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著名庄园
德国十大著名景点简介

德国十大著名景点简介1. 新天鹅堡 (Neuschwanstein Castle)新天鹅堡是德国最著名的城堡之一,也被誉为世界上最浪漫的建筑之一。
它坐落在阿尔卑斯山麓,是巴伐利亚西南部的一座城堡。
新天鹅堡是由路德维希二世国王在19世纪下旬下令建造的,旨在保护德国文化和传统。
2. 科隆大教堂 (Cologne Cathedral)科隆大教堂是欧洲最大的哥特式教堂之一,建于1248年至1880年。
它坐落在莱茵河畔的科隆市中心,是这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3. 慕尼黑市政厅 (Munich City Hall)慕尼黑市政厅位于慕尼黑市中心的玛利亚广场上,是德国最著名的市政厅之一。
它建于14世纪,是一个古老的哥特式建筑,也是巴伐利亚州政府的所在地。
4. 柏林墙 (Berlin Wall)柏林墙是二战后分隔柏林城的一堵墙,这堵墙建于1961年,并在1989年被推倒,标志着德国统一的开始。
现在,在城市中有一段长城是为了纪念这段历史而留下来的。
5. 莱茵河 (Rhine River)莱茵河是欧洲最重要的河流之一,源于瑞士阿尔卑斯山,经过荷兰和德国,最终注入北海。
莱茵河流经德国的景观非常壮观,是德国游客和国际游客最爱的旅游景点之一。
6. 海德堡城堡 (Heidelberg Castle)海德堡城堡建于13世纪,位于巴登-符腾堡州海德堡市的山坡上。
这座城堡曾是德国最重要的防御工事之一,现在被保护为世界文化遗产。
城堡周围的风景非常美丽,是德国旅游的一大热点。
8. 法兰克福大教堂 (Frankfurt Cathedral)法兰克福大教堂是一座哥特式建筑,也是法兰克福最古老的教堂之一。
它曾经是神圣罗马帝国的选帝侯教堂,也是德国最著名的名胜之一。
9. 格林威尔庄园 (Green Vault)格林威尔庄园是德国德累斯顿的一个博物馆,珍藏有美丽的珠宝和装饰品,每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这个博物馆是德国最有价值和最奢华的,是一个真正的宝藏。
兰特庄园简介

1)作者简介 • 维尼奥拉 (1507-1573)年贾科莫· 巴罗 齐· 达维尼奥拉出生于意大利北部城市摩德 纳附近的维尼奥拉镇。16世纪30年代中期, 他到罗马考察古典建筑,于1541年到法国 枫丹白露从事艺术创作活动。在巴黎他遇 到了建筑师塞利奥。18个月以后,达维尼 奥拉回到意大利博洛尼亚,并修建了博凯 奇府邸和班基府邸,1550年重回罗马。此 后他通过佩鲁齐而继承了布拉曼特的艺术 风格。维尼奥拉走的是一条比较严谨地运 用古典建筑形式,而又不同于样式主义的 发展道路。 • 他一生主要作品有四座教堂(在罗马和维泰 博附近的卡波拉罗) 、兰特庄园。
兰特庄园
Villa Lante
目
1
2 3 4
录
兰特庄园概况 庄园布局分析 庄园空间分析
构成元素分析
兰特庄园概况
意大利古典园林是西方造园史上一个影响深远、 有高度艺术成就的重要派别,留存至今的代表 作包括罗马三大名园:兰特庄园(Villa Lante)、 法尔奈斯庄园(Villa Farnese)、埃斯特庄园 (Villa d’Este, Tivoli),它们充分展示了文艺复 兴时期西方造园的最高成就。其中兰特庄园地 处高爽干燥的丘陵地带,1547年由著名的建筑 家、造园大师维尼奥拉设计,修筑于美丽的风 景如画的巴涅亚小镇,历时近二十年,是一座 堪称巴洛克典范的意大利台地花园。
幻灯艺术 POWERPOINT
青衣
