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鼻窦炎规范化治疗
儿童慢性鼻窦炎的治疗进展

儿童慢性鼻窦炎的治疗进展临床上儿童慢性鼻窦炎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是副鼻窦炎治疗中的首要药物。
依据细菌培养选择敏感性抗生素是治疗的关键;中药在儿童慢性鼻窦炎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可靠性;抗过敏药及减充血剂等药物均有一定的治疗价值;在经过有效药物治疗后多能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
而通过系统治疗之后无效的儿童慢性鼻窦炎可以采用手术进行治疗;但手术的适应证要严格掌握。
标签:儿童;慢性鼻窦炎;治疗进展慢性鼻窦炎是儿童的常见病,由于鼻腔、鼻窦生理、免疫系统发育的不成熟,因此儿童慢性鼻窦炎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诱导儿童出现慢性鼻窦炎的因素很多,包括全身性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变态免疫反应;鼻腔-鼻窦分泌物理化性质的改变;鼻腔-鼻窦内纤毛功能障碍;病源微生物毒性特点;解剖结构异常。
慢性鼻窦炎多由急性鼻窦炎未能彻底治愈造成。
慢性鼻窦炎的发病率随环境的改变而出现增加。
1 慢性副鼻窦炎的治疗原则儿童的鼻腔、鼻窦内粘膜淋巴组织丰富;但出现感染及变态反应时易引起粘膜水肿、或出现息肉样变;由于鼻腔-鼻窦开口的相对狭小,粘膜的肿胀造成窦口鼻道复合体的阻塞,进而引起分泌物潴留。
由于儿童鼻腔-鼻窦内粘膜的敏感性,出现炎症时的反应较成人明显,但同时在药物治疗后疗效也较成人好转迅速。
因此合理的、适当的、系统的药物治疗是儿童慢性鼻窦炎的首选方法。
药物治疗是儿童慢性鼻窦炎最常采用的方式,即使在行鼻内镜手术治疗时,也需在行手术前后进行规范的药物治疗,才能保证手术的成功。
慢性鼻窦炎并不一定都是细菌性感染,因而并不是所有的慢性鼻窦炎都需要使用抗生素。
鼻腔冲洗能有效的去除有害的分泌物,但同时也影响了鼻粘膜表面的粘液功能。
有文章报告[1]在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时,常规需使用糖皮质激素和纤毛功能恢复剂,对是否使用抗生素和鼻腔冲洗则需依实际病情而定;对于以脓性粘稠分泌物为主的患者则需使用抗生素和鼻腔冲洗,对于以粘液性分泌物为主的患者则不需使用抗生素和鼻腔冲洗。
小儿鼻炎的药物治疗和剂量调整建议探究

小儿鼻炎的药物治疗和剂量调整建议探究鼻炎是指鼻黏膜的炎症,常见于儿童,给他们带来不适并影响生活质量。
除了非药物治疗措施外,药物治疗在缓解症状和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小儿鼻炎的药物治疗和剂量调整建议。
1. 药物治疗方案鼻炎药物治疗方案根据病因、症状严重程度和患儿年龄等因素来确定。
常用的药物治疗包括抗组织胺药物、局部类固醇药物和抗生素。
1.1 抗组织胺药物抗组织胺药物是鼻炎治疗中最常用的药物之一。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组织胺的释放和组织胺受体的阻断来缓解鼻炎引起的症状。
对于轻度鼻炎,常见的抗组织胺药物包括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剂量的选择应根据儿童年龄和体重来调整,建议咨询医生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1.2 局部类固醇药物局部类固醇药物对于较严重的鼻炎症状的控制效果更好。
它们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减少鼻黏膜肿胀来缓解症状。
常见的局部类固醇药物包括气溶剂和鼻腔喷雾剂,如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
对于儿童,剂量应根据年龄、体重和症状严重程度来调整,建议遵循医生的建议。
1.3 抗生素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鼻炎,抗生素治疗可能是必要的。
然而,抗生素一般仅在严重感染或感染合并细菌性窦炎时使用。
使用抗生素时,建议根据儿童的年龄和体重来确定剂量,并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治疗。
2. 剂量调整建议为了确保药物治疗的安全和有效,剂量的调整至关重要。
以下是剂量调整的一些建议。
