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排名世界第一的前20个项目
2012年中国钢桶行业前20名企业排名情况

2012年中国钢桶行业前20名企业排名情况无锡市四方制桶有限公司上海炼兴实业有限公司上海新树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格瑞夫(太仓)包装有限公司格瑞夫(宁波)包装有限公司格瑞夫(上海)包装有限公司上海崎胜金属容器有限公司杭州金盛钱江包装容器有限公司天津大田包装容器有限公司昆山市曼氏包装容器有限公司肇庆市金龙松香港铁制桶有限公司东莞振华特种包装有限公司济南东舜制桶有限公司(新大舜包装)栖霞市方源制桶有限公司速必雅(廊坊)包装有限公司江西省星火制桶有限公司天津华北石化制桶厂亿升金属塑胶制品(深圳)有限公司南京振容集团有限公司乳山市东进制桶有限公司年产44万只包装钢桶项目2567.2.2 年产20万只包装钢桶项目2597.2.3 河南省漯河市鑫茂实业有限公司钢桶生产投资项目259我国包装行业的发展现状投资分析内容摘要:包装行业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体系,首次被列为国家发展规划中,“十二五”规划中的“改造提升制造业”中提出:“包装行业要加快发展先进包装装备、包装新材料和高端包装制品。
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11年包装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500亿美元(世界包装协会统计口径),占全球22。
包装行业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体系,首次被列为国家发展规划中,“十二五”规划中的“改造提升制造业”中提出:“包装行业要加快发展先进包装装备、包装新材料和高端包装制品。
根据中国包装业协会数据分析显示,全世界每年包装销售额为5000~6000亿美元左右,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
5%~2。
2%。
通常发达国家的包装工业在其国内属于第九或第十大产业,发展中国家的包装工业和产品的年增长率达10%以上。
到2014年,全球包装市场规模将从2009年的4290亿美元增至5300亿美元,其增长速度将明显高于全球经济增速。
近日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包装行业投资策略及深度研究咨询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包装行业发展迅速,包装产业总产值从2003年的2500亿元,发展到2010年约12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1%。
我国的100个产业“之都”,值得收藏

我国的100个产业“之都”,值得收藏第一章:简介我国现在的制造业在世界范围是实打实的第一名,并且我们是世界上产业链最完整的国家,并且很多城市和地区在行业内中具有很重要的位置,被授予“之都”的称号,比如义乌,全世界都知道那是“世界小商品之都”,其实不仅义乌,我国还有很多很多的产业之都,仅温州就具有十几个产业之都。
1.中国锁都2.中国鞋都3.中国皮都4.中国塑编之都5.中国纽扣之都6.中国制笔之都7.中国汽摩配之都8.中国教玩具之都9.中国合成革之都10.中国五金洁具之都11.中国低压电器之都——温州那么,我们全国各地又有多少地方具有“之都”的称号呢,今天我们来一起盘点一下,可能有的获得“之都”称号的地区不够权威,但至少在行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二章:美食接下来我们先从美食开始,我们是一个特别重视吃的国家,四川成都、广东顺德区、澳门、江苏扬州市甚至被称作“世界美食之都”,生活中的很多用语都跟吃有关,你们自己可以脑补一些,我们空间站上天大家也是关心航天员吃得怎么样,具有有120多道美食,甚至有鱼香肉丝、宫保鸡丁。
1.槟榔之都:湖南长沙2.槟榔之都:湖南湘潭3.红枣之都:新疆喀什麦盖提县4.中国香菇之都:湖北随州5.饮料之都: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6.罐头之都:福建漳州7.辣条之都:湖南平江第三章:工业产品我们国家的工业起步相较于西方确实晚了很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很多都初具规模了,但是技术能力还是参差不齐,在我看来从一穷二白能发展起来就实属不易,只要后辈再接再厉,定能创造更大的辉煌。
1.水表之都、注塑机之都、工程塑料之都:浙江宁波2.中国电瓷之都——江西芦溪3.中国卡车之都湖北十堰,4.中国专用车之都湖北随州5.世界法兰锻造之都:山西定襄6.世界水电之都:湖北宜昌7.中国冷藏车基地:河南民权8.中国铜都德兴9.中国蓄电池之都:浙江长兴10.世界纺织之都:山东滨州11.亚洲耐磨材料之都:安徽宁国。