2012.03.15
幻灯艺术 POWERPOINT
青衣
2012.03.15
3)建筑形式及布置
在庄园的第二层台地上的斜坡上,有两座大小相等、外观一致的小楼对称地分列在 中轴线的两侧。 在当时的庄园建造中,园中的主要建筑——别墅一般都处于比较醒目而重要的位置, 而将主要建筑一分为二则是非常罕见的。但这一设计却更能与庄园的景观融合。 建筑正面可以眺望远景和一层台地的精美图案,而后面则有绿树成荫,使得居住者更舒适。
意大利台地园解析

园面积4.5公顷,园地近似方形。 埃斯特庄园全景鸟瞰图
庄园历史
埃斯特庄园始建于公园1549——1565年。由红衣教主埃斯特委托利戈 里奥将他的府第改建而成。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被意大利政府没收。 著名的音乐家李斯特曾住在里面直到1886年去世。
经过五个世纪的悠长时间,埃斯特庄园中青苔、蕨草遍布,绿意葱
3、中央四块布置为绿丛植坛,中央设有圆型喷
泉。
4、底层花园中还有著名的水风琴。
5、第二层中心为椭圆形的龙泉池, 6、第三层为著名的百泉谷,并依山就势建造了
水剧场。
7、庄园的最高层在府第前约12米宽的的平台, 可俯瞰全园景观。
1、剖面图
由于庄园设在台地上,所以台阶的布置尤为重要。台阶不仅仅是用于连接每层台地,另一重要的作用是引
规划设计风格 埃斯特庄园是比较典型的规则式园林。所谓规则式园林主要是指在设 计上形式整齐划一、布局均衡、讲究对称和谐,层次清晰。这种设计
起源于古罗马园林,设计时常以一定的轴线为主,在规模较大花园中,
还常常有若干条副轴线,以纵横相交的轴线为中心,辅以方格式布局 区划。以轴线两侧对称的图案、对称的设置、对称的形状来表现对称 美、和谐美、韵律美。埃斯特庄园以其突出的中轴线,加强了全园的 统一感。在中轴、中轴平行线、垂直平行轴线组上,每条轴线的端点 与轴线的节点上,均衡的分布着亭台、游廊、雕塑、喷泉等各式景观。 但这个庭院尽管有规则的几何图形,却因地形的繁复却不能一眼望穿,
第一台层:水风琴喷泉
以建筑为背景,占地面积大,气势雄伟,由下往上,宛如一 座大自然的管风琴。这一构思新颖,技艺精湛,引人入胜。
泉水涌下时,犹如琴声悦耳动听。
第二台层:龙泉喷泉
龙泉喷泉用高大的树篱与下面的平台隔绝,使龙形喷泉处在整个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中轴线上,是一个简单的直线水 柱,也符合轴线的特点。
瑙姆科吉庄园( 斯蒂里作品)

世界级景观大师瑙姆科吉庄园( 斯蒂里作品)瑙姆科吉庄园是20世纪早期的一个经典作品。
建造了午后花园,其空间借鉴了加州传统花园的形式。
一个平台花园草地上斜向布置得弯曲的砾石带和中间的月季花坛与远处的熊山的曲线相呼应。
蓝色阶梯展示了他运用透视法对地段富有想象力的处理,他既是园林也是雕塑,具有明显的新艺术运动的特征。
门德尔松:德国建筑师,表现主义的代表。
他常用曲线和奇特夸张的建筑形体表现某些思想和精神。
爱因斯坦天文台是其代表作品。
他最大的花园设计是魏茨曼教授的别墅花园。
荷兰风格派:里特维德在荷兰乌特勒之的施罗德住宅。
简单的立方体,光洁的白灰混凝土板,白红黑色的横竖线条和大片玻璃错落穿插,平坦的方形花园也有一种开放的特征。
杜斯堡将花园视为建筑室内的延伸,在德拉赫特住宅设计中大量运用复色,他认为所有的平面要有对比才产生韵律。
包豪斯:格罗皮乌斯任校长要求设立景观学科虽未实现但也在自己作品中有表现,建筑和环境成为一体,他的设计朴实无华,没有轴线没有对称。
密斯凡德罗的的巴塞罗那世博览德国馆建筑充分体现了建筑与景观的结合,室内外空间都互相穿插融合。
勒柯布西耶:现代运动的激进分子。
