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废弃物分析及处理方案
实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5篇)

实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一.实验室废弃物的定义1.实验废弃的高浓度溶液,标准曲线的标准溶液,配置不当的溶液以及过期的药品。
2.检测仪器使用过程当中排除的废弃溶液。
3.实验室药品用完后弃置的药品包装瓶,废弃玻璃器皿。
二.实验室废弃物处理1.目的:为防止实验室的废弃物污染扩散。
2.适用范围:检验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废液。
3.责任与监督:实验操作人员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安全负责人应进行监督。
三.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的一般原则1.在证明废液溶液浓度已相当小而又安全时,可以排放到排水沟中;2.尽量将废弃物放在安全处隔离储存,废液应根据其化学特性进行分类,并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存放地点,通过密闭容器存放,等待统一处理。
3.固体废物应收集在大小合适,中等强度的包装材料(如纸箱,编织袋等),包装材料要求完好,结实,牢固。
4.每一类别的废弃物应在收集处,储存包装上贴好标签,以便在处理时分类。
5.收集好的实验室废弃物品,需按要求在废品清单上做好相应的记录。
6.按照单位的统一部署和废弃物处置公司的要求进行废弃物的转运,记录和交接。
四.注意事项1.因废液的组成不同,在处理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有毒气体以及发热,爆炸等危险,所以在处理前必须充分了解废液的性质,并在分类时应边观察边操作。
2.虽然各类废液处理方法有所不同,但可将可以统一处理的各种化合物收集后进行处理。
3.要选择没有破损及不会被废液腐蚀的容器进行收集。
将收集的废液的成分及含量,贴上明显的标签,并置于安全的地点保存。
特别是毒性大的废液,尤其要十分注意。
4.含有易燃易爆等危险物质的溶液,要谨慎丝的操作,并应尽快处理。
五.安全措施1.处理废弃物时,必须戴上防溅眼罩,口罩,手套和实验服。
2.为防止废液挥发,每次倾倒废物之后应盖紧容器。
3.在处理易挥发,有毒等化学废液时,处理者必须戴上具适当滤毒罐的防毒面具,并在通风环境下进行。
实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2)是为了保障实验室成员和环境安全的规定。
实验室生物实验废弃物处理方法

实验室生物实验废弃物处理方法实验室在进行生物实验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
这些废弃物包括实验室用具、化学试剂、生物制品、残留液体等。
对这些废弃物的正确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介绍几种实验室生物实验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一、实验室用具的处理实验室用具的处理应该以减少污染和安全为原则。
对于可重复使用的实验室用具,应该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
清洗过程中,应该使用环境友好型的清洗剂,并进行足够的冲洗,以确保清洗干净。
对于不可重复使用的实验室用具,应该按照规定的处理方法进行分类和处理。
二、化学试剂的处理化学试剂是实验室生物实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它们也带来了很大的环境污染风险。
对于过期的化学试剂,应该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
一般情况下,过期的化学试剂应该集中存放,并交由专门的废弃物处理机构进行安全处置。
同时,实验室在使用化学试剂时,应该注意控制用量,避免浪费和不必要的污染。
三、生物制品的处理生物制品包括生物样品、培养物、细胞系等。
对于已使用过的生物制品,应该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
一般情况下,生物制品应该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彻底消毒,并以适当的方式进行处置。
对于遗弃的生物制品,应该集中存放,并交由专门的废弃物处理机构进行处理。
四、残留液体的处理实验室生物实验中产生的残留液体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在处理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安全。
对于大量产生的残留液体,应该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
一般情况下,液体废弃物应该收集到特殊的废液容器中,并交由专门的废弃物处理机构进行处理。
在收集和处置过程中,应该注意保护自身安全并防止泄漏。
五、环境污染控制除了对实验室生物实验废弃物进行正确处理,还应该控制环境污染风险。
在实验室的设计和操作过程中,应该注重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控制。
选择环保型试剂和实验仪器,减少化学品使用量,注重垃圾分类等都是有效控制环境污染的方法。
结语实验室生物实验废弃物的正确处理对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

