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数学理工农医类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大纲Ⅱ卷)数学试题 ( 理科).含详解

(16)已知球 O 的半径为 4,圆 M 与圆 N 为该球的两个小圆, AB 为圆 M 与圆 N 的公共弦,
AB 4 .若 OM ON 3 ,则两圆圆心的距离 MN
.
【答案】3
【命题意图】本试题主要考查球的截面圆的性质,解三角形问题.
【解析】设 E 为 AB 的中点,则 O,E,M,N 四点共面,如图,∵ AB 4 ,所以
) 的图像,故选
B.
6
4
3
(8) ABC 中,点 D 在 AB 上, CD 平方 ACB .若 CB a , CA b , a 1, b 1,
则 CD =( )
(A) 1 a 2 b 33
【答案】B
(B) 2 a 1 b 33
(C) 3 a 4 b 55
(D) 4 a 3 b 55
【命题意图】本试题主要考查向量的基本运算,考查角平分线定理.
(D)向右平移 个长度单位
2
2
【答案】B
【命题意图】本试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图像的平移.
-2-
【解析】 y sin(2x ) = sin 2(x ) , y sin(2x ) = sin 2(x ) ,所以将
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数学试卷(理工农医类)

已知数列 { 的前 n项和为 , S = n) 且 n
礼 一 5 n 一 8 , ∈ N 0 5 礼 .
() 1证明: a 一1 是等 比数列; ) () 2 求数列 { > 的通项公式. 请指出 为何 值 时, 取得最小值, 并说明理 由.
2 _ 本题满分 1 分) l( 3 本题共有 2 个小题, 第 1 题 满分 5 , 2 题 满分 8分. 小 分 第 小
2 . 本题满分 1 分) 0( 3 本题共有 2 个小题, 第 1 题 满分 5 , 2 题 满分 8分 . 小 分 第 小
l .从集合 U = a bC矗 的子集中选 出4 4 ,,, } 个不同的子集, 需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 , 1 U都要选出; .
() 2对选出的任意两 个子集 和 必有 B或 A B. 那么, 有— — 共 种 不 同 的选 法 . 二、 选择题 ( 本大题满分 2 分) 0 本大题共有 4 题, 每题 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考生必须在答 题纸的相应编号 上, 将代 表答 案的小方格涂黑, 选对得 5 否则一律得零分. 分,
1 若 o方 ( 的 , x 7 是 程 )= 吾 解N o . 1 N
于区间 [ () 答】
() 1 当圆柱底面半径 r 取何 值时, 取得最大 S
c . c . B ( ( (㈦ . (。 . c 。 , ) ( ) ()
的长度分别是 西 1、 则此人将 1、五 1
两 点. 记
( 作 出一个钝角三角形. D)
砭 :曩。 取双曲 上的 , 任 线r 点P
一 f 、n ∈R) 则 a 满足的 t ) 、b - ( , 、b
—
— —
若OP =
一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数学[理])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数学[理])](https://img.taocdn.com/s3/m/bb05f267e518964bce847c17.png)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数 学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22~24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A ={x ||x |≤2,x ∈R},B ={x |x ≤4,x ∈Z},则A ∩B =( ) A .(0,2) B .[0,2] C .{0,2}D .{0,1,2}解析:∵A ={x |-2≤x ≤2,x ∈R},B ={x |0≤x ≤16,x ∈Z}, ∴A ∩B ={x |0≤x ≤2,x ∈Z}={0,1,2}. 答案:D 2.已知复数z =3+i(1-3i )2,z 是z 的共轭复数,则z ·z =( )A.14B.12C .1D .2解析:∵z =3+i (1-3i )2=3+i1-23i -3 =3+i-2-23i =3+i-2(1+3i )=(3+i )(1-3i )-2×(1+3)=3-3i +i +3-8=23-2i -8=3-i-4, ∴z =3+i -4,∴z ·z =|z |2=14.答案:A 3.曲线y =xx +2在点(-1,-1)处的切线方程为( )A .y =2x +1B .y =2x -1C .y =-2x -3D .y =-2x -2解析:∵y ′=x ′(x +2)-x (x +2)′(x +2)2=2(x +2)2,∴k =y ′|x =-1=2(-1+2)2=2, ∴切线方程为:y +1=2(x +1),即y =2x +1. 答案:A4.如图,质点P 在半径为2的圆周上逆时针运动,其初始位置为P 0(2,-2),角速度为1,那么点P 到x 轴的距离d 关于时间t 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解析:法一:(排除法)当t =0时,P 点到x 轴的距离为2,排除A 、D ,由角速度为1知,当t =π4或t =5π4时,P 点落在x 轴上,即P 点到x 轴的距离为0,故选C. 