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书画家马冠华
赵喜印龙马画创作品评

赵喜印龙马画创作品评诗赠赵喜印老师胡韵花甲添六峻气足,纵情书案壮新图。
轻描重抹夺精进,笔舞京华龙骏殊!前贤因画马名于世者居多,前有唐人韩斡,其《照夜白图》,绘出唐玄宗内厩名马“照夜白”雄俊壮健之神貌。
中有宋人李公麟,黄山谷诗赞他“李侯(公麟)画骨也画肉,下笔生马如破竹”。
李公麟传世之作《五马图》,马之神逸与养马者之精瘦,对比何其强烈。
后有今贤徐悲鸿,其《八骏图》画坛独步,其奔马雄姿英发,堪称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精、气、神的大写真!但是古今画坛以画龙马者居少,能在龙马画艺术上有所造诣者更是凤毛麟角。
龙马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崇尚的奋斗不止、自强不息的进取、向上的民族精神。
祖先们认为,龙马就是仁马,它是黄河的精灵,是炎黄子孙的化身,代表了华夏民族的主体精神和最高道德。
笔者认为中国画除了要有深刻的内涵和诗的内涵外,一定是黑与白、浓与淡、干与湿、动与静的交织和升华,是诗韵与意境结合音乐旋律的融合之美。
画风要苍劲灵动,气势恢弘,体现了中国书画家的哲学思想、文学修养与美学观念。
另外,中国画是表现笔墨和灵性的艺术,画中国画的人应具备很深的文化修养和文化底蕴,特别要具备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从而表现出人的心灵世界,展现人的精神风貌。
墨是一种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笔者曾有幸现场观摩赵喜印老师创作的过程,他在作画中常把碑刻技法运用其中,大笔重墨,写其意。
在节奏中,流露出干湿浓淡的墨色变化,把龙的变幻以及马的速度水墨味十足地凿在纸上。
以追求“似与不似之间”的绘画理念。
他不尚华丽,追求平淡古雅之风。
聚散得体,疏密浓淡颇有章法,做到笔笔落实,笔路清晰,不以常规所囿,他用墨在前人的基础上熔入了自己的情韵和香韵。
笔到墨到,无太大的虚实,胸有成竹,意在笔先,笔法有度。
赵喜印老师自幼偏爱画马,早期作品也是以马画居多,他所画的马,多是由感而成,充溢着独特的东方文化神秘色彩。
从六十年代初至今,在漫长的50多年画马岁月中,他追求大气魄,大境界,与时代同步。
沙孟海大字榜书40幅,雄强巨制,一次看个够

沙孟海大字榜书40幅,雄强巨制,一次看个够内容源自@金石书画录,特此鸣谢!沙孟海,中国现当代书坛巨擘,著名的金石学家、考古学家、文史学家和艺术教育家,在书学、印学两大领域,于创作与研究两端取得非凡成就,是二十世纪中国书法篆刻艺术的标志性人物。
其书法,诸体兼擅。
早年从篆书入手,中年以后多作真、行、草书,晚年书法则错综变化,沉雄茂密,自成格局,尤喜作题榜大字。
今天的金石书画录线上展,我们就选取了沙孟海先生榜书大字40余幅,与大家共赏~沙孟海的篆刻之名,略为书法盛名所掩,然而,作为中国书法篆刻大学教育的奠基人,沙孟海篆刻成就极高,理论与创作都很牛。
他的《印学史》,厘清了中国篆刻的2000年的脉络;古玺、秦汉印、宋元印、明清流派印……浑穆高古,各种风格的印作成就都极高。
无限风光在险峰毛主席诗句。
为辽宁省博物馆制印。
一九六四年九月沙孟海。
邓拓激赏庚子春日,孟海制。
雷婆头峰寿者辛丑七月,为天寿道兄制此。
雷婆头峰在其旧乡宁海。
孟海记。
沙押摹元押同姓者,姓下作花书猶六朝人所谓凤尾也。
丙寅冬沙邨。
僧孚日录:丙寅十一月十五日巨来钩示元押之沙姓者,余拟仿刻一钮自用之。
