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能利用现状与特点

海洋能利用现状与特点
海洋能利用现状与特点

网络教育学院《新能源发电》课程设计

题目:

学习中心:

层次:

专业:

年级:

学号:

学生:

辅导教师:康永红

完成日期:

海洋能利用现状与特点

摘要:海洋能指海洋中所蕴藏的可再生自然能源,主要为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海水温差能和海水盐差能。更广义的海洋能源还包括海洋上空的风能、海洋表面的太阳能以及海洋生物质能等。海洋能具有蕴藏量大、可再生性、不稳定性及造价高污染小等特点。

关键词:海洋能使用现状展望与发展

一、海洋能的利用现状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1、海洋能的利用现状

世界海洋能的蕴藏量约为750多亿千瓦,如此巨大的能源资源是当前世界能源总消耗量的数千倍,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利用海洋能发电已经成为国际新能源市场的一大热点。在中国大陆沿岸和海岛附近蕴藏着较为丰富的海洋能资源,总蕴藏量约为8亿多千瓦,目前尚未得到充分开发。

2、我国海洋能的利用现状

中国海洋能的现代开发利用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海洋能的开发利用有了较大发展,具备了一定的科技和开发基础。经过不断努力,中国海洋能发电产业稳步增长,海洋能发电“十五”期间平均增长速度为16%左右,“十一五”期间仍然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近年来,中国海洋能开发步伐进一步加快。山东长岛海上风电场、江苏如东海上示范风电场一期工程开工建设,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顺利建成,浙江三门2万千瓦潮汐电站工程、福建八尺门潮汐能发电项目正式启动,海洋微藻生物能源项目落户深圳龙岗……。温岭江厦潮汐试验电站是中国最大的潮汐电站,总装机容量3900千瓦,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中国在海洋能开发及相关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丰硕成果,开发成本不断降低,海洋能产业进入战略机遇期。中国海洋能资源蕴藏量丰富,清洁无污染,再生能力强,海洋能发电产业得到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扶持,投资前景良好。

二、海洋能具有的分布与特点

1、海洋能的分布情况

海洋能包含了潮汐能、海流能、海水温差能和海水盐差能,这几种能量有的

已被人类利用,有的已列入开发利用计划,但人们对海洋能的开发利用程度至今仍十分低。尽管这些海洋能资源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异,但是也有着一些相同的特征。每种海洋能资源都具有相当大的能量通量:潮汐能和盐度梯度能大约为2TW;波浪能也在此量级上;而海洋热能至少要比此大两个数量级。但是这些能量分散在广阔的地理区域,因此实际上它们的能流密度相当低,而且这些资源中的大部分均蕴藏在远离用电中心区的海域。因此只能有一小部分海洋能资源能够得以开发利用。

2、海洋能的能量优势

首先海洋能在海洋总水体中的蕴藏量巨大,而单位体积、单位面积、单位长度所拥有的能量较小。这就是说,要想得到大能量,就得从大量的海水中获得。其次海洋能具有可再生性。海洋能来源于太阳辐射能与天体间的万有引力,只要太阳、月球等天体与地球共存,这种能源就会再生,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第三海洋能有较稳定与不稳定能源之分。较稳定的为温度差能、盐度差能和海流能。不稳定能源分为变化有规律与变化无规律两种。属于不稳定但变化有规律的有潮汐能与潮流能。人们根据潮汐潮流变化规律,编制出各地逐日逐时的潮汐与潮流预报,预测未来各个时间的潮汐大小与潮流强弱。潮汐电站与潮流电站可根据预报表安排发电运行。既不稳定又无规律的是波浪能。第四海洋能属于清洁能源,也就是海洋能一旦开发后,其本身对环境污染影响很小。

3、海洋能相比较其它能源具有的优势

海洋能的强度较常规能源为低。海水温差小,海面与500~1000米深层水之间的较大温差仅为20℃左右;潮汐、波浪水位差小,较大潮差仅7—10米,较大波高仅3米;潮流、海流速度小,较大流速仅4~7节。即使这样,在可再生能源中,海洋能仍具有可观的能流密度。以波浪能为例,每米海岸线平均波功率在最丰富的海域是50千瓦,一般的有5~6千瓦;后者相当于太阳能流密度1千瓦/米2)。又如潮流能,最高流速为3米/秒的舟山群岛潮流,在一个潮流周期的平均潮流功率达4.5千瓦/米2。海洋能作为自然能源是随时变化着的。但海洋是个庞大的蓄能库,将太阳能以及派生的风能等以热能、机械能等形式蓄在海水里,不象在陆地和空中那样容易散失。海水温差、盐度差和海流都是较稳定的,24小时不间断,昼夜波动小,只稍有季节性的变化。潮汐、潮流则作恒定的周期性变化,对大潮、小潮、涨潮、落潮、潮位、潮速、方向都可以准确预测。海浪是海洋中最不稳定的,有季节性、周期性,而且相邻周期也是变化的。

但海浪是风浪和涌浪的总和,而涌浪源自辽阔海域持续时日的风能,不象当地太阳和风那样容易骤起骤止和受局部气象的影响。

4、海洋的开发优势

全球海洋能的可再生量很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1年出版物的估计数字,五种海洋能理论上可再生的总量为750亿千瓦。其中温差能为400亿千瓦,盐差能为300亿千瓦,潮汐和波浪能各为30亿千瓦,海流能为6亿千瓦。但如上所述是难以实现把上述全部能量取出,设想只能利用较强的海流、潮汐和波浪;利用大降雨量地域的盐度差,而温差利用则受热机卡诺效率的限制。因此,估计技术上允许利用功率为64亿千瓦,其中盐差能30亿千瓦,温差能20亿千瓦,波浪能10亿千瓦,海流能3亿千瓦,潮汐能估计能够达到1亿千瓦。

