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模板
完整版初中英语教案模板

完整版初中英语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和语法知识,能够听、说、读、写简单的英语句子。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英语交际能力,能够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英语学习。
二、教学内容1. 教材:人教版《初中英语》2. 单元主题: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合适的单元主题,如:家庭、学校、朋友、节日等。
3. 教学课时:本节课为1课时,共45分钟。
三、教学过程1. 热身(5分钟):通过简单的英语歌曲、游戏等活动,引导学生进入英语学习状态。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实物、多媒体等辅助手段,展示本节课的主题,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描述和交流。
3. 实践(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对话练习等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交流。
4. 巩固(5分钟):通过小组竞赛、游戏等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发言、互动等,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口语表达:通过学生在角色扮演、对话练习等环节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他们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初中英语》2.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3. 教具:图片、实物、卡片等。
六、教学建议1.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
2.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开展小组活动。
4. 教师应注重自身的英语水平,为学生做好榜样。
5. 定期检查学生的作业,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6.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英语学习。
综上所述,本节课的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知识,提高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初中英语备课教案空白模板

课题:《》(具体课题,如《My Family》、《Festival Celebrations》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本课的核心词汇和句型。
-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简单的日常对话。
- 学生能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家庭结构和文化习俗。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提高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
-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 学生能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
3. 情感目标:- 学生能够增强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 学生能够培养关爱家庭、尊重文化的情感态度。
- 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1. 词汇:掌握本课的核心词汇,如family members、hobbies、festival customs等。
2. 句型:熟练运用本课的核心句型,如What's your family like?、I have a big family.等。
3. 文化: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家庭结构和文化习俗。
教学难点:1. 词汇的灵活运用。
2. 句型的正确组合。
3. 文化差异的理解和尊重。
一、导入1. 创设情境:教师通过图片、视频或故事等方式引入本课主题。
2. 引导学生思考:What do you think about your family? What's your family like?二、新课导入1. 词汇学习: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本课核心词汇,并通过例句进行讲解。
2. 句型学习:教师引导学生练习本课核心句型,并进行纠音和纠正。
三、课堂活动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的家庭结构和文化习俗,并分享给全班同学。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家庭场景,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对话。
3. 课堂游戏:教师设计与家庭、节日相关的游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四、巩固练习1. 完形填空:教师提供一篇与家庭相关的短文,让学生根据上下文填写缺失的词汇。
英语教案三维目标英文模板初中

英语教案三维目标英文模板初中I. 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帮助初中学生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培养他们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课程内容贯穿交际、文化和学习策略等方面,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II. 学习目标1.听:学生能听懂简单的英语交流内容,包括日常用语、课堂对话等。
2.说:学生能用简单的句子进行基础的英语口语表达,包括自我介绍、问候和简单交流等。
3.读:学生能阅读英文简单的短文和对话,并能理解其中的主要内容。
4.写:学生能用简短的句子书写英文邮件、日记等基础文体。
III. 课程安排第1课:Hello!- 学习目标:学会打招呼和自我介绍。
- 教学内容:日常用语、自我介绍。
- 活动设计:角色扮演、问答练习。
- 作业布置:互相介绍一位同学,并写下对他/她的印象。
第2课:My Family- 学习目标:学会描述家庭成员和关系。
- 教学内容:家庭成员的称呼、描述外貌和性格。
- 活动设计:家庭成员介绍、家庭相册制作。