设计的萨伏依别墅建筑底层架空,不阻碍自然地形的延续,屋顶花园作为起居室的延伸,还利用框景将周围的原野风光引入屋顶花园。
他设计的马赛公寓屋顶平台的巨大塑石与远处山脉的轮廓相呼应。
赖特:美国现代建筑大师,他早期设计的草原式住宅大多坐落于郊外,材料选用木石砖等建筑强调水平方向的延伸,有出檐很大的坡顶,与广阔的大地融为一体,富有田园诗意。
后来提出了有机建筑,即建筑是环境的一个优美部分,他给环境增彩而非损。
他设计的落水别墅就是建筑与地形山石流水树林紧密结合。
这给景观设计师很大启发。
纽特拉:他将赖特的建筑与国际风格结合,在建筑中考虑景观,在california 建造了许多有影响力的建筑和花园,如加州棕榈泉的考夫曼住宅。
把现代建筑融会与美丽的沙漠和山岭景色之中。
经典园林景观2欧洲园林景观作品

加尔佐尼庄园平面图
31
庄园正立面
32
神像和半圆形水池
33
瀑布状水阶梯
34
实例8 伊索拉· 贝拉庄园(Villa Isola Bella,1632— 1671年) 设计:[意]卡尔洛· 封塔纳(Carlo Fontana) 伊索拉· 贝拉庄园是意大利唯一的湖上庄园,建造在 马吉奥湖( Lake Maggiore)中波罗米安群岛的第二大 岛屿上,离岸约 600 米,由卡尔洛伯爵三世博罗梅奥 (Carlo Borrmeo)建造。
14
2)布局壮丽 全园布局分成了六个台层,上下高差近50米,高低 错落,整齐有序。花园以及大量的局部构图,均以方形 为基本形状,反映出文艺复兴全盛期的构图特点。在贯 穿全园的主轴以及分布左右的次轴上,遍布高大的植物、 花坛和各式喷泉。纵向中轴线,从高处别墅建筑往下一 直贯穿全园。横向主要有三条轴线,居中的横轴与纵轴 交叉处,设一精美的名为“龙喷泉”的椭圆形泉池,是 全园的中心所在;在龙喷泉上面的横轴为“百泉台”, 其东端为水剧场,西端有雕塑;龙喷泉后面的第三条横 轴是水池,水池东端为著名的“水风琴”。
22
兰特庄园平面图
23
底层台地
24
圆形喷泉和铜像
25
实例6 巴切托城堡(1556—1620年) 设计:[意]贾科莫· 巴罗兹· 达· 维格诺拉(Vignola), 贾科莫 · 戴尔 · 丢卡,吉罗拉莫 · 雷纳尔蒂 (Girolamo Rainaldi) 巴切托城堡位于卡普拉罗拉,是在16世纪由红衣主 教法尔尼斯(Farnese)修建的一座设防宫殿,是一个庞大 的、有堡垒的五角形建筑。1556年,建筑师维格诺拉授 命将堡垒改为一座避暑别墅。吉罗拉莫 · 雷纳尔蒂在 1620年左右修建了一些附加物。
世界12大著名庄园

世界12⼤著名庄园1、丘吉尔庄园丘吉尔庄园建于1705年,当时安妮⼥王将⽜津附近数百公顷的皇家猎场赐予了马尔伯罗⼀世公爵约翰·丘吉尔(温斯顿·丘吉尔的祖先),以表彰他在1704年8⽉击败法军的赫赫战绩。
在丘吉尔庄园东门上⽴有碑⽂:在慷慨的君主幸运之光照耀下,这所房屋建给约翰马德罗公爵及其夫⼈萨拉,由温布勒先⽣在1705年到1722年建成。
伍德斯托克的王室荣誉称号及该建筑物均由⼥王陛下安妮赐给,并经议会所确认。
2、奥尔索普庄园奥尔索普庄园,是⼀座古典庄严的英格兰风格庄园,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初。
这⾥曾是已故的戴安娜王妃童年时期的家。
奥尔索普庄园坐落在英国中部的北安普顿郡的奥尔索普庄园,距离伦敦仅7公⾥。
这个占地1000多英亩的辽阔庄园有个绿树掩映的椭圆形⼩湖,戴安娜就长眠在这个远离尘嚣但⼜不感孤寂的⼩岛上。
岛上没有华贵的墓冢,只有草地、湖⽔和⼀座洁⽩的纪念碑。
⼀座⾼约两⽶的纪念碑,洁⽩的⽅柱底座,顶端托起⼀朵含苞欲放的⽩玫瑰,⽽这也成为了奥尔索普庄园⼀个新的标志物。
