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标准养护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混凝土养护技术规范文件

混凝土养护技术规范文件

混凝土养护技术规范文件
1. 概述
本文件针对混凝土施工中的养护工作制定了技术规范,以确保混凝土质量。

混凝土养护是保证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重要措施。

养护的主要目的是控制混凝土的水分损失,使混凝土在凝结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反应正常进行。

2. 养护方法
常用的养护方法有:
(1)湿布养护法:在混凝土表面覆盖湿布、麻袋等材料,并保持其湿润状态。

(2)洒水养护法:通过洒水等方式维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3)腻子养护法:在混凝土表面涂抹腻子。

(4)草木灰养护法:在混凝土表面撒上适当的草木灰。

(5)化学养护剂养护法:在混凝土表面涂抹化学养护剂。

3. 养护期限
混凝土的养护期不应少于以下规定:
(1)普通混凝土为7天;
(2)要求较高的混凝土为10-15天;
(3)大体积混凝土应适当延长养护期。

4. 养护质量标准
混凝土养护应确保其强度、耐久性等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养护结束后,混凝土抗压强度应达到规范强度的80%以上。

5. 注意事项
混凝土养护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保证养护措施的连续性。

(2)养护初期要重点落实。

(3)低温时应采取保温养护。

(4)热风养护时要控制风速。

(5)大型混凝土要分部位、分层次养护。

6. 质量验收
混凝土养护质量应在专项质量检测中进行验收。

养护质量的评定应根据抗压强度测试结果,并参考养护过程的记录资料确定。

混凝土施工养护标准

混凝土施工养护标准

混凝土施工养护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构成建筑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使用效果,混凝土施工养护标准应该得到严格的遵守。

本文将从混凝土施工及养护的角度出发,介绍混凝土施工养护的标准及注意事项。

二、混凝土施工标准1. 混凝土的原材料应该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控制水泥、骨料、水的用量,避免使用与规定不符的原材料。

2. 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控制施工的时间和环境条件,避免在恶劣的天气或温度条件下施工。

施工前应该检查模板的尺寸、平面度及强度,确保施工质量。

3. 在混凝土的浇注过程中,应该采取适当的振捣方式,避免出现气孔、缝隙和夹杂物等缺陷。

同时,在浇注过程中应该及时检查混凝土的质量,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度。

4. 在混凝土的养护过程中,应该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避免混凝土的干裂和龟裂。

同时,应该定期检查混凝土的表面和内部情况,及时修补损坏和缺陷。

三、混凝土养护标准1. 混凝土在浇注后应该及时进行养护,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使用寿命。

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养护期为28天。

2. 在混凝土的养护过程中,应该控制养护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度。

通常情况下,养护温度应该控制在5℃~35℃之间,养护湿度应该控制在60%~80%之间。

3. 在混凝土的养护过程中,应该注意控制养护水的用量和浇灌时间,避免过度浇灌和浪费。

同时,应该定期检查混凝土的表面和内部情况,及时修补损坏和缺陷。

4. 在混凝土的养护过程中,应该注意控制养护环境的尘土和污染物,避免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影响。

同时,应该保持养护环境的通风和排水,避免混凝土的潮湿和霉变。

四、混凝土施工养护注意事项1. 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施工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避免随意更改或违规操作。

2. 在混凝土的养护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养护标准和养护计划进行养护,避免过度浇灌或忽略养护。

混凝土养护标准与施工工艺

混凝土养护标准与施工工艺

混凝土养护标准与施工工艺一、前言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基础材料之一,养护是其使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混凝土养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耐久性、强度和美观度等方面。

因此,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养护至关重要。

二、混凝土养护标准1、时间标准混凝土初凝后,应进行覆盖养护,一般要保持3-7天左右,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高温、低温环境下养护时间需适当延长。

2、温度标准混凝土养护期间,要保证养护环境温度在5℃以上,30℃以下。

养护环境温度过低会导致混凝土凝固时间延长,强度下降;养护环境温度过高则会导致混凝土过早失水,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3、湿度标准混凝土养护期间,要保持养护环境湿度在70%以上,以保证混凝土的养护效果。

