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单元测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下册1 2 单元检测

1.小亮在学习世界现代史时,收集到以下四幅图片,他探究的历史主题应是( )

A.革命与改革 B.科技与和平C.独立于与振兴 D.战争与科技

2.改革和革命是社会进步的根本推动力。下列事件中,使俄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有

①1861年改革 ②1917年“二月革命” ③十月革命 ④新经济政策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2011年度中国“十大流行语”排行榜上,“伤不起”“悲催”“校车”“坑爹”等排在前几位,如果1917年的俄国也有一个“年度十大流行语”排行榜,你认为排在前两位的是

A.十月革命、人民委员会 B.苏联成立、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新宪法 D.一五计划、赫鲁晓夫改革

4.右边漫画《列宁同志清扫地球》揭示了十月革命的( )

A.历史背景 B.发展过程 C.历史影响 D.消极意义

5.有人说:“对于苏联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的原因是实行了(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 D社会主义工业化

6.苏联和中国在建国初期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过程中的相同之处是重点发展 ( )

A.轻工业 B.商业 C.重工业 D.交通运输业

7.“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3万辆拖拉机,99%的耕地靠畜力、人力完成„„”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苏联( )

A.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行了新经济政策

C.进行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D.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

8.1921年,苏俄面对困境实行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新”在何处( )

A.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B.国家干预经济

C.允许资本主义经济无限制的发展D.利用商品、市场等手段建设社会主义

9.最近,乌克兰的局势十分动荡,它是原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之一以下关于苏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B.它存在于1922年至l991年

C.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D.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美国对峙

10.乐乐看到同学们正在兴致勃勃地谈论着什么,他听到了“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等字眼。乐乐由此断定,同学们正在谈论的主题应是

A.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C.两极格局的形成 D.世界格局多极化

11.下列关于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共同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美国在这两次会议上获利都很大B.大国操纵,充满了矛盾和斗争

C.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关系D.都侵犯了中国的主权

12.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了,但在和会上,中国代表团表现可圈可点,特别是l919年1月28日答辩会堪称经典。辩论结束后,各国政要纷纷走上前去,与辩论者顾维钧握手,称赞“这一发言是对中国观点的卓越论述”。材料不能说明( )

A.一批职业外交家走上世界外交舞台 B.为中国权益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C.赢得了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 D.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13.1919年有人在《每周评论》上指出:“󰀀巴黎的和会,各国都重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此番言论针对的是巴黎和会的哪一项决定( )

A.不承认中国是战胜国 B.禁止德国同奥地利合并

C.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D.签订《九国公约》

14.美国内战与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的发展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

A.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B.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C.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消除了国内种族歧视

15.(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在纽约有个贸易机构„„登广告招募6000名熟练技工,报名应聘的竟达10万人之多,其中有管子工„„化学家„„教员、牙科医生等。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 )

A.俄国缺乏技术人才 B.纽约劳动力大量剩余

C.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美国经济困难D.经济大危机造成工人失业

16.美国记者李普曼在20世纪30年代曾说:“人民交给罗斯福先生一把尚方宝剑,以便他能够在一场特殊的战斗中率领他们。现在战争业已结束,宝剑应该人鞘了。”这场“特殊的战斗”是指( )

A.克服经济危机 B.反法西斯侵略C.国际贸易竞争 D.对苏冷战

19.恐怖主义是21世纪的“政治瘟疫”,在上世纪30年代,出现了国家恐怖。其中对内制造“国会纵火案”、掀起反犹狂潮的国家恐怖发生在( )

A.德国 B.西班牙 C.意大利 D.日本

20.失业率是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晴雨表。针对失业严重情况(见下图),德国采取的措施是( )

A.建立三国军事同盟 B.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

C.把工业纳入备战轨道 D.接受马歇尔计划援助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 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两个后来成为世界争霸对手的苏联和美国都先后面临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他们为了抗衡危机、挽救国家现有的政治制度、维护社会的稳定,在经济、社会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在苏联,列宁1921年结束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全面地推行新经济政策;当美国经历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后,刚上任的罗斯福总统就迅速应对,使美国得以摆脱经济危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上述两种政策在不同程度上明显带有市场经济色彩,对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世界上最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来说,这两个政策都发挥过重要作用。在推行的过程中,他们都在各自国内遇到相当大的阻力,但当时的领导人以他们的远见卓识,力排众议地推行新政,都发挥了他们各自应有的历史作用。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列宁的主要历史功绩(至少两点)。(2分)

(2) 指出材料中提到的两种政策的具体措施,有何共同点?

(3)通过列宁与罗斯福采取的措施,谈谈你对改革有何认识?(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