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2024年社会工作者国编版必考(试题)(带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沧州市2024年社会工作者国编版必考(试题)(带答案解析)

1、社工单选题(综合能力)(共80题)

1. 个案工作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在收集完与服务对象问题有关的资料,并对服务对象的问题进行评估后,接着应该开展的工作是( )。

A.明确服务目标

B.设计服务活动

C.签订工作协议

D.实施服务计划

【答案】A

【解析】个案工作的介入过程可以分为申请与接案、预估与问题诊断、制订计划、开展服务、连接社会资源与协调服务、评估与结案六个不同的阶段。收集完资料并对服务对象的问题进行预估和诊断之后,社会工作者接着面临的工作重点是与服务对象一起制订服务的工作计划。制订计划阶段通常包括3 项主要任务:服务计划的制订、服务面谈内与服务面谈外的安排以及服务协议的签订。ABC 三项都属于制订计划阶段,且A 应该优先于B,B 优先于C。

2. 社会工作者小郝在某初中开展学校社会工作服务。下列服务内容中,属于“治疗型”学校社会工作的是( )。

A.协助学生制订学业发展规划

B.对有欺凌行为的学生进行辅导劝诫

C.帮助患病学生链接医疗资源

D.为学生们举办校园安全教育工作

【答案】B

【解析】治疗型学校社会工作,是针对“问题学生”失常的心理和行为而开展的工作。

3. "老有所养"并不只是家庭成员的义务,同时也是国家与社会的责任。《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国家通过( )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A.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B.基本医疗保险

C.基本养老保险

D.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答案】C 4. 社会工作者小姜在某康复中心为精神障碍者家属开展小组服务。在小组中,小姜向组员介绍精神康复知识与精神障碍者相处技巧,并向组员传授纾解照顾压力的方法。小姜主持的这个小组属于( )。

A.教育小组

B.成长小组

C.支持小组

D.治疗小组

【答案】A

【解析】教育小组的宗旨是通过帮助小组组员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或补充相关知识不足,促使成员改变其原来对于自己的问题不正确看法及解决方式,从而实现小组组员的发展目标。题干中,“小姜向组员介绍精神康复知识与精神障碍者相处技巧,并向组员传授纾解照顾压力的方法”符合教育小组的宗旨。故选项A符合题意。

5. 刘老师担任某社会工作机构督导3年。开始半年的督导工作采用“专题讲座”方式,重点提升社会工作者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之后,刘老师让社会工作者提前一周将工作中的问题告诉她。她会针对问题在每个月的督导会上给予反馈和建议。关于刘老师督导方式转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种转变让督导关系从“教”与“学”关系转向咨询关系

B.这种转变让督导关系从“上司与下属”关系转向师徒关系

C.这种转变让督导关系从咨询关系转向“上司与下属”关系

D.这种转变让督导关系从“上司与下属”关系转向咨询关系

【答案】A

【解析】督导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互动的重点在于试图改变被督导者的行为。这种互动关系会随着督导者与被督导者互动形态的改变而有所不同。例如,对于一个刚到机构工作的工作人员而言,他与督导者的关系可能属“教”与“学”的关系。当他适应了机构的工作,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与督导者的关系可能转变为“咨询”的关系。

6. 服务对象方女士的房子在山洪暴发中被冲毁。丈夫身受重伤,面对突然而来的灾难,她无所适从,对未来感到绝望,甚至有轻生的想法。社会工作者运用危机介入模式开展服务,需要做的工作有( )。

A.与方女士会谈以了解其非理性信念

B.帮助方女士确定一系列需要完成的任务

C.分析方女士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情况

D.了解方女士目前的生存状况和主要问题

【答案】D 【解析】危机介入模式是围绕着服务对象的危机而展开的调适和治疗工作,注重不同服务介入技巧的综合运用,目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有效地帮助服务对象摆脱危机的影响。危机介入模式有自己的特点:①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②迅速作出危险性判断;③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④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问题。

