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串联和并联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三节串联和并联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三节串联和并联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三节串联和并联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为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三节,主要包括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概念、特点和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1. 串联电路:电源、用电器、开关首尾顺次连接的电路。

特点: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相互影响。

2. 并联电路:电源、用电器、开关并列连接的电路。

特点: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互不影响。

3. 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1)电流:单位时间内电荷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单位为安培(A)。

(2)电压:单位电荷所具有的能量,单位为伏特(V)。

(3)电阻:导体阻碍电流流动的特性,单位为欧姆(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概念及其特点。

2. 掌握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3. 能够分析实际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及其辨别。

2. 教学重点: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源、用电器(灯泡、电动机等)、开关、导线、电压表、电流表、电阻表。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简单的家用电器电路,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其连接方式。

2. 概念讲解:介绍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概念及其特点。

3. 实验演示:进行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实验,让学生观察电流、电压、电阻的变化。

4. 例题讲解:分析实际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问题,如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分配规律,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自主完成一些电流、电压、电阻的计算题,巩固所学知识。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串联电路:电源、用电器、开关首尾顺次连接;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相互影响。

2. 并联电路:电源、用电器、开关并列连接;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互不影响。

3. 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电流I = 电压U / 电阻R。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复习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复习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复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的复习课。

复习内容包括:电流的概念、电流的测量、电路的组成、电路的连接方式、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等。

二、教学目标1. 掌握电流的概念和电流的测量方法。

2. 理解电路的组成和电路的连接方式。

3. 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并能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4. 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并能分析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的概念、电流的测量、电路的组成、电路的连接方式、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难点:欧姆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串并联电路的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源、导线、开关、电阻等。

学具:笔记本、笔、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

2. 电流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电流的定义,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电荷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单位是安培(A)。

3. 电流的测量:介绍电流表的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正确测量电流。

4. 电路的组成:讲解电路的组成部分,包括电源、导线、开关、电阻等。

5. 电路的连接方式:介绍串联和并联两种电路连接方式的特点。

6. 欧姆定律:讲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即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I = V/R)。

7.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让学生了解两种电路的区别。

8. 随堂练习: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知识解决。

六、板书设计电流的概念电流的测量电路的组成电路的连接方式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七、作业设计1. 电流的概念:解释电流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答案: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电荷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单位是安培(A)。

例如,一个电流为2A的电路,表示每秒钟有2库仑的电荷通过导体的横截面。

2. 电流的测量:描述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答案:使用电流表时,将其并联在电路中,电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初中物理人教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串联和并联

初中物理人教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串联和并联

2.找出下面电路连接图中的错误和不足
L1
L1
L1
L2
L2
L2
甲[分析]
乙[分析]
丙[分析]
丙:电路虽然连接对了,但由于 导线交叉易造成混乱.
如下图所示的电路叫 并联 电路,图
中开关S1用来控制 L1,开关S2用来控

,而L2开关S接在 路中干,它可以
同时控制
.在L1图、L中2 用铅笔标出电路
中的电流方向.(开关都闭合后)
路中L1,开,它干关可S以2用同来时控控制制
. 在图中用铅L1、笔L标2 出电路中的电流方向.(
开关都闭合后).
S
L1
S1
S2 L2
今天作业
1.完成书本后面的练习 2.一节一练同步完成 3.务必预习下一节新课
.
电路练习之一
电路练习之一
电路练习之一
电路练习之一
电路练习之一
电路练习之一
A. 闭合开关S后,亮灯同时亮的一定是串联. B. 闭合开关S后,亮灯同时亮的一定是并联. C. 闭合开关S后,亮灯同时亮的可能是并联,
也可能是串联. D. 条件不足,无法判定.
2、下列电路图中两灯属于串联的正确
电路是( C )
A
B
C
D
3、 如下图所示的电路叫 并联电路,图中
开关S1用来控制 ,而开L2关S接在
联 工作特点 他支路上的用电器照常
电 路
工作. 干路上的开关可以控制
开关的 控制特点
所有用电器,而支路上 的开关只能控制所在支 路上的用电器.
1. 如果电路中有两个用电器,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A. 闭合开关S后,亮灯同时亮的一定是串联 B. 闭合开关S后,亮灯同时亮的一定是并联 C. 闭合开关S后,亮灯同时亮的可能是并联,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3节串联和并联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3节串联和并联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 3 节串联和并联基础落实知识点1 串联电路1.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灯泡L₁与L₂组成串联电路的是( )2.居民楼的楼道里,夜间只是偶尔有人经过,电灯总是亮着浪费电。

