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控制器的程序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运动控制系统的课程设计

运动控制系统的课程设计

运动控制系统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运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分类。

2. 学生能掌握运动控制系统中常见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

3. 学生能描述运动控制系统的执行机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

4. 学生了解运动控制算法的基本原理,如PID控制、模糊控制等。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运动控制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能设计简单的运动控制系统,并进行仿真实验。

3. 学生能熟练使用相关软件和工具进行运动控制系统的调试与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运动控制系统相关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学生养成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 学生认识到运动控制系统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信息工程及相关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实际应用。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子、电气和控制系统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运动控制系统设计、调试和应用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运动控制系统概述- 运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分类- 运动控制系统的发展及应用领域2. 运动控制系统传感器- 常见运动控制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特性及应用- 传感器的选型及接口技术3. 执行机构- 电动伺服电机、步进电机、液压气动执行机构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执行机构的控制策略及性能分析4. 运动控制算法- PID控制算法原理及其在运动控制中的应用- 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等其他先进控制算法介绍5. 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系统建模、控制器设计及仿真- 硬件在环(HIL)仿真与实验- 运动控制系统调试与优化6. 运动控制系统实例分析- 分析典型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及解决方案- 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 第1周:运动控制系统概述- 第2-3周:运动控制系统传感器- 第4-5周:执行机构- 第6-7周:运动控制算法- 第8-9周: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第10周:运动控制系统实例分析教材章节关联:本课程教学内容与教材中第3章“运动控制系统”相关内容相衔接,涵盖第3章中的3.1-3.5节。

MPC08D 运动控制器 编程手册说明书

MPC08D 运动控制器 编程手册说明书

编程手册(0.3版)版权申明乐创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权利乐创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乐创自动化公司)保留在不事先通知的情况下,修改本手册中的产品和产品规格等文件的权利。

乐创自动化公司不承担由于使用本手册或本产品不当,所造成直接的、间接的、附带的或相应产生的损失或责任。

乐创自动化公司具有本产品及其软件的专利权、版权和其它知识产权。

未经授权,不得直接或间接地复制、制造、加工、使用本产品及其相关部分。

前言感谢购买MPC08D 运动控制器!MPC08D 是本公司研制的一款高性价比通用控制器。

本编程手册描述MPC08D 运动指令的使用。

使用前请充分理解MPC08D 的使用功能。

安全警告注意以下警告,以免伤害操作人员及其他人员,防止机器损坏。

◆下面的“危险”和“警告”符号是按照其事故危险的程度来标出的。

◆下列符号指示哪些是禁止的,或哪些是必须遵守的。

常规安全概要指示一个潜在的危险情况,如果不避免,将导致死亡或严重伤害。

危险指示一个潜在的危险情况,如果不避免,将导致轻度或中度伤害,或物质损坏。

警告这个符号表示禁止操作。

这个符号表示须注意的操作。

请查看下列安全防范措施以避免受伤害并防止对本产品或任何与其相连接的产品造成损伤。

为避免潜在的危险,请按详细说明来使用本产品。

使用正确的电源线。

请使用满足国家标准的电源线。

正确地连接和断开。

先将控制卡输出连接至转接板,再将电机、驱动器连接到转接板,最后开启电源。

断开时先关闭外部电源,再断开电机、驱动器与转接板的连接,最后断开控制卡与转接板的连接。

当有可疑的故障时不要进行操作。

如果您怀疑本产品有损伤,请让有资格的服务人员进行检查。

不要在湿的/潮湿环境下操作。

不要在爆炸性的空气中操作。

保持产品表面清洁和干燥。

防止静电损伤。

静电释放(ESD)可能会对运动控制器及其附件中的元件造成损伤。

为了防止ESD,请小心处理控制器元件,不要触摸控制器上元器件。

不要将控制器放置在可能产生静电的表面。

运动控制器的程序设计

运动控制器的程序设计

运动控制器的程序设计在设计运动控制器的程序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所控制的运动器件的特性和要求。