2.1 年龄和体重在给儿童使用药物时,年龄和体重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药物的剂量应根据他们的生理发育情况来调整,以确保在有效治疗的同时不产生不良反应。
2.2 症状严重程度剂量调整还应考虑症状的严重程度。
对于轻度症状,可以采用较低剂量的药物进行治疗。
而对于较严重的症状,可能需要更高剂量的药物来达到理想的疗效。
2.3 医生建议在药物治疗和剂量调整过程中,儿童的医生是最可靠的指导者。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评估患儿的需要,并提供准确的药物剂量建议。
因此,家长应积极与医生沟通,遵循其指导,确保药物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儿童鼻窦炎的症状和治疗建议

儿童鼻窦炎的症状和治疗建议儿童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主要是鼻窦黏膜的炎症引起的。
本文将就儿童鼻窦炎的症状和治疗建议进行探讨。
一、症状1.鼻塞:儿童鼻窦炎的主要症状之一是鼻塞,通常只有一侧鼻腔受影响。
当鼻窦黏膜受炎症刺激时,会导致黏膜肿胀,引起鼻腔狭窄,从而造成鼻塞的感觉。
2.流清鼻涕:儿童鼻窦炎引起的鼻腔黏膜炎症会导致鼻涕分泌增多,且通常是浑浊的。
儿童可能会感到喉咙痛或头痛,并经常需要擦鼻子。
3.头痛:儿童鼻窦炎还常常导致头痛,尤其是额部和颞部的头痛。
鼻窦炎引起的炎症和黏膜肿胀,加上黏液积聚,会进一步增加头痛的发生率。
4.咳嗽:儿童鼻窦炎还可能引起咳嗽,尤其是夜间和清晨时。
这是因为鼻腔和喉咙之间的连接通道被堵塞,导致黏液流入咽喉。
二、治疗建议1.保持鼻腔通畅: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滴鼻液或鼻腔冲洗器清洁鼻腔。
这可以帮助清除鼻腔内的黏液和病菌,减轻炎症。
2.用温水敷鼻:可以使用温水湿热敷鼻,减轻鼻窦炎的症状。
将毛巾浸湿后拧干,然后敷在鼻子上,每次持续15-20分钟。
3.增加水分摄入:鼻窦炎时,增加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黏液,使其更容易排出。
4.避免过度鼻吹:过度用力鼻吹会增加鼻腔的压力,导致黏液进入鼻窦。
5.注意饮食健康:饮食健康对于增强孩子的免疫力很重要。
增加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抗氧化剂的水果和蔬菜,有助于减少感染和促进儿童康复。
6.定期运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孩子的免疫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疾病。
7.药物治疗:如果症状较为严重,医生可能会考虑给儿童开具某些药物。
常见的治疗包括抗生素、祛痰药、抗过敏药等。
然而,使用药物治疗儿童鼻窦炎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不得自行用药。
三、就医建议1.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如果儿童鼻窦炎的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症状较重,建议及时就诊儿科专业医生,以便获得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2.遵循医生的建议:儿科专家会根据每个病例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儿童及家长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并按医嘱用药。
儿童鼻窦炎诊治指南

儿童鼻窦炎诊治指南诊断:1.儿童鼻窦炎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
典型症状包括:持续性鼻塞、黏膜性分泌物、面痛或头痛等;体征包括:鼻腔或鼻窦触痛、黏膜水肿等。
2.如果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则可能为慢性鼻窦炎,需要进一步检查(如鼻内窥镜、X线或CT检查)来明确诊断。
治疗:1.对于急性鼻窦炎,一般采取保守治疗为主。
包括鼻洗、脱敏、鼻腔清理等措施,可以缓解鼻塞和改善炎症。
2.对于症状较重的患儿,可以考虑使用抗生素治疗,但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3.对于复发性鼻窦炎或慢性鼻窦炎,需要综合各种治疗手段进行干预。