按照惯例,该庄园和门前⼴阔的草坪只有在7⽉⾄8⽉间苞欲放的⽩玫瑰,⽽这也成为了奥尔索普庄园⼀个新的标志物。
按照惯例,该庄园和门前⼴阔的草坪只有在7⽉⾄8⽉间才对公众开放。
3、库斯科沃庄园库斯科沃庄园(Уса дьба Куско во)是⼀座代表18世纪艺术⽂化的园林建筑,有着“⼩凡尔赛宫”之称,始建于1737年,完成于1792年。
曾是什雷姆提耶夫贵族世家的避暑庄园,⽤来举办盛⼤的招待会、⼤型宴会和游园会等活动。
1919年庄园成为博物馆,从1938年起与陶瓷博物馆合并。
⽬前它是俄罗斯,也是世界上的陶瓷和玻璃制品博物馆之⼀。
4、托尔斯泰庄园托尔斯泰庄园坐落在俄罗斯图拉州的雅斯纳亚·波良纳镇,距莫斯科195公⾥。
在庄园故居门厅⾥,四周尽是书柜。
墙上挂着的⽪包,当年曾⽤它取过书信、报纸,玻璃厨⾥陈列着⼏杆猎枪。
拉齐奥园林(七)法尔奈斯庄园

5 . 五角形宫殿外观
印象。 推 门进入 府邸便豁然开 朗, 绚丽 的壁画、 气派 的旋 转
楼 梯、 巧夺天工的圆形柱廊 以及 建筑内部别有洞天的圆形庭 院, 无不透 露着法尔奈斯家族的繁盛。 建筑 建在风景优美 、 空气清新、 可 以鸟瞰O a p r a r o l a 的山岗上, 其一楼的主厅也是意 大利风格主义最好的代表。 花园与主楼 一样令人印象深刻, 通 过狭窄壕沟上 的小桥 有与大楼相连的两个花园: V 字型花园和法尔奈斯主花园。 V 字型布置的花坛 为中世纪样 式, 是典型的绿色植物雕
拉齐奥园林 ( 田 云庆
张译尹
杨力
1 6 世 纪4 O 年代以后, 罗马园 林 的 建 造 进 入 了鼎 盛 时期 , 本 文 的主
法尔奈斯庄 园 ( V i l l a F a r n e s e ) 就是 这一 时期 园林 的典 范, 它与埃 斯
园、 朗特庄园一起并称文艺复兴 的三大名园。
受到迥 然不同的气候变化 , 白天有凉爽 的海风 吹拂, 夜晚有来 自山林 的冷 空气 , 这样 的地形 与气候造就了意大利的台地园,因此, 意大利的贵族与富
豪多在面向大海、 背靠 山坡的地方来建造宅院别墅。 不难看 出, 法尔奈斯庄
园也是 这样一座 名副其实的避暑庄园。
入口草坪与水链
主花园入 口区域是一处 方形 的草坪广场, 广场 中心有一座百合喷泉, 中轴线上宽阔的缓坡 用来与二层连接, 缓坡底部 两侧分别有一座券拱 门式 石窟, 内有雕像。 上坡的石阶通 道分布在轴线两侧, 石砌的水链作 为中心轴 线, 是意大利台地 园的特征之一。 值得一提 的是, 这奇妙 的水阶梯 由海豚组
伏尔加庄园游记(优质17篇)

伏尔加庄园游记(优质17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学心得体会、工作心得体会、学生心得体会、综合心得体会、党员心得体会、培训心得体会、军警心得体会、观后感、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teaching experience, work experience, student experience, comprehensive experience, party member experience, training experience, military and police experience, observation and feedback, essay collection,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伏尔加庄园游记(优质17篇)范文范本涵盖了各种题材和文体,适合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读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洲庄园从古到今,一座庄园就有它的一种文化和制度,庄园里的秘密可能藏过几个世纪。