沙孟海的学术成就,不仅有著名的《近三百年的书学》和《印学概论》,还有如《沙孟海论书丛稿》《沙孟海论书文集》《印学史》《中国书法史图录》《书谱注释》……更有许多吉光片羽,都非常值得我们注意,其中一篇沙孟海于1980年6月病中所作的《与刘江书》提到的“主要应抓小篆……必须加一番切实功夫,及早打好基础”,“对正楷功夫应加重视……就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典型作品中选取一二种经常临习”,“作为专业书家,要求应更高些,就是除技法外必须有一门学问做基础”,“学问是终身之事”,“凡百学问,贵在‘转益多师’”,“各位研究学习,第一要虚心……第二要有大志”就对书法技能学习、学术研究以及人生态度的关键问题,现在看看也很有必要。
千峰竞秀万木争春图风景讲解

千峰竞秀万木争春图风景讲解
在圆满落幕的荣宝2011年秋拍《深切的怀念——白雪石作品专场》,艺术大师白雪石给我们一个“白家山水甲桂林”的艺术享受,专场成交结果表现不俗,同时它也将当代艺术推向了更加坚挺的市场趋势。
此次荣宝迎春拍卖,这件白雪石精品力作《千峰竞秀》继将成为藏家角逐的对象。
在横向展开的画面里,千峰环绕、云雾迷茫的臂弯中,一湖平如镜的水,倒映着山的影,待渡的渔船和木筏在湖中搁浅,山脚的村舍也进入了画的屏。
寻美,美在这里,美在漓江,美在画笔之下。
白雪石(1915.6.12-2011.4.22),男,斋号何须斋,北京市人,自幼习画,早年师从赵梦朱,后拜梁树年为师,1937-1948年期间曾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同时参加湖社画会和中国画研究会;后执教于北京师范学院、北京艺术学院,后在中央工艺美院任教,还兼北京山水画研究会会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多次为中南海、人民大会堂等绘制巨幅国画;多次出国举办画展;他的山水画师宗北派,旁及南派,广采博取,兼收各类画种之精华,具有宋画之严谨,元画之轻快,水彩画之秀润,版画之纯净而具装饰美;其中尤以桂林为题材创作的青绿山水画最能体现和代表白雪石的绘画风格。
当代擅长画马的画家-“京城一马”陈云鹏骏马图作品欣赏

当代擅长画马的画家“京城一马”陈云鹏骏马图作品欣赏马,无论是在艺术上还是在生活中,从古至今人们对于马的欢迎程度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对减少。
在我们中国画马史上名家辈出,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徐悲鸿先生的骏马图作品。
徐悲鸿以画马闻名于世,他擅长以马喻人,他笔下的马独有一股“一洗万古凡马空”的姿态,用骏马豪气蓬勃的气势,来表达他的爱国主义情怀。
京城一马——陈云鹏随着我们社会的发展,当代擅长画马的画家也是层出不穷,而以画马而著称的当代画家应属陈云鹏老师。
陈云鹏,集骏堂堂主,国家一级美术师,京城画马第一人,中国徐悲鸿书画院副院长,易从网签约画家。
自幼喜爱绘画,山水、人物、花鸟都有涉猎,尤喜画马,一次偶然机会陈云鹏拜得刘国卿先生为师,此后主改画马,开始以临摹韩幹、李公麟、赵孟頫、徐悲鸿等大师笔下之马,颇有所获,后注重写实,坚持师造化,多次进入内蒙古大草原写生,和牧民生活在一起,以生活为基础,创作出许多神态各异的鞍马、奔马作品。
陈云鹏老师笔下的马,都赋予了充沛的生命力,纵观有千里布阵之势,竖视有直冲霄汉之雄,气势跌宕,顺侧纵放,转换生姿,笔法苍劲。
黑色燥润相生,极具艺术感染力。