三、海洋能的应用前景展望

海洋能的利用还很昂贵,以法国的朗斯潮汐电站为例,其单位千瓦装机投资合1500美元(1980年价格),高出常规火电站。但在严重缺乏能源的沿海地区,把海洋能作为一种补充能源加以利用还是可取的。我国海洋能开发已有近40年的历史,迄今建成的潮汐电站8座,80年代以来浙江、福建等地对若干个大中型潮汐电站,进行了考察、勘测和规化设计、可行性研究等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总之,我国的海洋发电技术已有较好的基础和丰富的经验,小型潮汐发电技术基本成熟,已具备开发中型潮汐电站的技术条件。但是现有潮汐电站整体规模和单位容量还很小,单位千瓦造价高于常规水电站,水工建筑物的施工还比较落后,水轮发电机组尚未定型标准化。这些均是我国潮汐能开发现存的问题。其中关键问题是中型潮汐电站水轮发电机组技术问题没有完全解决,电站造价亟待降低。总结: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进一步加剧,使得海洋能等新型能源目前备受关注,与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相比,海洋能具有稳定,且蕴藏丰富的特点。因此在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在海洋能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会得到有效的解决,海洋能也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利用。

参考文献:

[1]黄胜,张维新,李凤来;蹼板式水流发电装置实验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2]乐肯堂,庄国文;海洋底边界层中实测海流的垂直分布I.余流边界层[J];海

洋与湖沼;2002年06期

[3]叶向东;;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对策[J];太平洋学报;2006年10期

海洋能利用现状与特点

网络教育学院《新能源发电》课程设计 题目: 学习中心: 层次: 专业: 年级: 学号: 学生: 辅导教师:康永红 完成日期:

海洋能利用现状与特点 摘要:海洋能指海洋中所蕴藏的可再生自然能源,主要为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海水温差能和海水盐差能。更广义的海洋能源还包括海洋上空的风能、海洋表面的太阳能以及海洋生物质能等。海洋能具有蕴藏量大、可再生性、不稳定性及造价高污染小等特点。 关键词:海洋能使用现状展望与发展 一、海洋能的利用现状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1、海洋能的利用现状 世界海洋能的蕴藏量约为750多亿千瓦,如此巨大的能源资源是当前世界能源总消耗量的数千倍,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利用海洋能发电已经成为国际新能源市场的一大热点。在中国大陆沿岸和海岛附近蕴藏着较为丰富的海洋能资源,总蕴藏量约为8亿多千瓦,目前尚未得到充分开发。 2、我国海洋能的利用现状 中国海洋能的现代开发利用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海洋能的开发利用有了较大发展,具备了一定的科技和开发基础。经过不断努力,中国海洋能发电产业稳步增长,海洋能发电“十五”期间平均增长速度为16%左右,“十一五”期间仍然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近年来,中国海洋能开发步伐进一步加快。山东长岛海上风电场、江苏如东海上示范风电场一期工程开工建设,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顺利建成,浙江三门2万千瓦潮汐电站工程、福建八尺门潮汐能发电项目正式启动,海洋微藻生物能源项目落户深圳龙岗……。温岭江厦潮汐试验电站是中国最大的潮汐电站,总装机容量3900千瓦,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中国在海洋能开发及相关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丰硕成果,开发成本不断降低,海洋能产业进入战略机遇期。中国海洋能资源蕴藏量丰富,清洁无污染,再生能力强,海洋能发电产业得到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扶持,投资前景良好。 二、海洋能具有的分布与特点 1、海洋能的分布情况 海洋能包含了潮汐能、海流能、海水温差能和海水盐差能,这几种能量有的

海洋能利用的现状与发展概况

海洋能利用的现状与发展概况 张翔张翔 海洋能源通常指海洋中所蕴藏的可再生的自然能源,主要为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潮流能)、海水温差能和海水盐差能。更广义的海洋能源还包括海洋上空的风能、海洋表面的太阳能以及海洋生物质能等。究其成因,潮汐能和潮流能来源于太阳和月亮对地球的引力变化,其他基本上源于太阳辐射。海洋能源按储存形式又可分为机械能、热能和化学能。其中,潮汐能、海流能和波浪能为机械能,海水温差能为热能,海水盐差能为化学能。 近20多年来,受化石燃料能源危机和环境变化压力的驱动,作为主要可再生能源之一的海洋能事业取得了很大发展,在相关高技术后援的支持下,海洋能应用技术日趋成熟,为人类在下个世纪充分利用海洋能展示了美好的前景。 1海洋能概况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O多公里,有大小岛屿696O多个,海岛总面积6700平方公里,有人居住的岛屿有43O多个,总人口45O多万人沿海和海岛既是外向型经济的基地,又是海洋运输和开发海洋的前哨,并且在巩固国防,维护祖国权益上占有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沿海经济的发展,海岛开发迫在眉睫,能源短缺严重地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商和华侨因海岛能源缺乏,不愿投资;驻岛部队用电困难,不利于国防建设;特别是西沙、南沙等远离大陆的岛屿,依靠大陆供应能源,因供应线过长,诸多不便。为了保证沿海与海岛经济持久快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寻求解决能源供应紧张的途径已刻不容缓。 2海洋能特点: 1.海洋能在海洋总水体中的蕴藏量巨大,而单位体积、单位面积、单位长度所拥有的能量较小。这就是说,要想得到大能量,就得从大量的海水中获得。 2.海洋能具有可再生性。海洋能来源于太阳辐射能与天体间的万有引力,只要太阳、月球等天体与地球共存,这种能源就会再生,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3.海洋能有较稳定与不稳定能源之分。较稳定的为温度差能、盐度差能和海流能。不稳定能源分为变化有规律与变化无规律两种。属于不稳定但变化有规律的有潮汐能与潮流能。人们根据潮汐潮流变化规律,编制出各地逐日逐时的潮汐与潮流预报,预测未来各个时间的潮汐大小与潮流强弱。潮汐电站与潮流电站可根据预报表安排发电运行。既不稳定又无规律的是波浪能。 4.海洋能属于清洁能源,也就是海洋能一旦开发后,其本身对环境污染影响很小。 3海洋能的分类 1、潮汐能 因月球引力的变化引起潮汐现象,抄袭导致海水平面周期性地升降,因海水涨落及潮水流动所产生的能量成为潮汐能。 潮汐与潮流能来源于月球、太阳引力,其它海洋能均来源于太阳辐射,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71%,太阳到达地球的能量,大部分落在海洋上空和海水中,部分转化成各种形