养护环境湿度过低会导致混凝土过早失水,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养护环境湿度过高则会导致混凝土表面易出现裂纹。

4、施工标准混凝土养护前,应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合格,无明显的砂眼、麻面、裂缝等缺陷。

在养护期间,切勿对混凝土进行敲打、振动等操作,以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5、养护标准混凝土养护时,应选择合适的养护方式。

常用的养护方式包括水养护、覆盖养护和化学养护等。

养护时应注意保持养护环境的稳定性,避免出现温度、湿度等波动。

三、混凝土养护施工工艺1、水养护水养护是指在混凝土表面喷水、浇水等方式进行养护。

水养护的好处是能够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度,促进混凝土的水化反应,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水养护一般在混凝土初凝后进行,时间一般为3-7天左右。

在水养护时,应注意保持养护环境的稳定性,避免出现温度、湿度等波动。

2、覆盖养护覆盖养护是指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保温材料、塑料薄膜等材料进行养护。

覆盖养护的好处是能够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温度和湿度,促进混凝土的水化反应,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覆盖养护一般在混凝土初凝后进行,时间一般为3-7天左右。

在覆盖养护时,应注意保持养护环境的稳定性,避免出现温度、湿度等波动。

砼养护方案介绍

砼养护方案介绍

砼养护方案概述砼(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为了确保砼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久性,需要进行养护。

砼养护是指在砼浇注后,通过一系列措施来保持砼表面的湿润和温度的合适范围,以促进砼的均匀硬化和强度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套有效的砼养护方案。

养护时间砼浇注后的养护时间是确保砼强度和耐久性的关键。

一般情况下,砼养护的最低时间为7天,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温度较低或砼强度要求较高的工程中,养护时间可能需要延长。

养护措施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砼养护措施:1.覆盖:在砼浇注后,应立即采取措施覆盖砼表面,以避免水分过快的蒸发。

可以使用塑料薄膜或湿布来覆盖整个砼表面,确保砼表面湿润。

2.保水:在覆盖砼表面之后,应定期进行保水处理。

保水可以通过使用喷水器或洒水车对砼表面进行轻柔的喷水来实现。

保水的频率根据环境温度和湿度来确定,以保持砼表面湿润。

3.防风:在养护过程中,特别是在有风的条件下,需要采取措施防止风吹走砼表面的水分。

可以使用风帘或其他防风措施来减少风对砼表面的影响。

4.控温:在低温环境下,需要采取措施控制砼的温度。

可以使用加热设备或覆盖保温材料来提供适当的温度条件,以促进砼的硬化。

5.避免重载:在砼养护期间,需要避免施加过重的荷载或进行任何可能损坏砼的活动。

砼养护期间的施工活动应限制在可避免引起裂缝或破坏的范围内。

养护注意事项在进行砼养护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水质:使用的水应为清洁淡水,不应含有任何杂质或化学物质。

水质差的情况下可能会对砼造成负面影响。

2.施工温度:混凝土养护温度应在5℃至32℃之间。

低于5℃时,砼的强度发展较慢;高于32℃时,砼可能过早脱水,导致强度不足。

3.养护时间:养护时间应根据砼的使用要求和环境条件来确定。

在低温条件下,养护时间可能需要延长。

4.养护质量:养护质量直接影响砼的强度和耐久性。

养护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执行,确保养护质量达到标准。

养护效果检查为了确保砼养护效果达到要求,可以进行以下检查:1.观察砼表面:观察砼表面是否有裂缝、麻面或其他表面缺陷。

混凝土养护方法及标准

混凝土养护方法及标准

混凝土养护方法及标准混凝土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其在施工后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养护,以确保其强度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养护的方法和标准,以便工程师和施工人员在施工中正确养护混凝土,保证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一、混凝土养护的意义混凝土养护是指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的一定时间内,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使用寿命。

