题1、你一直都在郑州吗?2、(来自:WwW. : 先进人物访问 )(若回答不是)以前还在哪里打过工?去过的城市里对哪个印象比较深?为什么呢?3、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在外面打工做生意的?4、那时候为什么想要外出打工呢?5、父母放心让你出去吗?她们对你出去打工是怎么看的?6、刚出去打工的时候很辛苦吧?有没有遇到比较大的困难,让你想过不干了回家?7、是什么让你最终坚持了下来?8、在你很困难的时候,有人帮助你吗?9、打工的话就要离开父母,在外面也会很想她们吧?10、想家想父母的时候怎么办?会给他们打电话吗?经常打?11、你是怎样找到这份工作的?做了多久了?12、又要看当厨师、又要看旅馆,会不会很忙?雇人了吗?为什么不雇人呢?13、做这个工作累吗?14、那你不工作的时间是怎样打发的呢?15、你现在的收入大概是多少呢?16、对目前这种状况还满意吗?17、在外面了这么些年,有什么感觉?18、有没有想过选择离开这里回到家乡呢?19、在郑州有没有发生让你比较感动的事?20、你在出来打工之前曾经想过做别的事情吗?21、你心中最大的愿望是什么?22、你以后会想着继续实现它吗?23、现在自己也做母亲了,肯定很能体会跟孩子分开的那种心情吧24、你每天辛苦工作,给你信念或支撑的是什么呢?25、你认为最幸福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26、这些年你最大的欣慰是什么?最大的遗憾又是什么?27、以后有什么打算?就决定常住这里吗?28、现在春节就要来了,回去和父母团聚吗?是每年都回去?还是怎么样?29、你最想去的地方是哪里?为什么?篇二:先进人物访谈报告先进人物访谈报告前言:看到这个作业题目,我一下子有点不知所措。
人物采访稿怎么写专访范文(汇总4篇)

人物采访稿怎么写专访范文第1篇人物专访属于记叙文范围,是一种类似小报告文学的新闻形式。
近几年来,报刊上经常刊登这类文章,很受读者的喜爱,不但记者写,中学生文学爱好者也常把写人物专访作为社会实践和练笔的机会。
那么,怎样写好人物专访呢?第一,在确定专访对象时,必须熟悉访问对象的大体经历和主要成就。
这样,交谈时也就有了话题,便于提出问题,写作时也有助于文章的充实。
“果然不负众望。
晓梦用她的一双纯真的眼睛,深情地注视着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用她的全副的心灵去感知生活,从江上那来去匆匆的帆船上,看到那腰间拴着绳子的孩子的寂寞孤独,以深切的同情写成了散文诗般的《白帆之歌》:从‘花市’的热闹景象中,发现了人们对美的追求,以优美的文笔写成了《买花》;从热闹的家宴中,发现冯科长的贪婪无耻,写了《客人》给以无情的鞭挞和揭露;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姑娘小翠的不幸的婚姻中,发现那几千年来不合理的封建积习,至今还吞噬着可怜的农村少女的青春和生命,写出了感情深沉而有震撼力的《小河,小河》,发表后,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这段文字,不仅使这篇专访的内容更加丰富、充实,而且也使读者对晓梦的作品有了概貌的了解。
第二,要善于发掘专访对象生活中的有趣的故事或独特的兴趣爱好,以便从多方面展现人物丰富的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
例如,山西省平陆县西街中学初一学生程若明发明了“多面黑板”和“果核刀”,荣获科技发明三等奖,被人们誉为“小小发明家”。
《中国少年报》的记者在访问他的时候,兴致勃勃地追踪他的发明之路,从程若明同学决心为山区的老师减轻负担(一位老师要在同一间教室里,给两三个年级上课。
第三,要注意突出重点,勾画出访问对象的举止、神态和性格特点。
前些时候,《中国青年报》“人物剪影”专栏里有一篇《文坛一怪》的文章,文中写道:“他四十多岁了,高了兴就一个人在屋里又唱又跳,从床上跳到桌上,再跳下来;和朋友聊天,没有正形儿,常说出比小学生还幼稚的话,问出莫名其妙的问题来;在老学者们座上,他又俨然是个“小老夫子”,说话文诌诌;早饭吃什么,他记不住,常把帽子、车钥匙丢落,却能在诗歌讨论会上,不用讲稿侃侃而谈,大背《论语》、《人间词话》、佛经、苏珊??朗格和科林伍德的美学——甚至某页第几段都说出来,令听者目瞪口呆。
人物访谈问题