- 作业布置: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员并用英文写一篇介绍。
第3课:My Daily Routine- 学习目标:学会描述日常生活。
- 教学内容:日常活动、时间表达。
- 活动设计:制作日程表、小组讨论。
- 作业布置:描述自己的一天并将日程表贴在教室墙上展示。
IV. 评估方式学生的表现将通过课堂参与、作业质量以及口头和笔头测试等方式进行评估。
通过这些评估,教师将了解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的表现,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
V. 教学资源本教案所需教学资源包括课本、教学PPT、学生作业本、语音设备等。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或添加教学资源,以更好地辅助学生学习。
VI. 总结本教案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资源,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培养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和文化意识。
希望通过教师的努力和学生的认真学习,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上为初中英语教案三维目标英文模板,希望能为教师们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和帮助。
初中英语文化差异教案

初中英语文化差异教案一、引言在现如今的全球化社会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相互交流和合作变得越来越频繁。
而对于初中生而言,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针对初中英语教学,设计一份教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英语文化差异。
二、学习目标1. 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
2. 掌握描述和对比文化差异的词汇和表达。
3. 培养学生尊重和接纳不同文化的态度。
三、教学步骤1. 导入- 老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英语国家的名胜古迹、传统食物等图片,引发学生对于英语国家文化的好奇和兴趣。
- 老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例如“你认为英语国家和中国有哪些不同的地方?”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2. 学习文化差异的词汇和表达- 老师可以准备一份小抄,包含一些描述文化差异的词汇和表达,例如“传统节日”、“风俗习惯”、“饮食习惯”等,并让学生阅读并记忆这些词汇和表达。
3. 对比不同文化- 老师可以分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英语国家和中国来进行比较,然后他们可以使用之前学到的词汇和表达来描述这些文化差异。
- 学生可以通过制作海报、展示图片、演讲等方式来呈现他们的研究结果。
4. 观看视频和讨论- 老师可以选择一些关于英语国家文化差异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并进行讨论。
学生可以就视频中的内容和自己的观点展开对话,并相互交流彼此的看法。
5. 编写个人作业- 要求学生根据他们对不同文化差异的认识,编写一篇短文。
可以让学生描述自己参加过的一个与英语国家文化相关的活动,或者讲述一次与英语国家人士交流的经历。
鼓励学生运用之前学到的词汇和表达,以及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6. 分享和评价- 学生可以在班级内分享自己的作业,并相互评价。
鼓励学生对于他人作业的观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学习。
四、教学评估1. 学生对于文化差异的理解和认识程度。
2. 学生在比较文化差异和进行讨论时的表达能力和观点。
3. 学生在个人作业中是否能够运用之前学到的词汇和表达,以及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八年级英语教案模板5篇

八年级英语教案模板5篇八年级英语教案模板1一、指导思想本学期的英语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思想,尊重个体差异,不歧视,鼓励不同个性的学习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以学生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对目标进行整体设计;用活动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体验参与,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
二、学情分析部分同学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是很扎实,有很多知识点理解得不透彻、易混淆,有少部分同学连基本的句子结构都没掌握。
但绝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比较端正,能坚持默好英语单词,有大声朗读英语课文的好习惯,这有利于本学期的英语教学。
在一年半的初中生活中,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积累了一些学习经验。
但也有部分学生根本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成绩越来越差。
在学习上总处于被动地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掌握灵活多变的学习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大幅度地提高教学成绩。
三、教材分析本学期教材共有10个单元,均是新授课,增加了大量的新单词和短语,每单元也在上学期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篇阅读课文,内容在长度和难度上都有增加,语法知识现在完成时和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等级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加上本学期教学时间短,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较大较难的教学任务也是对老师们的一种考验。
所以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是本学期英语教师们的一项艰巨任务。