但是,如果有人夜晚出来,没有灯又很不方便。

现有一种自动控制的楼道灯,当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电路才会接通,灯亮。

不过,只有夜晚天黑之后灯才能亮;白天,不论发出多大的声音,电灯也“无动于衷”。

这是因为在控制开关中装有“声敏”和“光敏”装置,有声音时,声控开关闭合,环境光线很暗时,光控开关闭合。

关于这个电路的设计正确的是( )知识点 2 并联电路3.如图所示电路图中,与实物电路对应的是( )4.如图所示是一个简化的玩具电动车的电路图。

(1)闭合开关S₁,电动车运动,将电能主要转化为能;再闭合开关S₂,小灯泡L发光,小灯泡L和电动机M的连接方式是联;(2)给电动车的电池充电时,电池相当于电路中的。

5.如图所示,学校有前、后两个门,在前、后门各装一个按钮开关,学校传达室有甲、乙两盏灯和电池组。

要求:前门来人按下开关时甲灯亮,后门来人按下开关时乙灯亮。

请在虚线框内设计出电路图,并在实物图中连线(导线不要交叉)。

能力提升6.如图所示的实物电路图中,与电路图对应的是( )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闭合开关 S₁、S₂、S₃时,电源短路B.当只闭合开关S₁、S₂时,L₁、L₂并联C.当只闭合开关S₂、S₃时,L₁、L₂串联D.当只闭合开关S₁、S₃时,L₁、L₂串联8.如图所示,下面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开关S₁、S₂都闭合时,三个灯泡并联B.只闭合开关S₁时,灯泡L₂、L₃并联C.只闭合开关S₂时,灯泡L₁、L₂被S₂短接D.开关S₁、S₂都断开时,三个灯泡串联9.发光二极管(简称LED)具有单向导电性,可以利用它来判断电流的;当闭合图甲的开关S时,小灯泡和LE D发光,请根据甲图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将图乙的实物图连接起来。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串联和并联、电流的测量知识讲解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串联和并联、电流的测量知识讲解

串联和并联、电流的测量专题一串联和并联1.用电器的串联和并联:2.串联与并联区别:3.判断串联与并联的方法:(1)定义法:串联:把用电器逐个首尾顺次连接。

并联:把用电器两端分别连接(首首相连,尾尾相连)的连接方式。

(2)电流法:串联: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流经各用电器回到电源负极,途中不分流,电流始终有一条路径。

并联:电流在某处(节点)分为几条支路,每条支路上至少有一个用电器,电流有分有合。

(3)拆除法:串联:拆除其中任意一个用电器,其他用电器都受影响。

并联:拆除其中任意一个用电器,其他用电器都不受影响。

(4)节点法: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中间没电源、用电器,导线两端均可看成同一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两端的公共点,若任两点之间只有一条电流的路径,则是串联电路;若两点之间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电流路径,则是并联电路。

注意:节点法,可以让我们去画等效电路。

专题二电流的测量1.电流强度:(1)电流(I):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

(2)单位: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

(3)电流的常用单位:毫安(mA) 1 mA=10-3 A 微安(μA) 1μA =10-6 A2.电流表及其使用:(1)电流表:测量电流的仪器。

电流表的电路符号:(2)电流表构造:(3)电流表的连接:①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串联。

②电流必须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③必须正确选择量程。

④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

(4)电流表的使用:①调零:使用前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调零;②要测量某一部分电路中的电流,必须把电流表串联在这部分电路里;③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进电流表,从“-”接线柱流出电流表;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短路),否则电流表将很快烧坏。

⑤先大后小:先试用大量程,如电流表的示数在小量程范围内,再改用小量程。

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试触);(5)电流表的读数:①明确所选电流表的量程;②确定电流表的分度值;③由指针位置读出示数。

新听课记录2024秋季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5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新听课记录2024秋季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5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新听课记录:2024秋季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5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 科学知识: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2. 科学探究:通过实验探究不同电路连接方式中电流的分布特点。

3. 科学思维:培养分析电路中电流变化及其应用的能力。

导入1.1 教师行为:通过提问学生对电流在电路中流动的认识,展示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简图。

1.2 学生活动:学生分享自己对电流流动的理解,观察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简图。

1.3 过程点评:通过提问和观察,激发学生对电流规律的探究兴趣。

教学过程2.1 教师行为:讲解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指出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

2.2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听讲,记录串联电路电流规律的要点。

2.3 过程点评:确保学生理解串联电路电流的一致性。

2.4 教师行为:通过实验演示串联电路中电流的测量,使用电流表测试不同位置的电流。

2.5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实验,记录电流表的读数,验证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

2.6 过程点评:通过实验演示,帮助学生直观理解串联电路中电流的一致性。

2.7 教师行为:讲解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指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2.8 学生活动:学生学习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并记录。

2.9 过程点评:确保学生理解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分配关系。

2.10 教师行为: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并联电路中不同支路的电流关系。

2.11 学生活动: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测量不同支路的电流,并记录数据。

2.12 过程点评: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学生对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理解。