如免疫调节治疗、手术等。
预防:1.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加免疫力,可以减少感染机会。
2.定期清洁室内空气,保持室内湿度适宜。
3.避免接触过敏原,减少过敏反应引发的鼻窦炎。
4.鼻窦炎症状较重者,应加强营养,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
除了诊治指南外,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鼻窦炎治疗措施:药物治疗:1.抗生素:适用于细菌感染引起的鼻窦炎。
常用的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
2.鼻用激素:有助于减少鼻腔黏膜水肿,改善炎症。
如氟替卡松鼻喷雾等。
3.鼻用抗组胺药:适用于过敏性鼻窦炎患者,有助于减少鼻腔症状。
如氯雷他定鼻喷雾等。
4.鼻用盐水冲洗:通过鼻腔洗涤,可以清除鼻腔分泌物,减少炎症。
手术治疗:1.鼻窦穿刺引流术:适用于鼻窦脓液积聚严重、经药物治疗无效患者。
2.鼻窦切除术:适用于严重慢性鼻窦炎,鼻窦多发息肉或化脓性鼻窦炎的患者。
通过手术切除鼻窦异常组织,清除炎症。
对于儿童鼻窦炎的治疗,在选择药物时需要考虑其副作用和儿童的年龄、体重等因素。
对于复发性和慢性鼻窦炎患者,应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家长也需要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定期更换床单、避免接触病毒和细菌等,以减少感染机会。
总之,儿童鼻窦炎的诊治指南主要包括诊断和治疗两个方面。
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治疗主要采取保守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法。
儿童鼻窦炎怎么治疗有效?

儿童鼻窦炎怎么治疗有效?
儿童患上鼻窦炎,在治疗上要先了解是急性鼻窦炎还是慢性鼻窦炎,急性鼻窦炎的话可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以及一些抗过敏反应的药物,慢性的话更应该注重身体的调理,不建议手术治疗。
一、急性鼻窦炎的治疗
应及早全身应用足量抗生素以控制感染及抗过敏反应的药物。
鼻腔局部应用鼻粘膜收缩剂(禁用鼻眼净)和糖皮质激素以利鼻腔和鼻窦通气引流。
此外,需注意休息和给予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
如合并有并发症者,则应同时治疗。
二、慢性性鼻窦炎的治疗
在一般治疗的同时,尚可考虑给予鼻窦置换法,此法对筛窦炎和全鼻窦炎者效果较佳。
亦可辅以物理疗法。
特应性体质者可结合抗变态反应疗法。
对患慢性上颌窦炎的较大儿童,亦可考虑采用上颌窦穿刺冲洗去,冲洗毕后可向窦腔内注入抗生素溶液。
考虑到大部分慢性上颌窦炎患儿可能与局部免疫缺陷有关,故亦可向窦腔内注入0.2%—0.5%左旋咪唑和抗生素的混合液。
儿童鼻窦炎经适当治疗后大多可以康复,一般不采取手术治疗
三、疾病预防
1、及时治疗感冒,当有反复扁桃体炎发作时应彻底治疗。
2、早晨可用冷水洗脸,可以有效增强鼻腔粘膜的抗病能力。
3、平时可常做鼻部按摩。
4、注意擤涕方法。
鼻塞多涕者,宜按塞一侧鼻孔,稍稍用力外擤。
之后交替而擤。
鼻涕过浓时以盐水洗鼻,避免伤及鼻粘膜。
5、在感冒流行期间,外出戴口罩,避免公众集会,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对发病者做好隔离工作,对污染的室内可用白醋熏蒸进行空气消毒。
儿童鼻窦炎诊疗指南

儿童鼻窦炎诊疗指南一、诊断1.病史询问:详细询问患儿的病史,包括发病时间、症状的持续时间、病情变化等,以及是否有鼻炎、鼻窦炎的家族史。
2.体格检查:包括鼻、喉、咽检查等,观察鼻腔是否有炎症的表现,如鼻息肉、鼻分泌物等。
3.辅助检查:根据患儿的病情表现,可以进行相应的辅助检查,如鼻窦X线检查、鼻窦CT扫描等,以帮助明确诊断。
二、治疗原则鼻窦炎的治疗原则是清除鼻窦内炎性分泌物,改善鼻窦的通气和排脓功能,消除炎症,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方面。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症状、消除炎症、控制感染和预防并发症。
常用的药物包括:(1)抗生素: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常用的抗生素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