这将决定我们在程序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和功能。

首先,我们需要考虑运动器件的运动范围和速度。

这将决定我们在程序设计中需要设置的运动限制条件和速度控制算法。

例如,如果运动器件的运动范围有限,我们需要设定一个软件限位,以防止器件超出设定范围导致损坏。

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如何实现平滑的速度控制,以确保运动的流畅性和稳定性。

其次,我们需要考虑运动器件的姿态和位置控制。

这将涉及到姿态传感器和位置传感器的使用。

姿态传感器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器件的方向和角度,位置传感器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器件的实际位置。

在程序设计中,我们需要使用传感器的数据来实现精确的姿态和位置控制。

这可能涉及到滤波算法和控制算法的设计,以提高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

此外,我们还需要考虑如何与其他系统进行通信。

例如,如果运动控制器需要与计算机或其他设备进行通信,我们需要确定通信协议和接口。

常见的通信协议包括SPI、UART和CAN等。

在程序设计中,我们需要实现相应的通信协议和接口,以便与其他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和控制指令的传输。

最后,我们还需要考虑运动控制器的用户界面和用户交互设计。

这将影响到程序设计中的人机交互方式和用户体验。

例如,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图形界面,以便用户直观地设置运动参数和监控运动状态。

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错误处理和故障诊断的设计,以便用户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设计运动控制器的程序需要考虑运动范围和速度控制、姿态和位置控制、与其他系统的通信以及用户界面和用户交互设计等因素。

只有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的考虑和设计,才能实现一个功能稳定、易于使用的运动控制器程序。

同时,为了提高程序设计的效率和质量,我们还可以采用软件工程的原则和方法。

例如,可以使用模块化设计的思想,将程序划分为不同的模块,每个模块负责一项具体的功能。

这样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维护性,并方便进行并行开发。

运动控制操作说明

运动控制操作说明

运动控制操作说明
运动控制操作说明
1.引言
本文档旨在提供运动控制操作的详细说明,以确保使用者能够正确地操作运动控制设备,并充分了解其中的操作细节和安全注意事项。

2.设备概述
2.1 设备名称:运动控制设备
2.2 设备功能:实现对运动控制的精确控制和调整
3.准备工作
3.1 安装设备: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正确的安装
3.2 连接设备:将设备正确连接至相应的电源和控制接口
3.3 配置参数: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设备的控制参数
4.运动控制操作步骤
4.1 打开设备电源: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4.2 启动控制软件:双击控制软件图标,进入控制界面
4.3 设定目标位置:根据所需的运动路径,设定目标位置参数
4.4 设定运动速度:根据实际需求,设定运动速度参数
4.5 开始运动:运动控制软件界面上的“启动”按钮,开始运动控制操作
5.运动控制操作注意事项
5.1 操作人员应该经过相关培训,了解设备操作流程和安全操作规程
5.2 在进行运动控制操作前,应仔细检查设备的连接是否牢固,防止因松脱造成意外伤害
5.3 在进行高速运动控制时,应注意周围人员的安全,确保安全间隔距离
5.4 遵循设备操作手册中所提供的操作指南,并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5.5 若设备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运动并通知相关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6.附件
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附件的名称,并说明各个附件的用途和获取途径)
7.法律名词及注释
7.1 法律名词1:相关法律名词解释
7.2 法律繁琐注释:对相关法律名词进行解释和说明。

CRT-DMC300A手册1004

CRT-DMC300A手册1004

目录目录DMC300A三轴运动控制器 ..........................................................................................................1 第一部分 概述 ....................................................................................................................1 第二部分 控制器使用说明 ................................................................................................2 2.1 硬件说明............................................................................................................2 2.2 操作说明............................................................................................................5 2.3 软件说明............................................................................................................9 第三部分 Motion300A使用说明....................................................................................26 3.1 关于软件名称(Motion300A) ...................................................................26 3.2 安装到本地....................................................................................................26 3.3 Motion300A 的编辑环境使用说明 .............................................................26 3.4 编程操作........................................................................................................26 第四部分 编程实例 ........................................................................................................32 4.1 PC编程实例....................................................................................................32 4.2 控制器手动代码编程输入............................................................................35 附 录 ........................................................................................................................................38 1、 RS232 简单无硬件握手通信线缆制作........................................................38 2、 名词解释........................................................................................................38 3、 常见问题解答................................................................................................40-I-DMC300A 三轴运动控制器DMC300A 三轴运动控制器第一部分 概述DMC300A 非常感谢您使用 DMC300A 步进电机运动控制器。

