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语言《成语接龙》教案

幼儿园中班语言《成语接龙》教案

---------------------------------------幼儿园中班语言《成语接龙》教案

一心一意意气风发发扬光大大海捞针针锋相对对牛弹琴勤能补拙

卓尔不群群龙无首守口如瓶平易近人人定胜天天经地义义无反顾

顾此失彼比翼双飞非同小可可乘之机鸡飞蛋打打草惊蛇舍近求远

远见卓识十拿九稳稳如泰山山盟海誓势均力敌地老天荒荒诞不经

惊慌失措措手不及急中生智志同道合何足挂齿尺寸之功功亏一篑

溃不成军君臣佐使史无前例力不从心心旷神怡贻笑大方方兴未艾

唉声叹气弃暗投明名正言顺顺水推舟周而复始始终不渝鱼目混珠

珠联璧合何去何从从容不迫迫在眉睫节外生枝支离破碎岁月如流

1 / 2

流离失所索然无味蔚然成风风花雪月月明星稀息事宁人人才辈出

出神入化画龙点睛惊弓之鸟鸟语花香相濡以沫墨守成规归心似箭

剑拔弩张张口结舌舍近求远远走高飞非此即彼比比皆是事过境迁

千载难逢逢凶化吉集思广益义不容辞词穷理屈趋炎附势事与愿违

惟妙惟肖笑里藏刀刀光剑影影单形只知难而进尽善尽美

2 / 2

感谢阅读,欢迎大家下载使用!

中班语言教案:成语接龙

成语接龙 一心一意意气风发发扬光大大海捞针针锋相对对牛弹琴勤能补拙卓尔不群群龙无首守口如瓶平易近人人定胜天天经地义义无反顾顾此失彼比翼双飞非同小可可乘之机鸡飞蛋打打草惊蛇舍近求远远见卓识十拿九稳稳如泰山山盟海誓势均力敌地老天荒荒诞不经惊慌失措措手不及急中生智志同道合何足挂齿尺寸之功功亏一篑溃不成军君臣佐使史无前例力不从心心旷神怡贻笑大方方兴未艾唉声叹气弃暗投明名正言顺顺水推舟周而复始始终不渝鱼目混珠珠联璧合何去何从从容不迫迫在眉睫节外生枝支离破碎岁月如流流离失所索然无味蔚然成风风花雪月月明星稀息事宁人人才辈出出神入化画龙点睛惊弓之鸟鸟语花香相濡以沫墨守成规归心似箭剑拔弩张张口结舌舍近求远远走高飞非此即彼比比皆是事过境迁千载难逢逢凶化吉集思广益义不容辞词穷理屈趋炎附势事与愿违惟妙惟肖笑里藏刀刀光剑影影单形只知难而进尽善尽美