12.中国冷谷;河南省民权县13.液压泵之都:山东青州,14.中国机动车拆解之都:江苏省东海县15.中国刷业之都:安徽源潭镇16.中国中小机床之都:山东滕州17.塑料之都:河北雄县18.中国阀门之都:浙江玉环19.制造之都:浙江台州20.花炮之都:湖南浏阳21.稀土之都内蒙包头市22.中国银都:湖南永兴23.刀具之都:广东阳江24.中国防水之都:河南项城市25.中国玻璃器皿之都:山西祁县26.中国校油泵之都:河南邓州27.世界的钢铁之都:河北唐山28.路灯之都:江苏高邮29.中国模具之都:浙江宁波30.中国标准件之都:河北邯郸永年31.管道之都:河北沧州盐山县32.丝网之都:河北安平县第四章:日用百货现在中国离开世界还是那个中国,照样的生活,然后世界上很多国家离开了中国,他们的生活将会大变样,以前就有新闻报过,美国人随机从自己家找中国货,几乎每个人都能从家里找到中国中国产品。
建设中国的156项工程

建设新中国的156项工程156项工程是50年代苏联援助中国项目的数目,也成为这批工程项目的简称,中国因此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了世界上第三个完善的独立自主工业体系(美国,苏联,中国)。
156项工程来历是是在1949年底毛主席首次率团访苏156项工程是50年代苏联援助中国项目的数目,也成为这批工程项目的简称,中国因此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了世界上第三个完善的独立自主工业体系(美国,苏联,中国)。
156项工程来历是是在1949年底毛主席首次率团访苏期间,要求苏联对华的政治经济援助的产物。
毛主席当时要求苏联援助,到1959年,使我国的钢铁、煤炭、电力、石油等主要重工业产品,大约等于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时的水平,即钢的产量超过500 万吨,煤达到1 亿吨,电力在200 亿度以上,石油在250 万吨左右,超过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时1937年的水平。
(这真的是狮子大开口)毛主席在莫斯科同斯大林就中苏友好同盟条约问题、苏联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贷款问题、两国贸易和贸易协定以及有关两国利益的若干问题进行初步会商后,周恩来于1950年1月20日率中国政府代表团抵达莫斯科,进行具体的谈判。
通过会谈,双方除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外,还签订了《关于苏联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
这个协定规定:苏联以年利1%的优惠条件,向中国提供3亿美元的贷款,用于援助中国大型工程项目。
1950年苏联就开始用这笔贷款向中国提供第一批大型工程项目50个,这50个项目就是156项工程中的第一批。
这些项目主要包括10个煤矿、11座电站、3个钢铁企业、3个非金属企业、5个化工企业、7个机械企业、7个国防企业和1个造纸企业。
156项工程第二批项目是在1952年8月17日,周恩来带“一五”计划的设想和轮廓草案到莫斯科寻求支持(包括《三年来中国国内主要情况及今后五年建设方针的报告提纲》、《中国经济状况和五年建设的任务》及八个附表、《中国国防军五年建设计划概要》等资料),斯大林表示愿意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在资源勘探、企业设计、设备供应、提供技术资料、派遣专家和提供贷款等方面给中国以帮助。
中国造船厂造船实力榜前十名(个人所做排名仅供参考)

中国造船厂造船实力榜前十名〔个人所做排名,欢送不同意见〕:1、上海外高桥造船:2004年,公司的完工总量位居中国各船厂之首。
2005年,成为中国第一家年造船总量突破200万载重吨的船厂。
2006年造船完工总量又到达了历史性的311.5万载重吨,接近于2000年的全国造船总量,不仅是我国率先超越300万载重吨大关的船厂,而且,还是我国唯一一家年造船总量和手持订单双双进入世界十强行列的造船企业,在中国船舶工业的开展史上又矗立起了一座丰碑,被誉为“中国第一船厂〞。
爱你需要太多理由吗?2、大连船舶重工集团〔大连造船厂〕:大连造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大型船舶出口基地和国家重点保军企业。
建国以来先后建造各类船舶2700 余艘,其中舰船43 个型号818 艘,被誉为“海军舰艇的摇篮〞。
八十年代初,在国内船厂中率先打入国际船舶市场,产品远销欧、美、亚16 个国家和地区,先后创造了中国造船史上的三十多个第一。
大连新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最大规模的现代化船舶总装企业和大型船舶出口基地企业,在国内最先开发建造了30 万吨超大型油轮和FPSO 等海洋工程产品,在国际造船界和航运界享有盛名,连续多年在国内船厂中排名第一,被国外媒体称为中国造船业“猛追日、韩的旗舰〞和“最具国际竞争力的船厂〞,在2004 年国外权威杂志对世界大型船厂最新排名中,跻身第七位。
大连船舶重工是中国最早建造10 万吨以上大型船舶的船厂,建国以来,先后为国内外船东建造各种类船舶2700 艘,从五十年代中国第一艘万吨轮,七十年代第一艘导弹驱逐舰、八十年代中国第一艘出口船,直到九十年代中国第一艘VLCC ,大连船舶重工不仅是创造了中国造船史上60 多个“第一〞,更给快速开展的中国造船业带来了无数荣耀。