法二:由题意知P (2cos(t -π4),2sin(t -π4)),∴P 点到x 轴的距离为d =|y 0|=2|sin(t -π4)|,当t =0时,d =2; 当t =π4时,d =0.故选C.答案:C5.已知命题p 1:函数y =2x -2-x在R 为增函数.p 2:函数y =2x +2-x在R 为减函数.则在命题q 1:p 1∨p 2,q 2:p 1∧p 2,q 3:(綈p 1)∨p 2和q 4:p 1∧(綈p 2)中,真命题是( )A .q 1,q 3B .q 2,q 3C .q 1,q 4D .q 2,q 4解析:p 1是真命题,则綈p 1为假命题;p 2是假命题,则綈p 2为真命题; ∴q 1:p 1∨p 2是真命题,q 2:p 1∧p 2是假命题, ∴q 3:(綈p 1)∨p 2为假命题,q 4:p 1∧(綈p 2)为真命题. ∴真命题是q 1,q 4. 答案:C6.某种种子每粒发芽的概率都为0.9,现播种了1 000粒,对于没有发芽的种子,每粒需再补种2粒,补种的种子数记为X ,则X 的数学期望为( )A .100B .200C .300D .400解析:记“不发芽的种子数为ξ”,则ξ~B (1 000,0.1),所以Eξ=1 000×0.1=100,而X =2ξ,故EX =E (2ξ)=2Eξ=200.答案:B7.如果执行如图的框图,输入N =5,则输出的数等于( )A.54B.45C.65D.56解析:由框图知:k =1时,S =0+11×2;k =2时,S =11×2+12×3;当k =3时,S =11×2+12×3+13×4;当k =4时,S =11×2+12×3+13×4+14×5;满足条件k <5,故还需进行下一步运算,当k =5时,S =11×2+12×3+13×4+14×5+15×6=(1-12)+(12-13)+…+(15-16)=1-16=56,不满足条件k <5,故输出S ,选D. 答案:D8.设偶函数f (x )满足f (x )=x 3-8(x ≥0),则{x |f (x -2)>0}=( ) A .{x |x <-2或x >4} B .{x |x <0或x >4} C .{x |x <0或x >6}D .{x |x <-2或x >2}解析:当x <0时,-x >0, ∴f (-x )=(-x )3-8=-x 3-8, 又f (x )是偶函数, ∴f (x )=f (-x )=-x 3-8,∴f (x )=⎩⎪⎨⎪⎧x 3-8,x ≥0-x 3-8,x <0.∴f (x -2)=⎩⎪⎨⎪⎧(x -2)3-8,x ≥2-(x -2)3-8,x <2,⎩⎨⎧ x ≥2(x -2)3-8>0或⎩⎨⎧x <2-(x -2)3-8>0, 解得x >4或x <0. 答案:B9.若cos α=-45,α是第三象限的角,则1+tanα21-tanα2=( ) A .-12B.12C .2D .-2解析:∵cos α=-45且α是第三象限的角,∴sin α=-35,∴1+tan α21-tan α2=cos α2+sin α2cos α2cos α2-sinα2cos α2=cos α2+sin α2cos α2-sin α2=(cos α2+sin α2)2(cos α2-sin α2)(cos α2+sin α2)=1+sin αcos 2α2-sin 2α2=1+sin αcos α=1-35-45=-12.答案:A10.设三棱柱的侧棱垂直于底面,所有棱的长都为a ,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A .πa 2B.73πa 2C.113πa 2D .5πa 2解析:三棱柱如图所示,由题意可知:球心在三棱柱上、下底面的中心O 1、O 2的连线的中点O 处, 连接O 1B 、O 1O 、OB ,其中OB 即为球的半径R , 由题意知:O 1B =23×3a 2=3a 3,所以半径R 2=(a 2)2+(3a 3)2=7a 212,所以球的表面积是S =4πR 2=7πa 23.答案:B11.已知函数f (x )=⎩⎪⎨⎪⎧|lg x |,0<x ≤10,-12x +6,x >10.若a ,b ,c 互不相等,且f (a )=f (b )=f (c ),则abc 的取值范围是( )A .(1,10)B .(5,6)C .(10,12)D .(20,24)解析:由a ,b ,c 互不相等,结合图象可知 : 这三个数分别在区间(0,1),(1,10),(10,12)上, 不妨设a ∈(0,1),b ∈(1,10),c ∈(10,12), 由f (a )=f (b )得lg a +lg b =0,即lg ab =0,所以ab =1,所以abc ∈(10,12). 答案:C12.已知双曲线E 的中心为原点,F (3,0)是E 的焦点,过F 的直线l 与E 相交于A ,B 两点,且AB 的中点为N (-12,-15),则E 的方程为( )A.x 23-y 26=1B.x 24-y 25=1C.x 26-y 23=1D.x 25-y 24=1 解析:设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x 2a 2-y 2b 2=1(a >0,b >0),由题意知c =3,a 2+b 2=9, 设A (x 1,y 1),B (x 2,y 2)则有:⎩⎨⎧x 21a 2-y 21b2=1x 22a 2-y 22b 2=1,两式作差得:y 1-y 2x 1-x 2=b 2(x 1+x 2)a 2(y 1+y 1)=-12b 2-15a 2=4b 25a 2, 又AB 的斜率是-15-0-12-3=1,所以将4b 2=5a 2代入a 2+b 2=9得 a 2=4,b 2=5,所以双曲线标准方程是x 24-y 25=1.答案:B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22题~第2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13.设y =f (x )为区间[0,1]上的连续函数,且恒有0≤f (x )≤1,可以用随机模拟方法近似计算积分10⎰f (x )d x .