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测量数据计算表

合集下载

噪声设备声级一览表

噪声设备声级一览表
125
轧材热锯(峰值)、锻锤(峰值)、818-NO.8鼓风机
120
有齿锯锯钢材、大型球磨机、加压制砖机
115
柴油机试车、双水内冷发电机试车、振捣台、6500抽风机、热风炉、鼓风机、震动筛、桥梁生产线
110
罗茨鼓风机、电锯、无齿锯
105
织布机、电刨、大螺杆压缩机、破碎机
100
织机、柴油发电机、大型鼓风机站、矿山平峒、电焊机
施工期噪声声源强度表Fra bibliotek施工阶段声源
声源强度[dB(A)]
土石方阶段
挖土机
78~96
装修、安装阶段
电钻
100~105
冲击机
95
电锤
100~105
空压机
75~85
手工钻
100~105
卷扬机
90~105
无齿锯
105
压缩机
75~88
多功能木工刨
90~100
底板与结构阶段
振捣器
100~105
云石机
100~110
95
织带机、绵纺细纱车间、轮转印刷机、经纺机、纬纺机、梳棉机、空压机站、泵房、冷冻机房
90
轧钢车间、饼干成型、汽水封盖、柴油机、汽油机加工流水线
85
车床、冼床、刨床、凹印、铅印、平台印刷机、折页机、装订连动机、造纸机、切草机
80
织袜机、针织机、平印连动机、漆包线机、挤塑机
75
上胶机、过板机、蒸发机、电线成盘机、真空镀膜、考贝机
生产设备噪声声级
这里提供一些机械设备(未加任何降噪措施)的声级数值,以供参考。但是同一设备的实际噪声级与生产厂家、运行状态等多种因素有关。在实际使用时,应以实测数据或厂家提供的参数为准。

12噪声的度量、评价和控制标准

12噪声的度量、评价和控制标准

表 21.1℃ 时声速近似值(m/s)
媒质 名称 声速 空气 水 344 1372 混凝 土 3048 玻璃 3653 铁 5182 铅 1219 软木 3353 硬木 4267
2.2 声波的物理量度
(一)、声功率、声强和声压(p10) (二)、分贝、声功率级、声强级和声压级 (三)、噪声的叠加和相减 (四)、 频谱和频程
2.噪声的相减: Lp Lp Lp
S T
S
LpS 10 lg 1 10

0.1L p
B

L pT L pB
例1 两台机器工作时,在某点测得声压级为80 dB,其中一台停止工作后,在该点测得的声压级 为76dB,求停止工作的机器时在该点的声压级。 解:已知Lp=80dB,LpB=76dB. 由式 0.1L p 0.1L pS T
2.噪声的相减
L pT 10 lg 10

仪器测 的噪声
0.1L p
B
声源真 实噪声
0.1L p
S
10

B
LpS 10 lg 10

0.1L p
T
10
0.1L p

背景 噪声
背景噪声:是指声源停止发声后、环境的声压级大小。 所以在背景噪声的环境里,被测对象的声压级是不能直 接测出的,只能出仪器测到的合成声压级减去背景噪声 得到。求噪声级差应按照能量相减的原则。
p ( P P0 )
静态压强
a.日常生活中声音的声压数据 (Pa)
声音种类 声压 声音种类 声压
正常人耳能 听到最弱声 普通说话声 (1m远处) 公共汽车内
2X10-5 2X10-2 0.2
织布车间 柴油发动机、球 磨机 喷气飞机起飞

噪声系数的计算及测量方法

噪声系数的计算及测量方法

噪声系数的计算及测量方法(一)时间:2012-10-25 14:32:49 来源:作者:噪声系数(NF)是RF系统设计师常用的一个参数,它用于表征RF放大器、混频器等器件的噪声,并且被广泛用作无线电接收机设计的一个工具。

许多优秀的通信和接收机设计教材都对噪声系数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现在,RF应用中会用到许多宽带运算放大器和ADC,这些器件的噪声系数因而变得重要起来。

讨论了确定运算放大器噪声系数的适用方法。

我们不仅必须知道运算放大器的电压和电流噪声,而且应当知道确切的电路条件:闭环增益、增益设置电阻值、源电阻、带宽等。

计算ADC的噪声系数则更具挑战性,大家很快就会明白此言不虚。

公式表示为:噪声系数NF=输入端信噪比/输出端信噪比,单位常用“dB”。

该系数并不是越大越好,它的值越大,说明在传输过程中掺入的噪声也就越大,反应了器件或者信道特性的不理想。

在放大器的噪声系数比较低的情况下,通常放大器的噪声系数用噪声温度(T)来表示。

噪声系数与噪声温度的关系为:T=(NF-1)T0 或NF=T/T0+1 其中:T0-绝对温度(290K)噪声系数计算方法研究噪声的目的在于如何减少它对信号的影响。

因此,离开信号谈噪声是无意义的。

从噪声对信号影响的效果看,不在于噪声电平绝对值的大小,而在于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的相对值,即信噪比,记为S/N(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比)。