(2)抗组胺药物:可以减轻鼻塞、流涕等症状,适用于急性期的鼻窦炎。
常用的抗组胺药物有洛酮那敏、氯雷他定等。
(3)黏液溶解剂:可以增加鼻窦分泌物的流动性,促进鼻窦的排除,适用于慢性鼻窦炎。
常用的黏液溶解剂有溴己新和小柴胡饮片等。
(4)鼻用类固醇药物:可以减轻鼻窦炎的炎症反应,适用于慢性和反复发作性鼻窦炎。
常用的鼻用类固醇药物有酮替芬、布地奈德等。
(5)其他支持治疗药物:如退热药、止痛药等,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用。
2.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保持鼻腔清洁:每天进行鼻腔冲洗,可以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和病原体,保持鼻腔的通气畅通。
(2)饮食调理: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增强机体免疫力。
(3)改善室内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干燥、高温和寒冷等环境刺激。
(4)增加体力活动:适当增加体力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全身免疫力。
三、预防措施1.鼻腔保持清洁:定期冲洗鼻腔,保持鼻腔清洁,避免鼻腔内的分泌物滞留。
2.避免饮食刺激: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增强机体免疫力。
小孩鼻窦炎的最好治疗方法

小孩鼻窦炎的最好治疗方法小孩鼻窦炎是指儿童鼻部和鼻窦的感染或炎症。
鼻窦是面部骨骼中的空洞,它们与鼻腔相连,起到过滤空气、保护呼吸道的作用。
然而,当细菌或病毒感染侵入鼻窦,引起炎症时,就会导致鼻窦炎的发生。
此外,过敏、鼻息肉、其他呼吸道感染等因素也可能引起鼻窦炎。
鼻窦炎对于儿童来说是一个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能力。
在控制鼻窦炎症状的基础上,治疗鼻窦炎的最佳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利用药物治疗在处理鼻窦炎的过程中,药物治疗往往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针对感染引起的鼻窦炎,常见的药物包括抗生素、抗过敏药物和地塞米松喷雾剂等。
抗生素可以帮助抑制鼻窦炎症状,并缩短疾病的病程。
抗过敏药物可以减轻因过敏引起的炎症。
地塞米松喷雾剂可以通过消除鼻腔和鼻窦的炎症来缓解症状。
然而,鼻窦炎的治疗需要根据儿童的具体病情来选择合适的药物,应遵循医生的建议。
2. 维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习惯对鼻窦炎的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
给孩子提供健康、均衡的饮食可以增强他们的免疫系统,帮助抵御感染。
孩子应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是维生素C、维生素A和锌等可以促进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并增强抵抗力的营养物质。
此外,限制孩子的糖分摄入也是必要的,因为糖分可以提供病原体繁殖所需的营养,从而加重炎症。
维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也很重要,水分可以稀释和排除体内的病原体。
3. 保持室内空气干燥清洁提供一个干燥、清洁的室内环境对于鼻窦炎的治疗至关重要。
湿度对于抑制病原体的生长至关重要。
家长可以使用加湿器来保持适当的室内湿度,但要记住定期清洁加湿器,以防止细菌或霉菌的滋生。
此外,家长还应确保室内干净整洁,定期清洁地毯、家具和床上用品,以防止尘螨和其他过敏原的滋生。
4. 鼻腔灌洗鼻腔灌洗是清洁和洗浣鼻腔和鼻窦的方法。
它可以排除积聚在鼻腔和鼻窦中的分泌物、细菌和病毒等有害物质。
儿童鼻窦炎患者可以通过使用生理盐水进行鼻腔灌洗来清洁鼻窦。
这种方法是非侵入性的,不会引起不适感,但在使用前应咨询医生的建议,以避免不恰当的使用导致感染加重。
儿童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建议

治疗原则
• 一、药物治疗
抗菌药物 鼻用糖皮质激素 鼻腔冲洗 抗组胺药 黏液溶解促排剂
.