四、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掌握课本中最常用的词汇和习惯用语,会读、会写、能听懂,在口头、笔头练习中能够运用,能连贯地朗读学过的课文,语音语调基本正确,基本掌握学过的单词和词形变化,掌握本教材中出现的语法:情态动词could,should的用法,过去进行时态,现在完成时态,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等级等。
能使用正确的句型谈论本教材中所涉及的功能项目,进行简单的交流,如谈论健康问题、提建议、请求许可、讲述已发生的事情或经历等。
初中英语英文教案模板

初中英语英文教案模板
教案概述
教学目标
•能够掌握本课的重点单词和短语,能正确运用于句子中。
•能够运用本课所学知识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员及他们的职业。
•能够听懂有关家庭成员的简单对话,并能用英语进行简单对话。
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所涉及的重点单词和短语。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家庭成员及职业的描述。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复杂的家庭情况。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导入新知
1.介绍本课内容和学习目标。
2.播放一个短视频或呈现图片,让学生猜测视频或图片中人物的家庭关系,并引出本课话题。
第二部分:学习新知
1.学习重点单词和短语,包括家庭成员的称呼以及职业名称。
2.完成相关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第三部分:练习运用
1.学生分组进行对话练习,练习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员以及他们的职业。
2.老师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真实对话情景。
第四部分:巩固提高
1.完成相关练习和任务,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2.布置家庭作业,包括口头描述家庭情况或书面描述家庭成员。
第五部分:课堂总结
1.回顾本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
2.鼓励学生勤加练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课后反思
•回顾本节课教学过程,总结教学中的不足和亮点。
•根据学生反馈和表现,调整下节课的教学策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这是一个初中英语英文教案模板,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自行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确保学生能够有效掌握所学知识。
初中英语教学设计的标准格式范文

初中英语教学设计的标准格式范文初中英语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环节,良好的教学设计是成功教学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初中英语教学设计的标准格式范文,以期提供给教师们参考。
一、教学目标在制定教学设计之前,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
初中英语教学的目标包括语言技能的提升、文化意识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等。
具体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可达到,并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需求。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根据教学目标确定,包括语音、词汇、语法、阅读、写作、听力、口语等方面。
内容要有一定的层次和结构,要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同时要贴近生活实际。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要灵活多样、富有创意。
结合课程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采用讲授法、示范法、讨论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要合理安排,包括导入、呈现、训练、操练、运用、拓展、复习等环节。
要注重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确保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学习顺序。
五、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采用听力测试、口语表达、书面作业等形式进行评价,旨在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反思教学设计结束后,要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下一次教学的质量,并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水平。
初中英语教学设计的标准格式范文,意在帮助教师们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能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英语学习者。
初中英文教学设计模板(精选5篇)

初中英⽂教学设计模板(精选5篇) 作为⼀位⽆私奉献的⼈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店铺精⼼整理的初中英⽂教学设计模板,欢迎⼤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初中英⽂教学设计篇1 教学⽬标: 1、能听懂、会说、会读、会拼写词汇look for, join, study 2、能听懂、会说、会读⽇常交际⽤语和句型Classes are over. Perhaps they are. I’ll go and join them. Where are you going? I’m going to … 3、培养学⽣乐于助⼈的良好思想品质。
重点难点: 1、四会掌握词汇和句型。
2、能正确理解掌握并运⽤⽇常交际⽤语。
教学过程: ⾸先是准备环节。
在这⼀环节,⽼师与学⽣交谈彼此的爱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拉近⽼师与学⽣之间的距离,为新授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铺垫。
其次是复习兼新授(单词与句型的学习)环节。
这⼀环节包括两个步骤,⼀通过看动画图⽚来复习“现在进⾏时”的特殊疑问句,帮助学⽣进⼊这⼀时态的学习⽽做好准备。
⼆以“猜猜看”的游戏来帮助学⽣重温了“现在进⾏时”的⼀般疑问句,在这个过程中引出新单词和句型的学习并进⾏相应的操练,提前把课⽂中的难点解决掉,为下⾯的课⽂学习扫除障碍。