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
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废弃物可能包含有害物质,对环
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方法:
1. 分类和储存:将废弃物按照不同的类型进行分类,例如化学废液、固体废物、生物废物等。
每种类型的废弃物都应该单独储存,以防止交叉污染。
2. 标记和包装:对废弃物进行标记,明确其性质和危(wei)险性。
废弃物应
该被妥善包装,以防止泄漏或者扩散。
3. 处理和处理:根据废弃物的性质和危(wei)险程度,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例如,化学废液可以通过中和、稀释、沉淀或者其他化学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固体废物可以通过焚烧、填埋或者回收等方式进行处理。
生物废物可以通过高温灭菌、消毒或者其他生物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4. 回收和再利用:对于一些可回收的废弃物,应该尽可能地进行回收和再利用。
例如,废纸可以回收再造,废玻璃可以回收再熔制。
5. 合规处置:废弃物的处理应该符合当地的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要求。
有些特
殊的废弃物可能需要特殊的处理许可或者合规要求。
总之,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需要小心谨慎,确保废弃物不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
造成危害。
实验室应该建立废弃物管理计划,并培训员工正确处理废弃物。
试验室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试验室废弃物的处理方法试验室废弃物指的是在实验室中使用的废弃物品,包括废液、废固体、废气等。
它们可能带有高度的危险性、毒性或者放射性,因此,正确和安全地处理它们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试验室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一、试验室废液的处理方法试验室废液是指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液。
废液的种类非常广泛,包括有机液体、酸、碱、臭氧、有害溶液等。
正确地处理废液,可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以及给健康带来危害。
1. 堆肥化处理将废液通过一定的堆肥化处理,使得其成为有机肥料是比较常见的废液处理方法。
这样可以将有机废料转化为肥料以利于生态环境恢复。
但是,这种处理方法对于有毒性废液或者含放射元素的废液并不适用。
2. 环保水处理法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称为“环保水处理法”的高科技技术,可将有毒废水转化为琥珀色的呈现。
它通过有效地吸附过滤来净化水和废水,从而满足废水的排放标准。
3. 中和法该方式是将废液通过加碱或酸来中和,使其成为中性或者稳定的化合物,再通过处理的方法,如过滤、蒸发、沉淀等,最终达到排放标准。
4. 渗滤法渗滤法的原理是利用反渗透技术去除水中的附着物,实现废液净化。
这种处理方式不但能有效地降低废水的浓度,而且对周围环境也没有污染。
二、试验室废固体的处理方法1. 焚烧法将废弃的实验室器具或实验产生的有机固体在高温下燃烧去除,称为焚烧法。
废固体在焚烧过程中会同大气中的氧气和火焰燃烧,从而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蒸气和灰等物质。
2. 堆肥法堆肥法是将生物垃圾、厨余垃圾等废弃物质中含有的有机物通过堆肥发酵的方式,转化为高效有机肥的过程。
实验中的废弃器具、采样钻头等金属器具可以进行拆解处理,例如分离其中的金属和塑料等物质进行回收。
3. 磨碎法将实验室中较为环保和易于可回收的废弃物品可以通过磨碎机、压缩机的方式进行碾磨压缩压成饼状后可以进行再次利用。
三、试验室废气的处理方法废气是指实验中产生的气体废弃物。
由于很多废气具有毒性、危害健康,因此需要进行处理。
实验废弃物处理方法

实验废弃物处理方法实验室中产生的废弃物,包括化学试剂瓶、废旧设备、实验室用品、废纸、废塑料、废玻璃等多种废物。
这些废弃物如果不得当处理,既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又可能对实验室人员的健康带来危害。
因此,科研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对实验废弃物进行规范处理。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实验废弃物处理方法。
1. 化学试剂瓶处理化学试剂瓶是实验室中最常见的废弃物之一。
使用完毕的试剂瓶,首先需要进行清洗。
清洗过的试剂瓶应该分类存放,待集中处理。
可以选择对试剂瓶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后,再将其送往废品回收中心进行处理。
另外,有些试剂瓶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2. 废旧设备处理实验室中的废旧设备,如损坏的电子仪器、废弃的生物实验设备等,需要及时处理。
可以联系相关的回收机构,将废旧设备进行回收处理。
