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药用植物识别共114页
药用植物名录

种名学名科名属名药用部位药用功效珍珠荚蒾Viburnum foetidumvar. ceanothoidesHand.-Mazz.忍冬科荚迷属果实清热,止咳,消炎,止痛止泻,除湿,止血。
忍冬Lonicera japonicaThunb.忍冬科忍冬属花蕾、茎清热解毒、消炎退肿。
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 天南星科魔芋属地下茎可活血化瘀,解毒消肿,宽肠通便,化痰软坚。
贴梗海棠Chaenomeles speciosa(Sweet) Nakai蔷薇科木瓜属果实干制后入药,有驱凤、 舒筋、活络、镇痛、消肿、顺气之效。
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Hemsl.) Sarg.木兰科鹅掌楸属叶和树皮有祛风除湿,散寒止咳的作用。
主治风湿痹痛,风寒咳嗽。
抱茎柴胡BupleurumlongicauleWall伞形科柴胡属果实升胃温,健胃,理气,治胃寒,食滞,消化不良。
滇山茶Camellia reticulataLindl.山茶科山茶树叶、花、果实凉血止血,调经。
用于鼻衄,崩漏,月经不调。
樟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 樟科樟属根、木材、树皮、叶有祛风散寒、理气活气、治感冒头痛,治食滞,及果腹胀,胃肠炎。
何首乌Fallopia multiflora(Thunb.) Harald.蓼科何首乌属茎养血滋阴;润肠通便;截疟;祛风;解毒。
荷花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L木兰科木兰属花、树皮祛风散寒,止痛。
用于外感风寒,鼻塞头痛。
燥湿,行气止痛。
巴豆Croton tiglium 大戟科巴豆属种子泻寒积,通关窍,逐痰,治冷积凝滞,泻痢,水肿。
算盘子Euphorbiaceae 大戟科算盘子属果实、叶痢疾、肠炎、扁桃体炎、口腔炎、尿道炎、黄疸、蛇虫咬伤。
络石Trachelospermumjasminoides (Lindl.)Lem. 夹竹桃科络石属根、茎、叶、果实有祛风活络、利关节、止血、清热解毒之效,跌打损伤、产后腹痛。
收藏执业药师中药鉴别高清图鉴(一)

收藏执业药师中药鉴别高清图鉴(一)作为医药工作者,特别是中药工作者,饮片辩识是相当重要的,本系列根据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为依据,整理标注中药材及相应饮片特点,为中医药执业药师考试的应试者提供一点点的便利。
下面就先对根及根茎类中药进行排版,如有不同意见请及时沟通。
根及根茎类1、狗脊:为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的干燥根茎狗脊药材;图片来源:承继堂狗脊饮片;图片来源:承继堂2、绵马贯众: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的干燥根茎和叶柄残基绵马贯众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绵马贯众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绵马贯众饮片;图片来源:本草植物3、细辛: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干燥根和根茎。
细辛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4、大黄: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掌叶大黄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掌叶大黄断面;图片来源:冬凌草药用大黄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药用大黄断面;图片来源:冬凌草唐古特大黄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唐古特大黄断面;图片来源:冬凌草5、虎杖:蓼科植物虎杖干燥根茎及根虎杖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6、何首乌: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块根何首乌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何首乌饮片;图片来源:本草植物7、牛膝:苋科植物牛膝的干燥根牛膝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8、川牛膝:苋科植物川牛膝的干燥根川牛膝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9、商陆:商陆科植物商陆或垂序商陆的干燥根垂序商陆饮片;图片来源:本草植物10、银柴胡:石竹科植物银柴胡的干燥根银柴胡药材及饮片;图片来源:承继堂11、太子参: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干燥根太子参药材;图片来源:守一真源12、威灵仙:毛茛科植物威灵仙、棉团铁线莲或东北铁线莲的干燥根及根茎威灵仙饮片;图片来源:本草植物13、川乌: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干燥母根川乌饮片;图片来源:承继堂14、草乌:毛茛科植物北乌头的干燥块根草乌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15、附子:毛茛科植物乌头子根的加工品黑顺片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白附片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16、白芍: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白芍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白芍饮片;图片来源:本草植物17、赤芍:毛茛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赤芍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18、黄连: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根茎黄连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19、升麻:毛茛科植物大三叶升麻、兴安升麻或升麻的干燥根茎大三叶升麻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20、防己:防己科植物粉防己的干燥根防己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21、北豆根:防己科植物蝙蝠葛的干燥根茎北豆根药材及饮片;图片来源:承继堂22、延胡索: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块茎延胡索