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知识点整理(一)

合集下载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中的问题总结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中的问题总结

1.卡诺氏液的作用是提前把处于分裂旺盛时期的细胞及时的固定下来,比如上午的8点到10点是根尖分生区分裂比较旺盛的时期,为了试验的安排方便,可以先在上午固定下来,下午或者之后再做有丝分裂个过程的观察。

而低温诱导也是同样的道理,低温诱导后,在分裂旺盛的时候固定下来,方便之后的观察。

2.用改良苯酚品红染液,不用龙胆紫的原因是,龙胆紫容易染色过深,不能很好的区分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而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对细胞核有很好的染色效果,对细胞质在短时间内不能染色。

3.实验中,在染色前应该先将根尖压碎,这样能使得更多的细胞被染色,因为课堂时间有限,不能使得染色时间太长,所以采用这样的办法。

4.洋葱根尖的有丝分裂周期为12h,根尖分裂最旺盛的时间段在上午的8点到10点。

高考生物 必修2实验复习指导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高考生物 必修2实验复习指导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高考生物必修2实验复习指导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实验十三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P88
1、原理:用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于是,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

2、方法步骤:
(1)洋葱长出约1cm左右的不定根时,放入冰箱的低温室内(4℃),诱导培养36h。

(2)剪取诱导处理的根尖约0.5~1cm,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0.5~1 h,以固定细胞的形态,然后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2次。

(3)制作装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过程同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制片方法一样)
(4)观察,比较:视野中既有正常的二倍体细胞,也有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的细胞.
3、讨论:秋水仙素与低温都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这两种方法在原理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用心爱心专心 1。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理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理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理1. 引言哎呀,今天我们来聊一个听起来挺复杂,但其实特别有趣的话题——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听上去像是科学家的秘密实验,但其实这事儿跟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不少关系呢!你想想,咱们身边的植物,尤其是那些颜色鲜艳的花儿,往往是因为染色体加倍才有了那么绚丽的外表。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神秘的面纱,看看低温是如何在背后默默“操控”这一切的!2. 什么是染色体加倍?2.1 染色体的基本知识首先,咱们得先知道什么是染色体。

简单来说,染色体就像是细胞里的“存储库”,里面装着遗传信息。

每个生物体都有一套独特的染色体,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份证一样。

有些植物、动物的染色体数量比较多,这种情况就叫“染色体加倍”。

这就像是一加一变成了二,结果出来的东西就变得特别不一样。

2.2 加倍的意义你可能会问,染色体加倍有什么好处呢?嘿,别着急!加倍的染色体能带来更多的遗传变异,这意味着植物的抗病能力更强、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好,甚至能让它们长得更高、更壮。

这就好比你多读几本书,知识面宽了,自然就能应对各种挑战了。

3. 低温诱导的神奇之处3.1 低温的影响那么,低温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想象一下,当植物在寒冷的环境中待着,它们就像被迫进了一个“冬眠”状态。

这个时候,植物的生长速度减慢,细胞分裂的频率也降低。

于是,植物为了应对这种压力,就会产生一些特殊的反应。

哎呀,生存本能真是不可思议啊!在这种情况下,低温刺激了植物细胞的分裂,让它们的染色体开始加倍,就好像是为了在恶劣环境中找到一条生存之路。

3.2 实际应用不仅如此,科学家们还发现,利用这种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理,可以在农业中大显身手。

比如说,咱们可以通过人工制造低温环境,来增强作物的抗逆性,这样就能让农民们收获更好、产量更高的农作物,简直是一举多得嘛!这就像是给植物穿上了一件“防寒服”,让它们在寒冷的天气中也能活得潇潇洒洒,真是个好主意!4. 总结与展望在这个复杂的科学世界里,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无疑是一个有趣的现象。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实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实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实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一、实验目的:(1)学习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方法(2)了解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机制二、实验原理:(1)在正常有丝分裂的植物分生组织细胞中,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子染色体在绢丝的作用下分别向两极移动,最后均匀分布在两个子细胞上。

(2)用低温处理植物组织细胞,使纺缍体的形成受到抑制,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于是,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

三、方法步骤:知识拓展:除了低温诱导外,秋水仙碱在生产中还常用于处理发芽的种子或幼苗,使染色体数量加倍。

其原理是,当秋水仙碱作用于分裂的细胞时,它可以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无法移动到两极,导致细胞中染色体数量加倍。

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继续进行有丝分裂,将来可能发育成多倍体植物。

相关高中生物知识点: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细胞膜的制备方法1.实验原理:细胞中的物质有一定的浓度。