接着是课⽂学习环节。
通过观看课⽂动画⽚,让学⽣做相应的练习来理解和学习朗读课⽂。
然后是巩固环节。
这个环节分三步,第⼀步是以不同的⽅式来让学⽣熟读课⽂。
第⼆步是训练培养学⽣听的能⼒,完成练习“Listen and match”。
第三步是训练培养学⽣写的能⼒,完成练习“Look, read and complete”。
初中英⽂教学设计篇2 ⼀、教学⽬标: 1. 语⾔知识⽬标: 1) 能掌握以下单词: rain, windy, cloudy, sunny, snow, weather, cook, bad, park,message, take a message, could, back, problem 能掌握以下句型: ① —How's the weather in Beijing? —It's sunny. ② —Can I take a message for him? —Yes. Could you just tell him to call me back? —Sure, no problem. 2) 能⽤所学的知识描述天⽓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董晓波(南京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97)教授语言的过程同时也是教授文化的过程,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不可分离,两者相辅相成。
外语教学不仅要介绍语言知识并进行听、说、读、写“四会”技能训练,更应该把这种学习与训练放到文化教学的背景中进行,这样才能使学生具有真正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20XX年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
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
”因此,英语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语言知识,还要在教学中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英语国家文化的情境,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为学生日后的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范围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主要包括价值观念、习俗文化和自然概况等几个方面。
1.价值观念价值观念是文化中最深层的部分,是人们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观念。
它寓予人的思想之中,是人们对周围的世界进行思考并使自己与之适应的活动,作为一种精神支配力量,是对人的行为产生广泛而深刻影响的观念形态。
一定的价值观念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西方价值观念因其环境适应性、历史背景和哲学基础的不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
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表明了不同民族观察世界的角度和思维方式的不同。
一般来说,语言和习俗等方面的文化交流并不困难,真正的困难在于价值观方面的分歧。
不同的文化有着各自规范的价值观念,这种差异是导致中西方思想沟通困难、导致误解和冲突的主要因素。
对于社会成员的绝大部分来说,价值观念最初来自于家庭中父母的教育,随后在学校的正规教育中逐渐树立。
由于中西方人所生活的家庭、时代等背景不同,其价值观念就不尽相同。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指出中西方人在价值观念上的差异性。
比如,美国人崇拜个人英雄主义,将成功作为人生的一大追求,终生为之奋斗,且不屈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整个社会提倡平等竞争、推崇强者,认为他们在社会上的地位是个人状况的象征,肯定自己的才能是自信的表现。
有了这样的文化背景知识,学生在碰到“AmericanDream”时才不会仅仅从字面上将其解释为“美国梦”,而能够准确理解其文化内涵,即一种广为接受的信仰,认为在美国只要努力奋斗,任何人都有机会获得成功,这是美国人的立国精神,体现了他们追求人人平等、拼搏向上的精神。
美国人对于个人成功的崇拜也将他们引向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个人就是原子,不依靠任何人而存在,个人权利任何人不得侵犯。
因此,“individualism”一词会被中国的学生误认为贬义的“个人主义”,却不知其指的是美国人的个人奋斗和独立精神。
这种个人本位的思想影响了生活的各个方面。
亲人间界线划分明确,老少聚餐,各自付费。
大人对孩子也非常尊重,进孩子房间首先要问:“MayIein?”他们以子女脱离父母独立生活为荣,子女与父母之间关系亦如朋友般随意、平和等。
2.习俗文化习俗文化是指由风俗习惯积淀而成的文化,它贯穿于日常生活和交际活动中,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发展和承袭下来的,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象征和体现。
中西方在习俗文化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与言语交际有关的习俗,如节日习俗、称谓习俗、问候习俗、称赞习俗、致谢(歉)习俗、色彩习俗、饮食习俗、禁忌习俗等;与非言语交际有关的习俗,即体态语,主要指身体、面部、头部的动作或身体某部分的姿势等非言语交际中的礼节习惯。
事实上,不同的价值观念也正是通过具体的习俗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西方人对隐私极为重视,这也反映在中西方不同的问候习俗中。
中国人见面时会问:“吃了吗?”“你到哪儿去啊?”这是中国人见面打招呼的用语,人们并不真想知道别人是否吃过饭,也不真想知道别人去哪里。
如果我们把这些直译为“Haveyouhadyourmeal?”“Whereareyougoing?”作为与外国人打招呼的用语,就会产生误解。
前者外国人会误认为你想请他吃饭,后者他会误认为你在打听他的私人事务,让他很反感,他会认为“It′snoneofyourbusiness”。
中西方人对待颜色的不同态度是另一个明显的例子。
英语中的“red”除了红色之外,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flag”是“引人生气的事”,商业英语中的“inthered”表示亏损、负债。
而中国人认为红色是吉祥喜庆的象征,是幸福临门的色彩,年轻人结婚时要穿大红的衣服以示吉祥如意。
而西方人的婚纱则是纯净的白色,象征着纯洁和高贵。
在英美等国家,人们举行葬礼时一般穿黑色礼服,表示庄重和对死者的哀悼。
而在中国,人们多穿白戴孝表示对死者的怀念。
3.自然概况这主要是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状况等,下面试举一例。
从生存环境来看,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