人物访谈问题第一篇:人物访谈问题人物访谈问题你好!我是贝芬的舍友,这是我想要提问的问题,麻烦你回答一下然后发到我邮箱,谢谢谢谢~1.您如何找到工作的,通过朋友介绍、还是通过网络媒体的信息?可以简单谈一下面试的过程吗?2.对会计人员来说应以怎样的态度面对这份工作?对于您目前从事的这份工作应具备哪些能力?3.对会计人员来说应以怎样的态度面对这份工作?对于您目前从事的这份工作应具备哪些能力?4.请问您对目前的薪酬及福利感到满意吗?5.请问您对自己在公司的发展前景有怎样的估计?是否还有提升的空间?6.请问您对目前的工作现状感到满意吗?7.能否为我们在校的大学生提一些建议,让我们在今后的求职路上更有优势?8.当然啦~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给我一张你的靓照不?如果可以的话,灰常感谢!灰常感谢!第二篇:人物访谈问题1、你现在找到的这家实习单位如何,您现在的工作主要是做什么。
个人认为目前就职的公司前景还是不错的,是一家房地产公司,它拥有多个楼盘,目前也有多个开发项目。
目前我主要做的工作是他们公司旗下的江门凤山水岸社区的智能安防系统的维护工作。
2、听说你同时被几家单位看重,为什么选择了现在这家选择这家公司的原因主要是看重了公司的发展前景,同时通过实习的接触发现公司的人都是积极上进的,彼此之间也很融洽,好的公司就要有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和好的发展前景,所以我选择签到这家公司。
3、你觉得电子商务专业的与网络营销策划有什么联系?算是对口吗?电子商务是离不开网络营销的,不管是传统商务还是电子商务,营销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不过营销的方案有重点,有针对性。
肯定是专业对口的!4、您觉得要从事网络营销需要哪些专业技能?其实按我的看法,从事一个行业需要的更多的是经验,经验就是技能,在学校的话,平时老师教的都学,好好学,知识不怕多,如果你喜欢网络营销的话,个人建议你是先从传统营销开始学,多去做一些相关的兼职,它更多的是一门心理学。
网络营销的同时也是要结合传统营销的,同时也更多地需要吸取传统营销的经验和教训。
人物访谈范文5篇完美版

《人物访谈范文》人物访谈范文(一):访谈时间:2011年10月18日访谈方式:当面采访访谈人:曾四芳被访谈人:某装饰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某被访谈人简介:徐某,建筑工程师,室内设计师,副教授,公司总经理。
毕业于湖南工艺美术职工大学,在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建筑学院,进行基层工作。
经过几年的打拼后,徐某最后创办了自我的设计公司,实现了他职业发展的成功。
徐某对于成功的座右铭是:爱拼才会赢。
正是他的这种拼搏精神使他取得个人职业发展的成功。
访谈资料:问:您什么时候创办这家公司的?最初的创业动机是什么?答:最初创办这家公司是在97年,那时不叫***公司(现有公司的名称),而叫***(以前公司名称),最开始想创办公司是找到了一种商业动机,那时建筑装饰行业刚兴起不久,人才需求量极大,而入门起点也比较低。
问:您在大学里学的也是室内设计专业吗?在校期间可有相关实习?毕业后是不是直接去的室内装饰公司呢?答:嗯,起初是学的建筑学。
在校期间有过短期的实习,那时不像此刻这样实习的机会个性多。
毕业后是学校分配的,刚开始是在一家建筑学院做些基本的工作。
问:此刻平常在工作方面,您每一天都做些什么工作呢?经常需要跑家具、材料市场和施工现场吗?答:平时在工作方面,基本上什么都做吧,虽说是公司老总,但这毕竟还属于小私有企业,许多东西还是要自我动手。
比如各类图纸的处理,与客户谈判沟通。
同时也要经常去工地,跑材料市场,了解最新材料。
问:你们公司对员工的要求如何?对于新员工,一般是安排什么样的工作?会进行培训吗?答:一般来说,要求也不是个性高,只要你肯认真做事,用心完成任务也就好了。
员工刚来公司时,通常不会进行专业的培训,有什么不懂得能够互相之间交流。
一般会做些基本的工作,比如绘图,量房,打电话,跑下业务之类的。
问:据网上了解,目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有所下降,您认为我们这个专业的学生就应从哪些方面进行培养才能更好地提升我们的素质?答:多看些人文素养方面的书籍啊,学一学心理学,没事呢听一下与品性相关的讲座,然后就是要多到外面走走,多与人打交道,学会沟通技巧。
