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退位)

合集下载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案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案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案《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案1设计说明学生刚学完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整十数,再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和整十数对多数学生来说不算困难,他们可以利用已掌握的知识通过迁移来突破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根据这一点,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突出以下几点: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身边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因此,在教学时,把教材中的情境图进行了创编,充分利用情境图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学生能顺利地进行知识迁移做好铺垫。

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中感知算理。

《数学课程标准》在学生评价中提出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开展性评价。

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理解算理,本节课主要通过让学生摆小棒、拨计数器来理解,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探究新知。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计数器学生准备计数器小棒教学过程复习准备(课件出示复习题)1.口算下面各题。

73+2 95+3 67+4 88+5 76+20 59+10 48+30 34+10(1)指名口算,并说明算法。

生: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

(2)观察这些算式,它们有什么特点?生: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或整十数。

2.把上面的算式“改加为减〞并出示:73-2 95-3 67-4 88-5 76-20 59-10 48-30 34-10 观察这些算式,它们有什么特点?生:都是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或整十数。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整十数,既稳固了前面学习的重点内容,又自然而然地通过“改加换减〞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在形式上和算理上进行了巧妙的铺垫,为知识的迁移做好了准备。

学习新知1.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一(1)班的“小小图书角〞正式开业了,同学们借书的积极性非常高,我们也去看一看吧。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教案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教案

可爱的小蜜蜂想要考考同学们。

请你读一读。

谁来说说你看懂了什么?应该怎样填呢?预设1:我用方块图来解释。

这是90个小方块,90-9,个位0-9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当十,10个一减9个一等于1个一,和前面的8个十合起来是81,第一条横线上填81。

预设2:我想接着他的图继续来算。

81继续减9,个位1-9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当十,10个一减9个一等于1个一,和前面的7个十、1个一合起来是72,第二条横线上填72。

预设3:我来接着算。

72继续减9,个位2-9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当十,10个一减9个一等于1个一,和前面的6个十、2个一合起来是63,第三条横线上填63。

同学们说得很好,后面的题也像这样,大家可以先在头脑中想象方块图的样子,再计算。

这是我们刚才计算的从90连续减9的这些算式,请你们再认真观察一下,你有什么发现?预设:我是横着看每一个算式的。

90-9=81,81-9=72,72-9=63,就像这样观察,我发现差十位上的数比被减数十位上的数小k你观察得真仔细,那少的1哪去了?预设:我来告诉你吧,请大家注意看这些算式的个位,0-9、1-9、2-9一直到7-9,个位都不够减,就要从十位退一当十,少的1都借给个位了。

如果是从70连续减7,你还能算一算吗?请同学们在学习单上自己试一试。

(二)圈一圈下面的答案中哪个是正确的?请同学们圈一圈,圈出正确的答案。

预设1:我来说说第一题,63-8,个位3-8不够减,需要从十位退一,结果应该是五十多,我觉得圈65的同学肯定是忘记退位了。

预设2:第二题85-6,个位5-6不够减,结果应该是七十多,圈25的同学,我想他应该是把十位的8减个位的6了,他的数位对错了,应该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预设3:第三题94-9,个位不够减,结果应该是八十多,圈4的同学肯定也犯了和前一道题相同的错误,用十位的9减个位的9了,所以圈错了。

预设4:第四题47-5,它是一道不退位减法,个位7-5够减,结果还应该是四十多,不应该退位,圈32的同学肯定是退位了。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七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退位)》说课课件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七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退位)》说课课件

五、说教学法
教法:我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应着重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法。采用这样的教法,不但 层次分明,而且能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又能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学法:本节课在学习过程中,主要指导学生掌握以下的学习方法:①观察对比的方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六、说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12-7= 20+4= 35-3= 2、学生完成口算练习后,师生根据第四组的口算,回顾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强调口 算两位数减一位数时先用个位数减个位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⑴设疑导入: 引入:刚才同学们回顾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你们能不能按照刚才的口算方法做一做 这道题呢?教师出示例题。(板书:36-8=) ⑵操作探疑: 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每位同学拿出两捆小棒表示3个十,再拿出6根小棒 ,表示6个一,在课桌上摆好。 从这些小棒中要去掉8根小棒,想一想应该怎么办呢?同学们自己动手试一试。同桌同学可以互 相议一议,说说你是怎么摆的?怎么想的?在学生操作的同时,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⑶解疑明理: 指名说说学生的操作过程,然后依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进行演示。教师引导学生有序回答 。 先摆两捆小棒和6根小棒。单根小棒不够8根,就得把一捆小棒打开,变成10根。
打开的10根小棒和原来的6根小棒合起来就是16根单根小棒。从16根单根小棒中减去8根, 还剩8根,和剩下的一捆小棒合起来就是28根小棒,所以,36减8应该得28。
⑷归纳算法: ①引导学生对照黑板上的操作过程议一议:算式中的36应该先怎么办?再干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个位上的6不够减时,要从十位上拿出1个十,也就是10个一,与个位上的 6合起来,然后用16减去8得8,再把8和剩下的2个十加起来。 ②学生回答计算过程,教师把板书补充完整。 ③师生回顾学习过程,强化口算方法。 2、反馈练习。(投影出示,师生共同完成) 3、看教科书:并完成“做一做”第2题。 (三)全课小结 小结时启发学生找出今天学习的两位数减一位数与以前学的不同之处,教师点明课题:“今 天我们学习的是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板书:退位) (四)作业设计:

(人教小学数学一年级)第5课时 两位数减一位数,减整十数(退位)

(人教小学数学一年级)第5课时  两位数减一位数,减整十数(退位)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导学案
4、讲(教师精讲点拔或出示课件,突破难
点)
1:先摆3捆6根表示有36根,6根比8根少,不能用6减8.打开1捆和6根合起来,是16根.从16根里面去掉8根,还剩8根再和另外2捆合并是28根.
2:从6根单根的里面不够拿8根,就打开1捆从里面拿8根,还剩2根.再和2捆还有6根小棒合起来是28根小棒.
5、练(以固学案出示,检查学生学习是否达
标)
课堂小结(不超过两分钟,可由学生进行小
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减法.计算时,我们要先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就要从十位上拿出一个十,用这个10减去减数,最后与两位数合起来,得出最后的结果.
板书设计两位数减一位数,减整十数课堂反思。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通用6篇)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通用6篇)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通用6篇)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篇1教学内容:(P68面例2,练习十二第5、6、8题)教学目标:1、掌握两位数件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3、感受退位减法与生活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掌握。

教学准备:将例题制成的,学生准备3捆6根小棒。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口算13-7 15-6 17-878-8 45-30 97-72、计算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法,着重说一说15-8和17-9是怎样算的。

二、引入新课1、谈话引入师:上面2排算式分别是什么样的减法算式?(第一排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算式,第二排是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不退位减法算式。

)师:我们已经会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不退位减法了,大家会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减法的计算方法。

2、板书课题:三、自主探索1、引导学生从问题情景中抽象出减法算式。

课件出示:第67面例1中的玩具货架图。

师:在例1的学习中我们学会了根据货架上玩具单价解决“有35元钱,买一个大象玩具,还剩多少元?”和“有20元钱,买一个布娃娃,还差多少元?”等问题,图上还告诉我们哪些有用的信息?(课件突出货架下半部分的两辆玩具汽车图。

)课件出示例2玩具图下面两个小朋友和他们的对话。

师:图上两个小朋友在说什么?你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吗?(左边的小朋友说,我有8元钱,想买一辆单价36元的玩具汽车,还要攒多少元才够,右边的小朋友在想怎么样算才知道还要攒多少钱?)师:你知道这样列式计算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算式:36-8=2、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

(1)指导学生摆小棒。

师:算式36-8和前面所学习的35-2、76-4、57-3等算式相比有什么不同?师:个位不够减时怎么办?学生分组摆小棒,并让他们边摆边讨论摆的方法。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 教案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 教案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情境,通过拨计数器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和两位数减整十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口算。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一些实际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和类比迁移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口算方法,能够正确口算。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把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与两位数减整十位数在计算过程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

1.口算。

35+3=46+2=42+5=25+4=35+30=46+20=42+50=25+40=2.对比:(1)你能说说35+3和35+30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吗?(2)想一想,为什么35+3这个3要加在个位上,而35+30这个4要加在十位上?(体会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二、探究新知。

1.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

(1)创设情境:班级图书角有35本故事书,借出2本。

师:谁来说一说从图中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出示问题:还剩多少本故事书?请同学们试着列出算式:35-2。

(2)尝试解决。

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

如果口算不出来,可以用计数器来帮忙。

(3)汇报交流。

预设:①用计数器算。

指生当小老师来拨计数器计算,教师问题引领:35怎么拨?35—2从哪减呢?(要从个位上去减。

)为什么这个2要从个位上去减呢?(2表示2个一,也就是先算5-2=3,30+3=33。

)请大家都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②把刚才拨珠的过程用算式来表示。

35-2=33,先用5-2=3,再用30+3=33。

请小朋友们用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再说一说怎么算35减2的。

孩子们,看你们多棒呀,把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算式转化成了一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加一位数这些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来解答。