中国海洋渔业管理现状分析

钦州学院 中国海洋渔业管理现状分析 学号0911403110 姓名范鹏程 专业海洋科学 班级海洋本091 成绩 二O 一二年六月

中国海洋渔业管理现状分析 范鹏程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洋渔业发展迅速,海洋捕捞总产量稳居世界首位,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海产品生产国。一些制约我 国海洋捕捞业发展的因素也在不断显现,比较突出的是渔业资源的枯竭,这个问题一直困绕着我国海洋捕捞业的发展。。为了有效 保护渔业资源,中国政府积极采取一系列管理措施,但由于管理体制的限制,渔业资源衰退趋势仍然很突出。因此,如何优化中国 海洋渔业管理体制就显得很重要了。本文着重对渔业合作经济组织能否在渔业管理制度中发挥管理作用作可行性分析。 关键词:海洋渔业;渔业管理;渔业管理优化;《渔业法》;可持续发展;TAC制度;海洋牧场 1. 我国海洋渔业情况 中国海域已鉴定到的海洋生物资源约有20278种[1],海洋生物净生产能力为28亿吨,近海年平均生物生产量为3.02吨每平方公里[2],目前海洋水产品产量为1100万吨左右,海洋生物资源的利用率是很低的,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其中近海约有生物种类1万多种,其中鱼类约1500 多种,软体动物3000多种,甲壳动物3000多种。在中国海280万平方千米渔场范围内,支撑了中国海洋渔业90%的渔获量。据估计中国近海和外海鱼类最大持续渔获量约为735万吨,其中渤海24.3万吨,黄海87.2万吨,东海168.9万吨,南海472.5万吨。按鱼类栖息类型划分的最大渔获量构成。虾类资源也是中国海的主要渔业资源之一。据考察中国近海虾蟹类约1000多种。其中主要种类分布是:渤海30多种,黄海40多种,东海1000多种,南海130 多种。头足类资源在中国海各海区也有较大数量分布,构成渔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头足类资源以东海居多,约60多种,南海为37种,黄海、渤海均为20多种。另外中国还有藻类约1000多种,其中包括海带、紫菜等。海水养殖备选的品种较为丰富,主要有230 多种,鱼、虾、贝、藻俱全。全国沿海各省区养殖规模较大的主要有海带、紫菜、贻贝、牡蛎、蛏、蛤、泥蚶、对虾、鱼类等。目前的海水养殖产量主要是直接利用光合作用或初级生产力(浮游植物)贝藻为主,具有生态转化率高、生产成本低的特点,但同时表明,我国的海水养殖目前处于相对落后阶段,以集约化养殖为代表的现代海水养殖业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开发种类将逐渐增加,一定会有强劲的增长势头。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捕捞量长期过度增长的影响,我国海洋渔业发展出现阶段性的困难:一些海洋珍稀物种濒临灭绝,传统经济鱼类资源逐渐衰退,严重的已经形不成鱼讯等[3] 全球性的渔业资源衰退引起了世界各沿海渔业国家和有关国际组织的高度重视。加强捕捞能力管理,开展负责任捕捞,是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世界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渔业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4] 2. 渔业管理现况 我国是世界渔业大国,从古至今,海洋渔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海洋渔业的发展拓宽了传统农业的范围,为人们提供了食物的来源、增加了农民收入,很大程度上缓和了人多地少的矛盾。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渔业生产关系的变革,渔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海洋渔业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在世界渔业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从8 年起至今,总产量一直居世界首位[3],并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机械渔船和渔业劳动力。然而海洋渔业迅速发展为人类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同时面临着捕捞强度过大、水域污染严重、资源持续衰退等问题。各种各样的人类活动不间断地向海洋索取有限的渔业资源,带来了捕捞能力的不断膨胀和捕捞总产量的居高不下。 分析制约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因素主要有:由于四大海域受世界主要暖流、寒流的影响很小,无强劲的上升流区,从空间上造成我国资源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局限性,同时渔业资源的数量在区域性差异明显、缺乏广布性和生物量巨大的鱼种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5]。 上述因素综合起来,造成了捕捞强度爆发式增长,掠夺性捕捞现象越演越烈。劳动力要素过度增长,资源枯竭,捕捞过度、经济效率降低等生物、社会和经济指标都表现出中国海洋渔业资源利用的可持续