养护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和使用寿命,避免由于早期龟裂、变形等问题导致的混凝土结构质量下降。

养护期间,混凝土内部水分的逐渐蒸发,混凝土的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实现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的提高。

二、混凝土养护的时间混凝土养护的时间是根据混凝土设计强度和养护环境等因素来确定的。

在标准环境下,混凝土养护时间一般为28天。

在恶劣环境下,如高温、低温、干旱等情况下,养护时间应适当延长。

在养护期间,应注意环境温度、湿度以及风速等因素的变化,及时调整养护措施。

三、混凝土养护的方法1.水养护法水养护法是混凝土养护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其原理是通过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喷淋或覆盖水膜的方式,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使混凝土在养护期间逐渐逸出水分,从而实现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的提高。

在水养护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水的用量和养护周期,以避免混凝土表面过于湿润或过干。

2.砂养护法砂养护法是指在混凝土表面铺设一层厚度约为5cm的细砂,然后进行轻轻压实,使其与混凝土表面紧密贴合。

砂层的厚度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和养护环境等因素来确定。

在养护过程中,应注意砂层的湿度和养护周期,以保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度。

3.化学养护法化学养护法是在混凝土表面喷洒一定的化学剂,使其与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层薄膜,从而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度。

化学养护法的优点是养护周期短,但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化学剂,以避免对混凝土产生不良影响。

4.膜养护法膜养护法是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薄膜,通过薄膜的遮挡作用,减少混凝土表面水分的蒸发,从而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度。

混凝土的标准养护

混凝土的标准养护

混凝土的标准养护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是建筑物的主要结构材料之一。

因此,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养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正确的养护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下面,我们就混凝土的标准养护进行详细介绍。

一、养护时间。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立即进行养护,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为7天。

在严寒地区或高强度混凝土中,养护时间可能会更长。

养护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因此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养护。

二、养护环境。

混凝土养护时,应尽量避免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特别是在高温天气下,应采取遮阳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过高,导致水分蒸发过快,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在寒冷天气下,应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受到冻害。

此外,还应注意避免混凝土受到风吹、日晒和雨淋等不利影响。

三、养护方法。

混凝土的养护方法主要有水养护、湿养护和覆盖养护。

水养护是指在混凝土表面喷水或铺设湿棉被等方式,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湿养护是指在混凝土表面覆盖湿润物质,如湿麻袋、湿稻草等,以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覆盖养护是指在混凝土表面覆盖塑料薄膜或其他遮盖物,以防止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

不同养护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当地气候和混凝土强度等因素综合考虑。

四、养护质量。

混凝土养护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使用性能,因此在养护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保持养护环境的稳定,避免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其次,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养护,不得擅自更改养护时间和方法;最后,定期检查养护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总之,混凝土的标准养护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养护,才能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希望施工人员能够重视混凝土养护工作,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混凝土养护方案

混凝土养护方案

混凝土养护方案一、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结构中。

为了确保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和使用寿命,进行适当的养护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有效的混凝土养护方案,以提供给工程师和施工人员参考。

二、养护的目的混凝土在养护期间需要保持湿润,以确保水泥水化反应能够顺利进行。

养护的目的是增强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并减少龟裂的风险。

养护还可以防止表面干裂、蜂窝和碳化等问题的发生。

三、养护时间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取决于环境条件、混凝土配合比以及所需的强度等因素。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在浇筑后的前几天内需要进行密封养护。

然后继续湿润养护至少7天,以保证充分的水泥水化反应。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大型混凝土结构,养护时间可能需要更长。

四、养护方法1. 禁止快速干燥:混凝土在浇筑后,需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水分的迅速蒸发,可以使用湿布、草帘或喷雾器等方式对混凝土表面进行覆盖,以保持湿润。