依靠现代化根底设施和雄厚的技术力量作为保证,大连船舶重先后开发和设计建造了代表中国造船能力的30 万吨超大型油轮〔VLCC 〕、代表中国造船技术水平的4668TEU 集装箱船和代表中国造船管理水平的23 万吨浮式生产储油船〔FPS0 〕等标志性产品,以及2.8 万吨多用途集装箱“梦幻型〞系列船、 4.4 万吨成品油轮“中国大连型〞系列船、具有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RO — RO12300 吨现代化滚装船等。
中国战时经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产业发展与变革

中国战时经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产业发展与变革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
这场战争也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在战争期间,中国的产业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和变革,这对中国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1. 经济基础的奠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中国的经济仍然以农业为主导,并且由于列强的侵略和不平等条约的签署,中国的工业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
但在战争期间,中国面临的物资短缺和战争需求推动了各种产业的发展。
这对中国未来的工业化进程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2. 军需工业的崛起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经济最直接的影响是军需工业的崛起。
由于战争的需求,中国开始大规模生产弹药、火炮等军事物资。
一些旧有企业被改造成生产军需品的工厂,同时,一些新的企业也应运而生。
战时经济的刺激促使了中国军需工业的发展,为以后的产业化提供了基础。
3. 工业纺织业的发展战争期间,进口物资的短缺使得中国纺织业得以迅速发展。
许多外国纺织厂因战争而关闭,中国的纺织工业填补了这一空缺。
许多纺织企业扩大了产能,并通过引进新技术提高了产品质量。
此外,由于出口市场的停滞,中国纺织业转向了国内市场,刺激了国内消费需求的增加。
4. 钢铁工业的兴起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于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由于进口的钢材短缺,中国开始加大自主生产的力度。
新的钢铁企业相继兴起,旧有企业也扩大了规模。
这对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起到了关键作用,为以后的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基础材料。
5. 交通运输的改进战争时期,由于进口的限制和各国的需求,中国加大了对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
铁路和公路的修建带动了钢铁、水泥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交通运输的改进大大方便了物资的流通,提高了工业生产效率。
6. 技术与科学的进步战争的需求迫使中国寻求新的技术和科学手段,以提高军需工业和其他产业的水平。
一些企业开始引进新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培养技术人才。
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战时经济与产业发展

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战时经济与产业发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战斗,但其经济和产业发展却受到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以日本为主要竞争对手,通过提高国内产业水平和调整经济结构,逐渐崛起为一个重要的战时经济国家。
一、战争需求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欧洲列强相互作战,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期。
然而,由于战争需要大量的物资和军备,战争经济迅速崛起。
中国正处于一个经济发展起点,受到世界战争需求的推动,经济迅速增长。
中国产业受益于战争需求的提升,主要集中在军事工业、钢铁、石油、纺织等方面。
中国各地纷纷建立起大型军火工厂,生产大炮、枪械和弹药等军事装备。