世界海洋波浪能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2011 年第1 期2011 N um ber 1 水电与新能源 H YDR OPOW ER AND N EW EN ERGY 总第93期 T otal N o. 93 文章编号: 1671 - 3354( 2011) 01 - 0067 - 03 世界海洋波浪能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肖惠民, 于波, 蔡维由 (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 湖北武汉430072; 水力机械过渡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对海洋波浪能发电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进行了综述和评价, 介绍了国内外波浪能发电技术的进展及主要发电装置, 并分析了波浪能研究与利用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波浪能; 波能转换; 发展现状; 前景 中图分类号: P743 文献标志码: A The D eve lopm en t Status and P rospects of O ceanW ave P ow er G enera tion T echnology in the W or ld X IAO H u im in, YU Bo, CA IW e iyou ( S choo l of Pow e r andM echan ica l Eng ineer ing, W uhan U n iversity, W uhan 430072, Ch ina) A bstrac t: T he deve lopm ent o f the ocean w ave pow er generat ion techno logy hom e and ab road, its basic princ iples and charac ter istics are com prehensive ly d iscussed, the m ain g enerating dev ices are rev iew ed, and the trends and pro spects o f w ave energy u tilizat ion are a lso descr ibed. K ey w ord s: w av e energy; w av e energy conversion; deve lopm en t status; prospects 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口的激增和社会的进步, 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而占地球表面积70% 的 1 波浪转换技术的进展 海洋, 集中了97% 的水量, 蕴藏着大量的能源, 包括波 浪能、潮汐能、海流能、温差能、盐差能等。其中, 波浪能由于开发过程中对环境影响小且以机械能形式存在, 是品位最高的海洋能。利用波浪能发电可为边远海岛 和海上设施等提供清洁能源, 还可利用波浪能提供的 动力进行海水淡化, 从深海提取低温海水进行空调制 波浪能发电是通过波浪能装置将波浪能首先转换为往复机械能, 然后再通过动力摄取系统转换成所需的动力或电能。 目前已经研究开发了多种波量能技术, 实现波浪能转换。根据国际上最新的分类方式, 波浪能技术分为振荡水柱技术、振荡浮子技术和越浪技术三种。 冷以及制氢等。 1. 1 振荡水柱式 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以及世界各国科技工作者的努力, 近年来, 海洋波浪能发电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陆续有试验电站投入商业运行。可以预见, 不远的将来, 随着海洋波浪能发电技术日益成熟, 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海洋波浪能发电系统接入电网运行。 本文对海洋波浪能发电系统的主要技术原理、特点和发展现状作了综述和评价, 最后分析了波浪能研究与利用的前景及发展方向。 振荡水柱技术是利用一个水下开口的气室吸收波 能的技术。波浪驱动气室内水柱往复运动, 再通过水柱驱动气室内的空气, 进而由空气驱动叶轮, 得到旋转机 械能, 或进一步驱动发电装置, 得到电能(见图1)。其 优点是转换装置不与海水接触, 可靠性较高; 工作于水面, 便于研究, 容易实施; 缺点是效率低。 目前已建成的振荡水柱装置有挪威的500 kW 岸 式装置、英国的500 kW 岸式装置L IM PET、澳大利亚 收稿日期: 2010 - 11 - 01 作者简介: 肖惠民, 男, 博士研究生, 从事水力机械内部流动数值模拟及稳定性研究、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研究。

学科知识介绍:海洋科学与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学科知识介绍:海洋科学与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2009-03-26 10:43:29 作者:匿名来源:宣传部浏览次数:489 一、海洋科学与技术 海洋科学是研究陆-海-气相互作用,海水运动、海床、生态过程等各界面之间的物质和能量循环、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以及生物圈、水圈、地质层发展变化的一门学科。包括物理海洋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学、海洋化学、海洋气象学等基础学科。海洋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维持海洋-大气-陆地之间物质和能量循环、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海洋是地球生命的起源和支持系统,是研究地球演化和生命起源的主要依据。海洋科学的发展有助于探寻地球系统的长期变化,监控并预测地圈―水圈―生物圈系统的演化及其变异。 海洋技术是海洋科学、应用海洋学的工具和手段,包括海洋环境立体监测技术、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技术、海洋灾害预报技术、海洋水声技术、海洋信息技术、海洋能利用技术、海洋资源勘测与开发技术等。 目前人类社会正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三大全球性问题,海洋被认为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希望所在。海洋资源已成为国际社会竞相争夺的热点领域,也是世界各国战略、政治利益竞争十分激烈的重要领域。控制海洋战略性资源和开发空间,已成为世界海洋强国发展海洋战略的主要目标。 二、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近年来,海洋科学与技术围绕着全球气候变化、资源与环境等重大科学问题,组织了一系列全球性的合作研究计划,取得了许多重大研究成果:

1、热带海洋和全球大气实验计划和大洋环流实验计划的实施,揭示了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的海气耦合机制,实现了厄尔尼诺事件的可预报性,发现海洋内波混合在生态环境效应中的重要作用。 2、全球海洋通量联合研究计划、全球上层海洋-低层大气生物地球化学与物理过程耦 合研究计划、海岸带海气相互作用研究计划和全球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计划的实施,带动了以生态环境效应为主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的快速发展,对生源要素在生态系统中的结构、动力学循环、时空分布有了深入的认识。 3、大洋钻探计划的实施,发现了古气候变化的记录和极端环境条件下的生命现象。 4、海洋卫星遥感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海洋观测已发展成为一个以遥感、遥测、遥控、自动化和电子技术等为基础的海洋探测系统,包括从空间对海洋表面的遥感技术、走航观测、海洋浮标技术、深潜技术、声学探测技术、海底监测网络技术等,构成了全天候、实时、立体监测网络。 我国政府从“九五”开始,围绕着海洋资源、环境、生态及气候变化等重大热点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和攻关计划,取得了一批有显示度的研究成果,如创立了海浪-环流耦合理论,揭示了中国近海环流形成和变异机理;在古气候演化研究中,证明了热带驱动和碳循环的重要性,修正了经典的碳循环理论;在对中国近海生物种类结构、资源分布、生态习性及初级生产力水平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在深海大洋、极地研究成果突出,举行了首次横跨世界大洋的环球海洋科学考察,发现了新的海底热岩活动区,抓取完整的海底硫化物样本。在南海天然水合物资源调查中,成功获取了天然水合物样品,使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印度之后成功获取深海海底天然水合物样品的国家;在海洋卫星遥感技术、深海载人深潜器、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浅谈我国海岛管理现状、面临问题与治理措施