人物生涯访谈模板作文

人物生涯访谈模板作文
人物生涯访谈模板。
采访对象,(姓名)。
采访时间,(具体时间)。
采访地点,(具体地点)。
采访人,(采访人姓名)。
1. 个人背景。
(姓名)出生于(出生地点),在一个(家庭背景描述)的家庭中长大。
他/她在(学校)接受教育,主修(专业),在校期间曾获得过(荣誉)。
2. 职业生涯。
(姓名)毕业后进入了(第一家公司/机构),从事了(具体工作描述)。
在这段工作经历中,他/她学到了(具体经验),并取得了(成就)。
随后,(姓名)转到了(第二家公司/机构),担任了(具体职位)。
在这段工作经历中,他/她面临了(挑战),并取得了(成就)。
目前,(姓名)正在从事(目前工作),主要负责(具体工作描述)。
他/她对这份工作充满热情,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就。
3. 事业心得。
在采访中,(姓名)分享了自己在职业生涯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他/她强调了(具体心得),并表示在未来的工作中会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
4. 个人成就。
除了在职业生涯中取得的成就,(姓名)在个人生活中也有一些令人瞩目的成就。
比如(具体个人成就描述)。
5. 未来规划。
在采访的最后,(姓名)谈到了自己的未来规划。
他/她表示,希望能够(未来规划描述),并会为此努力奋斗。
以上就是对(姓名)的生涯访谈内容总结,通过这次采访,我们更加了解了这位优秀的人物,也从他/她的经历中获得了一些启发和感悟。
希望(姓名)能够在未来的道路上一帆风顺,取得更大的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物专访范例《大学:我用“幸运”来翻译》一个广东出生的孩子在小学时把偶然得到的一盘英语磁带一直听到烂为止——后来因为左宗棠、李达,他选择了湖大,进入了人才济济的有“中国语言学又一村”的外国语学院——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一句话点醒梦中人,从此他开始了翻译之路——成功晋级湖南卫视举办的“翻译之星”的预赛和复赛,虽然该节目后来不了了之,他却成为了另人难以忘怀的风景——虽然没有进入省级英语演讲比赛,却成为了历年英语演讲比赛最帅气的主持人。
第九届湖南省英语演讲比赛冠军得主陶莹评价她的朋友:学习活动都玩得转,经历丰富.一个学妹说:他为人低调,做事高调学院的老师说:他素质全面.与邓晓君的第一次非亲密接触是在2003年湖南省第9 届英语演讲比赛上.当时那个身着西服的帅气男主持人以纯正的英式吸引了评委和观众们的不少注意力,他就是邓晓君.而第二次看到邓晓君这个名字是在今年公布的保研名单上——他被保送到上海外国语学院的翻译专业。
这一次采访是在十月中下旬。
邓晓君以一身休闲装出现,展现了他有别于英语演讲比赛上英姿飒爽的另一面——平常、放松、更重要的是一种亲和力。
邓在谈话中也笑言到:“学弟学妹不叫我学长,都叫我Ai。
”当记者问到邓晓君对自己大学四年的评价时,他不假思索的说:“幸运。
”在采访中,我们发现邓似乎是个不折不扣的“幸运儿”。
但又觉的这幸运却也实在没我们想象的简单。
邓笑言自己“大一时是典型的好孩子”。
在大学这个放纵者的天堂、堕落者的地狱中,他并没有因脱离高考的枷锁而放纵自己。
邓晓君入校的第一年就是跳着“上课——上自习——上网”的三步舞。
他承认,是自己心头一直存有的紧迫感让自己不敢有丝毫懈怠。
虽然他自己说后来“沉不住气”参加了社团活动,却也都是跟学习有关——口协和翻译协会。
邓晓君说他热爱湖大,因为湖大为每个人提供了很多资源和机会。
在湖大校园里,他也遇到了人生中的两位“贵人”。
或者说是邓的努力、塌实、好学的“千里之才”引来了伯乐。
谭琼玲,大一时讲授综合英语。
谭老师凭多年的教学经验,根据邓的特质,为这个充满才气的学生指明方向:“以后做翻译吧。
”这句话为邓未来的道路打下基础。
邓的第二位“贵人”时大二时上口译课的王胜利老师——也是湖大唯一的同声传译。
王老师的国字脸经常使人感到严厉而产生敬畏感,但在邓的眼中,那却是“父亲般的感觉”。