幼儿园中班早期阅读:变色蜗牛 活动目标: 1、根据画面上实物的颜色以及人物身上的色彩猜测想象故事情节。 2、能关注画面中“第×天”的数字,并初步学习根据“第×天”的提示翻阅图书。 3、能注意倾听他人讲述,并在讲述过程中充分享受变化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绿色、橙色、蓝色、红色、黄色、紫色的蜗牛图各一个,与蜗牛颜色相同的字卡各一个,分别写上“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树叶、桔子、喇叭花、草莓和辣椒、梨子和柠檬、葡萄和茄子各一份。白色蜗牛一个。大图书一本。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蜗牛图,导入活动。 1、请小朋友仔细听听,是谁来了?窸窣、窸窣、窸窣,谁慢慢吞吞地爬过来了啦? 2、(出示小蜗牛图)看,原来是一只小蜗牛慢慢吞吞地爬过来了。你会象小蜗牛一样慢慢吞吞地爬吗?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3、引导幼儿一边学爬一边嘴里说:“窸窣、窸窣,一只小蜗牛慢慢吞吞地爬过来了。” 二、引导幼儿根据字卡颜色猜测小蜗牛颜色的变化,激发幼儿的兴趣。 1、这只小蜗牛每天要吃许多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蜗牛吃了好东西以后,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2、(分别出示字卡及彩色小蜗牛)第一天,变成了一只绿色的蜗牛。第二天,变成了一只橙色的蜗牛。第三天,它会变成什么颜色的小蜗牛呢?请你猜猜。你怎么知道是红色的蜗牛?从哪里看出来的? 3、用猜猜、找找、配对的方法,让幼儿感受蜗牛变化的乐趣。 三、引导幼儿观察大图书,并根据图书画面进行简单回忆,初步了解图书内容。 1、小蜗牛每天变来变去,真奇怪!妈妈到底给它吃了什么好吃的东西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本大图书。 2、出示大图书封面,向幼儿介绍图书名称《变色蜗牛》。 3、教师用较慢的速度翻书,并用语言提醒幼儿注意观察食物。 4、提问:小蜗牛吃了好吃的东西就会变颜色了? 5、引导幼儿学说象声词。(采用个别与集体练习的形式,鼓励幼儿大声学一学。) 四、教师和幼儿共同阅读大书《变色蜗牛》。 五、发散思维: 小蜗牛每天都吃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多开心。如果让你给小蜗牛送好吃的东西,你会给它吃什么呢?它又会变成什么颜色的蜗牛呢?(鼓励幼儿用“第七天,它吃了……,变成了一只×色的蜗牛。”讲述) 附:故事:变色蜗牛 “蟋唆,蟋唆。”一只蜗牛慢慢吞吞地爬过来。 第一天,“沙沙,沙沙。”它吃了一片绿色的叶子,变成了一只绿色的蜗牛。 第二天,“嚓嚓,嚓嚓。”它吃了一片橙色的桔子,变成了一只橙色的蜗牛。 第三天,“咂咂,咂咂。”它吃了两朵蓝色的喇叭花,变成了一只蓝色的蜗牛。 第四天,“咕兹,咕兹。”它吃了一只红色的辣椒和一颗红色的草莓,变成了一只红色的蜗牛。 第五天,“咔嚓,咔嚓。”它吃了一黄色的梨子和一个黄色的柠檬,,变成了一只黄色的蜗牛。 第六天,“啊呜,啊呜!”它吃了一串紫色的葡萄和一个紫色的大茄子。这回它会变成一只什么颜色的蜗牛呢? 第七天,小蜗牛,它会吃什么颜色的东西?又会变成一只什么颜色的蜗牛呢?请你想一想,画一画,再说一说。

幼儿园中班成语接龙教案

幼儿园中班成语接龙教案 幼儿园中班成语接龙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常用成语进行语言表达和交流。 2. 帮助学生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记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等。 二、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熟悉成语的用法和句型结构,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辨别和运用成语。 三、教学难点: 辨别和掌握不同层次的成语,运用成语进行交流表达。

四、教学方法: 互动式教学法、“听、说、读、写”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内容: 1. 通过多种方式介绍成语 教师通过多种方式来介绍成语,如简短的成语故事、图画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内涵和使用方法。 2. 遗传式教学 教师先说出一句成语,要求学生接着说出一个以上个成语的最后一个字结尾的成语,直到所有学生都说不出为止。 3. 快速接龙 教师先说出一个成语,要求学生给予快速回答,之后学生再接着说一个成语。 4. 组词造句接龙

教师先给出成语的前几个字,并搭配一些其他词组成一个词,要求同 学说出一个以这个词结尾的成语,并完整地造句表达出来。 5. 情景接龙 教师提供一个情境,比如“在学校里”或“在超市里”,然后要求学 生在这个情境中利用成语进行场景模拟。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成语接龙 学生中间围成一个圆,并把上一位同学说的成语接龙传给下一位同学,直到所有的同学都能够说到为止。 2. 学习成语 教师从白板或图片等途径给学生展现所需学习的成语,通过提问的方 式帮助学生理解其涵义。 3. 情境造句 教师让学生利用新学到的成语在不同场景中进行造句,加深学生对成

语用法的理解。 4. 让孩子自己编成语故事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新学到的成语自己编故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5. 听力完成题目 教师通过语音广播等方式播报一句成语后暂停,要求学生快速反应并说出一个以此成语结尾的成语。 6. 回顾和总结 在综合性案例分析中,让学生分成小组把新学到的成语进行运用和整理,并进行演讲。 七、教学资源: 课件、成语图片、白板书写、学生课件、语音广播等。 八、教学评估:

中班词语接龙教案

中班词语接龙教案 【篇一:大班语言游戏:词语接龙】 语言游戏:“词语接龙”1、活动目标:(1)掌握游戏玩法,能根据 词语中的字进行接龙,丰富词汇量。(2)遵守规则,认真倾听同伴 的回答在进行接龙,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2、准备:词语卡片若干3、指导要点:(1)教师出示一张词语卡片,请幼儿根据词语的第 二个字进行组词,并把第二个词的卡片杰在第一张后面,依次接龙,引导幼儿发现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2)教师请个别幼儿示范游戏,激发幼儿参加游戏的兴趣。(3) 幼儿自由组合进行游戏,要求幼儿遵守规则,认真倾听同伴的回答 在进行接龙,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丰富幼儿的词汇。 (3)延伸: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游戏。 【篇二:接龙游戏教案】 第11课接龙游戏(第1课时) 第周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词组输入法的使用方法。 2、学会用“全拼”输入法进行汉字词组的输入。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语言组织能力。 【教学重点】 汉字词组输入法的学习。 【教学难点】 汉字词组输入法的学习。 【教学准备】 1.课前复习游戏 2.学习课件 3.接龙游戏学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先简单的作个自我介绍,同时也考一考同学们的观察能力。 (打开写字板:输入姓名,来自xx小学) 问:在刚才老师的自我介绍中你都获得了哪些信息呢?换句话说你 发现了些什么?(指名说)

重点:写字板的打开和关闭,输入法的选择。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细致,培养良好的观察能力是学习信息技术的 重要途径,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练好一双“火眼金晴”,学习信息技术。 2. 这学期我们都学习了哪些信息技术课程的知识?(指名说)我们 同学回答的 真棒,那是不是真正掌握了呢?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小游戏考考大家。 二、课前小游戏 1. 打开桌面“课前小游戏”进行练习。 2. 师:游戏结束,同学们都得了多少分呢?(指名说) 3. 师生交流分析。 三、学习词组输入(设计一系列任务:英文输入、单字输入、词组 输入) 这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中文词组的输入。(板书:词组输入)任务一:打开写字板输入以下内容。 1. wo lai zi zhe jiang sheng li shui shi. 2. 国省市家校班组。 3. 国家浙江省学校班级小组。 让一名同学在教师演示,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及时分析和评价。 任务二:学习智能abc输入法的使用。 1. 资源包演示智能abc输入法的三种不同输入方法:全拼词组输入、简拼词 组输入和混合词输入方法。 2. 再次练习。() 四、阶段小结 在进行组词输入时,全拼、简拼和混合三种输入方法各有所长,灵 活运动能极大提高我们在计算机上输入中文的速度。 五、接龙比赛 1. 大家玩过接龙游戏吗?怎么玩的?我们来试一下吧? 2. 玩接龙游戏都要遵守哪些规则呢? 1) 首尾相接。 2) 可以使用多音字。(成长——长江) 3) 可以使用成语。(树叶——叶公好龙) 4) 不得重复或循环。(子女——女子——子女)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成语接龙》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成语接龙》主题:成语接龙 年龄:3-5岁 课时:1课时(30-40分钟) 目标: 1. 学习并了解一些常用的成语。 2. 能够正确使用成语进行接龙游戏。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联想能力。 教具准备: 1. 准备10个常用成语的图片或卡片,确保每个成语的意义都是幼儿容易理解的。 课前准备: 1. 将准备好的成语图片或卡片放在教室显眼的地方,供幼儿观察。 活动步骤: 引入活动(5分钟) 1. 与孩子们打招呼,引起他们的注意。 2. 准备几组有趣的成语,比如“一鸟在手”、“四海之内”、“五光十色”等,用举例的方式向幼儿们讲解成语的含义,让他们猜猜看是什么意思。 教授成语接龙规则(5分钟) 1. 介绍成语接龙游戏的规则。