2. 温度控制:在养护期间,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

避免高温或低温对混凝土的负面影响,可采用棚布、塑料薄膜等方式进行遮盖,防止太阳直射或寒风侵袭。

3. 防止冻融循环:在冬季或寒冷地区施工时,需要特别注意防止混凝土遭受冻融循环的损害。

可以使用保温材料和地面加热等方式,确保混凝土温度的稳定。

4. 控制水分损失:混凝土在养护期间,需要适量的洒水以补充水分损失。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用喷洒或浇水等方式进行补水,但要注意不要过量,以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

5. 防止物理损伤:混凝土在养护期间比较脆弱,需要避免物理损伤,如重物的冲击或踩踏等。

在施工现场设置警示标志,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确保养护期间混凝土的完整性。

五、养护效果评估养护期满后,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效果评估。

通常采用检测混凝土的强度、密实度和耐久性等指标,判断养护效果是否达标。

如果存在问题,及时采取修复和补救措施,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六、总结混凝土的养护是保证其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

混凝土养护专项施工方案最终版

混凝土养护专项施工方案最终版

混凝土养护专项施工方案最终版混凝土养护是混凝土施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一个科学合理的养护方案可以有效地保证混凝土的均匀硬化和强度发挥,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以下是混凝土养护专项施工方案最终版:一、基本原则1.湿润养护:混凝土在养护初期需要不断的湿润以保持水泥水化反应的进行,避免混凝土早期干裂。

2.覆盖保温:在养护初期尤其是低温季节,采取覆盖保温措施可以提高混凝土初期强度,避免冷缩裂缝。

3.适度通风:在高温季节,要根据气温和湿度适度通风,避免混凝土表面过快干燥导致开裂。

二、养护方式1.覆盖保温养护:在混凝土初凝后,应立即进行覆盖保温养护,将塑料布或湿棉被等材料完全覆盖在混凝土表面,确保水汽不易挥发。

2.湿润养护:定期喷水或铺设湿布,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特别是高温季节,频率可适当增加。

3.清洁整理:维护混凝土表面洁净,避免杂物积聚阻碍湿气的渗透和混凝土的正常养护。

三、养护管理1.养护记录:定期记录混凝土的养护情况,包括养护时间、养护方式、湿度、气温等,以备查阅。

2.应急措施:如遇天气突变等情况,及时调整养护措施,确保混凝土的正常养护进行。

3.验收标准:养护结束后,应根据验收标准对混凝土进行检查,确认养护效果,保证混凝土质量。

四、养护总结混凝土养护是混凝土施工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只有科学合理的养护方案和严密的管理才能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本文提出的混凝土养护专项施工方案最终版,旨在为混凝土施工提供参考和指导,希望广大施工人员认真贯彻执行,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

请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施工方案,保证施工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融信龙洲府(S1、S2、1-19号楼及C区、D·区地下车库)混凝土标养




编制单位:福建省荔隆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二零一八年四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概况 (2)
三、施工部署 (3)
四、混凝土标准养护室规范要求 (4)
五、试件标准养护管理制度 (4)
六、混凝土标准养护室技术要求 (6)
七、计量检验方法 (6)
八、标准养护室管理制度 (6)
混凝土标准养护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16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JGJ51-2002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50107-2010
二、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融信龙洲府(S1、S2、1-19号楼及C区、D 区地下车库)
建设地点:重庆市巴南区龙洲湾Q02-2-1/03号地块Ⅱ标段总建筑面积:19.87万m2
建筑高度:洋房27m、高层54m
设计单位: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重庆融永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重庆兴隆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福建省荔隆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三、施工部署
1、标准养护室的建立
(1)施工工艺:场地平整夯实混凝土垫层标养间砌体砌筑安装彩钢板安装门窗标养台架子安装安装恒温器、空调及电器设备
(2)基础放线:按设计图纸3×3m定位放线,每边往外阔1米,撒出白线。