因为邓的办事认真,不怕困难,王胜利老师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位广东来的学生,并且在他的身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和爱心。
同学甚至戏称王老师都把邓“当成干儿子”了——当邓成为省级英语演讲比赛的候选人时,王陪着他在岳麓书院被讲稿;当邓在主持英语演讲比赛间隙吃共间餐时,王把自己的肉排夹给他。
而又有太多的师生点滴是我们的拙笔无法付诸纸上的言传身教和耳濡目染。
在老师的点拨培养下,邓打出了比别人更坚实的鼓点。
连年的甲等奖学金、“游子情”专项奖学金、连年的“三好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
与别人的“哑巴英语”相比,英语和翻译在邓的身上真正作到学以致用。
扎实的功底让他的内秀充分外化。
大一时,就作了湖大综合英语的网络教程配音员。
大二校级英语演讲比赛获得专业组第二名的成绩,虽然与省级比赛失之交臂,卓然的势力仍使他成为湖大举办的省级赛的英文主持;虽然自己觉得不擅长表演,却在学校英语话剧比赛上因“李尔王”获得官方承认,成为BESTLEADINGACTOR;拥有优美声线的他被长沙本土品牌“蓝猫”邀请,做相关教材的英语配音,从而挣了不少伙食费;中韩足球对抗赛中,担任志愿者翻译组组长,并被评为最佳志愿者;大三始,邓成了游走在湖南省博物馆厚重历史中的双语导游,曾经面对老外的tips“愚蠢”的百般拒绝。
虽然,邓的努力勤奋为他赢得了老师的喜爱和分量颇重的一系列荣誉,但他在大二意识到“大学不能这样过”。
否则,只有奋战书海的勇猛与高中何异。
正是这样的想法让邓打开了大学生活的另一扇窗。
带着自己的“很丑”的处女作,怀揣着一片热情,邓在网页制作方面步步为营。
后来,一系列成绩让他在院里和学校范围内竟也小有名气了——网络部部长、FLASH领队、“让团旗在网上飞扬”网页设计大赛最佳创意奖——一如在英语领域的认真,一如在英语领域的优秀。
正当记者对他的多才多艺想表示近乎崇拜的赞叹时,邓接了个电话——原来是邀他参加中南大学举办的排球赛。
一打听才知道,邓还是“排坛高手”呢,且曾经以队中灵魂人物——主二传的身份带领学院队赢得校排球比赛的亚军。
当我们终于把积于胸中的佩服汪洋肆意的抒发出来时候,邓也仅是窃窃一笑罢了。
这时我们也明白为何他的小学妹说他是那种“为人低调为事高调”之人。
“那作为一个‘顺风顺水 '的过来人,你对学弟学妹有什么建议?”三“条。
第一,做事不要违背自己的兴趣;第二,不要轻言放弃;第三,记住:每一次失败都是一个机会。
”在我们采访后整理成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他的大学四年的经历恰与此三条暗中切题。
“你已经被保研了,是否过着传说中的‘猪'的生活呢?”记者笑问到。
邓说:“目前主要干两件事:一、打排球;二、充实自己:不包括母语,还有文史哲方面。
因为作一个翻译不仅要英语过关,还要通晓自己的母语文化和其他相关知识,否则即使走这条路也走不远。
”“那对自己未来有什么规划吗?”没“想很远,只要自己感兴趣就行。
”又是爽朗一笑。
在这一笑里,我们不仅明白了邓晓君的“幸运”,也渐渐看到“湖大成功人士的成功秘诀。
(感谢通讯员xxxx荐稿)目前媒体上写得成功的人物专访不少见。
如《长沙晚报》1997年11月23日刊登的《丁聪不老》(附后),从外表来看,虽说在标题上没有“访”的字样,也没有打出“专访”的栏目,但这是一篇实实在在的人物专访,是一篇可以作为范文的人物专访。
俗话说,七分采,三分写。
这篇专访与其说写得成功,还不如说采访得成功。
很显然,这篇人物专访的作者李应宗把自己当成了导演。
作者采访著名漫画家丁聪时,先从丁老的健康谈起。
作为当时已年过八旬的丁老来说,自然很乐意谈这个问题。
这就找到了打开丁老话匣子的突破口。
接下来,作者与丁老谈起了爱好,谈到了讽刺与幽默等。
与采访对象交谈,是人物专访中的一个重要引导方法。
这种方法谓之语言引导。
最令人拍案叫绝地是,作者在与丁老谈幽默之前,拿出了一本有丁老当顾问的《中国当代漫画家辞典》一书请丁老签名。
这谓之行为引导,是人物专访中的又一个重要引导方法。
由于作者引导成功,不仅打开了丁老这位主角的话匣子,而且还引得了作为配角的丁老的夫人不时的插话。
这都是人物专访中作者所期盼的。
一般情况下,有了主角的言行,人物专访基本上就能写出来了。
如果有主角的言行,有配角的言行,还有作者的言行,那么就能写出更生动的人物专访来了。