板书设计串联电路电流规律: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

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实验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电流表的读数和电流的测量方法。

作业布置3.1 教师行为:布置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在不同电阻条件下串联或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变化。

3.2 学生活动: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准备材料并进行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 (串联和并联)电流和电路教育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 (串联和并联)电流和电路教育课件
3.交变电流:在数值上等于电流在每秒内 周期性变化的次数。 我国电网以交流电供电, 频率_5_0__H_z___。
4.能量转化: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课题练习 如图所示是探究“在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的实验装置,
其中能够使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的是( B )。
A.ab不动,磁体上下移动 B.ab不动,磁体左右移动 C.磁体不动,ab上下移动 D.磁体与ab一起向右移动
讲授新课 (电磁感应)
次数 1 2 3 4
导线运动方向 水平向左 水平向右 斜向上运动 斜向下运动
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 向右摆动 向左摆动 摆动 摆动
讲授新课 (电磁感应)
实验结论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 导体中就产生电流。 这种由于导体在磁场中运动而产生电流的现象, 是一种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一3.并、联电:路将的用两电种器连并接列方相式连的干电路路,支叫路做并干联路电支路路 4.特点:
①电路种有多条回路 有干路和支路之分; ②各用电器间可以独立工作;
③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之路开关控制所在支路。
讲授新课2:生活中的电路
同学们再来思考一下,生活中常见的串联、并联电路有哪些?
二、生活中常见的电路 1.串联:
1.电磁感应: 由于导体在磁场中运动 而产生电流的现象, 产生的电流叫做_感__应__电__流___。
2.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1)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 (2)在磁场中做 切割磁感线运动
_________________。
发电机
1.原理:电磁感应现 2象.构。造:由_转__子__和_定___子__组成。
交变电流的频率在数值上等于电流在每秒内周期性变化的次数。 我国以太网交流供电,频率为50Hz。

物理九年级人教版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3节串联和并联 教案

物理九年级人教版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3节串联和并联 教案

教案:物理九年级人教版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3节串联和并联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串联电路的特点;二是并联电路的特点。

1. 串联电路的特点: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相互影响,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2. 并联电路的特点: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互不影响,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

二、教学目标1. 能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连接方式。

2. 能运用欧姆定律分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关系。

3. 能通过实验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提高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重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欧姆定律在它们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导线等。

2.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串联电路和一个并联电路,让学生观察它们的连接方式,并引导学生思考它们的工作原理。

2. 知识讲解:讲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概念,以及它们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关系。

3. 例题讲解:运用欧姆定律分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关系。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欧姆定律分析一些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实例,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引导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7. 课堂提问:回答学生关于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串联电路的特点:1. 电流只有一条路径2. 各用电器相互影响3. 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并联电路的特点:1. 电流有多条路径2. 各用电器互不影响3.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个电阻为R的灯泡串联一个电阻为2R的电阻,求电路中的电流和灯泡两端的电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串联与并联》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串联和并联》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九年级第十五章第三节的内容,认识串、联电路的特点是识别电路、辨别电路连接形式和进行电路设计的基础。

本节教学不能满足于仅让学生知道串、并联两种连接方式,而要把重点放在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实际连接操作的过程,分析归纳出小灯泡的连接形式串联和并联及各自特点。

辩认实际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根据要求画出电路图或根据电路图连接实际电路,尤其是串、并联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对于初学电路知识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把教师的讲述和学生的动手紧密结合起来。

因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至关重要,是学习其他电学知识的基础,因此对学生今后学习生活中的电路和研究其他物理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情感培养来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又一次感悟到获得新知识的愉悦,进一步激发了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大多数处在14—15岁的年龄段,身心都处在迅速成长的时期,由于他们心理的迅速发展及学习环境的改变和认知水平的差异,使他们的思想处于一个急剧变化的时期,他们的思维方式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他们对物理的兴趣还停留在直觉兴趣和操作兴趣上,而这两种兴趣具有因果关系的兴趣,向具有概括性的认知兴趣迁移,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获得新知识,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当然此过程中仍需以一次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和多媒体画面展示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因此我们主要通过实验和现象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某一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变化规律,从而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同时,学会正确的科学的研究方法。

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电学部分的第一次探究,为后两节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奠定了基础。

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将本节内容设计为教师引导下的探究性课堂。

通过设问、讨论、解疑,循序渐进,让学生达到一定的知识和能力目标;通过分组实验、合作交流,让学生体会一些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通过一定程度地放开课堂,让学生自主学习、设计简单实际电路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和学习成就感。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串联、并联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能简单连接串联、并联电路。