中国人则在亚洲大陆繁衍生息,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
因此,在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时,英语是“spendmoneylike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
英语中还有许多与船和水有关的习语,如“misstheboat”(错过机会)、“tokeepone’sheadabovewater”(奋力图存)、“allatsea”(不知所措)、“fishintheair”(缘木求鱼)等等。
这些都体现了自然概况的差异对语言的影响。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方法胡文仲指出,要培养外语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沉浸在目的语文化的氛围里,并同目的语使用者直接接触。
这不仅可以使外语学习者对目的语所属的文化有理性上的认识,还可以让他们在同本族文化进行感性比较的同时“习知”目的语所属的文化。
然而,客观的现实是:我国绝大多数的外语学习者是在本族文化的氛围里学习外文,很少有机会与目的语使用者在一起,更不用说生活在其所属的文化氛围里了。
那么,外语学习者如何在汉语的文化环境中培养跨文化意识呢?首先,要加强中西方文化的比较。
只有通过对母语和目的语文化之间的比较才能使学生获得跨文化交际的敏感度。
对比法是语言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
中西方文化差异显着,只有通过不断地比较文化差异,才能让学生排除文化障碍,正确理解西方文化的内涵与实质,增强文化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如:东方人习惯以握手、鞠躬来表示友好,西方人更倾向于拥抱与接吻。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不同国家表现也有所不同。
在英国,人们之间都保持一定的距离;在美国,人们比较随意,当然同性朋友交往时很少保持亲近距离,更不会手拉手、肩并肩,否则会被视做同性恋。
与此相反,中国文化中,上级与下级,父母与子女,朋友之间,距离越近,越显得亲热。
其次,教师可在平时注意收集有关的电影、录像、图片等资料,让学生通过观看英语国家日常生活场景,如餐馆服务员与顾客的对话、机场工作人员与乘客的对答、打时的用语及各种场合的谈话,引导学生观察谈话者的语调、音调、谈话风格、表情动作、着装等,在观赏间隙或之后进行文化分析、评价,(教学论文 )加深了解英语国家文化风俗和习惯。
教师还可利用当今信息来源广泛的便利条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向学生直观再现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文化,并做好跨文化的对比教学。
多媒体教学比黑板教学在简介地理概况时更能发挥其独特作用,一目了然地展示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大大提高了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培养他们欣赏外国文化的能力。
还应该鼓励学生多学唱英语歌曲,特别是传统的歌曲.举办英语晚会,多同外国人接触,切身体会外国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和行为,直观地感受外国的文化。
第三,在教学中针对某一个文化现象,反复进行练习。
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特定的内容,必然包含着一个语言项目。
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可提供情境,提出目标,要生编对话或写短文,使学生更为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样可以解决中国学生学英语开口难的问题。
同时,也应要生按英国人的习惯来说话写文章,进行交际,而尽量不用汉语思维。
还可组织学生运用英语讨论英美文化背景知识。
讨论的题目不宜太难,且应有一定的启发性。
在进行讨论之前教师应要生对讨论的题目及有关知识有所了解,可要生查阅资料,也可由教师提供资料,使学生有备而来,有话可说。
第四,引导学生广泛阅读。
对手绝大多数学英语的中国学生来说,了解所学语言的社会文化背景主要靠间接地大量阅读有关的材料。
英美文学作品是了解这个民族的习性、心理状态、文化特点、风俗习惯、社会关系等方方面面的最生动、最丰富的材料。
阅读报纸、杂志是了解当前英美社会各阶层、各种社会问题的最直接的途径。
通过广泛的阅读,学生对异国文化的理解会变得更加成熟、全面。
广泛阅读有助于学生在更深层次上来理解异国文化,帮助他们更进一步理解另一民族所崇尚的价值和信仰,提高他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
当然,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要有实用性和阶段性。
所谓实用性是指中学英语教学的对象不是英语专业学生,不需要专门学习语言学或文化史,而是需要学习最现代的日常生活英语。
所谓阶段性,是指初中英语文化教学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不能对初学者大讲文体、修辞等深层文化,而应首先教会说话。
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态度,尤其要培养学生的积极态度,了解异国文化的表现形式,如歌曲、短诗、衣食住行等,并对其产生兴趣。
三、结语正是由于认识到语言与文化之间的紧密.20XX年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
在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周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英语课程标准》还明确提出“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规定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是基础外语教学目标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是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
由此可见,无论是英语初级教育所使用的教材,还是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采用的方法,都应围绕“文化”二字做文章。
也就是说,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既教语言,又教文化,寓教文化于教语言之中。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地吸收有关的文化知识背景,在学习文化背景的过程中掌握语言技能,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25-26.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