先产生两组(每组N 个)区间[0,1]上的均匀随机数x 1,x 2,…,x N 和y 1,y 2,…,y N ,由此得到N 个点(x i ,y i )(i =1,2,…,N ).再数出其中满足y i ≤f (x i )(i =1,2,…,N )的点数N 1,那么由随机模拟方法可得积分10⎰f (x )d x 的近似值为________.解析:由均匀随机数产生的原理知:在区间[0,1]满足y i ≤f (x i )的点都落在了函数y =f (x )的下方, 又因为0≤f (x )≤1, 所以由⎩⎪⎨⎪⎧0≤x ≤10≤y ≤1y ≤f (x )围成的图形的面积是N 1N,由积分的几何意义知10⎰f (x )d x =N 1N.答案:N 1N14.正视图为一个三角形的几何体可以是________.(写出三种)解析:正视图是三角形的几何体,最容易想到的是三棱锥,其次是四棱锥、圆锥;对于五棱锥、六棱锥等,正视图也可以是三角形.答案:三棱锥、四棱锥、圆锥(其他正确答案同样给分)15.过点A (4,1)的圆C 与直线x -y -1=0相切于点B (2,1),则圆C 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解析:设圆的标准方程为(x -a )2+(y -b )2=r 2,由题意知:⎩⎪⎨⎪⎧(4-a )2+(1-b )2=r 2b -1a -2=-1|a -b -1|2=r,解之得:a =3,b =0,r =2,所以圆的方程是:(x -3)2+y 2=2. 答案:(x -3)2+y 2=216.在△ABC 中,D 为边BC 上一点,BD =12CD ,∠ADB =120°,AD =2.若△ADC 的面积为3-3,则∠BAC =________.解析:由∠ADB =120°知∠ADC =60°,又因为AD =2,所以S △ADC =12AD ·DC sin60°=3-3,所以DC =2(3-1),又因为BD =12DC ,所以BD =3-1,过A 点作AE ⊥BC 于E 点,则S △ADC =12DC ·AE =3-3,所以AE =3,又在直角三角形AED 中,DE =1,所以BE =3,在直角三角形ABE 中,BE =AE ,所以△AB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ABC =45°,在直角三角形AEC 中,EC =23-3, 所以tan ∠ACE =AE EC =323-3=2+3,所以∠ACE =75°,所以∠BAC =180°-75°-45°=60°. 答案:60°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设数列{a n }满足a 1=2,a n +1-a n =3·22n -1.(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2)令b n =na n ,求数列{b n }的前n 项和S n . 解:(1)由已知得,当n ≥1时,a n +1=[(a n +1-a n )+(a n -a n -1)+…+(a 2-a 1)]+a 1=3(22n -1+22n -3+…+2)+2=22(n +1)-1,而a 1=2,所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22n -1. (2)由b n =na n =n ·22n -1知S n =1·2+2·23+3·25+…+n ·22n -1①从而22·S n =1·23+2·25+3·27+…+n ·22n +1② ①-②得(1-22)S n =2+23+25+…+22n -1-n ·22n +1. 即S n =19[(3n -1)22n +1+2].18.(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已知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为等腰梯形,AB ∥CD ,AC ⊥BD ,垂足为H ,PH 是四棱锥的高,E 为AD 中点.(1)证明:PE ⊥BC ;(2)若∠APB =∠ADB =60°,求直线PA 与平面PEH 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以H 为原点,HA ,HB ,HP 所在直线分别为x ,y ,z 轴,线段HA 的长为单位长,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则A (1,0,0),B (0,1,0).(1)证明:设C (m,0,0),P (0,0,n )(m <0,n >0), 则D (0,m,0),E (12,m2,0).可得PE =(12,m2,-n ),BC =(m ,-1,0).因为PE ·BC =m 2-m2+0=0, 所以PE ⊥BC .(2)由已知条件可得m =-33,n =1, 故C (-33,0,0),D (0,-33,0),E (12,-36,0),P (0,0,1). 设n =(x ,y ,z )为平面PEH 的法向量, 则⎩⎪⎨⎪⎧n ·HE =0,n ·HP =0,即⎩⎪⎨⎪⎧12x -36y =0,z =0.因此可以取n =(1,3,0).由PA =(1,0,-1),可得|cos 〈PA ,n 〉|=24, 所以直线PA 与平面PEH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24. 19.(本小题满分12分)为调查某地区老年人是否需要志愿者提供帮助,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该地区调查了500位老年人,结果如下:性别是否需要志愿者男 女 需要 40 30 不需要160270(1)估计该地区老年人中,需要志愿者提供帮助的老年人的比例;(2)能否有99%的把握认为该地区的老年人是否需要志愿者提供帮助与性别有关? (3)根据(2)的结论,能否提出更好的调查方法来估计该地区的老年人中,需要志愿者提供帮助的老年人的比例?