7. 社会工作者在认识社区的过程中,需要对社区问题进行分析。下列表述中,属于“描述问题”的是( )。

A.说明居民对社区问题的感受

B.分析社区问题产生的原因

C.探讨社区问题未来发展变化

D.制定解决社区问题的策略

【答案】A

【解析】社区问题分析主要包括以下步骤:①描述问题。在描述问题时社会工作者不应只关注客观存在的事实和状况,还要关注社区成员对现状的感知和察觉,清楚居民对问题的认识和描述,理解居民对问题的体验和感受。②界定问题。③明确问题的范围。④问题的起源和动力。

8. 生态系统理论非常注重将服务对象置于生活环境中去解决问题。下列说法中,符合生态系统理论的是( )。

A.个人问题的根源在于环境的压迫

B.对个人而言宏观系统是恒定不变的

C.个人能够与环境形成良好的调适关系

D.个人对外在环境的错误理解是问题的根源

【答案】C

【解析】生态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之适应力是指个人在与环境的交流过程中,个人与环境间相互影响和回应以达到最佳调和度。从生态观点看,适应良好是二者间成功互惠的结果,而适应不良则是个人的需求与环境所能提供的资源、社会支持之间无法匹配调和的结果。

9. 为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社会工作者小冯开设了一个成长小组。在第三节小组活动中,组员小李因为不能接受别人对他的评价中途退出。在第四节小组活动中,组员之间出现了以下对话:组员甲:“上次小组活动中,小李生气直接离开了,这次他又不来,我们又没对他怎么样,我觉得他有点过分。”组员乙:“是啊,我对他也很不满意,他真有点莫名其妙。”组员丙:“对啊,他觉得自己被挑战了,就直接离开,真的很差劲。”其他组员:(同声附和,纷纷表达对小李的不满)“是啊……”此时,小冯适宜的做法是( )。 A.保持中立的态度,继续倾听其他组员表达对小李离开的不满情绪

B.阻止组员讨论小李离开的事,指出背后议论其他组员是不恰当的

C.让组员甲总结刚才大家对小李的看法,共同分析小李离开的原因

D.疏导组员因小李离开而产生的负面情绪,引导组员回归小组议题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小组处于中期转折阶段,此时小组的问题是由于一名组员的退出引起其他组员的讨论,小组组员的讨论主题已经偏离,此时社工的做法应是对因组员的离开而造成的其他组员的负面情绪进行疏导,同时可以引导组员将讨论的主题回归到小组的主题中,故应选D项。

10. 在社会工作研究中,众数和中位数是反映统计结果集中趋势的指标。调查发现5 位社区居民的月收入分别为5000 元、5000 元、6500 元、5500 元和3000 元。他们月收入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6500 元和6500 元

B.6500 元和5500 元

C.5000 元和6500 元

D.5000 元和5000 元

【答案】D

【解析】量研究中的统计分析主要描述单变量的集中趋势和离中趋势。通过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可以计算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等反映集中趋势的指标。平均数一般计算算术平均,中位数就是最中间。

11. 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为解决社区内高龄独居老人照顾问题,采用跨专业合作模式,由社会工作者协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护士组建团队,共同发起“与爱同行”助老服务项目。关于该团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跨专业团队磨合时间比较短

B.跨专业团队容易沟通合作

C.跨专业团队适用于为服务对象提供个案管理

D.跨专业团队容易形成团队核心凝聚力

【答案】C

【解析】个案管理适用于复杂的个案服务对象。对于特殊的服务对象,单纯的社工无法解决问题,因此需要跨专业团队集中智慧,利用多元资源解决问题。

12. 在青年阶段,个体的生理发展已经成熟并呈现出稳定的状态,心理机能处于相对稳定的高水平阶段,社会性发展更加成熟。下列特征中,符合青年心理发展的是( )。

A.社会观成熟 B.人生观稳定

C.认知能力发展

D.友谊的发展

【答案】C

【解析】青年阶段的心理发展特征包括:①青年人感知、记忆、想象能力均达到成熟水平,并且进入人生最佳时期。②青年人的心理机能处于相对稳定的高水平阶段,他们的机械记忆能力、思维敏捷性虽略有下降,但心智活动的效率却达到最高水平。③青年人的认知发展表现为能力发展。能力的核心部分是思维,包括理解、命题、分析、推理和证明等,其基本特征是概括。④青年人的能力发展包括一般能力的发展和特殊能力的发展两个方面。