同时,军需品的生产也带动了钢铁、石油和纺织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战时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进口替代和工业化加速战时经济使得中国的国内市场需求大幅增长,这也推动了中国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由于战争势力导致欧洲进口减少,中国不得不依靠自身发展工业,实现进口替代。
这一过程加速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中国加快了机械制造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通过推动钢铁、纺织、造纸等产业的进步,满足了国内的产品需求。
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鼓励国内产业的发展,比如减少军用物资的进口,对国内产业采取保护政策等。
这些措施促进了中国产业的快速成长,为中国经济的战时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技术进步和人才培养为了满足战争需求,中国在战时经济中大力发展科技和人才培养。
中国政府投入大量资源用于科学研究和教育,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
在技术方面,中国通过引进国外技术和自主研发,提高了自身产业的水平。
中国的学术机构和大学成为培养科研人才的摇篮,为中国的战时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通过培养大量的工程师、科学家和技术人才,中国成功地将科技进步应用于战时经济的发展,为产业提供了技术保障。
这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战时经济对中国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国际大型化工企业简介国际化工企业

国际大型化工企业简介国际化工企业一、国际大型化工企业简介1、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ROYAL DUTCH SHELL)壳牌是一家国际能源和化工集团,总部位于比利时海牙。
2013年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一,营业收入4817亿美元,利润265.92亿美元。
它是国际上主要的天然气、天然气和石油化工的生产商,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燃油和润滑油零售商。
它亦则为液化天然气行业的先驱,并在融资、管理和经营多方面拥有丰富运营的经验。
业务遍及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雇员约93000人,油、气产量分别占到世界总产量的3%和3.5%。
壳牌的十一个业务部门是:上游业务、下游金融业务以及技术和项目部。
上游右岸业务负责勘探和开采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下游业务负责提炼、供应、交易、在世界范围内货运、生产和销售一系列品牌,化纤并为工业客户生产石化产品。
项目和技术部负责壳牌主要项目的交付,并推动研究和创新,为客户提供技术解决方案。
壳牌所有的核心业务都已进入了中国。
上游业务(石油液化开发和液化液化),主要包括与铁矿石中石油合作的陕西长北天然气项目、与总而言之中石油合作的四川非常规天然气项目、与中石油工业合作北的山西省石楼北煤层气项目等。
下游业务(包括油品和化工),主要包括润滑油生产、加油站业务、沥青、天然气制油燃料、与中海油合作的南海石化项目以及其他石化产品包括乙烯、乙二醇、苯乙烯、高碳烯烃及前体、多元醇、溶剂和丙二醇/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等。
项目与技术部门(包括美孚全球除此以外解决方案部和煤气化业务),主要包括洁净煤业务,现阶段与中国签订了19个煤气化技术许可合同,并通过其清洁焦炭技术服务中心为提供贷款客户提供支持;壳牌部为全球解决方案部为中国的煤气化、石油化工和炼油厂客户提供一系列几项的工艺技术咨询服务,还向加盟商提供炼油、石化行业最先进的催化剂。
壳牌是在中国投资最多的国际能源国际性公司之一。
2、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埃克森美孚公司中国石化是世界领先的石油和石化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德克萨斯州欧文市。
中国大陆城市城建规模排名TOP100

中国大陆城市城建规模排名1、上海,简称“沪”或“申”,中国第一大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之一,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中国的经济、金融中心,繁荣的国际大都市,是中国首个自贸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所在地。
上海是中国最著名的工商业城市和国际大都市,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亦为中国的经济、交通、科技、工业、金融、贸易、会展和航运中心。