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延胡索饮片;图片来源:本草植物23、板蓝根: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板蓝根药材;图片来源:承继堂板蓝根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24、地榆:蔷薇科植物地榆或长叶地榆的干燥根地榆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25、苦参: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苦参饮片;图片来源:本草植物26、山豆根: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及根茎山豆根药材及饮片;图片来源:承继堂27、葛根: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葛根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28、粉葛:豆科植物甘葛藤的干燥根粉葛饮片;图片来源:守一真源29、甘草: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甘草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30、黄芪: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夹黄芪的干燥根蒙古黄芪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蒙古黄芪饮片;图片来源:本草植物31、远志:远志科植物远志或卵叶远志的干燥根远志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32、人参: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和根茎人参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人参饮片;图片来源:本草植物33、红参: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栽培品经蒸制后的干燥根和根茎红参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红参饮片;图片来源:本草植物34、西洋参: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干燥根西洋参药材;图片来源:守一真源西洋参饮片;图片来源:守一真源35、三七: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和根茎三七药材;图片来源:本草植物36、白芷:伞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白芷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白芷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37、当归: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38、羌活:伞形科植物羌活或宽叶羌活的干燥根茎及根羌活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羌活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39、前胡: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的干燥根前胡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40、川芎: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川芎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川芎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41、藁本:伞形科植物藁本或辽藁本的干燥根茎及根藁本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藁本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42、防风:伞形科植物防风的干燥根防风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防风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43、柴胡:伞形科植物柴胡(北柴胡)或狭叶柴胡(南柴胡)的干燥根柴胡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柴胡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柴胡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柴胡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44、北沙参:伞形科植物珊瑚菜的干燥根北沙参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45、龙胆: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龙胆或坚龙胆的干燥根及根茎龙胆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龙胆饮片;图片来源:本草植物后续会继续更新,请持续关注声明:文中图片仅限于学习交流。
药用植物的识别 期末PPT课件

部分常见药用植物简介
班级:13级中西医临床医学
学号:1135180XX
姓名: XX
2020/7/18
.
1
人参
中文学名:人参
门:被子植物门
属:人参属
纲:木兰纲
目:伞形目
科:五加科
分布区域:中国东北、朝鲜、韩国、日
本、俄罗斯东部。
药用价值: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 益肺,生津,安神。人参的肉质根为著 名强壮滋补药,适用于调整血压、恢复 心脏20功20/能7/1、8 神经衰弱及身体虚弱等症, 也有祛痰、健胃、利尿、兴奋等功效。
长7-30毫米,先端钝圆或微凹,具小尖头或不
明显,基部圆形,上面绿色,近无毛,下面被 药用价值:多用于体虚表弱所致的自汗。伏贴白色柔毛。根茎短而肥厚,椭圆形,具束 如表气不固,而汗出,亦用于疮疡久不 生的须根。茎不分枝或少分枝,具叶。叶具长 溃2破02而0/7内/18陷,有促进溃破及局限作用。 柄. ,基部具鞘,叶片二回三出,一回羽片3具短
分布区域:在亚洲、欧洲、澳洲、美洲等地。
形态特征:直立属,叶互生,奇数现状复叶, 小叶7~17枚,椭圆形卵状,总状花序腋生, 淡紫红色,蝶形花。长圆形夹果,有时呈镰 刀状或环状弯曲,密被棕色刺毛状腺毛。扁 圆形种子。
药用价值: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主湿热黄
疸;淋病;泻痢;肺痈;肠痈;疮疖肿毒;
蛇虫咬伤;水火烫伤;咽喉肿痛;口腔溃疡
.