13. 老王的老伴去世半年了,这半年里年轻时就丧偶的邻居王阿姨对老王照顾有加,两人产生了感情想结婚。可是老王的儿女们坚决不同意,对老玉说,他若和王阿姨结婚,就不认他这个爸,还去王阿姨家骂人闹事。关于老王儿女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老王儿女的行为正确,因为他们的母亲才刚去世半年

B.老王儿女的行为正确,因为老王再婚会增加他们的赌养负担

C.老王儿女的行为不正确,因为侵犯了老玉的婚姻自由权

D.老王儿女的行为正确,因为老王若先去世,王阿姨会有一部分的继承权

【答案】C

14. 在社区工作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关注社会变迁中困难群体被忽视的权利,注重从现存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和社会政策等方面寻找问题的症结。这体现了社区工作的特点是( )。

A.富有批判反思

B.推动社会行动

C.提高社区意识

D.培养社区关怀

【答案】A

【解析】社区工作的特点主要包括:①分析问题的视角更为结构取向。认为问题的产生与社区周围的环境、社会制度及整个社会有密切的关系。②介入问题的层面更为宏观。较多涉及社会层面,牵涉社会政策分析以及政策的改变,注重资源和权力的分配。③具有一定的政治性。社区工作者更关心社区居民,尤其是困难群体的权利维护,更多时候会采取多种行动为社区居民争取合理的资源。④富有批判和反思精神。社区工作总是在关注问题,并且试图从根本上找出问题的症结,由此引发出对现存社会结构和政策的反思和评判,而不是一味地顺从。 15. 社会工作者:“学校领导不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选择。我没办法开展小组了”。督导:“他们怎么不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选择了?”社会工作者:“他们不允许学生开展一些激烈的对抗性比赛。”督导:“你觉得校领导这么做的考虑是什么?”社会工作者:“主要为了学生的安全吧。”督导:“那你能在小组工作目标和校领导关注点之间找到共同之处吗?”社会工作者:“嗯,看来我的思路有点窄,那我再想想怎么做才能两全其美吧。”上述对话主要体现了社会工作专业伦理( )的作用。

A.约束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方法开展工作

B.维护合作机构在专业服务中的单方利益

C.促进社会工作者提供更加适当的服务

D.确保社会工作者在专业服务中实现个人价值

【答案】C

【解析】社会工作专业伦理首先有评判专业服务是否适当的作用。本题中通过督导对社会工作者提供服务的规范和指导,促进社会工作者提供更加适当的服务,确保服务的专业性。

16. 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受政府委托对某社区精神健康服务项目进行评估。社会工作者向项目承接机构了解该项目的人员配备情况,并对照项目方案查对活动开展的次数、频率等。上述工作,属于社区评估中的( )。

A.成果评估

B.过程评估

C.影响评估

D.需求评估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项目评估。人员配备情况是为了确保实施过程的有效性,对于活动开展(过程)期间的次数和频率进行考察就是为了评估整个工作的过程。

17. 社会工作者小张在社区举办了“社区工作者能力建设小组”。在小组进行过程中,大家围绕老年志愿者队伍培育展开了激烈讨论,一部分社区工作者认为社区工作繁重,老年人又有突发疾病和跌倒等风险。这项工作应暂时放一放;另一部分社区工作者认为老年志愿者队伍的培育可以促进社会互助,建设关怀社区。双方争论不休,都希望小张能支持自己的观点。这时,小张宜采取的做法是( )。

A.不做决断,提供资料信息.分析利弊

B.及时切断问题讨论,适时转移话题

C.鼓励比较内向和害羞的成员发言

D.让小组成员轮流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

【答案】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