庄园是属于全人类的过去。
古罗马人学会了奢华,就有了名利的庄园;英国人看透了工业,就有了乡村的庄园;俄国人得到了农奴,就有了贵族的庄园;法国人创造了葡萄酒,就有了飘满酒香的庄园。
从古到今,一座庄园就有它的一种文化和制度,庄园里的秘密可能藏过几个世纪,我们走过洛朗丹别墅庄园,走过普希金的庄园,甚至走过“高斯福德庄园”,一路都是我们没有感受过的庄园气味。
俄罗斯普希金庄园普希金庄园从莫斯科,向西北行800公里就是米哈伊洛芙斯基,普希金家族的世袭领地了。
普希金庄园所在的米哈伊洛芙斯基原本只是一块面积很小的土地。
但普希金的外祖父在得到这块土地以后,很快就在庄园里建起了果园、池塘、小路,盖上了起居用的住房、马厩等建筑,庄园里很快就有了生活和赏玩的风貌。
200多年以后,普希金庄园的很多风貌依然保存着,只是多了普希金故居前的26棵橡树,这是他的儿子为了纪念父亲的诞辰而种的。
普希金在这个庄园里最长也只是住了两年,但却在这里创作了许多广为人知的作品,比如《叶甫盖尼·奥涅金》、《先知者》、《我记得那美妙的瞬间》等等。
俄罗斯库斯科沃庄园库斯科沃庄园一个俄罗斯的建筑庄园,一个俄罗斯的绘画庄园,一个俄罗斯的雕塑庄园,在18世纪俄罗斯庄园中,库斯科沃庄园是个倍受宠爱的庄园典范。
库斯科沃庄园坐落在莫斯科市的东郊,先乘地铁再换公交车,稍做辗转就到了。
庄园是俄罗斯式的豪华,几个不同的宫里,雕塑、建筑或是绘画,都是各有各的风格。
南面的前宫,建于1769-1775年,是典型的早期古典主义风格之作。
前宫主要用来接待宾客,举行舞会和戏剧演出。
据说,叶卡捷林娜大帝还曾在这里观看过戏剧。
前宫的侧边,相邻的是同样巴洛克式的钟楼和教堂,建造时间却要比前宫早上几十年。
这里同时还收藏了许多意大利大师们的绘画、雕塑和陶器艺术品。
西侧的则是1870年的瑞士小屋和1751年的荷兰小楼。
在这东西南北建筑群的中央,则是莫斯科惟一保存着的18世纪法式园林杰作的庄园。
英国丘吉尔庄园丘吉尔庄园建于1705年,由英国议会拨款修建,当时安妮女王赐予马尔伯罗一世公爵约翰·丘吉尔(他是温斯顿·丘吉尔的祖先),以表彰他在1704年8月击败法军的赫赫战绩。
而这时距离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的诞辰之日还有169年。
以布兰姆宫为轴心的庞大宫殿式建筑群是丘吉尔庄园的中心。
在这个藏着大量珍贵油画、雕塑的富丽堂皇的宫殿之外,是草场、湖泊和典型的英国庄园,尽管庄园后期加入了很多人工的景色,却仍然是一派优雅的英国下午茶风格。
英国布雷契莱庄园布雷契莱庄园的另一个名字叫做“政府密码学校”,当然这个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名称要来得秘密得多。
这个深藏在茂密树丛中的庄园曾经充当了二战中的简易战地医院,最多的时候曾经有一万多人拥挤在这个庄园里,而庄园里那座古色古香的主楼则一直是二战中英国最重要的情报破译中心。
几十年来,布雷契莱庄园都被它的神秘色彩所笼罩,而它的维多利亚式建筑和周围幽静的英国田园风景却一直被外界所忽视。
虚构的英国庄园群落英国最经典的作家都花心思去写庄园的小说了,奥斯汀的《曼斯菲尔庄园》,《简·爱》中勃郎特的桑菲尔德庄园,还有去年奥斯卡中朱利安·费洛斯的《高斯福德庄园》。
乡村是英国人生活的地方,而庄园就是英国故事发生的地方,庄园里既可以有名利场里的明争暗斗,又能有英国乡绅的简单爱情故事,甚至是代替人类发言的《动物庄园》。