(3)基础处理:砂夹石基础回填500mm后的砂夹石做基础并夯实。

(4)垫层施工:浇筑C15混凝土垫层200mm,并随打随磨光。

(5)定位放线:技术员根据设计图纸放线3×3m。

(6)标养间砌筑:标养间采用页岩烧结砖砌筑,墙厚240,外边尺寸为3×3m。

(7)安装彩钢板:东面高2.4米,西面2.6米,屋面每边挑出30厘米。

(8)安装门窗:门采用防盗门。

(9)电气设备安装:电具采用防雾灯,插座采用防水插座。

再安装恒温加湿器及空调。

2、标准养护室设备安装
标准养护室设备安装选用专业的施工队伍进行安装,架子三组、加湿器一台、水箱一个、空调一台、控制柜一台、平板震动器一台。

3、标准养护室人员部署
组长:张国华
副组长:
组员:
四、标准养护室规范要求
1、根据采用标准养护的试块,应在温度为20±5℃的环境中静置一昼夜至二昼夜,然后编号、拆模。

拆模后应立即放入温度为20±2℃,相对湿度95%以上的标准养护室中养护。

2、混凝土标准养护室内的试件应放在支架上,试件间距至少保
持10~20mm,试件表面应保持潮湿,并不得被水直接冲淋。

标准养护期龄为28d。

3、每个试件都必须标有样本编号标签,如发现温度、湿度出现异常,应立即采取措施,并上报负责人及作好记录,实验人员在标准养护室的停留时间不宜过长,特别是与外界温差较大时。

五、试件标准养护管理制度
1、混凝土试件
(1)混凝土试件成型后应立即用不透水的薄膜覆盖表面。

(2)采用标准养护的试件,应在温度为20±5o C的环境中静置一昼夜至两昼夜后编号、拆模。

拆模后应立即放入温度为20±2o C、相对湿度为95%以上的标准养护室中养护。

(3)标准养护室内的试件应放在支架上,彼此间隔10~20mm,试件表面应保持湿润,并不得被水直接冲淋。

(4)标准养护龄期为28d。

六、标准养护室技术要求
1、标准养护室的温度标准为20±2℃,相对湿度标准为95%以上,室内温湿度均匀性应满足上述要求;
2、室内应该设有试件放置架,试件放在架子上彼此间距至少保持10~20mm,
3、无论采用哪种加湿装置,必须保证喷出的水是雾化状态,不能将水直接浇淋在试件上。

七、计量检验方法
1、用直接观测检查应符合:试件放在架子上且彼此间距至少保持在10~20mm,必须保证喷出的水是雾化状态,不能将水直接浇淋在试件上
2、用通风干湿球温度计测量标养室各点温湿度,每隔3小时测量一次,共测4次;
3、测点布置如下:在实际使用范围之内,至少应布置五个测点,即按室内上下两条对角线设置测点,室内一个转角处设一点,两个对角线交点设一个测点。

八、标准养护室管理制度
1、养护室必须保持清洁、整齐。

由试验人员负责工作台、水池、门、窗、墙面以及仪器设备的清洁卫生工作。

2、建立试件收取登记,试件养护到期应及时试验。

3、试件的堆放应按先后顺序、编号放入养护架上,每层架上只能单层摆放,不能堆压,试件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10-20mm),并应避免用水直接冲淋试件。

4、经常保持室内清洁卫生,不得存放其它物品。

5、养护室由专人负责管理,及时观察掌握自动控温设备,仪表加温及冷却是否正常并做好记录,保证标准养护室温度达到规定要求(温度为20±2℃,相对湿度在95%以上)。

6、养护室内禁止吐痰、吸烟、吃东西,不允许做与实验无关的的活动,不得堆放与检测无关的物品。

7、非检测人员未经同意不得随意进出试验室。

有温、湿度控制
要求的检测人员也应避免频繁进出,以免影响环境条件的控制。

8、建立卫生值日制度,每天有人打扫卫生,每周彻底清扫一次。

9、做好节假日人员值班安排,保证标准养护室处于正常控制范围,确保必要的检测工作正常进行。

10、仪器设备的零部件要妥善保管,连接线、常用工具应排列整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