说明理由.附:P (K 2≥k )0.050 0.010 0.001 k3.8416.63510.828K 2=n (ad -bc )2(a +b )(c +d )(a +c )(b +d )解:(1)调查的500位老年人中有70位需要志愿者提供帮助,因此该地区老年人中,需要帮助的老年人的比例的估计值为70500=14%.(2)K 2=500×(40×270-30×160)2200×300×70×430≈9.967.由于9.967>6.635,所以有99%的把握认为该地区的老年人是否需要帮助与性别有关. (3)由(2)的结论知,该地区老年人是否需要帮助与性别有关,并且从样本数据能看出该地区男性老年人与女性老年人中需要帮助的比例有明显差异,因此在调查时,先确定该地区老年人中男、女的比例,再把老年人分成男、女两层并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比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更好.20.(本小题满分12分)设F 1,F 2分别是椭圆E :x 2a 2+y 2b 2=1(a >b >0)的左、右焦点,过F 1斜率为1的直线l 与E 相交于A ,B 两点,且|AF 2|,|AB |,|BF 2|成等差数列.(1)求E 的离心率;(2)设点P (0,-1)满足|PA |=|PB |,求E 的方程.解:(1)由椭圆定义知|AF 2|+|BF 2|+|AB |=4a ,又2|AB |=|AF 2|+|BF 2|,得|AB |=43a . l 的方程为y =x +c, 其中c =a 2-b 2.设A (x 1,y 1),B (x 2,y 2),则A ,B 两点坐标满足方程组⎩⎪⎨⎪⎧y =x +c ,x 2a 2+y 2b 2=1.化简得(a 2+b 2)x 2+2a 2cx +a 2(c 2-b 2)=0, 则x 1+x 2=-2a 2c a 2+b 2,x 1x 2=a 2(c 2-b 2)a 2+b 2. 因为直线AB 斜率为1,所以|AB |=2|x 2-x 1|=2[(x 1+x 2)2-4x 1x 2]. 得43a =4ab 2a 2+b 2,故a 2=2b 2, 所以E 的离心率e =c a =a 2-b 2a =22. (2)设AB 的中点为N (x 0,y 0),由(1)知x 0=x 1+x 22=-a 2c a 2+b 2=-23c ,y 0=x 0+c =c 3. 由|PA |=|PB |得k PN =-1. 即y 0+1x 0=-1, 得c =3,从而a =32,b =3.故椭圆E 的方程为x 218+y 29=1. 21.(本小题满分12分)设函数f (x )=e x -1-x -ax 2.(1)若a =0,求f (x )的单调区间;(2)若当x ≥0时f (x )≥0,求a 的取值范围.解:(1)a =0时,f (x )=e x -1-x ,f ′(x )=e x -1.当x ∈(-∞,0)时,f ′(x )<0;当x ∈(0,+∞)时,f ′(x )>0.故f (x )在(-∞,0)单调减少,在(0,+∞)单调增加.(2)f ′(x )=e x -1-2ax .由(1)知e x ≥1+x ,当且仅当x =0时等号成立.故f ′(x )≥x -2ax =(1-2a )x ,从而当1-2a ≥0,即a ≤12时,f ′(x )≥0(x ≥0),而f (0)=0, 于是当x ≥0时,f (x )≥0.由e x >1+x (x ≠0)可得e -x >1-x (x ≠0),从而当a >12时,f ′(x )<e x -1+2a (e -x -1)=e -x (e x -1)(e x -2a ),故当x ∈(0,ln2a )时, f ′(x )<0,而f (0)=0,于是当x ∈(0,ln2a )时,f (x )<0,综合得a 的取值范围为(-∞,12]. 请考生在第22、23、24三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如图,已知圆上的弧AC =BD ,过C 点的圆的切线与BA 的延长线交于E 点,证明:(1)∠ACE =∠BCD ;(2)BC 2=BE ×CD .证明:(1)因为AC =BD ,所以∠BCD =∠ABC .又因为EC 与圆相切于点C ,故∠ACE =∠ABC ,所以∠ACE =∠BCD .(2)因为∠ECB =∠CDB ,∠EBC =∠BCD ,所以△BDC ∽△ECB ,故BC BE =CD BC ,即BC 2=BE ×CD .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已知直线C 1:⎩⎪⎨⎪⎧ x =1+t cos α,y =t sin α,(t 为参数),圆C 2:⎩⎪⎨⎪⎧x =cos θy =sin θ,(θ为参数). (1)当α=π3时,求C 1与C 2的交点坐标; (2)过坐标原点O 作C 1的垂线,垂足为A ,P 为OA 的中点.当α变化时,求P 点轨迹的参数方程,并指出它是什么曲线.解:(1)当α=π3时,C 1的普通方程为y =3(x -1),C 2的普通方程为x 2+y 2=1. 联立方程组⎩⎪⎨⎪⎧y =3(x -1),x 2+y 2=1,解得C 1与C 2的交点为(1,0),(12,-32). (2)C 1的普通方程为x sin α-y cos α-sin α=0.A 点坐标为(sin 2α,-cos αsin α),故当α变化时,P 点轨迹的参数方程为 ⎩⎨⎧ x =12sin 2α,y =-12sin αcos α,(α为参数).P 点轨迹的普通方程为(x -14)2+y 2=116. 故P 点轨迹是圆心为(14,0),半径为14的圆.24.(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设函数f (x )=|2x -4|+1.(1)画出函数y =f (x )的图象;(2)若不等式f (x )≤ax 的解集非空,求a 的取值范围.解:(1)由于f (x )=⎩⎪⎨⎪⎧-2x +5,x <2,2x -3,x ≥2,则函数y =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2)由函数y=f(x)与函数y=ax的图象可知,或a<-2时,函数y=f(x)与函数y=ax的图象有交点.当且仅当a≥12,+∞).故不等式f(x)≤ax的解集非空时,a的取值范围为(-∞,-2)∪[12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最新最全!10年上海高考数学真题全汇总