对于可回收再利用的废旧设备,也可以选择进行修复、维护后再次投入使用,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 废纸废塑料处理实验室中使用大量的纸张和塑料制品,因此废纸废塑料的处理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废纸可以进行分类回收,再利用。
废塑料则可以送至专业的废品回收处理中心,进行资源化利用。
在日常工作中,还应该尽量减少废纸废塑料的使用,提倡环保意识。
4. 废玻璃处理实验室中使用的玻璃器皿、试管等废玻璃制品,因为易碎而需要特别注意处理。
使用完毕的废玻璃应该分类存放,并在专门的废品回收箱中丢弃。
废玻璃可以通过再熔处理,用于再次制造玻璃制品,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5. 生物废弃物处理实验室中还可能产生生物废弃物,如实验动物尸体、过期的细菌培养物等。
这些生物废弃物应该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以防止疾病传播和环境污染。
通常可以选择高温灭菌、焚烧等方式对生物废弃物进行处理,确保安全无害。
总之,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需要科研人员高度重视。
合理分类、正确处理实验废弃物,不仅能保护环境,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也有助于维护实验室人员的健康安全。
希望广大科研工作者能够共同努力,做好实验废弃物的规范处理工作,为建设绿色实验室、绿色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指南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指南引言:实验室在日常的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如化学品、溶液、溶剂、容器、仪器等。
这些废弃物如果不进行妥善处理,可能会对环境和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正确处理实验室废弃物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将介绍实验室废弃物的分类与处理方法,以及相关的安全注意事项,以期能够为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提供一些指导。
一、实验室废弃物的分类1.化学品废弃物:包括实验中使用过的化学试剂、实验失败或废弃的溶液等。
这些废弃物可能含有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易燃物质等,需要进行特殊处理。
2.仪器废弃物:包括实验中废弃的玻璃仪器、塑料仪器、金属仪器等。
这些废弃物需要进行分类收集和合理处理,以减少资源浪费。
3.生物废弃物:包括实验中使用过的生物试剂、动植物组织等。
这些废弃物可能含有致病微生物、病毒等,需要进行灭菌处理。
4.放射性废弃物:包括实验中使用过的放射性药物、放射性同位素等。
这些废弃物需要进行合法的放射性废弃物处理,以确保安全。
二、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方法1.化学品废弃物的处理方法:a.溶液废弃物:可以通过中和处理,并将中和后的废液经过沉淀或过滤后安全处理。
b.有机溶剂废弃物:可以通过蒸馏回收或者妥善包装交由专业单位处理。
c.有毒废物:如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的废物需要单独收集,交由专门的机构进行处理。
2.生物废弃物的处理方法:a.微生物废弃物:可以通过高温高压灭菌处理或者通过化学方法进行消毒处理。
b.动植物组织废弃物:可以通过焚烧处理或者进行生物降解处理。
3.仪器废弃物的处理方法:a.玻璃仪器废弃物:可以进行分类收集和回收利用,如对玻璃仪器进行消毒和修复,以延长使用寿命。
b.塑料仪器废弃物:可以进行分类回收和再利用,或者送往专门的塑料回收处置单位处理。
4.放射性废弃物的处理方法:a.放射性药物废弃物:应按照国家和地方法规相关要求进行处理,通常需要将其交由专业机构进行处置。
b.放射性同位素废弃物:应根据放射性规定进行分类收集,并将其交由专门机构进行处理。
实验室常见化学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实验室常见化学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实验室是化学工作的重要场所,化学实验产生的废弃物是实验室管理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化学废弃物的规范处理不仅有利于实验室环境的保护,也符合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要求。
为了有效处理实验室常见的化学废弃物,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类型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并且严格遵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一、废液的处理1. 中和处理:实验室中产生的废酸、废碱、废盐等废液需要进行中和处理。
一般情况下,将酸、碱废液倒入一个大容器中,然后逐渐加入中和剂(如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直到废液中的pH值达到7左右。