simotion_基本使用手册

simotion_基本使用手册

simotion_基本使用手册I. 简介1.1 simotion 概述1.2 simotion 的应用领域1.3 simotion 的优势II. 系统组成2.1 simotion 控制器2.2 simotion 运动控制系统2.3 simotion 工程软件III. 基本操作3.1 硬件连接3.1.1 控制器与外部设备连接 3.1.2 模块间的连接方式3.2 系统启动与关闭3.3 菜单操作3.3.1 菜单结构3.3.2 菜单操作步骤3.4 故障排除3.4.1 常见故障与解决方法 3.4.2 故障代码的含义与处理IV. 编程基础4.1 编程环境介绍4.2 编程语言及其特点4.3 编程实例演练4.3.1 简单的运动控制程序编写 4.3.2 系统故障处理的程序编写 4.4 调试与测试4.4.1 程序调试的基本方法4.4.2 程序测试的注意事项V. 运动控制5.1 运动控制原理5.2 运动控制参数设定5.3 运动控制程序设计5.3.1 位置控制程序设计5.3.2 速度控制程序设计5.4 运动学习与优化5.4.1 运动学习的方法5.4.2 运动优化的技巧VI. 系统维护6.1 系统备份与恢复6.1.1 控制器程序的备份方法6.1.2 系统参数的备份与恢复6.2 系统更新与升级6.3 系统性能监控6.3.1 系统各部分性能指标6.3.2 性能监控方法及工具VII. 故障处理7.1 硬件故障处理7.1.1 控制器故障处理7.1.2 模块故障处理7.2 软件故障处理7.2.1 程序故障处理7.2.2 系统故障处理VIII. 安全操作8.1 安全操作规程8.1.1 机器设备安全操作规程8.1.2 simotion 控制系统安全操作规程 8.2 应急处理8.2.1 突发情况的处理步骤8.2.2 安全设备的使用与保养IX. 使用注意事项9.1 温度与湿度要求9.2 电源要求9.3 使用环境要求9.4 维护保养要点结语simotion 控制系统的使用教程至此结束。

运动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运动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运动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运动控制系统在控制技术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它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品质,而且可以节约人力、物力和时间。

在各种应用方面,运动控制技术已成为现代自动化的关键技术之一。

一、运动控制系统概述运动控制系统是将运动控制程序运行在工业控制器上,通过对控制器输出的运动指令的控制,实现对运动物体的控制。

运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驱动器、电机、模块和传感器等部件组成。

其中,控制器是整个运动控制系统的核心,它通过与人机接口和外部设备的通信,接收、处理、输出指令来实现系统的功能。

驱动器是连接电机和控制器的中间部件,它起到控制电机转速和角度的作用。

电机是运动控制系统的执行部件,它转动从而实现控制目的。

模块可以增加系统的功能,如通信模块、模拟量模块、数字量模块等。

传感器可以对控制对象采集实时数据并反馈,实现对控制对象的准确定位、速度和加速度的控制。

二、运动控制系统设计流程1.需求分析在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中,首先需要进行的是需求分析。

需要了解用户的需求、物体的运动要求、工作环境以及其他相关因素,以确定运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功能与性能指标。