2. 每个幼儿轮流说出一个成语,并按照成语的最后一个字,说出下一个成语。 进行成语接龙游戏(15分钟) 1. 从第一个幼儿开始,让他/她说出一个成语,并解释其含义。 2. 下一个幼儿要接着刚才的成语,把自己的成语说出来,并解释其含义。 3. 依次类推,直到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游戏中。 4. 如果有幼儿不知道接下来的成语,可以给予提示或帮助。 总结讨论(10分钟) 1. 结束游戏后,回顾一下刚才说过的成语,再次强调它们的含义和用法。 2. 鼓励幼儿谈谈自己在游戏中的体会,是否有什么困难或好玩的地方。 拓展活动: 1. 将成语拼图游戏引入,幼儿需要根据拼图上的成语图案,找出相应的成语。 2. 给幼儿每人发放一张白纸和彩色笔,让他们自己编写一个小故事,要求在故事中至少使用三个成语。完成后,鼓励他们把故事念给大家听。 教师角色: 1. 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游戏。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成语接龙》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成语接龙》 1. 课程背景 本次语言公开课是为中班学生设计的,主要旨在帮助学生提高成语运用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目标 1.学习常用成语及其用法。 2.掌握成语接龙的规则和技巧。 2.2 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口语交流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 教学重点 1.成语的运用。 2.成语接龙的规则和技巧。 4. 教学难点 1.成语接龙的挑战和应对。 2.学生之间的合作和沟通。 5. 教学准备 1.知识准备:与学生年龄段适配的成语库。 2.教具准备:黑板、彩笔、PPT。 3.物资准备:班级卡片。 6. 教学步骤 6.1 导入环节 (1)引入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 (2)教师演示成语接龙的过程,然后与学生互动讨论,介绍成语接龙的规则和技巧。

6.2 提高环节 (1)学生抽取班级卡片,展示幼儿卡片中的成语,并向全班解释 其含义。 (2)从抽取的成语中开始成语接龙,要求每个学生都参与,并且 按照规则接前一个同学的成语。 (3)如果学生不能回答或者回答不正确,那么就由教师代替进行 回答,接龙环节继续进行。 (4)接龙环节结束后,教师带领全班学生共同解析每个成语,并 且引导学生讨论每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6.3 总结环节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和要求。 (2)并且鼓励学生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共同提高成语运用和口语 表达能力。 7. 教学评估 7.1 课堂表现 (1)学生可以顺利理解成语接龙的规则,完成一个完整的成语接 龙环节; (2)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多个成语进行接龙,表达准确,自然流畅; (3)学生团队之间的合作默契性强,能够有效解决问题。 7.2 作品评估 (1)学生能够独立创作小故事或者情境,将学习到的成语娓娓道来; (2)学生能够将学习到的成语和日常生活的经验联系起来,表现 出高度的创意。

中班词语接龙活动教案大全

中班词语接龙活动教案大全教案标题:中班词语接龙活动教案大全 教案一:学习动物词汇接龙 扎实基础,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目标:通过接龙游戏,培养幼儿对动物名称的记忆和运用能力。 准备材料: 1. 卡片:其中一面印有不同的动物图片,另一面印有对应的动物名称。 2. 白板/黑板。 活动步骤: 1. 引入(5分钟): - 向幼儿展示一些动物图片,并一边指着图像一边问:“这是什么动物?”鼓励幼儿回答。 - 将动物名称卡片面朝下放在一边。 2. 游戏规则(5分钟): - 向幼儿解释接龙游戏的规则:每个人都要说出一个动物名称,必须以前一个动物的名称结尾的字母开头。例如,“鸟”可以接龙成为“鸟儿”,再接成为“儿童”等等。

- 指导幼儿参与示范,确保他们理解游戏规则。 3. 游戏开始(15分钟): - 从一个简单的动物名称开始,例如“狗”。 - 依次轮流让每个幼儿接续动物名称。 - 当幼儿无法接续时,教师给予提示或提醒,并继续向下一个幼儿播放。 - 鼓励幼儿在参与接龙时,配合语言表达和图示来表达对应的动物,例如:“猫(指着猫的图像)”。 4. 游戏结束(5分钟): - 游戏结束时,鼓励幼儿总结所学到的新动物名称,并请他们尝试猜测每个动物的特征。 扩展活动:幼儿可以绘画和涂色他们在接龙游戏中学到的不同动物。老师可以鼓励他们在画面中添加动物名称。 教案二:学习形状词汇接龙 拓展幼儿的形状词汇,让他们进一步认识和运用形状描述。 目标:通过接龙游戏,加深幼儿对形状词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准备材料: 1. 形状图片卡片,包括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常见形状。