浅谈我国海岛管理现状、面临问题与治理措施 摘要:我国是海洋大国,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而在这片辽阔的海域上,分布着7300多个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海岛陆域总面积近8万平方公里,海岛岸线总长14000多公里。加强对海岛的开发、建设、保护与管理,对我国的国防与经济建设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在海岛保护方面不断完善规划体系,加快海岛地名普查和整治修复步伐,加强监视系统建设……在海岛管理方面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海洋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的当今时代,边远海岛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其他发达国家的岛屿,经济发展落后、公共服务水平低、人口流失严重等问题已经成为边远海岛发展过程中难以克服的顽症。面对问题我们要因地制宜制定规划方案,合理科学管理与保护,促进我国海岛科学生态发展。 关键词:海岛管理现状面临问题治理措施 正文:我国海域辽阔、岛屿众多,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有6900多个,小于500平方米的海岛有上万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国家海洋开发战略以来,海岛资源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海岛开发利用活动特别是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利用活动越来越多。开发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找到合理的解决措施。 一、我国海岛管理现状 (一)、建立专门负责海岛管理机构 2010年3月1日《海岛保护法》生效实施,我国首次以立法的形式加强对海岛的保护与管理,规范海岛开发利用秩序,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海岛保护法》的颁布实施,改变了长期以来海岛保护管理缺乏国家层面立法保障的局面。根据《海岛保护法》,2011年经中编办批准,国家海洋局设立海岛管理司,自此,我国的海岛管理工作有了专门的行政管理机构。海岛技术支撑队伍也在不断壮大,截至目前,已经有40余家科研单位为海岛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二)、完善规划体系推进海岛保护与开发 2012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全国海岛保护规划》,该规划是引导全社会保护和合理利用海岛资源的纲领性文件,是从事海岛保护和开发利用活动的依据。该规划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海岛保护与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和面临形势,明确了海岛分类、分区保护的具体要求,确定了海岛资源和生态调查评估、偏远海岛开发利用等10项重点工程,并在组织领导、法制建设、能力建设、公众参与、工程管理和资金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具体保障措施。现在,整个海岛保护规划体系基本完善。 (三)、首次实现我国全部海岛现场调查 根据《海岛名称管理办法》,海岛管理司研究制定了名称标准化处理、地名标志设置、成果编制、安全工作等多个指导性文件和技术规范,深入开展监督检查,全面推进全国海域海岛地名普查工作。在各级海洋部门和技术承担单位的共同努力之下,共调查海域海岛地理实体2万余个,首次实现了我国全部海岛的现场调查,获取了大量珍贵的海岛第一手资料,普查整体登岛率达到80%;完成了所有海岛的命名、更名、注销等名称标准化处理,首批公布了钓鱼岛及其部分附属岛屿的标准名称,完成了1660块海岛名称标志的设置工作。 (四)、4000个海岛实现三维可视化管理 为了对海岛的生态及对海岛非法利用情况进行监督,海岛管理司经过近三年

浅谈新形势下我国海洋管理体制改革

浅谈新形势下我国海洋管理体制改革 摘要 政府海洋管理体制是基于一国的海洋现状和海洋经济建设、维护海洋权益而建立的,是国家行政管理体制的一部分,是相对于海洋立法体制和海洋司法体制而言的。是指维护海洋权益和管理海洋事务的政府机关的设置、职权的划分与运行机制等各种制度的总和。由于世界沿海各国的政治制度、历史进程和发展阶段不同,地理位置和文化形态各异,世界各国的政府海洋管理体制也不尽相同。“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这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首次从战略的高度全面阐述海洋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海洋强国战略对我国政府海洋管理体制创新提出了挑战。我国海域的自然边界约为470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32000多公里,我国的远洋船队规模已跃居世界前列。在这样一个海洋大国里,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化,金融危机后的中国在全球政治经济领域扮演角色的地位得到全面提升。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制与经济不断走向前进的时期,我们有必要对我国现有的海洋领域中有关海洋的国家安全、海上安全监督以及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管理体系,作更进一步、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探讨。这样一个大的课题,限于能力本人无法也没有能力做细致深入的研究,本文仅就我国海洋管理体改革制谈点粗浅看法。 关键词:海洋管理体制改革管理新模式 正文: 一,我国海洋管理体制的现状

冲突,造成对自己部门有利益的就管,没有利益的不闻不问现象。

既要考虑眼前利益又要兼顾长远利益,既要看到部门利益又要看到社会群众利益。 (二)造成现状的深层次原因 1.海洋管理公共组织自身结构不合理 我国现行的海洋管理管理体制是在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的基础上形成的。长期以来,我过海洋行政管理体制和海上执法体制高度分散。目前,我国仅对海洋行使执法事权的部门多达十余个,主要有交通、农业、公安、能源、环境、土地、海洋、海关,以及海军的部门。我国海上的执法力量主要有5支,公安部门边防管理局的海警部队、国土资源部国家海洋局的海监队伍、交通部海事局中国海事、农业部渔业局的中国渔政和海关总署的海关缉私警察队伍。另外,还应包括海军部队(国防)等。近年来,虽然海洋执法、监察部门逐步完善,一定程度改善了海洋管理混乱的局面。但是,因为国内缺乏经验和规划不周,现在已经建立的各种管理机构分散且互不配合,出现机构职能重叠,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国家渔政部门还存在政企不分现象。农业部渔业局由渔政渔港监督和水产司组成,地方各级渔政渔监部门和水产部门也同属同一单位,甚至有相当一部分的渔政渔监部门变成了水产部门的下设机构,分管渔政工作的领导一般同时分管渔业生产。政企不分,很难做到公平公正执法,特别是当国家利益与地方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发生冲突时,渔政渔监机构难以做到公正公平执法 2.海洋管理公共组织政策滞后

