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Soft Engineering)

课程编号:

学分:3

学时:48 (其中:讲课学时:42 实验学时:上机学时:6 )先修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操作系统

后续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信息工程监理、信息系统测评技术、软件工程实训

适用专业:计算机相关专业

开课部门:专业数学教研室

一、课程教学目的和课程性质

《软件工程》是信息与计算机科学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选修课,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课程主要介绍如何把工程化的思想和技术应用于软件系统的开发过程,以及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工程标准。通过教学,使学生对软件生产工程化的具体思想、要求和方法均有较全面的了解, 为今后独立从事软件系统的开发打下相应的工程基础。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1单元软件工程学概述(3学时)

[知识点]

软件的发展过程、软件危机、软件工程及开发方法。

[重点]

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软件工程学的基本内容和软件生命周期中各阶段的基本任务。

[难点]

软件过程模型

[基本要求]

1、识记:软件、软件危机、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方法学;

2、领会:软件工程过程模型的定义及其特点;

3、简单应用:软件危机的产生原因;

4、综合应用:解释软件工程产生的原因,结合不同的软件特点对其开发应

当采用的软件过程模型。

[考核要求]

1、软件工程的定义;

2、软件生命周期的定义及其各个开发阶段的任务;

3、软件工程方法学定义及经典软件过程模型。

第2单元可行性研究(5学时)

[知识点]

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任务及研究过程,系统流程图、数据流图、数据字典。

[重点]

系统流程图、数据流图的画法。

[难点]

可行性研究中的上层数据流图的构成方法。

[基本要求]

1、识记: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任务;

2、领会:如何画出所需的系统流程图;

3、简单应用:分析所需的数据字典并根据数据字典定义方法定义相关词条;

4、综合应用:在可行性研究过程中分析系统流程图,总结其数据字典,画出上层的数据流图。

[考核要求]

1、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任务;

2、数据流图的定义及画法,能够分析并画出可行性研究中的上层数据流图;

3、数据字典的组成及其符号定义方法。

第3单元需求分析(5学时)

[知识点]

需求分析的任务、与用户沟通获取需求的方法、分析建模与规格说明、实体—联系图、状态转换图、其他图形工具、数据规范化。

[重点]

实体-联系图的概念及画法、状态转换图的定义及画法和常用图形工具的使用方法。

[难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