GDP总量居中国城市之首。
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是一个良好的滨江滨海国际性港口。
上海正致力于在2020年建成国际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
2、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直辖市和国家中心城市,中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中国第二大城市。
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在地。
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拥有6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是一座有三千余年建城历史、八百六十余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历史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
3、广州,简称穗,地处广东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北缘,是中国的南大门,中国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大都市,国家三大综合性门户城市之一,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国家的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会展中心,中国南方的政治、军事、文化、科教中心,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社会经济文化辐射力直指东南亚。
广州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最悠久的对外通商口岸,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有“千年商都”之称。
广州是岭南文化的代表、广府文化的兴盛之地。
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的窗口,广州外国人士众多,被称为“第三世界首都”,是全国华侨最多的大城市,与北京、上海并称“北上广”。
4、深圳,中华人民共和国副省级城市之一,计划单列市,经济特区,全国文明城市,国际花园城市,是中国四大一线城市之一,国际重要的空海枢纽和外贸口岸。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已发展为有相当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是中国重要的高新技术研发和制造基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工业排名世界第一的前20個项目中国工业排名世界第一的前20個项目(2014年初統計)2010年,中国工业生产能力就已超过了美国,成为全球制造第一大国。
2013年底,在世界500种主要工业品中,中国有220种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
如果我们要把中国排名第一的所有工业品都罗列出来,那将是让人眼花缭乱且不胜其赘的一大串名单。
现在就让我们看看中国排名第一的前20个主要工业产品情况: 1.生铁2013年中国的生铁产量为6.58亿吨,排名世界第一,占全球总产量的59%;与1978年中国生铁产量3479万吨相比,增长了17.9倍,翻了将近9番。
2.煤炭2013年中国煤炭产量为36.6亿吨,为全球最大产煤国,产量占到全球总产量的一半;为1978年6.1亿吨的6.6倍。
3.粗钢2013年中国的粗钢产量为7.17亿吨,占全球15.5亿吨粗钢产量的46.3%,排名世界第一,超过第2至第20名的总和;与1978年的3178万吨相比,增长了21.6倍,翻了10番半。
4.造船2013年,中国的造船完工量6021万吨,虽然受全球主要是欧美市场萎缩的影响比上年下降21.4%,但仍位居世界第一位,占到世界总造船量的41%。
中国造船5.水泥2013年中国水泥产量为21.84亿吨,排名世界第一,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0%以上;是1978年6524万吨的33.5倍。
6.电解铝中国的电解铝产量为1988.3万吨,排名世界第一,占世界总产量的65%以上。
7.化肥2013年中国化肥产量6840万吨,是世界最大化肥生产国,占世界总产量的35%;是1978年869.3万吨的7.9倍。
8.化纤2013年化纤产量7939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70%;平板玻璃产量7.14亿重量箱,超过世界总产量的50%;工程机械销售总额达590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43%。