【论文】海洋资源利用现状与前景

我国海洋矿产资源利用现状、不足,前景 【摘要】: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 , 管辖的海域十分广阔,共有300万平方公里左右。其 中分布十分广阔的大洋金属结核,以及丰富的天然气和石油,这些早已引起人们的重视,我国也已在东太平洋的C-C区圈定15万平方公里的开辟区,已获联合国的批准。本文着重介绍了我国海洋资源的概况、海洋产业的状况及发展现状,以及海洋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对发展我国海洋产业提出了几点建议,并预测我国海洋资源的利用前景。 Our country is a maritime country, sea areas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sea is very broad, a total of 300 square kilometers.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very broad ocean metal tuberculosis, and plenty of natural gas and oil, which has drawn the attention of people, our country also has set up a file in the eastern Pacific C-C the delineation of 15 square kilometers of the open area, has been approved by the United Nation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China's ocean resources, the condition of the Marine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Marine industry development, 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ocean industry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predicted the prospect of China's ocean resources. 【关键词】:海洋资源资源利用现状发展前景海洋优势 【正文】: 我国海洋资源的优势和利用现状:

全球海洋能发电发展现况与展望

全球海洋能发电发展现况与展望 一、前言 在福岛核电厂事故之后,各国纷纷检讨核电政策。日前德国宣布将于2022年关闭所有核电厂,以其它电力来源替代,未来再生能源发电势必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在各种再生能源技术当中,海洋能是发展较为迟缓的技术之一,目前各国对于海洋能的利用,仍处于相当初始的阶段。不过地球有百分之七十一的面积是海洋,海洋能蕴藏量亦相当丰沛,在技术发展日益成熟的情况下,未来海洋能发电可望逐步成为人类重要的能源来源。本篇将介绍海洋能的技术种类、目前的发展现况、以及未来的展望。 二、海洋能技术发展现况 海洋能的利用以发电为主,技术种类繁多,现阶段发展较多的四种技术,分别为:(1)利用海洋中的洋流推动水轮机发电之海流发电(Marine Current Power);(2)利用每天潮流涨落的位能差产生电力之潮汐发电(Tidal Power);(3)利用波浪运动的位能差、往复力或浮力产生动力之波浪发电(Wave Power);(4)利用深层海水与表层海水之温差汽化工作流体带动涡轮机发电之海洋温差发电(Ocean Thermal Energy Conversion;OTEC)。以下分别介绍各种发电技术。 (1) 海流发电 海流发电系利用海洋中海流的流动动力推动水轮机发电,一般乃于海流流经处设置截流涵洞之沉箱,并于其内设置水轮发电机,并可视发电需要增加多个机组,来进行发电;惟于机组间需预留适当之间隔,以避免紊流互相干扰。目前国外已经有小规模试运转的案例,然而要达到大规模商用化仍需要一段日。 (2) 潮汐发电 潮汐发电便是利用海潮满潮、退潮所形成的水位落差,来从事发电,在海湾围建堤防和水路,在涨潮时引水入储水池,退潮时将储水放出,每日可发电四次,但当潮汐满潮与退潮高度相差较小,则发电效益较低。理想具经济效益的潮差至少需要5公尺。潮汐发电为商用化进展较快的技术,目前已有商用化运转的发电站。

我国海洋灾害预警的现状与建议

我国海洋灾害预警的现状与建议 发布时间:2011-10-23信息来源:中国海洋报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副主任于福江 编者按我国是世界上海洋灾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由风暴潮、灾害性海浪、赤潮、海冰、海平面上升等海洋自然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日益严重,同时,赤潮、绿潮等海洋生态灾害也给沿海地区人民财产安全、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构成了严重威胁,我国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受到严峻挑战。应如何做好海洋防灾减灾工作,有效减少海洋灾害带来的损失,保障沿海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在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即将到来之际,本报特邀3位海洋防灾减灾方面的专家,为读者介绍相关方面的情况,答疑解惑。 我国遭受的海洋灾害种类多、灾害重,是西太平洋沿岸海洋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随着我国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沿海地区海洋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海洋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围绕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防灾减灾的需求,沿海应着力加强6个方面的能力建设。 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和重要资源,已成为世界主要沿海国家拓展经济和社会发展空间的重要领域,但同时也是孕育多种海洋灾害的温床,如风暴潮、海啸、海冰、海浪、赤潮、咸潮、海岸侵蚀、海平面上升等。据有记载以来的不完全统计,海洋灾害已造成全球范围数百万人丧生,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难以估算。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风暴潮、咸潮、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等海洋灾害的致灾程度将会进一步加剧。 我国遭受的海洋灾害种类多、灾害重 风暴潮、海啸和地震是国际上公认的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三大自然灾害,其中,风暴潮和海啸均为海洋灾害。历史上,这两大海洋灾害曾造成严重的损失。 在孟加拉国,1970年11月一次风暴潮使30多万人丧生,1991年4月29日的风暴潮又使14万人葬身海洋;1953年2月发生在荷兰的风暴潮淹没土地约3237平方公里,2000多人因此死亡;2005年美国“卡特里娜”风暴潮重创新奥尔良,1000余人死亡;2008年5月缅甸“纳尔吉斯”风暴潮几乎淹没整个伊洛瓦底江三角洲,13万人死于非命。近100年来,全球共发生过7次死亡人数过千人的大海啸,1960年智利海啸波幅高达25米,13万间房屋被毁,200万人无家可归,2000余人死亡;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海啸席卷印度洋沿岸十几个国家,30万人死亡;2011年3月11日日本海啸造成近3万人死亡或失踪。