中和后的废液要经过沉淀、过滤等工艺,将沉淀物和悬浮物分离,然后将上清液处理或排放。
2. 离子交换法:对于废水中含有重金属离子的情况,可以采用离子交换材料对废水进行处理,通过吸附、交换等方法将重金属离子去除,达到废水净化的目的。
3. 水蒸气凝结法:将废水在加热的过程中,蒸发出水蒸气,经过冷却凝结后,可以得到净化后的水,有机物和无机盐则可以在设备中得到回收。
1. 化学废气处理:实验室中所生成的化学废气包括有机蒸汽、酸性蒸汽、碱性蒸汽等,如果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需要进行有效的处理。
可以采用活性炭吸附法、氧化法、吸收法等进行处理。
2. 废气收集、净化和回收:对于一些有机溶剂蒸汽的处理,可以采用收集、净化和回收的方法进行处理。
通过气相色谱法、膜分离法、吸附法等技术将有机溶剂回收再利用,减少废气的排放。
1. 化学废渣处理:实验室中产生的化学废渣包括过滤残渣、沉淀物、废土等,需要根据不同的性质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通常可以采用干燥、焚烧、填埋等方式进行处理。
在处理过程中,需要做好防尘、防爆等安全措施。
2. 废玻璃器皿的处理:实验室中常常会产生一些废旧的玻璃器皿,这些玻璃器皿不能直接丢弃,需要进行分类、清洗、破碎等处理。
破碎后的玻璃可以进行再利用,降低资源的浪费。
四、废液废气废固体的综合处理1. 综合处理系统建设:实验室废液废气废固体的综合处理,需要建立相应的处理系统,包括废水处理设备、废气处理装置、废固体处理设施等,确保废弃物的治理和处置。
实验室常见化学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实验室常见化学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1. 酸碱废液的处理:酸碱废液一般要进行中和处理。
酸废液可以用碳酸氢钠或氢氧
化钠进行中和,生成盐和水。
碱废液可以用稀酸进行中和,生成盐和水。
处理后的废液可
以经过沉淀、过滤等方法去除沉淀物,得到清洁的水。
2. 有机溶剂的处理:有机溶剂通常是可挥发性的,因此可以通过蒸馏、脱水剂吸附
等方法进行回收。
若无法回收,应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进行安全储存,如将其置于密闭容
器中,以防止气体泄漏。
3. 金属盐废液的处理:金属盐废液中的金属离子可以通过沉淀反应与亲和性较大的
盐发生沉淀反应,形成金属盐沉淀,然后通过过滤或沉淀操作去除沉淀物,得到清洁的溶液。
4. 有毒废液的处理:有毒废液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分类和安全处理,如用生物处理、氧化还原、氧化分解等方法进行处理。
必要时可使用专门的设备,如气相色谱、液相色谱
或质谱仪等对废液进行分析,以确保处理结果符合国家标准。
5. 溶液的处理:当一些溶液不再需要时,可以采取一些方法进行处理,如蒸发浓缩、结晶、沉淀等方法将溶液中的溶质固定下来,然后通过过滤或离心等操作扣除溶液中的杂质,最终得到纯净的物质。
6.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固体废弃物通常是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实验器皿、试剂瓶等,
可以进行分类收集和回收利用。
有机固体废弃物一般可以通过火化或高温燃烧的方式进行
处理,然后进行净化处理。
无机固体废弃物可以通过生物或化学处理进行降解,然后进行
垃圾填埋或焚烧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主要研究了实验室化学污染废弃物处理,介绍了实验室化学废弃物的污染现状以及相关的污染物类型了,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实验室污染物的处置方式,为实验室污染物处置提供了依据。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化学实验室在各大高校中已经普遍存在。
但是很多实验室化学污染废弃物的无处理的排放也给环境带了巨大的危害。
在许多的化学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污染废弃物往往是带有剧毒甚至是有致癌功效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的直接排放不仅严重污染了环境还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威胁。
所以实验室化学污染废弃物的无害化排放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1 实验室污染现状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化学实验室在各大高校中已经普遍存在。
而科研项目的不断增多,实验经费的大量提高,所带来的后果也包括了实验室化学污染废弃物的大量产生,造成的环境问题和对人们健康的危害日趋严重。
很多高校已经从事化学实验的学生和老师对待化学污染废弃物的危害意识淡薄,并不知道或不了解其对环境的毒害。
很多污染物任意排放,有毒有害的废液在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情况下直接进入下水道,容易导致人们的生活、健康状况都受到影响。
而很多无害的有机试剂也直接进入下水道,会造成资源的无形中的浪费。
很多污染物质被土壤、植物吸收,或滋生细菌,流入到大海、河流中,无论是哪一种结果对环境的危害都是巨大的。