3. 计算: 2i = __________( i 为虚数单位)。 1+ i
4.
已知集合 A =
x| x 2
,
B
=
x
|
1 x +1
0
,则
A
B
=
__________。
5.
若椭圆
x2 25
+
y2 16
10. 各棱长为1的正四棱锥的体积V = __________。
开始
否 是
12 4 11. 方程 1 x x2 = 0 的解为 __________。
1 −3 9
12. 根据所示的程序框图(其中 x表示不大于 x 的最大整数),
输出 r = __________。 13. 在右图所示的斜截圆柱中,已知圆柱底面的直径为 40cm ,
已知首项为
x1 的数列xn 满足
xn+1
=
axn xn +1
(a
为常数)。
1) 若对于任意的 x1 −1,有 xn+2 = xn 对于任意的 n N * 都成立,求 a 的值;
4
上海高考真题-2010 春
2) 当 a = 1时,若 x1 0 ,数列xn 是递增数列还是递减数列?请说明理由; 3) 当 a 确定后,数列 xn 由其首项 x1 确定。当 a = 2 时,通过对数列 xn 的探究,写出
24. 不等式 2 − x 0 的解集是 __________。 x+4
25. 若复数 z = 1− 2i ( i 为虚数单位),则 z z + z = __________。
2010年高考试题——数学理(全国卷Ⅰ)(河北、河南、山西、广西)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必修+选修II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 卷1至2页。
第Ⅱ卷3 至4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I 卷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参考公式: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 球的表面积公式()()()P A B P A P B +=+ 24S R π=如果事件A 、B 相互独立,那么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P A B P A P B = 球的体积公式如果事件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 ,那么 334V R π= 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 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1)(0,1,2,)k k n k n n P k C p p k n -=-=…一、选择题(1)复数3223i i+=- (A)i (B)i - (C)12-13i (D) 12+13i(2)记cos(80)k -︒=,那么tan100︒=A.kB. -k(3)若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1,0,20,y x y x y ≤⎧⎪+≥⎨⎪--≤⎩则2z x y =-的最大值为(A)4 (B)3 (C)2 (D)1(4)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n a }中,123a a a =5,789a a a =10,则456a a a =(A)(5)35(1(1+-的展开式中x 的系数是(A) -4 (B) -2 (C) 2 (D) 4(6)某校开设A 类选修课3门,B 类选择课4门,一位同学从中共选3门.若要求两类课程中各至少选一门,则不同的选法共有(A) 30种 (B)35种 (C)42种 (D)48种(7)正方体ABCD-1111A B C D 中,B 1B 与平面AC 1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A ) 3 (B )3 (C )23(D )3 (8)设a =3log 2,b =ln2,c =125-,则(A ) a<b<c (B )b<c<a (C ) c<a<b (D ) c<b<a(9)已知1F 、2F 为双曲线C:221x y -=的左、右焦点,点P 在C 上,∠1F P 2F =060,则P 到x 轴的距离为(10)已知函数f (x )=|lg x |.若0<a<b,且f (a )=f (b ),则a+2b 的取值范围是(A))+∞ (B))+∞ (C)(3,)+∞ (D)[3,)+∞(11)已知圆O 的半径为1,PA 、PB 为该圆的两条切线,A 、B 为两切点,那么PA PB •的最小值为(A) 4- (B)3-+ (C) 4-+3-+(12)已知在半径为2的球面上有A 、B 、C 、D 四点,若AB=CD=2,则四面体ABCD 的体积的最大值为(C)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必修+选修II )第Ⅱ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在答题卡上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 证号填写清楚,然后贴好条形码。