鼻用减充血剂
治疗原则
• 药物治疗 一、抗菌药物 急性鼻-鼻窦炎:可以选用:1、青霉素类首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2、头孢类首选二代头孢菌素;3、大环内酯类药物。 不推荐多种抗菌药物联合使用。 用药疗程:建议临床症状控制后继续治疗1周。
制后继续用药2周。 2、慢性鼻-鼻窦炎:建议使用8-12周,症状
.
完全控制后进行临床评估,可继续使用2-4
治疗原则
• 三、鼻腔冲洗 使用生理盐水或2-3%的高渗盐水,进行鼻腔雾化、滴注或冲洗,可
改善症状、刺激鼻黏膜黏液纤毛活性和增加清除速率、改善鼻腔 局部微循环,应作为常规治疗方法。
.
治疗原则
四、抗组胺药 对伴有变态反应者可全身或局部使用第二代或新型H1抗组胺药 五、黏液溶解促排剂 具有稀释黏液并改善纤毛运动的功能,疗程至少2周
儿童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建议
.
此次PPT,就是2012年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小儿学组、鼻科学组 制定的诊治建议
.
定义及分类
• 急性鼻-鼻窦炎:指鼻腔和鼻窦粘膜细菌感染后的急性炎症,鼻部 症状持续10d以上,12周内完全缓解。
• 慢性鼻-鼻窦炎:指鼻腔和鼻窦粘膜的慢性炎症,鼻部症状持续12 周以上,症状不能完全缓解甚至加重。
物中耳炎的体征。
.
诊断
• 辅助检查 内镜检查:下鼻甲充血、肿大,鼻底、下鼻甲表面有黏(脓)性分
泌物,多来源于中鼻道或嗅裂,也可以见到来源于中鼻道的息肉。 影像学检查:鼻窦CT扫描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或鼻窦黏膜病变,密
度增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课件
32
五、儿童慢性鼻窦炎手术治疗规范
对儿童慢性鼻窦炎提倡阶梯 性治疗方案,即分成三个步骤进 行。
编辑课件
33
1 第一阶段(系统药物治疗)
22
规范治疗措施
抗生素选择:参照美国儿科学会的临床指引,
▲青霉素类以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效果最好 ▲头孢类以第二、三代头孢较好,
以上二类抗生素在临床使用最广泛! ▲大环内酯类耐药率很高,且其主要作用不是
抗菌而是抗炎,临床采用较少 ▲喹诺酮类则不推荐在儿童中使用 ★注意!不推荐多种抗生素联合使用。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37
3 第三阶段(经鼻内镜功能性鼻窦微创手术):
手术适应症: (1)已经作了充分的药物和前期治疗但效果
不佳; (2)明确的鼻息肉阻塞了鼻腔通气; (3)多发性息肉; (4)严重的鼻腔鼻窦解剖结构异常; (5)同时伴有哮喘;高抗药性细菌群存在。
编辑课件
38
注意: 实施的手术范围和手术方式与成人是有所区 别的,
(4) 血管收缩剂: 有利于通气和引流
使用方法: 急性期可以短时间(7d以内)、低浓度
使用, 使用药物:以低浓度麻黄素(0.5%)
或盐酸羟甲唑啉为主, ▲注意:应杜绝使用盐酸奈唑啉(滴鼻净)
编辑课件
28
规范治疗措施
(5) 辅助治疗: 负压置换术、鼻腔冲洗、上颌窦穿刺术
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但由于疗效并不确定,因此美国疾病控
一项前瞻性调查表明:鼻窦CT不透光的儿童中: 无任何症状者占18%(Pransky,1996), 基本无症状者占59%(Diament,1987) 无呼吸道感染史者可达69%(Lusk.1996) 在有呼吸道感染的儿童中则有87%表现为鼻窦CT不透
光(Phillips,1996). ★因此对儿童慢性鼻窦炎的诊断显然不宜仅凭CT扫描
急性鼻窦炎与慢性鼻窦炎的致病菌是有差 别的。
因此,对抗生素的选择也应不同。
编辑课件
3
中华儿科学会2000~2004年北京、上海、广州
三地区儿童鼻窦炎致病菌的调查表明:
急性鼻是主要致病菌 (占76%,图1)
图1 2002~2004年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区儿童 急性鼻窦炎致病菌调查
图2 2002~2004年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区儿童 慢性鼻窦炎致病菌调查