(4)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归纳概括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整十数课时作业练习课件ppt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整十数课时作业练习课件ppt
48 - 9 = 39 (人)
4.看台上有多少名学生?
82 - 8 = 74 (名)
5.
(1)明明还要折多少只千纸鹤?
42 - 8 = 34 (只)
(2)红红已经折了多少只千纸鹤?
42 - 10 = 32 (只)
第5课时 整十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练习
1.算一算,填一填。 40-5= 35
先算 10 - 5 = 5
辨析:注意在计算时不要出错,否则会 导致后面的计算结果出错。
提升点 1 利用方法快速正确地计算
3.算一算。
32-7= 25 419= 1 36-8= 28 65-7=
58
64-7= 57 73-8= 66550-3= 47 88-9=
1 认识图形(二) 2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3 分类与整理 4 100以内数的认识 * 摆一摆,想一想 5 认识人民币 6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7 找规律 8 总复习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第6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第3课时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教材习题 (选题源于教材P71第5题)
79
提升点 2 会正确比较大小
4.在 里填上“>”“<”或“=”。
85-7 >75
62-8 < 55
56-9 <48
73-8 = 65
42-3 > 34 64-8 < 64
提升点 3 巧妙填出方框里的数
5.在同一个算式的□里填上相同的数。
45+□5 =55-□5
20-□6 =8+□6
39-□0 =39+□0
知识点
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两种 算理
1.算一算,填一填。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教案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教案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观察,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算理和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2.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问题意识、应用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结合绿色家园图画展的情境,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进一步理解“比一个数多(少)几”问题的数量关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教学难点】理解口算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板贴、小棒。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

谈话:孩子们,今年出现的雾霾天气,给人类敲响了保护家园的警钟。

请看屏幕,这是咱们校园的宣传栏,大家已经行动起来了,举行了绿色家园图画展。

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课件先出示5条数学信息:一年级展出9幅画;二年级展出30幅画;三年级展出38幅画;二年级来了8人;三年级来了24人。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评价。

谈话: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谁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预设:(1)二年级比一年级多展出多少幅画?(2)三年级比二年级多展出多少幅画?(3)三年级比一年级多展出多少幅画?(4)二年级比三年级少来了多少人?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合并问题(少多少人或多多少人),板书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列出算式解决问题,教师适时板书30-9、38-30、38-9、24-8,并追问:这几个问题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学生回答,教师提升:对,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就要用减法。

谈话:孩子们,像38-30这样的两位数减整十数我们已经学过了,得多少?学生回答,教师板书:8(幅)【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绿色家园图画展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渗透环保教育。

直接提出用减法计算的问题,不但会使学生很快进入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学习,还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的现实性和多样性,并通过追问为什么用减法,深化其对比多少问题的理解,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16 8
+
小猴摘桃
81-7=74 23-6=17 57-8=49 46-9=37
32-5=27
爷爷比小明 大多少岁?
66 -
8
= 58
建 房 子
胜利!
42-7= 35 37-9= 28 65-4= 61
82-8= 74 50-6= 44 78-5= 73
98-60=38 61-3= 58 47-20=27 61-4= 57 52-6= 46 72-7= 65
30 - 20 = 10
找新家
25 51
57-3= 45-20= 78-8=
70
68-30= 21-10=
38 54
54-3=
11
76-4=
76-40=

57-3=
57-30=

68-5= 68-50=
54人
30人
踢足球的比打篮球的学生多多少人?
54 - 30
= 24(人)
母鸡64只,公鸡比母鸡少30 只,公鸡有多少只?
33-7= 26 30-5= 25 42-3= 39
98-9= 89 80-7= 73 35-7= 28
27-8= 19
跷 跷 板
35-8 34-8 28+4 40-8
63-6
45+8
66+8
84-9
王宁比李敏 多多少张?
31 -
8
= 23
拔 萝 卜
我比你少拔20个, 16 是( )个。
36-20=16(个)
64 - 30 = 34 (只)
还有多少个 空座位?
45 - 30 = 15
我们班有女同学 27名。
男同学比女同学 少5名。 (1)男同学有多少名?
27 - 5
= 22
(人)
(2)一共有多少名同学?
27 + 22 = 49 (人)
(也可以用减法计算。)
36 - 8 = ?
36 - 8 =28
我拔了36个萝卜。
我比你拔的少9个, 是( )个。 27
36-9=27(个)
小刚比小雪多用多少钱?
34 8
= 26 = 12
小雪比小东少用多少钱?
20 8
35+3和35+30的算法有什么不同?
第三课时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例3、例4
3
小雪
作业评比
小磊 小华
小雪得了 12朵 小磊得 了8朵 小雪比小磊 多得几朵
小雪 小磊
小雪比小磊 多得朵数 同样多
12-8= 4(朵)
你还能提出 其他问题吗?
小雪 小磊
小磊比小雪 少得朵数 同样多
12-8= 4(朵)
小磊比小雪 少得几朵?
我有20个松果
小 红
我有25个松果
小 黄
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25 — 20
=5
(个) 25 — 20
=5
(个)
小黄比小红 多几个?
小红比小黄 少几个?
你学会了吗?
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就是另一个 数比一个数少几。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都 可以用大数减去小数来计算。
两位数减一位数 和整十数(退位)
临夏市逸夫第一小学 张林文
2元
我有35元,买 一个 , 还剩多少元?
(可以用减法计算。)
35 - 2 = ?
5 35 - 2 = 33 ?
5-2=3
35元
我有20元,如 果买一个 , 还差多少元?
(也可以用减法计算。)
35 - 2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