海洋波能发电的现状与前景

第34卷第1期2006年2月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J OURNAL OF ZH E J IAN G UN IV ERSIT Y OF TECHNOLO GY Vol.34No.1Feb.2006 收稿日期:2005204201 作者简介:任建莉(1975— ),女,山西介休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低污染燃烧和新能源开发利用的研究.海洋波能发电的现状与前景 任建莉,钟英杰,张雪梅,徐 璋 (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32) 摘要:波浪能是海洋能源中蕴藏最为丰富的能源之一,也是海洋能利用研究中近期研究最多的海洋 能源,其开发利用技术已趋于成熟,正在进入或接近于商业化发展阶段.针对海洋波浪能发电技术的基本原理、能量转换系统等作了全面综述,介绍了国内外海洋波能发电技术的进展和主要波能装置,而其中一些计划的成功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波能转换的技术进步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同时也分析了波浪能研究和利用的发展目标和方向,指出我国波浪能利用对于沿海地区海洋资源的开发和远离大陆海岛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词:海洋波浪能;波能转换;发电;新能源中图分类号:P7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4303(2006)0120069205 State of arts and prospects in the pow er generation from oceanic w ave REN Jian 2li ,ZHON G Ying 2jie ,XU Zhang ,ZHAN G Xue 2mei (The MO E Key Laboratory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and Automation ,Institute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32,China ) Abstract :Wave energy is o ne of most renewable resource contained in t he oceanic energy.This kind of oceanic energy has allured t he mo st attentions in t he field of oceanic energy utilization.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technology in t he field of wave energy has tended to mat ure.Now it is running into or near commercial exploitation level.The principle of power generation from wave energy a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s are int roduced in t his paper.The develop ment of wave energy conversion technologies and t he main wave energy devices in t he world are presen 2ted.A number of project s have been implemented successf ully and t hey have imp roved t he devel 2op ment of wave conversion technologies and enhanced t heir competitiveness in t he global energy market.In t his paper ,t he develop ment target of wave energy research has been analyzed.It has been discussed t hat t he utilization of wave energy is very important for t he exploitation of oceanic resource in t he littorals and t he develop ment of islands t hat are far away form t he continent.K ey w ords :oceanic wave energy ;wave power conversion ;electricity generation ;new energy re 2 source 0 引 言 海洋能源通常指海洋中所蕴藏的可再生的自然 能源,主要为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潮流能)、海 水温差能和海水盐差能.更广义的海洋能源还包括海洋上空的风能、海洋表面的太阳能以及海洋生物质能等[1].究其成因,潮汐能和潮流能来源于太阳和

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

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 2.了解世界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和海洋渔业生产状况;了解世界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过程。 3.了解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应采取的措施。树立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观点。 在教学中,教师可首先向学生介绍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过程。教师利用课本插图《海上钻井平台》,从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开采、运输、对生产设备和技术的要求、对工作人员素质的要求等方面进行讲述。这里,也可以将海洋油气资源的生产与陆地油气资源的生产过程做一个对比,突出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的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的特点。最后,向学生介绍我国在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过程中,采取的国际合作和工程招标方式。 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读《大陆架剖面示意》图,了解大陆架海域的范围和自然条件,讲解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的原因。在讲解渔场形成原因时,可结合已学过的有关洋流的知识进行分析,为什么有寒暖流交汇的地方或有冷海水上泛的地方会形成大渔场。接下来,教师可引导学生读《世界主要渔业地区的分布》图,并说明在温带海区由于饵料丰富,世界大渔场多在温带海区,使很多温带的沿海国家成为世界的主要渔业国。如中国和日本是世界海洋渔获量较多的国家,对国民的食品结构影响很大。特别是日本可耕地有限,人口密度又大,海洋食品占有很大比重,如日本人喜欢吃的生鱼片、寿司等。如有条件,可向学生播放有关日本饮食文化的录像。 在教学中,教师可搜集一些有关陆地自然资源和能源短缺或枯竭的具体事例,向学生进行介绍,使之认识到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和必要性。然后,让学生说出所知道的海洋资源的种类。在此基础上,教师归纳出目前人类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的种类。接下来,对海水资源(包括海洋化学资源、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能源资源的特点和利用潜力进行讲述。

潮汐能发电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潮汐能发电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姓名:樊书朋 学号:B10040411 班级:B100404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时间:2013/10/28

潮汐能发电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潮汐能发电是利用海水的规律涨落拥有的能量来转换成电能的一种发电形式。其绿色无污染、储量巨大、不消耗燃料、不受洪水或枯水影响、适于沿海及远海发电需求等诸多好处将使得其在战略、民生等方面突出其应用的价值。国内外对潮汐能发电都有了近半个世纪的技术开拓,基本的技术障碍已经突破。海南是一个拥有广阔海洋面积和众多岛屿的省,拥有丰富的潮汐能资源。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同时,发展绿色能源会给海南省的未来带来更多的机会与实力。 国内现状:中国利用潮汐能的历史可追溯到距今约1000多年前,当时就有了潮汐磨而潮汐发电则是最近才慢慢发展起来的。我国在潮汐能发电开发利用过程中既有挫折也有喜悦。有半个多世纪的建设经验的我国今天的潮汐能发电量居世界第三。以下是我国潮汐发电发展大致的三个阶段: 一初始阶段 我国潮汐能的开发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7年在山东建成了第一座潮汐发电站。1956年,中国在福州市建成第1座小型潮汐电站。据1958年10月召开的全国第1次潮汐发电会议统计,全国建成了41座潮汐电站,总装机容量仅583kW的发潮汐电站。当时正在兴建的还有80多处,总装机容量7055kW。由于当时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绝大多数的潮汐发电站总体质量低、装机容量小、设备维护欠缺故而基本废弃。 二继承改进阶段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是我国开发利用潮汐能的第2个阶段。这个阶段,人们吸取了初始阶段潮汐发电的经验教训,注重科学和施工质量,建成了一批较高质量的潮汐电站(有的至今仍在运行)。1978年8月1日山东乳山县白沙口潮汐电站建成发电,年发电量230万千瓦时;20世纪80年代,建成江厦潮汐电站和幸福洋电站,并对以前建设的潮汐电站及其设备进行了治

我国海洋气象数值预报业务发展与思考(文章)