肺炎链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 金葡菌 其它 厌氧菌
编辑课件
6
慢性鼻窦炎
(2)抗生素敏感性:
▲敏感: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甲硝唑 第二、三代头孢类抗生素 抑菌效果较好
编辑课件
7
病因学与发病机制
2 变态反应 :
▲变态反应在儿童鼻窦炎发病中的作用远远超过成人,
▲也可附加鼻腔鼻窦盥洗、药物雾化吸入等治 疗。
*David认为使用缓冲高渗盐水(2.8%)盥 洗鼻腔可有效缓解鼻粘膜水肿。
抗胃食管反流也应考虑在治疗计划之内。
编辑课件
35
2 第二阶段(解除鼻阻塞和病原菌隐蔽场所):
系统药物治疗无效时,方可考虑辅助性手术 (这种方法又称为鼻内镜手术前外科干预)
许多报道认为: 腺样体切除:配合药物治疗对治疗儿童(特
降低下呼吸道疾病(如哮喘)的发病, 或减轻下呼吸道症状。
编辑课件
9
病因学与发病机制
3伴随性疾病:包括全身伴随性疾病和
局部伴随性疾病二种
▲全身伴随性疾病:
机体免疫功能缺陷、
纤毛不动综合征、 囊性纤维化、 HIV感染等,
可导致鼻窦反复感染
编辑课件
10
伴随性疾病
▲局部伴随性疾病 : (1)腺样体肥大:腺样体被认为是细菌隐藏的聚集场
编辑课件
12
(1)感染性鼻窦炎: 这类患者通常患有:
自身免疫缺陷, HIV感染、纤毛不动综合 征、囊性纤维化等, 主要特征: 免疫细胞显著增殖。
编辑课件
13
(2)炎症性鼻窦炎:
多由于病毒感染、变应性鼻炎、解剖学 异常等原因造成窦口阻塞,导致窦腔气压改 变并造成上皮损伤、黏膜腺体和杯状细胞增 生,在此基础上发生细菌感染和反复发作的 鼻窦炎
编辑课件
21
四、儿童鼻窦炎药物与保守治疗规范
1 规范治疗措施 (1) 抗生素的应用:
主要致病菌:
2002~2004年我国儿童鼻窦炎致病菌流行病学调查与 抗生素耐药性的研究表明: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
阴性葡萄球菌、厌氧菌及卡他莫拉菌是儿童急慢性鼻 窦炎的主要致病菌,
。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30
规范治疗措施
▲选择手术的理由: 腺样体可能与儿童鼻窦炎 相关。腺样体被认为是细菌隐藏的聚集场所, 也是引起鼻阻塞、鼻分泌物滞留、纤毛活动 减低的主要原。
(7) 针对全身伴随性疾病的处理: 如胃食管反流、免疫功能低下的治疗
编辑课件
31
2 儿童鼻窦炎临床转归特征
大多数儿童对恰当的药物的和保守治疗比较 敏感,
所,也是引起鼻阻塞、鼻分泌物滞
留、纤毛活动减低的主要原因;
(2)下呼吸道感染: (3)胃食管反流:反流的胃内容物呛入鼻腔可造成鼻窦
的感染。
*Bothwell对28例儿童慢性鼻窦炎的药物治疗计划中加入
抗反流治疗,其中25例避免了手术。
编辑课件
11
病因学与发病机制
4 发病机制:
鼻窦炎病因学常常是交互性的,即几种原 因交织在一起,因此其病理机制也十分复杂。 随着近年来对鼻窦粘膜炎症研究的进展,人 们对慢性鼻窦炎的病因学有了更深层的认识。 Steinke(2003)认为有四种主要的病理生理 学机制:
3 黏膜反应性:
儿童鼻-鼻窦黏膜对炎症的反应程度比 成人明显,对适当的药物治疗反应迅速,药 物治疗常常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编辑课件
18
4 CT特征 :
由于上述二种原因,儿童鼻窦炎一旦发 生,尽管病程不长,CT常却显示为全鼻窦不 透光现象,这可能是儿童CT多呈“全鼻窦炎” 的原因。
编辑课件
19
★有资料显示:以往(2周前)鼻窦CT不透光并不能说 明现在鼻窦炎的存在。
儿童鼻窦炎的规范化治疗
编辑课件
1
一、儿童鼻窦炎分类
目前比较公认的分类方法是将儿童鼻窦炎分为三 种,包括:
急性鼻窦炎: 症状持续存在不超过8周; 急性复发性鼻窦炎:
症状持续存在不超过8周, 每年发作3次以上;
慢性鼻窦炎: 症状持续存在12周以上。
编辑课件
2
二、病因学与发病机制:
1 感染:感染是鼻窦炎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别是10岁以下)慢性鼻窦炎是有效的,可避 免FESS手术。
编辑课件
36
切除鼻息肉:影响通气与引流的鼻息肉应予 切除,但只限于鼻息肉切除,不必开放鼻
☆注意:切除时最好使用切割器
来源于上颌窦的后鼻孔息肉多同时有上颌窦 自然开口增大,可经自然开口切除窦内息肉, 不宜采用创下鼻道开窗的方式。
☆注意!