法国波尔多庄园波尔多是法国的港口城市,是法国酒庄数目最多的地区,也是全世界红葡萄酒产地最常见的发源地,就凭这些“最”,波尔多就不可能被法国专业酿酒庄园所遗忘。
波尔多是法国西南部亚奎丹区的首都,一边是吉洪特河,一边就是葡萄酒的纷香产地,这里的庄园已经成为了天然的产业,一是酿酒业,二是旅游业。
波尔多酒区的两大产区分别是梅铎和圣特米侬,前者有诸如拉斐酒庄这样世界知名的庄园,而后者所出产的葡萄酒被世界尊称为“酒圣”。
1855年的时候,波尔多总商会按等级在区域酒庄中评出了5家一级酒庄,奥比安酒庄、拉斐酒庄、拉图酒庄、玛歌酒庄和茂同酒庄,当时拉斐酒庄排名第一。
已经有数百年历史的拉斐酒庄,位于波尔多酒区的梅多克分产区,面积达到了100公顷,在列级酒庄中是最大的。
德国人的下水道建设和规划理念西南、江南、华南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东北多阵性降雨;西北东部有小到中雨。
全国大面积的降水不仅考验了高考学生们,也考研了各个城市的下水道。
中国最不畏惧暴雨的不是首都北京,也不是国际大都市上海,而是青岛。
传说:青岛原德国租借区的下水道在高效率地使用了百余年后,一些零件需要更换。
城建公司的员工四处寻觅配件公司,后来一家德国的相关企业给他们发来一封电子邮件,说根据德国企业的施工标准,在老化零件周边3米范围内,应该可以找到存放备件的小仓库。
城建公司根据这个提示,在下水道里找到了小仓库,里面全是用油布包好的备用件,依旧光亮如新。
又传说:德国人来青岛旅游突发肾衰竭,医院找不到肾脏不知所措,这时侯有人说这不是德占时期的医院么,可以问问德国人,结果一个电话打过去,德国人说根据德国的医院标准,肯定有准备,结果在德国人的指引下找到了用油纸包好的肾,历时八十多年没坏,德国旅客换上以后转危为安,大家纷纷叹服德国人的严谨。
所以小虾米非常确切的说:那只是个传说。
当年德国人建的排污管道是水泥的,为了防腐蚀下半部分则在水泥上贴了层瓷瓦,根本不需要什么所谓的零件。
前些年青岛城市施工,在老城区挖出的一段德制下水陶管,蛋形,是砸不破的。
这段水泥管材如今安然矗立在青岛市博物馆中,高约80厘米、宽约40厘米,截面呈上宽下窄的鹅蛋形,能保证排水通畅、无法积存。
还有人说青岛的下水道里可以开汽车。
青岛下水道出口为拱形,又宽又高,开一辆轿车是没有问题的,但20米过后,下水道会有分出口,都没有主出口那么宽、那么高,根本容不下一辆车,下水道可以开车的说法,对整个德建下水道而言并不成立。
在青岛人看来,青岛德国下水道其实只是“简单的问题被神化”。
正如作家李明所说,非常基础性的工作,“关键是要看本着什么样的态度去做”。
德国占领青岛只有17年,留下的设施和理念,令一座城市在此后百多年间运转自如的同时,也让青岛人对城市建设有了挑剔苛刻的眼光。
青岛的排水管线为2379公里,而排水系统绝大多数是1949之后建造的,其中德国下水道所占比例已经只剩1/30,但仍能令老城区的几十万居民受益。
遇到连续降雨20小时以上的情况,一般道路只用10分钟左右就将雨水排净,重要低洼地段的积水点,半个小时左右也把水排干了。
这都得益于德国人规划的百年青岛,在排水系统上,德国人的严谨作风体现得淋漓尽致:从成本计算、工程设计、项目施工,到相关设备,一百年前就有了严密、详细的标准,真正做到了标准化、一体化。
1897年11月14日,720名德国士兵强行登陆中国胶州湾,占领了青岛——那时是一个只有2万人的胶澳渔村。
此时的胶澳,与老中国大多数破败简陋的小城镇一样:长年累月的磨损已使石板变得凹凸不平,一到雨季,一个个小坑就会激起水来;排水的沟渠因失修而堵塞,从它的开口处涌出黑泥,腐臭难闻的气味弥漫在空气中……德国政府并不否认他们占领的胶州湾地区是荒漠贫瘠的土地,但他们坚持其“前途是有希望的”。