2
黄芪
中文学名:黄芪
门:被子植物门
属:黄芪
属
纲:双子叶植物纲
种:黄耆
目:蔷薇目
科:豆科
分布区域: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
黑形龙态江特等征地:。羽状复叶,有13-27片小叶,长5-
药用植物的识别 期末ppt

青蒿
中文学名:青蒿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菊目 属:蒿属 种:青种
分布区域:吉林、辽宁、河北(南部)、陕 西(南部)、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 西、福建,越南,缅甸,尼泊尔等 形态特征:基生叶与茎下部叶三回栉齿 状羽状分裂,有长叶柄,花期叶凋谢; 中部叶长圆形、长圆状卵形或椭圆形, 长5—15厘米,宽2—5.5厘米,二回栉 齿状羽状分裂,第一回全裂,每侧有裂 片4—6枚,裂片长圆形,基部楔形。
形态特征:羽状复叶,有13-27片小叶,长510厘米;叶柄长0.5-1厘米;托叶离生,卵形, 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4-10毫米,下面被白 色柔毛或近无毛;小叶椭圆形或长圆状卵形, 长7-30毫米,先端钝圆或微凹,具小尖头或不 明显,基部圆形,上面绿色,近无毛,下面被 药用价值:多用于体虚表弱所致的自 伏贴白色柔毛。根茎短而肥厚,椭圆形,具束 汗。如表气不固,而汗出,亦用于疮疡 生的须根。茎不分枝或少分枝,具叶。叶具长 久不溃破而内陷,有促进溃破及局限作 柄,基部具鞘,叶片二回三出,一回羽片具短 用。 柄,二回羽 片近无柄,菱形或宽楔形。
苍耳子
中文学名:苍耳子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菊目 科:菊科 属:苍耳属 种:苍耳
分布地区:分布于黑龙江、辽宁、吉林、内 蒙古、河北、安阳等地。 形态特征:表面黄棕色或黄绿色,全体有钩 刺,顶端有2枚较粗的刺,分离或相连,基 部有果梗痕。质硬而韧,横切面中央有纵隔 膜,2室,各有1枚瘦果。瘦果略呈纺锤形, 一面较平坦,顶端具1突起的花柱基,果皮 薄,灰黑色,具纵纹。 药用价值:归肺、肝经,味苦、甘、辛,性温。祛风补益,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 止痛。用于风寒感冒,鼻渊,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等证。
药用价值:活血,散瘀,理气,止痛。治心腹腰膝诸痛,月经不调,症瘕,崩中,产后 血晕,恶露不尽,跌打损伤。
药用植物名称、形态特征,功效等

侧根、须状根、叶、花
37
白薇
萝摩科
根须状。 叶卵形或卵状长圆形,种子扁平;种毛白色。
清热,凉血。
根
38
山银花
忍冬科
木质藤本,叶纸质,对生,卵圆形至椭圆形,总花梗比叶柄短或有时较长;苞片条状披针形,小苞片圆卵形或卵形,顶端钝,果实熟时黑色,近圆形,有时具白粉;种子淡黑褐色,椭圆形。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花
第六点
(西坡;pt0056)
经度:
纬度:
高度:
39
前胡
伞形科
根颈粗壮,根圆锥形,茎圆柱形,髓部充实。复伞形花序多数,卵状披针形,花瓣卵形。果实卵圆形,背部扁压,棕色,有稀疏短毛,背棱线形稍突起,侧棱呈翅状,比果体窄,稍厚。
宣散风热,下气,消痰。
根
40
盐肤木
团藻科
落叶小乔木,纸质,边缘具粗钝锯齿,背面密被灰褐色毛,叶轴具宽的叶状翅,卵形或椭圆状卵形或长圆形。
祛风,活血,清热解毒
干燥地上部分
5
小藜
藜科