2010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工农医类)

n
1 2
6
,
2
解得 n 6 .
24.解:由已知可得椭圆焦点为 F1 5, 0 , F2 5, 0 .
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x2 a2
y2 b2
1a
b 0 .则
a2 b2
5
5
5,
解得
,
a=3, b 2,
a 3
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x2 y2 1,椭圆的准线方程为 x 9 5 .
A. 3
B. 1
C. 1
D. 3
13.函数 y 4 x 的定义域是( )
A. , 4 4,
B. , 2 2,
C. 4,4
D. 2,2
14.函数 y x 12 4 x 1 的反函数为( )
A. y 1+ x 4 x 4
B. y 1 x 4 x 4
C. y x 3 x 1 x R
x
1 x
n
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等于
512,那么
n
(
)
A. 10
B. 9
C. 8
D. 7
11. 向量 a 0,1,0 ,b 3,2,3 的夹角的余弦值为( )
6+ 2
3
1
A.
B.
C.
D. 0
4
2
2
12.已知一个等差数列的第 5 项等于 10,前 3 项的和等于 3,那么这个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
18. 3x 4y 25 0
参考答案
19. 4 2 3
20. x 2 21. 2.3
三、解答题
22.解:由已知可得 A 75 .
又 sin 75 sin 45 30 sin 45 cos30 cos 45 sin 30 6 2 . 4 在 ABC 中,由正弦定理得 AC = BC = 8 6 ,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数学(理工农医类)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数学(理工农医类)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1. 已知集合,,则下列式子正确的是()A.B.C.D.2. 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A.,B.,C.,D.,3. 极坐标方程和参数方程(为参数)所表示的图形分别是A.圆、直线B.直线、圆C.圆、圆D.直线、直线4. 在Rt△ABC中,∠C=90°,AC=4,则等于( )A.-16 B.-8 C.8 D.165. 等于A.B.C.D.6. 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b、c,若C=120°,c=a,则 ( )A.a>b B.a<b C.a=b D.a与b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7. 在某种信息传输过程中,用4个数字的一个排列(数字允许重复)表示一个信息,不同排列表示不同信息,若所用数字只有0和1,则与信息0110至多有两个对应位置上的数字相同的信息个数为A.10 B.11 C.12 D.158. 用表示a,b两数中的最小值.若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x=对称,则t的值为A.-2 B.2 C.-1 D.1二、填空题9. 已知一种材料的最佳入量在110g到210g之间.若用0.618法安排实验,则第一次试点的加入量可以是_______________g10. 如图所示,过外一点作一条直线与交于,两点,已知,点到的切线长,则弦的长为_______.11. 在区间上随机取一个数x,则的概率为_____12. 如图所示是求的值的程序框图,则正整数_______.13. 图3中的三个直角三角形是一个体积为20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则.14. 过抛物线的焦点作斜率为1的直线与该抛物线交于两点,在轴上的正射影分别为.若梯形的面积为,则.15. 若数列满足:对任意的,只有有限个正整数使得成立,记这样的的个数为,则得到一个新数列.例如,若数列是,则数列是.已知对任意的,,则,.三、解答题16. 已知函数.(1)求函数的最大值;(2)求函数的零点的集合17.图4是某城市通过抽样得到的居民某年的月均用水量(单位:吨)的频率分布直方图(Ⅰ)求直方图中x的值(II)若将频率视为概率,从这个城市随机抽取3位居民(看作有放回的抽样),求月均用水量在3至4吨的居民数X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18. 如图所示,在正方体中,E是棱的中点.(Ⅰ)求直线BE与平面所成的角的正弦值;(Ⅱ)在棱上是否存在一点F,使平面?证明你的结论.19. (本小题满分13分)为了考察冰川的融化状况,一支科考队在某冰川上相距8km的A,B两点各建一个考察基地.视冰川面为平面形,以过A,B两点的直线为x轴,线段AB的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图6)在直线x=2的右侧,考察范围为到点B的距离不超过km区域;在直线x=2的左侧,考察范围为到A,B两点的距离之和不超过km区域.(Ⅰ)求考察区域边界曲线的方程;(Ⅱ)如图6所示,设线段P1P2,P2P3是冰川的部分边界线(不考虑其他边界线),当冰川融化时,边界线沿与其垂直的方向朝考察区域平行移动,第一年移动0.2km,以后每年移动的距离为前一年的2倍,求冰川边界线移动到考察区域所需的最短时间.20.已知函数对任意的,恒有.(Ⅰ)证明:当时,;(Ⅱ)若对满足题设条件的任意b,c,不等式恒成立,求M的最小值.21.