2. 白板/黑板。 活动步骤: 1. 引入(5分钟): - 向幼儿展示一些形状图片,并一边指着图像一边问:“这是什么形状?”鼓励幼儿回答。 - 将形状名称卡片面朝下放在一边。 2. 游戏规则(5分钟): - 向幼儿解释接龙游戏的规则:每个人都要说出一个形状名称,必须以前一个形状的名称结尾的字母开头。例如,“圆形”可以接龙成为“形状”,再接成为“状况”等等。 - 指导幼儿参与示范,确保他们理解游戏规则。 3. 游戏开始(15分钟): - 从一个简单的形状名称开始,例如“圆形”。 - 依次轮流让每个幼儿接续形状名称。 - 当幼儿无法接续时,教师给予提示或提醒,并继续向下一个幼儿播放。 - 鼓励幼儿在参与接龙时,配合语言表达和图示来形容和描述每个形状,例如:“三角形(指着三角形的图像)”。 4. 游戏结束(5分钟):

语言成语接龙教案及反思中班

语言成语接龙教案及反思中班 教案标题:语言成语接龙教案及反思(中班) 教案目标: 1. 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成语,以及成语的基本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成语的兴趣,并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成语进行接龙游戏,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教学准备: 1. 成语卡片:事先准备一些印有不同成语的卡片。 2. 黑板或白板。 3. 彩色粉笔或白板笔。 4. 学生的评估表格。 教学过程: 引入(5分钟): 1. 向学生解释什么是成语,并给出一些例子。例如:“一箭双雕”、“亡羊补牢”等。 2. 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成语的理解和经验。 探究(10分钟): 1. 将成语卡片分发给学生,让他们根据卡片上的成语找到相应的搭配成语。例如,给学生卡片上写着“一”字的成语,让他们找到另一张卡片上写着“箭双雕”的 成语。 2. 引导学生思考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实践(15分钟): 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学生作为首先开始的人。

2. 第一个学生说出一个成语,接下来的学生要根据前一个成语的最后一个字,说出一个新的成语。例如,第一个学生说“一箭双雕”,下一个学生可以说“雕虫小技”。 3. 如果学生无法想到合适的成语,可以通过提示或询问其他同学来帮助他们。 4. 继续进行接龙游戏,直到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 总结(5分钟): 1. 回顾学生在接龙游戏中使用的成语。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在游戏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3. 引导学生总结成语的特点和运用方法。 评估: 观察学生在接龙游戏中的表现,并根据他们的参与程度、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进行评估。 反思: 1. 教师应该确保成语的选择适合中班学生的理解能力。 2.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帮助他们理解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3. 教师应该提供足够的提示和支持,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4. 在总结环节,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体会和感受,以及对成语的进一步思考。 通过这个教案,学生将能够了解成语的特点和用法,并在游戏中运用成语进行接龙,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同时,教师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中班中文教育教案成语接龙培养语文游戏能力

幼儿园中班中文教育教案-《成语接龙》培养语文游戏能力 幼儿园中班中文教育教案-《成语接龙》培养语文游戏能力 一、教学目标 本次教学旨在通过《成语接龙》这一语文游戏,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语文游戏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具体来说,教学目标包括: 1.能够听懂他人的发言并适当地回应; 2.能够较为准确地理解他人传达的信息; 3.能够说出自己所知道的成语,并且能够接上符合语法和意义的成语; 4.能够用较为生动的语言形象地描述成语的含义; 5.能够在游戏中与其他幼儿进行良好的互动和合作。 二、教学内容 1. 成语概念的简单介绍,如何理解成语的含义; 2. 成语接龙游戏规则的讲解; 3. 游戏中的语言表达技能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 1.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来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较为轻松地达到教学目标; 2. 奖励机制:为了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可以设置一些奖励机制,比如每次游戏结束后表现最好的幼儿可以得到小礼物等。 四、教学步骤 1. 教师简单介绍成语的概念和含义; 2. 教师讲解成语接龙游戏的规则,并且进行简单的演示; 3. 幼儿分成小组,开始进行游戏; 4.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进行引导,帮助幼儿理解成语的含义并且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 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并且进行奖励。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是培养幼儿的语文游戏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 难点在于如何让幼儿理解成语的含义并且进行生动形象的表达。 六、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成语接龙》这一语文游戏可以很好地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语文游戏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教师的引导和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含义并且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将类似的教学方法运用到其他语文游戏中,以此来提高幼儿的语文素养。