一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茎直立,具条棱及绿色色条。叶片卵状矩圆形。花两性。胞果包在花被内,果皮与种子贴生。
祛湿,清热解毒。用于疮疡肿毒,疥癣瘙痒
全草入药
6
竹叶椒
芸香科
灌木,枝光滑;皮刺对生,基部扁宽。小叶3—5或7,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花黄绿色。蒴果红色,种子卵形,黑色,有光泽。
宽中下气、健脾补虚;利尿退黄;舒筋活络
全草
第十点(西北;pt0052)
经度:
纬度:
高度:
48
野胡萝卜
伞形科
二年生草本,茎直立,根生叶有长柄;茎生叶的叶柄较短。叶片薄膜质,小伞形花序,双悬果卵圆形。
药用植物大全 图文

山橙别名:冬荣子、屈头鸡、山大哥、猢狲果、猴子果、铜锣锤、马骝藤、马骝橙藤、犸镏果、檎那。
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主治:行气;消积;杀虫。
主胃气痛;膈症胸满;小儿疳积;疝气瘰疬;皮肤热毒;湿癣疥癞【蜈蚣草】Pteris vittata L来源:蕨类凤尾蕨科凤尾蕨属植物蜈蚣草。
药用部位:干燥全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用于湿热痢疾腹痛。
外用治蜈蚣咬伤,疥疮,无名肿毒。
用法:煎汤内服,12—30克。
外用适量。
紫玉盘别名:油椎、香蕉、酒饼子、牛刀树、牛菍子、牛头罗以根、叶入药。
苦、甘,微温。
功能健胃行气,祛风止痛。
用于消化不良,腹胀腹泻,跌打损伤,腰腿疼痛。
【水杨梅】:来源:蔷薇科水杨梅属药用部位:茎叶或花果序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主湿热泄泻;痢疾;湿疹;疮疖肿毒;风火牙痛;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檀香】又叫白檀、白檀木、白银香、黄英香、旃檀、真檀来源:檀香科檀香属药用部位:干燥心材功能主治:理气、和胃、止痛。
用于寒凝气滞,胸痛,腹痛,胃痛食少;冠心病,心绞痛。
【萝芙木】又叫鱼胆木、矮青木、鸡眼子、万药归宗来源:夹竹桃科萝芙木属药用部位:根功能主治:镇静,降压,活血,止痛,清热解毒。
用于高血压病,头痛,眩晕,失眠,高热不退;外用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煎汤内服,15—30克。
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鸳鸯茉莉】又叫二色茉莉、两色茉莉来源:茄科鸳鸯茉莉属药用部位:叶功能主治:清热消肿。
治水肿。
【麻风树】又叫臭油桐、羔桐、臭梧桐、假桐子来源:大戟科麻疯树属药用部位:叶、树皮功能主治:消肿散瘀,止血止痒。
外用治跌打肿痛、创伤出血、皮肤瘙痒等。
注意:本品有大毒【翠云草】又叫蓝地柏、绿绒草、龙须、蓝草、翠云卷柏来源:卷柏科卷柏属药用部位:全草清热利湿,解毒,凉血止血,止咳。
用于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胆囊炎,肠炎,痢疾,肾炎水肿,风湿痹痛。
【五指山参】又叫箭叶秋葵、红花马宁、梓桐花来源:锦葵科秋葵属药用部位:根和叶滋养强壮。
常见药用植物识别

仙人掌
巴西蟹爪
大统领
多棱球
花生仙人掌
金刺般若
金琥
金星
令箭荷花
龙王球
鸾凤玉
青王球
砂地丸
狮子王球
象牙球
小町
星球
雪光
莺鸣玉
玉翁
子孙球
二、苋科
苋属约有40个种,中国有13个种,按其栽培目的不 同,可分为粒用苋、菜用苋、饲用苋、观赏苋等。 粒用苋又称籽粒苋、西粘谷、西番谷,主要有千穗 谷、绿穗苋、红苋等种;菜用苋主要栽培种为苋菜; 饲用苋的主要栽培种是繁穗苋;此外还有一种观赏 叫尾穗苋。
