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设计文档国家标准-概要设计说明书
软件设计文档国家标准 概要设计说明书(GB8567——88)

1引言 (2)1.1编写目的 (2)1.2背景 (2)1.3定义 (2)1.4参考资料 (2)2总体设计 (2)2.1需求规定 (2)2.2运行环境 (2)2.3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3)2.4结构 (3)2.5功能器求与程序的关系 (3)2.6人工处理过程 (3)2.7尚未问决的问题 (3)3接口设计 (3)3.1用户接口 (3)3.2外部接口 (3)3.3内部接口 (4)4运行设计 (4)4.1运行模块组合 (4)4.2运行控制 (4)4.3运行时间 (4)5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4)5.1逻辑结构设计要点 (4)5.2物理结构设计要点 (4)5.3数据结构与程序的关系 (4)6系统出错处理设计 (5)6.1出错信息 (5)6.2补救措施 (5)6.3系统维护设计 (5)概要设计说明书1引言1.1编写目的说明编写这份概要设计说明书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
1.2背景说明:a.待开发软件系统的名称;b.列出此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以及将运行该软件的计算站(中心)。
1.3定义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1.4参考资料列出有关的参考文件,如:a.本项目的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b.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文件;c.本文件中各处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
列出这些文件的标题、文件编号、发表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得到这些文件资料的来源。
2总体设计2.1需求规定说明对本系统的主要的输入输出项目、处理的功能性能要求,详细的说明可参见附录C。
2.2运行环境简要地说明对本系统的运行环境(包括硬件环境和支持环境)的规定,详细说明参见附录C。
2.3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说明本系统的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尽量使用图表的形式。
2.4结构用一览表及框图的形式说明本系统的系统元素(各层模块、子程序、公用程序等)的划分,扼要说明每个系统元素的标识符和功能,分层次地给出各元素之间的控制与被控制关系.2.5功能器求与程序的关系本条用一张如下的矩阵图说明各项功能需求的实现同各块程序的分配关系:2.6人工处理过程说明在本软件系统的工作过程中不得不包含的人工处理过程(如果有的话)。
【国标】概要设计说明书

1引言 (2)1.1编写目的 (2)1.2背景 (2)1.3定义 (3)1.4参考资料 (3)2总体设计 (3)2.1需求规定 (4)2.2运行环境 (5)2.3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5)2.4结构 (6)2.5功能需求与程序的关系 (6)2.6人工处理过程 (7)2.7尚未问决的问题 (7)3接口设计 (7)3.1用户接口 (7)3.2外部接口 (8)3.3内部接口 (8)4运行设计 (9)4.1运行模块组合 (9)4.2运行控制 (9)4.3运行时间 (11)5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11)5.1逻辑结构设计要点 (11)标准表数据表PM_StandTblData (17)工资数据表PM_PayRoll (18)5.2物理结构设计要点 (20)5.3数据结构与程序的关系 (20)6系统出错处理设计 (21)6.1出错信息 (21)6.2补救措施 (21)6.3系统维护设计 (21)概要设计说明书1引言1.1编写目的本阶段完成系统的大致设计并明确系统的数据结构与软件结构。
本概要设计说明书的目的就是进一步细化软件设计阶段得出的软件总体概貌,把它加工成在程序细节上非常接近于源程序发的软件表示。
本概要设计说明书的读者为软件分析员、程序开发员、软件测试员等。
1.2背景说明:a)开发项目名称:财务工资支付系统。
b)项目任务提出者:财务科长。
用户:某校财务科。
c)项目开发者:系统分析人员。
d)项目与其他软件,系统的关系:本项目采用客户机/服务器原理,客户端的程序是建立在windows xp 系统上以Java为开发软件的应用程序,服务器端采用Linux 为操作系统的工作站,是采用Oracle的为开发软件的数据库服务程序。
1.3定义总体设计:对有关系统全局问题的设计,也就是设计系统总的处理方案。
接口设计:接口设计一般出现在软件开发的概要设计阶段,概要设计要根据需求划分模块,而模块之间的联系就是通过定义接口实现的。
软件项目国标文档模板-概要设计说明书(GB8567——88)