即便噪声电平绝对值很高,但只要信噪比达到一定要求,噪声影响就可以忽略。

否则即便噪声绝对电平低,由于信号电平更低,即信噪比低于1,则信号仍然会淹没在噪声中而无法辨别。

因此信噪比是描述信号抗噪声质量的一个物理量。

1 噪声系数的定义要描述放大系统的固有噪声的大小,就要用噪声系数,其定义为设Pi为信号源的输入信号功率,Pni为信号源内阻RS产生的噪声功率,Po和Pno 分别为信号和信号源内阻在负载上所产生的输出功率和输出噪声功率,Pna表示线性电路内部附加噪声功率在输出端的输出。

MEMS MIC噪声测量计权计算

MEMS  MIC噪声测量计权计算

MEMS MIC 噪声(SNR)测量的A 计权算法一: 计算公式如下∑∆+-=niR A i i L )(1.010log 10Ri: 倍频程声压 Δi: 修正值二: 校正值 Δi 表 中心频率 Hz校正值 dB 中心频率 Hz 校正值 dB 63 -26.2 1000 0 80 -22.5 1250 0.5 100 -19.1 1600 1.0 125 -16.1 2000 1.2 160 -13.4 2500 1.3 200 -10.9 3150 1.2 250 -8.6 4000 1.0 315 -6.6 5000 0.5 400 -4.8 6300 -0.1 500 -3.2 8000 -1.1 630 -1.9 10000 -2.5 800 -0.8三:其他算法计算]10log[10)8(23)63(11.0∑===KHz i Hz i L A iLA L =频程声级合成后的声压级=i L 各频率声级的声压级(A 计权后)四: 从已测声压级换算到A 计权声压级如果已知噪声的各倍频带声压级,可以将其转换为计权声压级。

如设pi L 为测得的各倍频带的声压级(dB ),则按声压级定义,有20lgipi p L p =(dB )即210010piL i p p ⎛⎫= ⎪⎝⎭那么,几个倍频带声压级叠加后总声压级p L 为:10110lg 10piL np i L =⎡⎤⎢⎥=⎢⎥⎣⎦∑ 由总声压级p L 转换为总A 声级Ap L 时,有:10110lg 10pi iAL k np i L ⋅=⎡⎤⎢⎥=⎢⎥⎣⎦∑(dB(A)) 式中i k 为第i 个倍频带的A 计权修正值。

一般测量倍频带取63Hz~8kHz 的八个倍频程。

A 计权的i k 值见表1。

表1 倍频程A 计权网络修正值倍频带中心频率(Hz ) 63 125 250 500 1000 2000 4000 8000 修正值i k (dB ) 261693-1-1+1。

飞行噪声测量数据处理

飞行噪声测量数据处理

飞机噪声测量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摘自GB9661-88)4 测量方法4.1 精密测量——需要作为时间函数的频谱分析的测量传声器通过声级计将飞机噪声信号送到测量录音机记录在磁带上。

然后,在实验室按原速回放录音信号并对信号进行频谱分析。

4.1.1 测量前应进行从传声器到录音机系统的校准和标定。

4.1.2 录音时,根据飞机噪声级的高低适当调整声级计衰减器的位置(并在记录本上记下其位置),使录音信号不至过载或太小。

4.1.3 当飞机飞过测量点时,通过声级计线性输出录下飞机信号的全过程。

为此,录音时要使起始和终了的录音信号声级小于最大噪声级10dB以上。

在录音时要说明飞行时间、状态、机型等测量条件。

4.2 简易测量——只需经频率计权的测量声级计接声级记录器,或用声级计和测量录音机。

读A声级或D声级最大值,记录飞行时间、状态、机型等测量条件。

4.2.1 测量仪器校准:对一系列飞行事件的飞行噪声级测量前后,应该利用能在一已知频率上产生一已知声压级的声学校准器,来对整个测量系统的灵敏度作校准。

当声级计与声级记录器连用并作绝对测量时两者必须一起校准和标定。

4.2.2 读取一次飞行过程的A声级最大值,一般用慢响应;在飞机低空高速通过及离跑道近的测量点用快响应。

4.2.3 当用声级计输出与声级记录器连接时,记录器的笔速对应于声级计上的慢响应为16mm/s,快响应为100mm/s。

在记录纸上要注明所用纸速、飞行时间、状态和机型。

4.2.4 没有声级记录器时可用录音机录下飞行信号的时间历程,并在录音带上说明飞行时间、状态、机型等测量条件,然后在实验室进行信号回放分析。

4.3测量记录4.3.1 测量条件记录:测量日期、测量点位置、气温和10m高处风向和风速。

4.3.2 测量时记录内容:飞行时间、飞行状态、飞机型号、最大噪声级(见附录A)。

5 信号分析处理5.1 量与单位5.1.1 N:噪度(noisiness)单位:呐,noy。

工厂噪声监测实验报告(3篇)

工厂噪声监测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工厂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 掌握工厂噪声监测的方法和步骤。