药用价值
药用方法:以全株入药。四季可采。鲜用或切片晒 干。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健胃止痛,镇咳。 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痢疾,咳嗽;外用治 流行性腮腺炎,乳腺炎,痈疖肿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消除自由基延缓衰 老。还具有防辐射的显著功效,瑞士传奇magic care魔法护理的仙人掌凝露抗辐射原液采用国际尖 端的三高新鲜提取技术对天然原料进行高端提取, 保证天然有机功能性成分的高营养、高纯度和高活 性,使肌肤免于太阳紫外线和电脑、电视辐射的伤 害。
多年生草本花卉,常作一年生栽培,高可达1米。 块根植物,根肥粗,倒圆锥形,黑色或黑褐色。主 茎直立,圆柱形,多分枝,无毛或疏生细柔毛,节 稍膨大。单叶对生,叶片卵形或卵状三角形,长3 -15厘米,宽2—9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截形或心 形,全缘,两面均无毛,脉隆起;叶柄长1—4厘米 ,上部叶几无柄。花常数朵簇生枝端;萼片呈花瓣 样,花柱长1-2毫米;总苞钟形,长约1厘米。5裂 。裂片三角状卵形,顶端渐尖,无毛,具脉纹,果 时宿存;花被紫红色、黄色、白色或杂色(白、黄 、红色为其变种)。
药用价值
常见药用植物识别

收敛止血,止带,止痢。用于吐血,崩漏,便血等。 用量:6-12克。 以上摘用《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马齿苋为马齿苋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肥厚多汁,无 毛,高10-30cm。生于田野路边及庭园废墟等向
阳处。国内各地均有分布。该种为药食两用植物。 全草供药用,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 利尿作用;种子明目。现代研究,马齿苋还含有丰 富的SL3脂肪酸及维生素A样物质:SL3脂肪酸是形
通淋,治产后虚汗。” 《本草拾遗》:“诸肿揍疣目,捣揩之;破壬
痫,止消渴。” 《滇南本草》:“益气,清暑热,宽中下气。
滑肠,消积带,杀虫,疗疮红肿疼痛。”
唐· 杜甫。《园官送菜》:“清晨蒙菜把,常荷地 主恩。守者意实数,略有其名存。苦芭刺如针,马 齿叶亦繁。青青嘉蔬色,埋没在中国”;“又如马 齿盛,气拥葵在昏。点染不易虞,丝麻杂罗纨”。
成细胞膜,尤其是脑细胞膜与眼细胞膜所必需的物 质;维生素A样物质能维持上皮组织如皮肤、角膜
及结合膜的正常机能,参与视紫质的合成,增强视 网膜感光性能,也参与体内许多氧化过程。此外, 马齿苋还可作兽药和农药;嫩茎叶可作蔬菜等。
【文献选录】 《开宝本草》:“服之长年不白。治痈疮,杀
诸虫。生捣汁服,当利下恶物,去白虫。” 《本草纲目》:“散血消肿,利肠滑胎,解毒
别名:木耳菜、胭脂菜、 胭脂豆、紫角叶
苋属约有40个种,中国有13个种,按其栽培目的 不同,可分为粒用苋、菜用苋、饲用苋、观赏苋等。 粒用苋又称籽粒苋、西粘谷、西番谷,主要有千穗 谷、绿穗苋、红苋等种;菜用苋主要栽培种为苋菜; 饲用苋的主要栽培种是繁穗苋;此外还有一种观赏 叫尾穗苋。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分枝较少,枝绿色,高80~150 厘米。叶互生;叶柄长3~10厘米;叶片菱状广卵形或 三角状广卵形,长4~12厘米,宽3~7厘米,钝头或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