幼儿园中班成语接龙教案的趣味游戏

幼儿园中班成语接龙教案的趣味游戏 标题:幼儿园中班成语接龙教案的趣味游戏 摘要: 成语接龙是一种能够帮助幼儿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培养创造力的趣味 游戏。本文将介绍一份针对中班幼儿的成语接龙教案,并提供有趣的 游戏方式来增加幼儿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引言: 在幼儿园教学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词汇量是一项重要的任务。而成语接龙游戏则是一种既有趣又能够锻炼幼儿语言能力的活动。通过这个游戏,幼儿可以学习到许多有趣的成语,并将其融入到自己 的语言表达中。本文将提供一份针对中班幼儿的成语接龙教案,并介 绍一些趣味的游戏方式,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成语。 一、教案目标: 1. 能够理解并运用一些简单常用的成语; 2.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增加幼儿对成语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二、教学准备:

1. 大字卡片,上面写有常用的成语; 2. 一块黑板和粉笔; 3. 彩色纸和剪刀。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 1. 导入 - 引导幼儿回顾已学过的成语,并提醒他们成语是由什么组成的。 - 激发幼儿对成语的兴趣,告诉他们成语是用来形容事物的特征或做某件事情的固定表达方式。 2. 探究成语的意思和用法 - 展示一张大字卡片,上面写着一个成语,并请幼儿一起观察和思考这个成语的意思。 - 引导幼儿使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这个成语的含义,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 - 让幼儿尝试使用这个成语造句,表达自己的想法。 3. 进行成语接龙游戏 - 将幼儿分成小组,并给每个小组分发几张大字卡片,上面分别写着不同的成语。 - 让每个小组从一张卡片开始,接着其他小组员继续接龙,用一个新的成语与上一个成语的最后一个字相同。例如,如果第一个成语是“画蛇添足”,下一个成语可以是“足不出户”。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成语接龙》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成语接龙》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一些常用的成语。 2.培养幼儿对语言的敏感性和想象力。 3.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4.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 1.PPT或黑板、粉笔。 2.成语卡片(每个卡片上面写一个成语)。 3.讲解故事或案例的素材。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向幼儿问好,引导幼儿回答“我很好”、“我也很好”等问候语。 •以问答的形式,引导幼儿想一想,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我们中班的语言怎么办?老师可以给一些提示,例如“古灵精怪”、“有趣”、“好玩”等。最后总结出“有趣”的描述。 2. 情境呈现(10分钟) •教师通过讲故事或案例的方式,向幼儿介绍成语接龙的游戏。 •通过真实的例子,解释成语接龙的规则:每个人轮流说出一个成语,下一个人要用上一个成语的尾字来说一个新的成语。 3. 游戏演示(15分钟) •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一名代表。 •教师示范游戏的过程,让代表们演示一轮成语接龙。 •引导幼儿观察游戏过程,并给予适当的夸奖和鼓励。 4. 游戏实践(30分钟) •幼儿分组进行游戏实践,每个小组中的成员轮流参与游戏。 •教师在游戏中观察幼儿的表现,提供帮助和指导。 5. 游戏总结(10分钟) •教师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玩的最后一轮成语接龙。

•引导幼儿总结游戏的规则和过程,让幼儿反思游戏体验中的困难和收获。 •通过讨论,教师向幼儿概括成语的特点和意义,培养他们对语言的敏感性。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成语接龙作为教学活动,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对语言的兴趣和好 奇心。通过故事或案例的情境呈现,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游戏演示和实践环节,锻炼幼儿的思维逻辑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在游戏总结环节中,通过讨论总结成语的特点和意义,提升幼儿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幼儿能够在游戏中学习到一些常用的成语,提高他们的语 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同时,本节课还能够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促进他们和小伙伴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总的来说,本节课以成语接龙为活动,既能够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又能够增加对成语的认知,是一节寓教于乐的语言公开课。