当将细胞放入蒸馏水中时,细胞会吸水并破裂,细胞内的物质会流出,从而获得细胞膜。

2.实验中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l)成熟的哺乳动物红细胞没有细胞壁。

(2)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各种细胞器(膜)和细胞核(核膜),可提取到较为纯净的细胞膜。

(3)红细胞是单独存在的,这便于制造悬浮液。

3.红细胞稀释液的制备:将少量新鲜血液注入生理盐水中,摇匀。

4.操作流程易错点拨:1.红细胞应用生理盐水稀释:① 使红细胞分散,不易凝集;② 使红细胞暂时保持其原始形状。

2、滴蒸馏水用吸水纸吸引时应该缓慢进行,防止把细胞吸跑。

科学家经常使用成熟的哺乳动物红细胞作为材料来研究细胞膜的组成,因为()a.哺乳动物红细胞容易得到b、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在水中很容易破裂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d、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很容易观察到答案c高中生物相关知识点:实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2.材料的选择(1)常用藓类叶片(或是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

(整理)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整理)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1、白话原理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可以实现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离后,新的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这就保证了染色体的平均分配,但如果细胞未能形成纺锤体的话,新的染色体就无法分开,这样,细胞也就无法继续分裂,就会导致细胞内的染色体加倍。

低温以及秋水仙素处理均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2、拨云见日(1)低温处理必须在培养出1cm左右不定根之后。

如若生根前就送进冰箱,低温抑制新陈代谢也就抑制了根尖分生区的形成,不会发生根尖分生区的有丝分裂受低温影响的过程。

(2)剪取根尖时间一般在中午10点左右,此时分裂旺盛,受低温影响较大,实验效果明显。

(3)染色时间要严格控制,如染色不足染色体看不清,染色过度,会导致视野中染色体一团糟,无法分辨。

1. 有关“低温诱导大蒜根尖细胞染色体加倍”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A. 可能出现三倍体细胞B. 多倍体细胞形成的比例常达100%C. 多倍体细胞形成过程无完整的细胞周期D. 多倍体形成过程增加了非同源染色体重组的机会释疑:形成多倍体细胞的原因是低温阻止了纺锤体的形成,使加倍后的染色体无法进入两个细胞中,导致细胞分裂不能继续进行,因此无法完成完整的细胞周期。

答案:C2. 对于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正确的描述是A. 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B. 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C. 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D. 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方面,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相似答案:ABD3. 下列实验中,需要使用显微镜的是A.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B. 模拟尿糖的检测C. 低温或化学物质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D. 土壤中大型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释疑:染色体肉眼不可见,要观察染色体是否加倍需要使用显微镜,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模拟尿糖的检测、土壤中大型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都没有必要使用显微镜。

低温诱导加倍的原理

低温诱导加倍的原理

低温诱导加倍的原理哎,说到低温诱导加倍,这事儿可真有点意思。

你可能会想,低温不就是冷嘛,怎么还能诱导加倍呢?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咱们得明白,低温诱导加倍,这其实是一种植物学上的术语。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降低温度,让植物的染色体数量加倍。

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神奇?其实,这背后的原理,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还挺相似的。

想象一下,你把一块面团放在冰箱里,过一会儿拿出来,你会发现面团变硬了。

这是因为低温让面团里的蛋白质结构发生了变化。

植物细胞里的染色体,其实也是蛋白质的一种。

当温度降低时,染色体的结构也会发生变化,变得更紧密,更难以分离。

这就好比你在冬天穿了很多层衣服,虽然暖和,但行动起来就没那么灵活了。

染色体也是一样,低温让它们变得“僵硬”,在细胞分裂时,就不容易正常分开,结果就是染色体数量加倍了。

但是,这事儿也不是那么简单。

你得控制好温度,太低了,细胞可能会冻伤;太高了,染色体又恢复了原来的“灵活”。

所以,这就需要精确的温度控制,和对植物生长周期的深入了解。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实验室里做这个实验。

我们用的是一种叫“矮牵牛”的植物。

这种植物对温度特别敏感,稍微有点变化,就能看到明显的效果。

我们把矮牵牛的种子放在不同的温度下培养,有的放在常温下,有的放在低温下。

过了几个星期,我们发现,放在低温下的矮牵牛,长出来的叶子明显比常温下的要大,而且颜色更深。

这说明,低温确实让矮牵牛的染色体加倍了,细胞分裂的速度也加快了。

但是,这事儿也有风险。

染色体加倍,虽然可以让植物长得更快,但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比如,染色体加倍的植物,可能会更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或者在极端环境下生存能力下降。