概要设计说明书姓名:王金辉学号:2012150001日期:2015.04.221引言31.1编写目的31.2背景31.3定义31.4参考资料62总体设计72.1需求规定72.2运行环境82.3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82.4结构112.5功能器求与程序的关系112.6人工处理过程122.7尚未问决的问题123接口设计123.1用户接口123.2外部接口133.3内部接口144运行设计144.1运行模块组合144.2运行控制154.3运行时间155系统数据结构设计155.1逻辑结构设计要点155.2物理结构设计要点165.3数据结构与程序的关系176系统出错处理设计186.1出错信息186.2补救措施186.3系统维护设计19概要设计说明书1引言1.1编写目的说明编写这份概要设计说明书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
当今社会有很多交友软件,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很容易泄露用户信息。
而且,没有提供近距离的交友平台。
很多同学对上课有厌烦心理,借助这款交友,同学们可以在课余时间,与他人交流,提高上课的乐趣和积极性。
现在在一个班级上课的同学都不认识,很不方便学术的交流,所以,应提供同班同学交流认识的平台。
1.2背景说明:a.待开发软件系统的名称;b.列出此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以及将运行该软件的计算站(中心)。
a:Secretb:项目任务提出者,梁正平老师。
开发者,王金辉也即本人用户:深圳大学周边人群。
计算中心或则网络:本人电脑搭建的服务器。
C.与其他的系统或则机构暂无来往,参考微信手机客户端的实现。
1.3定义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apk file大意:扩展名为apk的文件是Android应用程序包,每一个Android应用程序包含的所有代码、资源和清单文件都被编译并打包成一个文件,这个文件的名字可任意取,但扩展名必须是.apk。
例如,可以取名为myExampleAppname.apk。
软件设计文档国家标准-概要设计说明书

概要设计说明书1引言1。
1编写目的1.2背景1.3定义1。
4参考资料2总体设计2.1需求规定2。
2运行环境2.3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2。
4结构2.5功能器求与程序的关系2。
6人工处理过程2.7尚未问决的问题3接口设计3。
1用户接口3。
2外部接口3.3内部接口4运行设计4.1运行模块组合4。
2运行控制4.3运行时间5系统数据结构设计5。
1逻辑结构设计要点5.2物理结构设计要点5.3数据结构与程序的关系6。
1出错信息6。
2补救措施6.3系统维护设计1引言1。
1编写目的说明编写这份概要设计说明书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
1.2背景说明:a。
待开发软件系统的名称;b。
列出此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以及将运行该软件的计算站(中心).1。
3定义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1.4参考资料列出有关的参考文件,如:a.本项目的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b.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文件;c。
本文件中各处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列出这些文件的标题、文件编号、发表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得到这些文件资料的来源。
2总体设计2.1需求规定说明对本系统的主要的输入输出项目、处理的功能性能要求,详细的说明可参见附录C。
2。
2运行环境简要地说明对本系统的运行环境(包括硬件环境和支持环境)的规定,详细说明参见附录C。
2。
3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说明本系统的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尽量使用图表的形式.2.4结构用一览表及框图的形式说明本系统的系统元素(各层模块、子程序、公用程序等)的划分,扼要说明每个系统元素的标识符和功能,分层次地给出各元素之间的控制与被控制关系.2.5功能器求与程序的关系本条用一张如下的矩阵图说明各项功能需求的实现同各块程序的分配关系:2.6人工处理过程说明在本软件系统的工作过程中不得不包含的人工处理过程(如果有的话)。
2.7尚未问决的问题说明在概要设计过程中尚未解决而设计者认为在系统完成之前必须解决的各个问题。
软件设计文档国家标准GB8567

软件设计文档国家标准GB8567-88一、文档编写标准化在整个项目开发及使用过程中,应该有完备的文档支持,文档编制要求具有针对性、精确性、清晰性、完整性、灵活性和可追溯性。
完备的文档对软件的开发及使用起了很大的作用。
一般要求编写好十三种文档。
1、可行性分析报告说明该软件开发项目的实现在技术上、经济上和社会因素上的可行性,评述为了合理地达到开发目标可供选择的各种可能实施方案,说明并论证所选定实施方案的理由。
2、项目开发计划为软件项目实施方案制订出具体计划,应该包括各部分工作的负责人员、开发的进度、开发经费的预算、所需的硬件及软件资源等.3、软件需求说明书(软件规格说明书)对所开发软件的功能、性能、用户界面及运行环境等作出详细的说明。
它是在用户与开发人员双方对软件需求取得共同理解并达成协议的条件下编写的,也是实施开发工作的基础。
该说明书应给出数据逻辑和数据采集的各项要求,为生成和维护系统数据文件做好准备。