数列中,是函数的极小值点(Ⅰ)当a=0时,求通项;(Ⅱ)是否存在a,使数列是等比数列?若存在,求a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数学试题 (理科)(解析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数 学(理科)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共5页,选择题部分1至2页,非选择题部分3至5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共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像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参考公式: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 柱体的体积公式 P (A +B )=P (A )+P (B ) Sh V =如果事件A 、B 相互独立,那么 其中S 表示柱体的底面积,h 表示柱体的高P (A ·B )=P (A )·P (B ) 锥体的体积公式如果事件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 ,那么n Sh V 31=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 其中S 表示锥体的底面积,h 表示锥体的高k n k kn n P P C k P --=)1()(),,2,1,0(n k = 球的表面积公式台体的体积公式 24R S π= )(312211S S S S h V ++= 球的体积公式其中S 1,S 2分别表示台体的上、下底面积 334R V π=h 表示台体的高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P={x ︱x <4},Q={x ︱2x <4},则( )(A )p Q ⊆ (B )Q P ⊆(C )Rp Q C ⊆(D )RQ P C ⊆解析:{}22<<x x Q -=,可知B 正确,本题主要考察了集合的基本运算,属容易题(2)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若输出的S=57,则判断框内位( ) (A ) k >4? (B )k >5? (C ) k >6? (D )k >7?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察了程序框图的结构,以及与数列有关的简 单运算,属容易题(3)设n S 为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580a a +=,则52S S =( )(A )11 (B )5 (C )8- (D )11-解析:解析:通过2580a a +=,设公比为q ,将该式转化为08322=+q a a ,解得q =-2,带入所求式可知答案选D ,本题主要考察了本题主要考察了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属中档题(4)设02x π<<,则“2sin 1x x <”是“sin 1x x <”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因为0<x <2π,所以sinx <1,故x sin 2x <x sinx ,结合x sin 2x 与x sinx 的取值范围相同,可知答案选B ,本题主要考察了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以及转化思想和处理不等关系的能力,属中档题(5)对任意复数()i ,R z x y x y =+∈,i 为虚数单位,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2z z y -= (B )222z x y =+ (C )2z z x -≥ (D )z x y ≤+解析:可对选项逐个检查,A 项,y z z 2≥-,故A 错,B 项,xyi y x z 2222+-=,故B 错,C 项,y z z 2≥-,故C 错,D 项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数学理工农医类(全国卷新课标)
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 12 题, 共计 60 分)
1、(5分)
已知集合A={x||x|≤2,x∈R},B={x|≤4,x∈Z},则A∩B=( )
A.(0,2) B.[0,2]
C.{0,2} D.{0,1,2}
2、(5分)
已知复数z=,是z的共轭复数,则z·=( )
A. B. C.1 D.2
3、(5分)
曲线y=在点(-1,-1)处的切线方程为( )
A.y=2x+1 B.y=2x-1
C.y=-2x-3 D.y=-2x-2
4、(5分)
如图,质点P在半径为2的圆周上逆时针运动,其初始位置为P0(,-),角速度为1,那么点P 到x轴的距离d关于时间t的函数图像大致为( )
5、(5分)
已知命题:
p1:函数y=2x-2-x在R上为增函数,
p2:函数y=2x+2-x在R上为减函数,
则在命题q1:p1∨p2,q2:p1∧p2,q3:(p1)∨p2和q4:p1∧(p2)中,真命题是( )
A.q1,q3 B.q2,q3
C.q1,q4 D.q2,q4
6、(5分)
某种种子每粒发芽的概率都为0.9,现播种了1 000粒,对于没有发芽的种子,每粒需再补种2粒,补种的种子数记为X,则X的数学期望为( )
A.100 B.200 C.300 D.400
7、(5分)
如果执行下面的框图,输入N=5,则输出的数等于 ( )