9.汽车2013年中国汽车产量1927.18万辆,连续四年蝉联世界第一,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5%,稳坐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大国的宝座;是1978年14.91万辆的129.25倍。
10.彩电2013年中国的彩电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占全球出货量的比重达到48.8%。
彩电装配11.手机2013年中国的手机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占全球出货量的比重达到70.6%。
12.集成电路2013年中国的集成电路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占全球出货量的比重达到90.6%。
13.黄金更有趣的是,随着黄金投资热在中国兴起,2010年中国还生产了340吨黄金,排名世界第一。
14.贸易总额2013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3.87万亿美元,超过了美国的3.82万亿美元,首次成为世界第一大进出口贸易国,与1978年的167.6亿美元相比,增长了惊人的230倍。
15.科技人力资源截至2009年,中国科研院所3775个,中国科技人力资源51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研发人员总量196.5万人年,居世界第二位;技能劳动者总量突破1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达到2630万人。
16.互联网用户中国宽带及移动互联网用户居世界第一位。
其中宽带互联网用户为1.72亿户,移动互联网用户为7.51亿户,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2.1%。
17.产磷量18.鞋产量每年可供全世界人每人3双。
19.空调产量20.摩托车产量中國互联网用户我国领先世界的科技項目1、激光技术。
我国激光技术世界第一,领先全世界15年(上市公司大族激光)。
2、超级稻及其他农作物杂交技术。
超级稻被世界成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上市公司隆平高科)。
3、陶瓷技术。
陶瓷技术是我国传统的领先技术。
4、反卫星武器技术。
我国已经发明寄生星多年。
现在开始向菲律宾的一颗商业卫星部署寄生星。
寄生星只有中国才有,世界任何国家都没有研制出来。
是我国镇国之宝(上市公司中国卫星)。
5、建桥技术。
我国是造桥王国,有“世界桥梁博物馆”的美称。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桥,也是世界跨度最大的桥(桥梁建筑霸主中国中铁)。
6、高原铁路建设技术。
青藏铁路是世界高原铁路技术难度最大的技术(世界唯一高原铁路施工商中国中铁)。
7、巨型水电站建设技术。
我国建设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代表世界水电技术的最高水平(长江电力)。
8、排灌机技术。
安装在骆马湖的抽水机直径8米,计划再安装直径12米的机器。
代表世界最高水平。
9、智能机器人技术。
我国的水下螃蟹系统,是世界独有的。
10、汽垫船是我国发明的。
当时为了保密,没有向全世界公布。
11、打水井技术。
我国在西北能打世界最深的水井。
12、丝绸技术。
丝绸是我国的传统技术。
现在仍然世界领先。
13、治理沙漠技术。
我国治理沙漠技术世界领先。
14、防治人畜瘟疫技术。
我国在50--60年代已经基本消灭人畜瘟疫,当时和现在都是世界最高水平。
15、防治SAS病技术猪流感疫苗技术。
我国防治SAS病技术世界第一水平。
16、汽车电池技术世界一流(比亚迪)。
17、治疗性乙肝疫苗技术,世界唯一(重庆啤酒下属子公司)。
18、太阳能发电技术,世界领先,包括零排放冶炼多晶硅技术,代表公司,无锡尚德。
19、生物燃料技术,包括秸秆生产乙醇、丁醇,节约粮食,拓宽能源应用范围。
20、常规潜艇技术,超越俄罗斯,无法被探测。
21、航天技术,长征系列火箭,太空舱,月球登陆车。
22、IGCC,煤电热联产技术,包括煤制气,煤制油技术,以及正在成熟的合成气燃气轮机。
23、高速铁路技术,引进德国、法国、日本、英国技术,根据中国地理现状以及50年铁路建设经验,进行改进,已经是全球第一的水平。
24、常温中低速磁悬浮地铁,已经批准在北京和深圳开建,比普通地铁节能3倍,更安静,更安全,更能适合复杂地况,将来地铁建设可能不需要象普通地铁那样要求严格的工况标准。
25、量子通信,下一代通信模式,全球独此一家,已经在合肥建有全球唯一的城域示范,任何手段都无法窃听这种通信模式,怀疑在北斗二代上也有应用。
中國AIIB完勝美國26、氢燃料电池,在氢燃料汽车上广泛应用,与世界同步。
27、移动通信技术,代表企业:华为、中兴,竞争对手:爱立信。
28、核电技术,第三代核电技术购买自美国,已经掌握。
第四代核电,高温气冷堆已经成熟,示范堆在清华大学,商业堆在山东,在建。
中子堆、核聚变示范装置都已建成。
伏波堆在研。
29、云计算技术,这个我们跟美国同步。
30、物联网技术,三网合一,为物联网铺路。