完全失去昔日辉煌后又晚至1871年才统一,强烈的民族意识支配下的德意志复兴,此时正是德国思想界无可替代的情绪——民族狂热、英雄崇拜、建功立业……在特有的“浪漫主义的普世思想”支配下,德国政府希望把这处他们属意已久的远东军港,建设成“接待南部欧洲病人的疗养地”“海外殖民地样板城市”,借此显示自己能够与英法竞争的强大实力。
一批当时德国一流的城市规划专家、建筑设计师,带着最新的科技成果和城建理念来到了胶澳,按照100年的高标准开始设计、营建青岛城。
德国汉堡是欧洲大陆第一个拥有现代意义排水系统的城市,该系统每周利用潮水清理主要下水道。
这种排水设计理念很快就作为样板,被欧美其他城市效仿。
而德国首都柏林晚至1874年才开始着手城市排水系统建设。
占领青岛仅仅3年后,德国人也将其最新的排水系统设计理念带了过来,而此时柏林的城市排水系统尚在建造中,到1900年才最终全部完成。
从1898年10月起,工程师Megens雇佣了著名的建筑师Bernick Hermann以及数百名中国工人,充分利用青岛东高西低三面环海的地理条件,依地面倾斜的坡度,铺设了南部老城区沿海一线的明沟和暗渠,西到铁路,北到保定路、德县路、关海山、信号山、太平山,东到太平角六路,一次性铺了3500米。
铺设下水管道所用的水泥、钢筋均来自德国,而铺设的下水管道尺寸之大,甚至连德国人都称之为“怪物”。
而后,德国人又在沿海栈桥两侧挖了直径2米的雨水排泄口,其中一个,正是百多年后本刊记者探访过的。
为了防止海水涨潮倒灌,德国人再次利用了地势坡差,令出口高于水平面。
这批青岛地下管线中,尤其令城建专家们惊叹的,是雨污分流系统。
据《胶澳发展备忘录》记载,最初的青岛,没有地上水管,更没有下水道。
进入雨季后,污水混着雨水渗入水井,污染了饮用水源,导致肠炎和伤寒在水土不服的德国人中流行,连总督叶世克也于1901年初死在了这场时疫中。
从叶世克的继任者、另一位海军大校罗尔曼上任开始,德国人立即决定与供水系统同步建设排水系统:“通过中央输水管道提供保证安全的优质饮水,扩建下水道网,以及清运中国人的垃圾等,都是面临的紧迫任务。
”此前,德国青岛当局在1899-1900年度报告中提到:目前完工的下水道仅供疏导雨水之用,而粪尿等还要靠粪桶清除。
“华人清理者没有完成好他们承担下来的工作……若要置于更严格的要求之下,他们索性就不干了。
”德国人暂时安排的清运方法,是用马桶倒入铁罐再拉走。
一段时间后,德国人又觉得桶运有碍卫生,于是开始设置污水管道,这是他们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雨污分流的概念,然而这只限于欧人区。
此后,在《胶澳发展备忘录》中的每份年度报告里,德国殖民当局都将地下管线建设作为重点项目陈述总结。
青岛城市地下管线建设过程,显示了德国人特有的耐心。
从论证到完工,雨污分流工程持续了5年之久,此间,德国胶澳总督已经换过两任,但这并不影响既定的青岛城建规划。
1905年,青岛雨污分流下水道投入使用。
这一年“铺设了670米的水泥下水道,2296米的蛋形型材管水泥管道,1144米的陶管管道,将116座楼和院落接入了下水。
”鹅蛋形的管道下面较窄的部分被贴上了光滑的瓷片,除了能实现水流快速通过之外,它还可以防腐蚀。
此外,在雨水管道中,还有一种被称为“雨水斗”的机关。
这种雨水斗的横截面呈“h”形,可在雨水进来后将脏物沉淀到左边的“斗”中,而质量较轻的雨水则顺着右边的管道排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