A. B. C. D.
8、(5分)
设偶函数f(x)满足f(x)=x3-8(x≥0),则{x|f(x-2)>0}=( )
A.{x|x<-2或x>4} B.{x|x<0或x>4}
C.{x|x<0或x>6} D.{x|x<-2或x>2}
9、(5分)
若cosα=-,α是第三象限的角,则=( )
A.- B. C.2 D.-2 10、(5分)
设三棱柱的侧棱垂直于底面,所有棱的长都为a,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
A.πa2 B.πa2 C.
πa2 D.5πa2
11、(5分)
已知函数f(x)=若a,b,c互不相等,且f(a)=f(b)=f(c),则abc的取值范围是( )
A.(1,10) B.(5,6)
C.(10,12) D.(20,24)
12、(5分)
已知双曲线E的中心为原点,F(3,0)是E的焦点,过F的直线l与E相交于A,B两点,且AB的中点为N(-12,-15),则E的方程为( )
A.-=1
B.-=1
C.-=1
D.-=1
二、填空题 ( 本大题共 4 题, 共计 20 分)
1、(5分)
设y=f(x)为区间[0,1]上的连续函数,且恒有0≤f(x)≤1,可以用随机模拟方法近似计算积分f(x)d x.先产生两组(每组N个)区间[0,1]上的均匀随机数x1,x2,…,x N和y1,y2,…,y N,由此得到N个点(x i,y i)(i=1,2,…,N).再数出其中满足y i≤f(x i)(i=1,2,…,N)的点数N1,那么由随机模拟方法可得积分
f(x)d x的近似值为__________.
2、(5分)
正视图为一个三角形的几何体可以是__________.(写出三种)
3、(5分)
过点A(4,1)的圆C与直线x-y-1=0相切于点B(2,1),则圆C的方程为__________.
4、(5分)
在△ABC中,D为边BC上一点,BD=DC,∠ADB=120°,AD=2.若△ADC的面积为3-,则∠BAC=__________.
三、解答题 ( 本大题共 8 题, 共计 90 分)
1、(12分)
设数列{a n}满足a1=2,a n+1-a n=3·22n-1.
(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
(2)令b n=na n,求数列{b n}的前n项和S n.
2、(12分)
如图,已知四棱锥P—ABCD的底面为等腰梯形,AB∥CD,AC⊥BD,垂足为H,PH是四棱锥的高,E为AD中点.
(1)证明PE⊥BC;
(2)若∠APB=∠ADB=60°,求直线PA与平面PEH所成角的正弦值.
3、(12分)
为调查某地区老年人是否需要志愿者提供帮助,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该地区调查了500位老年人,结果如下:
(1)估计该地区老年人中,需要志愿者提供帮助的老年人的比例;
(2)能否有99%的把握认为该地区的老年人是否需要志愿者提供帮助与性别有关?
(3)根据(2)的结论,能否提出更好的调查方法来估计该地区的老年人中,需要志愿者提供帮助的老年人的比例?说明理由.
附:
K2=
4、(12分)
设F1,F2分别是椭圆E:+=1(a>b>0)的左、右焦点,过F1斜率为1的直线l与E相交于A,B 两点,且|AF2|,|AB|,|BF2|成等差数列.
(1)求E的离心率;
(2)设点P(0,-1)满足|PA|=|PB|,求E的方程.
5、(12分)
设函数f(x)=e x-1-x-ax2.
(1)若a=0,求f(x)的单调区间;
(2)若当x≥0时f(x)≥0,求a的取值范围.
6、(10分)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已知圆上的弧,过C点的圆的切线与BA的延长线交于E点,证明:
(1)∠ACE=∠BCD;
(2)BC2=BE×CD.
7、(10分)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已知直线C1: (t为参数),圆C2: (θ为参数).
(1)当α=时,求C1与C2的交点坐标;
(2)过坐标原点O作C1的垂线,垂足为A,P为OA的中点,当α变化时,求P点轨迹的参数方程,并指出它是什么曲线.
8、(10分)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设函数f(x)=|2x-4|+1.
(1)画出函数y=f(x)的图像;
(2)若不等式f(x)≤ax的解集非空,求a的取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