2.技术方案选择针对需求分析结果,可以选择适合的运动控制器、驱动器、电机、模块和传感器等部件,确定运动控制系统的技术方案。

3.硬件电路设计根据运动控制系统的技术方案,设计出硬件电路,包括一些关键电路的原理图和PCB板图等。

硬件电路设计与实现是运动控制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

4.软件程序设计软件程序设计是运动控制系统设计的另一重要环节。

根据确定的技术方案和硬件电路设计,编写程序源代码,通过编译、链接等步骤生成可执行的程序。

软件程序设计是实现运动控制系统功能的关键。

5.系统调试在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过程中,系统调试是必不可少的,它包括硬件调试、软件调试、系统运行调试和参数优化等过程。

系统调试过程需要对系统每项性能指标进行检测、分析和调整,以达到优化系统性能的目的。

《运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

《运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

《运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目的与任务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设计某直流电机调速系统或交流电机的调速系统或者应用交直流电机的调速的控制系统的设计实践,了解一般电力拖动与控制系统设计过程、设计要求、应完成的工作内容和具体设计方法。

通过设计也有助于复习、巩固以往所学的知识,达到灵活应用的目的。

电力拖动与控制系统设计必须满足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的要求,因此,设计之前必须了解设备的用途、结构、操作要求和工艺过程,在此过程中培养从事设计工作的整体观念。

课程设计应强调能力培养为主,在独立完成设计任务的同时,还要注意其他几方面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如独立工作能力与创造力;综合运用专业及基础知识的能力,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查阅图书资料、产品手册和各种工具书的能力;工程绘图的能力;书写技术报告和编制技术资料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在接到设计任务书后,按原理设计和工艺设计两方面进行。

1.原理图设计的步骤1)根据要求拟定设计任务。

2)根据电力拖动与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设计主电路。

3)根据主电路的控制要求设计控制回路4)要考虑保护环节,如过电压、过电流等的保护。

5)总体检查、修改、补充及完善。

主要内容包括:6)进行必要的参数计算和设计必要的软件控制流程。

7)正确、合理地选择各电器元器件,按规定格式编制元件明细表。

2.工艺设计步骤1)根据电力拖动与控制系统的任务书的设计要求,或者根据运用电力拖动调速等的设计控制对象及工艺的要求,进行分析。

2)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论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3)根据设计方案设计合适的电力拖动与控制系统的或运用电力拖动调速的控制系统的主电路和控制电路,并画出相应比较相尽得电路图。