31、传感网技术,涉及的二维码技术,全球只有美国和中国掌握。
不论技术,光论产业的话,那厉害了,咱们生产全球一半的基础工业产品,钢铁、化工等。
汽车、造船等产业规模也很庞大。
32 . 中国超级风洞技术9倍音速。
《经济日报》日前报道称,北京钱学森工程科学实验基地的JF12复现高超声速飞行条件激波风洞,从设计、加工、建造到调试均由中国人负责,在安装、调试、验收和获取试验结果流程中,均一次成功。
该报道称,JF12以新颖的反向爆轰驱动方法为核心,集成五大关键创新技术,是首个具有独立知识产权、技术指标先进的高超声速风洞,为研制高超声速飞行器,提供了关键条件33.世界最大的水压机技术。
对比国内外现有的万吨以上水压机,一重集团公司新研制的15000吨水压机不仅在能力上超过现有的所有水压机,而且主机结构和控制系统水平也有全面提高,是世界上最先进的重型自由锻造水压机。
在这台水压机使用一年之际,人们更应该关心的,是其带来的启示。
34.中国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技术。
35.超高压输电技术。
运动鞋生产中国工业产值已超美国26%取代其成头号制造国2013年09月04日10:492007年6月以来工业产值比较(%)●一个世纪以来,美国第一次失去了世界头号工业制造国的地位,让位给中国●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工业产值翻了一番,而美国没有增长●现在,中国的工业产值是美国的126%目前在世的人们,一生从未经历过这样一件事——美国竟然不是世界工业的领头羊。
世界最新数据表明,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生产国,而且,是“远远”超过。
这结束了美国长达一个世纪在该领域的领袖历史,因此,清晰记录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并仔细分析它代表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含义,具有重大意义。
联合国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在金融危机前的2007年,中国工业生产总值只有美国的62%,而到了2011年,中国工业生产总值就已经是美国的120%——2011年,中国工业生产总值达2.9万亿美元,美国为2.4万亿美元。
联合国2012年数据目前尚未发布,所以笔者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数据来佐证笔者关于以下趋势的判断——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中国工业产出增长了10.3%,而美国只增长2.7%。
美国中央情报局《世界概况》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工业总产值3.7万亿美元(译者注:由于中国国内统计与国际统计方法不同,不具有可比性,文中所有国际对比均采用国际通用标准),美国只有2.9万亿美元——意味着,中国工业总产值是美国的126%。
在工业总产值中,我们仅以制造业为例——即排除矿业、电力、天然气、水务的产值——2007年,中国的产值是美国的62%,2011年,这个数字变成了123%。
不仅是2011年,中国超过美国的幅度在2012年、2013年继续增大。
手机组装不仅美国式微,全球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望中国项背”。
2011年,中国工业总产值是德国的346%,是日本的235%。
除了上文分析的联合国数据,另一全球权威统计者——世界银行,该数据进一步显示了这一全球历史性的颠覆,尽管世界银行与联合国的价值统计方法不同。
世界银行数据与联合国数据有微弱差异——2007年,中国工业总产值只有美国的60%,2011年却达到了121%。
因此,从联合国、世界银行、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数据都可以看出来,中国从2007年连美国工业产值的2/3都不足,发展到“远远超过”美国工业产值,仅用了6年。
所以,如果说以前中国在全球金融危机前是“世界工厂”,那么现在,中国“世界工厂”地位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大大加强了。
在过去6年中,中国工业产值几乎翻了一番,而美国、欧洲、日本却连危机前水平都还未恢复。
8月7日中国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7月至2013年7月,中国工业产值增长了97%,而美国却下降了1%。
尽管欧洲和日本尚未公布2013年7月工业产值数据,但2007年7月到2013年6月的数据也可以说明这一问题——欧洲下降了9%,而日本下降了更多,达到17%。
正是由于中国的惊人增长,发展中国家工业产值对全球格局的颠覆才引起了目前的广泛讨论——至可比数据公布之日止,过去6年至2013年6月,发达经济体的工业产值下降了7%,而发展中国家却增长了65%。
从全球格局变化背后的意义来分析,中国工业产值的上涨所蕴含的深意和影响远远超过工业自身,这对于中国人均GDP 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