我国海洋气象数值预报业务发展与思考 黄彬1阎丽凤2杨超1徐晶1 (1国家气象中心,中国气象局,北京100081;2山东省气象局,济南250000) 摘要:总结了我国现行海洋气象数值预报业务模式的主要发展现状,分析了海洋数值模式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海洋数值模式的未来发展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海洋气象,数值预报 1引言 海洋气象预报业务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取得长足的进步,已经建立了国家级、海洋区域中心级、省级及地(市)级的三级海洋气象预报预警服务业务体系,其技术支撑体系海洋数值预报模式也得到发展和应用,除大气数值预报模式外,相继有海雾、海浪、风暴潮、海洋污染物扩散等海洋数值模式应用于海洋气象预报服务业务中。国家气象中心和沿海省台发展或引进应用海洋数值模式,模式产品的应用为精细化的海洋保障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和客观产品保障。本文旨在通过客观分析目前我国海洋数值预报业务产品研发和使用现状,为我国海洋数值模式未来长远规划和高效集约发展提供思路。 2海洋气象数值预报的业务进展 2.1国外海洋模式发展情况 从二十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以专职的研究机构Marine Modeling and Analysis Branch(MMAB)和 Meteorological Development Laboratory(MDL)发展海洋模式,并负责把模式产品转化应用到业务中,业务单位负责评估和检验并反馈给研究机构改进模式,形成研发→业务转化应用→评估→再研发的循环机制。 美国于1989年初步建立了能见度数值预报系统,目前版本的预报系统(NCEP MMAB GlobalVisibility System,2006年)是建立在GFS模式输出结果基础上,选用修订版Stolinga 和Warner算子,输出能见度在0-2000m的范围内的数值。20世纪50年代至今,海浪数值预报模式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第三代海浪模式成为代表当今海浪预报技术世界水平的海浪数值计算模式。主要用于深海和陆架海的海浪计算,它在近岸较大范围波浪计算也有很大优势,第三代海浪模式主要有WAM模式、SWAN模式和WAVEWATCH模式。风暴潮的数值计算进入21世纪主要集中于近岸浪—风暴潮—潮汐和洪水的多向耦合数值预报以及风暴潮漫堤漫滩风险预报研究。美国在SPLASH模式的基础上又进行了SLOSH模式的研究,这个模式能预报海上、陆地以及大湖区的台风风暴潮,在风暴潮防灾减灾中发挥了较大作用,该模式在全世界广泛使用,并于20世纪80年代末由国家海洋环境

浅谈我国海洋法律体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我国海洋法律体系的现状及发展建议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海洋法治制度不断完善与发展,中国从以往的海洋战争迅速转移到海洋主权的维护开发与发展上来。海洋主权完整、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与港口管理等方面的法律应运而生,可以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从大的国际背景下,在当今轰轰轰烈烈的“蓝色圈地运动中”我国的海洋法律体系仍显被动与不足。为此,本文简单梳理了我国法律体系的发展与成就,并在此基础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理解与建议。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叶,随着“海洋宪章”《联合国海洋公约》的出台各国开启了轰轰轰烈烈的“蓝色圈地运动”并争相制定与颁布了一系列的海洋法律与政策。特别是新世纪后出现的海洋争端与海洋环境的污染治理等问题极大的催化了海洋法律的出台。在此背景下,我国也加快了海洋立法的步伐,先后出台了近三百部相关法律政策,涵盖了海洋权益保护、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构建了我国海洋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也在海洋治理与维护的过程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在这里,我想从我国海洋法律政策的特点、内容和相应存在的问题两方面尽可能的来说明其现状。 一、我国海洋法律政策的特点 1.1国际化的趋势不断加强 1971年10月,新中国在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就加入了联合国海底委员会,并积极参与了《联合国海洋公约》起草与审议工作;92年根据《公约》内容我国制定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96年中国加入《联合国海洋公约》;98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力求在领海、经济区与大陆架方面与各成员国之间保持权利标准相一致原则,从而更好地维护海洋主权。另外,我国积极加强与国际法庭的联系,积极研究国际法庭相关案例与法条,倡导国际海域划线规则,力求诉诸国际化手段解决争议。 1.2海洋管理手段逐渐具体完备 不难发现,我国管理海洋的手段越来越综合全面,从建国初期的简单的军事化,防御性管理逐步演进到如今的国际化贸易、渔业捕捞等的进出口经济管理;环境的防治管理;生物研究等科学化管理。大到法律,小到行政法规、规章,都从不同方面尽可能的践行着我国的海洋法律政策。

海洋能源开发与利用综合评价规程-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附件3 国家标准 海洋能电站选址技术规范 第1部分:潮流能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标准编写组 二〇一九年三月

《海洋能电站选址技术规范第1部分:潮流能》 编制说明 一、制定标准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海洋能的开发利用。2005年以来,我国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以促进和鼓励海洋能的开发利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明确规定了国家财政需要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偏远地区和海岛可再生能源独立电力系统建设,以及开展可再生能源勘查、评价和相关信息系统建设的任务。“十一五”期间,国家加大了海洋能开发利用的投资力度,设立了多项海洋能调查和开发利用科研课题。在行政体制上也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发展,将“海洋能的研究、应用和管理”定为国家海洋局的管理职责。 2010年11月24日“国家海洋局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管理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同时启动了海洋可再生能源资金项目。 海洋能源开发利用是缓解我国沿海地区能源短缺和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有效方法,是解决海岛居民生产和生活用电、海上平台能源供应、海防建设能源和淡水问题的有效、可行的方法。 近年来海洋能发展迅速,建成了多座试验电站并成功运行。国家海洋局印发的《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纲要(2013-2016年)》明确了主要任务:我国将大力推进以浙江舟山和广东万山为基地的示范工程建设,遴选具有产业化前景的潮流能和波浪能发电装置,并积极完成国家级海上试验场建设。《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是在继承和发展《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纲要(2013-2016年)》基础上制定的我国首个海洋能发展专项规划。《规划》指出,“十三五”期间将以显著提高海洋能装备技术成熟度为主线,着力推进海洋能工程化应用,夯实海洋能发展基础,实现海洋能装备从“能发电”向“稳定发电”转变,务求在海上开发活动电能保障方面取得实效。该标准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