当代擅长画马的画家陈云鹏骏马图作品欣赏:京城一马陈云鹏八尺斗方动物画马作品《忠义千秋》作品来源:易从网京城一马陈云鹏老师的这幅《忠义千秋》,不画人只画马,用马来表达忠义之事非学识渊博之人看不出其中所表达的忠义之情。
这三匹马,白曰的卢,红曰赤兔,黑曰王追,分别是刘备、关羽、张飞的坐骑。
陈云鹏老师可以说是匠心独到,用三匹名驹来表达刘关张三人的忠义之情和英雄豪迈。
这幅骏马图作品,有工笔的细腻,也有写意的粗狂,两者结合之间,将三匹名驹描绘的神采不凡,极具艺术感染力,是收藏、装饰、送礼的绝佳之选,也是收藏家或是爱马者来讲也是入手的好时机!陈云鹏写意动物画作品马《八骏图》作品来源:易从网我们喜欢马不仅是因为它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更是国画骏马图中以其奋勇前进的精神,大气磅礴的气势,美好祝福的寓意,被众多人所喜爱,是书画艺术品中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动物画作品。
思豪画厅的雅集往事

思豪画厅的雅集往事己亥(2019年)七月,友人红棉山房主人发来一张北京某拍卖公司《掩鸪图》的照片,这是一群时在香港的收藏家、画家1950年春节在香港思豪画厅“雅集”时留下的作品。
此画引起我极大的兴趣,因为,我父亲黄般若当年正在经营思豪画厅,家兄黄大成虽说只是十五岁,但思豪画厅很多杂务都要由他来做,于是我第一时间把这幅图传给他,没想到他立即和我通了整整一个小时的电话,回忆了当时“雅集”的情况。
文/图:黄大德一次“雅集”的即兴之作思豪画厅地处香港中环的思豪酒店,交通极其方便,几乎天天都有一班文人墨客来此聊天。
1950年春节过后,一班画家、收藏家先后来到画厅,好不热闹。
梁慧吾(斋号天景楼)是有名的收藏家,好书法,尤好章草,有梁章草之称。
那天店中恰巧挂着一幅章草条幅,梁慧吾以“专家”的身份大发议论,这字不对,那笔失之法度……说得口水乱喷,听得一众墨客哭笑不得,群起而哄之。
有个叫雷君轼的,是个小收藏家,也好书法,喜交书画界朋友。
他整天咬着个大烟斗,开口就是声如洪钟,有“雷公”之称,但说起话来却充满“书卷气”,诙谐而尖刻,他直嘲讽梁慧吾狂妄自大。
梁慧吾觉得自讨没趣,一走了之。
梁慧吾走后,众人一时兴起,于是便有了这场即席“掹毛”(粤语,意指拔毛)的传世之作。
参加这次“雅集”的阵容也算“庞大”。
李研山是著名画家,曾任广州市立美术学校校长。
他首先落墨,画了梁慧吾的尊容;“望海楼主”和“双汉”在左边画了个烟斗,右侧由“冬翁”和“半斋主人”(贺文畧)画了支烟枪和烟灯。
狗是漫画家叶因泉以“无铜臭之斋主人”之名画的,以示梁慧吾不懂装懂,只会“乱噏”(粤语,意指乱说)一通。
他们的图章除了贺文畧的名印外都是画上去的。
此画的题字尤为有趣。
“梁章草先生掩鸪图”是青年篆刻家谭亮宣所题;“庚寅元月雅集思豪画厅,李研山为梁章草画像,谭亮宣题字,莫元瓒补尿四滴,无怀斋主题记”,这出自画家林清霓之手笔;“阿贞过目”的阿贞,是思豪画厅阁楼理发店的一个女理发师傅,名黄翠芳。
【宁波天一阁简介】宁波天一阁导游词

【宁波天一阁简介】宁波天一阁导游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天一阁是一个饱经风雨的老人,440多年来经受了人间的沧桑,成为亚洲现存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三个家族图书馆之一。
古朴的建筑,幽雅的园林,恬静的环境,真是令人神往。
然而过去的天一阁只是一个普通的私家藏书楼,历经几代的沧桑,如今的天一阁却是宁波一颗闪亮的“明珠”,它集藏书、文物、旅游于一体。
天一阁就象一个小型的图书馆,所有的书籍都是主人自己喜欢并精心收藏,每个书柜就是一段历史。