作者在引导丁老及其夫人的同时,还观察了当时的情景及丁老的容貌。
因而这篇人物专访有作者提问、行动的叙述及丁老从事漫画创作的叙述;有丁老肖像、语言、动作的描写及丁老夫人语言的描写;有对丁老抒情式的议论。
文章无论从内容上看,还是从表达方式上看,都是丰富多彩的。
从以上分析可知,要写好人物专访,首先必须采访好人物。
在采访人物的过程中,作者要把采访看作是排演一台戏,要有意识地把自己当成导演,要有意识地把采访对象当成主角,要有意识地把采访对象身边的人当成配角。
作者要采用语言和行动这两种方式去引导主角和配角,并用笔摄下主角、配角的肖像、言行及当时的场景。
此外,在后期加工的成文过程中,还要注意综合运用描写、叙述、抒情、议论等表达方法。
如果基本上能做到这些,一定能写出读者爱看的人物专访。
然而,人物专访的采写,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 附]《xx 不老》10月小阳春的和煦阳光,洒满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颇有“春暖”的感觉。
当我们在枫林宾馆拜访著名漫画家丁聪时,更有“如沐春风”的体会。
一见面丁老急忙让座,他的夫人沈大姐为我们沏上从杭州带来的龙井茶。
话题自然是从丁老的健康谈起。
丁老1916年在上海出生,今年已是81岁的老翁,却依然拥有一头真实的黑发,面色红润。
我问丁老:“您的养生之道是什么?以致80不老?”丁老乐呵呵地笑着说:“这个,真是有劳了我这位‘饲养员 '!”说着用手指指夫人沈大姐。
一句话说得大家哄堂大笑。
在家里,沈大姐是名副其实的“家长”,里里外外忙个不停。
特别是画展期间,丁老因身体不适住院,沈大姐家里——画展——病房轮着转,硬是办到画展圆满结束。
我们像一家人似地聊着。
我又问及丁老有何爱好,丁老朗声笑道:“既不养猫,也不喂鸟。
” xx大姐插话说:“我也只种点草,容易伺候的。
可他还要加上一个‘毒'字哩!”丁老接话介绍:沈同志栽的是仙人掌类植物,浑身有刺。
他幽默地补充说:凡属有刺的,当然都是‘毒草 '嘛。
”房间里的人似乎都心领神会,相视大从50年前我年轻时起,就知道丁聪已是著名漫画家。
抗日战争时期,他的讽刺漫画影响深远。
1945年,讽刺国民党政府官员贪污腐败的《五子登科》,以及不许老百姓说话的《“良民”塑像》,都给人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他曾长时间从事多种画报的编辑和舞台美术设计。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人民画报》社副总编辑。
1957年以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而中断了他的创作,直到20多年后的1979年,才又重新创作讽刺漫画。
其时,“小丁”早已是花甲老人,然而,他竟真正来了个“青春焕发”,不断有新作问世。
1980年后,出版了《〈阿Q正传〉插画》、《丁聪漫画系列》、《古趣图》、《今趣图》等等,新近又推出了《绘图双百喻》。
这本书系陈四益先生写文,丁聪作画,原是《读书》杂志每期都登的图文,为该书作《序》的有王蒙、严文井、王朝闻、方成4位。
此书虽系以古文形式写成,却句句道着今事,难怪读者如潮。
当我拿出《中国当代漫画家辞典》请丁老签名时,丁老笑着说:“你别看这《辞典》上有我的名字,这只是挂个名哩。
也别看我总是第一,因为我这个‘丁'字笔划最少嘛!”他一边说着,一边在书上题字。
写完我一看,他还真写上了“挂名顾问丁聪”呢。
大家都说丁老太谦虚了。
p 接着,我们又谈到怎样才幽默、如何才能引人发笑。
丁老笑嘻嘻地说:“一个清正廉洁的官员作报告讲反腐败,人们觉得正常,不可笑;如果一个贪污受贿的人在台上大讲其反腐败,便产生了令人发笑的效果。
但是,仅仅令人发笑是浅薄的,真正的幽默,是让人笑过之后要思考,想过之后要叹息,甚至要哭。
幽默与讽刺,必须在笑声中藏着善意的机锋,去刺破恶,而且化解恶,这样才算是成功的。
”谈及xx 的笔名“xx,”xx 的介绍是:小丁,简单好记、易写,国民党时期,不是成天抓壮丁吗?小丁,表示不是“壮丁”,是一个小男丁,亦即小人物之意。
谈笑间,尽管丁老如一个小字辈一般欢快、活跃,我们还是尊称“丁老”,因为,怎么说也是面对一位80高龄的长者。
丁老绝无龙钟老态,更没有垂暮之年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