幼儿园中班小朋友成语接龙教案

幼儿园中班小朋友成语接龙教案 教案主题:幼儿园中班小朋友成语接龙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成语,正确使用成语。 2.能够识别和复述已学过的成语。 3.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 成语的认知、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 首先,教师通过贴图或幻灯片向学生展示一组由成语组成的故事或图片,要求学生口头解释其含义并适当发表自己的见解。

2.知识点讲解 (1)什么是成语 教师对成语的定义和特点进行简单的讲解,告诉学生成语是凝练的汉语词组,具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语言魅力。 (2)关于成语的使用 教师叮嘱学生在讲话中要适当运用成语,这不仅可以丰富语言,还可以让别人对自己的语言表达有好印象,但也要注意成语的适用场合和应用方式,避免应用不当或误解别人。 (3)常用成语的解释 在给孩子们展示一些常用成语的同时,教师给予简析和应用示例,然后要求学生口头表演成语,并要求他们复述和记忆这些成语。 (4)成语接龙 教师使用成语接龙的方式来测试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让一个小朋友说一个成语,然后由下一个小朋友接着说一个成语,以此类

推。当萌芽班小朋友参加接龙时,教师可以给予一些提示和鼓励,让 他们敢于开口并给予正确的回答。 (5)固定搭配的生动示例 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些由成语组成的固定搭配,如"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翻箱倒柜"等,并对这些成语的含义、来源及语义作用进行分析 解读,让孩子们对于这些成语有更深一层的理解和回忆。 四、教学结果 最后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成果进行总结和回顾,并进行活动评价和相互 评价,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在成语知识和思维方法方面所取得的进步。 五、教学反思 教师要高度关注自己的教学技巧和交流能力,不断创新教学方式,让 孩子们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并注意相关心理方面考虑,调动孩子们 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由于成语这个话题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教学 中要特别注重以游戏化、图表化的方式教授、强调成语的实际运用、 切实落实“先认识再记忆,先理解再运用”的教学理念和相关策略。

幼儿园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成语接龙》

幼儿园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成语接龙》 教学目标 1.能够辨别出基本成语并掌握其含义; 2.能够在固定时间内接龙出符合规则的成语; 3.增强幼儿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4.培养幼儿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教学准备 1.成语卡片(含成语的拼音、解释和例句); 2.计时器; 3.足够数量的椅子。 教学内容及步骤 步骤1:引入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们一起绕圈子,大声说出各自的名字,让大家互相认识; 2.教师介绍今天要进行的活动——《成语接龙》,并向幼儿们解释其基本规则。 步骤2:讲解成语知识 1.教师从成语卡片中挑选出常见的十个成语进行讲解; 2.讲解时,教师先说出成语的拼音,然后呈现卡片上的成语图片及解释,并结合例句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其含义。 步骤3:游戏规则及示例演示 1.规则:教师随机选择一个幼儿开始,他/她要说出一个成语并解释其含义,接着下一个幼儿要说出的成语必须以上一个成语的结尾字开始,直到规定时间结束; 2.示例:教师选择第一个幼儿并说出成语“四季如春”,然后由下一个幼儿接龙说出成语“春光明媚”,再接着下一个幼儿说出成语“媚眼如丝”,如此类推。

步骤4:实际操作 1.教师将所有幼儿分成两个团队,每个团队站在自己的队列上; 2.教师选择第一个幼儿开始接龙,另外一队同时也在进行接龙活动; 3.到时间后,团队得分高者获胜。 教学总结 1.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们不仅能够加深对常见成语的理解,同时还能很好地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敏捷度; 2.团队合作与竞争心态的同时培养,让幼儿树立团队意识,懂得与人合作; 3.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活动,帮助幼儿们养成时间意识。 教学反思 1.在游戏规则及示例演示环节,应更加清晰地表达规则并进行演示; 2.在规划活动场地时,应考虑到幼儿们增加排队等候的时间并调整好时间分配,确保每个幼儿都能有足够的时间参与活动; 3.需要对幼儿们的思维敏捷度有充分的提前期准备,并考虑到幼儿们的认知水平进行授课。