4、概要设计说明书是概要设计阶段的工作总结。
主要包括功能分配、模块划分、程序总体结构、输入输出以及接口设计、运行设计、数据结构设计和出错处理等,为详细设计作好准备。
5、详细设计说明书着重描述每一模块是怎样实现的,包括实现算法、逻辑流程等.6、用户操作手册详细描述了该软件的功能、性能和用户界面,使用该软件的具体方法等.7、测试计划包括测试内容、进度、条件、人员、测试用例的选取原则、测试结果允许的偏差范围等。
8、测试分析报告测试计划的执行情况,对测试结果的分析,提出测试结论。
9、开发进度月报按月提交的项目进展情况报告。
包括计划与实际执行情况的对比、阶段成果、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以及下一步的打算。
10、项目开发总结报告项目完成以后,总结实际执行情况。
如进度、成果、资源利用、成本和投入的人力,对项目开发作出评价,总结经验与教训.11、软件维护手册主要包括软件系统说明、程序模块说明、操作环境、支持软件说明、维护过程说明等.12、软件问题报告记录软件出现问题的日期、发现人、状态、问题所属模块等,为软件修改提供准备文档. 13、软件修改报告软件产品投入使用后,发现了需修改、更正的问题,要将出现的问题、修改意见、修改可能出现影响作出详细描述,提交审批。
软件工程标准文档模板—概要设计说明书

项目编号: S×××-<项目名称>分类:<模板>概要设计说明书Version:项目承担部门:撰写人(签名):完成日期:本文档使用部门:□主管领导■项目组□客户(市场)■维护人员□用户评审负责人(签名):评审日期:修改日志目录1.引言 (2)1.1编写目的 (2)1.2定义 (2)1.3参考资料 (2)2.范围 (2)2.1系统主要目标 (2)2.2主要软件需求 (2)2.3设计约束、限制 (2)3.软件系统结构设计 (2)3.1复审数据流、控制流 (2)3.2软件体系结构 (2)3.2.1软件程序结构图 (2)3.2.2模块命名规则 (3)3.2.3模块描述 (3)3.3功能需求追溯 (3)3.4复用策略 (3)4.数据设计 (4)4.1数据字典复审 (4)4.2数据项 (4)4.3数据库结构设计 (4)4.4数据结构与程序的关系 (4)4.5文件设计 (4)5.接口设计 (4)5.1用户界面设计规则 (4)5.2内部接口设计 (4)5.3外部接口设计 (4)6.出错处理设计 (4)7.系统维护设计 (5)1. 引言1.1 编写目的说明编写这份概要设计说明书的目的,并指出预期的读者。
1.2 定义列出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的原词组。
1.3 参考资料列出用的着的参考资料,如:本项目的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
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的文件本文件中各处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所需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
2. 范围对《需求规格说明书》进行复审,如有变更需要在本节进行说明。
以下内容描述软件概要设计的整体范围,其主要信息来自于《需求规格说明书》。
2.1 系统主要目标2.2 主要软件需求2.3 设计约束、限制3. 软件系统结构设计3.1 复审数据流、控制流复审需求分析阶段对软件的功能需求的描述(如系统的DFD图和IDEF0图)是否合理和精化。
软件设计文档国家标准 详细设计说明书(GB8567——88)

1引言 (2)1.1编写目的 (2)1.2背景 (2)1.3定义 (2)1.4参考资料 (2)2程序系统的结构 (2)3程序1(标识符)设计说明 (2)3.1程序描述 (3)3.2功能 (3)3.3性能 (3)3.4输人项 (3)3.5输出项 (3)3.6算法 (3)3.7流程逻辑 (3)3.8接口 (3)3.9存储分配 (4)3.10注释设计 (4)3.11限制条件 (4)3.12测试计划 (4)3.13尚未解决的问题 (4)4程序2(标识符)设计说明 (4)详细设计说明书1引言1.1编写目的说明编写这份详细设计说明书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
1.2背景说明:a.待开发软件系统的名称;b.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和运行该程序系统的计算中心。
1.3定义列出本文件中用到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1.4参考资料列出有关的参考资料,如:a.本项目的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b.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的文件;c.本文件中各处引用到的文件资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
列出这些文件的标题、文件编号、发表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取得这些文件的来源。
2程序系统的结构用一系列图表列出本程序系统内的每个程序(包括每个模块和子程序)的名称、标识符和它们之间的层次结构关系。
3程序1(标识符)设计说明从本章开始,逐个地给出各个层次中的每个程序的设计考虑。
以下给出的提纲是针对一般情况的。