所以,虽然低温诱导加倍听起来很神奇,但实际操作起来,还是需要很多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

这就像做饭一样,你得知道什么时候加调料,加多少,才能做出美味的菜肴。

总的来说,低温诱导加倍,是一种利用温度变化,来改变植物染色体数量的技术。

高三生物基础实验(人教版(下)):实验4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含解析

高三生物基础实验(人教版(下)):实验4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含解析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理,卡诺氏液、酒精、盐酸、
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等试剂的作用
前情提要:
关键词:低温、染色体变异、卡诺氏液、酒精、盐酸、改良苯酚品红染液难度系数:★★★
重要程度:★★★★
基础回顾:
考点一览: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原理、步骤与现象
技能方法:
1.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的试剂及其作用
3.选材的时候必须选用能够进行分裂的分生组织的原因是:不分裂的细胞染色体不复制,不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情况。

4.实验过程中,低温诱导时,应设常温、低温4℃、0℃三种,以作对照,否则实验设计不严密。

【易错警示】关于“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3个易错提醒(1)细胞是死的而非活的: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是已被盐酸杀死的细胞。

(2)材料不能随意选取:误将低温处理“分生组织细胞”等同于“任何细胞”。

选材应选用能进行分裂的分生组织细胞,否则不会出现染色体加倍的情况。

(3)着丝点分裂与纺锤体无关:误将“抑制纺锤体形成”等同于“着丝点不分裂”。

着丝点是自动分裂,无纺锤丝牵引,着丝点也分裂。

【课堂巩固】
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脂肪的鉴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都使用了酒精
B.可将酸性重铬酸钾加入酵母菌培养液,以检测生成的呼吸产物
C.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中,应选择染色均匀、色泽较深的区域观察
D.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
【答案】A。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步骤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步骤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步骤1. 引言:为何低温诱导?说到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听起来有点高深莫测,但其实它就像是在为植物“施魔法”。

咱们知道,植物的生长和繁殖都跟它的基因有很大关系,而染色体就是基因的载体。

简单来说,染色体越多,潜力越大,这就好比给你的小店铺增加了更多的货品,生意自然也会火爆!那么,怎样利用低温来让这些染色体加倍呢?下面就来聊聊具体的实验步骤。

2. 实验准备2.1 材料准备首先,我们得准备好一些必需的材料。

没错,实验就像做菜,得有好食材。

你需要选择一个生长迅速的植物,比如洋葱或豌豆。

它们的染色体结构比较清晰,很适合我们这个实验。

接着,还要准备一些低温环境设备,比如冰箱或冷藏箱。

最后,别忘了显微镜,这可是观察染色体的“秘密武器”哦。

2.2 工具与设备此外,别小看实验工具。

我们需要一些基本的实验器材,比如试管、培养皿,还有一些化学试剂,比如秋水仙碱。

这种药物能帮助抑制细胞分裂,保持细胞在特定阶段,从而便于我们观察到染色体的加倍状态。

再加上实验手套和防护眼镜,安全第一,毕竟咱们要是做了实验出点意外,那可真是得不偿失了!3. 实验步骤3.1 低温处理接下来,正式进入实验环节。

首先,把你选好的植物根尖剪下来,别担心,这并不会对植物造成大伤害。

然后,把这些根尖放在冰箱里,通常需要冷藏24小时。

低温环境就像给植物一个小休息,调调它的状态。

你可以想象,植物在冰箱里缩着小身子,心里想着:“我又要变得厉害了!”3.2 染色体观察一天后,拿出根尖,接下来得进行染色处理。

把根尖放入秋水仙碱的溶液中,浸泡大约2到4小时。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细胞停留在分裂的某个阶段,方便我们后续观察。

然后,把根尖取出,切成小段,放到显微镜下观察。

此时,你会看到一幅幅美丽的染色体图案,真是让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这就像揭开了植物的“秘密”,每一条染色体都在告诉你,它的基因故事。

3.3 记录与分析观察完之后,别忘了做记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知识点整理(一)
1、原理:
用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于是,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

2、方法步骤:
(1)洋葱长出约1cm左右的不定根时,放入冰箱的低温室内(4℃),诱导培养36h。

(2)剪取诱导处理的根尖约0.5~1cm,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0.5~1 h,以固定
细胞的'形态,然后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2次。

(3)制作装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过程同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制片方法一样)
(4)观察,比较:视野中既有正常的二倍体细胞,也有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的细胞.
3、讨论:
秋水仙素与低温都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这两种方法在原理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