幼儿园中班成语接龙教案:启发思维的语言启蒙教学

幼儿园中班成语接龙教案:启发思维的语言启蒙教学幼儿园中班成语接龙教案:启发思维的语言启蒙教学 一、导言 成语是汉语中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它既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又能 够启发人们的思维和想象力。在幼儿园阶段,通过成语接龙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启发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 和联想能力。本文将从幼儿园中班成语接龙教案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探讨如何通过这一教学活动来启发幼儿的思维,促进他们语言的发展。 二、教案设计 1. 教学目标 - 启发思维:通过成语接龙活动,引导幼儿进行联想和思维跳跃,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 语言启蒙:通过学习成语,拓展幼儿的词汇量,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 合作交流:在成语接龙游戏中,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2. 教学内容 - 成语故事讲解:老师通过故事的形式,向幼儿介绍一个有趣的成语,并讲解其中的内涵和背后的故事。 - 成语接龙游戏:在老师的带领下,幼儿依次接龙说出符合规则的成语,发挥他们的联想和创造能力。 - 成语绘本阅读:结合成语故事,引导幼儿阅读相关的绘本,丰富他们的阅读体验。 3. 教学流程 - 第一阶段:成语故事讲解 1)老师选择一个生动有趣的成语故事,向幼儿讲解其内涵和背后 的故事,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2)通过互动问答的方式,引导幼儿深入理解成语的含义和使用场景。 - 第二阶段:成语接龙游戏 1)老师带领幼儿进行成语接龙游戏,先从简单的成语开始,逐渐 增加难度,引导幼儿发挥他们的联想和创造能力。 2)在游戏中,鼓励幼儿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完成成语接龙的挑战。 - 第三阶段:成语绘本阅读 1)老师向幼儿介绍相关的成语绘本,让他们通过阅读进一步理解

中班词语接龙教案

中班词语接龙教案

中班词语接龙教案 【篇一:大班语言游戏:词语接龙】 语言游戏:“词语接龙”1、活动目标:(1)掌握游戏玩法,能根据词语中的字进行接龙,丰富词汇量。(2)遵守规则,认真倾听同伴的回答在进行接龙,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2、准备:词语卡片若干3、指导要点:(1)教师出示一张词语卡片,请幼儿根据词语的第二个字进行组词,并把第二个词的卡片杰在第一张后面,依次接龙,引导幼儿发现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2)教师请个别幼儿示范游戏,激发幼儿参加游戏的兴趣。(3)幼儿自由组合进行游戏,要求幼儿遵守规则,认真倾听同伴的回答在进行接龙,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丰富幼儿的词汇。 (3)延伸: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游戏。 【篇二:接龙游戏教案】 第11课接龙游戏(第1课时) 第周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词组输入法的使用方法。 2、学会用“全拼”输入法进行汉字词组的输入。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语言组织能力。 【教学重点】 汉字词组输入法的学习。

三、学习词组输入(设计一系列任务:英文输入、单字输入、词组输入) 这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中文词组的输入。(板书:词组输入)任务一:打开写字板输入以下内容。 1. wo lai zi zhe jiang sheng li shui shi. 2. 国省市家校班组。 3. 国家浙江省学校班级小组。 让一名同学在教师演示,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及时分析和评价。 任务二:学习智能abc输入法的使用。 1. 资源包演示智能abc输入法的三种不同输入方法:全拼词组输入、简拼词 组输入和混合词输入方法。 2. 再次练习。() 四、阶段小结 在进行组词输入时,全拼、简拼和混合三种输入方法各有所长,灵活运动能极大提高我们在计算机上输入中文的速度。 五、接龙比赛 1. 大家玩过接龙游戏吗?怎么玩的?我们来试一下吧? 2. 玩接龙游戏都要遵守哪些规则呢? 1) 首尾相接。 2) 可以使用多音字。(成长——长江) 3) 可以使用成语。(树叶——叶公好龙) 4) 不得重复或循环。(子女——女子——子女)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