生物实验室中,很多未经处理的生物化学废弃物被直接丢弃,容易造成病毒侵害人体,微生物在实验室的特殊条件下造成基因突变,形成新生物种,若新生细菌对人体的危害巨大,将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
同时,一些酸液、碱液的随意排放,会腐蚀下水管道系统,造成下水管道破裂,影响了正常市政工程系统的同时还容易使得土壤酸化或者碱化,从而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寸草不生的恶果,影响植物、农作物的生长同时,还会影响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系统。
但是如此之多的实验室污染问题并没有得到校领导、环境管理部门的足够重视,很多高校的实验室没有定期、固定的化学实验废液、废渣的固定回收点,有些高校有固定回收废液、废渣的部门,但回收时间却相隔时间很长。
而从事实验研究的老师和学生,也有很多不注重化学废弃物的处置,随意倾倒、丢弃的现象严重。
国家环境管理部门对实验室的污染废弃物没有明确的处置法规,同时,未能把高校实验室作为大气、水等环境监测的重点地段,高校也缺乏实验室废液专门排放的下水管道和处理厂。
因此,防治实验室废弃物污染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2 常见实验室常见化学污染物(1)含砷化学污染物。
砷作为剧毒性化学物质,在很久之前就被人们所认识到。
特别是三价砷的毒性是最大的,是致命的,砷的急性中毒主要是阻碍细胞代谢,从而使得细胞死亡;而慢性砷中毒可以导致致癌、致畸等情况的发生[2]。
对于含砷废液的处理,现阶段主要是加入硝石灰,将pH值调节到9左右,然后再加入FeCl3,生成Fe(OH)3起共沉淀作用同时除去废液中的砷。
(2)含铬化学污染物。
铬是主要的环境污染物之一,其化合物普遍存在毒性,其中六价铬的毒性是最高的。
而铬酸、重铬酸及其盐类是实验室常用的药品之一,它们不但会刺激、灼烧人们的皮肤和黏膜,同时以蒸汽、粉尘状态游离在空气中,被人们吸入后会严重危害鼻腔及呼吸系统黏膜、肠胃受损、白血球下降等病状。
铬还可引起久治不愈的过敏性皮炎或湿疹[3]。
含铬废液的处理,主要是在酸性条件下,通过硫酸亚铁将Cr6+还原为Cr3+,然后加入消石灰,调节废液pH值,生成低毒的Cr(OH)3沉淀,分离沉淀后的清液可排放,沉渣可焙烧或填埋。
(3)含汞化学污染物。
汞是一种易气化的金属,常以汞蒸汽的形式存在。
在被人吸入后,会滞留在肺泡内,被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人体,在血液中与红细胞、血红蛋白结合,从而阻碍血细胞的正常代谢功能。
汞中毒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神经异常、齿龈炎、震颤[4]。
对于汞的处置主要是,在实验过程中如果不慎溅落在地上,应立即用吸管、毛笔将汞捡起,收集于瓶中,用水覆盖。
散落过汞的地面应洒上硫磺粉,将散落的汞覆盖一段时间,使其生成硫化汞,再设法扫净。
(4)含铅、镉化学污染物。
铅及其化合物危害人类健康的方式,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在铅及其化合物进入人体后,会妨碍人们的造血功能,使得人们产生贫血、头疼、困乏、四肢酸痛等症状。
铅对儿童的危害尤其严重,儿童铅中毒会造成发育迟缓、多动、智力低下等现象;镉则主要通过饮食和呼吸进入人体,贮存于肝和肾中。
镉不仅会破坏神经系统而且慢性镉中毒会致癌。
对含铅、镉废液,用石灰调节pH值到8~10,使铅、镉离子生成氢氧化铅或氢氧化镉沉淀。
加入硫酸亚铁作为共沉淀剂,使沉淀完全。
3 实验室废弃物处置措施(1)减少实验室废弃物的产生。
为了能够减少实验室废弃的产生,在设计实验室应该尽量减小实验规模,改善实验装置,推广微型实验。
有利于实验中药品使用的数量减少,从而有效的降低污染废弃物的产生。
并且,在实验设计中,如果有有毒、有害气体产生的话,必须改善实验装置,有效的收集毒性气体、毒性液体。
改进实验方法的设计,尽量使用绿色、无毒、无害的化学药品,减少化学实验步骤,降低废弃物的产生流程和总量。
改进实验方法,可以减少试剂使用类型和使用量,努力实现实验室废弃物绿色化。
如在实验过程中,尽量用气相色谱的方式代替液相色谱,用水溶剂代替有机溶剂。
采用新型、高效、对环境友好、可回收的催化剂:通过选择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并避免副产物的生成,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2)回收再利用废弃物。
严格规范化实验室化学废弃物的回收,做到所有有毒有害的化学废弃物全部回收。
在学生的实验教学过程中,重点强调实验废弃物的危害和回收的重要性,讲解具体化学实验废弃物的回收方式及手段。
学校应安排专门部门负责实验室化学废弃物的回收问题,做到化学废弃物的登记,按照以往的产生量,定期合理时间内进行化学废弃的回收。
并检查各个实验室是否有专门的实验废液、废渣的储存桶。
不得将危险废物混入生活垃圾和其他非危险废物中贮存。
在废弃物有效回收后,应通过妥善合理的方式进行处理,做到无污染排放。
(3)学校实验教学中推广多媒体模拟实验。
学校在进行教育实验中,要发挥教学多媒体的作用。
对于一些危险性较大、实验条件较为苛刻、无法让学生自己动手或者教师实验操作讲解的实验,可以下载一些相关的实验视频,或者制作一些动态图片,运用多媒体技术讲解演示这部分实验。
既解决了这部分难题,又让学生能够有所收获。
通过仿真教学的方式,有效的避免有毒有害废物的产生,不但减少了化学实验药品的使用,还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
(4)成立实验室试剂调度网络。
对于过期、失效的化学试剂的处理也成为化学实验的主要污染难题之一。
在同一个学校甚至是区域中,建立同类化学实验室的合作,建立化学试剂的调度网络,不断可以有效的合理利用化学试剂,并且避免大批化学试剂失效,也可节约实验成本。