对于一个具体的模块,尤其是层次比较低的模块或子程序,其很多条目的内容往往与它所隶属的上一层模块的对应条目的内容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只要简单地说明这一点即可。
3.1程序描述给出对该程序的简要描述,主要说明安排设计本程序的目的意义,并且,还要说明本程序的特点(如是常驻内存还是非常驻?是否子程序?是可重人的还是不可重人的?有无覆盖要求?是顺序处理还是并发处理等)。
3.2功能说明该程序应具有的功能,可采用IPO图(即输入一处理一输出图)的形式。
软件概要设计说明书

软件概要设计说明书软件概要设计说明书1.引言1.1 编写目的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概要设计说明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概述了软件的整体结构、功能和性能,并为后续的详细设计和开发提供了指导。
1.2 项目背景介绍软件开发的背景、项目的目标和需求,以及该软件在市场上的定位等。
1.3 定义列出了本文档中使用的所有术语和缩写词的定义和解释。
2.系统概述2.1 系统介绍对整个软件系统进行总体的介绍,包括系统功能、主要特点和用户界面等。
2.2 功能概述详细列出系统的各项功能,并进行了简要的描述。
3.系统架构3.1 系统组成说明了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硬件、软件和网络等。
3.2 系统模块详细描述了系统的各个模块,包括模块的功能、输入输出及相互关系等。
3.3 系统流程描述了系统的工作流程,包括各个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和数据流动情况等。
4.数据库设计4.1 数据库结构描述了系统所使用的数据库的结构,包括表的定义、字段和关系等。
4.2 数据操作说明了对数据库的各种操作,包括增删改查等。
5.接口设计5.1 硬件接口描述了系统与外部硬件设备之间的接口及通信方式。
5.2 软件接口描述了系统与其他软件系统之间的接口及数据传输格式等。
6.性能要求6.1 响应时间说明了系统对用户请求作出响应的时间要求。
6.2 并发处理能力描述了系统处理并发请求的能力和效率要求。
7.安全性设计7.1 数据安全说明了系统对用户数据的安全保护措施,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权限控制等。
7.2 用户认证描述了系统的用户认证机制和登录流程等。
8.维护和支持8.1 维护需求详细说明了系统的维护需求,包括系统更新、故障处理等。
8.2 支持需求描述了系统对用户的支持需求,包括用户培训、技术支持等。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详见附件列表。
法律名词及注释:1.法律名词1:注释12.法律名词2:注释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要设计说明书
1引言
1.1编写目的
1.2背景
1.3定义
1.4参考资料
2总体设计
2.1需求规定
2.2运行环境
2.3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2.4结构
2.5功能器求与程序的关系
2.6人工处理过程
2.7尚未问决的问题
3接口设计
3.1用户接口
3.2外部接口
3.3内部接口
4运行设计
4.1运行模块组合
4.2运行控制
4.3运行时间
5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5.1逻辑结构设计要点
5.2物理结构设计要点
5.3数据结构与程序的关系
6.1出错信息
6.2补救措施
6.3系统维护设计
1引言
1.1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这份概要设计说明书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
1.2背景
说明:
a.待开发软件系统的名称;
b.列出此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以及将运行该软件的计算站(中心)。
1.3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1.4参考资料
列出有关的参考文件,如:
a.本项目的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
b.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文件;
c.本文件中各处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
列出这些文件的标
题、文件编号、发表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得到这些文件资料的来源。
2总体设计
2.1需求规定
说明对本系统的主要的输入输出项目、处理的功能性能要求,详细的说明可参见附录C。
2.2运行环境
简要地说明对本系统的运行环境(包括硬件环境和支持环境)的规定,详细说明参见附录C。
2.3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说明本系统的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尽量使用图表的形式。
2.4结构
用一览表及框图的形式说明本系统的系统元素(各层模块、子程序、公用程序等)的划分,扼要说明每个系统元素的标识符和功能,分层次地给出各元素之间的控制与被控制关系.