不建议对不影响鼻通气的中鼻道单发息 肉进行切除,可采用局部类固醇激素治疗。
包括抗生素、局部类固醇激素、黏液促排剂, 剂量和时间要足够。 (1)抗生素:要首选第二、三代头孢和阿莫
西林+克拉维酸,应持续应用4周以上, (2)局部使用类固醇激素至少2个月以上。
编辑课件
34
▲对严重的鼻阻塞者,可适当间断使用低浓度 鼻粘膜血管收缩剂。
▲对明确变态反应因素者可考虑并给予抗变态 反应治疗(全身抗组胺药和激素类)。
23
规范治疗措施
抗生素使用时间为: ①急性鼻窦炎、复发性急性鼻窦炎:
用药2~4周,或者在脓性引流消退后继 续用药1周; ②慢性鼻窦炎:用药4周以上;③内镜鼻窦手 术后用药3~4周。
编辑课件
24
规范治疗措施
(2) 糖皮质激素 : 鉴于局部糖皮质激素强大的抗炎、抗水
肿作用,可在炎症的各个阶段都发挥效应, 已经成为鼻窦粘膜炎症的第一线药物 ▲使用时间: ①急性鼻窦炎4~8周; ②慢性鼻窦炎和内镜鼻窦手术后3~6个月。
22%-80%由其引起.
▲变态反应造成的黏膜水肿是鼻窦炎发生的的主要原因
﹡
why?
粘膜水肿狭窄的窦口和引流通道迅速受阻
局部组织缺氧,纤毛活动减弱
病原菌定植提供了基础环境
黏膜炎症的恶性循环。
编辑课件
8
变态反应
治疗:
抗炎、抗水肿成为治疗儿童鼻窦炎的关键环节
局部糖皮质激素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同时,有效控制上呼吸道变态反应还可
编辑课件
14
(3)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鼻窦炎:
这个概念是Ferguson(2003)首次提出的, 患者不仅可以发生鼻息肉,而且常有哮喘、 阿司匹林不耐受伴发,特征为:白介素生成 过度。炎症过程可以由IgE介导,也可以是 非IgE介导。
编辑课件
15
(4)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
这是一种在慢性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鼻 窦炎的情况下伴有窦腔真菌感染、由IgE和 Th2淋巴细胞介导的变应性炎症反应,这种 鼻窦炎在儿童中少见。
但多数学者认为10岁以上儿童经鼻内窥镜微创手 术不会影响面部的发育。Parsons认为传统柯-陆 手术有碍鼻窦、齿槽、面骨发育,疗效也不好,因 此应予避免。手术后随访和术腔处理:术后处理可 在2~3周后,清洗术腔,去除坏死组织、血痂和 干痂,分离粘连,取出中鼻道支撑物;术后的鼻腔 盥洗和局部类固醇激素的使用应持续3个月以上。
编辑课件
25
规范治疗措施
★ 注意:
☆局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同时联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