4)进行相应的参数进算,包括电子元器件的参数的计算与选取。

5)软件设计至少要包含比较完整的软件设计流程图。

要求学生能独立完成课程设计内容。

达到本科毕业生应具有的基本设计能力。

三、课程教学的特色说明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具备一定的实践设计技能,并且能够电力拖动与控制系统课程中讲授的内容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系统设计以及编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ANCEL;
FOR J=1 TO VR(318)
FOR I=1 TO VR(316) ;进入循环缠绕达到一定的层数
MOVELINK(VR(300),VR(302),VR(302),0,0);
MOVELINK(VR(304),VR(306),0,0, 0);
MOVELINK(VR(308),VR(310),0,VR(310),0);
的是VR变量。选取VR变量区,从VR(300)开始定义变量。
定义:
VR(300)=Lacc;加速1段小车的行程(转数)
VR(302)=Macc;加速1段主轴的行程
VR(304)=Lconst;匀速2段小车的行程
VR(306)=Mconst;匀速2段主轴的行程
VR(308)=Ldec;减速3段小车的行程
注意: 反向运动可以被CANCEL或RAPIDSTOP指令停止。或到达反向限位,禁止或原点返回。
参阅: AXIS,CANCEL,FORWARD,RAPIDSTOP
例子: back:
REVERSE
WAIT UNTIL IN (0) = ON‘等待停止信号
CANCEL
半自动控制方式待完善。
举例说明该语句的使用方法和功能:
例:飞剪以纸的速度在运动,每160米剪掉滚动的纸。飞剪可以运动到1.2米,此例中使用运动1米的距离。纸的运行长度由编码器测量得出。两轴的单位转换因子设置成米。轴1是连接轴。
MOVELINK (0,150,0,0,1);等待距离
MOVELINK (0.4,0.8,0.8,0,1);加速度
规律一:在加速和减速阶段为了与速度匹配,link dist是distance的两倍。
规律二: 为了满足速度需要,在常速阶段,两轴必须要运动相同的距离,其运动距离与link distance 是相同的。MOVELINK工作在缺省轴,除非AXIS定义其它基本轴,link axis设置驱动基本轴。
注意:若link acc和link dec的和大于link dist,则它们要成比例的减少并使得两者的总和等于link dist。
NEXT I
NEXT J
PRINT“Done”
由上述可知,控制方式分为三种。为了方便调试和运行,本系统还设置了手动控制方式,即单独控制主轴和小车的运动。这三种控制方式可以用以下图来表示。
其中,IN0接通高电平表示自动控制方式;IN1接通表示半自动控制方式;如果以上两种方式都不接通那么即表示为手动控制方式,可以采用三位两通式的选择开关不可自动复位。 IN2接通表示主轴加速; IN3接通高电平表示主轴减速,并且两者不可同时接通,带有自动复位的功能。 同理IN4 和IN5分别表示小车正向加减速输入,类似主轴加减速使用的开关; IN6和 IN7分别表示小车反向加减速输入。
ELSE IF IN3=1 THEN MSPEED=MSPEED-1
ENDIF
ENDIF
FORWORD(MSPEED) AXIS(0)
GOTO Xunhuan
运动控制指令
语法: REVERSE
备选: RE
说明: REVERSE反向连续运动,速度由SPEED参数设置。加速率由ACCEL参数设置。
REVERSE工作在缺省基本轴,除非AXIS定义临时基本轴。
MOVELINK (1,1.8,0.8,0.8,1)
在以上程序中,加速阶段独立编程。这可以在加速结束阶段执行一些动作。
MOVELINK (0.4,0.8,0.8,0,1)
MOVELINK (0.6,1.0,0,0.8,1)
假设本系统中锥形管的长度为L,为了实现它的均匀缠绕,主轴做匀速旋转,并且其所在的轴为轴0,小车也称工作台做加速,匀速,减速的过程,其所在的轴为轴1。
ELSE BACK=1 THEN
IF IN6=1 THEN MPEED=MSEED+1
ELSE IF IN7=1 THEN MSPEED=MSPEED-1
ENDIF
ENDIF
REVERSE(MSPEED) AXIS(1)
ENDIF
ENDIF
IF IN2=1 THEN MSPEED=MSPEEED+1
在手动控制方式下,设置变量分别表示不同的控制方式,用变量MYMODE表示控制方式。
IF IN0=1 THEN MYMODE=1
IF IN1=1 THEN MYMODE=2
ENDIF
ELSE MYMODE=3
ENDIF
小车的动作可分为正向运动和反向运动,这里所说的正向是与主轴旋转的同方向来规定的。因此也需要设置变量来表示小车的运动反方向从而更精确的进行手动控制前进或者后退的距离。这里设置HEAD和BACK分别表示。