近几年虽然国家在政策法规方面不断完善,但是地方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对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的重要性认识依然不足,对于危险废物处置行业依然存在误解,导致危废处置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阻力。
2.3.政府补贴危废处置利用既具有企业经营效益,也具有社会公益效益,因此不仅需要得到政策的支持,更需要得到政府资金上的补贴,在当前我国危废处置行业发展水平仍然不高的情况下,政府的支持力度对于企业发展的积极性有很大的影响。
2.4.技术水平我国危废处置利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不断成熟和完善,但是相较于发达国家,技术水平仍然落后,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持续升高,危险废弃物产生量不断攀升的情况,仍然需要不断完善改进技术才能适应未来国情需要。
三、前景展望我国危险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已经超过50%,但是由于我国危险废弃物管理存在底数严重不清的问题,此外有很多危险废物未被申报登记,因而据相关机构测算综合利用率仅为10%左右,而目前危废综合利用是我国危废处置的主要途径,因而我国危废处置利用仍处于较低水平。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对环保行业的重视,未来市场需求将不断增大。
当前危废处置利用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未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不断推进,中西部地区将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根据2004年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普查,我国危险废物处置设施的区域分布东多西少,东部地区设施数量347个,中部134个,西部为31个,分别占全国设施总数的67.8%、26.2%、6.0%。
中西部地区在未来随着经济发展,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根据我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数据可知,2007年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为38.52亿吨,其中危险废弃物产生量为4573.69万吨。
远高于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公布的2007年数据中危险废弃物产生量1079万吨。
可知我国危险废弃物年产生量巨大。
根据2007年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数据,我国危险废弃物年实际处置量为117.42万吨,而危废综合利用按官方数据占总量的50%估计,仍有2000万吨得不到有效处置,若按有关机构实际综合利用率为10%估计,将有3000多万吨危险废物没有得到处置利用。
据环境统计年鉴2012年数据,全国危废产生量3465.24万吨,2007年估测数据是官方数据的4倍多,据此估算2012危废产生量可达1亿吨。
据2004年危险废物处置设施普查数据,可知当年共有危险废物处置设施669个,据相关数据测算年增长16个,2012年全国危废处置设施有897个。
四、典型企业分析:北京金隅红树林环保技术有限公司:隶属于北京金隅集团,拥有国内首条自主研发的危险废物处理生产线。
2008年奥运会唯一水泥合作商,在北京因为绿色奥运停产其他水泥厂时,金隅红树林是唯一照常生产的水泥厂,其利用水泥回转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为北京市解决了大量危险废物的威胁。
东江环保:成立于1999年,是一家专业从事废物管理和环境服务的公司。
2003年香港联交所创业板上市,为我国第一家在境外上市的民营环保企业。
2010年转至主板上市。
法国威立雅环境集团:世界三大环保集团之一。
世界水务领域排名第一,全球危废处理同样处于领军地位。
法国苏伊士环境集团:世界三大环保集团之一。
主营业务水务和废物处理。
2014年获得南通固废综合处理工程项目。
五、总结我国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虽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但是由于政策法规不完善,思想认识不足以及技术水平发展相较于发达国家还比较落后等原因仍处于较低水平。
根据估算2012年危废产生量约为1亿吨,有较大市场空间,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在未来随着经济发展危险废物产生量增多,对危险废物处置的需求将会增大。
根据国家节能减排相关政策及十二五规划,危险废物的综合利用将是危废处置的主要手段,因而危废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将有望成为未来科技研发的重点,同时以综合利用为主的企业将有可能得到政府的大力补贴及政策优惠。
在综合利用技术中目前水泥回转窑焚烧具有一定市场成熟度,在未来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