3. 通过实验,对工厂噪声进行实地监测,为工厂噪声治理提供数据支持。

二、实验仪器1. 声级计:用于测量噪声的强度,量程为30~130dB,频率范围20Hz~20kHz。

2. 风速仪:用于测量风速,量程为0~30m/s。

3. 温度计:用于测量温度,量程为-30℃~50℃。

4. 大气压力计:用于测量大气压力,量程为100~110kPa。

三、实验地点某工业园区内一家制造企业。

四、实验时间2023年4月25日五、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1)检查实验仪器,确保其性能正常。

(2)根据实验要求,对声级计进行校准。

(3)记录实验时间、地点、天气等信息。

2. 噪声监测(1)选择监测点:根据工厂布局,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监测点,如车间门口、生产线、机器设备附近等。

(2)设置监测高度:手持声级计,将传声器距离地面1.2m,保持垂直。

(3)监测时间:每处监测点至少测量5分钟,连续测量3次,取平均值。

(4)记录数据:包括噪声等级(dB)、风速(m/s)、温度(℃)、大气压力(kPa)等。

3. 数据分析(1)根据监测数据,绘制噪声分布图,分析工厂噪声的主要来源和分布情况。

(2)对比不同时间段的噪声等级,分析工厂噪声变化规律。

(3)根据噪声等级,评价工厂噪声对周围环境和员工健康的影响。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噪声分布图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工厂噪声分布图,发现噪声主要集中在车间门口、生产线和机器设备附近。

其中,车间门口噪声等级最高,达到90dB;生产线和机器设备附近噪声等级在70~80dB之间。

2. 噪声变化规律通过对比不同时间段的噪声等级,发现工厂噪声在上午8:00~10:00和下午14:00~16:00两个时间段达到峰值,其余时间段噪声等级相对较低。

3. 噪声影响评价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的规定,该工厂厂界噪声排放标准为昼间60dB、夜间55dB。

室内背景噪声计算书

室内背景噪声计算书

室内背景噪声计算书项目概况项目情况:本工程建筑面积为:9589.3平方米;建筑密度:11.4%,容积率:1.843,绿地率:35%。

分析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建筑声学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物理研究所主编,出版时间1987.07)《建筑物理环境与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柳孝图主编,出版时间:2008.3.1)《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2010分析目的判断该项目是否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第8.2.1条评分项“主要功能房间室内噪声级,评价总分值6分。

噪声级达到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中低限标准限值和高要求标准限值的平均值,得3分;达到高要求标准限值得6分”;因此把部分房间计算背景噪声。

分析条件环境噪声本项目分布在2类声功能区,建筑物环境噪声等效声级昼间分布在60dB (A),夜间分布在50dB(A),造成噪声污染的各因素中,交通影响最大,其次为建筑施工噪声,工业噪声和生活噪声最小。

最不利位置分析根据现场踏勘和对地块周边现状的了解以及该地区的发展规划,可能对建设项目产生影响的外环境噪声源主要为道路交通噪声。

由于临朐县山旺镇西上林6#住宅楼周边噪声源比较集中,所以取该项目部分西南侧房间进行分析。

计算过程本报告主要通过分析噪声对最不利位置建筑物的影响,进而判断本项目室内的背景噪声是否满足噪声级低限标准限值和高要求标准限值的平均值;或者达到高要求标准限值。

昼间允许噪声级高要求≤40dB,低限要求≤45 dB.平均标准限值42.5 dB;夜间允许噪声级高要求≤30dB,低限要求≤37dB.平均标准限值33.5 dB。

室外环境噪声影响值本项目环境噪声影响参评建筑测点上的噪声监测值,根据取最不利噪声值原则,取最大噪声60dB(A)进行室内背景噪声计算。

建筑隔声 噪声测量 记录

建筑隔声 噪声测量 记录

建筑隔声和噪声测量记录是为了评估建筑物的隔声性能以及室内外噪声水平,通常遵循以下步骤:
1. 测量准备:
-确定测量区域:根据需要,确定要测量的建筑物区域或房间。

-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根据测量要求选择合适的隔声测量仪器和噪声测量仪器。

-校准仪器:确保测量仪器的准确性,进行仪器校准。

2. 隔声测量:
-确定测量点:在建筑物内外确定合适的测量点,包括隔墙、门窗等位置。

-进行测量:使用隔声测量仪器,在不同频率下进行隔声测量。

记录每个测量点的隔声值,并计算平均值。

3. 噪声测量:
-确定测量点:在室内外选择合适的测量点,包括靠近噪声源和远离噪声源的位置。

-进行测量:使用噪声测量仪器,在不同时间段进行噪声测量。

记录每个测量点的噪声水平,并计算平均值。

4. 记录和分析:
-建立记录表格:创建一个记录表格,包括测量点、测量时间、测量数值等信息。

-填写数据:将测量结果填入记录表格中。

-分析结果:根据测量结果,评估建筑物的隔声性能和室内外噪声水平。

5. 编写报告:
-撰写测量报告:根据测量记录和分析结果,撰写详细的测量报告,包括测量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提出建议:根据测量结果,提出改善建筑隔声性能或降低噪声水平的建议。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隔声和噪声测量记录可能因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标准和规范而有所差异,建议在实际操作中遵循当地的相关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