MOVELINK (0.6,1.0,0,0.8,1);匹配速度然后减速
WAIT UNTIL NTYPE=0;等待到最后运动开始
OP (0,ON);激活剪子
MOVELINK (-1,8.2,0.5,0.5,1) ;返回
在这个程序中,MC控制单元开始等待滚动150米。在这个距离之后,飞剪加速匹配纸的速度常速运行,再减速至停止,不超过1米的距离。这个运动使用两MOVELINK指令。程序于是等待下一运动缓存清除NTYPE=0。这表明加速阶段完成。连结轴(主轴)的距离在MOVELINK指令中是:150,0.8,1.0,8.2,总共160米。确定速度,飞剪位置和纸在剪切任务中匹配。MOVELINK指令的参数必须正确。因此,最先分别考虑加速度,常速和减速阶段是最简单的。这象以上陈述的,加速和减速阶段需要Link distance是distance的两倍。两个阶段可以定义为:
根据程序流程图可以进行如下编程:
Xubhaun: IF MYMODE=3 THEN
IF HEAD=1 THEN
IF IN4=1 THEN MSPEED=MSPEED+1
ELSE IF IN5=1 THEN MSPEDD=MSPEED-1
ENDIF
ENDIF
FORWORD(MSPEED) AXIS(1)
在进行锥形管缠绕时,为了实现稳定缠绕,这里提出了一种运动方案,因为是进行锥形缠所以,导丝头运动轨迹沿着锥形管外侧母线运动,并且锥形管芯模和小车带动的导丝头两者之间的距离是一定不变的,这样可以使得导丝头加速,匀速,和减速。其一个来回导丝头的运动示意图:
设置参数行程均已知:
1 小车(工作台):Lacc,主轴:Macc ; 2 小车:Lconst,主轴:Mconst; 3 小车:Ldec.主轴:Mdec; 4小车:0,主轴:Mstop; 5小车:-Ldec,主轴:Macc; 6小车:-Lconst,主轴:Mconst; 7小车:-Lacc,主轴:Macc; 8小车:0,主轴:Mstop-。
link pos 这个参数是绝对位置,当参数6设成2,MOVELINK在这个位置开始连结; 参数6和7可选。
其中,参考参数为AXIS,REP_OPTION,UNITS
参数表明,连接轴可以向任意方向驱动输出,基本轴的距离使得连接轴移动相应的距离。连接轴驱动基准轴的移动距离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分别是加速、匀速、减速部分。其中加速度和减速由link acc和link dec参数设置。常速连接距离由总连接距离和以上两个参数。这三个阶段可以用三个独立的MOVELINK指令也可以将其叠加在一条指令中。并且使用本指令有两条规律。
IF IN2=1 THEN HEAD=1
ELSE IF IN3=1 THEN HEND=1
ELSE HEAD=0
ENDIF
ENDIF
IF IN4=1 THEN BACK=1
ELSE IF IN5=1 THEN BACK=1
ELSE B的编写程序,首先根据手动控制画出程序流程图,图中有些环节直接用变量来进行判断。下图为手动方式下的程序流程图:
MOVELINK(0,VR(312),0,0,0);
MOVELINK(-VR(308),VR(310),VR(310),0,0);
MOVELINK(-VR(304),VR(306),0,0,0);
MOVELINK(-VR(300),VR(302),0,VR(302),0);
MOVELINK(0,VR(314),0,0,0);
link dist 在用户单位下,从连接开始到结束,被连接轴(主轴)移动的正向距离;
link acc 基准轴加速过程中,主轴转过的正向距离;
link dec 基准轴减速过程中,主轴转过的正向距离;
link axis 连接轴、主轴;
link options 1当主轴色标信号触发时,从轴与主轴开始连结; 2当主轴运动到设定的绝对位置,从轴与主轴开始连结; 4 MOVELINK自动重复连续双向运行。设置REP_OPTION=1,取消此操作;
MOVELINK (0.4,0.8,0.8,0,1)‘此为全加速运动
MOVELINK (0.4,0.8,0,0.8,1)‘此为全减速运动
常速阶段匹配速度,两轴运行相同的距离,因此,运动距离和连结距离相等。常速阶段定义如下:
MOVELINK (0.2,0.2,0,0,1)‘此为全常速运动
MOVELINK指令允许三部的distance,link distance,link_acceleration,link_deceleration参数相加。产生如下指令:
VR(310)=Mdec;减速3段主轴的行程
VR(312)=Mstopw;停止4段主轴的行程
VR(314)=Mstoph;停止8段主轴的行程
VR(316)=I; 布满芯模表面需要来回数
VR(318)=J; 满足生产工艺缠绕层数
由此,可以进行编程:
WDOG=ON;
BASE(0);
CANCEL;
CANCEL;
MOVELINK为运动控制类命令,在基本轴产生直线运动,并通过电子齿轮比与连接轴的测量位置连接。其具体使用格式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