书籍的排列显得很有条理,按书籍的目录,你可以查找你所需要的图书,颇有现代目录检索的味道。
历代的文人墨客到了宁波,没有不到天一阁一饱眼福的。
但是几百年来,能真正登上天一阁的也只有寥寥十余人。
现在的天一阁向社会开放,让更多的专家学者一饱眼福,也使楼阁中的珍贵藏书“古为今用”。
1982年2月23日,天一阁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它成为宁波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宁波人最引以自豪的一个文明星座。
西大门现在我们到的是天一阁的西大门了。
宽大的奔马墙面石雕是天一阁欢迎各位朋友最好礼物,整个天一阁的风格从进门开始就定下了它的古朴基调。
大家先看大门两侧,它是一对清代石狮。
这木结构大门也是清代的构筑,门厅外侧有一匾额,上面写者“南国书城”这四个大字,这是由著名国画大师潘天寿先生于1962年所书。
大门两侧还有一幅对联,不知各位能不能把这副对联读一下?...... 还是让我告诉大家吧!这是继甲骨文之后的另一种文字――钟鼎文,读作“天一遗行源长垂远,南雷深意藏久尤难”,是著名书法家顾廷龙先生所写。
上联说的是天一阁藏书楼悠久的历史,下联讲的是第一个外姓族人、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登上藏书楼以后的感慨心情。
他当时感慨道:“读书难藏书尤难,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难矣。
” 堆塑各位团友,现在请跟随我进入天一阁。
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个人物塑像,他就是这家藏书楼的主人――范钦。
任伯年作品的收藏故事

56/书画艺术·3月号艺海故事yi hai gu shi任伯年作品的收藏故事□董 桥《临周少谷花卉》 清.任伯年头让老鼠啮了,章敬夫找了钱慧安修补。
钱慧安的画早年我也收了几幅,工笔仕女娴雅耐看,格调在陈洪绶、仇英之间,是任伯年同代人。
我小时候在南洋看惯了任伯年的画,几位父执、师长家中都挂他的花鸟、人物、鸡鸭、牛羊,淡的浓的繁的简的都有,写意写得灵动极了。
万隆王念青先生,有一年春节在厅堂上挂出了一幅任伯年巨幅花卉仕女,长逾寻丈,气势慑人,题款那手字已然够漂亮了,周边上下的题跋又多又好看。
念青先生还说那全是清末民初海上的大小名家:“任伯年这样大幅的画似乎是跟张熊学的。
张熊是张子祥,大画家,大收藏家。
任伯年在上海卖画都是靠他热心照顾,处处提点。
”老先生从书房大柜子里找出两幅张熊的书画给我看:一幅山水气吞万里,一幅篆书条幅,他说写得粗疏,吴昌硕要比他精到得多。
念青先生说,“任伯年有烟霞癖”。
20世纪60年代,我在香港闽南富商秋叔家里也看到任伯年一些作品。
秋叔说,任页之属为多,其中尤以黄曼士所赠12页为极致”。
黄曼士是新加坡富商,也是徐悲鸿在南洋的大恩人。
南洋收藏家们受徐悲鸿的启发很深,他们都收了不少任伯年精品。
其中,新加坡陈之初先生收得最多,还刊印画册并请徐悲鸿写《任伯年评传》。
《评传》说,1928年初秋徐悲鸿住在南京,章敬夫的儿子带他到家里看父亲集藏的任伯年作品,果然又多又好。
一幅《群鸡图》听说是当年章敬夫买活鸡送任伯年,任伯年以画答谢,可惜保存不当,画中鸡徐悲鸿一生崇拜任伯年,集藏任伯年作品很多。
他慨叹任伯年几个学生都早逝,只剩倪墨耕民国初年还在上海鬻画,“不过油腔滑调而已”。
任伯年1895年下世,有一子一女。
女儿叫雨华,学父亲画艺很有成就,嫁湖州吴少卿为继室。