2.5功能器求与程序的关系
本条用一张如下的矩阵图说明各项功能需求的实现同各块程序的分配关系:
2.6人工处理过程
说明在本软件系统的工作过程中不得不包含的人工处理过程(如果有的话)。
2.7尚未问决的问题
说明在概要设计过程中尚未解决而设计者认为在系统完成之前必须解决的各个问题。
3接口设计
3.1用户接口
说明将向用户提供的命令和它们的语法结构,以及软件的回答信息。
3.2外部接口
说明本系统同外界的所有接口的安排包括软件与硬件之间的接口、本系统与各支持软件之间的接口关系。
3.3内部接口
说明本系统之内的各个系统元素之间的接口的安排。
4运行设计
4.1运行模块组合
说明对系统施加不同的外界运行控制时所引起的各种不同的运行模块组合,说明每种运行所历经的内部模块和支持软件。
4.2运行控制
说明每一种外界的运行控制的方式方法和操作步骤。
4.3运行时间
说明每种运行模块组合将占用各种资源的时间。
5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5.1逻辑结构设计要点
给出本系统内所使用的每个数据结构的名称、标识符以及它们之中每个数据项、记录、文卷和系的标识、定义、长度及它们之间的层次的或表格的相互关系。
5.2物理结构设计要点
给出本系统内所使用的每个数据结构中的每个数据项的存储要求,访问方法、存取单位、存取的物理关系(索引、设备、存储区域)、设计考虑和保密条件。
5.3数据结构与程序的关系
说明各个数据结构与访问这些数据结构的形式:
6系统出错处理
6.1出错信息
用一览表的方式说朗每种可能的出错或故障情况出现时,系统输出信息的形式、含意及处理方法。
6.2补救措施
说明故障出现后可能采取的变通措施,包括:
a.后备技术说明准备采用的后备技术,当原始系统数据万一丢失时启用的副本的建立和
启动的技术,例如周期性地把磁盘信息记录到磁带上去就是对于磁盘媒体的一种后备技
术;
b.降效技术说明准备采用的后备技术,使用另一个效率稍低的系统或方法来求得所需结
果的某些部分,例如一个自动系统的降效技术可以是手工操作和数据的人工记录;
c.恢复及再启动技术说明将使用的恢复再启动技术,使软件从故障点恢复执行或使软件
从头开始重新运行的方法。
6.3系统维护设计
说明为了系统维护的方便而在程序内部设计中作出的安排,包括在程序中专门安排用于系统的检查与维护的检测点和专用模块。
各个程序之间的对应关系,可采用如下的矩阵图的形式;
我在前面的文章里面已经写过了E-R图、类图、用例图、流程图4种,今天我在介绍2种图形:UML静态结构图和数据库模型图
一、UML静态结构图--描绘类、对象、数据结构以及存在于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下图为本人画的例图:
二、数据库模型图--描绘数据库表、视图之间关系的图形。
使用“数据库模型图”模板,您可以通过以下方法,为关系数据库和对象关系数据库设计并记录逻辑模型图:
•从头开始创建图表。
•从现有数据库(或通过反向工程)提取数据库架构。
•导入在其他程序中创建的现有数据库模型图。
下图是本人画的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