【2】知道开关在电路中不同位置时的控制作用。

【3】通过学生自主的合作、探究,得出串联、并联电路的概念和特点。

(二)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过程的体验,使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方法有初步的认识和感受,并为观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分析概括能力的初步形成打下基础。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学生的实验活动,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和兴趣,使学生保持对科学的求知欲;
【2】在学生探究串、并联电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大胆实验,执着探究的精神。

【3】通过家乡夜景图与大城市的夜景图对比,使学生树立起远大理想和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欲望。

五、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并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

难点: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区别。

六、教学策略
从准备性练习开始,层层递进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尝试操作、尝试阅读,积极争论思考,尝试练习,独立探索,逐步认识串、并联电路,发现两种电路的不同之处,运用对比的方法初步建立串、并联电路知识框架。

教师在引导学生的尝试活动中逐步分散了连接并联电路实验的难点,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又使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提高了动手实验能力和学习能力,在合作和讨论中交流得出结果。

在教学中主要采用:(1)展示直观的图片。

因为本节内容较为抽象,可让学生通过图片加深对串、并联电路理解。

(2)任务型教学。

设计不同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体会和获取知识。

七、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1.5V干电池若干,2.5V的小灯泡若干,开关若干,导线若干。

八、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先演示:在电路板组装好一电路,闭合开关时,两个灯泡全都亮,断开开关时两个灯泡全都熄灭。

[提问]:这两灯是如何连接的呢?这样的连接是否符合实际需求呢?如果不符合,怎么改进呢?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探究这个问题。

2、学生动手连接串联、并联电路
同学们在你们桌面上有小灯炮,开关,导线和电源,现在老师想要使所有桌面上的其中两个小灯炮在同一电路中亮起来,但是老师一个人能力有限,你们是否愿意帮助老师呢?(学生回答:愿意),那么下面我们先小组讨论,设计出电路图,然后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在连接实物图时,请大家注意:1)绝对不允许电源短路;2)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3)实验结束时,要先断开开关。

好了,我们开始罢,看看那一组最快使灯炮亮起来。

学生设计并连接电路,教师巡视。

(5分钟)巡视过程中,教师巡视学生设计的电路图,然后请一些画得不同的同学画出他们的电路图。

3、串联与并联
根据学生设计出的电路,从连接方式上进行分类,从来引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定义。

串联:电路元件逐个首尾顺次相连接的电路连接方式叫串联。

并联:用电器并列连在电路的两端的电路连接方式叫并联。

4、串联与并联的特点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方式不一样,那么它们的电流路径是否相同呢?教师通过课件讲解,串联电路中电流没有分支,只有一条回路,而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分支,有多条电流回路,我们把电流开始分叉和会合的那一点叫支点,从电源正极、负极到支点的那一段电路叫干路,两支点之间的那段电路叫支路(边操作边讲解)。

通过两个中考题使学生加深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理解(通过有无分支来判断)。

1、(2023衡阳)如图所示,要使灯泡L1、L2组成串联电路,应()
A.闭合S2,断开S1
B.断开S1和S2
C.闭合S1,断开S2
D.闭合S1和S2
2、(2023宁波)下列电路图中,开关S闭合后,两个电阻并联的是()
A B C D
再回到上课前的那个组装好的电路,要学生来判断是什么电路。

使学生知道在这个电路中,我们是无法通过有无支路和连接方式来判断,因为电路我们看到只是两个可拆的灯炮和一个开关。

引发思考有没有方法来判断串、并联电路。

通过拆灯炮来判断。

教师结合课件讲解,之后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从而得出:
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是互相影响的,而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是互不影响。

两个用电器是这个特点,那么其它的串、并联电路是这个特点吗?比如多个用电器会是怎么样呢?学生回答后,再进行实验。

由实验得出同样的结论。

教师提问灯炮的亮度有什么变化。

讲解串联时灯炮的亮度变暗,而并联时多一个灯炮后灯炮的亮度不受影响,由此也说明了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是互相影响的,而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是互不影响。

再由组装的电路,通过拆除灯炮,得出这个电路是并联的,教师提问:如果将这样的装到房屋里去,这样符合实际需要吗?从而把课题引入到开关对电路的影响。

教师通过课件讲解开关处在干路和支路时的情况,要求学生讨论得出:并联电路中干路上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控制该条支路;串联电路中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开关作用与位置没有关系。

要求学生设计家庭电路中的吊灯和壁灯的电路图,提示家庭电路中电源是交流电源,提示交流电源的画法。

5、引导学生总结对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6、随堂练习
出示一些图片要学生指出它们的连接方式,最后出示一些美丽的灯光的夜景,先出示家乡的夜景,再出示上海、北京和美国的标志性建筑的夜景图,通过对比,使学生知道我们家乡与其它城市的区别,由此进行情感教育。

7、布置作业
1、P43-44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的1、
2、4题。

2、回家后探究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是怎么连接的?
3、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