吴少卿的孙子吴仲熊是徐悲鸿的好朋友,他知道徐悲鸿喜欢任伯年的画,找出任伯年和任雨华父女还未装裱的几十幅画送给徐先生,那是徐悲鸿集藏任伯年画作的底子。
“雪湖论道——《鹊华秋色图》的当代意义”艺术研讨会

来,由于外来文化影响,书法的缺失,写意精神 的缺失,导致中国画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判断 标准也产生了混乱。而以书法入画法,画中有 书意,笔线的使转、提按、一波三折等一系列 的规则、方法,正是中国画最具民族性并区别 于西方绘画的本质特征,这也正是赵孟頫“以 书入画”主张带给中国画创作的当代意义。
· 本刊特稿
CHINESE ARTISTS PAINTING & CALLIGRAPHY 2023.12 总第170 期
“雪湖论道——《鹊华秋色图》的当代意义” 艺术研讨会
10月16日至17日,“跋涉—程大利工作 室 师 生作 品 展”第 二 场 活 动“雪 湖 论 道 — 《鹊华秋色图》的当代意义”艺术研讨会在山 东莱芜雪野湖举行。
书画史 上 具 有里程 碑 意 义 的人物,是 一 代 宗 师,没有赵孟頫的艺术思想就没有“元四家” 的 艺 术 高 度。赵 孟 頫 的出现,把 唐王 维 以 来 的、不以形似为尚的观念落实到具体的以书法 笔法入画,把绘画由所谓的“写实”状态转变 为抒情明志的写意方式的表达,注重个人心灵 情感的宣示,以情造境,对笔精墨妙的要求更 加自觉与明确。这是中国画传统思想的一次重 要转变,因为赵孟頫的出现,中国画更具有了 心灵自由的特质,艺术家个人的天性得到了更 充分的表达。
本次活动由中国画学会做学术支持,黄宾 虹艺术研究会主办,程大利山水画工作室28位画 家和山东艺术家共同参与。讨论会后即是写生活 动,画家们将到香山九天大峡谷写生,感悟莱芜 的山川造化,用笔墨向祖国大美山川致敬。■
责任编辑:陈春晓
活动现场 140
此次研讨活动共有四个议题:一、《鹊华 秋色图 》的 艺 术 特 色、创 作 手 法 以 及 文化价 值。二、赵孟頫“书画同源”“画贵有古意”的 艺术主张以及“士气说”对元、明、清文人画的 深刻影响。三、中国古典艺术的优秀传统在当 下中国画学习、创作中的重要意义。四、结合 个人的学习创作历程,谈一谈守正与创新的关 系。艺术家们围绕这四个议题,展开了热烈而 深入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赵孟頫是在中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冠华:姓马名效元,笔名冠华。
别署凫阳居士,孔孟之乡墨子故里山东滕州人。
1957年出生,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
马冠华自幼酷爱艺术,尤爱书画。
拜著名书法大家李华亭先生为师,成为李华亭先生开山大弟子。
五十多年来遵老师教诲临池不辍,注重中国古文字和书法艺术的学习研究,为其艺术成长、发展和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冠华先生长期学习、创造实践中,力求上朔古人,下法今秀,尊崇师承。
书法入手唐楷,后
写魏碑。
擅行行书,楷书,草书。
后得到书法大家王学仲先生指授,受益颇丰
作品展出于山东美术馆、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应邀参加詹天佑纪念馆首届中国工程师书画
作品展、天津首届中国书法艺术节,求是杂志社《共产党人书画大展》,中国、美国、泰国、加拿大国际书画作品巡展并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